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滋病

陰滋病

陰性愛滋病主要是指自稱染上病毒者普遍都有與愛滋病感染極為類似的症狀,但經過多次HIV檢查卻仍顯示陰性,臨床報告顯示他們是“無明顯的器質性病變”,因此他們自稱是“愛滋病陰性感染者”。

媒體報導

所謂陰滋病分布圖所謂陰滋病分布圖

2011年4月4日,香港有媒體報導稱,患者感染“陰性愛滋病”後,會出現淋巴腫脹、皮下出血、舌苔生絨毛等症狀,而且無法根治,內地至少有六個省市發現該病毒。
所謂“陰性愛滋病”,主要是指自稱染上病毒者普遍都有與愛滋病感染極為類似的症狀,但經過多次HIV檢查卻仍顯示陰性,臨床報告顯示他們是“無明顯的器質性病變”,因此他們自稱是“愛滋病陰性感染者”。訊息見報後,引起部分網友恐慌,更多的網友則半信半疑。

2011年4月4日,廣東媒體就此調查時發現,很多醫院都曾接觸過這樣的病例,患者大多有過高危性行為。廣東省在2011年2月份便接到衛生部的相關通知。廣東省疾控中心愛滋病防治所所長林鵬2011年4月4日透露,廣東迅速成立了專家組,包括臨床醫生、精神病學專家、流行病學專家、愛滋病學專家等展開調查工作。“廣東省內的七八個樣本檢測了,很清楚,不可能是愛滋”。對於是否可能是另外一種未知病毒,他說,結果將由國家統一發布,自己不方便透露。

衛生部闢謠

2011年4月5日,就陰性愛滋病一事,衛生部新聞發言人鄧海華表示,“陰性愛滋病”只是恐艾症狀,根本沒有什麼未知病毒,所以不必驚慌。
鄧海華說,“陰性愛滋病”在網上已經炒了好幾年了,實際上是一些人“恐艾”症狀的表現,根本沒有什麼新的未知病毒。“不能因為某個媒體報導了,這件事就似乎真有了。”他說,媒體報導不要以訛傳訛。他同時表示,衛生部已經接到廣東等省市的檢測數據,將就此事發布相關調查結果和愛滋病的有關信息,並對此事進行闢謠。

中國衛生部屬下的疾病防治中心代理主任郝陽稱:“我們尚未發現新的病毒。這些患者很可能有精神方面的問題。”
郝陽4月6日對《中國日報》表示,在過去10年中一些流行病研究已將這些人鑑定為愛滋病恐懼症。郝陽稱,衛生部已注意到自2009年起全國出現了至少100例這樣的患者。他說這些患者群體一直在通過網際網路相互聯繫。

應對措施

廣東省疾控中心愛滋病防治所所長林鵬指出,已成立包括臨床醫生、精神病學專家、流行病學專家、愛滋病學專家的專家組,上月調查了幾名患者,並於日前完成報告,上報國家衛生部。國家衛生部亦表示,將在北京、上海、浙江、江蘇和廣東進行流行病學調查;而內地疾控中心在多個地方採集的五十九個患者血液,已送往美國的化驗室進行檢測。香港衛生防護中心表示,正與廣東省衛生當局了解情況,初步得知有關病症或基於多種原因,包括心理因素,衛生防護中心會繼續監察情況。

恐艾症

愛滋病恐懼症(獲得性免疫功能缺陷綜合恐懼症)俗稱恐艾症,是一種對愛滋病的強烈恐懼,並伴隨焦慮、抑鬱、強迫、疑病等多種心理症狀和行為異常的心理障礙。不少患者認為自己的身體不適就是感染了愛滋病病毒,反覆撥打熱線電話諮詢,或者反覆去做愛滋病抗體檢測,對陰性結果又持懷疑態度,總認為檢測不準確或現有試劑檢測不出來自己的病毒等。

相關症狀

舌苔有絨毛
全身多處淋巴腫脹疼痛
皮膚出現大塊血斑、皮疹
肌肉跳動
關節離奇作響及疼痛
肌肉有不尋常的蟲爬感及疼痛
腸胃脹氣及腹瀉
咽喉炎
盜汗
全身乏力、手腳麻痹
牙齦發炎
口腔潰爛
厭食
迅速消瘦
心律失常
睡覺抽搐
白色念珠菌感染

研究進展

專家觀點

部分陰滋病患者在衛生部門前部分陰滋病患者在衛生部門前

廣州市衛生局副局長、廣州市傳染病研究所所長唐小平認為,目前醫學上並無“陰性愛滋病感染”,但他強調如果愛滋病抗體檢驗不呈陽性,就不可能是愛滋病或者愛滋病變種。然而,他不排除有兩種可能性,一種是這些人在進行了高危性行為之後,患上愛滋病恐懼症;一種是感染上其它病毒。
浙江省愛滋病專家組成員時代強謹慎表示,“不否認可能有未知的病毒”。

送美化驗

衛生部疾病預防控制局相關負責人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北京、上海、浙江、湖南、江蘇、廣東六省已開始流行病學調查,分析具體病因。納入流行病學調查的各省疾控中心在多個地方採集的五十九個患者血液,已送往美國的化驗室進行檢測。
其中,廣東省在2月便接到衛生部相關通知。廣東省疾控中心愛滋病防治所所長林鵬昨日表示,廣東迅速成立了專家組,包括臨床醫生、精神病學專家、流行病學專家、愛滋病學專家等展開調查工作。
林鵬在接受記者採訪時還表示,“廣東省內的七八個樣本檢測了,很清楚,不可能是愛滋”。對於是否可能是另外一種未知病毒,他強調結果將由國家統一發布,自己不方便透露。

鍾南山公布調查結果

鍾南山召開新聞發布會鍾南山召開新聞發布會

2011年5月6日,鍾南山院士在廣州市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召開新聞發布會,公布針對60名“陰滋病患者”的研究結果。60名“患者”中,48人病原體檢測呈陽性,33人檢出EB病毒,12人檢出沙眼衣原體(CT),7人檢出淋球菌,8人檢出巨細胞病毒,未發現愛滋病毒,未發現未知病毒。檢測結果與衛生部基本相同。
鍾南山院士強調:“陰滋病”說法並不準確,建議取消。所謂的“未知病毒”大部分為EB病毒(人類皰疹病毒4型),非常常見,公眾的興趣集中在“未知病毒”的探尋,而非疾病本身的治療,恐慌被放大。
檢測結果公布:60人無一人愛滋病檢出33例EB病毒
60名患者此次接受了嚴格的全面身體檢查,檢測樣品涉及7種類型258個樣品,動用7個科室,歷時1個多月,最終未發現一例愛滋病,。
具體檢測結果如下
1、60名自述疑似愛滋病感染人員中,愛滋病抗體初篩試驗及白細胞HIV核酸螢光PCR均為陰性,無一例愛滋病,“陰滋病”的說法完全排除;
2、已檢60人中,病原體陽性患者數48人,EB病毒陽性檢出33例,占68.75%;沙眼衣原體陽性檢出12人;解脲脲原體陽性檢出9人,淋球菌檢出7人,巨細胞病毒陽性檢出8人,單純皰疹病毒檢出1人;
3、接受影像學檢查24人,雙膝關節平片異常占41.7%,雙指關節平片異常未檢出;
4、眼科檢查38人,眼部炎症10例,乾眼症4例,屈光不正6例;
5、接受心理測試12人,異常為7例,其中疑病症5例,焦慮狀態1例,輕度抑鬱1例。

提醒事項

1.“遠離高危性行為+使用公筷”遠離EB病毒
此次檢測中,60人中與16人檢出1種以上的病原體,且多為性行為途徑傳播。針對這種現象,鍾南山等醫務人員呼籲青年人要對自己的性行為負責,遠離高危性行為,做足保護措施。
同時,在高危性行為發生後,出現問題要及時到正規醫療機構、專科就診,性病可防可治,根本沒有必要背上沉重的心理負擔。檢出病原體陽性的48名患者中,超過三分之二為EB病毒,導致家庭內部多人傳染。如果確診為EB病毒,一定要採取分餐制,每人有專用碗筷,使用公筷夾菜,避免病毒傳播。
2.恐慌由高危性行為引發未及時治療引發恐慌
此次檢查中,未發現愛滋病毒及相關標誌物,但上述病原體可以通過性行為或親密接觸感染,可以慢性化或在白細胞中潛伏存在,影響人體免疫功能,並最終形成部分患者反覆強調的“關節炎、骨痛、關節積液”。
鍾南山強調,接受檢查的60人中,多數是青壯年,且多有高危性行為,在高危性行為後出現一些症狀,引發恐慌,而由於多種原因沒有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更進一步加劇了這部分人群的焦慮情緒,最終通過網路抱團“求助”,引起了較大的社會影響。
4.患者堅信“未知病毒”存在不檢出誓不罷休
面對鍾南山院士一個多月的檢測結果,兩名特意從北京趕到廣州的患者表示理解,但表示依舊會繼續檢查,堅信“未知病毒”的存在,醫生的檢測方向有誤。
鍾南山院士表示:從此次檢測結果來看,與之前衛生部公布的調查結果並無太大差別。公眾的興趣更多在探尋“未知病毒”上,而非疾病的治療,這也進一步堅定了患者對“未知病毒”的篤信程度,對疾病治療並無益處。

EB病毒

可通過唾液傳播家庭成員感染屬於正常現象
EB病毒又稱“接吻病”,學名為“人類皰疹病毒4型”,可引起發熱、咳嗽、眼瞼浮腫、肝脾腫大,甚至鼻咽癌,醫學臨床上較為常見,可傳染。
針對部分患者強烈質疑家庭成員患病,鍾南山院士表示,EB病毒可以通過唾液傳播,家庭成員往往成為第一個傳染對象。因此有必要在患者家中推行“分餐制”,使用公筷,避免交叉感染。但鍾南山院士也強調,該病毒較為常見,傳染性及危險程度也遠不及“SARS”,無需過度關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