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感

稅感

中國進入稅感時代 - “稅感”時代 無可否認,中國已經進入了納稅人權利覺醒的時代。2011年以來最受關注的“加稅”舉措無疑是房產稅試點的啟動和資源稅改革的全國鋪開。

簡介

針對近期頻發的爭“饅頭稅”、爭“月餅稅”、爭“加名稅”事件,《瞭望》雜誌在發表了一篇文章,認為中國已經進入“稅感”時代。

舉手投足之間你都在繳稅

只要你消費,你進了商店,買了東西,你坐車,你點煤氣、做飯、燒水,你都在繳稅,
報刊報刊
早上起床第一件事,打開水龍頭洗臉,這時候增值稅的納稅行為已經發生。你用水,說明自來水公司在銷售水,這個售價里就含有增值稅。自來水公司要向稅務局繳納所得稅和增值稅,而其中的增值稅雖然是自來水公司繳,但負擔者是每一個用水人。
也就是說,自來水公司向稅務部門繳納增值稅是替每一位使用者繳納。如果你一個月用了10噸水,每噸水的價格是0.8元,10噸水就是8元,其中就含有增值稅1.04元。
此外,人們在生活中的其他場合也可能繳稅。例如,當你的工資收入超出一定標準,要繳個人所得稅;如果你買車,要繳車輛購置稅、車船稅;如果你買房、賣房,要繳相關的契稅,也可能繳營業稅、個人所得稅和土地增值稅……
據稅務專家介紹,在中國,所有商品標價實行的是含稅價———消費者每買一件商品就在向政府繳一次稅。

天天繳稅卻總感覺不到

雖然人人都是納稅人,但真正意識到自己在繳稅的消費者,卻少之又少。深究一層,這是什麼原因?稅務人士認為,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與當前的複雜稅制設計有密切關係。“我國目前的稅收制度,就是專業的稅務人員都不一定掌握得非常清楚。”中山大學嶺南學院財稅系主任林江稱,“特別是基層稅收管理人員,最常說的一句話就是‘檔案規定是這個稅率’。”
廣州市民黃娜娜仍記得其第一次去日本,每一樣商品在標價上總有兩個數字:前一個是商品本身價格,後一個是完稅後的價格。日本並不是特例,在歐美已開發國家的超市,你購買任何一樣東西,都會在小票上清晰地看到你為這種商品支付了多少稅。
但在我國目前的稅收體制下,這卻是一個“難被消費者發現的”秘密。我國稅制是以流轉稅為主的間接稅,稅負轉嫁,稅收隱藏在商品勞務價格之中,所以消費者甚至不知道自己購買的商品還繳了稅,更不要說繳了多少稅。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0年,我國間接稅占全國稅收總收入的58.4%,而直接稅僅占15.6%。由此推算,全國7.7萬億的稅收收入中有4.5萬億是納稅人搞不明白的情況下“不知不覺”中繳納的。
對稅越來越敏感成為發泄不滿的宣洩口
在物價不斷上漲的情況下,工薪階層對於稅收的話題越來越敏感。《瞭望》雜誌在此前發表了一篇文章,認為中國已經進入“稅感”時代。所謂稅感,簡單說就是人們對稅收的敏感越來越強。
中山大學嶺南學院財稅系主任林江表示,我國民眾實際稅負較重,享受的公共福利又較少,“稅收用之於民部分過少是主要原因。”首都經貿大學財政稅務學院稅務系主任劉穎說,北歐國家的稅負比咱們國家重得多,為什麼老百姓挺高興的?就是因為“從搖籃到墳墓”,政府都管起來了,老百姓清清楚楚地知道這些稅都用在了自己身上。
“我們現階段有一些腐敗現象,包括三公支出也有問題,帶來對政府取之於民的徵稅行為非常敏感,並成為發泄不滿的宣洩口。”“咱們的稅收如果用在補貼公交上降低票價了,用在修建公用設施上了,能讓老百姓得到實惠,看得特別透明,誰會去抱怨一塊月餅里含多少稅呢?”

2011年度新詞語

國家語言資源監測與研究中心、商務印書館與互動百科日前發起2011年度詞語評選活動,年度詞語評選活動自2007年開始已舉辦四屆,是由教育部、國家語委指導。這些新詞語將收入由教育部、國家語委發布的《中國語言生活狀況報告2011》一書,商務印書館同時出版《2011漢語新詞語》。
V博
奶書
降準
夢想晶片
微博套用元年
微祝福
新農夫運動
限送令
微論壇
硬短板
雲客服
超快遞
穿越控
微記者
官微
通售共享
團二代
哥窯門
替會族
微話題
微博私訪
腐堅強
首席執法員
快觸
商業防損師
銀十條
電繭族
微採訪
雲驅動
微政務
托市潮
減稅房
清網
螺絲藍領
稅理
下號手
虎爸
微議案
3D空調
微訊
閃兵
直投菜櫃
微評
裸拼
U哥
怕死客
微調查
裸實習
加名潮
微文明
FB幣
小賤體
U彩
販菜哥
客廳飛屏
雲預約
國民女友
鐵錘教授
財盲族
等號車
聚蕉行動
同稅同權
家七條
任幣
三化同步
墊錢哥
微表白
灌水公司
勵耕計畫
宅捷修
單行單停
生態長凳
微建議
群體性怨恨
烏魂[烏魂族]
破5
收視帝
幸福家庭季
私奔門
油二代
投基氣象站
酷劃
UV行動
雲課堂
綠評
車管QQ
領袖行宮
綠色兌換
車載菜市
推特控
賣萌日
豬你貴
點心債
聖光棍節
糾剽獵手
攢友
路橋精神
糖妞
石墨門
盧美美事件
湄公河事件
漂浮照
樓接接
擺攤哥
影子戶主
廉政隔離牆
推優直選生
贈藥門
U姐
微辯論
清立方
微願景
微心愿
捷運巴士
手提箱網路
被現房
低藥物化治療
挪票房
自首式舉報
占座團
包年菜
雲概念
藝民
密碼門
微電影節
滬九條
二群
醬油帝
微賣場
地下黑台
五鑽女
三荒兩高
巴菲特稅
攙扶門
刷庫
工鬧
懸浮照
煎蛋眾
鴻媒體
犀利奶奶
一獨二胎
聚光碟
蘭花草行動
鐘點姥姥
傷得起
女蜂
易糞相食
微素養
食鹽慌
挑麥
微遊記
去核電化
禁官令
微思念
農標對接
拍磚會
公交精算師
限醫令
郭美美事件
宜居星體帶
翡翠女
填海建房熱
小司考
裸報
酷雲
午婚
微童話
網路黑水
低碳體驗日
輻牛
雙幣雙股
克卜勒-22B
微計畫
競點
被貧血
摩計算
解抗靈
漂老人
零走收
塑化劑風波
民聲微博
塑化劑危機
人傷黃牛
QQ法庭
最美奶奶
最美爺爺
雲電視
泥鰍內閣
殭屍車
新二代
二傻青年
菜漲漲
涉塑
低碳社區日
天價高速
染塑
綠色買路錢
棄嬰門
收視達叔
鴿子門
雲微博
限娛
阿拉伯倡議
加精豬
團圓體
幕後哥
趨中率
稅感
蓋脆脆
鴛鴦刊
校車概念股
碑劇
冠名樓
雲家庭
商品牆
賣身卡
婚宴門
橋危危
聚菜行動
闢謠控
恐聚
U站
被姜軍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