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文化常識》

《中國古代文化常識》

本書是王力教授主持並召集眾多專家共同編寫的關於中國古代文化常識的簡明讀本,出版46年來前後歷經4次重要修訂,到今天仍然是大眾認識中國古代文化面貌最重要、最全面的基礎參考書。全書分禮俗、宗法、飲食、衣飾等十四個方面。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中國古代文化常識》中國古代文化常識

《中國古代文化常識》是馬漢麟先生多年從事古漢語研究的作品,主要針對古代文化中天文、曆法、樂律、地理、職官、科舉、姓名、禮俗、宗法等十四個重要方面做了解釋和說明,對於當今的讀者了解古代文化、掃清閱讀古文中的障礙非常有幫助。本書是《中國古代文化常識》面向廣大讀者而推出的插圖典藏本。有兩大特色——插圖和箋注。

插圖是從浩如煙海的文物照片、地圖、解構圖、復原圖中精心遴選出來的,近兩百幀,每幀配有簡明的圖注。為讀者更全面、深刻、直觀、明晰地了解中國古代文化提供了實足的方便。

箋注是為原文做的解說和評述,這樣更便於讀者領會馬漢麟先生文字的高妙,明了古代文化的種種意趣,以及引發讀者的深入思考。

為了便於讀者閱讀,同時美化版面,正文、箋注、圖注部分字型各不相同,並且在箋注文字下配有底色,以和正文區別,一目了然。

“五四”以來,我們和文言文的時代愈隔愈遠,但是文化總是源遠流長,總是會在不經意間和過去撞個正著。為了下次邂逅時不感突兀,請悉心閱讀這本難得的文化說明書吧。

內容提要

《中國古代文化常識》《中國古代文化常識》

精彩內文精良印刷獨特設計

《中國古代文化常識》一書,從成稿到現在已經48年了。經歷48年的時光來看這本書,我們仍不得不承認,原稿的質量非常之高。除了中國上古音樂史的內容因為近世重大考古發現而需要較大的改寫之外,其它章節中的問題都非常細微。然而原稿由於是一部基礎教材,鋪陳中國古代文化概念非常之密集,這種密集性尤以《天文》、《曆法》、《樂律》三章為最。對於沒有基礎的讀者,連裡面很多字都認不下來,更不要說對意義的理解了。

所以這一次修訂,我們除了直接修改原文中的錯誤之外,增加的圖和注釋是接合原文,同時又比較獨立的。這種獨立的注釋的優點是可以從最淺顯的內容一步一步講起,一直講到現在學術界認識的最深水平。將原文和注釋聯繫起來的,是中國考古發現的最著名的一些古代器物。

在一個虛浮的時代,這社會上講解中國古代文物和中國古代文明的東西往往流於低俗和庸俗。明明是什麼也不知道,可是偏偏有人能撂地摳餅諞“文化”、諞“頭顱的精神尊嚴”、諞“天人合一”或者“同諧”寫出成千上萬言來,並且以此洋洋自得。我們沒法子要求別人不寫空話,但是我們在努力這樣要求自己。我們沒有改變整個世界的狂放和自大,但是我們希望,不寫空話,不寫大話,從中國古代文物與文明中最有意思的部分寫起,能讓讀者覺得有趣,感覺到中國文明真正的淵深和偉大,感覺到中國古代器物中的攝人心魄的美,從而喜歡翻翻書,有自己獨立的思考或者想法,就會是真正的進步。

之所以出彩色精裝本,主要是基於一個紀念性質的考慮。其實黑白印刷版本或者彩色印刷平裝本的解析力和裝印質量已經遠超過市售同類產品了。因為明年是王力先生誕辰110周年,我們專門做了一個印數很小的紀念性精裝本。這個精裝本繼承了過去平裝本的所有有點,仍然是用足量的紙幅最大程度地凸顯那些一級甲等文物之美,但是裝印材料上我們完全不計成本,使用的進口紙張比彩色平裝版本用紙厚大約一倍,索線膠釘,亞麻布面硬精裝,內文照片顏色還原度也比平裝本要好很多。因為是紀念的性質,又是對一部書稿近半世紀的總結與整理,我們給精裝本配作了瓦楞紙天地蓋書盒。書盒上貼水紅色簽。水紅簽以及書盒採用的是自清代就有的禮物與禮單的形式。這種流行上百年的裝幀形式在上世紀中葉以後衰頹不為人知,但是日本一直都有繼承,只不過日本觀念中更改了顏色,不使用水紅色而已。

作者簡介

王力(1900~1986),字了一,廣西博白人。北京大學中文系一級教授,中國現代語言學的奠基人之一,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委員。早年就讀於清華大學國學研究院,師從梁啓超、王國維、趙元任、陳寅恪等。後留學法國,獲巴黎大學文學博士學位。回國後歷任清華大學、西南聯合大學、中山大學、北京大學等校教授。著有《漢語詩律學》漢語史稿》《中國語言學史》《同源字典》等四十餘部,主編有《古代漢語》《王力古漢語字典》等,翻譯有波德萊爾的《惡之花》(詩集)等三十餘部。

目錄

《中國古代文化常識》《中國古代文化常識》

插圖目錄
大學入門叢書》編輯旨意
第一章 天文
第二章 曆法
第三章 樂律
第四章 地理
第五章 職官
中央官制
地方官制
階勛
第六章 科舉
第七章 姓名
第八章 禮俗
階級、階層
冠禮
婚姻
喪葬
第九章 宗法
族、昭、穆
大宗、小宗
親屬
喪服
第十章 宮室
第十一章 車馬
第十二章 飲食
第十三章 衣飾
第十四章 什物
修訂版後記
封面設計背後的故事

編輯推薦

真正作者授權首次推出精彩箋注插圖完整奉獻

天文、曆法、樂律、地理、職官、科舉、姓名、禮俗、宗法、宮室、車馬、飲食、衣飾、什物

十四個主題共同構成了一副絢麗多彩、深入淺出、錯落有致、層次分明的古代文化知識的篇章,把中國古代社會較為完整地展現到了讀者的面前,也為再去直接閱讀古文掃清一些障礙。

【天文、曆法、樂律】——帝王的頭等大事,中國古代的宗教和最崇高的精神生活。
【地理、職官、科舉】——偏於“政治”一系的內容。傳統官僚體制的精髓:“人治”和“官本位”。
【姓名、禮俗、宗法】——這是“社會”一系的內容。明星固然耀眼,反映時代真實面貌的卻是廣大民眾。
【宮室、車馬、飲食、衣飾、什物】——“物質文明”的集中體現。展示先民樸素、精緻的衣食住行……

精彩書摘

第一章天文

出土這塊彩錦的墓葬是一座男女合葬墓,時間為東漢末到魏晉。陪葬品中有一件陶器還帶“王”字題記。這件彩錦織物出土時位於弓的旁邊,說明它在使用弓的時候是系在射手的前臂上的。錦邊緣縫的織物是絹。這塊彩錦是五重平紋經錦(使用了藍、綠、黃、紅和白這五種顏色的經線)。錦上織有日月、雲朵、孔雀、仙鶴、辟邪和虎的紋樣以及“五星出東方利中國”文字。

這裡的“五星”,是先秦所謂的太白、歲星、辰星、熒惑和鎮星。在秦漢以後,由於五行說的普及,它們又被稱為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和土星。

所謂“中國”,是星占學分野概念里的“中國”,泛指黃河流域的中原地區。而“中國”之外,就是“西方”、“夷狄”或者“外國”。

“五星出東方利中國”是古代星占學上很常見的占辭。《史記·天官書》上說:“五星分天之中,積於東方,中國利;積於西方,外國用兵者利。”在《漢書》、《晉書》、《隋書》、《新唐書》天文志以及《開元占經》里都能見到類似的記載。

“五星積於東方”和“五星出東方”是指五大行星在某段時期內,在日出前同時出現在東方。這種天象非常罕見,所以引起古人格外的好奇與重視,把這種天象附會上某種“天意”。比如《文獻通考》上就有“周將伐殷,五星聚房”之說。

五星聚合一般要幾十年乃至上百年才能出現一次。中國上一次出現聚合(間距<30°)的時間是公元1921年。下一次出現五星聚合的時間則是公元2040年了。

因為這件彩錦護膊出土時正是中國政治、經濟、文化騰飛壯大的時期,而新中國的國旗又是五星紅旗,所以人們在不具備相應古代文化知識情況下,從這件護膊上讀出的是直白的現代字面意義。這件護膊被定為一級甲等並受到格外的珍視當然也就很好理解。

在上古時代,人們把自然看得很神秘,認為整個宇宙有一個至高無上的主宰,就是帝或上帝。在上古文獻里,天和帝常常成為同義詞。古人又認為各種自然現象都有它的主持者,人們把它們人格化了,並賦予一定的名字,例如風師謂之飛廉,雨師謂之荓翳(屏翳。葬,讀ping;翳,讀yi),雲師謂之豐隆,13御謂之羲(xi)和,月御謂之望舒(這裡是舉例性質,見《廣雅·釋天》),等等,就是這種觀念的反映。這些帶有神話色彩的名字,為古代作家所沿用,成了古典詩歌辭賦中的辭藻,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我國是世界上最早進入農耕生活的國家之一,農業生產要求有準確的農事季節,所以古人觀測天象非常精勤,這就促進了古代天文知識的發展。根據現有可信的史料來看,殷商時代的甲骨刻辭早就有了某些星名和13食、月食的記載,《尚書》、《詩經》、《春秋》、《左傳》、《國語》、《爾雅》等書有許多關於星宿的敘述和豐富的天象記錄,《史記》有《天官書》,《漢書》有《天文志》。我們可以說遠在漢代我國的天文知識就已經相當豐富了。

古人的天文知識也相當普及。明末清初的學者顧炎武說:

三代以上,人人皆知天文。“七月流火”,農夫之辭也。“三星在戶”,婦人之語也。“月離於畢”,戍卒之作也。“龍尾伏辰”,兒童之謠也。後世文人學士,有問之而茫然不知者矣。(見《日知錄》卷三十“天文”條。“七月流火”見《詩經·豳風·七月》,“三星在戶”見《詩經·唐風·綢繆》,“月離於畢”見《詩經·小雅·漸漸之石》,“龍尾伏辰”見《左傳·僖公五年》。)

我們現在學習古代漢語當然不是系統學習我國古代的天文學,但是了解古書中一些常見的天文基本概念,對於提高閱讀古書能力無疑是有幫助的。現在就七政、二十八宿、四象、三垣、十二次、分野等分別加以敘述。

古人把日月和金木水火土五星合起來稱為七政或七曜(yao)。金木水火土五星是古人實際觀測到的五個行星,它們又合起來稱為五緯。

金星古曰明星,又名太白,因為它光色銀白,亮度特強。《詩經》“子興視夜,明星有爛”(見《詩經·鄭風·女曰雞鳴》),“昏以為期,明星煌煌”(見《詩經·陳風·東門之楊》),都是指金星說的。金星黎明見於東方叫啟明,黃昏見於西方叫長庚,所以《詩經》說“東有啟明,西有長庚”(見《詩經·小雅·大東》)。木星古名歲星,逕(jing)稱為歲。古人認為歲星十二年繞天一周,每年行經一個特定的星空區域,並據以紀年(下文談到十二次和紀年法時還要回到這一點上來)。水星一名辰星,火星古名熒惑,土星古名鎮星或填星。值得注意的是,先秦古籍中談到天象時所說的水並不是指行星中的水星,而是指恆星中的定星(營室,即室宿,主要是飛馬座的α、β兩星),《左傳·莊公二十九年》:“水昏正而栽”,就是一個例子。所說的火也並不是指行星中的火星,而是指恆星中的大火(即心宿,特指心宿二,即天蠍座的α星。《史記·天官書》所說的火,才是指火星(熒惑)),《詩經》“七月流火”,就是一個例子。

古人觀測日月五星的運行是以恆星為背景的,這是因為古人覺得恆星相互間的位置恆久不變,可以利用它們做標誌來說明日月五星運行所到的位置。經過長期的觀測,古人先後選擇了黃道赤道附近的二十八個星宿作為“坐標”,稱為二十八宿。黃道是古人想像的太陽周年運行的軌道。地球沿著自己的軌道圍繞太陽公轉,從地球軌道不同的位置上看太陽,則太陽在天球上的投影的位置也不相同。這種視位置的移動叫做太陽的視運動,太陽周年視運動的軌跡就是黃道。這裡所說的赤道不是指地球赤道,而是天球赤道,即地球赤道在天球上的投影。星宿這個概念不是指一顆一顆的星星,而是表示鄰近的若干個星的集合。古人把比較靠近的若干個星假想地聯繫起來,給以一個特殊的名稱如畢參箕斗等等,後世又名星官。二十八宿指的是:

東方蒼龍七宿 角亢氐房心尾箕
北方玄武七宿 鬥牛女虛危室壁
西方白虎七宿 奎婁胃昴(mao)畢觜(zi)參
南方朱雀七宿 井鬼柳星張翼軫(zhen)

東方蒼龍、北方玄武(龜蛇)、西方白虎、南方朱雀,這是古人把每一方的七宿聯繫起來想像成的四種動物形象,叫做四象。

以東方蒼龍為例,從角宿到箕宿看成為一條龍,角像龍角,氐房像龍身,尾宿即龍尾。再以南方朱雀為例,從井宿到軫宿看成為一隻鳥,柳為鳥嘴,星為鳥頸,張為嗉(su),翼為羽翮(he)。這和外國古代把某些星座想像成為某些動物的形象(如大熊、獅子、天蠍等)很相類似。

上文說過,古人以恆星為背景來觀測日月五星的運行,而二十八宿都是恆星。了解到這一點,那么古書上所說的“月離於畢”、“熒惑守心”、“太白食昴”這一類關於天象的話就不難懂了。(其中《尚書·洪範》偽孔傳:“月經於箕則多風,離於畢則多雨。”“熒惑守心”見《論衡·變虛》篇;“太白食昴”見鄒陽《獄中上樑王書》。)“月離於畢”意思是月亮附麗於畢宿(離,麗也);“熒惑守心”是說火星居於心宿;“太白食昴”是說金星遮蔽住昴宿。如此而已。蘇軾在《前赤壁賦》里寫道:“少焉,月出於東山之上,徘徊於鬥牛之間。”也是用的二十八宿坐標法。

二十八宿不僅是觀測日月五星位置的坐標,其中有些星宿還是古人測定歲時季節的觀測對象。例如在上古時代,人們認為初昏時參宿在正南方就是春季正月,心宿在正南方就是夏季五月,等等。這是就當時的天象說的。《夏小正》:“正月初昏參中,五月初昏大火中。”

古人對於二十八宿是很熟悉的,有些星宿由於星象特殊,引人注目,成了古典詩歌描述的對象。《詩經》“維南有箕,不可以簸揚;維北有斗,不可以挹(yi)酒漿”(見《詩經·小雅·大東》),這是指箕宿和斗宿說的。箕斗二宿同出現於南方天空時,箕宿在南,斗宿在北。箕宿四星聯繫起來想像成為簸箕形,斗宿六星聯繫起來想像成為古代舀酒的斗形。《詩經》“三星在天”、“三星在隅”、“三星在戶”,則是指參宿而言(此從毛傳),因為參宿有耀目的三星連成一線。至於樂府詩里所說的“青龍對道隅”(見《隴西行》),道指黃道,青龍則指整個蒼龍七宿了。有的星宿,伴隨著動人的神話故事,成為後世作家沿用的典故。膾炙人口的牛郎織女故事不必敘述。(但是織女不是指北方玄武的女宿,而是指天琴座的α星;牛郎也不是指北方玄武的牛宿,而是指天鷹座的僅星,牛郎所牽的牛才是牛宿。)二十八宿中的參心二宿的傳說也是常被後人當作典故引用的。《左傳·昭公元年》說:

昔高辛氏有二子,伯日閼伯,季日實沈,居於曠林,不相能也,日尋干戈,以相征討。後帝不臧(zang),遷閼伯於商丘,主辰(主祀大火),商人是因,故辰為商星(即心宿);遷實沈於大夏(晉陽),主參(主祀參星),唐人是因,……故參為晉星(即參宿)。

因此後世把兄弟不和睦比喻為參辰或參商。又因為參宿居於西方,心宿居於東方,出沒兩不相見,所以後世把親朋久別不能重逢也比喻為參辰或參商。杜甫《贈衛八處士》所說的“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就是這個意思。

隨著天文知識的發展,出現了星空分區的觀念。古人以上述的角亢氐房心尾箕等二十八個星宿為主體,把黃道赤道附近的一周天按照由西向東的方向分為二十八個不等份。在這個意義上說,二十八宿就意味著二十八個不等份的星空區域了。

古代對星空的分區,除二十八宿外,還有所謂三垣,即紫微垣、太微垣、天市垣。

古人在黃河流域常見的北天上空,以北極星為標準,集合周圍其他各星,合為一區,名日紫微垣。在紫微垣外,在星張翼軫以北的星區是太微垣;在房心尾箕斗以北的星區是天市垣,這裡不一一細說。

現在說一說北斗。北斗是由天樞、天璇、天璣、天權、玉衡、開陽、搖光七星組成的,古人把這七星聯繫起來想像成為古代舀酒的斗形。天樞、天璇、天璣、天權組成為斗身,古曰魁;玉衡、開陽、搖光組成為斗柄,古曰杓。北斗七星屬於大熊座。

古人很重視北斗,因為可以利用它來辨方向,定季節。把天璇、天樞連成直線並延長約五倍的距離,就可以找到北極星,而北極星是北方的標誌。北斗星在不同的季節和夜晚不同的時間,出現於天空不同的方位,人們看起來它在圍繞著北極星轉動,所以古人又根據初昏時斗柄所指的方向來決定季節:斗柄指東,天下皆春;斗柄指南,天下皆夏;斗柄指西,天下皆秋;斗柄指北,天下皆冬。

現在說到十二次。

古人為了說明日月五星的運行和節氣的變換,把黃道附近一周天按照由西向東的方向分為星紀、玄枵(xiao)等十二個等份,叫做十二次。每次都有二十八宿中的某些星宿作為標誌,例如星紀有鬥牛兩宿,玄枵有女虛危三宿,余皆仿此。但是十二次是等分的,而二十八宿的廣狹不一,所以十二次各次的起訖界限不能和宿與宿的分界一致,換句話說,有些宿是跨屬於相鄰的兩個次的。下表就說明了這種情況(此表是根據《漢書·律曆志》作的,各次的名稱、寫法和順序都根據《漢書·律曆志》)。

我國古代創立的十二次主要有兩種用途:第一,用來指示一年四季太陽所在的位置,以說明節氣的變換,例如說太陽在星紀中交冬至,在玄枵中交大寒,等等。第二,用來說明歲星每年運行所到的位置,並據以紀年,例如說某年“歲在星紀”,次年“歲在玄枵”,等等。這兩點,後面談到曆法時還要討論。

有一件事值得提一提,上述十二次的名稱大都和各自所屬的星宿有關。例如大火,這裡是次名,但在古代同時又是所屬心宿的名稱。又如鶉首、鶉火、鶉尾,其所以名鶉,顯然和南方朱雀的星象有關,南方朱雀七宿正分屬於這三次。《左傳·僖公五年》“鶉火中”,孔疏說“鶉火之次正中於南方”,又說“鶉火星者謂柳星張也”,可以為證。

下面談談分野。 

《史記·天官書》說“天則有列宿,地則有州域”,可見古人是把天上的星宿和地上的州域聯繫起來看的。在春秋戰國時代,人們根據地上的區域來劃分天上的星宿,把天上的星宿分別指配於地上的州國,使它們互相對應,說某星是某國的分星,某某星宿是某某州國的分野;也有反過來說某地是某某星宿的分野的。例如《漢書·地理志》:“齊地,虛危之分野也。”這種看法,便是所謂分野的觀念。

古人所以建立星宿的分野,主要是為了觀察所謂“機(ji)祥”的天象,以占卜地上所配州國的吉凶。例如《論衡·變虛篇》講到熒惑守心的時候說:“熒惑,天罰也;心,宋分野也。禍當君。”顯而易見,這是一種迷信。但是古人對於星宿分野的具體分配既然有了一種傳統的了解,那么古典作家作品在寫到某個地區時連帶寫到和這個地區相配的星宿,就完全可以理解了。庾(yu)信《哀江南賦》說“以鶉首而賜秦,天何為而此醉”,王勃《滕王閣序》說“星分翼軫”,李白《蜀道難》說“捫(men)參歷井”,就是在分野的意義上提到這些星宿的。

最後應該指出的是,古人的天文知識雖然已經相當豐富,但是由於科學水平和歷史條件的限制,古代的天文學在很大程度上是和宗教迷信的占星術相聯繫的。古人對於某些異乎尋常的天象還不能作出科學的解釋,於是在崇敬天帝的思想基礎上,把天象的變化和人間的禍福聯繫起來,認為天象的變化預示著人事的吉凶。例如日食,被認為對最高統治者不利,所以《左傳·昭公十七年》說:“日有食之,天子不舉〔不殺牲盛饌(zhuan)〕,伐鼓於社。”《禮記·昏義》也說:“日蝕則天子素服而修六官之職。”這是把日食看成是上天對最高統治者的警告。又如彗星(一名孛星,欃槍)的出現,被認為是兵災的凶象,所以史書上常有記載。甚至行星運行的情況也被認為是吉凶的預兆。例如歲星正常運行到某某星宿,則地上與之相配的州國就五穀昌盛,而熒惑運行到這一星宿,這個國家就要發生種種禍殃,等等。占星家還認為某某星主水旱,某某星主饑饉,某某星主疾疫,某某星主盜賊,注意它們的隱現出沒和光色的變化而加以占驗。這些就不一一敘述了。

占星無疑是迷信,占星術後來被統治階級所利用,成了麻醉人民的工具,我們閱讀古書,對此應該有所了解。

2-9《佛說盂蘭盆經》、《父母恩重難報經》、《瑜伽焰口》金陵刻經處現代印本

中元節是中國人非常重要的祭祀去世親人的節日,意義不在清明節之下。中元節的傳統在20世紀50年代曾一度中斷,不過近年在民間又自發地得到了很大的恢復。

中元節又叫盂蘭盆節。盂蘭盆是梵文Ullambana的音譯,這個詞原意為“從苦難中拯救”,中國舊譯“解倒懸”。盂蘭盆節的來歷和目犍連(也就是中國民間目連戲的男主角目連)救母的故事有關。

這個故事就記錄在《佛說盂蘭盆經》里:目犍連得了六神通以後,用法力觀看世界,發現自己已經去世的母親墮入餓鬼道中。目犍連送給母親飯食,可是飯一遞到母親手上就化成火炭。

目犍連哭著求佛陀解救。佛陀說,你母親生前(喜歡吃魚籽,所以殺生數量太大)罪孽深重,想要解救她,憑你一人之力無法完成,憑我一人之力也無法完成。我們只有憑藉佛、法、僧這“三寶”的力量,才能解救她。佛陀告訴目犍連,每年七月十五日,是佛歡喜日,我們都要集結佛法僧三寶的力量,超度我們的七世父母

這個故事的內涵,其實還遠比它表面上看要來得深刻。最初的佛教是小乘佛教(梵文Henayana),也就是只管修行超度自己,不理世事,只能裝一個人的“小車”。而盂蘭盆經講的是大乘佛教(梵文Mahayana),也就是除了自度之外,還要“度人”(超度別人)的,能裝很多人的“大車”。(梵文中yana意為“車乘”,hena是小,maha是大,henayana就是“小乘”,mahayana就是“大乘”。)實際上,佛教界內的人大多認為盂蘭盆的故事講的就是小乘佛教向大乘佛教轉化的原因。為了超度自己故去的親人以及拯救孤魂野鬼,小乘佛教就發展成為需要結合佛法僧三寶力量的大乘佛教。(在中亞發源、北傳到中國的佛教到唐代以前還小乘、大乘並存。唐代中國流行的就基本上全是大乘佛教了。當然,小乘佛教向大乘佛教轉化的真正原因和過程遠比目連救母這個故事本身複雜得多。限於篇幅這裡不介紹。)

在每年陰曆七月十五,也就民間俗稱的“鬼節”,中國人都會給家裡去世的親人燒紙錢。佛教寺廟裡也會舉辦法事活動,超度亡靈,給餓鬼施食,同時祝年長者健康長壽。這種法會活動,就叫做“放焰口”。

“放焰口”原本是佛教密宗的儀軌,現在卻廣為北傳大乘佛教寺廟採用。按照《瑜珈焰口》的說法,餓鬼頸如細針,不能進食。做法事的法師結合佛、法、僧三寶的力量,用密咒使餓鬼喉嚨變粗。法師們向空中撒米,使得餓鬼能吃上一頓飽飯。這裡的“焰口”,就是頸如細針、面上噴火的餓鬼的名字。講放焰口起源的故事的佛經是《救撥焰口惡鬼陀羅尼經》,故事內容與《佛說盂蘭盆經》有相似性。

有關國學的新書

國學是指以儒學為主體的中華傳統文化與學術。國學是中國傳統文化與學術,也包括了醫學、戲劇、書畫、星相、數術等等。國學以學科分,應分為哲學、史學、宗教學、文學、禮俗學、考據學、倫理學、版本學等,其中以儒家哲學為主流;以思想分,應分為先秦諸子、儒道釋三家等,國學以《四庫全書》分,應分為經、史、子、集四部。本期任務要盤點的是有關國學的新著作。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