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獸類學報》

《獸類學報》

《獸類學報》是由中國科學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和中國動物學會獸類學分會主辦的動物學專業學術刊物,創刊於1981年,是我國唯一報導有關野生哺乳動物最新研究成果的學術刊物,在推動我國獸類學科發展和促進國際獸類學界的學術交流與合作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獸類學報》雜誌《獸類學報》雜誌

國內統一刊號:
CN63-1014/Q
國外刊號:
Q599
國內郵發代號:
56-11
刊期:
季刊,每季度第二月13日出版
創刊時間:
1981年
主辦單位:
中國科學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中國動物學會獸類學分會
出版單位:
科學出版社

簡介

《獸類學報》是由中國科學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和中國動物學會獸類學分會主辦的獸類(哺乳動物)學綜合性學術刊物。該刊創刊於1981年。本刊主要刊發野生哺乳動物的各研究領域學術論文,同時也重視對珍稀瀕危獸類的保護,以及對有害獸類的防治等研究成果的報導。主要欄目為:研究論文、綜述、研究簡報、資料、問題討論、實驗方法、書刊評介和學術動態。
《獸類學報》是我國唯一報導野生哺乳動物的基礎理論研究及其套用基礎研究成果和信息的學術性刊物。本刊創刊25年來,在推動我國獸類學的發展、向國內外報導和介紹我國獸類學各領域的研究成果,尤其在報導像大熊貓、海南坡鹿、白鰭豚、羚牛、普氏原羚、普氏野馬、蒙古野驢、東北虎等珍稀、瀕危動物的保護和繁殖,以及鼠類等有害動物的防治研究成果方面發揮了較大的作用,先後發表了很多有份量的原始研究論文。同時在促進我國同國際獸類學界的學術交流與合作方面起到了一個平台作用,先後在有關中國靈長類動物的分布、繁殖,鹿類動物的分類、生態,中國主要獸類的數量與保護,齧齒動物的生態、行為、繁殖等諸多領域的研究方面中外科學家合作發表了數十篇研究論文,參與合作的國外作者有美國、英國、澳大亞、日本、紐西蘭、加拿大、法國、非律賓、韓國和馬來西亞等國的科學家。
本刊在哺乳動物學各領域專業人才的培養方面也發揮了很大的作用,在20世紀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開始向本刊投稿的一大批青年科技工作者,目前已成為各科研院所、大專院校的研究員、教授,為各領域的學科帶頭人。

資料庫收錄情況

目前本刊已被中國生物學文摘、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資料庫、中國學術期刊專題文獻資料庫、萬方數據資源系統數位化期刊群、中國科技論文引文統計分析資料庫、中國農業文摘和國外的美國《生物學文摘》、俄羅斯《文摘雜誌》,英國的《動物學記錄》等眾多檢索刊物和資料庫所收錄。

獲獎情況

《獸類學報》於1990年獲得中國科學院優秀科技期刊三等獎;1992年分別獲得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和中國科學院優秀科技期刊三等獎;1995年獲得青海省科技期刊一等獎;2001年被列入中國期刊方陣雙效期刊;2003年被評為青海省編校質量一等獎期刊。

評價

從中國科技信息研究所2007版的“中國科技期刊引證報告(核心版)”中獲悉,中科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中國動物學會獸類學分會主辦的《獸類學報》2006年的影響因子為0.657,總被引頻次782,較2005年的影響因子0.555、總被引頻次614,均有較大提高,在其59種生物類核心期刊中排名19。2006年其它各項指標分別為即年指標為0.101,他引率為0.76,引用刊數為80,擴散因子為11.73。
從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電子雜誌社(CNKI)、中國科學文獻計量研究中心最新發布的《中國學術期刊綜合引證年度報告》(2007)獲悉,《獸類學報》影響因子為1.388,較2006年度影響因子0.586有較大提高。
該報告中各項計量指標是依據《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資料庫(CAJCED)》2006年6500餘種統計源析出的290餘萬條中國期刊引文數據及CNKI“中國期刊網”中心網站2006年1到12月全文下載記錄(2.1億餘篇次)的大樣本數統計分析得到的年度報告數據,具有真實性、可靠性、科學性和權威性。
在該報告中,《獸類學報》的其它計量評價指標分別為:總被引頻次為1240次,5年影響因子為1.441,被引期刊數為129種,基金論文比為0.99,Web即年下載率為26.2。

《獸類學報》稿約

本刊開闢研究論文、研究簡報、綜述欄目,另外不定期報導新書評介、會議動態等。本刊兼收中、英文稿件,歡迎英文投稿。英文稿件建議作者請母語為英語的國外同行幫助修改。

稿件的投寄

1.稿件可以通過網路投稿系統或電子郵件投稿,格式用MicrosoftWord文檔。
2.稿件需附加蓋單位有效印章的介紹信,說明該稿是否與其他研究論文或專著的內容重疊、論文並未發表過和一稿兩投,並需通訊作者簽名。另請附通訊作者詳細通訊地址、電子郵件地址、聯繫電話。可建議3~5名審稿人,寫清其詳細通訊地址、電子郵件地址、聯繫電話。
3.介紹信和審稿費郵寄地址:青海省西寧市新寧路23號,中國科學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獸類學報》編輯部,郵編:810008;E-Mail地址:[email protected]
4.來稿請寄稿件審理費人民幣100元。

論文格式

1.研究論文、綜述和研究簡報的書寫順序為中文題目、作者姓名、作者單位、中文摘要、中文關鍵字、英文題目、作者姓名、單位、英文摘要、英文關鍵字、正文、致謝、參考文獻。其中綜述的寫作要求作者報導國內外最新的獸類學研究進展,並結合自己的工作,提出新的觀點。
2.中文題目一般不超過20個字。中英文摘要應較詳細寫出本文的研究方法、結果和結論。論文要求文字通順,論點明確,條理清晰,數據可靠,邏輯嚴密。在來稿首頁腳註處註明基金項目和第一作者的簡介(包括姓名、出生年月、性別、學位、職稱、主要研究方向)及通訊作者(包括姓名和E-mail地址等)。
3.正文(1)引言引言結合文獻闡述相關研究領域的發展狀況及本研究的目的和意義。(2)研究方法陳述須詳細,如果與已經發表文章中的方法相同,可註明出處並簡單論述。(3)結果文字敘述要求簡潔,清楚,與圖、表內容相互補充。使用國家頒布的法定計量單位,公式、化學符號要工整,清楚,符合通用標準。(4)討論應與引言、結果相呼應,達到解決問題或得出結論的目的,與其他相關工作比較能夠有自己的獨特之處,提出的推測或結論要有依據。
4.正文中各級標題一律用阿拉伯數字連續編號,取左頂格編排格式。二、三級標題的編號如“1”,“1.1”,“1.1.1”。
5.文中如附必要的圖表,請插入文中合適位置,如不便插入文中,附在文後也可,中、英文圖題、表題內容要獨立、完整,便於讀者看懂。表格為三線表,表中各欄均加注英文。照片圖要求清晰,雙欄圖不寬於8cm,通欄圖不寬於17cm。涉及地圖時要以國家近期正式出版的地圖為底圖繪製。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應是與本文相關的國內外文獻,特別是近年的研究成果的科學引用。未正式發表的資料(包括私人通訊)不能作為文獻引用,可作為腳註。本刊在正文中採用“著者+出版年”格式提示所引文獻的出處,若所引文獻有三名以上作者時,正文引用處以第一作者後加“等”字。文後參考文獻中應列出全部作者姓名,國外作者的書寫是先姓後名,名後不加縮寫點,作者之間用“,”分開。按英文在前,中文在後的格式排列,英文文獻按第一作者姓氏首字母升序排列,中文參考文獻按第一作者姓氏筆畫順序排列。具體格式如下:
1.文中參考文獻:一個作者(夏武平,1996或者Abbot,2001);兩個作者(馮祚建和鄭昌琳,1985或者LaycockandRichardson,1975);三個作者以上(張知彬等,1993或者Williamsetal.,1986)。
2.文後參考文獻:
期刊作者姓名.出版年份.文題名.刊名,卷(黑體)(期):起止頁碼.如:
WilliamsLR,CameronGN,SpencerSR,EshelmanBD,GregoryMJ.1986.ExperimentalanalysisoftheeffectsofpoctetgophermoundsonTexascostalpraire.JMammal,67(4):672-679.
專著作者姓名.出版年.書名.出版地:出版者,起止頁碼.如:
TungersWL.1985.SizeandScalinginPrimateBiology.NewYork:PlenumPress.15-36.
論文集作者姓名.出版年.文題名.見(英文用In):編者.論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起止頁碼.
張知彬.1996.鼠類種群數量的波動及調節.見:王祖望,張知彬主編.鼠害治理的理論與實踐.北京:科學出版社.145-165.

其它事項

1.來稿一律文責自負,稿件應無泄密之處。
2.編輯部對採用的稿件,在文字上可做必要的修改。來稿一經刊用,酌付稿酬,並贈送當期期刊。
3.本刊除印刷版外,還有光碟版和網路版等電子版本;稿件一經在我刊發表,所有版本的著作權即歸本刊,凡不願論文以光碟版或網路版發表者,請在來稿時聲明。
4.定稿後需付版面費,每版人民幣220元。彩色圖版另計。
5.編輯部地址和聯繫信息:
青海省西寧市西關大街59號
中國科學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獸類學報》編輯部

國內一級學術期刊名錄

學術期刊刊發的文獻以學術論文為主,而非學術期刊刊發的文獻則以檔案、報導、講話、體會、知識等只能作為學術研究的資料而不是論文的文章為主。
《植物分類學報》
《套用生態學報》
《哲學研究》
《動物分類學報》
《近代史研究》
《中國邊疆史地研究》
《世界歷史》
《中國圖書館學報》
《套用數學學報》
《套用數學和力學》
《力學學報》
《光子學報》
《氣象學報》
《地質學報》
《地質論評》
《微生物學通報》
《婦女研究論叢》
《管理科學學報》
《獸類學報》
《中國農村經濟》
《營養學報》
《中國農業科學》
《植物病理學報》
《水產學報》
《半導體學報》
《文學遺產》
《文藝研究》
《現代外語》
《管理世界》
《自然科學進展》
《系統工程理論與實踐》
《計算數學》
《數學進展》
《數學學報》
《系統科學與數學》
《民族研究》
《數學物理學報》
《當代亞太》
《固體力學學報》
《國際問題研究》
《工程熱物理學報》
《光學學報》
《拉丁美洲研究》
《化學物理學報》
《物理學報》
《計算物理》
《低溫物理學報》
《催化學報》
《分析化學》
《高等學校化學學報》
《物理化學學報》
《有機化學》
《天文學報》
《測繪學報》
《地球物理學報》
《空間科學學報》
《美國研究》
《大氣科學》
《歐洲研究》
《岩石學報》
《政治學研究》
《地理學報》
《生態學報》
《生物多樣性》
《生物化學與生物物理學報》
《菌物學報》
《法學研究》
《中國法學》
《中國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報》
《生物工程學報》
《生物化學與生物物理進展》
《植物生理與分子生物學學報》
《植物生態學報》
《植物學報》
《會計研究》
《統計研究》
《世界經濟》
《生理學報》
《心理學報》
《中國音樂學》
《土壤學報》
《中國水土保持科學》
《農業機械學報》
《植物保護學報》
《中國人口科學》
《園藝學報》
《林業科學》
《林業科學研究》
《畜牧獸醫學報》
《自然辯證法通訊》
《功能材料》
《材料研究學報》
《煤炭學報》
《矽酸鹽學報》
《中國稀土學報》
《金屬學報》
《稀有金屬》
《外國文學評論》
《系統工程與電子技術》
《控制理論與套用》
《控制與決策》
《軟體學報》
《計算機研究與發展》
《過程工程學報》
《無機材料學報》
《汽車工程》
《中國環境科學》
《複合材料學報》
《古生物學報》
《中國社會科學》
《套用化學》
《病毒學報》
《焊接學報》
《紅外與毫米波學報》
《稀有金屬材料與工程》
《中國翻譯》
《世界宗教研究》
《中國有色金屬學報》
《機械工程學報》
《中國機械工程》
《潤滑與密封》
《儀器儀表學報》
《中國電機工程學報》
《實驗生物學報》
《電子學報》
《農業經濟問題》
《通信學報》
《遺傳學報》
《套用力學學報》
《數據採集與處理》
《計算機學報》
《中國雷射》
《高能物理與核物理》
《音樂研究》
《系統工程學報》
《建築結構學報》
《岩土工程學報》
《土木工程學報》
《岩石力學與工程學報》
《地質科學》
《中國鐵道科學》
《中國公路學報》
《環境科學》
《無機化學》
《環境科學學報》
《環境化學》
《自然災害學報》
《高分子學報》
《社會學研究》
《鋼鐵》
《數學年刊》
《中國物理快報》
《中國物理》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報》
《材料科學與技術》
《中國昆蟲科學》
《磨擦學學報》
《模式識別與人工智慧》
《林業研究》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