鴿子門

鴿子門

2011年高招,對安徽7個考生家庭來說,遭遇了最悲劇的“黑色7月”:被南京大學放了“鴿子”,導致他們成了高校搶生源的犧牲品。

概述

南京大學在安徽傳出預錄取“鴿子門”南京大學在安徽傳出預錄取“鴿子門”
2011年,高校特別是名校之間的“生源爭奪戰”比往年更加激烈。在爭奪趨於平息、高校招生進入一批次錄取階段之際,2011年7月21日央廣《新聞晚高峰》的一則報導,再次引起媒體和公眾對“高招”的關註:“安徽省7名考生拿到了南京大學的‘預錄取通知’,卻未被錄取。”

這被網友戲稱為南大“鴿子門”。


經過

事發地為安徽省老牌省級示範高中無為中學。高考結束後,南京大學招生辦的老師來到無為中學,鼓勵部分高分考生報考南京大學。在填報高考志願之前,南京大學和7名考生簽訂了一份預錄取協定,承諾第一批次A志願填報南京大學,學校就能保證錄取她。這份協定一式兩份,還蓋上了南京大學的公章。

面對南京大信誓旦旦的承諾,再加有這樣一份預錄取協定,這7名考生就沒有考慮其他學校,直接填報南京大學,並且後面的學校志願也是隨手填報的。

結果卻是,他們全部被放了“鴿子”。原來,最終錄取顯示,南京大學在安徽招生的最低投檔線是648分,這7名學生的成績都在645分到647分之間。儘管當時已經簽訂了預錄取的協定,也給了承諾,這7人沒有一人被南京大學錄取。

回應

南京大學在安徽傳出預錄取“鴿子門”南京大學在安徽傳出預錄取“鴿子門”
事發後,《新京報》發表社論《預錄取亂象,教育部門不能再縱容》,質問:“‘預錄取’是沒有法律效力的高校搶生源行為,教育考試部門為何不早對這種不合規的做法,加以制止,同時提醒考生加以防範?”“教育學專家”也不失時機地發表高見,更有媒體稱:“高招‘預錄取’是對考生利益的殘忍踐踏。”

南京大學和安徽省考試院分別作出回應。南京大學學生工作處處長劉源解釋說:“往年我們都會追加一些名額帶走預錄取的學生,但是2011年分數線提高了不少,安徽省情況尤其特殊。我校已經對該省生源追加至30多名錄取生,實在是一名學生也沒辦法再接收。對此,我們深表遺憾。”作為多年的一線招生人員,我能領悟南京大學方面的“苦衷”:按照錄取規則和考生志願填報情況,若要兌現“預錄取”承諾,至少要使錄取人數翻番。由於“高校招生是最後也是最頑固的計畫體制”,這顯然是不可能的。

安徽省教育廳對此事回應說:“南大的預錄取協定實際上就是在錄取前對考生作一種承諾,作為教育主管部門來說,並不反對高校作出這樣的承諾,但是高校在考慮到有風險的時候,是否能夠首先考慮到考生的利益而不是高校自身的利益?如果是一個負責任、守誠信的高校,應該把可能面臨的風險告訴考生,不能為了學校的利益而大包大攬。”

在媒體紛紛抨擊南京大學不誠信,呼籲教育主管部門不能縱容“預錄取”這一“潛規則”時,忽略了:為什麼南京大學等“名校”能夠實施預錄取?實施預錄取的“前提條件”是什麼?

評論

“預錄取協定”,是考生在正式填報志願之前,與高校簽訂的一份承諾書。高校要考生第一志願填報,同時許下承諾保證錄取,這是高校搶生源的又一招。

不僅是南大,許多重點高校在填報志願前,也作出類似承諾,主要是為了搶優質生源。而往往工作做過了頭,承諾過多,最終造成生源扎堆,少數簽了預錄取協定的考生於是就被擠下來了。這種極其自私的搶生源行為,最終害的是考生。

很多媒體稱“預錄取”是“潛規則”,這種提法本身值得商榷。多家名校實行“預錄取”多年,眾所周知,“潛”在何處?

須知,高校招生真正的“潛規則”,是一個眾所不知的事實:一些省的教育主管部門,每年向“名校”提供高分考生的信息。雖然多年來,教育部三令五申強調,不得未經許可泄露考生信息,許多省也信誓旦旦向媒體表示:“沒有對外透露考生信息。”這完全是一個“真實的謊言”!

南大放“鴿子”須遭譴責,但認為“預錄取”是“忽悠”考生,有失公允。第一,實行預錄取前高校“爽約”頻頻,緣何未起一絲波瀾?預錄取是不是以學校聲譽為擔保的單向承諾?第二,高招“預錄取是對考生利益的殘忍踐踏”的說法,聳人聽聞。須知,“預錄取”之所以能實施多年,主要就是因為“白紙黑字”的承諾,得到了考生及家長普遍歡迎。第三,對南大“鴿子門”事件,各高校當“引以為戒”,還是“因噎廢食”,是否應充分尊重考生及家長的意見?

當今高校招生存在“亂象”,這毋庸置疑。但認為“預錄取”造成“亂象”,卻是本末倒置。事實上,“預錄取”類似於國外一些名校的“有條件錄取”,即考生只有在充分滿足預設條件的情況下,才能被錄取。換言之,南大“鴿子門”的出現並不是由於“預錄取”本身,而是由於當今“猶抱琵琶半遮面” 的“預錄取”不夠規範。高校希望獲得優質生源,考生希望進理想高校,各方博弈和競爭,這在任何國家均普遍存在。只有當兩種希望無限接近、日益趨同時,良性的競爭秩序才能建立。因此,教育部不是要取消“預錄取”,而是要使之規範有序,從而使考生和高校的利益均獲得切實保障,實現“雙贏”。

2011年度新詞語

國家語言資源監測與研究中心、商務印書館與互動百科日前發起2011年度詞語評選活動,年度詞語評選活動自2007年開始已舉辦四屆,是由教育部、國家語委指導。這些新詞語將收入由教育部、國家語委發布的《中國語言生活狀況報告2011》一書,商務印書館同時出版《2011漢語新詞語》。
V博
奶書
降準
夢想晶片
微博套用元年
微祝福
新農夫運動
限送令
微論壇
硬短板
雲客服
超快遞
穿越控
微記者
官微
通售共享
團二代
哥窯門
替會族
微話題
微博私訪
腐堅強
首席執法員
快觸
商業防損師
銀十條
電繭族
微採訪
雲驅動
微政務
托市潮
減稅房
清網
螺絲藍領
稅理
下號手
虎爸
微議案
3D空調
微訊
閃兵
直投菜櫃
微評
裸拼
U哥
怕死客
微調查
裸實習
加名潮
微文明
FB幣
小賤體
U彩
販菜哥
客廳飛屏
雲預約
國民女友
鐵錘教授
財盲族
等號車
聚蕉行動
同稅同權
家七條
任幣
三化同步
墊錢哥
微表白
灌水公司
勵耕計畫
宅捷修
單行單停
生態長凳
微建議
群體性怨恨
烏魂[烏魂族]
破5
收視帝
幸福家庭季
私奔門
油二代
投基氣象站
酷劃
UV行動
雲課堂
綠評
車管QQ
領袖行宮
綠色兌換
車載菜市
推特控
賣萌日
豬你貴
點心債
聖光棍節
糾剽獵手
攢友
路橋精神
糖妞
石墨門
盧美美事件
湄公河事件
漂浮照
樓接接
擺攤哥
影子戶主
廉政隔離牆
推優直選生
贈藥門
U姐
微辯論
清立方
微願景
微心愿
捷運巴士
手提箱網路
被現房
低藥物化治療
挪票房
自首式舉報
占座團
包年菜
雲概念
藝民
密碼門
微電影節
滬九條
二群
醬油帝
微賣場
地下黑台
五鑽女
三荒兩高
巴菲特稅
攙扶門
刷庫
工鬧
懸浮照
煎蛋眾
鴻媒體
犀利奶奶
一獨二胎
聚光碟
蘭花草行動
鐘點姥姥
傷得起
女蜂
易糞相食
微素養
食鹽慌
挑麥
微遊記
去核電化
禁官令
微思念
農標對接
拍磚會
公交精算師
限醫令
郭美美事件
宜居星體帶
翡翠女
填海建房熱
小司考
裸報
酷雲
午婚
微童話
網路黑水
低碳體驗日
輻牛
雙幣雙股
克卜勒-22B
微計畫
競點
被貧血
摩計算
解抗靈
漂老人
零走收
塑化劑風波
民聲微博
塑化劑危機
人傷黃牛
QQ法庭
最美奶奶
最美爺爺
雲電視
泥鰍內閣
殭屍車
新二代
二傻青年
菜漲漲
涉塑
低碳社區日
天價高速
染塑
綠色買路錢
棄嬰門
收視達叔
鴿子門
雲微博
限娛
阿拉伯倡議
加精豬
團圓體
幕後哥
趨中率
稅感
蓋脆脆
鴛鴦刊
校車概念股
碑劇
冠名樓
雲家庭
商品牆
賣身卡
婚宴門
橋危危
聚菜行動
闢謠控
恐聚
U站
被姜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