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王國

渤海國(公元698年~926年),是我國唐朝時期以粟末靺鞨族為主體建立,統治東北地區的地方民族政權。

歷史介紹

渤海國(669年—926年),位於中國東北,南部曾到達朝鮮半島北部一帶.
渤海王國不僅有靺鞨族人,還有眾多的高句麗人。渤海王國按唐朝的行政結構,並在此基礎上建立了五京政權體系
渤海王國的繁榮和強大在公元9世紀上半葉達到鼎盛時期。它占領了北至阿穆爾河,西至滿洲中南部開元的廣大地區,並同突厥和日本建立了外交關係。渤海王國於公元926年被契丹人滅亡,其國內的人口絕大多數被契丹人建立的遼國遷移到中國東北的各地,有小部分南逃到高麗,這些人很多在隨後的遼征高麗的戰爭後被帶回遼國.
由粟末靺鞨(音:mòhé)酋長大祚榮所建立,初名“震國”,其民族主體為粟末靺鞨,但也有部分高句麗的遺民
公元713年,大祚榮接受唐朝的冊封,獲渤海郡王的封號,並領忽汗州都督,遂改震國為渤海國,成為臣屬於唐朝的藩屬政權,又是唐朝管轄下的一個羈縻州府即忽汗州都督府。
渤海國是一個具有二重性的政權,它既是粟末靺鞨聯合高句麗等遺民建立的一個王國政權,同時又是唐朝管轄下的一個羈縻州。

二重性

--------------------------------------------------------------------------------
這一“二重性”突出地體現在以下三點上:
其一,每世渤海王的更迭,雖皆由大氏父死子繼或兄終弟及,但均需得到唐王朝的認可,接到冊封后才算合法,否則只能稱“權知國務”、“知國務”;
其二,唐王朝在冊封新繼立國王的同時,必任命其為忽汗州都督府都督,即繼立者要同時接受唐王朝地方官的任命;
其三,渤海國有向唐朝貢的義務,史載渤海向唐朝貢凡140餘次,朝後梁、後唐10次。
渤海國與契丹早有嫌隙,渤海國衰落,契丹即取回失地。
天贊四年(925年),契丹耶律阿保機率軍征伐渤海國。
同年十二月,契丹兵圍渤海重鎮扶餘城(今吉林農安境內)。
天顯元年(926年)正月,契丹軍攻佔扶餘城。隨後,阿保機分兵攻略渤海之地。契丹軍主力進逼渤海都城忽汗城(今黑龍江寧安西南東京城),乘夜圍城。渤海國王大湮開城投降。渤海軍殘部和邊遠地區的反抗也相繼被契丹軍平定。契丹滅渤海,「得地五千里,兵數十萬」。
渤海國全境納入契丹版圖。從這一點而言,渤海人主要已經融合入中國的各民族中,與現代朝鮮民族的淵源關係很小。
中國的史書曾稱大祚榮為“高麗別種”,渤海國在與日本、新羅開展外交時也曾經以高句麗的繼承國自稱,因此,朝鮮、韓國和部分日本學者認為渤海國與高句麗存在繼承關係。
中國學者基本不同意這一點。朝鮮學者更認為渤海國建立後,與新羅形成了朝鮮半島的南北國時代,而渤海國是居於先進地位的主導者。這種觀點被認為與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有意識的倡導朝鮮半島北方為“正朔”有關。
韓國官方也倡導渤海國為朝鮮歷史上的國家的觀點,並將一艘驅逐艦以“大祚榮”的名字命名。
中華人民共和國長期以來堅持渤海國為靺鞨人建立的政權的說法,否認其為高句麗的繼承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