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夜宴桃李園序

春夜宴桃李園序

《春夜宴從弟桃花園序》又名《春夜宴諸從弟桃李園序》,是唐代詩人李白所著。李白與堂弟們在春夜宴飲賦詩,並為之作此序文,文章以清新俊逸的風格,轉折自如的筆調,記敘了作者與諸位堂弟在桃花園聚會賦詩暢敘天倫一事,慷慨激昂地表達了李白熱愛生活、熱愛生命的人生追求和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

基本信息

作品原文

春夜宴桃李園序春夜宴桃李園序
春夜宴桃李園序
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①;光陰者,百代之過客②。而浮生若夢,為歡幾何③?古人秉燭夜遊,良有以也④。況陽春召我以煙景,大塊假我以文章⑤。會桃李之芳園,序天倫之樂事⑥。群季俊秀,皆為惠連⑦;吾人詠歌,獨慚康樂⑧。幽賞未已,高談轉清⑨。開瓊筵以坐花,飛羽觴而醉月⑩。不有佳作,何伸雅懷⑾?如詩不成,罰依金谷酒數⑿。

作品注釋

①夫;用在句首,表示闡發議論的語氣。 者:用在主語後面,表示語音及語氣上的停頓。 逆旅:旅館。逆,迎,迎止賓客的地方。
②過客,過路的旅客。
③而:連線上文,表示順承關係。 浮生:謂世事無定,人生短促。這是舊時對人生的消極看法。漢賈誼《鵬鳥賦》:“其生若浮兮,其死若休。” 幾何:多少。
④秉燭夜遊:謂及時行樂。秉,執。《古詩十九首》之十五:“生年不滿百,常懷千歲憂。晝短苦夜長,何不秉燭游!” 良:實在,的確。 以:原因,道理。也:表示肯定語氣。
⑤陽春:溫暖的春天。 煙景:春天的美好景色。 大塊:大自然。《莊子·齊物論》:“夫大塊噫氣,期名為風。”成玄英疏:“大塊者,造物之名,自然之稱。”清人俞樾認為“大塊”就是地。見《諸子評議》卷一。 文章:錯綜美麗的色彩或花紋。這裡指錦繡般的自然景物。
⑥芳園:即花園。 序:歡舒,暢談。 天倫:舊指父子、兄弟等天然的親屬關係。
⑦群季:諸弟。古人兄弟按年齡排列,稱伯、仲、叔、季。 惠連:南朝宋文學家謝惠連,陳郡陽夏人。謝靈運的族弟,當時人稱他們為“大小謝”。作者藉以讚譽諸弟的才華。
⑧吾人:即吾。相當於現代漢語的“我”。 詠歌:吟詩,做詩。 康樂:即謝靈運。他在晉時襲封康樂公,所以稱謝康樂。他是南朝宋的著名詩人,善於描繪自然景色,開文學史上的山水詩一派。這裡是作者藉以自愧。 獨慚:猶言自愧。
⑨幽:沉靜,安閒。 清:清雅。
⑩瓊筵:比喻珍美的筵席。南朝齊謝眺《始出尚書省》詩:“既通金閨籍,復酌瓊筵醴。” 坐花:坐在花間。 飛:形容不斷舉杯喝酒。 羽觴:古代喝酒用的兩邊有耳的杯子。 醉月:即醉於月下,中間省去介詞“於”。上一句的“坐花”結構相同。
⑾伸:抒發。 雅懷:高雅的情懷。
⑿依:按照,根據 金谷酒數,泛指宴會上罰酒的杯數。晉朝富豪石崇家有金谷園。石崇常在園中同賓客飲宴,即席賦詩,不會做的要罰酒三杯。石崇《金谷詩序》中有“遂各賦詩,以敘中懷,或不能者,罰酒三斗”的句子。

作品譯文

天地是萬物的旅舍,時光是百代的過客。人生飄浮無常,好似夢幻一般,歡樂的日子能有多少呢?古人拿著蠟燭,在夜間遊樂,確實是有原因的!何況清明溫和的春天以秀美的景色來召引我們,大自然又給我們提供了一派錦繡風光。現在聚會在桃李芬芳的花園裡,暢談兄弟間的樂事。諸弟聰明過人,都有謝惠連的才華。大家詠詩歌唱,唯獨我不能和謝康樂相比而感到羞愧。靜靜地欣賞春夜的景色還沒有完了,縱情的談論又轉向清雅。擺出豪華的筵席,坐在花叢中間,酒杯頻傳,醉倒在月光之下。沒有好的詩篇,怎能抒發高雅的情懷?如有作詩不成的,按照金谷園的先例,罰酒三杯。

作品評析

李白的《春夜宴桃李園序》在謀篇方面,採取了緣題生髮的方法。這個題目,可分為幾個層次,即宴、春夜之宴、春夜桃李園之宴。文章將上述的層次均寫到了。而“為歡幾何”,則是本序文的宗旨。此外,本文的結構頗具特點。起頭關於天地、萬物、人生的感喟,將這個尋常的歡宴放在終極關懷的主題之下,使其得到了升華。而結尾“不有佳作,何伸雅懷?如詩不成,罰依金谷酒數”卻又是一種很隨意的寫法。但文章並不接下去寫眾人詩詠相競的精彩一幕,而是悠然擱筆,極引人懸想,千年之後讀此文,仍恍覺歡宴正在進行,李白仍在吟詩。
這篇序文極具強烈的抒情性。文中不管是記時、記地、記人、記事,都充溢著進取精神和生活激情。詩人把這種精神和激情,融匯到手足親情中來抒發,顯得真摯而親切,充實而歡暢,神采飛揚而又充滿生活氣息。李白詩文以發豪情,抒壯志,慷慨雄渾者居多。像此種心愜意揚,自然清新的生活小記極少。在《李太白集》中,這不算一篇奇文,但它在遊玩中闡釋人生,在歡樂中寄寓自信,在詼諧中藏有莊重,卻是很有特色的。

作者簡介

李白像李白像
李白
(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天水附近),先世於隋末流徙西域,李白即生於中亞碎葉城(今巴爾喀什湖南面的楚河流域,唐時屬安西都護府管轄)。幼時隨父遷居綿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蓮鄉。他一生絕大部分在漫遊中度過。公元742年(天寶元年),因道士吳筠的推薦,被召至長安,供奉翰林。文章風采,名動一時,頗為唐玄宗所賞識。後因不能見容於權貴,在京僅三年,就棄官而去,仍然繼續他那飄蕩四方的流浪生活。公元756年,即安史之亂發生的第二年,他感憤時艱,曾參加了永王李璘的幕府。不幸,永王與肅宗發生了爭奪帝位的鬥爭,失敗之後,李白受牽累,流放夜郎(今貴州境內),途中遇赦。晚年漂泊東南一帶,依當塗縣令李陽冰,不久即病卒。
李白詩歌以抒情為主。他真正能夠廣泛地從當時的民間文藝和秦、漢、魏以來的樂府民歌吸取其豐富營養,集中提高而形成獨特風貌。他具有超異尋常的藝術天才和磅礴雄偉的藝術力量,一切可驚可喜、令人興奮、發人深思的現象,無不盡歸筆底。李白是繼屈原之後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有“詩仙”之稱。與杜甫齊名,世稱“李杜”。存詩千餘首,有《李太白集》三十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