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20年

公元前220年

公元前220年,秦始皇二十七年。中國的秦朝時期。這一年,秦開鑿靈渠;在西方,希臘學者阿基米德創造的螺鏇提水工具。

秦鑿靈渠

靈渠 靈渠

公元前220年,秦開鑿了溝通湘水水系和灕江水系的靈渠。

靈渠 又稱湘桂運河,也稱興安運河。在廣西壯族自治區興安縣 境內。中國和世界最古老的人工運河之一。在中國廣西壯族自治區東北部興安縣境內,又稱湘桂運河或興安陡河。橫亘湘、桂邊境的南嶺山勢散亂,湘江、灕江上源在此相距很近。興安城附近分水嶺為一列土嶺,寬300~500公尺,相對高度20~30公尺,兩河水位相差不到6公尺。靈渠的工程主要包括鏵嘴、大小天平石堤、南渠、北渠、陡門和秦堤。大小天平石堤起自興安城東南龍王廟山下呈「人」字形,左為大天平石堤,伸向東岸與北渠口相接;右為小天平石堤,伸向西岸與南渠口相接。

鹹陽規劃

公元前220年,秦始皇下令,將秦的東門由黃河延伸到上朐,並以鹹陽和東門為中軸線規劃新版圖。

秦始皇的大鹹陽規劃。在今天陝西省鹹陽市附近,這個平台曾經是秦帝國的心臟。當年,秦始皇就在這裡暢想著他的大鹹陽規劃:渭北的鹹陽宮,如“紫宮”;渭水貫穿都城,像“天漢”;渭南的極廟,為“天極”。這些都是星宿的名稱,秦始皇希望他的宮殿格局符合天象,而他就理所當然成為天下人的神。 他在上林苑興建了一個比鹹陽宮更為宏大的宮殿群“阿房宮”,成為天地間的中心。(圖)這箇中心南向正對秦嶺主峰之巔,以它為阿房宮的南大門。北向,從阿房宮修築復道,渡過渭水,直抵鹹陽宮。煞費苦心的秦始皇想藉此來象徵,從“天極”經過“閣道”渡過“銀河”,直抵“營室”的天象圖。

希臘勝利女神像問世

公元前220年,希臘勝利女神像問世。

希臘勝利女神像是一個法國探險隊於1863年在愛琴海東北部的薩莫色雷斯島上發現的。遺憾的是,像許多古希臘和古羅馬時代的雕像一樣,它的頭部和手臂都已經沒有了。希臘勝利女神像被認為是現存希臘風格雕塑中最為精美的,描繪了勝利女神翩翩降臨在一艘船上的綽約風姿。她的雙翼張開,衣服在風中優雅地飄動。這尊大理石雕像,是希臘東南端羅得斯島上的雕塑家於公元前220年至公元前190年間創作的。

螺鏇提水工具問世

公元前220年,希臘學者阿基米德創造的螺鏇提水工具。

阿基米德(Archimedes,約公元前287~212)是古希臘物理學家、數學家,靜力學和流體靜力學的奠基人。亞歷山大里亞位於尼羅河口,是當時文化貿易的中心之一。這裡有雄偉的博物館、圖書館,而且人才薈萃,被世人譽為“智慧之都”。阿基米德在這裡學習和生活了許多年,曾跟很多學者密切交往。他在學習期間對數學、力學和天文學有濃厚的興趣。在他學習天文學時,發明了用水利推動的星球儀,並用它模擬太陽、行星和月亮的運行及表演日食和月食現象。為解決用尼羅河水灌溉土地的難題,它發明了圓筒狀的螺鏇揚水器,後人稱它為“阿基米德螺鏇”。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