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歷史》

《看歷史》

《看歷史》於2007年9月創刊,是成都傳媒集團旗下期刊公司成都先鋒傳媒文化有限公司打造的一本面向全國發行的雜誌,目前為月刊。《看歷史》由成都日報報業集團主管主辦,刊號為CN51-1732/K,年度總發行量約45.6萬冊。《看歷史》辦刊宗旨為“古今見識,天下情懷”,為追尋明智之自我的思想者提供高品位的休閒歷史閱讀;肩負普及大眾歷史的責任,為讀者配一副看清歷史的眼鏡,使讀者知史明理,看清自我與當下;保持高端歷史品位,構建大歷史格局,激發個人的精英意識與擔當意識,超越歷史,關照現實。口號:我知道未來我看見未來。

基本信息


簡介

2012年1月刊2012年1月刊

由成都傳媒集團出版的《先鋒國家歷史》創刊於2007年9月,是一本“以新聞方式發現歷史”的新銳歷史雜誌。2010年,經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批准,該刊正式啟用新刊名《看歷史》。它試圖將“全民讀史”的熱潮延伸為“全民寫史”的行動,以改變數千年以來中國“有官史而無民史”的傳統,強調每個人都有可能知曉、記錄和探索歷史。本雜誌強調以嚴謹的新聞方式和非虛構寫作,來發掘歷史的本來面目,展現出真實而鮮活的歷史,其理念和風格都讓人耳目一新。

雜誌定位

我們的定位:《看歷史》是一本“從新聞中挖掘歷史,從歷史中解讀新聞”的新銳人文歷史雜誌,力求結合社會熱點,在新聞中探尋歷史,呈現出生動、彩色、真實的歷史事件。同時,我們倡導這是一個“公民寫史”的時代,它給了我們每個人一支筆,以打破幾千年來被官史和史官壟斷的歷史書寫權和解釋權。

雜誌風格

我們的風格:“用黑色的眼睛,去發現彩色的歷史;用輕鬆的方式,去講述嚴肅的話題”。

改版

自出刊以來,一系列優秀的歷史作品,如《六十一個階級弟兄和他們的“階級敵人”》、《周扒皮的1947》、《小二黑之死》以及“解放”系列、“中國移民系列”、雪兒簡思專欄等作品,在國內外引起讀者巨大共鳴。並獲得“《南方周末》致敬傳媒”和“騰訊網‘影響中國年度華語傳媒盛典’”等多項業內獎項。
2012年起雜誌再次進行全面改版升級,在選題和欄目設定上更集中體現了雜誌的定位,即“面向城市中產階層重點打造的中國第一本新銳歷史雜誌”。以“在歷史中發現新聞,在新聞中發現歷史”為理念,不僅僅是提供歷史記錄文本,更為思想獨立、品位高尚、知識鮮活的新銳人群提供高品質的閱讀體驗。

欄目設定

主打欄目【封面】以專題的形式追蹤歷史熱點,對事件背後的塵封的歷史細節做深入詳盡的評述,從不同層面理解和詮釋歷史與今天的關聯。或縱向,或橫向,你都可以找到你所關注的歷史真實性與生動性的記錄 。

【史觀】、【目擊】、【紀念】、【月讀】、【溫故】、【潮流】、【家譜】等欄目從不同的角度還原歷史真相,以引發人們打破傳統觀念,對歷史進行新的思考。

改版首期內容推薦

《吉米·卡特:總統最重要品質是誠實和坦率》“我們做出的這個聯合聲明與鄧小平隨後的改革開放政策緊密相連,就在宣布恢復兩國邦交正常化的三天之後,鄧就宣布了改革開放政策。如若沒有經濟改革政策的推行,我們很難看到今天中國經濟的巨大成就。因此可以說邦交正常化於中美兩國都有巨大裨益,這也是我最引以為豪的成就之一。”

《跌落馬背的王族——滿清覆亡100年祭》“當清朝度過二百六十餘年的歲月,走到它的終點時,滿族人口也增長了20倍,但除了刻意保留的衣冠制服,其言語習俗,已與超過三億的漢人同流。辛亥革命一聲槍響,大清的基業轟然坍塌,幾乎在一夜間,滿人成了一個被人遺忘的群體。作為曾經的統治民族,他們經歷了“從富貴與悠然的境地突然墜入貧窮”的巨大落差,從中心到邊緣,又迅速地遁於無形。今天,當我們從宮戲、傳奇、野史中重溫那個錦繡王朝時,是否能夠看到,那個數百年前北方狼族的背影?”

《翁山蘇姬:一百年的家與國》“無論面對任何事,我們都正直以待不要畏懼。儘管說出你心中的話,如有所言,當言無不盡。當我們持不同意見的時候我會提出反駁。而這也是民主主義中最基本的言論自由。所謂言論自由並不是七嘴八舌的口角之爭。”

發行渠道

發行區域:全國發行
發行渠道:全國各大中城市報刊亭、書店、機場及便利超市零售,並通過全國郵局訂閱。

2010知識中國評選

2010知識中國評選
2010知識中國評選
全球最大的中文百科網站——互動百科發起的“2010知識中國”評選活動,旨在表彰對知識的傳播作出重大貢獻的機構、團體及個人,倡導以知識復興引領社會進步的理念,為提升中文知識的全球影響力,增強中國國家文化軟實力貢獻力量!
2010年度博物館故宮博物院北京首都博物館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北京自然博物館中國科學技術館觀復博物館電影傳奇館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中國航空博物館北京天文館中國電影博物館紅樓文化藝術博物館
2010年度NGO綠色和平組織WWF世界自然基金會氣候組織國際野生生物保護學會自然之友達爾問自然求知社山水自然保護中心多背一公斤北京動物園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
2010年度WIKI學校北京市海淀區教師進修學校附屬實驗學校河南汝州第二高級中學深圳市筍崗中學張家港市萬紅國小北京林業大學南京曉莊學院南開大學北京中醫學院河南中醫學院
2010年度網站中國公眾科技網中國科普博覽中國環保網東西網果殼網豆瓣網博聞網阿邦網化石網
2010年度人物李開復方舟子王春燕李煒光朱學恆黃集偉袁越薩蘇
2010年度教師趙欣如莊秀麗劉國臣薛寶衛魯家寶喬碧昌袁花榮羅鵬
2010年度公益行動大使王菲李亞鵬李連杰李冰冰翁虹楊瀾李宇春濮存昕姚晨周迅徐靜蕾
2010年度知識傳播大使:《這裡是北京》阿龍、《讀書》王寧、《讀書俱樂部》常宏玖、《子午書簡》李潘、《文藝之聲》賀超、《魅力科學》盧迪、《國醫堂》梁冬、《走近科學》張騰岳
2010年度產品漢王電紙書iPhone4IpadBambook諾基亞N8海爾模卡電視長虹3D歐寶麗、聯想樂Phone三星美人魚SF系列筆記本愛國者N700
2010年度企業國際商業機器中國有限公司亞洲航空公司Wacom(中國)公司利樂(中國)公司桔子酒店集團聯想移動通信科技有限公司中糧集團有限公司蘇寧電器
2010年度媒體:百科知識雜誌新知客看歷史中國國家地理三聯生活周刊生命時報北京電視台科教頻道品味書香艦船知識大眾醫學、北京人民廣播電台《讀書俱樂部》博覽群書
2010年度圖書:《一百種尾巴或一千張葉子》《大象為什麼不長毛》《俺們農村》《可怕的科學》《讀庫》《自然》《性別戰爭》《歷史:何以至此》《五百年來誰著史》《造物記》

與歷史、考古、文物相關的雜誌

中國歷史悠久,地下文物豐富。現在與之相關的期刊雜誌也相當地多,一下就讓我們盤點一下。

《歷史研究》
《文物》
《考古學報》
《中國歷史文物》
《歷史檔案》
《文史知識》
《文獻》
《文史參考》
《故宮博物院院刊》
《中國史研究》
《中國史研究動態》
《中國收藏》
《清史研究》
《中國邊疆史地研究》
《考古》
《歷史教學問題》
《檔案春秋》
《世紀》
《文物保護與考古科學》
《中華文史論叢》

《學問.東北史地》
《史學集刊》
《古代文明》
《國學》
《文史》
《滄桑》
《文物世界》
《歷史學家茶座》
《孔子研究》
《蒲松齡研究》
《探索歷史》
《安徽史學》
《江淮文史》
《中國農史》
《中國名城》
《明清小說研究》
《東南文化》
《國際博物館》
《中原文物》
《文史博覽(文史)》

《文史博覽(理論)》
《時代郵刊.人物》
《考古與文物》
《文博》
《敦煌研究》
《西域研究(漢)》
《吐魯番學研究》
《文史雜誌》
《中華文化論壇》
《心事.新歷史》
《巴蜀史志》
《看歷史》
《文史雜誌.收藏參考》
《西藏研究(漢)》
《中華遺產》
《世界遺產》
《西部.華語文學》
《近代史研究》
《炎黃春秋》

《當代中國史研究》
《世界歷史》
《史學理論研究》
《中國經濟史研究》
《西藏藝術研究(藏)》
《北方文物》
《中國文化遺產》
《文史春秋》
《四川文物》
《紫禁城》
《華夏考古》
《抗日戰爭研究》
《江漢考古》
《時代郵刊》
《歷史學文摘》
《文史天地》
《文物天地》
《尋根》
《貴陽文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