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紫蛤

尖紫蛤

尖紫蛤(學名:Hiatula acuta),是簾蛤目紫雲蛤科Hiatula的一種。主要分布於中國大陸,常棲息在河口潮間帶。

基本信息

概述

紫蛤(SanguinolariaacutaCaietZhuang)俗稱“沙螺”或“西施舌”,分布於我國福建廣東沿海,生活在河口鹹、淡水交匯處,尤以廣東省吳川市鑒江產量最多,最高年產量達5萬kg。尖紫蛤肉嫩味美,營養價值高,據分析蛤肉干含蛋白質58.65%,糖類5.31%,脂類8.75%,且有藥用功效,可治療哮喘病等。90年代以來,由於大量采捕和水質污染,造成尖紫蛤自然資源瀕臨滅絕。

特徵

前緣圓,後端尖廋,腹緣弧形,前中部微凹。殼頂位於中央偏前,韌帶短而凸出,蛹狀。

殼表被有黑褐色或咖啡色殼皮,生長線明顯,在腹、後側常形成褶襞。

殼內面呈紫灰色,鉸合部具主齒2枚,1大1小。前閉殼肌痕亞軟圓形,後閉殼肌痕馬蹄狀。

外套竇極深,背線隆起,腹線與外套痕匯合。

生殖期

在福建省9-11月,生殖盛期在10月。溫度是影響性腺發育的主要因素。絕大多數個體為雌,雄異體,雌,雄同體的同一濾泡中,雌,雄生細胞分區域分布。較晚期的卵母細胞和成熟卵子的核仁變成雙質核仁,組織化學實驗結果表明,雙質核仁染色深淺的兩部分,是由於這兩部分蛋白質含量不同的緣故

簾蛤目

簾蛤目(Veneroida)殼體外形多樣,但一般兩殼相等;鉸合部通常很發達,式樣變化很多;主齒強壯,常伴有側齒髮育;韌帶多數位於外側,少數種類有內韌帶;閉殼肌為等柱型,前後閉殼肌痕近相等,水管發達。簾蛤目為雙殼貝中最大也是最為多樣化的一個類群,已知2500種以上。

軟體動物

軟體動物門是僅次於節肢動物的第二大門類。身體柔軟不分節,一般可分為頭、足、內臟團和外套膜四部分。具口的頭部位於身體前端。除雙殼類外,其他各類軟體動物口腔內有顎片和舌齒。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