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地資源

濕地資源

濕地是重要的國土資源和自然資源,具有多種功能。濕地指不問其為天然或人工、常久或暫時性的沼澤地、濕原、泥炭地或水域地帶,帶有或靜止或流動、或為淡水、半鹹水或鹹水水體,包括低潮時水深不超過六米的水域。

美麗的濕地美麗的濕地

科技名詞定義

中文名稱:濕地資源英文名稱:wetlandresources定義1:濕地中的自然資源。一般為表生資源,如土地、水、生物、泥炭、物種、基因等。所屬學科:地理學(一級學科);濕地學(二級學科)定義2:長久或暫時性的沼澤地、帶有泥碳的沼澤、泥炭地或水域地帶,包括退潮時水深不超過6m的水域。所屬學科:資源科技(一級學科);土地資源學(二級學科)
美麗的濕地美麗的濕地
濕地定義:
由於濕地和水域、陸地之間沒有明顯邊界,加上不同學科對濕地的研究重點不同,造成濕地的定義一直存在分歧。
國際濕地公約採用廣義的濕地定義,指不問其為天然或人工、常久或暫時性的沼澤地、濕原、泥炭地或水域地帶,帶有或靜止或流動、或為淡水、半鹹水或鹹水水體,包括低潮時水深不超過六米的水域。這一定義包含狹義濕地的區域,有利於將狹義濕地及附近的水體、陸地形成一個整體,便於保護和管理。
濕地的研究活動則往往採用狹義定義。美國魚類和野生生物保護機構於1979年在“美國的濕地深水棲息地的分類”一文中,重新給濕地作定義為:“陸地和水域的交匯處,水位接近或處於地表面,或有淺層積水,至少有一至幾個以下特徵:
(1)至少周期性地以水生植物為植物優勢種;
(2)底層土主要是濕土;
(3)在每年的生長季節,底層有時被水淹沒。”定義還指湖泊與濕地以低水位時水深2米處為界,按照這個濕地定義,世界濕地可以分成二十多個類型,這個定義目前被許多國家的濕地研究者接受。
濕地的水文條件是濕地屬性的決定性因素。水的來源(如降水,地下水,潮汐,河流,湖泊等),水深,水流方式,以及淹水的持續期和頻率決定了濕地的多樣性。水對濕地土壤的發育有深刻的影響。濕地土壤通常稱為濕土或水成土(HydricSoil)。
【濕地概述】
濕地這一概念在狹義上一般被認為是陸地與水域之間的過渡地帶;廣義上則被定為地球上除海洋(水深6米以上)外的所有大面積水體。《國際濕地公約》對濕地的定義是廣義定義。
按照廣義定義濕地覆蓋地球表面僅有6%,卻為地球上20%的已知物種提供了生存環境,具有不可替代的生態功能,因此亨有“地球之腎”的美譽。
中國濕地面積占世界濕地的10%,位居亞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在中國境內,從寒溫帶到熱帶、從沿海到內陸、從平原到高原山區都有濕地分布,一個地區內常常有多種濕地類型,一種濕地類型又常常分布於多個地區。
中國1992年加入《濕地公約》,截至目前,列入國際重要濕地名錄的濕地已達30處。其實中國獨特的濕地何止30處,許多濕地因為養在深閨無人識,至今仍無人問津。
地球上有三大生態系統,即:森林、海洋、濕地。“濕地”,泛指暫時或長期覆蓋水深不超過2米的低地、土壤充水較多的草甸、以及低潮時水深不過6米的沿海地區,包括各種鹹水淡水沼澤地、濕草甸、湖泊、河流以及泛洪平原、河口三角洲、泥炭地、湖海灘涂、河邊窪地或漫灘、濕草原等。按《國際濕地公約》定義,濕地系指不問其為天然或人工、常久或暫時之沼澤地、濕原、泥炭地或水域地帶,帶有靜止或流動、或為淡水、半鹹水或鹹水水體者,包括低潮時水深不超過6米的水域。
濕地是地球上具有多種獨特功能的生態系統,它不僅為人類提供大量食物、原料和水資源,而且在維持生態平衡、保持生物多樣性和珍稀物種資源以及涵養水源、蓄洪防旱、降解污染調節氣候、補充地下水、控制土壤侵蝕等方面均起到重要作用。
濕地是位於陸生生態系統和水生生態系統之間的過渡性地帶,在土壤浸泡在水中的特定環境下,生長著很多濕地的特徵植物。濕地廣泛分布於世界各地,擁有眾多野生動植物資源,是重要的生態系統。很多珍稀水禽的繁殖和遷徙離不開濕地,因此濕地被稱為“鳥類的樂園”。濕地強大的的生態淨化作用,因而又有“地球之腎”的美名。在人口爆炸和經濟發展的雙重壓力下,20世紀中後期大量濕地被改造成農田,加上過度的資源開發和污染,濕地面積大幅度縮小,濕地物種受到嚴重破壞。
濕地是地球上有著多功能的、富有生物多樣性的生態系統,是人類最重要的生存環境之一。
濕地的類型多種多樣,通常分為自然和人工兩大類。自然濕地包括沼澤地、泥炭地、湖泊、河流、海灘和鹽沼等,人工濕地主要有水稻田、水庫、池塘等。據資料統計,全世界共有自然濕地855.8萬平方公里,占陸地面積的6.4%。
【濕地分類】
濕地基本分五大類
海域
潮下海域:低潮時水深不足6米的永久性無植物生長的淺水水域,包括海灣和海峽;潮下水生植被層,包括各種海草和熱帶海洋草甸;珊瑚礁。
潮間海域:多岩石的海灘,包括礁崖和岩灘;碎石海灘;潮間無植被的泥沙和鹽鹼灘;潮間濕地與人類的生存、繁衍、發展息息相關,是自然界最富生物多樣性的生態景觀和人類最重要的生存環境之一,它不僅為人類的生產、生活提供多種資源,而且具有巨大的環境功能和效益,在抵禦洪水、調節徑流、蓄洪防旱、控制污染、調節氣候、控制土壤侵蝕、促淤造陸、美化環境等方面有重要作用,因此,濕地被譽為“地球之腎”,與森林、海洋一起並稱為全球三大生態系統。我國幅員遼闊,地理環境複雜,氣候多樣,包括了《濕地公約》列出的全部濕地類型,提供了多種、巨大的經濟,生態和社會效益,保護好濕地具有特殊重要意義。然而,隨著人口的急劇增加,人們對土地的不斷擴張,對濕地的不合理開發利用,對森林資源的過度砍伐以及過量獲取濕地生物資源導致中國天然濕地日益減少,功能和效益下降;濕地生物多樣性逐漸喪失;濕地水質鹼化,湖泊萎縮;濕地水體污染,嚴重危及濕地生物的生存環境;水土流失加劇,江河湖泊泥沙淤積等等.我國濕地資源已遭受了嚴重破壞,其生態功能也嚴重受損。保護濕地已到了刻不容緩的時候.
濕地公約對濕地的定義具體表述是:“濕地系指不問其為天然或人工、長久或暫時之沼澤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帶,帶有或靜止或流動、或為淡水、半鹹水或鹹水水體者,包括低潮時水深不超過6米的水域。可包括鄰接濕地的河湖沿岸、沿海區域以及濕地範圍的島嶼或低潮時水深超過6米的區域”。根據濕地的廣義定義,河流、湖泊、沼澤、珊瑚礁、都是濕地;此外濕地還包括人工濕地,如水庫、魚(蝦)塘、鹽池、水稻田等。據世界保護監測中心的估測,全球濕地面積約為570萬平方千米,占地球陸地面積的6%,其中湖泊占2%,蘚類沼澤占30%,草本沼澤占26%,森林沼澤占20%,洪泛平原占15%。
中國是世界上濕地資源豐富,面積大的國家。我國濕地類型多、分布廣、區域差異顯著、生物多樣性豐富。據最新統計,現有濕地面積約6594萬公頃,占世界濕地的10%,位居亞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其中天然濕地約為2594萬公頃,包括沼澤約1197萬公頃,天然湖泊約910萬公頃,潮間帶灘涂約217萬公頃,淺海水域270萬公頃;人工濕地約4000萬公頃,包括水庫水面約200萬公頃,稻田約3800萬公頃。
中國的濕地生境類型眾多,其間生長著多種多樣的生物物種,不僅物種數量多,而且有很多是中國所特有,具有重大的科研價值和經濟價值。
但是隨著我國人口不斷增長和經濟的快速發展,圍墾濕地、過度利用自然資源越發嚴重,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中國濕地面積銳減了50%以上,由於許多濕地功能退化,造成水土流失甚至出現沙化,另外工農業生產排放的廢棄物,也使40%的濕地遭到不同程度的污染。總體上講,中國濕地繼續喪失和退化趨勢尚未得到有效遏制。

中國重要濕地名錄

(未含澳門特別行政區有關信息)
Ⅰ、東北地區
1.三江平原東北部濕地
2.七星河和撓力河流域濕地
3.七虎林河和阿布沁河中下游濕地
4.鏡泊湖濕地
5.長吉崗濕地
6.穆稜河下游月牙湖和虎口濕地
7.湯旺河流域濕地
8.興凱湖濕地
9.嫩江源頭區濕地
10.烏裕爾河流域濕地
11.呼瑪河濕地
12.龍江哈拉海濕地
13.五大連池濕地
14.長白山熔岩台地沼澤區
15.松花湖濕地
16.龍沼沼澤
17.月亮泡濕地
18.查乾湖濕地
19.向海濕地
20.莫莫格濕地
21.大布蘇自然保護區的濕地
Ⅱ、華北地區
22.鴨綠江濕地
23.遼河三角洲濕地
24.密雲水庫濕地
25.昌黎黃金海岸濕地
26.天津古海岸濕地
27.天津北大港濕地
28.灤河河口濕地
29.白洋淀濕地
30.北戴河沿海濕地
31.滄州南大港濕地
32.張家口壩上濕地
33.衡水湖濕地
34.青銅峽庫區濕地
35.三門峽庫區濕地
36.豫北黃河故道沼澤區濕地
37.南四湖區濕地
38.北五湖濕地
39.榮成濕地
40.黃河三角洲和萊洲灣濕地
41.廟島群島濕地
42.黃壘河和乳山河河口濕地
43.大沽夾河河口和膠州灣濕地
Ⅲ、華中地區
44.宿鴨湖濕地
45.鹽城濱海濕地
46.洪澤湖濕地
47.高郵湖濕地
48.崇明島濕地
49.金山三島濕地
50.長興島和橫沙島
51.太湖濕地
52.石臼湖濕地
53.揚子鱷自然保護區的濕地
54.巢湖濕地
55.升金湖濕地
56.太平湖濕地
57.網湖濕地
58.洪湖濕地
59.梁子湖群濕地
60.石首天鵝洲長江故道區濕地
61.洞庭湖濕地
62.鄱陽湖濕地
63.千島湖濕地
64.庵東沼澤區濕地
65.靈崑島東灘濕地
66.南麂列島自然保護區濕地
67.三都灣濕地
68.福清灣濕地
69.大瑤山自然保護區中的濕地
Ⅳ、西南地區
70.洋縣朱䴉棲息區濕地
71.丹江口庫區濕地
72.紅楓湖濕地
73.威寧草海濕地
74.滇池濕地
75.撫仙湖濕地
76.異龍湖濕地
77.洱海濕地
78.程海濕地
79.瀘沽湖濕地
80.碧塔海濕地
81.納帕海濕地
82.麗江拉市海濕地
83.昭通大山包濕地
84.會澤黑頸鶴棲息區濕地
Ⅴ、華南地區
85.晉江河口和泉州灣濕地
86.九龍江河口濕地
87.東山灣濕地
88.深滬灣濕地
89.深圳后海灣濕地
90.珠江三角洲濕地
91.東寨港濕地
92.清瀾港和文昌濕地
93.洋浦港濕地
94.三亞珊瑚礁自然保護區濕地
95.大洲島自然保護區濕地
96.西沙群島濕地
97.欽州灣濕地
98.澄碧河水庫濕地
99.山口紅樹林區濕地
100.北倫河口濕地
101.淡水河河口濕地
102.蘭陽溪河口濕地
103.大肚溪河口濕地
104.台南北門濕地
105.台東大坡池濕地
106.日月潭濕地
107.米埔及深圳灣濕地
Ⅵ、內蒙古地區
108.烏梁素海濕地
109.岱海濕地
110.察乾湖和安固里湖濕地
111.查乾諸爾和巴哈湖濕地
112.達里諾爾濕地
113.烏拉蓋沼澤區濕地
114.科爾沁濕地
115.呼倫湖濕地
116.紅鹼淖濕地
Ⅶ、西北地區
117.居延海濕地
118.阿牙克庫木湖濕地
119.塔里木河下游尉犁濕地
120.博斯騰湖濕地
121.巴里湖濕地
122.巴音布魯克濕地
123.賽里木湖濕地
124.艾比湖濕地
125.克拉瑪依湖濕地
126.瑪納斯湖濕地
127.喀納斯湖濕地
128.烏倫古湖和吉力湖濕地
129.阿爾泰山東南部濕地
130.布倫口湖群濕地
131.葉爾羌河流域濕地
132.阿克蘇濕地
133.渭乾河流域濕地
134.伊犁河濕地
135.烏魯木齊河濕地
Ⅷ、青藏地區
136.鯨魚湖濕地
137.阿其克庫勒湖濕地
138.若爾蓋高原沼澤濕地
139.尕海濕地
140.九寨溝濕地
141.青海湖濕地
142.茶卡鹽湖濕地
143.冬給措納湖濕地
144.鄂陵湖濕地
145.扎陵湖濕地
146.隆寶灘濕地
147.依然錯濕地
148.多爾改錯濕地
149.卓乃湖濕地
150.庫賽湖濕地
151.哈拉湖濕地
152.托素湖和克魯克湖濕地
153.柴達木盆地中的濕地
154.蘇乾湖和小蘇乾湖濕地
155.尕斯庫勒湖濕地
156.瑪多湖濕地
157.黃河源區崗納格瑪錯濕地
158.羌塘地區的湖泊濕地
159.美馬錯濕地
160.美卓雍錯濕地
161.大加錯濕地
162.馬河沼澤區濕地
163.瑪芳雍錯和拉昂錯濕地
164.班公湖濕地
165.大竹卡河沼澤區濕地
166.聶榮、安多沼澤區濕地
167.那曲沼澤濕地
168.班戈湖群沼澤濕地
169.色林錯沼澤濕地
170.馬泉河流域沼澤濕地
171.烏馬曲沼澤濕地
172.羊八井沼澤濕地
173.納木錯沼澤濕地
本篇文章來源於民心網(www.mxwz.com)原文連結:http://www.mxwz.com/dept/shfw/view.aspx?tjpd=lyt&lm=241&id=983120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