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雷射》

《中國雷射》

《中國雷射》是中國唯一全面反映雷射領域最新成就的專業學報類期刊。主要發表在雷射、光學、材料套用及雷射醫學方面卓有成就的科學家的研究論文。

基本信息

期刊簡介

2016《中國雷射》第11期封面2016《中國雷射》第11期封面

《中國雷射》是中國唯一全面反映雷射領域最新成就的專業學報類期刊。主要發表我國在雷射、光學、材料套用及雷射醫學方面卓有成就的科學家的研究論文。涉及領域包括雷射器件、新型雷射器、非成性光學、雷射在材料中的套用、雷射及光纖技術在醫學中的使用,鎖模超短脈衝技術、精密光譜學、強光物理、量子光學、全息技術及光信息處理。 2016最新影響因子(CJCR)為1.893。

主要欄目

刊登內容主要發表我國科技人員在雷射理論與技術領域的最新進展,欄目包括:

綜述(Reviews)
雷射物理(Laserphysics)
雷射製造(Lasermanufacturing)
材料與薄膜(Materialsandthinfilms)
測量與計量(Measurementandmetrology)
光束傳輸與控制(Beamtransmissionandcontrol)
光通信(Opticalcommunications)
生物醫學光子學與雷射醫學(Biomedicalphotonicsandlasermedicine)
非線性光學(Nonlinearoptics)
全息與信息處理(Holographyandinformationprocessing)
遙感與感測器(Remotesensingandsensors)
光譜學(Spectroscopy)
量子光學(Quantumoptics)
微納光學(Micro-nanooptics)
太赫茲技術(Terahertztechnology)
簡訊(Rapidcommunications)

榮譽

榮獲“2016中國國際影響力優秀學術期刊”稱號。

徵稿須知

來稿請勿涉及保密內容,並請提供相關單位證明。來稿請附所有作者簽名,作者順序一經確定,請勿任意刪改。可同時提供6~8位國內外同行專家的詳細通訊方式和研究領域,供送審時參考。

文字要求來稿應含中英文題目、摘要、關鍵字和第一作者簡介,全文要求在5000字以內。來稿請用小4號,1.5倍或2倍行距,另用不同顏色標明文內尤其公式內易混淆的大小寫、上下角碼、文種、算符等。一律用我國法定計量單位,下列單位前者已廢止,須採用後者:1=0.1nm,1Torr=133.3Pa,1G=10-4T,1Oe=79.58A/m;論文中縮略詞、符號和單位必須按國際標準使用,計量單位系統使用時,全文文種應始終一致,論文標題不宜出現公式和英文縮略詞(化學符號除外),摘要和正文中的縮略詞在第一次出現時都必須寫出全稱,後附縮略詞。

論文軟體可採用Word,WPS或北大方正中的任何一種。如用其他排版軟體請拷貝文本檔案(*.TXT)。

中英文摘要請用第三人稱敘述,不使用“本文”或“作者”等主語,不引用參考文獻、數學公式和化學式。內容應包括四個要素,即研究目的、方法、結果和結論。中英文摘要內容應基本對應,中文摘要300字左右,英文摘要150~180個單詞。

關鍵字應有4~8個,第一個列出該文主要工作或內容所屬的二級學科名稱,第二個列出該文研究得到的成果名稱或文內若干個成果的總類別名稱,第三個列出該文在得到上述成果或結論時採用的科學研究方法的具體名稱,第四個列出在前三個關鍵字中沒有出現的,但作為主要研究對象的事或物質的名稱,如有需要,還可以列出作者認為有利於檢索和文獻利用的第五、第六個等關鍵字。

圖表要設計美觀,大小適中,尺寸一般為8cm×10cm以內,線條均勻,主輔線分明,粗線一般為0.25~0.5mm,細線一般為粗線的1/2,圖中主線用粗線,如函式曲線等,輔線用細線,如坐標軸線、指示線等;照片要求對比度高,層次清晰。推薦使用三線表。圖表文字:圖題、表題須中英文對照,圖面、表面一律用英文。

參考文獻應引用公開出版物,並仔細核對;歡迎作者充分引用本刊上同行的文獻。每條文獻應作相應的文獻類型標識(見方括弧內)。參考文獻的原文獻為英文,請用英文表示,如原文獻為其他文種,請譯成英文,在該文獻最後用括弧註明,如原為日文,則用(inJapanese),如原文獻為中文,則給出中文和相應的英文譯文。每條文獻的順序和標點如下:
專著[M]、學位論文[D]、報告[R]——著者(三名).文獻題名.版本(專著用),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頁碼;
期刊[J]——作者(三名).論文題目[J].刊名,出版年,卷(期):起止頁碼;
專利[P]——專利申請者.專利題目[P].專利國別,專利文獻種類,專利號,出版日期;
文集[C]——作者(三名).論文題目[C].編者,論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年.起止頁碼。
詳細的論文排版格式請參見近期的《中國雷射》。

基金資助論文如獲省、部級以上的基金資助,須在首頁的腳註位置註明基金資助單位全稱及批准號。

版面費遵照中國科協和中國科學院有關檔案精神,向錄用稿作者收取適量版面費以聊補本刊的高額虧損。

著作權錄用稿件一經刊出,論文著作權(含各種介質)均歸編輯部所有。本刊向作者酌付稿酬及贈送該期期刊1冊,抽印本10份。

本刊已入編《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和中國光學期刊網,著作權使用費在奉寄作者稿酬中一次性支付。如有不同意將文章編入上述資料庫者,請事先聲明,本刊將作適當處理。

特別聲明:凡在國內外正式出版的刊物上登載過的稿件,本刊一律不予刊登。若發現一稿多投者,本刊三年內不接受其稿件,並追補對本刊造成的損失。

凡本刊投稿者,均視作接受上述各項規定,本刊不再另行聲明。

《中國雷射》編輯部
2006年3月

中國雷射網

《中國雷射》中國雷射網

中國雷射網(www.chinalaser.com.cn)是目前國內最大的雷射及光電子行業入口網站,由深圳市量子網路科技有限公司於2004年5月創立。中國雷射網是國內同行業網站中首家取得《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即ICP證)的網站,編號為:粵ICP證B2-20040573。

作為雷射光電子行業最全面的資訊平台,我們向業界傳遞行業中政府監管、運營企業、製造企業、科研機構、專項技術、網際網路、國際同行業等多個領域的即時新聞。依託網站強大采編陣容以及遍及全國的通訊員隊伍,我們能夠在第一時間反映國內外行業中發生的重要事件,並做出詳細深入的報導。我們與新浪、搜狐、TOM、網易、百度、Google等多家綜合網路傳媒結成合作夥伴,成為它們行業信息的主要供應商。通過合作,可以將雷射光電子行業的重要新聞更加及時、廣泛地傳播到世界的各個角落。

作為雷射光電子行業最專業的技術平台,我們向運營商、製造商、科研機構及大專院校全面介紹雷射光電子行業發展過程中的主流技術。在04年我們成立了以中科院劉頌豪院士為主任、各專項技術專家為委員的“專家委員會”,在光學原理、光學材料、雷射工業加工、雷射醫療美容、光纖通信、光顯示、光存儲、紅外等30多個技術領域均有深入報導。同時還獨家開設“雷射文庫”欄目,提供國內外10000多篇技術參考文獻的免費下載,極大地方便了廣大技術人員,為中國雷射網積蓄了巨大的人氣和知名度,成為行業用戶研究雷射光電子技術發展的最佳借鑑途徑,也成為行業專家、技術人員、科研人員的交流陣地,成為前沿技術、熱點技術的討論區。

作為雷射光電子行業最優秀的商貿平台,我們不僅向業界介紹國內外運營企業、製造企業的先進運營經驗和管理經驗,還為行業客戶提供的全面、專業的企業展示、產品展示、資信展示、商機、資訊和貿易撮合服務。同時我們還將貿易的商機從網際網路搬到了展會,我們參加業內所有的展會現場都會為客戶的產品進行宣傳推廣,“客戶的利益擺在第一位”,是我們市場推廣人員的座右銘,也是廣大客戶選擇中國雷射網作為新產品宣傳平台的最大理由。

通過多年的辛勤耕耘,中國雷射網現已開通30個主欄目和200多個分欄目,行業分類全面覆蓋光學、雷射、光通信、光顯示、光存儲、紅外等領域228個產品類別。數字顯示:截止到07年7月,各類信息已經累計達800000多條,其中資訊600000篇、產品12000個、企業8000餘家、商機180000條。據國際著名第三方流量統計機構ALEXA(www.alexa.com)出具的數據,中國雷射網全球站點排名為10000位,穩居全球雷射光電子網站訪問量第一名。

快速發展的中國雷射網在得到業界用戶認可的同時,也獲得國際知名公司的青睞。13年來一直致力於行業信息服務的慧聰國際(香港聯交所股票代號:8292)投資並參股量子網路,中國雷射網納入中國行業門戶慧聰網(www.hc360.com)的整體架構,成為慧聰網雷射光電子行業頻道,也是慧聰網首家從外引進的行業頻道。

全新的中國雷射網採用雙品牌、雙域名運作,運營商仍為深圳市量子網路科技有限公司。05年6月18日平台正式轉換的當天,中國雷射網的訪問量即突破100000人次/天,目前這一數字還在不斷增長中。

新的平台給我們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今後,我們將繼續完善欄目設定、加大新聞報導和宣傳力度,力求專業性、及時性、準確性和權威性。我們將一如既往地致力於推動國內雷射光電子產業的發展,提供光電領域信息服務和企業信息化服務。中國雷射網一直堅持的是“以專業服務精神,服務專業客戶”的企業理念,以務實的態度為雷射光電子事業的發展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在變幻莫測的網際網路世界和雷射光電子產業奠定自己穩固而重要的地位。

國內一級學術期刊名錄

學術期刊刊發的文獻以學術論文為主,而非學術期刊刊發的文獻則以檔案、報導、講話、體會、知識等只能作為學術研究的資料而不是論文的文章為主。
《植物分類學報》
《套用生態學報》
《哲學研究》
《動物分類學報》
《近代史研究》
《中國邊疆史地研究》
《世界歷史》
《中國圖書館學報》
《套用數學學報》
《套用數學和力學》
《力學學報》
《光子學報》
《氣象學報》
《地質學報》
《地質論評》
《微生物學通報》
《婦女研究論叢》
《管理科學學報》
《獸類學報》
《中國農村經濟》
《營養學報》
《中國農業科學》
《植物病理學報》
《水產學報》
《半導體學報》
《文學遺產》
《文藝研究》
《現代外語》
《管理世界》
《自然科學進展》
《系統工程理論與實踐》
《計算數學》
《數學進展》
《數學學報》
《系統科學與數學》
《民族研究》
《數學物理學報》
《當代亞太》
《固體力學學報》
《國際問題研究》
《工程熱物理學報》
《光學學報》
《拉丁美洲研究》
《化學物理學報》
《物理學報》
《計算物理》
《低溫物理學報》
《催化學報》
《分析化學》
《高等學校化學學報》
《物理化學學報》
《有機化學》
《天文學報》
《測繪學報》
《地球物理學報》
《空間科學學報》
《美國研究》
《大氣科學》
《歐洲研究》
《岩石學報》
《政治學研究》
《地理學報》
《生態學報》
《生物多樣性》
《生物化學與生物物理學報》
《菌物學報》
《法學研究》
《中國法學》
《中國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報》
《生物工程學報》
《生物化學與生物物理進展》
《植物生理與分子生物學學報》
《植物生態學報》
《植物學報》
《會計研究》
《統計研究》
《世界經濟》
《生理學報》
《心理學報》
《中國音樂學》
《土壤學報》
《中國水土保持科學》
《農業機械學報》
《植物保護學報》
《中國人口科學》
《園藝學報》
《林業科學》
《林業科學研究》
《畜牧獸醫學報》
《自然辯證法通訊》
《功能材料》
《材料研究學報》
《煤炭學報》
《矽酸鹽學報》
《中國稀土學報》
《金屬學報》
《稀有金屬》
《外國文學評論》
《系統工程與電子技術》
《控制理論與套用》
《控制與決策》
《軟體學報》
《計算機研究與發展》
《過程工程學報》
《無機材料學報》
《汽車工程》
《中國環境科學》
《複合材料學報》
《古生物學報》
《中國社會科學》
《套用化學》
《病毒學報》
《焊接學報》
《紅外與毫米波學報》
《稀有金屬材料與工程》
《中國翻譯》
《世界宗教研究》
《中國有色金屬學報》
《機械工程學報》
《中國機械工程》
《潤滑與密封》
《儀器儀表學報》
《中國電機工程學報》
《實驗生物學報》
《電子學報》
《農業經濟問題》
《通信學報》
《遺傳學報》
《套用力學學報》
《數據採集與處理》
《計算機學報》
《中國雷射》
《高能物理與核物理》
《音樂研究》
《系統工程學報》
《建築結構學報》
《岩土工程學報》
《土木工程學報》
《岩石力學與工程學報》
《地質科學》
《中國鐵道科學》
《中國公路學報》
《環境科學》
《無機化學》
《環境科學學報》
《環境化學》
《自然災害學報》
《高分子學報》
《社會學研究》
《鋼鐵》
《數學年刊》
《中國物理快報》
《中國物理》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報》
《材料科學與技術》
《中國昆蟲科學》
《磨擦學學報》
《模式識別與人工智慧》
《林業研究》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