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法學》

《中國法學》

 《中國法學》作為中國法學會主管、主辦的學術期刊,承蒙法學界同仁的厚愛與支持,27年間發表了大量重要的法學研究成果,對於繁榮法學理論研究,傳承法律文化和促進國內外法律學術交流方面,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成為我國最具影響力的法學和社會科學期刊之一。

基本信息

雜誌名稱《中國法學》

雙月刊 全年零售價120元/年 每期零售價20.00元/期

《中國法學》《中國法學》

主辦單位:中國法學會 編輯出版:中國法學雜誌社
國際標準刊號ISSN1003-1770
國內統一刊號CN11-1030/D郵發代號2-544
國外發行代號BM822聯合征定代號LD111030
報刊版式16開192頁
中國法學會主辦的法學理論期刊《中國法學》,自1984年3月20日創刊以來,由季刊發展為雙月刊,由小十六開本發展到國際標準大十六開本,由每期 64頁、9.2萬字發展到每期192頁、36.4萬字,於2001年起向海外發行英文版,至2003年底已出版116期,刊發論文2800餘篇,總字數2700餘萬字,先後榮獲優秀社科學術理論期刊獎和國家期刊獎等多種榮譽。
20多年來,《中國法學》逐漸成型、成熟,而與其合作、受其滋養的幾代作者、讀者也已先後成長為我國法學研究、教學和司法實務的領軍者和中堅力量。與會者在回顧自己與這本法學權威刊物共同成長的經歷後均肯定說,20年曆程中《中國法學》關注法制建設的重大課題,全面記錄和展示法學理論研究和民主法制建設的最新成果,對法學各學科的發展繁榮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中國法學》的發展與我國的改革開放進程同步,發表了大量最新和最重要的法學學術研究成果。所發表的成果代表了中國法學界最高水平,對於繁榮和發展我國的法學理論、傳承法律文化 、促進國內外法學交流發揮了重要作用。 《中國法學》不斷推出新人新作,成為我國培養造就法學研究學術帶頭人的搖籃。
《中國法學》經過20多年的努力,成為中國法學界最具影響、最具權威的學術期刊。先後三屆連獲國家新聞出版署頒發的國家期刊獎,此獎是中國期刊界唯一的政府獎,也是最高級別的期刊獎。
《中國法學》雜誌社下設總編室、編輯部、辦公室。總編室負責來稿登記及稿件編輯審校等流程管理;編輯部負責稿件的一審、二審及相關編輯校對工作;辦公室負責發行及雜誌社內務管理。為了保證稿件質量,雜誌社實行嚴格的專家匿名評審制,還聘有一批兼職編輯。編輯人員的專業背景和負責領域覆蓋法學各主要學科。
中國法學會副會長羅鋒博士任《中國法學》編委會主任,陳桂明教授擔任總編輯

《中國法學》編委會名單:

主任:羅鋒
委員:(按拼音排序)
陳光中 陳桂明 陳興良 高銘暄 高宗澤 韓大元 何勤華 黃松有 江 平 江 偉
李 林 龍宗智 羅 鋒 羅豪才 宋樹濤 孫國華 王保樹 王家福 王利明 王 牧
巫昌禎 吳漢東 吳志攀 信春鷹 徐顯明 應松年 曾令良 曾憲義 張晉藩 張文顯
鄭成思 朱蘇力 朱孝清

《中國法學》編輯人員學科分工
總編輯 : 陳桂明
副總編輯:李仕春
編輯:(按拼音順序)
白岫雲 李小明 戚燕方 王莉萍 吳 雷 朱廣新
編輯出版:中國法學雜誌社
地址:北京西城區兵馬司胡同63號
郵政編碼:100034
電話:(86-10 66139120)
傳真:(86-10 66137516)
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網址:www.zgfxqk.org.cn

所獲獎項

國家期刊獎是經中共中央宣傳部批准,由國家新聞出版總署主辦的我國期刊界的最高獎項,國家期刊獎包括國家期刊

《中國法學》《中國法學》
獎、國家期刊獎提名
獎、國家期刊獎百種重點期刊三個等級。《中國法學》在前兩屆獲獎的基礎上,榮獲第三屆國家期刊獎(即一等獎),成為法學期刊中唯一獲
此殊榮者。謹此向長期關心、支持本刊的法律機構、新聞出版管理機構、廣大作者與讀者表示衷心的感謝和崇高的敬意!
《中國法學》志在辦“中國的法學”,辦“代表中國最高水平的法學”。我們的目標是“一流的作者,一流的論文,一流的期刊”。我們
願在《中國法學》的嫁衣坊里勤勉勞作,與法學界、法律界廣大同仁攜手並肩,砥礪進步,再創佳績!

相關連線

國內一級學術期刊名錄

學術期刊刊發的文獻以學術論文為主,而非學術期刊刊發的文獻則以檔案、報導、講話、體會、知識等只能作為學術研究的資料而不是論文的文章為主。
《植物分類學報》
《套用生態學報》
《哲學研究》
《動物分類學報》
《近代史研究》
《中國邊疆史地研究》
《世界歷史》
《中國圖書館學報》
《套用數學學報》
《套用數學和力學》
《力學學報》
《光子學報》
《氣象學報》
《地質學報》
《地質論評》
《微生物學通報》
《婦女研究論叢》
《管理科學學報》
《獸類學報》
《中國農村經濟》
《營養學報》
《中國農業科學》
《植物病理學報》
《水產學報》
《半導體學報》
《文學遺產》
《文藝研究》
《現代外語》
《管理世界》
《自然科學進展》
《系統工程理論與實踐》
《計算數學》
《數學進展》
《數學學報》
《系統科學與數學》
《民族研究》
《數學物理學報》
《當代亞太》
《固體力學學報》
《國際問題研究》
《工程熱物理學報》
《光學學報》
《拉丁美洲研究》
《化學物理學報》
《物理學報》
《計算物理》
《低溫物理學報》
《催化學報》
《分析化學》
《高等學校化學學報》
《物理化學學報》
《有機化學》
《天文學報》
《測繪學報》
《地球物理學報》
《空間科學學報》
《美國研究》
《大氣科學》
《歐洲研究》
《岩石學報》
《政治學研究》
《地理學報》
《生態學報》
《生物多樣性》
《生物化學與生物物理學報》
《菌物學報》
《法學研究》
《中國法學》
《中國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報》
《生物工程學報》
《生物化學與生物物理進展》
《植物生理與分子生物學學報》
《植物生態學報》
《植物學報》
《會計研究》
《統計研究》
《世界經濟》
《生理學報》
《心理學報》
《中國音樂學》
《土壤學報》
《中國水土保持科學》
《農業機械學報》
《植物保護學報》
《中國人口科學》
《園藝學報》
《林業科學》
《林業科學研究》
《畜牧獸醫學報》
《自然辯證法通訊》
《功能材料》
《材料研究學報》
《煤炭學報》
《矽酸鹽學報》
《中國稀土學報》
《金屬學報》
《稀有金屬》
《外國文學評論》
《系統工程與電子技術》
《控制理論與套用》
《控制與決策》
《軟體學報》
《計算機研究與發展》
《過程工程學報》
《無機材料學報》
《汽車工程》
《中國環境科學》
《複合材料學報》
《古生物學報》
《中國社會科學》
《套用化學》
《病毒學報》
《焊接學報》
《紅外與毫米波學報》
《稀有金屬材料與工程》
《中國翻譯》
《世界宗教研究》
《中國有色金屬學報》
《機械工程學報》
《中國機械工程》
《潤滑與密封》
《儀器儀表學報》
《中國電機工程學報》
《實驗生物學報》
《電子學報》
《農業經濟問題》
《通信學報》
《遺傳學報》
《套用力學學報》
《數據採集與處理》
《計算機學報》
《中國雷射》
《高能物理與核物理》
《音樂研究》
《系統工程學報》
《建築結構學報》
《岩土工程學報》
《土木工程學報》
《岩石力學與工程學報》
《地質科學》
《中國鐵道科學》
《中國公路學報》
《環境科學》
《無機化學》
《環境科學學報》
《環境化學》
《自然災害學報》
《高分子學報》
《社會學研究》
《鋼鐵》
《數學年刊》
《中國物理快報》
《中國物理》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報》
《材料科學與技術》
《中國昆蟲科學》
《磨擦學學報》
《模式識別與人工智慧》
《林業研究》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