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六記》

《浮生六記》

《浮生六記》是清朝長洲人沈復(字三白,號梅逸)著於嘉慶十三年(1808年)的自傳體散文。清朝王韜的妻兄楊引傳在蘇州的冷攤上發現《浮生六記》的殘稿,只有四卷,交給當時在上海主持申報聞尊閣的王韜,以活字板刊行於1877年。“浮生”二字典出李白詩《春夜宴從弟桃李園序》中“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也;光陰者,百代之過客也。而浮生若夢,為歡幾何?”。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作者:(清)沈復,(清)曾國藩 吳言生 校

出版社: 山西古借出版社

ISBN:9787805989105

出版時間:2008-04-01

頁數:107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內容簡介

浮生六記浮生六記

古典文學精品《浮生六記(筆記雜著卷)》,是清代名作家沈復的名作。 全書用自傳的形式,將他一生的酸甜苦辣、悲歡離合生動地記敘下來,文筆大膽,文辭綺艷,讀之令人迴腸盪氣、蝕骨銷魂。書中細膩地描敘了秘而不宣的閨房之樂、生死不渝的伉儷深情,詳細地記載了他在海外異邦的奇聞逸事,還匯集了儒道佛三家的養生秘訣…… 一位知名作家透露:“我的轟動效應的小說,靈感來自於《浮生六記(筆記雜著卷)》。”林語堂、俞平伯、趙苕狂等詩人學者均對此書愛不釋手,紛紛撰文加以評介。

精彩書摘

本卷寫閨房樂事。用白描寫實的筆法,大膽直露地寫秘而不宣的閨房樂事,情致纏綿,香韻繚繞,讀之令人迴腸盪氣。

餘生乾隆癸未冬十一月二十有二日,正值太平盛世,且在衣冠之家,居蘇州滄浪亭畔。天之厚我,可謂至矣。東坡雲“事如春夢了無痕”,苟不記之筆墨,未免有辜彼蒼之厚。因思《關雎》冠三百篇之首,故列夫婦於首卷;餘以次遞及焉。所愧少年失學,稍識之無,不過記其實情實事而已。若必考訂其文法,是責明於垢鑒矣。

餘幼聘金沙于氏,八齡而夭;娶陳氏。陳名芸,字淑珍,舅氏心餘先生女也。生而穎慧,學語時,口授《琵琶行》即能成誦。四齡失怙。母金氏,弟克昌,家徒壁立。芸既長,嫻女紅,三口仰其十指供給,克昌從師修脯無缺。一日,於書簏中得《琵琶行》,挨字而認,始識字。刺繡之暇,漸通吟詠,有“秋侵人影瘦,霜染菊花肥”之句。餘年十三,隨母歸寧。兩小無嫌,得見所作,雖嘆其才思雋秀,竊恐其福澤不深,然心注不能釋,告母日:“若為兒擇婦,非淑姊不娶。”母亦愛其柔和,即脫金約指締姻焉。此乾隆乙未七月十六日也。

是年冬,值其堂姊出閣,餘又隨母往。芸與餘同齡而長餘十月,自幼姊弟相呼,故仍呼之曰淑姊。時但見滿室鮮衣,芸獨通體素淡,僅新其鞋而已。見其繡制精巧,詢為已作,始知其慧心不僅在筆墨也。其形削肩長

頸,瘦不露骨,眉彎目秀,顧盼神飛。唯兩齒微露,似非佳相。一種纏綿之態,令人之意也消。索觀詩稿,有僅一聯,或三四句,多未成篇者。詢其故,笑曰:“無師之作,願得知己堪師者敲成之耳。”佘戲題其簽曰“錦囊佳句”,不知天壽之機此已伏矣。

是夜送親城外,返已漏三下。腹飢索餌,婢嫗以棗脯進,餘嫌其甜。芸暗牽餘袖,隨至其室,見藏有暖粥並小菜焉。餘欣然舉箸,忽聞芸堂兄玉衡呼日:“淑妹速來!”芸急閉門日:“已疲乏,將臥矣。”玉衡擠身而入,見餘將吃粥,乃笑睨芸日:“頃我索粥,汝日‘盡矣’,乃藏此專待汝婿耶?”芸大窘避去,上下譁笑之。餘亦負氣,挈老僕先歸。

自吃粥被嘲,再往,芸即避匿,餘知其恐貽人笑也。至乾隆庚子正月二十二日花燭之夕,見瘦怯身材依然如昔,頭巾既揭,相視嫣然。合卺後,並肩夜膳,餘暗於案下握其腕,暖尖滑膩,胸中不覺怦怦作跳。讓之食,適逢齋期,已數年矣。暗計吃齋之初,正餘出痘之期,因笑謂曰:“今我光鮮無恙,姊可從此開戒否?”芸笑之以目,點之以首。

廿四日為餘姊于歸,廿三國忌不能作樂,故廿二之夜即為餘姊款嫁,芸出堂陪宴。餘在洞房與伴娘對酌,拇戰輒北,大醉而臥;醒則芸正曉妝未競也。是日親朋絡繹,上燈後始作樂。

廿四子正,餘作新舅送嫁,醜末歸來,業已燈殘人靜。悄然入室,伴娘盹於床下,芸卸妝尚未臥,高燒銀燭,低垂粉頸,不知觀何書而出神若此。因撫其肩日:“姊連日辛苦,何猶孜孜不倦耶?”芸忙回首起立日:“頃正欲臥,開櫥得此書,不覺閱之忘倦。《西廂》之名,聞之熟矣,今始得見,真不愧才子之名,但未免形容尖薄耳。”餘笑日:“唯其才子,筆墨方能尖薄。”伴娘在旁促臥,令其閉門先去。遂與比肩調笑,恍同密友重逢。戲探其懷,亦怦怦作跳。因俯其耳曰:“姊何心舂乃爾耶?”芸回眸微笑,便覺一縷情絲搖人魂魄。擁之入帳,不知東方之既白。

芸作新婦,初甚緘默,終日無怒容,與之言,微笑而已。事上以敬,處下以和,井井然未嘗稍失。每見朝暾上窗,即披衣急起,如有人呼促者然。餘笑日:“今非吃粥比矣,何尚畏人嘲耶?”芸日:“曩之藏粥待君,傳為話柄。今非畏嘲,恐堂上道新娘懶惰耳。”餘雖戀其臥而德其正,因亦隨之早起。

自此耳鬢相磨,親同形影,愛戀之情有不可以言語形容者。而歡娛易過,轉睫彌月。時吾父稼夫公在會稽幕府,專役相迓,受業於武林趙省齋先生門下。先生循循善誘,餘今日之尚能握管,先生力也。歸來完姻時,原訂隨侍到館。聞信之餘,心甚悵然,恐芸之對人墮淚,而芸反強顏勸勉,代整行裝,是晚但覺神色稍異而已。臨行,向餘小語日:“無人調護,自去經心!”

及登舟解纜,正當桃李爭妍之候,而餘則恍同林鳥失群,天地異色!

到館後,吾父即渡江東去。居三月如十年之隔。芸雖時有書來,必兩問一答,半多勉勵詞,餘皆浮套語。心殊怏怏。每當風生竹院,月上蕉窗,對景懷人,夢魂顛倒。先生知其情,即致書吾父,出十題而遣餘暫歸,喜同戍人得赦。登舟後,反覺一刻如年。及抵家,吾母處問安畢,入房,芸起相迎,握手未通片語,而兩人魂魄恍恍然化煙成霧,覺耳中惺然一響,不知更有此身矣。

時當六月,內室炎蒸,幸居滄浪亭愛蓮居西間壁。板橋內一軒臨流,名日“我取”,取“清斯濯纓,濁斯濯足”意也。檐前老樹一株,濃陰復窗,人面俱綠。隔岸遊人,往來不絕,此吾父稼夫公垂簾宴客處也。稟命吾母,攜芸消夏於此。因暑罷繡,終日伴餘課書論古、品月評花而已。芸不善飲,強之可三杯,教以射復為令。自以為人間之樂,無過於此矣。

一日,芸問日:“各種古文,宗何為是?”

餘曰:“《國策》、《南華》取其靈快;匡衡、劉向取其雅健;史遷、班固取其博大;昌黎取其渾;柳州取其峭;廬陵取其宕;三蘇取其辯,他若賈、董策對;庾、徐駢體;陸贄奏議,取資者不能盡舉,在人之慧心領會耳。”

芸日:“古文全在識高氣雄,女子學之恐難入彀;唯詩之一道,妾稍有領悟耳。”

餘日:“唐以詩取士,而詩之宗匠必推李、杜。卿愛宗何人?”

芸發議日:“杜詩錘鍊精純,李詩瀟灑落拓。與其學杜之森嚴,不如學李之活潑。”

餘日:“工部為詩家之大成,學者多宗之,卿獨取李,何也?”

芸日:“格律謹嚴,詞旨老當,誠杜所獨擅;但李詩宛如姑射仙子,有一種落花流水之趣,令人可愛。非杜亞於李,不過妾之私心宗杜心淺,愛李心深。”

餘笑日:“初不料陳淑珍乃李青蓮知己。”

芸笑曰:“妾尚有啟蒙師白樂天先生,時感於懷,未嘗稍釋。”

餘日:“何謂也?”

芸日:“彼非作《琵琶行》者耶?”

餘笑日:“異哉!李太白是知己,白樂天是啟蒙師,餘適字‘三白’,為卿婿。卿與‘白’字何其有緣耶?”大笑。

餘日:“卿既知詩,亦當知賦之棄取。”

芸日:“《楚辭》為賦之祖,妾學淺費解。就漢、晉人中調高語煉,似覺相如為最。”

餘戲日:“當日文君之從長卿,或不在琴而在此乎?”復相與大笑而罷。

餘性爽直,落拓不羈;芸若腐儒,迂拘多禮。偶為披衣整袖,必連聲道“得罪!”或遞巾授扇,必起身來接。餘始厭之,日:“卿欲以禮縛我耶?語日:‘禮多必詐。”’芸兩頰發赤,日:“恭而有禮,何反言詐?”餘日:“恭敬在心,不在虛文。”芸日:“至親莫如父母,可內敬在心而外肆狂放耶?”餘日:“前言戲之耳。”芸曰:“世間反目多由戲起,後勿冤妾令人郁死!”餘乃挽之入懷,撫慰之,始解顏為笑。自此“豈敢”、“得罪”競成語助詞矣。

鴻案相莊廿有三年,年愈久而情愈密。家庭之內,或暗室相逢,窄途邂逅,必握手問日:“何處去?”私心忒忒,如恐旁人見之者。實則同行並坐,初猶避人,久則不以為意。芸或與人坐談,見餘至,必起立偏挪其身,餘就而並焉。彼此皆不覺其所以然者。始以為慚,繼成不期然而然。獨怪老年夫婦相視如仇者,不知何意?或日:“非如是,焉得白頭偕老哉!”斯言誠然歟?

是年七夕,芸設香燭瓜果,同拜天孫於我取軒中。餘鐫“願生生世世為夫婦”圖章二方;餘執朱文,芸執白文,以為往來書信之用。是夜月色頗佳,俯視河中,波光如練。輕羅小扇,並坐水窗,仰見飛雲過天,變態萬狀。芸日:“宇宙之大,同此一月,不知今日世間,亦有如我兩人之情興否?”餘日:“納涼玩月,到處有之。若品論雲霞,或求之幽閨繡闥,慧心默證者固亦不少;若夫婦同觀,所品論者恐不在此雲霞耳。”未幾燭燼月沉,撤果歸臥。

七月望,俗謂之鬼節。芸備小酌擬邀月暢飲,夜忽陰雲如晦。芸愀然曰:“妾能與君白頭偕老,月輪當出。”餘亦索然。但見隔岸螢光明滅萬點,梳織於柳堤蓼渚間。餘與芸聯句以遣悶懷,而兩韻之後,逾聯逾縱,想入非夷,隨口亂道。芸已漱涎涕淚,笑倒餘懷,不能成聲矣。覺其鬢邊茉莉濃香撲鼻,因拍其背以他詞解之日:“想古人以茉莉形色如珠,故供助妝壓鬢,不知此花必沾油頭粉面之氣,其香更可愛,所供佛手當退三舍矣。”

目錄

卷一《閨房記樂》

卷二《閒情記趣》

卷三《坎坷記愁》

卷四《浪遊記快》

卷五《中山記歷》

卷六《養生記道》

7《浮生六記》版本一百二十二種

(一).1878(光緒四年),上海申報館出版的《獨悟庵叢鈔》本。

(二).1906年(光緒三十二年),《雁來紅叢報》本。自本年四月起在此刊載。

(三).1912年(民國元年),上海明明學社本。

(四).1915年,上海進步書局《說庫》本。

(五).1915年5月,上海梁溪圖書(公司)本。1928年出第六版。

(六).1924年5月,北京霜楓社本,朴社發行。俞平伯根據《獨悟庵叢鈔》本及《雁來紅叢報》本校勘標點。有俞氏《重印浮生六記序》兩篇,附《浮生六記年表》。以後有多種版本皆據此本。同年11月即再版。1925年3月三版。

(七).1926年4月,中國文薈本,第三版。

(八).1927年10月,上海光華書局本。

(九).1930年3月,(上海)亞細亞書局本(見上海圖書館目錄)。

(十).1931年北京文化書局本。

(十一).1931年5月,上海大中書局本,以後有六版。

(十二).1931年5月,上海啟智書局本,以後有五版。

(十三).1931年9月,上海大東書局本。

(十四).1932年8月,上海開明書店本,系根據霜楓社之俞平伯校閱本重排,以後有六版。

(十五).1932年5月,上海新華書店本,第六版。

(十六).1933年11朋,華北書局本,再版。

(十七).1934年3月,上海大達圖書供應社本。1935年4月再版。

(十八).1935年11月,上海世界書局《美化文學名著叢刊》本。此本載入《美化文學名著叢刊》中,號稱《足本浮生六記》,除原存之前四記外,尚有王均卿新發現之《中山記歷》與《養生記逍》。還附有趙苕狂《浮生六記考》及朱劍芒《浮生六記校讀後附記》。後兩記皆偽作。1948年11月出第四版。

(十九).1936年5月,中央書店本,再版。儲菊人校訂,但內文仍依據獨悟庵本,校訂者亦無著一字。

(二十).1936年7月,上海大光書局本,第五版。

(二十一).1938年8月,上海廣益書局本,再版。以後有四版。

(二十二).1940年1月,春江書局本,第三版。錢鐸雲校,依獨悟庵本。

(二十三).1940年3月,上海亞細亞書局本,孫席珍編校。

(二十四).1942年9月,上海亞光書局本。

(二十五).1943年4月,上海中央書店重印本。1945年5月第五版。

(二十六).1943年10月,桂林文星書店本,據俞平伯校點本。

(二十七).1944年5月,江西文山出版社本,初版。標點者季廉。土紙本。

(二十八).1946年8月,(上海)實用出版社本。謂“中學國文補充讀物”。

(二十九).1947年4月,上海三民圖書公司本,第一版。

(三十).1947年4月,上海啟智書局本。

(三十一).1948年11月,上海世界書局本,第四版。

(三十二).1948年12月,上海正氣書局本。

(三十三).1949年2月,上海廣益書局本,新四版。

(三十四).1980年5月,江西人民出版社本。初版多誤字,1981年8月二版,系經羅宗陽校點,個別生僻費解之處有注釋。並據《美化名著叢刊》本補入五、六兩記,聲明系偽作,供讀者參閱。此本兩版共印150000冊。

(三十五).1980年7月,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本,據俞平伯校點之霜楓社本排印,再經彌松頤據《獨悟庵叢鈔》本復校。附有俞平伯有關《浮生六記》舊作三篇。此本初版印100000冊。

(三十六).1982年6月,上海書店本。此本為根據國學 整理社1936年版複印《美化文學名著叢刊》里的《浮生六記》。

(三十七).1991年4月,嶽麓書社明清小品本。書後有喬雨舟《狗尾續貂王均卿》。喬文原刊1990年9月15日《文匯讀書周報》。喬文後有此書的“編者附識”云:“1990年《團結報》載王瑜孫先生《足本浮生六記之迷》一文,

浮生六記浮生六記

雲據大東書局同仁告知,‘足本’後兩記出自一位名叫黃楚香的寒士之手,酬勞為兩百大洋。王先生與喬先生二說孰是,或者更有第三條線索,有興味者不妨進一步考證。”

(三十八).1991年9月,(揚州)江蘇廣陵古籍刻印社影印本。113頁。

(三十九).1992年11月,北京師範學院出版社本,初版。書名為《浮生六記注》,傅昌澤注釋。書中插圖數幅,用筆細膩傳神。此本印5000冊。

(四十).1993年3月,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本,塗元濟注釋。閨中憶語五種:《影梅庵憶語》、《浮生六記》、《香畹樓憶語》、《秋燈瑣記》與《寄心瑣語》。

(四十一).1993年10月,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本。此本以俞平伯校點本為底本,並與《獨悟庵叢鈔》本等校核,有邱崇丙之前言及注釋。劃分段落較細。附楊引傳序、王韜跋、俞平伯《重刊浮生六記序》,及林語堂漢英對照本序。

(四十二).1994年3月,甘肅人民出版社本,初版,1995年4月二印。兩次共印33000冊。

(四十三).1995年2月,湖南文藝出版社本,1版1印。後附“年表”之外,另有鄭逸梅《<浮生六記>佚稿之迷》一文。至1998年4月第4次印刷,累計印40000冊。

(四十四).1995年,(北京)華夏出版社“自強文庫”本。謂“中國古典小說名著百部.第八批”之一。《燕子箋》、《錦香亭》、《桃花扇》與《浮生六記》合訂。

(四十五).1995年,(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幽蘭珍叢”本,吳蓓點校。《小窗幽記》、《幽夢影》、《幽夢續影》與《浮生六記》四種合訂。294頁。

(四十六).1995年2月,作家出版社本,1版1印。書名為《浮生六記•秋燈瑣憶》。書封上角有一印,文曰“性靈文學珍品”。同年12月2印。

(四十七).1995年9月,華夏出版社本。書名《比目魚.桃花扇.浮生六記》,三種合訂本。

(四十八).1995年10月,湖北辭書出版社本。閒書四種:冒辟疆《影梅庵憶語》、沈復《浮生六記》、陳裴之《香畹樓憶語》與蔣坦《秋燈瑣憶》。

(四十九).1996年(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本。馬明、安繼民編譯。書名為《閒書》,《菜根談》、《小窗幽記》、《幽夢影》、《幽夢續影》與《浮生六記》合訂,330頁。

(五十).1997年3月,內蒙古人民出版社“性靈文學名著彙編 ”本,1版1印。書名為《影梅庵憶語》,《浮生六記》收入其中。艾舒仁編次,冉雲飛校點。

(五十一).1998年,(北京)九州圖書出版社“中國師爺名著叢書”本。書名為《一個師爺的生活自傳:浮生六記》。亦甫注釋。147頁。

(五十二).1999年1月,學林出版社《明清娛情小品擷珍》本,1版1印。《擷珍》共選作品28部,《浮生六記》列其第十三種,餘松濤點校。

(五十三).2000年,北京出版社“中國文言小說百部經典”本。袁枚《子不語》、沈起鳳《諧鐸》、沈復《浮生六記》與王韜《淞隱漫錄》合訂。史仲文主編。

(五十四).2000年,(呼和浩特)內蒙古大學出版社本。96頁,有彩圖。鄭福田等主編。封面印有“天下第一書第十三卷”諸字。

(五十五).2000年5月,上海古籍出版社《明清小品叢刊》本,書名《浮生六記(外三種)》,金性堯、金文男注。1版1印,印5000冊。

(五十六).2000年8月,江蘇古籍出版社本,1版1印,印5000冊。

(五十七).2001年,(呼和浩特)內蒙古人民出版社本。封面印有“私家經典藏書第七卷”諸字,《玄怪錄》、《浮生六記》與《後紅樓夢》合訂。和盛、玉龍主編。

(五十八).2001年(呼和浩特)遠方出版社本。沈復《浮生六記》、張岱《陶庵夢憶》、張潮《幽夢影》與陳繼儒《小窗幽記》合訂。封面印有“中國古典名著精品”諸字。

(五十九).2001年7月,吉林文史出版社本,1版1印。馬一夫譯評。同年10月2印,共印16000冊。

(六十).2002年3月,中國戲劇出版社本,書名《古詩源.浮生六記》。封面印有“中國古典文學名著百部”諸字。

(六十一).2002年6月,上海古籍出版社“中華名著袖珍本”。書名《浮生六記(外三種)》。

(六十二).2002年9月,安徽人民出版社本,1版1印,鄧時潔校注。194頁。印15000冊。

(六十三).2003年1月,安徽文藝出版社本,周明星評註。1版1印,印6000冊。

(六十四).2003年1月,北京出版社“典藏插圖本”,王稼句編校。1版1印,印6000冊。

(六十五).2003年4月,長沙嶽麓書社本,張紅注釋。1版1印,印6000冊。

(五十六).2000年8月,江蘇古籍出版社本,1版1印,印5000冊。

(五十七).2001年,(呼和浩特)內蒙古人民出版社本。封面印有“私家經典藏書第七卷”諸字,《玄怪錄》、《浮生六記》與《後紅樓夢》合訂。和盛、玉龍主編。

(五十八).2001年(呼和浩特)遠方出版社本。沈復 《浮生六記》、張岱《陶庵夢憶》、張潮《幽夢影》與陳繼儒《小窗幽記》合訂。封面印有“中國古典名著精品”諸字。

(五十九).2001年7月,吉林文史出版社本,1版1印。馬一夫譯評。同年10月2印,共印16000冊。

(六十).2002年3月,中國戲劇出版社本,書名《古詩源.浮生六記》。封面印有“中國古典文學名著百部”諸字。

(六十一).2002年6月,上海古籍出版社“中華名著袖珍本”。書名《浮生六記(外三種)》。

(六十二).2002年9月,安徽人民出版社本,1版1印,鄧時潔校注。194頁。印15000冊。

(六十三).2003年1月,安徽文藝出版社本,周明星評註。1版1印,印6000冊。

(六十四).2003年1月,北京出版社“典藏插圖本”,王稼句編校。1版1印,印6000冊。

(六十五).2003年4月,長沙嶽麓書社本,張紅注釋。1版1印,印6000冊。

(六十六).2003年10月,安徽黃山書社本。1版1印。2004年4月二印。

(六十七).2003年12月,(北京)線裝書局本。《浮生六記》列《中華歷史人物別傳集》第十四種。

(六十八).2004年1月,崇文書店“古籍今讀系列”本。宋凝編注,文白對照,加有注釋。新1版1印,印4000冊。

六十九).2004年11月,蘭州大學出版社“中國傳統文化經典文庫”本,1版1印,印8000冊。

(七十).2005年1月,青島出版社“案頭枕邊珍品系列”本。王基德點評,於欽審校。1版1印。

(七十一).2006年5月,吉林文史出版社二版本,同年8月2印。

(七十二).2006年7月,華夏出版社本。封面印有“中國古代閒情叢書”諸字。

(七十三).2006年9月,廣陵書社“文華叢書”本,1版1印。

(七十四).2006年10月,長江文藝出版社本。書名《浮生六記(外三種)》,唐昱編注。221頁。

(七十五).2007年1月,山西出版集團•山西古籍出版社本,吳言生校注,1版1印,印5000冊。

(七十六).2007年5月,安徽出版集團•黃山書社“中華古典珍品書坊”本,傅仁波注析。1版1印。

(七十七).2008年,(太原)三晉古籍出版社本,2版。吳言生校注。107頁。

(七十八).1998年7月,(香港)海嘯出版事業有限公司本。

(七十九).1953年11朋,台灣開明書店本,台一版。1958年3月,台二版。1971年12月,台三版。

(八十).1958年,東亞出版社本。

(八十一).1959年,(台北)世界書局“中國筆記小說名著”本。書名《足本浮生六記》,趙苕狂考,朱劍芒校。92頁。

(八十二).1967年,台灣標準出版社本。《浮生六記》、《老殘遊記》合訂。

(八十三).1968年,大西洋圖書公司《美化文學名著叢刊》本。《叢刊》共收十一種書,《浮生六記》為第七種。

(八十四).1971年,台灣學海書店本。

(八十五).1974年,世界書局《足本浮生六記等五種》三版本。楊家駱主編,《增補中國筆記小說名著》第一集第十二冊。

(八十六).1975年5月,台灣世界書局台第四版本。

(八十七).1980年3月,台南河畔出版社眉批詳註本。為《河畔青少年古典文學欣賞叢刊》之一。冷凝人(俞國基)眉批,呂自揚詳註。1984年2月四版。

(八十八).1981年,(台南)金川本。160面,平裝。(見台灣“全國圖書書目資訊網”)。

(八十九).1982年(台南)新世紀出版社本。115面,平裝。

(九十).1984年,(台北)天龍本。147面,平裝。

(九十一).1985年8月,台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本,唐紹華校注。

(九十二).1985年,(台北)欣大注音版。封面印有“古典文學名著,最佳課外讀物”與“附讀書心得”諸字。

(九十三).1988年,金楓圖書 出版社本。書前有曾昭旭導讀《說沈三白和芸娘的風流蘊籍》。

(九十四).1992年5月,台南河畔出版社眉批新編本。收入《河畔古典文學欣賞叢刊》。呂自揚新編,冷凝人(俞國基)眉批,1997年11月三版。書後有專文俞國基《中國傳統愛情文學的巨著——序<浮生六記眉批>》等。

(九十五).1994年4月,台北漢藝色研文化事業有限公司本。標明“百讀經典04”。書名《新讀浮生六記》。康來新導讀,殷善培注釋。

(九十六).1995年,(台南)大夏出版社本。書名《老殘遊記•浮生六記》,167面。

(九十七).1996年11月,台南國文書局本,第一版。

(九十八).1997年,(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本。

(九十九).1997年9月,台南大行出版社本,第一版二印。封面有“中國文學叢書”之謂。

(一○○).1998年8月,台灣三民書局本。陶恂若校注,王關仕校閱。書前有滄浪亭、倉米巷的彩色照片

(一○一).2002年,台南祥一再版本,吳紹志校譯。288面,圖版4面,平裝。部分內容國語注音。

(一○二).2006年3月,台南漢風出版社本。蔡素禎注釋。

(一○三).2006年,(台北)柏室科技藝術出版發行本。書名《浮生六記:心無大志的居家男人私房話》,215面。

(一○四).2008年3月,台北萬卷樓圖書公司本。蔡根祥編注。書名為《精校詳註浮生六記》。

(一○五).2008年,(台北)三民書局二版。陶恂若校注(見台灣“全國圖書書目資訊網”)。

(一○六).1935年,林語堂將《浮生六記》譯成英文,刊登在英文《天下月刊》及《西風月刊》。

(一○七).1938年(昭和十三年),岩波文庫日文本。佐藤春夫、松枝茂夫譯。192面,平裝。

(一○八).1939年5月,上海西風社之漢英對照本,林語堂譯,有譯者序,卷首載有蘇州倉米巷、福壽山及沈三白《水繪園圖》之照片。

(一○九).1942年,英譯《浮生六記》,紐約現代書局本。

(一一○).二十世紀六O年代,布萊克(S.M.Black)的英文新譯本。

(一一一).1964年6月,台灣開明書店漢英對照本,台一版。林語堂譯。1979年5月台三版。

(一一二).1970年,台灣新陸書店英日對照本,

(一一三).香港英語社本。按:周繼烈依裝幀風格判定,約在二十世紀70年代出版。

(一一四).1975年,(台北市)新陸書局英漢對照本。林語堂譯。封面印有“世界文學名著新譯”諸字,262面,平裝。

(一一五).1979年,蘇聯科學出版社之俄譯本,葛雷金娜譯,有前言及注釋。四卷本。

(一一六).1979年,(韓國)漢城市:乙酉文化社韓文本,第十三版。池榮在譯。收入“乙酉文庫”叢書。331面,平裝。

(一一七).1981年,(日本東京)岩波文庫日文 本。松枝茂夫譯。270面,平裝。

(一一八).1981年,馬漢茂德譯本。經錢鍾書介紹,俞平伯為之作序。序文發表於1983年4月中華書局《學林漫錄》

(一一九).1989年,德國萊比錫出版之德譯本,史華慈譯,有注釋及後記,插圖精美。四卷本。

(一二○).1991年,(台北)金楓社漢英對照本。再版。林語堂序。159面。

(一二一).1999年2月,(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漢英對照本,1版1印。林語堂譯。四卷本。至2003年6月第四次印刷,累計印32000冊。

(一二二).2006年8月,(南京)譯林出版社漢英對照本,封面印“大中華文庫”諸字,1版1印。白倫、江惠英譯,汪洋海今譯。著作權頁標印數2000冊。

書籍評價

《浮生六記》是一部水平極高影響頗大的自傳體隨筆,在清代筆記體文學中占有相當重要的位置。該書的特點在於真純率真,獨抒性靈,不拘格套,富有創造性。這種創造性,首先體現在其題材和描寫對象上。在書中,作者以深情直率的筆調敘了夫妻閨房之樂,寫出了夫妻間至誠至愛的真情。在中國文學史上,描寫情愛的詩文很多,但大多或寫宮廷艷史,或寫權勢禮法淫威下的愛情悲劇,或寫風塵知己及少男少女之間的纏綿,很少涉及夫妻之情。別具慧眼的陳寅恪指出:“吾國文學,自來以禮法顧忌之故,不敢多言男女間關係,而於正式男女關係如夫婦者,尤少涉及。蓋閨房燕昵之情意,家庭迷鹽之瑣屑,大抵不列於篇章,惟以籠統之詞,概括言之而已。此後來沈三白《浮生六記》之《閨房記樂》,所以為例外創作。”

浮生六記—南康

南康白起(198004.13-200803.?),遼寧人,耽美小說家,著《妖狐》《但願人長久》《惘然劫》及帶有自傳性質的《浮生六記》,《我等你到35歲》,等耽美小說。文筆細膩清麗,《浮生六記》是他跟他的男朋友在一起時候的點滴。《我等你到三十五歲》是他跟男朋友分手後寫的。死於2008年3月,在湘江投江自盡,疑是其男友兩年前結婚引發的抑鬱症讓他猝離人世,才子凋零。令無數人扼腕。

從《浮生六記》中的俏皮口吻到《我等你到35歲》中無奈的憂傷,我們可以發現這條路上他走得很傷。

相戀7年的男友結婚了,南康 大人選擇了自殺,為感情劃下一個句號。不是都說,誰先陷阱感情,誰用情至深,誰付出了代價就越大。真的不知道還有什麼是比生命更大的代價!我想,既然南康大人會這樣做,一定是自己想過了很多很多,不知道他有沒有那么一霎那的後悔。也許南康大人對不起很多人,對不起生他養他的父母,對不起疼愛自己的姐姐們,對不起一直支持他的讀者,但他至少對得起自己,對得起自己的心,對得起自己的感情。

願歲月靜好,來世安穩。

根據網上的種種說法,生平歸結如下

南康(在晉江用筆名“康康”然後到天涯用筆名“南康”真名不祥),男,生於一九八〇年五月二十六日[星期一]於內蒙古,長於遼寧雙子座

[陰曆:庚申(猴)年四月十三日(庚申辛巳己亥);宿:星],

一九九九年南下長沙讀書

二〇〇〇年春天,與男友“老公”關係不明中,刻意躲避,後交女友,不久分手。

二〇〇〇年至二〇〇一年,大二,租房外宿,小病,但久病不愈,後搬回寢室。

二〇〇一年至二〇〇二年,大三,與後來的老公關係依舊。

二〇〇二年生日當晚與“老公”確定關係,後戀愛至二〇〇六年,曾同居於母校附近,有作品《浮生六記》,行文平和生動,文筆清新溫暖。

二〇〇六年,男友結婚,曾撰文《我等你到三十五歲》寄情,此時文風有所轉暗,字裡行間憂鬱充斥其中。疑患抑鬱症。

二〇〇八年三月九日與朋友最後一次又聯繫,後失蹤

於長沙投湘江,屍身順江漂流十五天,三月二十七日於岳陽發現並打撈

時年未至二十八歲。

以下摘自某網友的回貼

我立即去搜尋相關訊息,又詢問旺仔。旺仔正在理髮,用手機回復QQ信息。於是知道了3月9日南康就與大家失去了聯繫,那天旺仔曾約他出來吃飯,他說有事忙而推脫掉,之後房東說他再也沒有回來過。他刪除掉手機里所有朋友的聯繫電話,只保留了家人的號碼 ,而後投了湘江,十五天后飄到了湘蔭。他的手機已經泡壞了,卡還能用,警察根據卡上的號碼聯繫到了他的家人。家人從內蒙古趕了過來,打出通話清單,自然,他四個月內只有五條通話記錄,最後一條是與旺仔的通話記錄。

家人聯繫到了旺仔,詢問關於南康的生活狀況。他的家人不知道南康是GAY,也不知道他為什麼死去。

過程就是這樣簡單,一個生命卻已消隕。相信所有獲悉的人都會心有戚戚然,旺仔講到這裡自是眼角泛淚。他說南康長得很陽光,但性格太內向了,他曾一度擔心南康會尋短見,為了開解還帶南康出來和朋友聚會等等。我的群里亦有不少朋友和南康一起聚過,吃飯或者聊天。但終究還是沒能改變,或許這對他來說算是一了百了的解脫,我卻為旺仔心疼起來,這是他第二次面對好朋友的自殺了,上一次是兩個同志,一起結束了生命。

電影浮生六記1947中國

外文名稱AShowyLife

導演:裴沖ChongPei

編劇:裴沖ChongPei

主演:

舒適ShiShu

沙莉LiSha

李緯WeiLi

影片類型:愛情/劇情

片長:110分鐘

國家/地區:中國

對白語言:漢語國語

色彩:黑白

混音:單聲道

製作公司:上海實驗電影工場

劇情

一對青年夫婦無比恩愛,卻因家長作風、社會凋零,最終妻亡子散。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