瘳灼材

瘳灼材(1935-)廣東鬱南人。高級講師,縣教育學會常務理事、中華教育藝術研究會理事、華中教育信息研究中心特約的研究員。

基本信息

從業經歷

1957年畢業於武漢市會中中師大文系本科,從教40年,曾任高中、師範語文組長、師專中文函授教研組長、師範(進修)學校教導主任、副校長,兼任縣政協常委、文史委員等。1982年任講師,1987年任高級講師。作為學科帶頭人,成功地走上了教育、科研、筆耕三結合之路。敬業愛崗,殫精竭慮,為山區培育師資作奉獻。

教育成就

在上級領導下,先後開辦了師專中文函授班和中師函授班各5屆,創造了“抓好自學,加強導讀;抓好函授,多方助學;抓好治教,活用知識”等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經驗,並培育師專中文函授畢業生580名,中師函授畢業生1800多名。還培訓中國小教師、行政幹部3000多人次,業餘培育電大畢業生380多名,可謂“桃李滿園,英才輩出”。

發表論文

廖灼材工作之餘還精心教研,勤奮寫作,多篇論文分別選入《全國中師優秀教研論文集》、《中國當代教師優秀論文大系》、《中國基礎教育論文大典》、《今日的輝煌——中國改革開放20年論文集》等。還參編和出版了《寫作概論》、《學校管理面面觀》、《師範生修養學》及《鬱南縣誌》等10多本論著。其論文獲全國中教論文一等獎、全國香港回歸與愛國主義教育研討會論文一等獎、1998年度全國教研論文一等獎。曾多次評為優秀教師、優秀黨員和先進教育工作者,並獲5次縣記功獎,1次晉升工資獎。早在1954年大學期間參加武漢抗洪搶險時評為三等功臣。

中國教育家(四)

教育家是指那些具有高遠的教育追求、終生的教育熱情、淵博的教育知識、個性鮮明的教育思想、豐富的教育經歷、富有成效的教育實踐、廣泛深刻的教育影響,其教育實踐和教育成就為教育界和社會廣泛認可,甚至在教育發展史上能留下難以磨滅印記的教育人才。本任務中主要盤點現代中國教育家。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