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中國史研究》

《當代中國史研究》

《當代中國史研究》是專業學術性刊物。主要刊登研究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史(簡稱國史)的學術論文、譯著以及有學術價值的研究資料、國內外研究論著和觀點的評介、綜述等,報導學術信息。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期刊名稱: 當代中國史研究

當代中國史研究當代中國史研究

主管單位: 中國社會科學院
主辦單位: 當代中國研究所
地址: 北京地安門西大街旌勇里8號
郵政編碼: 100009
電話: 010-6657231966572304
電子郵件: [email protected]
國際標準刊號: ISSN1005-4952
國內統一刊號: CN11-3200/K
郵發代號: 82-647
刊期: 雙月刊
創刊日期: 1994-01-15年創刊

簡介

《當代中國史研究》》(陳雲題寫刊名)是當代中國研究所主辦、當代中國史研究雜誌社編輯出版的專業性學術刊物,已入選中文社會學核心期刊。以“研史通變,資政育人”為辦刊方針,主要刊載中華人民共和國史領域有價值的研究文獻,實行編輯部三審制與專家匿名審稿制相結合的編審制度,取捨稿件一律以學術質量為尺度。《當代中國史研究》相對固定的欄目主要包括:國史講座,政治史,經濟史,社會史,文化史,外交史,軍事史,人物研究,國史札記,論點摘編,海外觀察,國史研究篇目索引等。隨機設定的欄目包括:本刊特稿,國史編年,調查與研究,重要文獻,重大事件回顧,參考與借鑑,圖書評介(或圖書評議),學術動態,地方史志研究等。

精彩文章片段

陳雲對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理論做出了重大貢獻,但長期以來被學術界所忽視,值得我們認真深入挖掘整理:首先,牢牢把握生產關係的變化,正確區分人民內部矛盾和敵我矛盾,從而深刻地認識了執政後人民內部矛盾與敵我矛盾的複雜變化;其次,明確人民內部矛盾的根本原因在於經濟建設還不能滿足人民民眾提高生活水平的需要,大力探索經濟建設的規律;最後,注重經濟手段的作用,強調從人民的根本利益、長遠利益和整體利益出發,從而在經濟工作中大力踐行了對人民內部矛盾的正確處理。陳雲的這一貢獻形成了自己鮮明的特點,有很強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
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理論是毛澤東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全黨智慧的結晶。但是,長期以來學術界主要是研究毛澤東的有關論著,只有少數文章論及劉少奇、鄧小平對這一理論的貢獻,而其他領導人對這一理論貢獻的研究則更少。陳雲作為中共第二代領導集體的主要成員、長期主持全國經濟工作的領導人,對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理論也做出了重大貢獻。
當年,隨著解放戰爭的進展和革命勝利的臨近,陳雲在東北的工作中對兩類矛盾的複雜變化就有所認識。早在1947年,陳雲就勸導在土改工作中不要過度“打地主”,“如不適當防止,打死人的事情會更多”,並指出:“今後還要叫地主過日子,判了罪的可以在適當時機釋放,不是統統殺掉或永遠關起來”。[1]他還認為:“幾年來隨著解放事業的發展,技術人員是逐漸向我們靠攏的”,“老同志對原在國民黨區工作的技術人員應該採取信任的態度”,“絕大多數的技術人員是願意為人民服務,願意改造思想的,有許多人將來還可以成為共產黨員”。[2]在這時,陳雲已認識到原來屬於敵人陣營的階級或階層,在執政後不能簡單地用階級鬥爭消滅,而要爭取利用或改造。但是,有的矛盾還不能這樣轉化。例如,陳雲指出:“接管工作的主要教訓是,將監獄中的犯人不加區別地都釋放了。政治犯當然應立即釋放,但盜竊、搶劫等刑事犯罪分子不能釋放。當時瀋陽城內發生的盜竊案件,有一半左右是這些釋放出來的犯人幹的。”[1](p.547)可見,陳雲正確認識到刑事犯罪分子仍是新政權的專政對象。

與歷史、考古、文物相關的雜誌

中國歷史悠久,地下文物豐富。現在與之相關的期刊雜誌也相當地多,一下就讓我們盤點一下。

《歷史研究》
《文物》
《考古學報》
《中國歷史文物》
《歷史檔案》
《文史知識》
《文獻》
《文史參考》
《故宮博物院院刊》
《中國史研究》
《中國史研究動態》
《中國收藏》
《清史研究》
《中國邊疆史地研究》
《考古》
《歷史教學問題》
《檔案春秋》
《世紀》
《文物保護與考古科學》
《中華文史論叢》

《學問.東北史地》
《史學集刊》
《古代文明》
《國學》
《文史》
《滄桑》
《文物世界》
《歷史學家茶座》
《孔子研究》
《蒲松齡研究》
《探索歷史》
《安徽史學》
《江淮文史》
《中國農史》
《中國名城》
《明清小說研究》
《東南文化》
《國際博物館》
《中原文物》
《文史博覽(文史)》

《文史博覽(理論)》
《時代郵刊.人物》
《考古與文物》
《文博》
《敦煌研究》
《西域研究(漢)》
《吐魯番學研究》
《文史雜誌》
《中華文化論壇》
《心事.新歷史》
《巴蜀史志》
《看歷史》
《文史雜誌.收藏參考》
《西藏研究(漢)》
《中華遺產》
《世界遺產》
《西部.華語文學》
《近代史研究》
《炎黃春秋》

《當代中國史研究》
《世界歷史》
《史學理論研究》
《中國經濟史研究》
《西藏藝術研究(藏)》
《北方文物》
《中國文化遺產》
《文史春秋》
《四川文物》
《紫禁城》
《華夏考古》
《抗日戰爭研究》
《江漢考古》
《時代郵刊》
《歷史學文摘》
《文史天地》
《文物天地》
《尋根》
《貴陽文史》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