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no

kano

《KANO》是一部描述台灣日治時期嘉義農林棒球隊(嘉農=KANO)的台灣電影,由馬志翔執導、黃志明和魏德聖監製的長片。劇情描述由教練近藤兵太郎帶領的嘉農棒球隊獲得全島冠軍後,從台北坐火車回到嘉義車站,受到全市熱烈歡迎遊行的場面。為了重現1931年的盛況,劇組斥資5000萬新台幣(約1100萬人民幣)搭景重建當年的嘉義市中心,拍攝現場除了原有的上百位的劇組工作人員和主要演員之外,也有近300位的臨時演員擔任等待的嘉義民眾,興高采烈地前來迎接這群凱鏇榮歸的球員們。一聲令下,民眾演員們揮舞著KANO旗幟,歡迎的吶喊聲讓現場重回當年的熱鬧景象。

基本信息

劇情

kanokano
黃志明、魏德聖監製,馬志翔導演、日本演員永瀨正敏主演的電影《KANO》,昨天(1月29日)在嘉義市搭景拍攝。劇情描述由教練近藤兵太郎帶領的嘉農棒球隊獲得全島冠軍後,從台北坐火車回到嘉義車站,受到全市熱烈歡迎遊行的場面。為了重現1931年的盛況,劇組斥資5000萬新台幣(約1100萬人民幣)搭景重建當年的嘉義市中心,拍攝現場除了原有的上百位的劇組工作人員和主要演員之外,也有近300位的臨時演員擔任等待的嘉義民眾,興高采烈地前來迎接這群凱鏇榮歸的球員們。一聲令下,民眾演員們揮舞著KANO旗幟,歡迎的吶喊聲讓現場重回當年的熱鬧景象。
飾演本片主角棒球隊靈魂人物近藤教練的永瀨正敏,從影30年,曾主演《隱劍鬼爪》、《元氣媽媽》等多部日本片,同時也和國際知名導演如美國導演吉姆·賈木許以及香港導演羅卓瑤合作。很多人都以為這是他第一次來台灣拍片,但其實很早之前他就已經來過台灣參與由楊德昌導演監製的作品,27年前他在台灣拍片時,正好是台灣新電影在國際間發光發熱之際。而這次再回到台灣拍片,他覺得台灣電影圈還是很蓬勃,也對《KANO》如此大規模的搭景拍攝相當驚訝,他表示因為這目前在日本已不多見了。
kanokano
《KANO》描述一群奮戰不懈的野球少年們,朝著夢想前進的熱血故事!故事描述1929年台灣誕生了一支由日本人、台灣人和原住民組成的嘉農棒球隊,在新教練以“進軍甲子園”為目標,用斯巴達式的嚴厲態度訓練球員,原本散漫的球隊在教練一年多的魔鬼訓練與屢屢落敗的刺激下,漸漸激發了球員的求勝意志與前進甲子園的決心。1931年,嘉農棒球隊一路過關斬將,打敗由日本人所組的常勝冠軍“台北商業隊”,成為首支在濁水溪以南並且贏得全島冠軍的野球隊外,更代表台灣去日本徵戰甲子園,在一望無際的甲子園的草地上,五萬五千名觀眾面前,嘉農球員們奮而不懈的決心與永不放棄的精神感動了現場所有觀眾,不論輸贏,嘉農已經締造了歷史,不畏懼地勇敢挑戰自我,無形中卻得到真正的勝利。
電影中還將會出現吳明捷與阿靜的愛情故事。

歷史信息

嘉義農林棒球隊嘉義農林棒球隊

嘉農棒球隊全稱嘉義農林棒球隊,1928年成立,1931年取得全台高校棒球冠軍,因而能夠參加參加第十七屆回夏季甲子園大會。會中以三勝一負的佳績獲得亞軍。
1931年隊員:
投手:吳明捷
捕手:東和一
內野手:小里初雄、川原信男、上松耕一、真山卯一
外野手:平野保郎、蘇正生、福島又男
後補球員:崎山敏雄、里正一、谷井公好、積真哉、劉蒼麟

演員表

嘉義農林棒球隊(KANO)陣容
kanokano
●主力球員部分,以球員守備位置排列。
演員 角色 角色介紹
永瀨正敏
MasatoshiNagase 近藤兵太郎
KondouHyoutarou
嘉義農林棒球隊教練(監督),
前愛媛縣松山商棒球隊教練。
吉岡そんれい
YoshiokaSonrei 濱田次箕
HamadaJimino
嘉農老師,
嘉義農林野球部(棒球隊)部長

主力球員
曹佑寧 吳明捷
1911年出生,1931年參加第17屆夏季甲子園大會
小名阿基拉(Akira),為“明”的日文發音。
綽號為“麒麟子”、“怪腕”。
嘉農棒球隊投手,台灣客家人。
謝竣晟 東和一
AzumaKazuichi

kanokano
1906年出生,1931年參加第17屆夏季甲子園大會
有“神捕”之稱。初代嘉農成員之一。
嘉農棒球隊捕手,台灣阿美族。漢名為藍德和。
大倉裕真
OokuraYuma 小里初雄
OzatoHatsuo
嘉農防守金三角之一。
嘉農棒球隊一壘手,日本人。父親為嘉南大圳工程師,
一度陷入回日本,無法打球的掙扎。
飯田のえる
IidaNoeru 川原信男
KawaharaNobuo
嘉農防守金三角之一,有“鐵壁”之稱。
嘉農棒球隊二壘手,日本人。
謝竣倢 真山卯一
MayamaUichi
1910年出生,1931年參加第17屆夏季甲子園大會
台灣棒球“盜本壘”始祖。
初代嘉農成員之一。
嘉農棒球隊三壘手,台灣阿美族。原馬拉松隊成員。
漢名為拓弘山。
鍾硯誠 上松耕一
AgematsuKouichi
kanokano
1905年出生,甲子園史上最年長選手(27),
26歲時於嘉農就讀,(1931年)參加第17屆夏季甲子園大會。
初代嘉農成員之一。
嘉農棒球隊游擊手,台灣卑南族。漢名為陳耕元。
次子陳建年曾任台東縣長,孫女為立委陳瑩。
張弘邑 平野保郎
HiranoYasurou
1907年出生,1931年參加第17屆夏季甲子園大會
四場比賽共15打數8隻安打,以5成3的打擊率創下甲子園最高紀錄
故有“嘉農核彈頭”之稱。初代嘉農成員之一。
嘉農棒球隊左外野手,台灣阿美族。原馬拉松隊成員。
漢名為羅保農。
陳勁宏 蘇正生
有“永遠的中外野大炮”之稱。原嘉農網球隊員,
後被近藤教練挖角。
嘉農棒球隊中外野手,台灣人。打擊爆發力、肩力驚人。
更是首位在甲子園比賽中將球擊中本壘打牆的亞洲人
山室光太朗
YamamuroKoutaro 福島又男
FukushimaMatao
嘉農防守金三角之一。
嘉農棒球隊右外野手,日本人。
候補球員
陳永欣 劉蒼麟
原嘉農網球隊員。
嘉農棒球隊候補投手,台灣人。劇中為紀錄員身分,
從嘉農到甲子園的比賽完全無法上場的悲情選手。
周俊豪 崎山敏雄
SakiyamaToshio 嘉農棒球隊候補選手,日本人。
畢業球員
蔡佑梵 齊藤公好
SaitouKimiyoshi
嘉農棒球隊前任投手,日本人。
眼鏡仔。
鄭秉宏 大江光夫
OoeMitsuo
嘉農棒球隊前任捕手,日本人
喜歡拗其他人騎腳踏車載他。
其他角色
魏祈安 吳波
劇中為想加入嘉農棒球隊的國中生,台灣人。
之後吳波(吳昌征)也進入嘉農就讀,
並且在日後歸化為日本籍,加入日本職棒,
日本名為石井昌征。
嘉義農林學校相關角色
演員 角色 角色介紹
(嘉農校長) 嘉義農林學校校長,支持近藤的球隊,也為籌措經費而惱。
葛西健二
KasaiKenji (嘉農老師) 嘉農老師,劇中在課堂內講解嘉南大圳相關事宜。
澀谷天馬
ShibuyaTenma (嘉義市民代表)
嘉義市民代表。與校長、濱田、近藤聚會協商球隊經費一事,
消遣三族混編的嘉農是“雞尾酒球隊”。
近藤兵太郎相關角色
演員 角色 角色介紹
伊川東吾
IgawaTogo 佐藤教練
Satou 愛媛縣松山商業高等學校教練,近藤兵太郎之師。
坂井真紀
SakaiMaki (近藤之妻) 近藤兵太郎之妻。
許亞琦 (近藤長女) 近藤兵太郎之長女。
於卉喬 近藤和子 近藤兵太郎之次女。
嘉義地方相關角色
kanokano
演員 角色 角色介紹
大澤隆夫
OsawaTakao 八田與一
HattaYoichi 烏山頭水庫工程師,日治時代日本的嘉南大圳之父。
葉星辰 阿靜 “山陽堂”書店店員,吳明捷的好友(or表姊)(愛慕!?)。
黃騰浩 (阿靜之夫) 台中醫生,阿靜的丈夫。
王滿嬌 (蘇正生的阿嬤) 蘇正生的阿嬤。為了蘇正生加進球隊與否,曾擲筊決定。
游安順 材仔 嘉義農民,曾怨嘆大圳工程。
陳竹升 (嘉義農民) 嘉義農民,電影一開始小朋友撞到濱田老師,跟老師不好意思的農民。
張馥桂(祝福) (嘉義農民) 嘉義農民。
孫睿 蔡昭昭 嘉義女中校花,之後為陳耕元之妻,名陳金花。
吳盛邦 (嘉義知事) 嘉義知事。演員吳盛邦,另名堀川盛邦。為吳明捷的次男。
台灣其他學校相關角色
演員 角色 角色介紹
荒幡大樹
ArahataHiroki 日高岩男
HitakaIwao 嘉義高中棒球隊投手,曾與嘉農球員發生衝突。
高橋晃太
TakahashiKouta 友廣選手
Tomohiro 台北商棒球隊投手。演員高橋晃太為吳明捷之孫。
甲子園相關角色
演員 角色 角色介紹
青木健
AokiKen 錠者博美
JoushaHiromi
北海道札幌商‎棒球隊投手,自知實力不如吳明捷,
而後對上嘉農大敗。電影以倒敘手法敘述1944年成為日本帝國陸軍大尉的錠者,於部隊移防路經嘉義為劇情展開。
安西教練
Anzai 北海道札幌商‎棒球隊教練。
張鎧岩 吉田正男
YoshidaMasao
愛知縣中京商‎棒球隊投手,1914年出生。甲子園傳奇投手,
甲子園通算成績成績23勝3敗,享年82歲。
北岡龍貴
愛知縣中京商‎棒球隊教練
陳重羽 櫻井選手
Sakurai 愛知縣中京商‎棒球隊捕手。
小市慢太郎
KoichiMantaro 菊池寬
KikuchiHiroshi 甲子園現場新聞記者,曾藐視嘉農。
石冢義高
IshitsukaYoshitaka
甲子園現場播報賽事的播報員。

製作

來源

日本殖民地台灣嘉義農林學校(今國立嘉義大學)的棒球代表隊,1931年首次到台北參賽便奪得全台高校棒球冠軍,打破過去十二年由北部地區球隊壟斷(請求資料來源);隨後赴日本參加第十七回夏季甲子園大會,被同樣首次進入甲子園比賽的愛知線代表隊中京商擊敗,以三勝一負獲得“準優勝”(亞軍)。其故事獲得魏德聖的青睞,由馬志翔執導以其為背景拍攝成電影。電影於2012年9月在嘉義市取景開拍。

拍攝

本片背景主題為描述嘉農棒球隊於1931年的故事,因此拍攝場景多於嘉義市拍攝,並將嘉義市西區劉厝社區重新打造1931年代嘉義市街道、噴水池(1927年完工,1970年許世賢市長改建)等舊景。
2013年3月29日劇組於嘉義市拍片的片場,借用場地期限僅到三月底,面臨拆除,當地居民劉厝社區民眾緊急陳情,希望保留做電影城,發展觀光,電影公司隨後向市府申請展延借用期三個月,暫時化解拆除危機。2013年暑假蘇力颱風來襲,片場部分設施遭吹倒,市府因此決議將片場拆除。魏德聖說:“場是拍片需要搭設,不是為市政需要,片場保養維護費用龐大,在配套措施及完善管理辦法未建立前,難保留。”

音效

“KANO”創下多項國片影史紀錄,邀請到音效大師杜篤之親自催生首部杜比全景聲(DolbyAtmos)全景聲國片,耗時5個月打造完美成果。國外DolbyDigital公司還慎重派人來台進行技術上的交流。

電影歌曲

主題曲:勇者的浪漫~風になって~
作詞/作曲:Rake
演唱:范逸臣、中孝介、羅美玲、舒米恩、Rake
香港版主題曲
《勇者的浪漫》
演唱:陳柏宇、VnP
作曲:Rake
填詞:林若寧
編曲:舒文
監製:舒文

與歷史不符處

嘉南大圳1930年4月竣工,編劇陳嘉蔚、魏德聖為配合第17屆夏季甲子園而變成1931年。
嘉義市噴水池在1927年完工,曾出現於陳澄波的畫作「夏日街景」;但電影中的1929年嘉義卻仍在施工中。
嘉義車站於1933年改建為現今站體。但劇中1944年的場景,嘉義車站仍為舊站體。
片中出現之火車頭為1936年製造的CK124,劇中的1931年實際上不可能有此種車型。
1931年,第17屆夏季甲子園的決賽中第九局的打擊順序與歷史不合,因為上松耕一於第1、4、6、8局分別上場,打擊成績則為三振、滾地球刺殺、界外高飛接殺及三壘安打各一次;第九局沒上場,因此不可能被三振;結果電影中硬是出現「不存在的第九局」,讓上松在一出局滿壘時被三振出局。且最後一棒打者也並非吳明捷。
1930年代,尚無滑球、伸卡球的名稱,而在片中近藤教練卻教球員練打這兩個球種。
漢名為羅保農的阿美族嘉農棒球隊左外野手日本名平野保郎,人稱「嘉農核彈頭」,但歷史上的核彈頭最早的紀錄是在二戰末期的1945年,「核彈頭」這個名詞在1931年當時並不存在,因此也不可能會有「嘉農核彈頭」之稱號。
吳波為台南廳楠梓坑支廳(今高雄市橋頭區)人,不可能整天騎著腳踏車去看嘉農球員練球。
第一支代表台灣參加日本甲子園大賽的棒球隊是「台北一中」(台北市建國中學的前身),但球員全由日本人組成;第一支在日本阪神甲子園「棒球場」打棒球(友誼賽)的「台灣原住民」組成的球隊是「能高團」;嘉農並非是第一支打入日本甲子園的台灣球隊,而是台灣第一支有漢人和原住民球員參加甲子園棒球大賽,且第一支(也是唯一)打進決賽,獲得歷年來最高成績(亞軍)的球隊。
因畢業而未能參與1931年比賽的兩位學長大江光夫、齋藤公好為虛構人物,史實上並無此二人。
半數隊員超過一般高校生年齡的19歲,演員卻找少年呈現。不過當時甲子園並無規定參加選手的年齡上限,直到1942年後才規定球員不可超過19歲。

鑑賞評價

有影評人撰文,指這部電影是透過一個勵志運動故事,“帶領”台灣社會去重新認識日本殖民歷史的一個側面。
KANO這個故事中的日本人:近藤兵太郎、木瓜先生、八田與一等,都描繪成對台灣有大貢獻的好人、偉人。片中台民日人融洽相處,整個社會欣欣向榮。進入日本殖民統治秩序之下的高校棒球甲子園,是孩子們成功與否的奮鬥目標。
該片的核心指導方向:凸顯在日本帝國秩序下的“殖民現代性”。殖民主義者在殖民地改變制度、帶來些現代化建設。殖民地區的人民固然會對殖民者的侵略壓迫產生仇恨,有時候也會懷念侵略者帶來的現代化知識、接受他們不同的文化。但是從魏導演的電影創作脈絡中看到,他對大和民族的文化及其他相關種種,充滿了仰慕與愛眷,透過比較間接的電影手法一一道來。KANO這部片子的主要故事情節,在說一群學生的運動經驗,順勢烘托出殖民體制下的日籍專業人員,透過水利工程、農業研究、競技運動等來“啟蒙、建設”落後的台灣社會。全面肯定了殖民歷史對台灣現代化的貢獻。所以有人稱這部電影是在“美化”日本對台灣的殖民統治,應該不算是冤枉魏導演。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