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山河

乳山河

在山東海陽縣東北,上源曰玉林河,發源於牟平縣南分水嶺,西南流會夏村河,至乳山口入海,乳山口海灣較闊,貨船之不能由縣南海口入者,多轉集於此。

基本信息

簡介

乳山河乳山河
乳山河為境內第一大河,發源於馬石山南麓的垛魚頂,全長64公里,流域面積1015.8平方公里,占全市總面積的60.8%。流經崖子、午極、諸往、雨黎、乳山寨、乳山口夏村等鎮,向南流入黃海。主要支流有白石河、崔家河等河流。河上建有大型水庫1座,即幹流上龍角山水庫;支流崔家河上建有中型水庫1座,即台依水庫。

地形地質

乳山河流域屬膠東低山丘陵區。北部和東、西兩側多低山,中南部多丘陵,間有低山。地勢呈簸箕狀由北向南台階式下降。乳山河、黃壘河兩大河流向南分別流經兩側低山與中部丘陵之間入海,沿岸形成沖積小平原。南部沿海除丘陵外,有零星海積平原分布,境內山地平均海拔300米以上,面積占全流域總面積的22.4%;丘陵海拔100-300米,面積占流域總面積的50.3%;平原面積占流域總面積的27.3%。泥沙主要分布於河流的中下游區,沿河流呈帶狀分布,寬度200~500米不等,厚度5~8米。主要為洪水沖積物,呈多元結構。
乳山河地處膠遼古隆起膠東隆起之牟平、乳山隆起帶西南部,境內地質構造框架,主要為華夏系背向斜及華夏系、新華系一組斷裂構造系列。境內岩漿除崑嵛山體廣泛出露外,燕山中晚期岩漿岩極為發育,幾乎遍布各鎮,有呈岩基狀大面積出露的花崗岩,也有呈脈狀分布的基性和半酸性脈岩。

水文氣象

乳山河乳山河
乳山河流域屬暖溫帶東亞季風型大陸性氣候,四季變化和季風進退都比較明顯,與同緯度的內陸相比,具有氣候溫和、溫差較小、雨量豐沛、光照充足、無霜期長的特點,但同時旱、澇、風、雹等氣象災害也時有發生。由於受海洋的影響,具有春冷、夏涼、秋溫、冬暖的氣候特點,年平均氣溫11.6℃,多年平均降雨量為723毫米;歷年平均光照為2635.5小時;年最多風向為北風;無霜期為214天。

自然資源

乳山市總面積1668平方公里,轄14個鎮、1個街道辦事處,601個行政村。2005底,全市總戶數為218077戶,總人口57.7萬人,其中農村人口46.88萬人,人口密度為352人/平方公里,人口自然增長率-3.48‰。全市實有耕地面積71.8萬畝,農作物播種面積110.3萬畝。全市共有水庫110座,其中大型1座,中型3座,小型106座,總庫容2.07億立方米;塘壩616座,庫容1810萬立方米。
乳山市資源充足,物產豐富,素有“金嶺銀灘”的美譽,是著名的“水產之鄉”、“水果之鄉”和“黃金之鄉”。乳山河流域礦產資源豐富,已探明有金、銀、銅、鐵等金屬礦藏和大理石、花崗石、石墨、磷等非金屬礦藏。
流域內旅遊資源豐富,有規劃面積65平方公里的國家4A級旅遊區銀灘旅遊度假區,中國十佳旅遊休閒勝地,國家3A級旅遊區大乳山休閒旅遊度假區。

社會經濟

乳山河流域內有崖子、午極、諸往、雨黎、乳山寨、乳山口、夏村等7個鎮,共有耕地28400公頃,果園7250公頃,總人口34.56萬人,其中城鎮人口8.14萬人,農村人口26.42萬人。2005年流域內耕地總面積為38.58萬畝,有效灌溉面積25.6萬畝,有效灌溉面積占灌溉總面積的66.4%。林果地面積5.38萬畝,大、小牲畜9.7萬頭。2005年區內農業生產總值23億元,占全市的56%,工業生產總值367.8億元,占全市的82.3%。

現有水利工程

乳山河主河道只有5-10年一遇防洪標準,主河道堤防除夏村鎮於家莊村段0.5km為乾砌石河堤外,其它河段多為砂土堤壩,堤頂寬2-3米。

山東半島及沿海諸河水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