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晉名士風流》

《魏晉名士風流》

《魏晉名士風流》是2007年11月1日由中華書局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寧稼雨。該書從不同方面勾勒出魏晉名士們的精神風貌,對魏晉名士風流的狀況做了客觀而真實的描述,展現了他們獨特的價值觀和人生觀。

基本信息

內容提要

魏晉名士是中國歷史上空前絕後的、一種很獨特的文化現象。

魏晉名士蔑視禮法,狂放不羈,強調精神自由,展現個性的可愛。

魏晉名士風流》從不同方面勾勒出他們的精神風貌,深入了解他們的內心世界,展現他們與眾不同的價值觀。

圖書目錄

引言
社會百態篇

一 驕傲的世族
盛況空前的家族地位
窮奢極欲的新貴
值得驕傲的貢獻
人格的魅力
畸形的門第觀念——歧視
畸形的門第觀念——避諱
畸形的門第觀念——婚姻

二 南人與北人
口服心不服
針鋒相對
屈辱和歧視
心理的隔閡勝過地域
新學與舊學
洛語與吳語
邯鄲學步之種種

三品藻中的追逐
東漢郭泰的發軔
趨之若鶩為求名
品題活動之濫觴 
品題土壤之變化
個性的才情之美
玄味的氣質之美
超人的儀容之美
生活情趣篇

四超凡脫俗的文化生活
(一)群賢畢至的文人集會活動
鄴宮西園之會
西晉金谷之會
晉蘭亭之會
(二)魏晉士人的審美取向
散文中的“芙蓉出水”
散文中的“錯彩鏤金”
玄言詩中的“才”與“情”
“情生於文”與“文生於情”
繪畫中的“以形寫神”
繪畫與書法的“分庭抗禮”
神往音樂,超越音樂

五醉翁之意不在酒
逍遙的酒神境界
沉醉中的叛逆
飲酒只為及時行樂
飲酒與逃避現實
生活無處沒有酒

六 不只為治病的服藥

七 名士服飾新風

八 休閒中的性情
思想靈魂篇

九 玄學的“有無”與士人的“名教”“自然”

十 “言意之辨”與“得意忘象”

十一 從“物我兩冥”到“不二法門”

十二 不作天仙作地仙

後記

內容介紹

在一個多元化的現實世界裡,單一的生活內容和重複的行為方式足以使人們產生生理和審美上的疲勞和厭倦。這一點似乎已經無可爭議了,然而用什麼東西去撫慰疲勞,沖淡厭倦,卻是見仁見智、答案百出的問題。綜觀中國數千年的歷史,想突破這種疲勞和厭倦的人很多,但大多數時候,他們都是以孤零零的個體形式出現,只有一個時代例外,就是在魏晉時期,魏晉名士是中國歷史上空前絕後的、一種很獨特的文化現象,他們正是從這個意義上可以進入我們的人生態度和生活方式,讓我們選擇或借鑑參考。

魏晉時期特殊的社會歷史環境,造就了魏晉名士的獨特群體和人格精神。其主流價值取向的特徵就是,以超然的精神追求取代現實的物質欲求;以個體的自由灑脫取代社會意志的規矩樊籠;以士人的道統良知取代皇權的勢統控馭;以審美的人生態度取代現實功利的人生態度。這些特徵固然不應該是任何一個時代的人們需要全盤吸收和繼承的,但它作為中國文化史上的一個亮點,中國古代士人曾經有過的驕傲,其參照和借鑑價值自然是不言而喻的。本書就是從不同方面勾勒出魏晉名士們的精神風貌,對魏晉名士風流的狀況做了客觀而真實的描述,深入了解了他們的內心世界,展現了他們獨特的價值觀和人生觀。

在很多人看來,魏晉名士風度是一種真正的名士風範,從何晏、王弼到竹林七賢,從王導、謝安到王羲之、張翰,莫不是清峻灑脫而又“風流自賞”,為後人所景仰。而風流名士們蔑視禮法,狂放不羈,富於個性,更成為人們對那個時代最為深刻的記憶。

魏晉風度的永久魅力,也許就在於它將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高深哲學理念演繹成為一種具體的人生實踐過程。於是,那种放盪不羈、瀟灑飄逸、曠達超遠、笑傲人生的氣質也就不僅成為一種歷史過程,更重要的是它具有《蘭亭集序》《蒙娜麗莎》那樣的審美價值。當人們為現實的利益得失而煩惱,當人們為理想的暫時失落而沮喪,當人們得意或許有些忘形的時候,魏晉風度永遠像是一面鏡子,照出我們心靈深處的所有塵埃,使我們的心靈和精神受到蕩滌,得到淨化。我們不僅得到美的享受,更能得到人生的營養。

編輯推薦

魏晉時期特殊的社會歷史環境,造就了魏晉名士的獨特群體人格精神。其主流價值取向的特徵就是,以超然的精神追求取代現實的物質欲求;以個體的自由灑脫取代社會意志的規矩樊籠;以士人的道統良知取代皇權的勢統控馭;以審美的人生態度取代現實功利的人生態度。這些特徵固然不應該是任何一個時代的人們需要全盤吸收和繼承的,但它作為中國文化史上的一個亮點,中國古代士人曾經有過的驕傲,其參照和借鑑價值自然是不言而喻的。

本書從不同方面勾勒出他們的精神風貌,深入了解他們的內心世界,展現他們與眾不同的價值觀。

作者介紹

寧稼雨,男,1954年生於大連漢族文學博士。1982年畢業於遼寧師範大學中文系,獲文學學士學位。1985年畢業於南開大學中文系,獲文學碩士學位,並留校任教。1987年任講師,1992年晉升副教授,1997年晉升教授。1995年被聘為韓國高麗大學中文系外籍教授,2000年在南開大學獲博士學位。現為南開大學中文系教授,古代文學教研室主任,天津市文學學會副秘書長,天津師範大學古籍研究所兼職研究員。主要從事古代文言小說和文學史與文化史的關係研究。著有《中國文言小說總目提要》、《中國志人小說史》、《魏晉風度》、《世說新語與中古文化》等個人專著。在《文學遺產》、《中華文史論叢》等刊物發表論文四十餘篇,約四十萬字。論著多次榮獲國家及省市級獎勵。

有關國學的新書

國學是指以儒學為主體的中華傳統文化與學術。國學是中國傳統文化與學術,也包括了醫學、戲劇、書畫、星相、數術等等。國學以學科分,應分為哲學、史學、宗教學、文學、禮俗學、考據學、倫理學、版本學等,其中以儒家哲學為主流;以思想分,應分為先秦諸子、儒道釋三家等,國學以《四庫全書》分,應分為經、史、子、集四部。本期任務要盤點的是有關國學的新著作。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