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模經濟

規模經濟

規模經濟,是指由於生產專業化水平的提高等原因,使企業的單位成本下降,從而形成企業的長期平均成本隨著產量的增加而遞減的經濟。規模經濟是通過擴大規模來表現的,經過 生產要素的合理配置使企業獲得最佳的 經濟效益。其中 短期成本法,它是一種靜態分析法,而且只能適用於短期 經濟活動分析,所以適用性較差;最小總費用法和最小費用函式法,在實際套用中由於費用受多種因素影響,因而客觀上找到穩定而準確的數據是很困難的,所以建立準確費用函式同樣是困難的,因此由它確定的 經濟規模也不會十分準確,只能作為參考,提供一種定量方法,實際工作中要結合各種因素,綜合考慮後確定的經濟規模可能更準確;成本函式法也是套用數學模型,描素企業中各項經濟活動及其它們之間內在聯繫和相互制約的經濟技術規律,從數學關係式的角度是科學的、有價值的,但在實際工作中,企業的 生產經營活動是複雜而微妙的過程,數學模型是不可能準確描素複雜的生產經營過程的。

原因

1、專業化,從 亞當·斯密的著作開始,人們認識到分工可以提高效率。規模越大的企業,其分工也必然是更詳細的;

2、學習效應,隨著 產量的增加,工人可以使熟練程度增加,提高效率;

3、可以有效地承擔研發費用等;

4、運輸、訂購 原材料等方面存在的經濟性;

5、價格談判上的強勢地位。

主要類型

主要有3種類型:

1、規模 內部經濟。指一 經濟實體在規模變化時由自己內部所引起的收益增加;

2、規模 外部經濟。指整個行業(生產 部門)規模變化而使個別 經濟實體的收益增加。如:行業規模擴大後,可降低整個行業內各公司、企業的 生產成本,使之獲得相應收益。

3、規模結構經濟。各種不同規模經濟實體之間的聯繫和配比,形成一定的規模結構經濟:企業規模結構、 經濟聯合體規模結構、城鄉規模結構等。

通常,規模經濟分為兩類:一是從設備、生產線、工藝過程等角度提出的,稱為工廠規模經濟。其形成的原因有:①採用先進工藝,設備大型化、專業化,實行 大批量生產,可降低單位產品成本和設備投資;②實行大批量生產方式,有利於實現 產品標準化、專業化和通用化(通常稱產品的“三化”),提高產品質量,降低能耗和原材料消耗等各種物耗,促進 技術進步,取得顯著的 經濟效果。二是 企業規模經濟,指若干工廠通過水平和垂直聯合組成的 經營實體。不僅可帶來單位產品成本、物耗降低,取得“全產品生產線”的 效益,降低銷售費用,節省大量管理人員和 工程技術人員,還可使企業有更多的資金用於產品研製與開發,使其具有更強的 競爭能力。在實際生產中,兩種規模經濟具有同等重要意義,但工業地理學更偏重於研究後者。

優勢

1.能夠實現 產品規格的統一和標準化。

2.通過大量購入原材料,而使單位購入成本下降。

3.有利於管理人員和 工程技術人員的 專業化和精簡。

4.有利於新產品開發。

5.具有較強的競爭力。

經濟途徑

企業實現規模經濟有兩種途徑,

一是通過進入與企業知識基礎具有 協同效應的產品市場從事多元化;二是沿著企業既有主導產品的價值鏈進行 縱向一體化合併。對規模經濟的追求會導致大型多元化企業的出現和發展,這在德國和 美國的化工產業中的確是常見現象。

確定方法

規模經濟是通過擴大規模來表現的,經過 生產要素的合理配置使企業獲得最佳的 經濟效益。企業的規模經濟應通過對企業規模的分析,確定它的最佳 經濟規模,按照這個經濟規模組織 生產經營活動,以使企業獲得最高 經濟效益。經濟規模是指在一定的生產技術組織條件下,對 生產要素進行合理配置,從而使企業獲得 經濟效益的 生產能力。當 經濟效益達到最佳狀態時所對應的 經濟規模,就規模經濟。確定企業最佳 經濟效益的方法很多,下面介紹幾種日常的方法。

會計分析計算法

會計法是對同一企業不同時期不同規模的成本、或不同 規模企業同一時期的成本、利潤的對比分析,從而確定 企業規模經濟的方法。會計法包括多種具體方法,常用的方法有:

(l) 短期成本法

短期成本法是指在現有企業擴建前的短期內,只調整原材料和勞動力等的投人量(而不調整 固定資產的投人量),與其各種產出量相對應的成本。 短期成本法實際上是以盈虧平衡分析法為基礎,所以在實際工作中要將短期成本劃分為變動成本和 固定成本,利潤為零時的 產量定為起始規模,利潤最大時所對應的產量稱為最佳 經濟規模。

(2)最小總費用法

最小總費用法是指通過制定各種可行的年 產量方案,並分析計算出各種方案的總費用,然後對各方案總費用進行分析比較,選擇其中總費用最小的年產量方案,就是最佳的 經濟規模。這種方法的 數學表達式如下:

F(Q)=C(Q)+S(Q)+I(Q)*E(d)

式中F(Q):年 產量為Q的總費用;

C(Q):年 產量為Q的 生產成本;

S(Q):全部產品運到 消費者手中的費用

I(Q):新建、改擴建企業所

需的全部投資;

E(d):投資效果係數。

上述公式表明,在一定的生產技術組織條件下,達到年 產量為Q的 經濟規模所需支付的年總費用,它包括生產過程和流通過程中的支付、在標準 投資回收期內每年應分攤的 基本建設投資和貸款利息。

(3)最小費用函式法

最小費用函式法是依據企業的 經濟規模,受到企業內部和外部因素,以及內外部關連因素影響和制約的客觀規律,而建立的數學表達式:

F(Q)=V(Q)+D(Q)+G(Q)

式中F(Q): 單位產品總費用函式;

V(Q):單位產品企業內部費用函式;

D(Q):單位產品企業 外部費用函式;

G(Q):單位產品企業內部與外部關連費用函式。

運用規劃論方法對上式求解得到變數Q,從而得到最佳化後的企業年 產量Q值,即

獲得企業最佳 經濟效益所對應的 經濟規模(企業的規模經濟)。求解企業最佳 經濟規模的具體方法是,當費用函式方程參數量已知的條件下,求最優解有兩種情況:

①費用函式為無約束條件時,對費用函式求導,並令F‘(Q)=0,即求出企業的最佳規模Q值。

②總費用函式為有約束條件時,即在一定條件下求極小值,這時要運用規劃論來解,通常情況是建立表達式F(Q)結構關係的三個函式與一組約束不等式,便可運用規劃論方法求解出變數Q值。通常情況下,上述函式和不等式具有非線性,需用非線性規劃方法求解。

(4) 成本函式法

成本函式法是指在產出一定的條件下,對投人 要素進行最佳化配置時,將會實現 生產成本最小的目標。它的數學表達式:

minC(Q)=PK*K+PL*L

式中C(Q):成本函式;

K:投入的資金;

L:投入的勞動;

PK:投入資金K的價格;

PL:投入勞動L的價;

利用數學最佳化方法,在滿足一定 生產函式關係的 產出水平上可以找到成本函式C(Q)的極小點;把不同產出水平上許多這樣的最佳化點連線起來得到 長期成本 曲線;利用曲線擬合技術,選用適當的函式對曲線擬合,得到了既描述生產過程的內在聯繫,又反映了產出與成本相互關係的 長期成本函式。這種方法能反映 理論成本 曲線,由此得出的企業經濟規模具有適用價值。

工程法

工程法是依據生產技術及工藝特點,在 生產能力平衡的前提條件下,綜合考慮成本、運輸、投資三項費用來確定企業的起始規模和最佳規模。具體操作時需列出若干可行方案。分別計算各個方案的三項費用,從中選出計算費用最小的方案為合理方案,該方案所對應的 生產能力則稱為企業的最佳 經濟規模。

上述各種方法,在實際工作中有一定的適用價值,由於 經濟規模受多種因素制約,因此,上述各種方法都有局限性。其中 短期成本法,它是一種靜態分析法,而且只能適用於短期 經濟活動分析,所以適用性較差;最小總費用法和最小費用函式法,在實際套用中由於費用受多種因素影響,因而客觀上找到穩定而準確的數據是很困難的,所以建立準確費用函式同樣是困難的,因此由它確定的 經濟規模也不會十分準確,只能作為參考,提供一種定量方法,實際工作中要結合各種因素,綜合考慮後確定的經濟規模可能更準確;成本函式法也是套用數學模型,描素企業中各項經濟活動及其它們之間內在聯繫和相互制約的經濟技術規律,從數學關係式的角度是科學的、有價值的,但在實際工作中,企業的 生產經營活動是複雜而微妙的過程,數學模型是不可能準確描素複雜的生產經營過程的。因此成本函式法也是為決

策者提供一種具有參考價值的 定量分析方法。工程法是從 生產能力平衡的角度出發,以設備負荷率(或設備利用率)為依據來確定企業的 經濟規模,這種方法是根據企業的技術人員素質、 管理人員素質、技術工人素質、設備技術素質、管理工作素質狀態,考慮到資源的合理配置,從而確定的經濟規模,這個規模能真實地反映企業的現狀,而它不一定是 效益最佳經濟規模,即不一定是規模經濟。在實際工作中,應結合會計法對企業進行綜合分析研究,最終可以確定一個合理的 經濟規模,即企業的規模經濟。

參考

規模不經濟

書 規模經濟書 規模經濟

規模不經濟(Diseconomies of scale)隨著企業生產

規模擴大,而邊際效益卻漸漸下降,甚至跌破零、成為負值。造成此現象的原因,可能是內部結構因規模擴大而更趨複雜,這種複雜性會消耗內部資源,而此耗損使規模擴大本應帶來的好處相互消減,因此出現了規模不經濟的現象。

經濟學中,有總成本曲線和平均成本曲線,這兩條曲線都是凹向上的。這兩條曲線的交點意味著最佳規模的存在。在達到這個最佳規模之前,規模越大越好,稱之為“規模經濟”;在達到最佳規模之後,規模越大越不經濟,就是“規模不經濟”。

經驗學習曲線

經驗學習曲線又稱經驗曲線或改善曲線,是一種表示生產的單位時間與連續生產單位之間的的關係曲線。 學習曲線效應及與其密切相關的經驗曲線效應表示了經驗與效率之間的關係。當個體或組織在一項任務中習得更多的經驗,他們會變得效率更高。這兩個概念出自英語諺語:“實踐出真知”。

個體經濟學

有時也被稱為價格理論(Price Theory),主要研究個體消費者,企業,或者產業的經濟行為,及其生產和收入分配。

個體經濟學的基本概念

稀缺性、機會成本、供給和需求、彈性、消費者和生產者剩餘、個人需求的加總(或市場需求)。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