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野生生物保護學會

國際野生生物保護學會

國際野生生物保護學會(WCS)成立於1895年,總部位於美國紐約,是世界上最大最有成就的非營利非政府組織之一,致力於保護野生生物及其棲息地,目前在亞洲、非洲、拉丁美洲及北美洲的64個國家開展有500多項野外項目。WCS在中國的工作始於20世紀80年代,現在已經形成了一個系統的工作框架,開展了西部羌塘保護項目、東北虎保護項目、爬行動物項目、華南地區野生動物貿易項目,並設有中國邊境野生生物衛士獎。目前WCS在北京、拉薩、琿春、廣州設有辦公室。

簡介

國際野生生物保護學會國際野生生物保護學會

國際野生生物保護學會(WildlifeConservationSociety,WCS)是世界上最大最有成就的非營利非政府組織之一,成立於1895年4月26日,原名紐約動物學會,總部設在美國紐約。WCS致力於保護野生生物及其棲息地。目前在亞洲、非洲、拉丁美洲、南美洲及北美洲的64個國家開展工作。

WCS總部位於紐約布朗克斯動物園,總共擁有600多名員工,以及GIS、教育以及野外獸醫等方面先進的設施。WCS在紐約還管理著其他4個動物園,有1000多名員工,包括中央公園動物園、景觀公園動物園、皇后區動物園及紐約水族館。所有動物園和水族館的2008年的遊客量達到四百萬人次。

WCS除紐約總部外,在全世界有3000多名員工。WCS國際保護項目中相關的專業技術人員有:從事科學和探險、培訓和能力建設專家、生命景觀專家和GIS實驗室專家、野外獸醫專家和保護教育專家。

WCS著名野生動物保護學家威廉•畢彼於20世紀30年代在中國做過雉雞類的研究,繼威廉•畢彼後,首席科學家喬治•夏勒博士於20世紀80年代開始就長期在四川和羌塘開展大熊貓與高原有蹄類的保護工作。1996年WCS在上海建立了中國項目辦公室,2005年,中國項目的總部轉移到北京。目前,WCS中國項目在西部青藏高原和帕米爾高原開展有蹄類保護,在東北地區開展跨國界東北虎保護,在長江中下游地區對揚子鱷和斑鱉進行保護,還在華南地區開展減少野生生物消費和貿易以及野生動物保護宣傳教育項目,並從2008年起設立中國邊境野生生物衛士獎。WCS注重與政府、社區合作,開展長期的野外科學研究,用收集到的野生生物與生態系統的第一手信息推動保護工作。到2008年底,WCS中國項目一共有4個辦公室,分別是北京辦公室、拉薩辦公室、琿春辦公室和廣州辦公室。

WCS在中國的工作始於20世紀80年代。當時,喬治·夏勒博士受邀代表WCS進入中國,在四川羌塘開展大熊貓與高原有蹄類的研究保護工作,和各級政府部門以及研究機構建立了合作關係。喬治·夏勒博士是20世紀偉大的博物學家之一。在將近半個世紀的歲月中,他一直致力於野生動物的研究和保護工作。長期以來,夏勒博士擔任國際野生生物保護學會(WCS)的科學主任,在非洲美洲亞洲開展先鋒性的研究工作。他將深奧的科學研究、公眾交流、政府合作以及對生命的尊重有機地結合起來,將許多鮮為人知的動物及其現狀告知世人,並協助多個國家的地方政府推動當地的野生動物保護事業。

歷史源流

紐約布朗克斯動物園紐約布朗克斯動物園

WCS的歷史要追溯到1895年4月26日,紐約州特許建立紐約動物學會(NewYorkZoologicalSociety),這是WCS的前身。紐約動物學會是美國首批保護組織之一,它有著明確的目標:做野生生物保護的先鋒,促進動物學的研究,創建一流的動物園。創建人中包括被譽為“紐約市之父”的AndrewH.Green,哥倫比亞大學教授兼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的館長HenryFairfieldOsborn,後擔任美國第26屆總統的西奧多•羅斯福,以及其他一些紐約著名人士。

WCS的總部位於紐約布朗克斯動物園,它是美國最大的城市動物園,1899年11月8日起開始接待遊客,其在紐約公眾文化中的地位可以與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相提並論。紐約市每年為布朗克斯動物園提供一定資金用於園區的運轉,WCS則是動物園的管理者。這種政府與自然保護組織之間的合作關係已保持並完善了100多年。此外,WCS的大部分日常管理資金來自於私人捐助。此後,紐約市政府將中央公園動物園、景觀公園動物園、皇后區動物園及紐約水族館交由WCS負責管理。每年有超過400萬遊客參觀這些動物園與水族館,WCS鼓勵遊客了解野生動物的世界,關心自然界的未來。

威廉•畢彼與深海潛水裝置威廉•畢彼與深海潛水裝置

在動物園的管理之外,WCS更多致力於野生生物及其自然棲息地的先鋒性保護研究,這些研究工作甚至在布朗克斯動物園建成之前就已進行。19世紀末,WCS的動物學家WilliamTempleHornaday開展了一次美國野生動物生存狀況調查,公布了鳥類與哺乳類數量逐年下降的報告,這些研究報告推動了美國各州動物保護法律的出台與規範化。

自1905年開始,Hornaday帶領開展了一個全國性保護項目,通過政府資助建立避難所,拯救瀕臨滅絕的美洲野牛。這一獨特的物種最終得到拯救——這也是世界野生動物保護史上最偉大的成就之一。布朗克斯動物園鳥類館館長威廉•畢彼自20世紀初開始對亞洲的野生雉雞類進行研究,並出版了相關著作。此外,他還乘坐深海潛水裝於1934年下潛至半英里深的百慕達海底,探索深海世界。

自20世紀50年代末開始,WCS在肯亞、坦噶尼喀(今坦尚尼亞)、烏干達、衣索比亞、蘇丹、緬甸、馬來半島等地開展了一系列野生動物調查研究項目。1959年,WCS資助喬治·夏勒博士對剛果的山地大猩猩進行先鋒性研究,此後,喬治•夏勒博士先後在非洲、亞洲、南美洲開展先鋒性的野生動物研究,並成為世界上最傑出的野生生物研究學家。

1962年,WilliamConway擔任布朗克斯動物園園長,並於1992年開始擔任WCS主席。在他的帶領下,WCS在全球的保護事業進一步擴大。目前,WCS在全球64個國家開展保護工作。

宗旨

WCS的使命——保護野生生物及它們的自然棲息地

WCS本著嚴謹的科學態度,在全球範圍積極開展研究、保護和教育工作。通過這些活動改善人們對自然的態度,使他們對野生生物和人類的和諧共存抱有美好的願望。WCS堅信有必要保持地球上生命的完整性。

WCS 的策略

WCS的策略是進行長期、深入的野外研究,為保護野生生物種群提供技術支持;培訓當地的自然保護專業人員,提高其自身的保護管理水平;同時,WCS通過形式多樣的宣傳教育活動來提高公眾對野生動物的保護意識。

WCS在中國的策略是通過積極地開展保護和教育活動與政府和野生動物研究人員合作保護中國獨特重要的野生動物和野生生態系統。 使命

WCS的使命——保護野生生物及它們的自然棲息地

國際野生生物保護學會本著嚴謹的科學態度,在全球範圍積極開展研究、保護和教育工作。通過這些活動改善人們對自然的態度,使他們對野生生物和人類的和諧共存抱有美好的願望。WCS堅信有必要保持地球上生命的完整性。

國際野生生物保護學會致力於保護野生生物及其野外自然棲息地。在布朗克斯動物園的帶領下,他們抱著嚴謹的科學態度,開展國際性保護活動和宣傳教育,並對世界最大的城市野生生物公園體系進行管理。希望這些行動能改變人們對自然的態度,並讓他們對在當地或全球範圍內人類與野生生物和諧共處抱有美好憧憬。WCS之所以致力於保護自然是因為他們相信,這對保持地球上的生命完整性是必須的。自1895年以來,WCS就以布朗克斯動物園為總部,在全世界開展野生生物及野外自然棲息地的保護工作。

國際野生生物保護學會在地區、國家和國際上開展了上百萬個具有開拓性的環境教育項目,特別是把紐約野生生物公園的資源與在全球的野外項目相結合,以激發人們對自然的愛心,並領導環境教育工作,幫助維持這個星球上的生物多樣性。

每年有超過400萬的人參觀布朗克斯動物園、紐約水族館及中央公園、皇后和前景動物園,工作人員鼓勵這些遊客了解自然世界,並鼓勵他們關心自然界的未來。

將動物園和水族館野生動物展覽與環境教育和野生動物保護項目緊密結合的前景一片光明。 --WCS主席和執行總裁 Steven E. Sanderson博士

代表人物

喬治•夏勒喬治•夏勒

喬治•夏勒,1933年生於德國柏林,野外保護生物學家、作家,是國際野生生物保護學會(WCS)首席科學家,曾擔任WCS科學與探險部副主席。從上個世紀50年代開始,喬治•夏勒博士致力於野生動物的研究和保護工作,被公認為世界上最傑出的野外生物學家,對於許多大型瀕危物種,如大猩猩、非洲獅進行先鋒性研究。他的足跡遍及亞洲、非洲和南美洲的荒野,是諸多長期研究項目的開創者,揭示了許多保護問題,對學術界乃至社會公眾影響至深。他將深奧的科學研究同公眾交流、政府合作以及對生命的尊重有機地結合到了一起,將許多鮮為人知的動物及其現狀告知世人,並協助多個國家的地方政府推動當地的野生動物及景觀水平上的生態系統保護事業。

20世紀80年代初,受世界自然基金會和原國家林業部的邀請,喬治•夏勒博士成為了第一位來到中國研究大熊貓的西方人,此後,他更成為第一個被允許進入羌塘的外國專家。他也是第一個將“沙圖什”貿易和藏羚羊數量銳減聯繫在一起的人,從而揭示出藏羚羊被大量獵殺的事實真相。喬治•夏勒博士在中國的足跡遍及四川、內蒙、西藏、甘肅、青海、新疆等地,所研究的野生動物包括大熊貓、藏羚羊、雪豹、馬可波羅盤羊、普氏原羚、孟加拉虎等多個物種。

喬治•夏勒博士先後獲得世界自然基金會金質勳章、國際宇宙獎、泰勒環境成就獎、美國國家地理學會終身成就獎、印第安納波利斯獎、中華環境獎等多個獎項。他發表了眾多的科學論文,出版了15部書籍,其中《塞倫蓋提的獅子》獲得了1972年美國國家圖書獎,而《最後的熊貓》一書則為眾多中國讀者所熟知,成為他們關注、保護野生動物的最初啟蒙。
喬治•夏勒博士如今已近80歲,卻依然工作在中國荒野的第一線。
在將近半個世紀中,喬治•夏勒博士一直從事野生動物的研究和保護工作。1933年他生於德國柏林,從大學開始,至今每年仍有8個多月都在野外度過。

國際野生生物保護學會喬治•夏勒博士

從非洲的獅子大猩猩,到亞洲的野羊和藏羚羊,他是許多長期研究項目的開創者和保護問題的揭示者,對學術界乃至社會公眾影響至深。

執著和敏銳使他成為當今世界上最著名的野生動物學家之一,並先後獲得國際宇宙獎(日本)和泰勒環境成就獎(美國)、2007美國國家地理學會終身成就獎。迄今,他已經發表了眾多的科學論文,出版了15本書,其中《塞倫蓋提的獅子》獲得了1972年美國國家圖書獎。

他寫的《最後的熊貓》一書曾為眾多中國讀者所熟知,成為他們心中對野生動物關注和保護意識的最初啟蒙。

他是第一個研究大熊貓的外國專家;

他是第一個被允許進入羌塘的外國專家;

他是美國新聞周刊評選出的20世紀最偉大的生物學家之一。

他第一個將“沙圖什貿易”和藏羚羊的銳減聯繫在一起,1984年,喬治治夏勒博士開始在羌塘無人區開展研究,他的著作《青藏高原上的生靈》和最新出版的《西藏生靈》(Tibet's Hidden Wilderness-Wildlife and Nomads of Changtang Reserve)將幫助你了解那片土地。

在中國

一、西部項目
項目背景
在中國的西部,仍保存有世界上為數不多的荒野。廣闊延綿的大地孕育著世界上最宏偉的高原和山脈(青藏高原、帕米爾高原、崑崙山脈、天山山脈和阿爾泰山脈),入眼的是無際的沙漠、草原和荒漠。在這裡,生活著眾多的特有而瀕危的野生動物,它們有藏羚羊、盤羊、野氂牛、藏野驢、藏原羚,還有北山羊、岩羊、白唇鹿、雪豹、藏狐、猞猁等物種。然而,這片土地正面臨著發展和轉變。公路正在向偏遠的山谷延伸,遊牧民驅趕著家畜在曾經的無人區定居。經濟發展帶來了大量人類活動,政府政策也影響和改變著土地的傳統利用模式。

在人類活動擴散之前,我們仍有機會對這裡多達幾十萬平方公里的荒野地進行研究、保護和管理。為了這片珍貴而神奇的土地,WCS成立了中國西部保護項目。WCS在這裡選擇一些珍稀瀕危的野生動物作為關鍵物種,針對其種群和棲息地現狀進行研究和評估,分析它們的致危因素以及與當地社區發展之間的衝突,探索消除這些衝突的方式,使當地的野生動物保護和經濟發展共同和諧發展。

WCS西部項目面臨以下挑戰:保護工作要從簡單向綜合管理轉變;需要在當地的居民、家畜、草場和野生動物之間找尋一種需求平衡,並努力使這種平衡成為現實。

羌塘的景觀生態系統
羌塘,位於青藏高原西部,是世界上屈指可數的未被破壞的景觀之一。該區域總面積可達700,000平方公里(是德國、波蘭和立陶宛面積的總和),北部至今仍屬於無人區。羌塘平均海拔在4500米左右,含氧量低,氣候寒冷,特色的環境孕育了獨特的動植物群落,如藏羚羊、野氂牛、藏野驢、西藏盤羊、西藏棕熊、藏狐和黑頸鶴等,這一地區的生物多樣性對中國乃至世界都是至關重要。

1985年,喬治•夏勒博士代表WCS和當地研究機構合作,開始了對羌塘野生動物的探索。隨著研究的深入和持續進行,藏羚羊作為關鍵物種在該生態系統的代表性和重要性也逐步展現出來。1993年,國家建立了羌塘自然保護區,並於2000年將其晉升為國家級保護區。它的面積達300,000平方公里,是世界第二大的陸地自然保護區。在將近20年時間內,當地已經開展了大量的反偷獵和保護宣教工作,效果顯著,在局部區域的大型哺乳動物數量開始恢復。

然而,隨著該區域人類活動的增加,發展和保護之間的矛盾也逐步顯現。目前,對於保護中出現的新的問題,當地缺乏系統的生物多樣性監測以及相應的能力建設來支持有效的管理。WCS在前期研究的基礎上,於2007年7月獲得中國歐盟生物多樣性項目資助,與西藏自治區林業局、西藏自治區農牧科學院、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和世界自然基金會一同,開始實施“西藏自治區羌塘生物多樣性保護和自然資源可持續利用項目”。

該項目的策略是幫助建立羌塘生物多樣性信息系統,設計巨觀層面的生物多樣性管理計畫,同時積極推動多部門和當地社區的能力建設和交流,希望在羌塘地區建立示範性的生物多樣性保護和管理計畫和措施,推動草場、家畜和野生動物的和諧以及可持續性發展。
新疆
1.帕米爾高原的跨國界保護
在亞洲大陸的中心地帶,幾條延綿的山脈在這裡匯合,形成一個巨大的山結——帕米爾高原。它位於中亞東南部、中國的西端,地跨塔吉克斯坦、中國、阿富汗和巴基斯坦部分區域。帕米爾高原有著地球上極其珍貴的動植物資源,如雪豹、馬可波羅盤羊、西伯利亞北山羊。馬可波羅盤羊是帕米爾高原上無價的象徵,它們有一雙美麗的大角,但同時它們也被狩獵者所覬覦。

WCS在帕米爾地區的工作可以追溯到20世紀70年代。近二十年來,WCS的科學家們和四國相關部門合作,在該地區開展了一系列的野生動植物調查,其中包括在阿富汗展開了其戰後最大型的生物多樣性恢復項目。2005年與2006年,喬治•夏勒博士與WCS中國西部項目的康藹黎博士共同針對帕米爾地區中國部分的馬可波羅盤羊開展了調查。

對於馬可波羅盤羊這樣的野生動物,只有通過帕米爾四國的合作才能有效的保護。2006年9月,中國國家林業局野生動物保護司與WCS在中國新疆烏魯木齊共同主辦了“2006帕米爾高原野生動物和棲息地保護國際研討會”,來自四國相關政府的代表和國際保護機構的專家出席了會議。這一會議開啟了四國合作保護帕米爾地區的新紀元,未來帕米爾地區將開展更多的跨國界保護行動。

2.新疆和田西崑侖巡護項目
崑崙山脈橫亘於新疆和西藏之間,這裡與西藏的羌塘相連,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在西崑侖的新疆和田,WCS科學家和當地林業部門的聯合調查,確定了當地一個藏羚羊遷徙種群的重要繁殖地。2005-2006年,WCS中國項目在當地資助反偷獵巡護,並且為和田地區西崑侖藏羚羊繁殖地保護區的建立提供技術支持。

3.能力建設
當地保護人員是保護工作中最重要的力量,他們的能力是保護工作可以持續發展的關鍵。為此,WCS從2006年開始,以帕米爾地區為主和當地林業部門合作,每年開展1-2期的培訓,內容以野外調查技術為主,旨在提高當地保護人員的野外巡護和記錄能力。

計畫

堅持長期的野生動物研究:
我們將繼續發揮WCS科學研究的特長,以旗艦物種為目標,在西部高山高原地區進行長期野外研究,並且將研究內容延伸到野生動物與家畜間的衝突以及生態系統的健康。

景觀層面的保護計畫:
在物種層面的研究以外,我們將著眼於景觀層面的保護工作。通過使用WCS生命景觀項目的構架,結合物種需求和人類發展需求製作保護景觀的模型,以此確定保護努力和效果監測的方向。

能力建設:
在項目涉及的區域,無論是在當地居民還是專門從事保護的工作人員,都是當地保護得以持續發展的關鍵。為提高當地社區與保護人員的保護理念和能力,WCS將在野外研究的基礎上,將國際和國內的先進科學保護經驗同實際套用結合,開展基於社區和當地基層保護機構的能力建設工作。

傳統文化和自然保護的關係:
在中國西部,壯麗的自然景觀孕育了當地少數民族的迷人文化。當地居民與大自然和諧相處千百年,他們的傳統理念為野生動物保護所不可或缺。因此,我們應當基於景觀保護和環境教育,激發當地居民的民族、文化和信仰的自豪感,制定合理的可持續生態旅遊計畫,在信仰的觀念下促進社區發展,讓當地居民參與到每一個保護項目中,試圖發現藏傳佛教在對野生動物和自然保護中的積極因素,綜合考慮自然保護和文化保護的平衡性,還西部地區一個秀美的山川。
聯繫方式
WCS中國項目拉薩辦公室
地址:西藏自治區拉薩市北京中路75號西藏旅遊總公司(博達旅遊汽車公司家屬院四棟一單元202室)
電話:0891-6814525
傳真:0891-6814525
郵編:850000

國際野生生物保護學會俄羅斯的WCS工作人員正在給野生老虎上無線電項圈

東北虎反偷獵公眾教育與參與式保護項目

項目背景
中國是虎的發源地,在其長達200萬年的生存和進化中,虎的分布逐步從中國擴散到印度土耳其俄羅斯西伯利亞、東南亞以及中亞地區。1996年,國際野生生物保護學會在俄羅斯開展的全面調查顯示,野生東北虎的數量約為350頭左右。在中國,國際野生生物保護學會組織中、俄、美三方專家於1998~1999年間在吉林和黑龍江兩

省先後展開了野外調查。結果表明,中國境內東北虎僅剩不到15頭並無“常住個體”,野生華南虎已消失或瀕臨滅絕,我們若不下決心,我們就不能保證華南虎的情況不在東北虎上發生。

冬季是最容易發現東北虎活動蹤跡的季節,靜靜的深林里,皚皚的雪面上,東北虎那巨大、美麗的足印既顯眼又神秘,即令人緊張,又令人激動。冬季又是野外巡護清山工作任務最重、最容易出成果的季節。目前中國的東北虎由於公路交通和生產活動,單只的老虎被分割在不同區域的山林中,呈片段化、島嶼化的傾向。而只有在發情期雌雄老虎才會相聚繁衍後代,片段化、島嶼化後,老虎相聚很難,這也是中國東北虎繁衍十分緩慢的一個原因。

目前老虎的活動區域都有人類的活動,東北虎的保護就顯得困難和複雜。當地偷獵現象嚴重,一些不法份子用套獵、鋏捕、堵洞穴、設陷阱等來進行偷獵活動。對大型獸類來說,最常見也是危害最大的就是鐵絲套獵捕。獵具簡單,攜帶方便,隱蔽性強,不易發現,給管理造成困難。另外設定套子數量多,常年放在山上,持續危害。鐵絲套大多是用來套獵狍子、野豬等大中型獸類,有時虎在追趕野豬捕食過程中也會偶爾會誤入圈套,甚至死亡。例如:1995年動機迎春林業局五泡林場29林班,有一個套野豬的鐵絲套子套住了一隻東北虎。最後導致這隻虎的死亡。在琿春東北虎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002年和2005年都發生過非法狩獵者用鋼絲套獵殺東北虎和遠東豹的違法犯罪案件。

國際野生生物保護學會2002年被“套子”套死的東北虎

同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東北虎一直沒有得到向大熊貓藏羚羊白暨豚等動物一樣的重視。學會希望通過清套活動,可以切實保護野生動物資源,有效遏制和震懾亂捕濫獵等破壞野生動物資源的違法犯罪行為,杜絕和防止非法獵捕工具對野生動物的危害和傷害,進一步強化全社會保護野生動物資源、維護生態平衡意識,確保野生動物資源及國土生態安全。同時提高廣大人民民眾保護野生動物資源的意識,使更多的志願者參與到東北虎及其野生動物保護事業中,了解並宣傳保護事業,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良好環境。

項目目標

(1) 消除套子等非法狩獵工具,最大程度上消除其對東北虎及其狩獵的威脅;

(2) 通過此次活動對當地居民進行教育,遏制和震懾亂捕濫獵等破壞野生動物資源的違法犯罪活動;

(3) 使廣大人民民眾重新正確地認識東北虎以及認識到自己對保護東北虎的責任。

(4) 希望通過一系列的宣傳活動,使保護區及其周遍當地能夠理解並親自參與東北虎的保護;並希望能通過宣傳加大政府和國際組織對東北虎保護工作的資金和人力投入。

所獲獎項

中國邊境野生生物衛士獎

中國的陸地國境線長達21000多公里,其中包含一系列獨特的生態系統,是多種珍稀野生動物的家園。但在這些地區,野生動物卻面臨著非法盜獵與走私犯罪的威脅,而邊境地區艱苦的執法環境更使得當地的保護工作及其複雜。2008年,WCS中國項目啟動了中國第一個針對邊境地區的野生生物執法保護的獎項——中國邊境野生生物衛士獎。該獎項旨在激勵、表彰打擊盜獵、控制野生生物跨國界非法貿易,為中國野生生物保護做出重要貢獻的集體和個人,促進邊境地區相關人員在野生生物保護和執法工作上的交流,提高他們的野生生物保護和執法能力。

2008年12月,首屆中國邊境野生生物衛士獎最終評選出25名獲獎者。獲得相關執法設備等物質獎勵之外,獲獎者還參加了WCS在新疆舉辦的野生生物保護與執法培訓,並赴高棉、泰國、寮國三國進行考察,參觀學習當地先進的野生生物保護與執法經驗。

2009年10月,WCS啟動了第二屆中國邊境野生生物衛士獎,最終評選出5名卓越衛士獎、5名傑出衛士獎以及15名優秀衛士獎獲獎者。2010年1月25日的第二屆“衛士獎”頒獎儀式被英國《衛報》譽為“奧所卡式的野生生物保護頒獎典禮”。

2009年10月24日,11月27日,2010年1月25日,WCS聯合搜狐網先後三次舉辦公益訪談,呼籲公眾拒絕消費野生生物製品,支持邊境地區的野生生物執法保護。著名演員陶虹、知名導演馮小寧與著名節目主持人龔寧作為特邀嘉賓參加了訪談。

第二屆“衛士獎”期間,知名導演馮小寧與著名節目主持人龔寧應邀擔任WCS野生生物保護形象大使,與WCS一同呼籲更多公眾關注我國的野生生物保護。

野保宣傳與教育

WCS不僅關注野生生物與自然棲息地的保護,同時也注重面向公眾的生物多樣性保護宣傳教育,通過書籍、展覽、影音作品等形式傳遞科學的野生生物保護理念。WCS還基於研究成果開發教材,將自然保護融入到教學當中。無論是在紐約市的WCS總部,還是在世界各地的項目區域,WCS都開展保護教育項目,讓當地的學生與教育工作者嘗試欣賞大自然,了解野生生物保護的相關事宜。

在中國,WCS中國項目撰寫、編輯、翻譯一系列有關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書籍,涉及科研論著、科普作品、以及實用性極強的物種查詢手冊等多種形式,出版了《中國物種紅色名錄》、《中國獸類野外手冊》、《中國生物多樣性地理圖集》、《遠東地區野生動物蹤跡指南》、《生物入侵和中國生態安全》、《老虎的老師》、《狩獵台上的風景》等書;主編的季刊《世界自然保護信息》創刊11年,免費發放到全國各級保護區、林業局、環保局、科研院校以及關心自然保護的社會各界人士,通過編譯國外科研/科普文章,為我國的保護工作帶來國際最新的保護經驗和信息。此外,公眾可以通過WCS中國項目的網站“保護中國的生物多樣性”,了解WCS的工作以及相關的生物多樣性保護新聞。

WCS還與中國國家教育部合作,於1997年在四川、江西、湖北和雲南四省的部分中國小中開展教師培訓活動,至2002年,共舉辦了11期教師培訓班,培訓教師人數達448人;召開教師會議28次,有數千人次參加。

2004年,WCS與國家教育部合作,將野生動物保護知識納入到中國小的教程,在國內建立了120所以野生動物教育為特色的示範學校。2004年12月,WCS在上海為40名野生動物保護特色學校的教師及科普工作者舉行培訓《蟒蛇羅羅看動物》,2005年8月,WCS教育部又相繼在上海和琿春開展培訓班,並引入老虎課程。

WCS教育部簡介

WCS的教育部門有對年輕人開展長期教育的責任,這一點在2003年Bronx動物園野生生物科學事業項目獲得AZA重大成就獎時再一次得到肯定。這個獎項強調了國家年輕一代保護環境的重要性。通過與國家科學基金的科學、數學、工程和科技領域中的性別平等的項目,他們與大紐約市女童子軍委員會合作,激發年輕女性在科學領域中的興趣和成就。研討會有2000多名女性參加,其中大部分來自紐約城區,研討會向與會者提供了便捷的途徑,使他們能夠接觸到在照顧動物和管理、教育、展覽設計、野外科學、野生生物健康、野生生物科學公園管理等方面的專業性工作。選擇了具有高度責任感的年輕女性到WCS生命研究所(WCS Living Institutions)進行了長達200個小時的夏季實習,從而進一步拓展了她們與保護事業相關的視野。

他們的工作通常會在十幾歲的青少年身上產生立竿見影的效果,使這些即將成人的少年對大自然充滿敬意是至關重要的。有24位從2002年IMAGINE項目畢業的動物園少年導遊,與Bronx動物園野生生物保護項目的工作夥伴一起將保護信息傳播給動物園的參觀者。該項目提供了保護生物學和科技相關的培訓。調查中86%的父母表示,他們的孩子參與這個項目後改善了其在學校的表現,增強了自信心。

國家教師教育項目

1200名來自紐約州、康乃狄克州、南達科他州、堪薩斯州、俄亥俄州、德克薩斯州、賓夕法尼亞州、佛羅里達州、愛荷華州和內布拉斯加州的教師從WCS教師培訓項目中受益。另外,加拿大渥太華及波多黎各的教師也收到了培訓和課程資料。

國際教育項目

教育部門在WCS野外科學家工作和有野生生物生存的地區開展國際項目,讓這些地區的學生、學校和教育者開始欣賞大自然,提高了他們關於生態原則的意識,使他們了解了野生生物保護相關事宜。1993年,我們在美國以外的國家也開展正規的環境教育項目,比如擁有世界最大野生生物產品貿易市場的中國;之後不久,在生物多樣性熱點地區的巴布亞紐幾內亞開展了教育項目。這些都是首次在這兩個國家開展類似的教育項目。

與尚比亞首都盧薩卡的Munda Wanga動物園合作開展教育項目和教師培訓工作也正在進行中。

WCS中國項目北京辦公室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北辰西路1號院5號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C208
電話:010-64807572
郵編:100101

物種信息服務項目

中國物種信息服務(CSIS)
中國擁有極其豐富的動植物種類以及大量的特有物種,是世界上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國家之一。但與此同時,中國的生物資源也在以驚人的速度遭到毀壞,其中很大程度要歸咎於信息匱乏。但沒有充分的生物分布及生態系統狀況等相關信息做依託,我們也很難針對重點區域制定合
理的決策。

中國物種信息服務(CSIS)資料庫始於1996年,是中國環境與發展國際合作委員會生物多樣性工作組第二階段開展的項目之一,其目的是通過物種資料的收集、整理和更新,建立一個全面的物種資料庫和檢索系統,為決策的制定提供參考依據。多年來,CSIS的物種數據和信息的錄入更新工作從未間斷,它包括了中國物種1萬多個物種(全部陸生脊椎動物)的分類、分布、習性等多方面資料,此外還包括陸生脊椎動物物種鑑定、中國的保護地、保護專家、外來入侵物種等信息檢索資料。

自2001年起,CSIS資料庫可以在網上進行查詢(從WCS中國項目的網站www.baohu.org可以進入),2005年以後,CSIS由WCS中國項目與中科院動物研究所共同合作管理。CSIS面向公眾提供了一個平台,無論是否身為專業保護工作者,訪客都可以在此搜尋並查詢相關生物多樣性信息及數據,快速便捷地了解中國生物多樣性。此外,CSIS也向公眾傳播生物多樣性知識,提供教學幫助。

《中國物種紅色名錄》《中國物種紅色名錄》

《中國物種紅色名錄》
基於CSIS,“中國物種紅色名錄”項目也得到了開展,自2005年起,WCS開始參與該項目。該項目旨在通過套用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的紅色名錄等級標準,對我國的野生動植物物種約一萬種進行評估,提出我國的動植物物種紅色目錄,供有關部門和決策者,科研和教學單位,保護界人士和社會各方面關心生物多樣性保護和可持續發
展的人士參考。

《中國生物多樣性地理圖集》《中國生物多樣性地理圖集》

在多年資料收集的基礎上,《中國物種紅色目錄》第一、二、三卷自2004年起先後得到出版,它們不僅收錄了一萬餘種所評估動植物名錄,還對1500多種受威脅脊椎動物以及1171種受威脅無脊椎動物物種詳細信息進行收集與整理,對它們的滅絕危險程度進行評估。這些資料可以在WCS中國項目的網站(www.baohu.org)進行查詢。

《中國生物多樣性地理圖集》
在CSIS和《中國物種紅色名錄》的基礎上,WCS中國項目在大自然保護協會的支持下經過兩年的準備於2009年出版了《中國生物多樣性地理圖集》,該地圖集根據物種豐富度製作了一系列彩色地圖,它們直觀清晰地展示中國生物多樣性的組成、分布、瀕危情況以及保護現狀,為保護決策、環境影響評估、宣傳教育等提供基礎直觀的信息。此外它還對一些受威脅因素進行分析,對中國一些需要優先進行保護的地區進行建議。

此外,基於CSIS的工作,WCS還協助出版了《中國鳥類野外手冊》與《中國獸類野外手冊》,它們全面描述中國鳥類與哺乳動物各物種的生物學特徵與地理分布,並附有分布圖與詳實的彩色手繪圖,是研究工作者與野生動物愛好者理想的參考書籍。

2010知識中國評選

2010知識中國評選
2010知識中國評選
全球最大的中文百科網站——互動百科發起的“2010知識中國”評選活動,旨在表彰對知識的傳播作出重大貢獻的機構、團體及個人,倡導以知識復興引領社會進步的理念,為提升中文知識的全球影響力,增強中國國家文化軟實力貢獻力量!
2010年度博物館故宮博物院北京首都博物館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北京自然博物館中國科學技術館觀復博物館電影傳奇館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中國航空博物館北京天文館中國電影博物館紅樓文化藝術博物館
2010年度NGO綠色和平組織WWF世界自然基金會氣候組織國際野生生物保護學會自然之友達爾問自然求知社山水自然保護中心多背一公斤北京動物園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
2010年度WIKI學校北京市海淀區教師進修學校附屬實驗學校河南汝州第二高級中學深圳市筍崗中學張家港市萬紅國小北京林業大學南京曉莊學院南開大學北京中醫學院河南中醫學院
2010年度網站中國公眾科技網中國科普博覽中國環保網東西網果殼網豆瓣網博聞網阿邦網化石網
2010年度人物李開復方舟子王春燕李煒光朱學恆黃集偉袁越薩蘇
2010年度教師趙欣如莊秀麗劉國臣薛寶衛魯家寶喬碧昌袁花榮羅鵬
2010年度公益行動大使王菲李亞鵬李連杰李冰冰翁虹楊瀾李宇春濮存昕姚晨周迅徐靜蕾
2010年度知識傳播大使:《這裡是北京》阿龍、《讀書》王寧、《讀書俱樂部》常宏玖、《子午書簡》李潘、《文藝之聲》賀超、《魅力科學》盧迪、《國醫堂》梁冬、《走近科學》張騰岳
2010年度產品漢王電紙書iPhone4IpadBambook諾基亞N8海爾模卡電視長虹3D歐寶麗、聯想樂Phone三星美人魚SF系列筆記本愛國者N700
2010年度企業國際商業機器中國有限公司亞洲航空公司Wacom(中國)公司利樂(中國)公司桔子酒店集團聯想移動通信科技有限公司中糧集團有限公司蘇寧電器
2010年度媒體:百科知識雜誌新知客看歷史中國國家地理三聯生活周刊生命時報北京電視台科教頻道品味書香艦船知識大眾醫學、北京人民廣播電台《讀書俱樂部》博覽群書
2010年度圖書:《一百種尾巴或一千張葉子》《大象為什麼不長毛》《俺們農村》《可怕的科學》《讀庫》《自然》《性別戰爭》《歷史:何以至此》《五百年來誰著史》《造物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