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教無類

有教無類

成語,出自於《論語·衛靈公》,原句為子曰:有教無類。不管什麼人都可以受到教育,不因為貧富、貴賤、智愚、善惡等原因把一些人排除在教育對象之外。 此教育理念為孔子所倡導,在教育對象問題上,孔子明確提出了有教無類的思想。有教無類的意思是無分貴族與平民,不分國界與華夷,只要有心向學,都可以入學受教。

基本信息

闡釋

“有教無類”應指士階層以上人士,有人說是指平民教育,但對回當時歷史背景就不貼切。原因:據《史記.五帝本紀》記載“黃帝二十五子,其得姓者十四人”,人之“姓”原來帝王所賜給諸侯的封號,春秋戰國時“百姓”叫稱都指百官與貴族身份的人,民類當時只有名無姓的,後才開始泛化,直至宋朝起才出現平民叫“百姓”的叫法,而孔子弟子都是有“姓”的。只有士階層以上方可受教育是封建社會一直堅持的受教育準則,孔子作為封建的一個教育家,不可能存在平民教育。

歷史

孔子孔子

西周時期,政府設國學和鄉學兩類。國學又分大學和國小兩級,而鄉學則多稱為庠、序、校、塾等。《禮記·王制》記載,“國小在公宮南之左,大學在郊,天子曰辟雍,諸侯曰泮宮”。西周前期,因戰事頻仍,學校教育以武事為主,而西周后期政權穩定,開始傾重文化教育。當時大學學習以禮、樂、射、書為主,而國小則多學六藝基礎知識。此時的教育依然以貴族教育為主,平民是很難進入官辦學校學習的。

到了東周,戰亂頻仍,禮樂崩壞。周王失去了對全國的控制,全國範圍內統一的制度開始崩解,諸侯開始為政一方。為了培養本國人才,諸侯紛紛設立自己的官學,稱為“癢宮”。這時候教育對象不再局限於貴族,為了充實人才,一些有能力的平民也被官學吸收培養。而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也在同一時期興起,孔子本人非常認同擴大教育對象範圍的做法,同時他還提出教育是教化民眾,增強國家實力,維護統治穩定的重要手段,因此,他認為教育甚至不能僅僅局限在有潛力有培養價值的人,而應推廣至所有國民。所以,他本人積極推廣私學,認為這樣可以使任何願意學習的人獲得受教育的機會。

故而,孔子以前,“學在官府”,只有貴族子弟有權受教育,因而也只有貴族子弟才有當官的資格。到了孔子的時代,社會的政治經濟和文化教育都在下移,為私人辦學提供了機會。孔子正是抓住了這一機會,開始了其創辦私學的職業生涯,希望通過興辦教育來培養“賢才”和官吏,以實現其政治思想。在教育對象問題上,孔子明確提出了“有教無類”的思想。“有教無類”的意思是無分貴族與平民,不分國界與華夷,只要有心向學,都可以入學受教。孔子弟子三千來自魯、齊、晉、宋、陳、蔡、秦、楚等不同國度,這不僅打破了當時的國界,也打破了當時的夷夏之分。孔子吸收了被中原人視為“蠻夷之邦”的楚國人公孫龍和秦商入學,還欲居“九夷”施教,充分體現了孔子的教育主張。孔子弟子有來自貴族階層的,如南宮敬叔、司馬牛、孟懿子;也有很多的是來自平民家庭,如顏回、曾參、閔子騫、仲弓、子路、子張、子夏、公冶長、子貢等。而平民教育更能體現孔子“有教無類”的精神實質。

孔子“有教無類”思想的理論基礎是其“眾生一體都有善性”的理論。子曰:性相近也,習相遠也,“性相近”說明了人皆有成才成德的可能性,而“習相遠”又說明了實施教育的重要性。正是基於“人皆可以通過教育成才成德的”的認識,孔子才作出了“有教無類”的論斷。

儒家認為人可以為神、上帝。儒家相信人畢竟有體現至善、上通神明、天人合一的可能。孟子認為:人人皆可以為堯舜;人之趨善,如水之就下。人有天生的善端,本此善端,便可成德、成聖。荀子認為:途之人可以為禹。程朱理學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內聖外王之路,也是把國家、組織的管理權柄最終交給聖人。到陸王心學的“宇宙即是吾心,吾心就是宇宙”、“心即理,心外無物”。在傳入中國後,在中國傳統文化的薰陶下吸收儒家的有教無類也發展出眾生平等這個具有中國特色的說法。

“有教無類”思想的實施,擴大了教育的社會基礎和人才來源,對於全體社會成員素質的提高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因此,孔子“有教無類”的思想在教育發展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現代社會,特別是20世紀後,教育成為全體公民的需要和共享的權利,教育的全民性和普及性顯得更為鮮明充分。

成語例句

他的教書有一個特別的地方,就是“有教無類”。(朱自清《經典常談·諸子第十》)

提倡“有教無類”、“誨人不倦”、“因材施教”、“循循善誘”的教育思想體系。

孔子當年認為弟子不分貧富,因而有教無類,據說他的高徒顏回家裡就很窮。

出自《論語》的成語典故(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