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心譜》[話劇]

《丹心譜》[話劇]
《丹心譜》[話劇]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著名作家蘇叔陽,在1987年編寫了話劇《丹心譜》,此話劇把歌頌領袖人物與揭批“四人幫”緊密結合在一起,其中周總理深夜與方凌軒通電話一場戲,充滿激情地展現出“人民總理人民愛,人民總理愛人民”的意蘊,劇本在成功地塑造出方凌軒、丁文中、李光等正面人物。

基本信息

簡介

《丹心譜》《丹心譜》
中國話劇作品。作者蘇叔陽。劇本發表於《人民戲劇》1978年第 5期。北京人民藝術劇院首演。導演梅阡、林兆華。此劇獲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30周年獻禮文藝演出創作、演出一等獎,並由北京電影製片廠拍攝成故事影片。

作者

蘇叔陽(1938~)筆名舒揚、余平夫。河北保定人。中共黨員。現為中國文聯全委會委員,中國作協全委會委員,中國電影家協會顧問,夏衍電影學會副會長等。國家一級編劇,享受專家終身津貼。

劇情

《丹心譜》描寫的故事發生在“文化大革命”後期。1976年初老中醫方凌軒按照周恩來總理的指示,在新華醫院研製治療冠心病的“03”新藥,但“四

《丹心譜》《丹心譜》

人幫”控制的衛生部領導,為了反對周總理,千方百計進行壓制、破壞,方凌軒的女婿莊濟生為了邀寵於“四人幫”,也暗中作梗,甚至製造試驗事故。然後,他們又企圖奪取研製工作的領導權。方凌軒逐漸認識到這一鬥爭的實質,在黨委書記李光、老友丁文中、學生鄭松年及其妻女等人的幫助支持下,與“四人幫”一夥進行了針鋒相對的鬥爭。當他們的鬥爭取得初步勝利之時,卻傳來周總理不幸逝世的訊息。

《丹心譜》把歌頌領袖人物與揭批“四人幫”緊密結合在一起,其中周總理深夜與方凌軒通電話一場戲,充滿激情地展現出“人民總理人民愛,人民總理愛人民”的意蘊,劇本在成功地塑造出方凌軒、丁文中、李光等正面人物的同時,還成功地創造出莊濟生這一“風派”人物的形象。作者著重於內心刻畫,把莊濟生賣身投靠,逐步走向墮落的心理過程和感情變化表現得十分真實、細緻,達到一定的深度。

劇評

蘇叔陽同志創作的、北京人民藝術劇院上演的《丹心譜》,是一個很好的話劇。我曾看過聯排,彩排和演出,每一次觀看,心中都十分激動。我想,使我激動的原因是很多的,但主要還是劇中的人物給予我的深深的感觸與感召。

作為一個戲劇創作人員,多年來,我傾心於人物。我總覺得寫戲主要是寫“人”;用心思就是用在如何刻畫人物這個問題上。而刻畫人物,重要的又在於揭示人物的內心世界——思想和感情。人物的動作、發展、結局,都是來源於這一點。《丹心譜》,正是努力地在刻畫人物上下了功夫的。

我曾和許多人一起看過這個戲。有邏輯思維的科學家(當然,他們也用形象思維而且有豐富的感情的),有飽經風霜的老幹部,還有我年輕的孩子們。我和他們一起落下了感動的淚水。我想,這就是因為劇中的人物,從各個不同的角度,觸動著,振動著、激動著我們的心,從而教育了我們。之所以能達到這樣的境地,首先,這些人物是在我們的生活之中。也就是說,真實。我相信,有許多老科學家會在老醫生方凌軒的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方凌軒的獨白,正是他們的所思,方凌軒的經歷,正是他們曾走過的路,而方凌軒又是更加強烈地,鮮明地,集中地表現了他們,這些為社會主義祖國的科學事業獻出終生的人。

方凌軒,這位老知識分子,他作為劇中的主人公是成功的。他耿直,剛強,純潔。他心不存私念,敢於直言,認真不苟。性格表現得很突出。這位老醫生深深地愛他之所愛,他心中的聖火與光明——敬愛的周總理。他卑視那些醜類,並且,決不以輕蔑了之。當他洞察了“四人幫”及其親信的陰謀,他憑著自己正直的心,奮勇地迎上去,給以痛擊!他並不感到自己是英雄,他是在行他的路,而這條路,正是毛主席、周總理為他指出的。

作為方凌軒的女婿莊濟生,那又是另一番“功夫”了。這是一個偽君子!

他從政治上投機,到科學上撒謊,從出賣原則,到出賣靈魂,而這一切都來自他極端的利己主義!說他是一個“風派”人物,我覺得很合適。莊濟生並不張牙舞爪,醜態百出。他是在他的生活中,或說在戲劇的發展中,逐漸地暴露了他污濁的內心。他自以為精明,在政治大搏鬥的漩渦中,不被吞沒,最好是扶搖而上,他是什麼都幹得出來的,以至背叛人民,用他卑劣、渺小的心胸,對待人民無限崇敬和愛戴的周總理。然而他有著偽善的面孔,一個“孝順的女婿”,一個“忙碌的黨委委員!”誰能說,我們的生活中沒有這樣的人呢?“四人幫”的社會基礎正是這樣一夥為自己而活著的醜惡小人。

耿直的方凌軒終於真正地認識了他!戳破了他空虛的內心!方凌軒怒斥莊濟生那一段戲是很精采的。劇作者只用了簡練而有力的幾句話:“滾!”

又一聲:“讓他和我劃清界線!鎖上大門!”讓人們感到鬥爭如此地切膚相關,又如此地驚心動魄!

這樣的一對翁婿,從思想上的水火不容,而發生深刻的矛盾,劇烈的衝突。正是通過這點,推動了戲劇情節的發展,直至最後的決裂一場!夫妻、母女、翁婿,曾是血肉相連的人物之間,發生了深刻的不可調和的鬥爭!莊濟生被同志、家人、歷史所唾棄!然而方凌軒最後對他說:“在你面前還有兩條路:一條路,徹底毀滅;另一條路,改過自新。只要你能走上自新之路,我們方家的大門還是為你敞開的!”但得到的回聲,是莊濟生因空虛、孤立而發出的歇斯底里的“笑”,這些都是對於人物內心世界很好的披露!試看,如若沒有這些筆墨,人物無力,那么再曲折、離奇的情節,也難以觸動觀眾的心。
《丹心譜》一劇中,人物是有力的!除了方凌軒和莊濟生之外,其他人物也十分生動。
其中方凌軒的至友,對當時的政治情勢愛發個“牢騷”的老中醫丁文中,就很有獨特的個性。他有一副銳目,看人入骨三分,又有尖利的喉舌,與“風派”人物每見必戰,擊中要害!人物的語言痛快、淋漓,令人不忘!
再有,方老的學生鄭松年,我覺得他像一株質樸的樹木,根扎得深,因而立得牢,邪風不染,污泥不沾,可親而又可愛!
方老的家人,妻子吳愫心,女兒方靜淑,也給人以很深的印象!她們母女二人,一個愛丈夫,一個愛父親。然而她們不僅是作妻子的愛,作女兒的愛,她們是愛方凌軒的心,這樣一顆火熱的心。所以她們患難與共。在方靜淑與她的丈夫莊濟生關係的處理上,毫不生硬。人們完全能夠理解這樣一對夫婦決裂的結局。並且為方靜淑離開了恥辱而寬慰!
院黨委書記李光,這個人物我也認為是成功的。他的每段戲,都不妨稱之為恰到好處。他沒有慷慨陳詞,也沒有綿綿話語,然而作為一個黨的工作者的形象,是感人的!他不以激昂、強勇而耀人耳目,而是以平靜、沉著、真誠而動人肺腑,正是他引導方凌軒認識了鬥爭的實質,並吸取了力量!劇中其他的人物,報社記者梁晨,方凌軒的侄孫女吳麗芳及退休工人老趙等等,都是活生生的,各有特色。甚至連沒露幾次面的那位“賈寶玉”陳新生,也如同小火花,閃出了亮光!
我對這些人物很有興趣。正是因為作者成功地通過這些人物的刻畫及他們之間的矛盾衝突來揭示作品的思想意義,滿腔熱情地歌頌周總理,歌頌忠心耿耿為人民、堅持科學研究的醫務工作者,無情地鞭撻“四人幫”及其親信。寫戲在塑造人物上,是要下功夫、費心思的。因為劇本的成功與失敗,思想、內容表達的深刻與膚淺,我認為是取決於人物刻畫。
必須說,在《丹心譜》這個戲中,還有一位沒有出面的人物,那就是我們最敬愛的周總理。他沒有走上舞台與我們相見,然而,他是深深地走進了我們的心中。在方凌軒的身上,在李光的身上,在鄭松年等等的身上,我們都看到了周總理教誨的力量!“○三”新藥的試製是一場激烈的鬥爭,然而以死相爭,保衛周總理,這才是最最激動著我們的!在那些冰封雪凍的時辰中,正是周總理的心,溫暖著我們的心!深夜,周總理給方凌軒老夫妻打來電話,關心“○三”新藥的試驗,關懷他們一家,讓人萬萬也想不到。然而,再一深思,總理正是這樣的啊!我們有這樣的總理是多么、多么的幸福!當方凌軒的醫案印得,新藥試驗成功,準備向周總理匯報喜訊的時候,哀樂傳來!他離開了我們。但是他的精神,他的理想,他的一片丹心,永遠鼓舞我們去生活、鬥爭。
《丹心譜》的意義正在於此。
最後,我想提一下,《丹心譜》是北京人民藝術劇院恢復名稱後的第一個戲,如果說《丹心譜》還有另一層的意義,我的感覺就是,她煥發了這個劇院的青春!周總理曾親切地關懷過北京人民藝術劇院的許多演出,和同志們促膝交談,諄諄教誨。今天,在黨中央領導下,被“四人幫”壓制的話劇事業又挺起了胸膛!北京人民藝術劇院排演《丹心譜》,就是要繼承毛主席和周總理的遺志,加倍努力地工作。這是又一個長征的新的起點。讓我們為這偉大的時代放聲歌唱,讓我們為人民貢獻出藝術生命,讓我們為實現祖國的四個現代化用盡心力,讓敬愛的周總理望著我們前進吧!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