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光蠑螺

夜光蠑螺

夜光蠑螺是蠑螺科中最大的一種。大型個體、殼高約176毫米,寬171毫米。貝殼堅厚,周緣近圓形,螺層約6 1/2層。螺鏇部不高,體螺層極膨脹,縫合線淺。生長紋細密,有時有褶襞,貝殼表面暗綠色、具有褐色、白色相間的環紋,頂部常染有翠綠色斑紋。殼口大,近圓形,內面銀白邑,具珍珠無。厴圓形,石灰質,極厚重且具無澤。為熱帶性種類、常棲息於潮下帶數米至數十米的岩石及珊瑚礁的淺海底。活動緩慢,貝殼表面常附著有苔蘚蟲等動物。以海藻為食。有時在胃中也可見到無脊椎動物的碎屑。春、夏季為繁殖旺期,此時可經常在珊瑚礁洞穴中採到幼小個體。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夜光蠑螺夜光蠑螺

殼體大型,圓錐形,殼高86mm,殼寬69mm,殼質堅厚。整個殼體呈暗綠色,層面平滑有光澤,具有棕色和白色相間的縱帶和橫帶,體螺層上部具7、8束短寬縱帶,中部具3、4條較細橫帶,下部具3、4條微隆的粗橫帶,橫帶貫通體周。螺層6層,縫合線淺,螺鏇部小,體螺層大,兩者之比約為1:4,體螺層周緣極度膨圓。體螺層中部和螺鏇部偏下方,形成肩角,體螺層的肩角更為突出,並生有5、6個半圓頭寬突起。從殼頂向下,密生右傾縱紋,甚長,直貫底面。底面隆突,具有與殼面相同的粗橫帶結構,外緣近口緣處的橫帶上有3、4個隆突。螺軸略彎平滑,軸唇向下略伸,形成半圓頭突起,內略凹;外唇平滑,內壁光滑,珍珠質層甚厚,虹彩亮澤輝映。臍部為寬厚的內口緣復蓋,無臍孔。厴略呈圓形,甚厚重,外層凸突,乳白色,具許多小顆粒和小長條,近外緣具2、3條肋狀物;內層微平,棕黃色,近右下方有小核,從小核引出2、3條色深的粗鏇紋,其間隔頗大,並衍生出許多很細的同心鏇紋。

分布範圍

中國分布

中國海南島南端、西沙群島、南沙群島、台灣南部。

世界分布

菲律賓群島,日本奄美大島,印度尼西亞,澳大利亞北部,大堡礁,安達曼群

夜光螃螺夜光螃螺
島,塞席爾群島海域。

基本內容

俗名蝶螺、夜光螺、夜光貝等

夜光蠑螺夜光蠑螺

拉丁文名稱:Turbo marmoratus

英文名稱:Great Green Turban

貝類動物:腹足綱、鐘螺超科、蠑螺科。

夜光蠑螺是蠑螺科中最大的一種。

分布區域:熱帶印度太平洋,國內分布於台灣、海南島、西沙、南沙群島;國外分布在印度洋和太平洋西岸、如菲律賓、日本等。

夜光蠑螺夜光蠑螺

大型個體、殼高約176毫米,寬171毫米。貝殼堅厚,周緣近圓形,螺層約6 1/2層。螺鏇部不高,體螺層極膨脹,縫合線淺。生長紋細密,有時有褶襞,貝殼表面暗綠色、具有褐色、白色相間的環紋,頂部常染有翠綠色斑紋。殼口大,近圓形,內面銀白邑,具珍珠無。厴圓形,石灰質,極厚重且具無澤。

為熱帶性種類、常棲息於潮下帶數米至數十米的岩石及珊瑚礁的淺海底。活動緩慢,貝殼表面常附著有苔蘚蟲等動物。以海藻為食。有時在胃中也可見到無脊椎動物的碎屑。春、夏季為繁殖旺期,此時可

夜光螃嫘夜光螃嫘
經常在珊瑚礁洞穴中採到幼小個體。

珍珠層很厚,是珍貴的觀賞品,過去也作為皇家珍藏品收藏。殼粉為油漆的調合劑。肉可食用。

【藥用價值】

【來 源】為蠑螺科動物夜光蠑螺的石灰質厴。

【功 效】清熱解毒、消食止痛、清腸止痢、利尿通淋。

【主 治】用於癰疽、疔癤、頭瘡、疥癬、食滯胃脘、濕熱痢疾、小便淋痛。

【性味歸經】鹹,寒。入心、胃、大腸、膀胱四經。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5-15克。外用適量。

【動植物資源分布】分布我國南海(台灣和海南島)。

【藥材的採收與儲藏】捕後將厴取下,洗淨曬乾備用。

【考 證】始載於《中國藥用動物志》。

【中藥化學成分】

①全螺含蛋白質、脂肪。珊瑚礁區產的夜光蠑螺內臟常含有外因性石房蛤毒素、(Sax- itoxin),尚含有碘甲基銨(lodomethyltrimethyl ammoni-um)的氯化物;②貝殼含四吡咯生物色素,為甲酯型蠑螺膽藍素(turboglaucobilin)、C37 H46 O12 N4、mp.205一6℃, UV最大吸收378、307mu,性質與類膽紅素(biliru-binoid)、膽綠素(biliverdin)相似。含大量碳酸鈣、磷酸鈣。

日子習性

暖水性強,日子於熱帶珊珊礁海域,休息於高溫高鹽、水質澄清和海藻繁茂的岩礁周圍,從潮間帶至潮下帶均有日子區,個別隨水深添加而增大,在潮間帶採獲的多為幼小個別,大個別的採獲水深達20-30m,據日本資本專家在〈南洋水產資本〉第二卷(1929)報導,夜光蠑螺與大馬蹄螺不一樣,後者喜群居,而夜光蠑螺則呈散居狀況,其種群數量僅及大馬蹄螺的1/8-1/5,

19世紀20年代的年產量約100-200噸,主產區為菲律賓群島南部的蘇祿海,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和加里曼丹島周圍海域。我國科學院海洋地點20世紀50年代從海南島南部的三亞、新村海域採到5號14個夜光蠑螺標本,以小型居多,以後多次去海南、西沙、南沙收集,從未採獲此螺;而熊大仁(1949)則報導了夜光蠑螺在西、南沙的散布,除短少引用外,熊文描繪切當、種名完整,並且繪出此螺的標準形狀圖,基本上為圖譜體式,為分類學參考資料,著者認同其記載。至於為何從20世紀60年代始至今,一向未採到此螺,著者以為夜光蠑螺是一種強暖水種,日子於典型熱帶海區或熱帶海區南部,在台灣南部、菲律賓群島和馬來群島海域散布廣泛並且均甚多見,種群數量也較大,在我國西沙、南沙海域應有散布。由於此螺生態散布的較深性和較分散性,較之收集大馬蹄螺要艱難得多;此外,這種寶貴名螺的價格甚高於大馬蹄螺,一向是近幾十年來中外偷獵者的首要方針……這些可能是咱們若干年來未見此螺蹤跡的緣由。

軟體動物

軟體動物門是僅次於節肢動物的第二大門類。身體柔軟不分節,一般可分為頭、足、內臟團和外套膜四部分。具口的頭部位於身體前端。除雙殼類外,其他各類軟體動物口腔內有顎片和舌齒。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