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氏無針烏賊

曼氏無針烏賊

曼氏無針烏賊是我國東海漁場傳統的“四大海產”之一,浙江省歷史上漁業年最高產量達6萬噸,占全省海洋捕撈總產量的9.3%。其肉質鮮美,營養豐富,而且還具有重要的藥用價值,為海味佳品,深受百姓喜愛。

基本信息

產地產期

分浙北、浙南和閩東兩個漁場。浙北群自4月下旬~5月上旬先後進入大陳、魚山、中街山列島和馬鞍列島。浙江省產量產居中國之首。

形態特徵

曼氏無針烏賊曼氏無針烏賊

中型烏賊。個體較金烏賊小,一般胴體長15厘米。眼部橢圓形,後部端圓,長度為寬度的2倍。舊體瘦薄。眼部後面有一脈孔,常流出近紅色的腥臭腺體。肉鰭前段狹窄,向後部漸寬,位於胸部兩側全緣,末端分離。腕5對,4對長度相近,第4對腕較其他腕長。各腕吸盤大小也相近。其膠制環外緣具尖錐形小齒。觸腕一般超過胭長,穗狹小。眼背白花斑明顯。石灰質內骨長橢圓形,長度約為寬度的3倍,角質緣發達,後端無骨針。

經濟價值

烏賊的可食部分約占總體的92%。其肉潔白如玉,具有鮮、嫩、脆的特點,除鮮食外,還可加工製成罐頭食品或乾製品。烏賊的乾製品南方叫螟蛹謄,北方叫墨魚乾,雄性生殖腺乾品叫烏龜穗,雌性纏卵腺於品叫烏魚蛋,均為海味佳品。烏賊骨即中藥海螵蛸。

營養成分

曼氏無針烏賊曼氏無針烏賊

曼氏無針烏賊蛋白質含量高(每100g肉含蛋白質16g,脂肪1g),人體必需胺基酸豐富(含9種,占總胺基酸47%)均衡,非常適合人類的營養需求;脂肪和膽固醇含量低,但不飽和脂肪酸占總脂肪酸70%,其中素有“腦白金”的DHA、EPA分別占總脂肪酸34%和18%;富含鈣、微量元素,且有美容養顏調血脂功效。

苗種培育

①在捕撈船上設定與海水相通的活水倉,用漲網方法采捕向岸洄游的烏賊產卵群體,將捕獲後的烏賊親體放入活水倉暫養;
②在岸上設定親體暫養水泥池,所述的親體暫養水泥池大於5平方米,所述的親體暫養水泥池中海水鹽度為24.0~40.0,水溫為15~25℃,遮光,保持安靜,充氣增氧,將所述的烏賊親體放入所述的親體暫養水泥池暫養,投餵鮮活小雜魚蝦,放養密度1~2隻/平方米;
③採用透明尼龍袋充氧方法運輸所述的烏賊親體,所述的透明尼龍袋的尺寸為70~80cm×45~50cm,每袋裝水1/3,每袋放1隻所述的烏賊親體,將透明尼龍袋中空氣擠出,再充入純氧,紮緊密封,所述的透明尼龍袋外再套一隻黑色尼龍袋,在15~25℃的溫度下運輸;
④設定培育池,所述的培育池的面積大於10平方米,所述的培育池的水溫為15~30℃,海水鹽度為20.0~40.0,所述的培育池的光照小於500lux,室內噪聲小於65分貝;
⑤在所述的培育池中放置附卵器;
⑥將所述的烏賊親體雌雄同池放養,放養密度為1~2隻/平方米,投餵鮮活小雜魚、蝦;
⑦將雌雄烏賊親體交配後雌烏賊親體所排出的受精卵在水溫為15~30℃、鹽度為24.0~40.0的海水中孵化,幼苗孵化出膜後6小時內開始用鹵蟲無節幼體作為餌料第一次投餵;
⑧將孵出的幼苗在幼苗池中放養,所述的幼苗池的海水水溫為15~30℃,鹽度為24.0~40.0,光照為500-1000lux,用鹵蟲無節幼體餵養;
⑨當幼苗胴長大於7mm後,苗種培育完成,外移出苗。

其他資料

曼氏無針烏賊曼氏無針烏賊

曼氏無針烏賊全身都是寶,食用和藥用價值都相當高,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曾是中國“四大海產品”之一,我省歷史上最高年產量達到6萬噸左右,占浙江省海洋捕撈產量的9.3%,舟山海域是曼氏無針烏賊的主產區之一。但濫捕濫撈導致該品種衰竭,在舟山海域已很少見。現在流行於市的烏賊多為有針烏賊,俗稱“海底蛸”,學名叫“槍烏賊”。

曼氏無針烏賊在中國主要分布於黃海、東海海域,為近距離洄游的物種,日照沿海曾是曼氏無針烏賊主要分布區域之一。但多年來由於過度捕撈及環境的影響,目前日照市近海已見不到曼氏無針烏賊的受精卵及成體的蹤影。為恢復這一珍貴物種資源,20104月份,日照市水產研究所從浙江省海洋研究所移植了曼氏無針烏賊受精卵,從人工控溫培育條件孵化受精卵入手,經過課題組兩個月的技術攻關,成功孵化幼烏。這一成果,對保護和恢復日照海域海洋生物多樣性,推進海洋漁業的平穩健康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軟體動物

軟體動物門是僅次於節肢動物的第二大門類。身體柔軟不分節,一般可分為頭、足、內臟團和外套膜四部分。具口的頭部位於身體前端。除雙殼類外,其他各類軟體動物口腔內有顎片和舌齒。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