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馬蹄螺

大馬蹄螺

大馬蹄螺,殼大堅厚,錐形,螺鏇部大。產于海南島、西沙群島、南沙群島,日本、印度支那半島也有分布。肉可食用。

基本信息

簡介

大馬蹄螺大馬蹄螺

英文名:Trochusniloticus

別名:馬蹄鐘螺、公螺

產地及產期

生活於低潮線至淺海的珊瑚礁岩石上。產于海南島文昌、瓊海、萬寧、三亞沿海,見於我國西沙群島、南沙群島,日本、印度支那半島也有分布。肉可食用。

形態特徵

馬蹄螺科Trochidae

殼大堅厚,長約120mm,圓錐形,螺鏇部大。殼面為灰白色,具紫紅色或暗紅色的火焰狀縱行花紋。每一螺層的上半部有3-4條由粒狀突起連成的螺肋,在縫合線的上方,螺層下半部有一列粗大的瘤狀突起。殼底平,口斜,外唇簡單,內唇厚,扭曲成S形,靨角質。

資源量

歷史上我國在南沙的產量約100噸,1950年後,琉球、菲律賓、馬來亞等地漁船在南沙大肆濫捕,資源迅速下降,1954年產量僅10噸。西沙群島年產量約50噸,產量尚保持穩定,但分布在淺水區的數量已經減少,個體也越來越小,資源有受到破壞的跡象。

分布

台灣、廣東及海南各島嶼;印度-西太平洋熱帶海區。

軟體動物

軟體動物門是僅次於節肢動物的第二大門類。身體柔軟不分節,一般可分為頭、足、內臟團和外套膜四部分。具口的頭部位於身體前端。除雙殼類外,其他各類軟體動物口腔內有顎片和舌齒。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