興凱湖和小興凱湖濕地

興凱湖和小興凱湖濕地

興凱湖和小興凱湖濕地該保護區是許多瀕危物種的主要棲息地,是候鳥南北遷徙的重要停歇地,是中國三江平原濕地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生物多樣性極為豐富的濕地生態系統。

簡介

興凱湖和小興凱湖濕地興凱湖和小興凱湖濕地

密山市境內的興凱湖,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去年又被評為以濕地為主的國家地質公園,加入了中國人與生物圈組織。興凱湖地質公園位於興凱湖盆地和蜂蜜山南部,西起白棱河口、北鄰穆稜河,東以松阿察河、南以大興凱湖俄羅斯相交,面積為2989.85平方公里。興凱湖地質公園內集水域、湖崗、濕地等地質遺蹟於一體,布局巧妙獨特,地質遺蹟。

地理位置

位於黑龍江省密山市東南部,南與俄羅斯隔湖相望。興凱湖濕地作為中國乃至東北亞鳥類遷徙最東線的咽喉要道,地理位置自然十分重要,春天的興凱湖,當黑土地的冰雪還沒有融化,守時的候鳥帶著南國春天的氣息來到興凱湖,興凱湖迎來了新的一輪春天。在興凱湖的最東端的龍王廟,松阿察河與興凱湖的交匯處,有當地人說的“龍口”,那裡有幾平方公里的水面常年不封凍,成為南來北去遷徙候鳥的必經之路,每年春天有幾十萬隻遷徙候鳥在此停歇覓食。經過萬里之遙的旅途,這裡是候鳥最好的驛站,在此休養生息,洗去風塵。

特點

興凱湖和小興凱湖濕地興凱湖和小興凱湖濕地

興凱湖和小興凱湖濕地之所以逐漸得到重視,除了她遠離中心城市,沒有擁擠,少有污染,獨特的自然風光大氣天成,濕地面積之大,成為世界三大濕地之一。濕地被譽為地球之腎,濕地特有的植物和構造是天然的過濾器,淨化水質。濕地中的魚類和水生植物又是水鳥賴以生存和繁衍的食物,在廣袤的興凱湖濕地中,有記錄的鳥類二百多種,興凱湖保護區是國家一級保護鳥類丹頂鶴、東方白鸛、白尾海雕、金雕的主要繁殖棲息地之一。在興凱湖濕地棲息的丹頂鶴繁殖種群達60餘只,是中國第三大繁殖種群。這裡還有國家二級保護鳥類赤頸、黃嘴白鷺、白琵鷺、白枕鶴、白額雁、大天鵝、小天鵝、鴛鴦等。在興凱湖濕地還有大量的紅嘴鷗、須浮鷗、綠頭鴨、斑嘴鴨、蒼鷺在繁殖,數量有兩萬多隻。在興凱湖濕地你會深深的感受到,人與自然的和諧是多么的重要,人與生物的共生使地球變得多彩美麗。

自然特徵

興凱湖和小興凱湖濕地興凱湖和小興凱湖濕地

①地質、地貌:興凱湖由大小兩湖組成,是地殼運動地槽發生褶皺而形成。興凱湖濕地屬於沖積平原,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大、小兩湖間形成了近10米高的沙崗,崗上植被以森林植被為主,湖周的大面積濕地以蘆葦、沼柳、苔草、小葉樟等植被類型為主。②水文特徵:興凱湖流域屬烏蘇里江水系,共有24條河流匯入,中國境內有8條,其中直接流入大興凱湖的有4條,即白棱河、紅眼哈排乾、白泡子和金銀庫河,直接流入小興凱湖再經新開流和泄洪閘流入大興凱湖的有4條,即承紫河、坎心河(小黑河)、大西河和東地河。流出興凱湖的河流只有一條松阿察河。所有河流多年平均冰封期約150天。小興凱湖:入水量7.03×108m3,出水量8.49×108m3。最大水深3m,最大蓄水量為5.05×108m3,多年平均水位70.60m。面積140km2。大興凱湖平均水深3.5m,最深處12m,蓄水量153.3億m3,湖面海拔69m年均結冰期為137天。中國境內面積1040km2。根據自然地理、地表水資源分布特點,興凱湖流域分別處於穆稜河谷沖積平原豐水區;穆稜河西岸丘陵漫崗缺水區;湖濱平原區富水區。對興凱湖水質監測表明,大湖水質為國家地面水質標準Ⅰ-Ⅱ類水體,水質良好,基本未受污染。③土壤類型:流域內土壤分8個土類,8個土屬,19個土種。主要是湖崗上的細砂土和湖成淤泥質亞粘土。隨地形由高向低變化,由暗棕壤和草甸暗棕壤過渡到白漿土,在局部突起的島狀林上形成砂質草甸暗棕壤。④氣候:興凱湖地區屬於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為濕潤半濕潤地區。春季冰雪消融吸收熱量,湖區氣濕比周圍低1oC;夏季受湖水水面影響,天氣涼爽,暴熱天氣少,晝夜溫差不大;秋季由於湖水放熱,氣溫比周圍高1oC,多秋雨。年平均氣溫3.1oC,7月氣溫最高平均21.2oC,1月氣溫最低平均-19.2oC。無霜期158天。年平均降水量為750mm,降雨集中於夏季,約占全年降水的70%。冬季多暴風雪天氣,封凍期從11月到次年3月,冰層厚度0.8-1.5m,平均活動積溫2,250oC,日照時數2,570小時。

自然環境

保護區包括興凱湖和烏蘇里江的沖積平原。平原地勢低平,分布有窪地和沼澤。興凱湖長90公里,寬30公里,湖泊最深達10米,雨後湖面水面可升高2米左右。水源補給來自東部和西部山地的眾多溪流與穆稜河,湖水經小興凱湖和迎春沼澤入烏蘇里江。大興凱湖和小興凱湖之間天然形成一條長90公里的石英砂崗堤。氣候年均溫3.0℃,無霜期149天;年降水量為566mm。

植物資源

興凱湖和小興凱湖濕地興凱湖和小興凱湖濕地

保護區植物有1000多種。植被主要有森林和沼澤草原,興凱湖的特有樹種——興凱湖松,為國家三級保護植物。分布在興凱湖湖崗上。興凱湖松是介於赤松與樟子松之間在興凱湖地區長期演化的自然雜交種。產於黑龍江省東南部興凱湖、密山、雞西、雞東、穆稜等地湖邊砂丘及山頂石礫土上。

動物資源

保護區鳥類有180種,其中遷徙鳥類為150種。此處為候鳥南北遷徙的咽喉地帶,我國東南沿海和俄羅斯西伯利亞之間遷徙的鳥類都必經這裡,每到春秋兩季都有成千上萬的鳥類在此停歇、覓食,有些鳥在此繁殖。如:丹頂鶴、白枕鶴、白鶴、大天鵝、白尾海雕、大白鷺、蒼鷺、草鷺在保護區繁殖。區內獸類有30多種,主要有馬鹿、黑熊、野豬、雪兔、貉、水獺、麝鼠等。保護區的核心區是貉和麝鼠的野生種源地,具有很高經濟價值。大小興凱湖的魚類有13科57種,以鯉科為主,其中翹嘴紅鮁(大白魚)為全國四大淡水珍貴魚類之一。保護區裡的國家級保護動物一級有丹頂鶴、白鶴、白尾海雕,二級有白枕鶴、大天鵝、馬鹿、麝、黑熊、雪兔等。

生態特徵

興凱湖和小興凱湖濕地興凱湖和小興凱湖濕地

興凱湖濕地從西向東分低山漫崗區、湖崗區、湖積平原沼澤區、大小興凱湖水域區。植被隨著地勢的不同,有規律分布。漫崗上生長著森林植物群落,緩坡生長著蒿類植物群落,沼澤生長著五花草、小葉樟、沼柳、蘆葦等群落。有森林生態系統;有草甸生態系統;有沼澤濕地生態系統,還有水生生態系統。

社會文化價值

在距6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興凱湖地區就有了著名的"渤海文化"。新中國成立後,在湖崗上先後建了第一、第二泄洪閘,當壁鎮口岸等,同時興凱湖濕地具有豐富的動植物資源和典型的濕地生態系統。具有重要的社會教育價值和旅遊價值。

保護措施

興凱湖和小興凱湖濕地興凱湖和小興凱湖濕地

1986年4月,經黑龍江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省級興凱湖自然保護區,1992年7月,在國際鶴類基金會的幫助下,與俄羅斯一起建立了興凱湖國際聯合自然保護區,1994年4月經國務院批准晉升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1996年4月,中俄兩國政府簽署了《關於興凱湖自然保護區協定》,1997年3月,首批加入東北亞鶴類保護網路。以保護區管理處為主成立了聯合保護委員會,共同保護興凱湖濕地。

旅遊現狀

目前興凱湖地在區生態旅遊分四大景區:①當壁鎮口岸景區;②蓮花旅遊景區;③湖西旅遊景區;④農場觀光區.據統計,2000年到保護區旅遊的國內外遊客達50萬人。

中國國家重要濕地名錄

中國濕地指中國境內的濕地。青海湖的鳥島、湖南洞庭湖、香港米埔、黑龍江省興凱湖等30處濕地已被列入國際重要濕地名錄。

濃江-沃里蘭河濕地 | 七星河和撓力河流域濕地 | 七虎林河和阿布沁河中下游濕地 | 鏡泊湖濕地 | 長吉崗濕地 | 穆稜河下游月牙湖和虎口濕地 | 湯旺河流域濕地 | 興凱湖和小興凱湖濕地 | 嫩江源頭區濕地 | 烏裕爾河流域濕地 | 呼瑪河濕地 | 龍江哈拉海濕地 | 五大連池濕地 | 長白山熔岩台地沼澤區 | 松花湖濕地 | 龍沼沼澤濕地 | 月亮泡濕濕地 | 查乾湖濕地 | 莫莫格濕地 | 大布蘇自然保護區的濕地 | 鴨綠江濕地 | 遼河三角洲濕地 | 密雲水庫濕地 | 昌黎黃金海岸濕地 | 天津古海岸濕地 | 天津北大港濕地 | 灤河河口沼澤區 | 白洋淀濕地 | 北戴河沿海濕地 | 滄州南大港濕地 | 張家口壩上濕地 | 衡水湖濕地 | 青銅峽水庫濕地 | 三門峽庫區濕地 | 豫北黃河故道沼澤區 | 南四湖區濕地 | 北五湖濕地 | 榮成濕地 | 黃河三角洲和萊洲灣濕地 | 廟島群島濕地 | 黃壘河和乳山河河口濕地 | 大沽夾河河口和膠州灣濕地 | 宿鴨湖濕地 | 鹽城濱海濕地 | 洪澤湖濕地 | 高郵湖濕地 | 崇明島濕地 | 金山三島濕地 | 長興島和橫沙島 | 太湖地區濕地 | 石臼湖濕地 | 揚子鱷自然保護區的濕地 | 巢湖濕地 | 升金湖濕地 | 網湖濕地 | 梁子湖群濕地 | 石首天鵝洲長江故道區濕地 | 洞庭湖濕地 | 鄱陽湖濕地 | 千島湖濕地 | 庵東沼澤區 | 靈崑島東灘濕地 | 南麂列島自然保護區濕地 | 三都灣濕地 | 福清灣濕地 | 大瑤山自然保護區中的濕地 | 浙江西溪濕地 | 洋縣朱䴉棲息地 | 丹江口水庫濕地 | 紅楓湖濕地 | 威寧草海濕地 | 滇池濕地 | 撫仙湖濕地 | 異龍湖濕地 | 洱海濕地 | 程海濕地 | 瀘沽湖濕地 | 碧塔海濕地 | 納帕海濕地 | 麗江拉市海濕地 | 昭通大山包濕地 | 會澤黑頸鶴棲息地 | 晉江河口和泉州灣濕地 | 九龍江河口濕地 | 東山灣濕地 | 深滬灣濕地 | 深圳后海灣濕地 | 珠江三角洲濕地 | 東寨港紅樹林濕地 | 清瀾港和文昌濕地 | 洋浦港濕地 | 三亞珊瑚礁自然保護區濕地 | 大洲島自然保護區濕地 | 西沙群島濕地 | 欽州灣濕地 | 澄碧河水庫濕地 | 山口紅樹林區 | 北倫河口濕濕地 | 淡水河河口 | 蘭陽溪河口 | 大肚溪河口 | 台南北門濕地 | 台東大坡池濕地 | 日月潭濕地 | 米埔沼澤地及深圳灣 | 烏梁素海濕地 | 岱海濕地 | 察乾湖和安固里湖濕地 | 查乾諸爾和巴哈湖濕地 | 達里諾爾濕地 | 烏拉蓋沼澤區 | 科爾沁濕地 | 呼倫湖濕地 | 紅鹼淖濕地 | 居延海濕地 | 阿牙克庫木湖濕地 | 塔里木河下游尉犁濕地 | 博斯騰湖濕地 | 巴里湖濕地 | 巴音布魯克濕地 | 賽里木湖濕地 | 艾比湖濕地 | 克拉瑪依湖濕地 | 瑪納斯湖濕地 | 喀納斯湖濕地 | 烏倫古湖和吉力湖濕地 | 阿爾泰山東南部濕地 | 布倫口湖群濕地 | 葉爾羌河流域中的濕地 | 阿克蘇濕地 | 渭乾河流域濕地 | 伊犁河濕地 | 烏魯木齊河濕地 | 鯨魚湖濕地 | 阿其克庫勒湖濕地 | 若爾蓋高原沼澤區 | 尕海自然保護區 | 九寨溝沼澤濕地 | 青海湖濕地 | 茶卡鹽湖濕地 | 冬給措納湖濕地 | 鄂陵湖濕地 | 扎陵湖濕地 | 隆寶灘自然保護區濕地 | 依然錯濕地 | 多爾改錯濕地 | 卓乃湖濕地 | 庫賽湖濕地 | 哈拉湖濕地 | 托素湖和克魯克湖濕地 | 柴達木盆地中的濕地 | 蘇乾湖和小蘇乾湖濕地 | 尕斯庫勒湖濕地 | 瑪多湖濕地 | 黃河源區崗納格瑪錯濕地 | 羌塘地區的湖泊濕地 | 美馬錯濕地 | 美卓雍錯濕地 | 大加錯濕地 | 馬河沼澤區 | 瑪芳雍錯和拉昂錯濕地 | 班公湖濕地 | 大竹卡河沼澤區 | 聶榮、安多沼澤 | 那曲沼澤 | 班戈湖群沼澤 | 色林錯沼澤 | 馬泉河流域沼澤 | 烏馬曲沼澤 | 羊八井沼澤 | 納木錯沼澤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