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科學技術協會

安徽省科學技術協會

安徽省科學技術協會是安徽省科學技術工作者的民眾組織,是中國共產黨安徽省委員會領導下的人民團體,是黨和政府聯繫科學技術工作者的橋樑和紐帶,是推動安徽省科學技術事業發展的重要力量。安徽省科學技術協會是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的地方組織,接受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的業務指導,是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安徽省委員會的參加單位。 1951年初,成立了“皖北區科學技術普及籌委會”;1956年9月,正式成立了安徽省科學技術普及協會;1957年3月,中華全國自然科學專門學會聯合會安徽分會籌委會宣布成立;1959年11月,中華全國自然科學專門學會聯合會安徽分會籌委會與安徽省科學技術普及協會合併,成立安徽省科學技術協會。 據2018年3月安徽省科學技術協會官網顯示,安徽省科協主管的省級學會共160個,其中理科學會30個、工科學會44個、農科學會18個、醫科學會39個、交叉學科學會29個;市縣科協包括市級科協和縣級科協,總計122個,其中市級科協16個,縣級科協106個;此外,還有大量科協基層組織,如農村專業技術協會3900多個等。

基本信息

發展歷史

1951年初,由安徽省皖北區參加全國自然科學工作者代表會議的代表發起,成立了“皖北區科學技術普及籌委會”。

紀念安徽省科協成立50周年大會 紀念安徽省科協成立50周年大會

1953年2月,安徽省科學技術普及協會籌委會成立。

1956年9月,正式成立了安徽省科學技術普及協會。

1957年3月,中華全國自然科學專門學會聯合會安徽分會籌委會宣布成立。

1959年11月,中華全國自然科學專門學會聯合會安徽分會籌委會與安徽省科學技術普及協會聯合召開第一次代表大會,決定兩個組織合併,成立安徽省科學技術協會。

1966年,發生了災難性的“文化大革命”。“文革”期間,省科協被撤銷,人員解散,財物流失,活動停止,全省科協及其所屬團體活動被迫中斷。

粉碎“四人幫”後,1977年11月,安徽省委批准恢復全省各級科協及其所屬學會和科普組織。

1978年3月18日至31日在北京,中共中央召開全國科學大會之後,各級科協煥發了青春,廣大科技工作者熱情空前高漲。

1984年至1988年,省科協組織科技工作者開展了大規模的“雙百”活動。

20世紀90年代,省科協組織實施“金橋工程、廠會協作行動”。

2013年12月28-29日,安徽省科協第九次代表大會在合肥舉行,大會主要任務是全面總結省科協第八次代表大會以來的工作,研究確定今後五年的目標任務,選舉產生省科協新一屆領導集體,團結帶領全省廣大科技工作者為推進科技事業發展、加快建設創新型安徽而奮鬥。

組織體系

代表大會

安徽省科學技術協會第九次代表大會 安徽省科學技術協會第九次代表大會

安徽省科學技術協會代表大會和它選舉產生的安徽省科學技術協會委員會是安徽省科學技術協會的領導機構。

安徽省科學技術協會代表大會每五年舉行一次,由安徽省科學技術協會委員會召集。特殊情況下,可以提前或延期舉行。

安徽省科學技術協會代表大會的代表名額和選舉辦法由常務委員會決定,其代表經省級學會、市科學技術協會及有關方面民主協商,選舉產生。

安徽省科學技術協會代表大會行使下列職權:一、決定安徽省科學技術協會的工作方針和任務;二、審議和批准安徽省科學技術協會委員會工作報告;三、制定和修改《實施細則》;四、選舉產生安徽省科學技術協會委員會;五、決定其他重大事項。

安徽省科學技術協會委員會會議每年舉行一次,由常務委員會召集。特殊情況下,可以根據工作需要舉行。

機構設定

安徽省科協九屆十一次全委會議 安徽省科協九屆十一次全委會議

據2018年3月安徽省科學技術協會官網顯示,安徽省科協主管的省級學會共160個,其中理科學會30個、工科學會44個、農科學會18個、醫科學會39個、交叉學科學會29個;市縣科協包括市級科協和縣級科協,總計122個,其中市級科協16個,縣級科協106個;此外,還有大量科協基層組織,如農村專業技術協會3900多個等。

安徽省科協機關設有辦公室、組織部、學會部、科普部、國際部、宣傳部、機關黨委。

安徽省科協機關直屬單位包括:安徽省科學技術館、安徽省青少年科技活動中心、安徽省科技創新服務中心、安徽省科技信息中心、安徽科技開發公司。

主管的部分省級學會
安徽省電機工程學會安徽省農技協會聯合會
安徽省振動工程學會安徽省民營科技實業家協會
安徽省災害防禦協會安徽省口腔醫學會
安徽省園林學會安徽省科學家企業家協會
安徽省預防醫學會安徽省計量協會
安徽省有機茶研究會安徽省公路學會
安徽省醫學會安徽省工藝美術學會
安徽省菸草學會安徽省工程爆破協會
安徽省物理學會安徽省腐蝕與防護學會
安徽省無線電技術學會安徽省畜牧獸醫學會
安徽省微量元素科學研究會安徽省茶業行業學會
安徽省天文學會安徽省測繪學會
安徽省數學會安徽省標準化協會
安徽省食用菌技術協會安徽動物學會
安徽省氣象學會--------
市級科協
合肥市科學技術協會六安市科學技術協會
淮北市科學技術協會馬鞍山市科學技術協會
亳州市科學技術協會蕪湖市科學技術協會
宿州市科學技術協會宣城市科學技術協會
蚌埠市科學技術協會銅陵市科學技術協會
阜陽市科學技術協會池州市科學技術協會
淮南市科學技術協會安慶市科學技術協會
滁州市科學技術協會黃山市科學技術協會

業務範圍

一是開展學術交流,活躍學術思想,促進學科發展,推動自主創新。

二是組織科學技術工作者為建立以企業為主體的技術創新體系、全面提升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作貢獻。

三是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普及法》、《安徽省科學技術協會條例》和《安徽省科學技術普及條例》,實施《全民科學素質行動綱要》,弘揚科學精神,普及科學知識,傳播科學思想和科學方法;推廣先進技術,大力發展科普事業和科普產業,開展青少年科學技術教育活動,提高公民科學素質。

四是反映科學技術工作者的建議、意見和訴求,維護科學技術工作者的合法權益。

五是捍衛科學尊嚴,推動建立和完善科學研究誠信監督機制,促進科學道德建設和學風建設,營造健康的學術氛圍。

六是組織科學技術工作者參與科學技術規劃編制、科學技術政策、法規制定和有關事務的政治協商、科學決策、民主監督工作。

七是表彰獎勵宣傳優秀科學技術工作者,舉薦科學技術人才。

八是開展科學論證、諮詢服務,提出政策建議,促進科學技術成果轉化;接受委託承擔項目研究、項目評估、成果鑑定,參與技術標準制定、專業技術資格評審和認證等任務。

九是開展民間國際科學技術交流活動,促進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發展同國外的科學技術團體和科學技術工作者的友好交往。

十是開展繼續教育和培訓工作。

十一是興辦符合安徽省科學技術協會宗旨的社會公益性事業。

建設成就

學術交流

•皖台科技論壇

第七屆皖台科技論壇 第七屆皖台科技論壇

皖台科技論壇安徽省科協、安徽省皖台交流協會、台灣科技產業協會、台灣台中教育大學等海峽兩岸有關科技團體共同主辦,至2017年,共舉辦了七屆。在前六屆論壇上,兩地累計有近340家單位、1500多名專家學者和企業家出席論壇活動,共簽署了70個合作項目。

第七屆皖台科技論壇共有36個項目成功簽約,總投資123.89億元;中科大博士生導師陳小平教授、台灣康寧大學副校長李惠玲教授分別作了《機器人靈巧性——人工智慧的新挑戰》、《長照2.0啟動健康產業新亮點》主旨報告;舉辦了電子信息及機器人、高端數控工具機、健康服務發展等3個分論壇;舉辦了海智項目對接活動,邀請20名海智專家開展了涉及光伏、環保、化工、機械、醫藥等內容的項目對接;同時舉辦了皖台青少年仿生機器人大賽,邀請30多名台灣中小學生參加皖台青少年仿生機器人比賽。

•長三角科技論壇專題分論壇

2018年3月,確定23個省級學會學術會議項目入選第十五屆長三角科技論壇專題分論壇項目。

榮譽表彰

被評為2015年度、2016年度地方科協財務決算工作先進單位。

2016年10月,被評為中國科協海智計畫工作先進單位。

2017年,安徽省青少年科技活動中心在青少年科學調查體驗活動、青少年科學映像節、青少年科學總動員、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4個單項工作中被中國科協青少年科技中心授予“優秀組織單位”。

2018年3月,安徽省青少年科技活動中心在年度工作綜合評定中被中國科協青少年科技中心評為“五星評比”一等獎。

人才培養

獎項設定

•安徽青年科技獎

安徽青年科技獎由省委組織部、省人社廳、省科協、共青團省委聯合組織開展的表彰獎勵活動,每兩年評選一次,至2017年,共評選十七屆。

•安徽省創新爭先獎

安徽省創新爭先獎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省科協、省科技廳、省國資委共同設立的,表彰獎勵在安徽省創新爭先行動中做出突出成績的科技工作者和團隊。

科普教育

•科普宣傳形式

1、採取講演、廣播、圖片展覽、幻燈、板報等形式。

2、出版發行《安徽科技報》和《科苑》等報刊雜誌。

3、組建科教電影隊、放映科教電影。

4、舉辦大型科普展覽、報告會和送科技下鄉、科普趕集等,大力普及科學知識,推廣先進技術。

•農村科普紅旗競賽活動

從1983年起,在全省組織開展了農村科普紅旗競賽活動,對先進集體、先進個人,由省政府分別授予“農村科普紅旗單位”和“農村科普紅旗手”光榮稱號。

•青少年科技教育

在青少年科技教育方面,逐年加大活動力度,拓展內容,加強組織網路建設。在第六、第七屆全國青少年科學創造發明比賽和科學討論會上,安徽省有17件(篇)作品、論文獲獎,其中一等獎4個,二等獎5個,三等獎8個。1997年在第四屆全國青少年生物百項競賽活動中,安徽省代表隊有5個項目榮獲一等獎;在全國青少年計算機奧林匹克競賽中,安徽省榮獲團體總分第一名。

•安徽省百所高校百萬大學生科普創意創新大賽

安徽省百所高校百萬大學生科普創意創新大賽由省科協、省教育廳、團省委聯合舉辦,至2018年,共舉辦八屆。第八屆有72所高校6813人註冊報名參賽,共提交參賽作品5548件,評選出特等獎1名,一等獎11名,二等獎23名,三等獎100名,優秀獎200名,優勝獎3個,優秀組織獎10個。

文化傳統

形象標識

•會徽

會徽 會徽

安徽省科學技術協會統一使用中國科學技術協會會徽。

•標識

中國科學技術協會標識 中國科學技術協會標識

中國科學技術協會標識圖案為雙面拓撲圖形,造型富於變化,富有動感。

舞動的絲帶寓意中國科協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政府聯繫廣大科技工作者的橋樑和紐帶,象徵科協組織具有蓬勃的生命力和創造力。

科協宗旨

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團結和動員全省科學技術工作者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和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的思想,推動實施科教興皖戰略、人才強省戰略、可持續發展戰略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建設創新型安徽。

促進科學技術的繁榮和發展,促進科學技術的普及和推廣,促進科學技術人才的成長和提高,促進科學技術與經濟的結合。

反映科學技術工作者的意見,維護科學技術工作者的合法權益。

為經濟社會發展服務,為提高全民科學素質服務,為科學技術工作者服務,不斷加強自身建設,推動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和生態文明建設,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為打造三個強省、建設美好安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鬥。

科協領導

現任領導

安徽省科學技術協會第九屆領導
職務姓名
主席趙韓
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王洵
黨組成員、副主席蔡士祥
魏軍鋒
副主席 劉慶峰、蘇世懷、汪瑩純、宋揚、張學軍、陸建輝、陳學東、 宛曉春、袁亮、彭壽、副主席、戴茂方
安徽省科學技術協會第九屆委員會常務委員( 44名
王洵王鍵王英儉王紹武王海彥
王群京司敏(女)朱長飛朱求勝伍軍
劉永春劉慶峰齊新蘇世懷李琳
李洪李縝李勁風吳天宏吳韋人
吳勁松汪瑩純宋揚(女回族)張學軍陸建輝
陳華陳學東范守斌林紅(女)林海
金燕(女)鄭永飛宛曉春項小龍袁亮
夏輯徐義流殷一平彭壽靳學明
蔡士祥潘建偉戴茂方魏軍鋒------

歷任領導

屆次姓名任期
第七屆范維澄2003年11月-2008年11月
第八屆田唯謙2008年11月-2013年11月
第九屆韓先聰2013年11月-2014年7月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