吶喊[愛德華·蒙克的畫作]

吶喊[愛德華·蒙克的畫作]

《吶喊》(挪威語:Skrik),或譯稱《尖叫》,是挪威畫家愛德華·蒙克1893年的作品。這幅畫是表現主義繪畫著名的作品。2012年5月3日,在紐約蘇富比印象派及現代藝術專場拍賣上,1895年版的《吶喊》以1.199億美元拍賣成功,創造了拍賣的最高價格紀錄。這一記錄直到紐約當地時間2013年11月12日被《弗洛伊德肖像畫習作》打破。

基本信息

釋義

《吶喊》(挪威語:Skrik‎),或譯稱《尖叫》,是挪威畫家愛德華·孟克1893年的作品。這幅畫是表現主義繪畫著名的作品。
有人認為該作品反映了現代人被存在主義的焦慮侵擾的意境。紅色的背景源於1883年印尼喀拉喀托火山爆發,火山灰把天空染紅了。畫中的地點是從厄克貝里山上俯視的奧斯陸峽灣
本作品共有四個版本,分別是藏於奧斯陸孟克博物館的版本 (蛋彩畫、紙本,83.5 x 66 cm)、藏於國家畫廊的版本 (蛋彩畫、油畫、粉彩、紙本,91 x 73.5 cm)、藏於孟克博物館的另一個版本,和彼得·奧爾森的收藏版本。1895年畫家把作品製成平面印刷以大量複製。自1994年起,其中兩個版本先後被盜去,幸好皆失而復得。

作品簡介

《吶喊》是挪威印象派畫家愛德華·蒙克(EdvardMunch)的代表作之一。畫面的主體是在血紅色映襯下一個極其痛苦的表情,紅色的背景源於1883年印尼喀拉喀托火山爆發,火山灰把天空染紅了。畫中的地點是從厄克貝里山上俯視的奧斯陸峽灣,有人認為該作品反映了現代人被存在主義的焦慮侵擾的意境。

創作背景

蒙克自己曾敘述了這幅畫的由來:
“一天晚上我沿著小路漫步——路的一邊是城市,另一邊在我的下方是峽灣。我又累又病,停步朝峽灣那一邊眺望——太陽正落山——雲被染得紅紅的,象血一樣。
“我感到一聲刺耳的尖叫穿過天地間;我仿佛可以聽到這一尖叫的聲音。我畫下了這幅畫——畫了那些象真的血一樣的雲。——那些色彩在尖叫——這就是‘生命組畫’中的這幅《吶喊》。”(ThomasM.Messer著《愛德華·蒙克》,HarryN.Abrams,INC,Publishers,NewYork,第84頁。筆者譯。)

版本介紹

本作品共有四個版本,分別是藏於奧斯陸蒙克博物館的版本(蛋彩畫、紙本,83.5x66cm)、藏於國家畫廊的版本(蛋彩畫、油畫、粉彩、紙本,91x73.5cm)、藏於蒙克博物館的另一個版本作於1910年,以蛋彩和油彩繪於木板上,和作於1895年被彼得·奧爾森收藏的版本。1895年畫家把作品製成平面印刷以大量複製,開創社會大眾對其圖像的認知。自1994年起,其中兩個版本先後被盜去,幸好皆失而復得。

藝術分析

這套組畫題材範圍廣泛,以謳歌“生命、愛情和死亡”為基本主題,採用象徵和隱喻的手法,揭示了人類“世紀末”的
《吶喊》《吶喊》
憂慮與恐懼。蒙克1893年所作的油畫《吶喊》,是這套組畫中最為強烈和最富刺激性的一幅,也是他重要代表作品之一。在這幅畫上,蒙克以極度誇張的筆法,描繪了一個變了形的尖叫的人物形象,把人類極端的孤獨和苦悶,以及那種在無垠宇宙面前的恐懼之情,表現得淋漓盡致。
在這幅畫上,沒有任何具體物象暗示出引發這一尖叫的恐怖。畫面中央的形象使人毛骨悚然。他似乎正從我們身邊走過,將要轉向那伸向遠處的欄桿。他捂著耳朵,幾乎聽不見那兩個遠去的行人的腳步聲,也看不見遠方的兩隻小船和教堂的尖塔;否則,那緊緊纏繞他的整個孤獨,或許能稍稍地得以削減。這一完全與現實隔離了的孤獨者,似已被他自己內心深處極度的恐懼徹底征服。這一形象被高度地誇張了,那變形和扭曲的尖叫的面孔,完全是漫畫式的。那圓睜的雙眼和凹陷的臉頰,使人想到了與死亡相聯繫的骷髏。這簡直就是一個尖叫的鬼魂。“只能是瘋子畫的”,蒙克在該畫的草圖上曾這樣寫道。
在這幅畫上,蒙克所用的色彩與自然保持著一定程度的關聯。雖然藍色的水、棕色的地、綠色的樹以及紅色的天,都被誇張得富於表現性,但並沒有失去其色彩大致的真實性。全畫的色彩是鬱悶的:濃重的血紅色懸浮在地平線上方,給人以不祥的預感。它與海面陰暗處的紫色相衝突;這一紫色因伸向遠處而愈益顯得陰沉。同樣的紫色,重複出現在孤獨者的衣服上。而他的手和頭部,則留在了蒼白、慘澹的棕灰色中。
畫中沒有一處不充滿動盪感。天空與水流的扭動曲線,與橋的粗壯挺直的斜線形式鮮明對比。整個構圖在鏇轉的動感中,充滿粗獷、強烈的節奏。所有形式要素似乎都傳達著那一聲刺耳尖叫的聲音。畫家在這裡可以說是以視覺的符號來傳達聽覺的感受,把悽慘的尖叫變成了可見的振動。這種將聲波圖像化的表現手法,或許可以與梵谷的名作《星夜》中力與能量的圖像化表現相聯繫。蒙克在這裡,將那由尖叫所產生的極度的內在焦慮,轉化為一種令人信服的抽象意象。如此,他將其畫面上的情感表現幾乎推向了極致。

兩次被盜

蒙克的《吶喊》是被偷竊次數最多的畫作,曾被盜過兩次。1994年,兩名竊賊潛入挪威國家畫廊偷走了1893年版的《吶喊》(次年被完好地追回)。另一次是在2004年,蒙面的持槍歹徒從奧斯陸的蒙克博物館搶走了1910年版的《吶喊》(兩年後被追回)。
1994年2月12日,也就是利勒哈默爾冬奧會開幕的那一天,挪威國家美術館將《吶喊》轉移到了另外一個展廳,以供展出。不過,挪威方面可能太急於向全世界展出名畫,竟一時忘了加強它的安保措施。
這天,4名劫匪用錘子砸破了挪威國家美術館的玻璃,直奔《吶喊》。博物館的警報器頓時鈴聲大作——不過這並沒有得到博物館警衛的重視(誰知道他們在想什麼呢)。劫匪剪斷懸掛《吶喊》的金屬線,將名畫運走。是的,沒有什麼紅外、壓力警報,只有一根金屬線……猖狂的劫匪甚至留下了一個字條,上面寫著“感謝簡陋的安保工作”。而整個偷盜過程也僅僅持續了不過60秒。
隨後劫匪向博物館索要100萬美元的贖金,但挪威警方拒絕了這一要求。在英國警方和蓋蒂博物館(GettyMuseum)的幫助下,於5月7號找回了被盜的畫作。
10年後,2004年8月22日(和蒙娜麗莎的失竊日期相同),一夥兒蒙面持槍者進入奧斯陸的蒙克博物館,並在眾目睽睽之下盜走了《吶喊》和《聖母》(Madonna)兩幅名畫。幸運的是,當搶匪攜帶這兩件逃離博物館的時候,被一位旁觀者照了下來。
2005年4月8日,挪威警方逮捕了一名有密切聯繫的嫌疑人,但是卻沒有找到被盜的兩件藝術品,甚至有訊息稱,盜賊為了毀掉證據,燒毀了這兩件藝術珍品。奧斯陸市政府曾懸賞200萬克朗尋找關於這兩幅畫的下落。2006年8月31日,經過挪威警方艱苦的搜尋。挪威警方宣稱他們找回了兩幅被盜的名畫,但是沒有透露找回這兩幅名畫過程中詳細的信息。

拍賣之最

在台北時間2012年5月3日早7點開始的紐約蘇富比印象派及現代藝術專場拍賣上,蒙克的曠世經典《吶喊》作為第20件拍品登場,最終以1.07億美元落槌,加上佣金為1.199億美元,創造了拍賣的最高價格紀錄。之前的拍賣價格紀錄是畢
蘇富比拍賣的這件《吶喊》蘇富比拍賣的這件《吶喊》
加索1.06億的《裸體、綠葉和半身像》。
蒙克總共創作了4個版本《吶喊》,這次拍賣的是他1895年創作的版本,由挪威商人彼得·奧爾森收藏,他的父親托馬斯·奧爾森是蒙克的朋友、鄰居及藝術贊助人。這也是唯一一幅由私人收藏的《吶喊》。
拍賣商介紹,這幅《吶喊》與其它版本相比較,有幾個“特別出色之處”:色彩最為鮮明;四個版本中唯一由蒙克親手為畫框上漆,並題下詩句紀錄創作靈感;畫中背景兩人其中一人向外望向市景。本作於數十年前在美國華盛頓特區國家藝術館短期展出過。

描繪地點被“人肉”

據美國《郝芬頓郵報》最新報導,創下最貴拍賣紀錄的《吶喊》所描繪的地點已經被美國一家網站給“扒”了出來———挪威首都奧斯陸的埃克伯格山的一條名叫Valhallveien的路。這家名為PopSpotsNYC的網站是專門來給各個名畫“定位”的。該網站的負責人鮑勃·伊根就是利用網上圖片來找畫中的這個地點。
畫中場景讓人恐懼
《吶喊》創作於19世紀九十年代初期,在當時蒙克的眼中,這裡充滿著發抖的、血紅的幻覺,讓人感到恐懼,甚至是有些噁心。在這幅畫中,蒙克所用的顏色雖然與自然顏色的真實性是一致的,表現方式上卻極度誇張,展現出了自己的感受,畫裡的線條也是扭曲的,與橋的粗壯挺直形成鮮明對比,讓人感覺沉悶、焦慮並且孤獨,毫無疑問,蒙克將畫面中的情感表現到了一種極致。
現實景象溫馨美好
在網路圖片中,這條路卻是另外一番景象,就像一張恬靜的田園風格明信片一般,這裡還曾經被一名著名的攝影師托馬斯·阿耐斯塔德拍攝了下來,跟《吶喊》一樣,照片裡也正是夕陽西下之時,但遠方的火燒雲和橋下的燈火人家卻讓人感覺十分溫馨美好。
真相這裡曾有屠宰場
其實早在這次被“鎖定”地點之前,《愛德華·蒙克:吶喊的背後》一書中就曾經提到這條路在蒙克經過之時的環境,這裡曾經離當時城裡最大的屠宰場和精神病院都很近,所以蒙克所聽到的那一聲“尖叫”很可能來自於這兩個地方的其中一個。

描繪地點被“人肉”

據美國《郝芬頓郵報》最新報導,創下最貴拍賣紀錄的《吶喊》所描繪的地點已經被美國一家網站給“扒”了出來———挪威首都奧斯陸的埃克伯格山的一條名叫Valhallveien的路。這家名為PopSpotsNYC的網站是專門來給各個名畫“定位”的。該網站的負責人鮑勃·伊根就是利用網上圖片來找畫中的這個地點。

畫中場景讓人恐懼

《吶喊》創作於19世紀九十年代初期,在當時蒙克的眼中,這裡充滿著發抖的、血紅的幻覺,讓人感到恐懼,甚至是有些噁心。在這幅畫中,蒙克所用的顏色雖然與自然顏色的真實性是一致的,表現方式上卻極度誇張,展現出了自己的感受,畫裡的線條也是扭曲的,與橋的粗壯挺直形成鮮明對比,讓人感覺沉悶、焦慮並且孤獨,毫無疑問,蒙克將畫面中的情感表現到了一種極致。

現實景象溫馨美好

在網路圖片中,這條路卻是另外一番景象,就像一張恬靜的田園風格明信片一般,這裡還曾經被一名著名的攝影師托馬斯·阿耐斯塔德拍攝了下來,跟《吶喊》一樣,照片裡也正是夕陽西下之時,但遠方的火燒雲和橋下的燈火人家卻讓人感覺十分溫馨美好。

真相這裡曾有屠宰場

其實早在這次被“鎖定”地點之前,《愛德華·蒙克:吶喊的背後》一書中就曾經提到這條路在蒙克經過之時的環境,這裡曾經離當時城裡最大的屠宰場和精神病院都很近,所以蒙克所聽到的那一聲“尖叫”很可能來自於這兩個地方的其中一個。

作者簡介

挪威畫家愛德華·蒙克(EdvardMunch,1863年—1944年),堪稱二十世紀表現主義藝術的先驅。他出生於挪威洛頓,童年時父母雙亡的經歷在其心靈深處打下不可磨滅的印記。這使他早年畫下了許多以疾病與死亡為主題的作品。他曾在克里斯蒂安尼(今奧斯陸)工藝美術學校學習,1885年第一次旅法,學習印象派的畫風,後又受到高更、勞特累克及“新
《蒙克自畫像》《蒙克自畫像》
藝術運動”的影響,導致了其畫風的重大變革。
1892年他應邀參加柏林藝術家協會的展覽,由於形象怪異,其作品在德國引起激烈反響,畫展只開了一周即關閉了。為此,以利伯曼為首的自由派退出藝術家協會,成立了柏林分離派。這一行動使蒙克大受鼓舞,從此在德國定居下來,直到1908年。這16年是蒙克藝術發展的重要階段,也是其藝術臻於成熟的時期。他在憂鬱、驚恐的精神控制下,以扭曲的線型圖式表現他眼中的悲慘人生。他的繪畫,對於德國表現主義藝術產生了決定性的影響,他成了“橋派”畫家的精神領袖。評論家指出:“蒙克體現了表現主義的本質,並在表現主義被命名之前就徹底實踐了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