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邊疆史地研究》

《中國邊疆史地研究》

《中國邊疆史地研究》是由中國社會科學院主管、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邊疆史地研究中心主辦的中國邊疆研究領域的唯一一個綜合性學術理論刊物。本刊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為指導,堅持“雙面”方針,提倡不同學術觀點之爭鳴,為促進中國邊疆地區的發展、中國邊疆研究學科的發展服務。

基本信息

簡介

《中國邊疆史地研究》|《中國邊疆史地研究》|
《中國邊疆史地研究》雜誌是由中國社會科學院主管、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邊疆史地研究中心主辦的中國邊疆研究領域的唯一一個綜合性學術理論刊物。本刊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為指導,堅持“雙面”方針,提倡不同學術觀點之爭鳴,為促進中國邊疆地區的發展、中國邊疆研究學科的發展服務。

主要版塊欄目

邊疆學理論研究、邊政研究、歷代疆域、邊疆開發、邊疆民族、邊務交涉、邊疆地理、邊界研究、海疆研究、周邊地區研究、邊疆研究史、新書評介、邊疆考察、學術動態。

稿約須知

舉凡邊疆理論、歷代疆域、邊疆民族、邊疆開發、邊疆外交、邊疆政教、治邊政策、邊疆海島、邊疆人物、邊疆考古、邊疆歷史地理、近代邊界變遷等方面的學術論文均在本刊選稿範圍之內。尤其歡迎選題、觀點研究方法角度新疆獨特,層次清晰、結構嚴謹、闡論精闢,字數在萬字以內的稿件

主編簡介

李大龍,男,1964年5月生,祖籍河北省河間市,1986年7月畢業於西北大學歷史系考古專業,獲歷史學學士學位。同年,進入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研究所《民族研究》編輯部擔任歷史欄目編輯,2000年調入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邊疆史地研究中心,擔任《中國邊疆史地研究》雜誌主編、編輯部主任,專業職務為編審。研究方向:邊疆政治開設課程:中國歷代民族關係與民族政策在研項目:“東北工程”子項目《<三國史記·高句麗本紀>研究》;“大清史”子項目《邊政志》(合作)主要研究著作:1.《兩漢時期的邊政與邊吏》,獨著,14萬字,黑龍江教育出版社1996年出版,1999年再版。2.《古代中國高句麗歷史論叢》,合著,30萬字,中國社會科學院重點課題,黑龍江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3.《斑駁陸離的婚俗》,獨著,10萬字,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1999年出版。4.《中國少數民族禁忌》,合著,7萬字,載《中國文化雜說》第5卷,燕山出版社1996年版。5.《都護制度研究》,獨著,26萬字,黑龍江教育出版社2003版。6.《古代中國高句麗歷史研究續論》,合著,40萬字,國家重點東北工程項目,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年版。7.《唐朝與邊疆民族使者往來研究》,獨著,30萬字,黑龍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8.《漢唐藩屬體制研究》,獨著,40萬字,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年待版。9.《新疆史鑑》,合著,40萬字,新疆人民出版社2006年待版。10.《20世紀西部開發史》,主編之一,黑龍江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敦煌壽昌縣的廢置與唐前期對西域石城、播仙二鎮地區的經營

本文將敦煌文書與正史記載相結合,首先論證了沙州壽昌縣幾番廢置的歷史背景和緣由,認為壽昌縣的廢置與唐的整個西域形勢息息相關,且二者又可彼此參照,印證出該時期各民族在西域紛爭的歷史;其次論證了唐前期對西域石城、播仙二鎮地區的經營統治情況,認為在唐前期至建中初年的一百多年裡,該地區除幾度短時間淪陷於吐蕃和藩屬於吐谷渾政權外,大部分時間在唐沙州壽昌縣的控制之下。

清代雲貴總督之建置演變考述

雲貴總督的建置及其演變,反映了清王朝對雲貴邊疆民族地區統治的調整和深化,曾對這一地區的政治、社會、經濟發展產生過重要而深遠的影響。雲貴總督始設定於清軍攻占雲南後的順治十六年(1659)正月,後經康、雍、乾三朝近百年的分合演變,定型於乾隆十二年(1747)六月。演變的原因,因時而異。除受當時發生於雲貴地區的重大歷史事件影響外,康、雍、乾三朝各有特點:康熙朝主要因“制”,即此時期清王朝對督撫體制的調整和完善;雍正朝主要因“人”,即偏於“因人設定”;乾隆朝則因“事”,即為處理西南少數民族事務而“因事易置”。對其建置演變情形,史籍記載訛誤和後世學者引述錯誤均甚多。對此,本文均做了疏證,並對其建置演變做了全面考述。


國內一級學術期刊名錄

學術期刊刊發的文獻以學術論文為主,而非學術期刊刊發的文獻則以檔案、報導、講話、體會、知識等只能作為學術研究的資料而不是論文的文章為主。
《植物分類學報》
《套用生態學報》
《哲學研究》
《動物分類學報》
《近代史研究》
《中國邊疆史地研究》
《世界歷史》
《中國圖書館學報》
《套用數學學報》
《套用數學和力學》
《力學學報》
《光子學報》
《氣象學報》
《地質學報》
《地質論評》
《微生物學通報》
《婦女研究論叢》
《管理科學學報》
《獸類學報》
《中國農村經濟》
《營養學報》
《中國農業科學》
《植物病理學報》
《水產學報》
《半導體學報》
《文學遺產》
《文藝研究》
《現代外語》
《管理世界》
《自然科學進展》
《系統工程理論與實踐》
《計算數學》
《數學進展》
《數學學報》
《系統科學與數學》
《民族研究》
《數學物理學報》
《當代亞太》
《固體力學學報》
《國際問題研究》
《工程熱物理學報》
《光學學報》
《拉丁美洲研究》
《化學物理學報》
《物理學報》
《計算物理》
《低溫物理學報》
《催化學報》
《分析化學》
《高等學校化學學報》
《物理化學學報》
《有機化學》
《天文學報》
《測繪學報》
《地球物理學報》
《空間科學學報》
《美國研究》
《大氣科學》
《歐洲研究》
《岩石學報》
《政治學研究》
《地理學報》
《生態學報》
《生物多樣性》
《生物化學與生物物理學報》
《菌物學報》
《法學研究》
《中國法學》
《中國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報》
《生物工程學報》
《生物化學與生物物理進展》
《植物生理與分子生物學學報》
《植物生態學報》
《植物學報》
《會計研究》
《統計研究》
《世界經濟》
《生理學報》
《心理學報》
《中國音樂學》
《土壤學報》
《中國水土保持科學》
《農業機械學報》
《植物保護學報》
《中國人口科學》
《園藝學報》
《林業科學》
《林業科學研究》
《畜牧獸醫學報》
《自然辯證法通訊》
《功能材料》
《材料研究學報》
《煤炭學報》
《矽酸鹽學報》
《中國稀土學報》
《金屬學報》
《稀有金屬》
《外國文學評論》
《系統工程與電子技術》
《控制理論與套用》
《控制與決策》
《軟體學報》
《計算機研究與發展》
《過程工程學報》
《無機材料學報》
《汽車工程》
《中國環境科學》
《複合材料學報》
《古生物學報》
《中國社會科學》
《套用化學》
《病毒學報》
《焊接學報》
《紅外與毫米波學報》
《稀有金屬材料與工程》
《中國翻譯》
《世界宗教研究》
《中國有色金屬學報》
《機械工程學報》
《中國機械工程》
《潤滑與密封》
《儀器儀表學報》
《中國電機工程學報》
《實驗生物學報》
《電子學報》
《農業經濟問題》
《通信學報》
《遺傳學報》
《套用力學學報》
《數據採集與處理》
《計算機學報》
《中國雷射》
《高能物理與核物理》
《音樂研究》
《系統工程學報》
《建築結構學報》
《岩土工程學報》
《土木工程學報》
《岩石力學與工程學報》
《地質科學》
《中國鐵道科學》
《中國公路學報》
《環境科學》
《無機化學》
《環境科學學報》
《環境化學》
《自然災害學報》
《高分子學報》
《社會學研究》
《鋼鐵》
《數學年刊》
《中國物理快報》
《中國物理》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報》
《材料科學與技術》
《中國昆蟲科學》
《磨擦學學報》
《模式識別與人工智慧》
《林業研究》

與歷史、考古、文物相關的雜誌

中國歷史悠久,地下文物豐富。現在與之相關的期刊雜誌也相當地多,一下就讓我們盤點一下。

《歷史研究》
《文物》
《考古學報》
《中國歷史文物》
《歷史檔案》
《文史知識》
《文獻》
《文史參考》
《故宮博物院院刊》
《中國史研究》
《中國史研究動態》
《中國收藏》
《清史研究》
《中國邊疆史地研究》
《考古》
《歷史教學問題》
《檔案春秋》
《世紀》
《文物保護與考古科學》
《中華文史論叢》

《學問.東北史地》
《史學集刊》
《古代文明》
《國學》
《文史》
《滄桑》
《文物世界》
《歷史學家茶座》
《孔子研究》
《蒲松齡研究》
《探索歷史》
《安徽史學》
《江淮文史》
《中國農史》
《中國名城》
《明清小說研究》
《東南文化》
《國際博物館》
《中原文物》
《文史博覽(文史)》

《文史博覽(理論)》
《時代郵刊.人物》
《考古與文物》
《文博》
《敦煌研究》
《西域研究(漢)》
《吐魯番學研究》
《文史雜誌》
《中華文化論壇》
《心事.新歷史》
《巴蜀史志》
《看歷史》
《文史雜誌.收藏參考》
《西藏研究(漢)》
《中華遺產》
《世界遺產》
《西部.華語文學》
《近代史研究》
《炎黃春秋》

《當代中國史研究》
《世界歷史》
《史學理論研究》
《中國經濟史研究》
《西藏藝術研究(藏)》
《北方文物》
《中國文化遺產》
《文史春秋》
《四川文物》
《紫禁城》
《華夏考古》
《抗日戰爭研究》
《江漢考古》
《時代郵刊》
《歷史學文摘》
《文史天地》
《文物天地》
《尋根》
《貴陽文史》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