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路譜》

《中國路譜》

由全國公路行業合力編纂的《中國路譜》詳盡記述了我國道路的發展歷程,收錄了300多條不同時期、不同特色的代表性公路,內容翔實,圖文並茂,研究深入,是一部融權威性、科學性、知識性於一體的歷史文獻和科普專著。《中國路譜》的出版,使公路、水路交通領域的船、橋、路、港四大譜志全部出齊,在中國交通發展史志上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中國路譜》中國路譜

隨著原始社會自然經濟的解體和商品經濟的發育,道路成為人們最主要的生產生活要素之一。中國道路發展的歷史,貫穿於整箇中華民族的文明史。早在公元前27世紀黃帝時代,黃河流域和長江以北地區就有了人工修築的道路。夏朝“陸行乘車,水行乘舟”,出現了用於運輸、作戰的車輛和相應的道路系統。商朝都城附近道路“其平如砥,其直如矢”,發展到了相當水平。周朝道路已有城市道路、連線城市的幹線道路和鄉村道路體系劃分。東漢時期打通了東起長安、西達地中海的“絲綢之路”,極大促進了中外經濟文化交流。秦朝推行“車同軌”,建成了聞名天下的“馳道”,漢、唐、宋、元、明歷朝所建的“驛道”和清朝所建的“官馬大道”不僅成為當時國家政治統治的重要工具,也是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

現代交通工具汽車催生了公路。1919年,北洋政府發布《修治道路條例》,中國有了第一部公路法規,公路也有了國道省道縣道里道(村、里道路)之分,並有了相應的技術標準,中國公路開始起步。國民政府建立後,中國公路里程曾經迅速增加,抗日戰爭期間全國公路遭受嚴重破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時,全國僅有公路8萬公里,鋪設路面里程不到40%,其中瀝青、水泥路面只有300公里。

出版歷程

為總結回顧數千年道路交通歷史沿革,弘揚和保存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集中展現當代公路建設的技術進步和巨大成就,2004年5月,交通部決定編輯出版大型專著《中國路譜》,並由《中國公路》雜誌社承擔編輯出版工作。

《中國路譜》的編輯出版得到了交通部領導和有關司局領導的指導;得到了交通部專家委員會、中國公路學會、人民交通出版社、交通部交通科學研究院、交通部公路科學研究院、交通部規劃研究院、中交公路規劃設計院等組織和單位專家的支持。

《中國路譜》的出版凝聚了全國地方交通系統各級領導和專家的心血,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交通廳(委、局)、公路局(處)、高速公路管理局(公司)、公路學會、科研院所等單位對這本專著的出版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台灣、香港、澳門公路部門對本書的出版提供了許多寶貴的圖文資料;各地市政、旅遊、史志、農林等部門也提供了許多資料和幫助,在此我們向這些單位和個人表示衷心的感謝。

編寫大綱

《中國路譜》《中國路譜》

張春賢部長撰寫(配圖並用手寫體落款,1000字左右,2頁)

緒論

總述中國幾千年來道路建設的成就,各個時期的技術特點及發展脈絡,分以下章節:
1、《踏平坎坷》敘述道路的起源。
2、《馳道同軌》敘述有文字記載以後至秦統一時期中國道路的歷史性進步。
3、《車轔馬蕭》敘述兩漢至明清中國道路發展的成就,簡述陸地交通工具的發展、道路驛站及道路網路的形成。
4、《烽火萬里》敘述1949年以前中國公路的出現和發展,著重敘述抗戰時期敵我雙方的戰略公路建設。
5、《陽關通衢》敘述解放以後至20世紀80年代中國公路國省道網路形成和發展。
6、《大路朝陽》敘述20世紀80年代以後國省道路網的完善;農村公路建設;高速公路的誕生和國家高速公路網規劃。
7、《跨越時空》新世紀在科學的發展觀指引下,我國公路新的跨越式發展的思路和實施步驟。
(本篇計4萬字,配插圖,約60頁)

中國道路世系表

1、中國古代道路技術世系表(著名古代道路的歷史沿革,技術變遷)
2、中國公路技術世系表(現代著名公路的歷史沿革,技術進步)
3、中國道路管理機構、制度、法令世系表
4、中國道路設施技術世系表(車輛、橋涵、里程碑、驛站、車站、服務區、物流樞紐場站、安全防護設施、智慧型交通設施)
5、公路技術分類世系表

古代道路

1、古代道路技術概述(10000字)
2、以圖文並重的方式重點介紹不同歷史時期道路的標誌性工程,主要有十條主要的古代道路。
1)、秦蜀棧道:建於春秋時期,秦國為攫取四川盆地的財富,壯大秦國實力,開通棧道,橫絕秦嶺,在萬山從中修建棧道。後因戰爭需要,屢建屢毀,直到秦漢時代,一直是陝西通往四川的重要通道。
2)、秦馳道、直道:公元前220年,秦統一中國,為鞏固統一局面,修建馳道。東窮齊燕,南極吳楚,西至臨洮、羌中,北據河為塞,沿陰山至遼東,總里程17920公里。
3)、零關古道公元前130年,司馬相如奉漢武帝之命,出使西南,建零關道。起於四川宜賓,至於西昌,橫絕大渡河、雅龍江、北盤江,是我國古代通往西南地區和印度、阿富汗等地的重要商道。
4)、絲綢之路:公元前132年,張騫奉漢武帝之命,出使西域(今新疆),開通自長安到新疆、中東至羅馬帝國的商業通道,將中國的絲綢等產品運往西方,故稱“絲綢之路”。是當時世界上最長的一條國際通道。
5)、交趾古道:漢將馬援遠征交趾(今越南),自廣西合浦沿海修築山路417公里,直指越南河內等地,是當時重要的戰略通道。
6)、運河御道:公元605年,隋煬帝下令修建南北大運河,同時修建運河沿岸道路,稱為“御道”,全長2000多公里,和大運河一起成為我國南北交通的重要通道。
7)、唐蕃古道:公元7世紀,松贊乾布統一西藏建立吐蕃王國,與唐王朝建立良好關係。公元641年,唐王朝送文成公主入藏和親,開闢唐蕃古道。其自長安,經青海樂都縣、西寧市、共和縣,渡通天河,翻唐古拉山口至拉薩,總里程2895公里,是漢藏兩地的重要通道。
8)、渤海古道:公元698年,黑龍江、松花江流域的靺鞨人建立渤海王國,公元713年,被唐王朝封為渤海郡。建立起自長安,河南道、河北道,渡山海關至遼寧朝陽、清原,吉林渾江、琿春,朝鮮鹹興,黑龍江寧安等地的渤海古道。是當時通往東北地區的重要商道。
9)、南詔古道:南詔是唐代雲南地區建立的王國,國都設於大理。自長安經川東、黔西,至雲南昭通到大理,或經川西漢源到大理,建立商道。是雲南通往中原地區的重要通道。
10)、官馬大道:建於清朝,分北路、西路、南路。北路自北京通往張家口、蒙古國烏蘭巴托和恰克圖(俄蒙邊界),經山海關至瀋陽、到齊齊哈爾,經承德,至內蒙古多倫、海拉爾等地;西路自北京經河北保定、山西太原、臨汾,過潼關,經西安、蘭州到烏魯木齊、伊犁,經蘭州分道,過成都、雅安到拉薩;南路自北京經河北正定、武昌、長沙、貴陽,到雲南,可轉道緬甸、印度、越南等國,自長沙、衡陽至桂林,自衡陽越南嶺,過韶關到廣州,自北京經山東德州、濟南、江蘇徐州、南京、浙江杭州、衢州到福建建甌、福州。是中國古代最完備的道路交通網路。

早期公路

1、早期公路(城市道路)技術概述(6000字)
2、以圖文並重的方式重點介紹一批公路(城市道路)。
1)、天津、上海、北京、南京、廣州等城市的早期道路。
2)、台灣公路:1896年,日軍占領下的台灣建成台中到台南等公路430公里。
3)、張庫公路:1907年5月,萬國汽車環行會舉行巴黎-北京之間的長途比賽,為此需修建張家口至蒙古庫倫(烏蘭巴托)的公路。當時利用官馬古道北路的北京至恰克圖一線改造,成為中國最早的公路之一,全長1110公里(現中國境內張家口-二連浩特487公里)。
4)、長潭公路:建於1913年,1921年通車,起於長沙,止於湘潭,全長50.11公里。
5)、京津公路:建於1917年,1921年通車,在清朝的官馬大道上修整,全長132公里。
6)、京(南京)滬公路:
7)、贛閩公路:1927年至1935年,為圍剿在江西、福建的共產黨蘇區,國民政府提出“交通清共”,江西境內共修建公路5958公里,福建境內1104公里。這些公路應一時軍事圍剿之需,質量低劣。
8)、中緬公路:1937年,為打通西南出海通道,獲得盟國軍事援助物資,國民政府準備開闢一條從雲南到緬甸仰光的國際公路。到1938年8月,中國境內雲南下關經寶山、芒市、至畹町的574.4公里建成,11月全線打通,1939年1月下關至昆明段建成。全線許多路段鋪設了瀝青路面,這是中國機械化施工鋪設路面的開端。
9)、中印公路:1940年,滇緬公路屢遭日軍轟炸,次年太平洋戰爭爆發,美英對日宣戰,緬甸被日軍占領,急需修建通往印度的戰略通道,1942年開始勘測滇緬公路龍陵經騰衝到緬甸密支那到印度列多的中印公路北線,中國境內全長234公里,緬甸、印度境內434公里。直到1945年1月,昆明到印度列多的中印公路1568公里全線打通。戰後基本荒廢。
10)、西蘭公路:東起西安,西至蘭州,全長704公里,1934年開始分三期施工,1939年竣工,全線鋪設瀝青路面。
11)、川陝公路:南起成都,經綿陽、劍閣、昭化、廣元至川陝交界的棋盤關,長420公里,與漢(中)寧(強)公路,西(安)漢(中)公路相連,是四川到關中的必由之路。
12)、陝甘寧邊區公路:從1937年到1945年,共修建和改造公路1522公里,保障了陝北根據地的交通運輸。
13)、哈大公路:由日本關東軍提出修建,南起大連,經瀋陽、長春到哈爾濱,再連線通往中蘇邊界的公路,仿德國高速公路修建,雙向四車道,中央分割頻寬4米。目的是為了軍事用途,又叫“國防道路”。1939年開始勘測,設計總長1031公里,到1945年日軍投降,僅完成哈爾濱到吉林九台和瀋陽到鞍山的部分路基,並在遼陽至鞍山段作了50米水泥混凝土和涵洞試驗段,以當時的技術、財政實力,根本無法完成此項工程。
(計50頁)。

現代公路

現代公路發展及技術概述(10000字)。
1、縣鄉村公路
縣鄉村公路網介紹;
縣鄉村公路技術概述;
圖文並重介紹部分縣鄉村公路。
2、省道
省道公路網介紹;
省道公路技術概述;
圖文並重介紹部分重點省道。
3、國道
國道網的形成(重點介紹“五縱七橫”國道主幹線和國家高速公路網規劃)
國道技術概述;
A、圖文並重介紹普通國道:
1)京瀋101國道:南起北京,經承德至瀋陽。全長858公里。
2)京哈102國道:南起北京,經山海關、瀋陽、長春至哈爾濱。全長1231公里。1995年通過文明樣板路驗收。其中北京到瀋陽段是五縱七橫國道主幹線“丹拉線”的一段。
3)京塘103國道:西起北京,經天津至塘沽。全長142公里。
4)京福104國道:北起北京,經天津、濟南、南京、杭州至福建,全長2284公里。是五縱七橫國道主幹線之一。1994年通過文明樣板路驗收。獨立章節介紹福溫公路。
5)京珠105國道:北起北京,經南昌、廣州至珠海。全長2361公里。其中廣珠段是五縱七橫國道主幹線“京珠線”的一段。
6)京廣106國道:北起北京,經蘭考、黃岡至廣州。全長2497公里。
7)京深107國道:北起北京,經石家莊、鄭州、武漢、長沙、廣州至深圳,全長2449公里,是五縱七橫國道主幹線“京珠線”的一段。1993年全線通過文明樣板路驗收。
8)京昆108國道:北起北京,經太原、西安、成都至昆明。全長3356公里。其中太原至昆明段其中二連浩特到太原段是五縱七橫國道主幹線“二河線”的一段。
9)京拉109國道:東起北京,經河北、內蒙至銀川、蘭州、西寧,折而向西南,經格爾木至拉薩。全長3763公里,是從北京出發的最長的國道。其中銀川到拉薩是五縱七橫國道主幹線“丹拉線”的一段。獨立章節介紹川藏公路。
10)京銀110國道:東起北京,經呼和浩特至銀川。全長1063公里。是五縱七橫國道主幹線“丹拉線”的一段。
11)京加111國道:南起北京,經通遼、烏蘭浩特至加格達其。全長2034公里。
12)北京環線112國道:宣化、唐山、寧河、淶源。全長942公里。
13)鶴大201國道:北起鶴崗,經牡丹江至大連。全長1822公里。
14)黑大202國道:北起黑河,經哈爾濱、長春、瀋陽至大連。全長1696公里。是五縱七橫國道主幹線“同三線”的一段。
15)明沈203國道:北起黑龍江明水縣,經扶餘至瀋陽。全長656公里。
16)煙滬204國道:北起煙臺、經連雲港,至上海。全長918公里。2003年通過文明樣板路驗收。是五縱七橫國道主幹線“同三線”的一段。
17)山深205國道:北起山海關,經淄博、南京、屯溪至深圳。全長2755公里。
18)煙汕206國道:北起煙臺,經徐州、合肥、景德鎮至汕頭。全長2324公里。
19)錫海207國道:北起錫林浩特,經張家口、長治、襄樊、常德、悟州至海安。全長3566公里,是中國南北方向最長的國道。
20)二長208國道:北起二連浩特,經集寧、太原至長治。全長737公里。其中二連浩特到太原段是五縱七橫國道主幹線“二河線”的一段。
21)呼北209國道:北起呼和浩特,經三門峽、柳州至北海。全長3315公里。
22)包南210國道:北起包頭,經西安、重慶、貴陽,至南寧。全長3005公里。2004年通過文明樣板路驗收。
23)銀西211國道:北起銀川,南至西安。全長604公里。
24)蘭重212國道:北起蘭州,經廣元至重慶。全長1084公里。
25)蘭磨213國道:北起蘭州,經成都、昆明、景洪至磨憨。全長2852公里。其中成都到昆明段是五縱七橫國道主幹線“二河線”的一段。獨立章節介紹昆洛公路。
26)西景214國道:北起西寧,經昌都至景洪。全長3008公里。獨立章節介紹滇藏公路。
27)紅格215國道:北起紅柳園,經敦煌至格爾木。全長645公里。
28)阿巴216國道:北起阿勒泰,經烏魯木齊至巴侖台。全長826公里。獨立章節介紹天山公路。
29)阿庫217國道:北起阿勒泰,經獨山子至庫車。全長1082公里。
30)清若218國道:北起清水河,伊寧、庫爾勒至若羌。全長1129公里。
31)葉拉219國道:北起葉城,經獅泉河至拉孜,又稱新藏公路。全長2139公里。
32)東鄭220國道:北起東營,經濟南至鄭州。全長526公里。
33)哈同221國道:北起同江,南至哈爾濱,是五縱七橫中沿海大通道“同三線”的最北段。全長639公里。
34)哈伊222國道:北起伊春,南至哈爾濱。全長332公里。
35)海榆東線223國道:北起海口,經瓊州至榆林,是海南環島公路的東段。全長322公里。
36)海榆中線224國道:北起海口,經瓊中至榆林。全長296公里。是五縱七橫國道主幹線“同三線”的一段。
37)海榆西線225國道:北起海口,經東方至榆林,是海南環島公路的西段。全長431公里。
38)楚墨226國道:擬取消
39)西張227國道:北起張掖,南至西寧。全長345公里。
40)台灣環線228國道
41)綏滿301國道:東起中俄邊境綏芬河,經牡丹江、哈爾濱、大慶、齊齊哈爾、海拉爾至中俄邊境滿洲里。全長1448公里。是五縱七橫國道主幹線之一。
42)琿烏302國道:東起琿春,經圖門、吉林、長春,西至烏蘭浩特。全長1024公里。
43)集錫303國道:東起集安,經四平、通遼,西至西林浩特。全長1265公里。
44)丹霍304國道:東起丹東,經通遼,西至霍林河。全長818公里。其中丹東到瀋陽段是五縱七橫國道主幹線“丹拉線”的一段。獨立章節介紹沈丹公路。
45)莊林305國道:東起遼寧莊河,經營口、敖漢旗,西至內蒙古林東。全長561公里。
46)綏克306國道:東起遼寧綏中,西至內蒙古克什克騰旗。全長689公里。
47)黃銀307國道:東起黃驊,經石家莊、太原,西至銀川。全長1193公里。其中石家莊到銀川段是五縱七橫國道主幹線“丹拉線”的一段。
48)青石308國道:東起青島,經濟南,西至石家莊。全長659公里。是五縱七橫國道主幹線“青銀線”的一段。
49)榮蘭309國道:東起榮城,經濟南、宜川,西至蘭州。全長1961公里。獨立章節介紹宜蘭公路。
50)連天310國道:東起連雲港,經徐州、鄭州、西安至天水。全長1153公里。是五縱七橫國道主幹線“連霍線”的一段。
51)徐西311國道:東起徐州,經許昌,西至西峽。全長649公里。
52)滬霍312國道:東起上海,經南京、合肥、西安、蘭州、烏魯木齊至霍爾果斯。2001年通過文明樣板路驗收。其中天水到霍爾果斯段是五縱七橫國道主幹線“連霍線”的一段。獨立章節介紹中巴公路。
53)安若313國道:東起安西,經敦煌,西至若羌。擬取消。
54)烏紅314國道:東起烏魯木齊,經喀什,西至紅其拉甫。全長2073公里。
55)西喀315國道:東起西寧,經若羌,西至喀什。全長2746公里。
56)福蘭316國道:東起福州,經南昌、武漢,西至蘭州。全長1985公里。
57)成那317國道:東起成都,經昌都,西至那曲,又稱川藏北線。全長1917公里。
58)滬聶318國道:東起上海,經武漢、成都、拉薩至聶拉木,其中成都到拉薩稱川藏公路,拉薩到聶拉木稱中尼公路。全長4907公里,是中國最長的國道。其中上海到成都段是五縱七橫國道主幹線之一。獨立章節介紹康藏公路(川藏公路)、中尼公路。
59)廈成319國道:東起廈門,經長沙、重慶,西至成都。全長2631公里。1999年通過文明樣板路驗收。
60)滬瑞320國道:東起上海,經南昌、昆明、畹町至瑞麗,全長3315公里。2002年通過文明樣板路驗收。是五縱七橫國道主幹線之一。
61)廣成321國道:東起廣州,經桂林、貴陽,西至成都。全長1749公里。
62)衡友322國道:東起衡陽,經桂林、南寧、憑祥,西至友誼關。全長1045公里。其中衡陽到南寧段是五縱七橫國道主幹線“衡昆線”的一段。
63)瑞臨323國道:東起瑞金,經韶關、柳州,西至臨滄。全長2316公里。
64)福昆324國道:東起福州,經廣州、南寧,西至昆明。全長2201公里。其中南寧到昆明段是五縱七橫國道主幹線“衡昆線”的一段。
65)廣南325國道:東起廣州,經湛江,西至南寧。全長771公里。是五縱七橫國道主幹線“同三線”的一段。
66)秀河326國道:東起秀山、經畢節、箇舊,西至河口。全長1239公里。其中石林到河口段是五縱七橫國道主幹線“二河線”的一段。
67)連菏327國道:東起連雲港,經濟寧,西至菏澤。全長395公里。
68)南通328國道:東起南通,經揚州,西至南京。全長243公里。
69)杭沈329國道:東起沈家門,經寧波,西至杭州。全長190公里。
70)溫壽330國道:東起溫州,西至壽昌。全長318公里。
B、圖文並重介紹國道網高速公路25條:
1)滬嘉高速:1988年建成,自上海市區至嘉定區,全長18.5公里,雙向四車道。是中國內地第一條高速公路。(地方高速)
2)廣佛高速:1989年建成,自廣州至佛山。全長23公里。雙向四車道,寬26米,目前已改造為雙向八車道。(廣州-昆明高速廣佛段)
3)瀋大高速:1990建成,北起瀋陽,南至大連,全長375公里,雙向四車道,2004年改造成雙向八車道,是中國第一條最長的八車道高速公路。(瀋陽-海口高速沈大段)
4)西臨高速:1990年建成,西起西安,東至臨潼,全長23.88公里,雙向四車道。是我國西部第一條高速公路。是五縱七橫國道主幹線“連霍線”的一段。(連雲港-霍爾果斯高速西臨段)
5)合寧高速:1991年建成安徽段,全長92公里,雙向四車道,水泥混凝土路面。在1991年的抗洪鬥爭中發揮了無可估量的作用。是五縱七橫國道主幹線“滬成線”的一段。(上海-西安高速合寧段)
6)京津塘高速:1993年建成,西起北京,經河北省廊坊,至天津塘沽,全長142.69公里,雙向四車道。是中國第一條世行貸款修建的省際高速公路,同時也是國內第一個使用費迪克條款進行工程管理的項目。
7)首都機場高速:1993年建成,南起北京三環路三元立交橋,北至首都機場,全長18公里,是中國內地第一條雙向六車道的高速公路。
8)濟青高速:1993年建成,西起濟南,東至青島,全長318公里,雙向四車道,是五縱七橫國道主幹線“青銀線”的組成部分。(青島-銀川高速濟青段)
9)廣深高速:1994建成,北起廣州,南至深圳,全長122公里,雙向六車道。是內地聯繫香港的重要公路通道。(北京-港澳高速廣深段)
10)滬寧高速:1996年建成,東起上海,經蘇州、無錫、常州、鎮江至南京,全長274公里,雙向四車道。目前正在改造成六車道。是五縱七橫國道主幹線“滬成線”的一段。(上海-成都)
11)石太高速:1996年建成,西起太原,東至石家莊,全長240公里。其中太原至晉冀省界的舊關,稱太舊高速公路,全長144公里。雙向四車道。是當時工程最為艱巨的山區高速公路之一。
12)宜黃高速:1996年建成,東起湖北黃石,經武漢,至宜昌,全長350公里,雙向四車道。是五縱七橫國道主幹線“滬成線”的一段。
13)昌九高速:1996年建成,南起南昌,北至九江,全長145公里,雙向四車道。
14)海南環島高速:
15)京滬高速:2001年建成,北起北京,經天津、濟南、泰安、淮陰、江陰、無錫至上海,全長1200公里,是中國第一個建成的省際幹線高速公路通道。是中國三條重要路段之一。
16)滬杭甬高速:是五縱七橫國道主幹線“同三線”的一段。
17)京瀋高速:2002年建成,南起北京,經唐山、山海關、至瀋陽,全長700公里,雙向六車道。是中國最長的全程六車道高速公路,2003年第一個實現省際聯網收費。是中國三條重要路段之一。
18)京張高速:南起北京,經八達嶺、延慶至河北張家口。是五縱七橫國道主幹線“丹拉線”的一段。
19)京珠高速:2005年建成,北起北京,經石家莊、鄭州、武漢、長沙、廣州至珠海。全長2000多公里,是中國已建成的最長的省際幹線高速公路通道。是五縱七橫國道主幹線之一。
20)京福高速:建設中,其北段與京滬高速公路重合,自泰安以南,經徐州、南京、杭州至福州。是中國東部第二條省際幹線高速公路通道。是我國五縱七橫國道主幹線之一。
21)昆曼高速(中國雲南段):建設中,北起昆明,經玉溪、西雙版納,穿越寮國,到泰國曼谷,是中國第一條國際高速公路,其中昆明到玉溪段,是西南地區第一條雙向六車道高速公路。
22)福廈高速:是五縱七橫國道主幹線“同三線”的一段。
23)呼包高速:是五縱七橫國道主幹線“丹拉線”的一段。
24)土烏大高速:其中吐魯番到烏魯木齊段是五縱七橫國道主幹線“連霍線”的一段。
25)西南出海大通道:北起四川成都,經重慶、遵義、貴陽、柳州、南寧至北海。是西南地區最重要的省際幹線高速公路通道,其輔助通道已於2001年建成。是三條重要路段之一。獨立章節介紹成渝高速、桂柳高速等。
26)廣汕高速公路:是五縱七橫國道主幹線“同三線”的一段。
27)廣湛高速公路:是五縱七橫國道主幹線“同三線”的一段。
28)台灣高速公路
計120頁。
4、專用公路
專用公路介紹;
專用公路分類及技術概述;
1)疏港公路:煙臺疏港路等;
2)旅遊公路:川九公路等;
3)礦山、油田、水利公路:三峽工程公路等;
4)林區公路:大興安嶺林區公路;
5)農場公路:黑龍江農場公路、糧棉路;
5、城市道路:
現代城市幹線、環線道路,包括直轄市、省會、計畫單列市、特別行政區。
圖文並重介紹部分重點專用公路。

附錄

1、中國公路分布圖一(1906-1949)
2、中國公路分布圖二(1950-1979)
3、中國公路分布圖三(1980-2000)
4、中國公路分布圖四(2001-2005)
5、中國公路年度增長表(分等級排列)。
6、中國高速公路分布圖(截止到2005年12月)
7、中國高速公路年度增長表
8、中國公路技術等級一覽表
9、中國與世界主要國家公路里程比較圖表

計30頁。

後記

介紹中國路譜編輯過程,鳴謝各有關單位、個人。(1000字,計2頁)

主要參編人員、編輯、撰稿、攝影、翻譯、設計人員名單。(計4頁)

著作權頁

全書總計550頁。

註:全書文字敘述用“中國”,不用“我國”;全書年代表述1911年以前用帝王紀年註明公元紀年,1911年以後統一為公元紀年;早期、現代公路介紹中主要文字內容為:建設年代、起止地點(註明現代地名)、地質條件、氣候環境、技術等級、技術數據、路基路面材料、技術難點、特點、獲獎情況(限國家和部級以上技術獎勵)等。

第二屆中國出版政府圖書獎

本任務盤點第二屆中國出版政府圖書獎獲獎的相關圖書。
《我是我的神》
《天行者》
《你是我的寶貝》
《彎彎》
《廣西大百科全書》
《共和國糧食報告》
《紅袋鼠幽默童話》
《北京跑酷》
《宋畫全集》
《中國彈起》
《苦難輝煌》
《中國兒童百科全書》
《安塔拉傳奇》
《西班牙文學:黃金世紀研究》
《郁達夫全集》
《明式家具研究》
《二十世紀中國史綱》
《中國家譜總目》
《馬克思傳》
《澳門編年史》
《基於特徵模型的智慧型自適應控制》
《中國古代建築史》
《歷代文話》
《太平寰宇記》
《中國棉花品種志(1978~2007)》
《河北動物志》
《西藏藏族人類學研究》
《20世紀中國科學口述史》
《彈藥發射安全性導論》
《唐有祺文集》
《電子晶體學與圖像處理》
《中國潔淨煤》
《生態水利工程原理與技術》
《中國海相油氣勘探》
《中國氣候變化科學概論》
《大黃的現代研究》
《冉氏釋名本草》
《神經導航外科學》
《膝關節交叉韌帶外科學》
《中國臨床皮膚病學》
《中國新文學大系1976~2000》
《人與自然關係中的倫理與法》
《解放戰爭》
《母語教材研究》
《魯迅譯文全集》
《中國古代民間故事類型研究》
《東亞華人社會的形成和發展:華商網路、移民與一體化趨勢》
《敦煌佛教音樂文學研究》
《國民經濟統計前沿問題》
《北京宣南歷史地圖集》
《國運:南方記事》
《道藏說略》
《崇善樓書系》
《陸儼少全集》
《中國磁州窯》
《靳尚誼全記錄》
《內蒙古珍寶》
《透過硝煙的鏡頭:中國戰地攝影師訪談》
《西安鼓樂全書》
《中國當代作曲家曲庫》
《戲曲文獻學》
《中國藏戲史》
《全球兒童文學典藏書系》
《繪本中國故事》
《喜羊羊與灰太狼電視動畫系列叢書》
《甜趣新童謠》
《當代中國俄語名家學術文庫》
《中國民族文化走廊叢書》
《當著落葉紛飛》
《世界經典橋樑書》
《學問有道:學部委員訪談錄》
《兩漢全書》
《中醫古籍孤本大全》
《閩台族譜彙刊》
《上海博物館藏甲骨文字》
《趙翼全集》
《王士禛全集》
《呂祖謙全集》
《實現高效率學習的認知科學基礎研究》
《藏族十明文化傳世經典叢書·寧瑪系列》
《朝鮮語聯關語大辭典》
《彝漢大詞典》
《唐加勒克作品集》
《帕米爾柯爾克孜約隆》
《哈尼族口傳文化譯註全集》
《羌族釋比經典》
《漢語成語源流大辭典》
《新時代西漢大詞典》
《新牛津英漢雙解大詞典》
《光纖材料技術》
《歐洲歷史大辭典》
《紡織辭典》
《好好玩泡泡書》
《夢跟顏色一樣輕:90後作家高璨詩繪本》
《中國城市巡禮》
《漢藏交融:金銅佛像集萃》
《私想者》
《工業設計教程》
《中國記憶:五千年文明瑰寶》
《中國本草彩色圖鑑:常用中藥篇》
《金屬材料理化測試全書》
《季羨林全集》
《中國美術60年:1949-2009》
《所思所見入畫圖》
《超聲速飛機空氣動力學》
《中國侗族在三江》
《李味青花鳥畫》
《中國富寧壯族坡芽歌書》
《莊學本全集》
《靈魂深處的樂思:西方音樂與觀念》
《中華五色》
《西部地理:甘肅印象》
《秦始皇帝陵》
《現代思想中的建築》
《廣州沉香筆記》
《純影》
《畫說紅樓夢》
《女紅:中國女性閨房藝術》
《中國墓葬史》
《比文較字:圖說中西文字源流》
《山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音像集:柳子戲》
《魅力中國:中國文化精粹、中國工藝珍寶、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
《列寧專題文集》
《南京傳統手工藝術》
《地下工程淺埋暗挖技術通論》
《藏經音義隨函錄研究》
《工藝美術大師俞海青作品集》
《鋼琴藝術大百科》
《中華人民共和國地貌圖》
《磁場輔助超精密光整加工技術》
《饒宗頤二十世紀學術文集》
《中國藝術動畫30年》
《古都瑰寶》
《馬克思恩格斯文集》
《星火燎原全集》
《中國可持續發展總綱》
《當代學者視野中的馬克思主義哲學》
《費孝通全集》
《中國近代通史》
《中國古代圖書印刷史》
《羅常培文集》
《潘菽全集》
《鄭成思著作權文集》
《馬克思主義戰爭觀和當代戰爭》
《清代理學史》
《中國古代青銅器綜論》
《中國近代邊界史》
《中國教育史研究》
《中國清真飲食文化》
《高性能炭炭航空制動材料的製備技術》
《生物入侵與中國生態安全》
《流態化手冊》
《500年來環境變遷與社會應對叢書》
《非線性科學若干前沿問題》
《中國生態交錯帶》
《杭州灣跨海大橋技術創新與套用》
《中國木本植物分布圖集》
《當代藥用植物典》
《北京譜儀(Ⅱ正負電子物理)》
《流域泥沙動力學模型》
《陳國達全集》 | 《清宮醫案集成》
《張金哲小兒腹部外科學》
《超寬頻天線理論與技術》
《中國歷代著名文學家評傳》
《清代東南書院與學術及文學》
《廢名集》
《邊坡與滑坡工程治理》
《古希臘悲劇喜劇全集》
《地下空間科學開發與利用》
《中國貴州民族民間美術全集》
《春華秋實·1949~2009新中國版畫集》
《顏真卿書法全集》
《楊蔭瀏全集》
《少兒科普名人名著書系》
《笑貓日記:那個黑色的下午》
《大秦鐵路重載運輸技術》
《新中國出土墓誌》
《新獲吐魯番出土文獻》
《中國路譜》
《敦煌經部文獻合集》
《蒙古英雄史詩大系》
《先哲遺書》
《中朝大詞典》
《漢維大詞典》
《漢俄大詞典》
《嫦娥書系》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歷史進程和基本經驗》
《溯歷史: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在中國的傳播前史》
《中國財政60年》
《中國人權建設60年》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司法制度論綱》
《中國戰爭史地圖集》
《解放西藏史》
《中國人民解放軍歷史圖志》
《邁向現代化的中國經濟發展叢書》
《強軍之路:親歷中國軍隊重大改革與發展》
《中國思想學說史》
《中國市場經濟發展研究:市場化進程與經濟成長和結構演進》
《梵華樓》
《中古漢字流變》
《漢語方言地圖集》
《老子古今(修訂版)》
《資本主義理解史》
《獸醫病理學原色圖譜》
《中國西北少數民族通史》
《社會政策論叢》
《法哲學通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