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技術協會

科學技術協會

科學技術協會簡稱“科協”,是科學技術工作者的民眾組織。協會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團結和動員科學技術工作者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中國科協由全國學會、協會、研究會和地方科協組成。地方科協由同級學會和下一級科協及基層組織組成。組織系統橫向跨越絕大部分自然科學學科和大部分產業部門,是一個具有較大覆蓋面的網路型組織體系。

基本信息

主要宗旨

科協會徽科協會徽

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團結和動員科學技術工作者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思想,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和可持續發展戰略,建設創新型國家。促進科學技術的繁榮和發展,促進科學技術的普及和推廣,促進科學技術人才的成長和提高,促進科學技術與經濟的結合。反映科學技術工作者的意見,維護科學技術工作者的合法權益。為經濟社會發展服務,為提高全民科學素質服務,為科學技術工作者服務,推動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和社會建設,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努力奮鬥。

主要任務

1、開展學術交流,活躍學術思想,促進學科發展,推動自主創新。

2、是組織科學技術工作者為建立以企業為主體的技術創新體系、全面提升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作貢獻。

3、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普及法》,弘揚科學精神,普及科學知識,傳播科學思想和科學方法。捍衛科學尊嚴,推廣先進技術,開展青少年科學技術教育活動,提高全民科學素質。

··

4、反映科學技術工作者的建議、意見和訴求,維護科學技術工作者的合法權益。促進學術道德建設和學風建設。

5、組織科學技術工作者參與國家科學技術政策、法規制定和國家事務的政治協商、科學決策、民主監督工作。

6、表彰獎勵優秀科學技術工作者,舉薦人才。

7、開展科學論證、諮詢服務,提出政策建議,促進科學技術成果的轉化;接受委託承擔項目評估、成果鑑定,參與技術標準制定、專業技術資格評審和認證等任務。

8、開展民間國際科學技術交流活動,促進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發展同國外的科學技術團體和科學技術工作者的友好交往。

9、開展繼續教育和培訓工作。

10、興辦符合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宗旨的社會公益性事業。

組織狀況

中國科協由全國學會、協會、研究會(以下簡稱學會)和地方科協組成。地方科協由同級學會和下一級科協及基層組織組成。組織系統橫向跨越絕大部分自然科學學科和大部分產業部門,是一個具有較大覆蓋面的網路型組織體系。

1.全國學會。現在,中國科協主管的全國學會共191個,其中中國科協團體會員有167個,包括理科學會41個、工科學會64個、農 科學

··
會14個、醫科學會22個、科普和交叉學科學會26個。

2.地方科協。地方科協包括省、自治區、直轄市科協,市(地)科協和縣科協,總計3141個,其中省級科協32個,副省級、省會城市 科協32個,地市級科協381個,縣級科協2696個。此外,還有大量科協基層組織,如鄉鎮科協(科普協會)3.1萬多個、農村專業技術協會9.4萬多個、企業科協1.3萬多個、街道科協近8400多個、高校科協550個。

3.科協機關。中國科協機關設有辦公廳、計畫財務部、組織人事部、調研宣傳部、學會學術部、科學技術普及部、國際聯絡部、機關黨委、離退辦等九個部門,編制為178人。機關直屬事業單位共14個,包括:科學普及出版社(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中國科學技術館、中國科技會堂、中國科協學會服務中心、中國科普研究所、中國科協發展研究中心等,共有事業編制2010個。

4.領導體制。中國科協屬中直系統,由中央書記處直接領導,中央政治局一位領導同志代表中央分管科協工作,國務院一位領導同志分工聯繫科協工作,中央書記處每年聽取科協工作匯報。中國科協實行全國代表大會(五年召開一次)、全國委員會(每年召開會議一次)、常務委員會(每季度召開會議一次)領導制度。常務委員會設定學術交流與學會發展專門委員會、科學技術普及專門委員會等12個專門委員會,協助審議需經常委會審定的重大事項。常務委員會下設書記處,書記處在常務委員會領導下主持中國科協的日常工作。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