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明仁

陳明仁

陳明仁(1903—1974),湖南醴陵人,黃埔第一期學生,中國著名將領、軍事家,無論是北伐東征、抗日戰爭、解放戰爭中,皆為國為民立下了汗馬功勞。在國民黨軍隊中南征北戰25年,官至兵團司令,被授銜中將,曾獲蔣介石授予的青天白日勳章。1948年10月,應白崇禧之請赴武漢就職“華中剿總副司令”,1949年初以第1兵團司令官身份率29軍、71軍到湖南編訓,並接管長沙警備司令部,下轄15萬官兵。1949年8月4日,他與國民黨長沙綏靖公署主任程潛發出起義通電,毅然和平起義,受到毛澤東和朱德稱讚。1955年被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上將軍銜。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陳明仁陳明仁
陳明仁(1903—1974)號子良。國民黨起義將領、解放軍上將。
湖南省醴陵市人。1924年升入廣州市軍政部講武學校和黃埔軍校學習。參加過廣東革命政府討伐陳炯明的第1、2次東征。後任國民黨陸軍第10師56團團長,陸軍第80師少將副師長、中將師長,陸軍第2師中將參謀長,軍事參議院中將參議,國民黨軍政部中將處長,陸軍預備師中將師長,陸軍第71軍中將師長、副軍長,東北第5綏靖區中將司令、第7兵團中將司令,華中“剿總”中將副總司令兼湖南省政府主席。1949年8月與程潛率部在長沙起義,後編入中國人民解放軍,任湖南省軍區副司令員,第四野戰軍21兵團司令員,第55軍軍長,湖南省臨時政府主席,中南軍政委員會委員。1955年被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上將軍銜。是第1、2、3屆國防委員會委員,第1、2、3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1屆全國委員會代表及第3、4屆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

人物概述

陳明仁陳明仁
陳明仁,字子良。生於1903年4月7日。醴陵市洪源鄉洪源村人。1924年夏,陳明仁考入廣州軍政部講武學校,不久即轉入黃埔軍官學校第一期,畢業後,任軍校教導第2團2營5連少尉排長,兩次參加東征討伐陳炯明戰鬥。由於作戰勇敢,深得蔣介石的賞識。不到一年,他由少尉排長、中尉連長晉升為中校營長。1927年又晉升為黃埔上校隊長。1928年任國民黨第10師28旅56團上校團長。1930年任28旅少將旅長。1932年至1933年任第80師中將師長、第2師中將參謀長、在福建、江西對閩贛工農紅軍作戰。1933年6月至1934年9月,他被調到廬山軍官訓練團參加第一期和第三期的軍事訓練,並擔任第一大隊副大隊長兼中隊長,後又調任軍事參議院中將參議,國民黨軍政部中將處長。
抗日戰爭時期,陳明仁任陸軍第2預備師中將師長,71軍副軍長、軍長等職,率部抗日。1941年,他率預備二師馳援廣西,與第5軍軍長杜聿明所率領的第200師進攻崑崙關。在戰鬥中,陳明仁採用“打黑不打白”的作戰方法,白天派少數官兵潛行偵察敵情,一俟夜幕降臨即出動攻擊,陳明仁指揮的預2師,先後奪回了三二四高地和九塘、五塘、四塘、高峰岩等要地,殲敵2000餘。
1944年夏,陳明仁率部越過怒江,進攻龍陵日軍,在松山要塞與日軍展開一場惡戰,全殲守敵。接著指揮部隊從攀枝花、惠通橋渡過怒江,沿滇緬公路正面主攻龍陵。陳明仁組織各師敢死隊,採取輪番攻擊的部署,使日軍疲於應戰,經過8天的進攻,日軍大部被殲,百餘人被俘。陳明仁升任71軍軍長。隨即又揮師南進,指揮該軍一部參加滇西緬北反擊,攻克畹町附近的回龍山。戰鬥打響後,陳明仁親自督戰,以三分之一的兵力佯攻三台山,主力則部署在回龍山下,準備實攻。敵軍在陳明仁的誘惑下,果然上當。日軍集結主力,向三台山轉移。這時,陳明仁命令部隊向回龍山進攻,並設伏攔截馳援回龍山的日軍,取得了回龍山反擊戰的勝利。11月3日,遠征軍收復龍陵。隨後,為配合湘西會戰,陳明仁奉命率部挺進廣西,攻擊盤踞在柳州、桂林之敵。71軍所向披靡,先克柳州,再克桂林,大獲全勝。這時,日寇已成強弩之末,71軍在陳明仁的率領下,乘勝追敵,挺進湖南。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了無條件投降。
抗日戰爭勝利後,陳明仁率部參加內戰。1946年調往東北,兼任東北第五綏靖區中將司令。這年夏天,他率部在四平堅守頑抗,戰後,升任第7兵團中將司令官。不久,被蔣介石以“縱兵搶糧”罪將其撤職。掛了一個總統府參軍的虛職,賦閒南京。1948年,白崇禧利用陳明仁和陳誠的矛盾,保舉陳明仁為華中“剿匪”副總司令兼29軍軍長,武漢警備司令、第1兵團司令長官、湖南省政府代理主席。
1949年8月,陳明仁與程潛率部在長沙起義,受到毛澤東主席、朱德總司令的嘉勉。其所屬部隊編入中國人民解放軍,他擔任湖南軍區副司令員、第4野戰軍第21兵團司令員、第55軍軍長、湖南省臨時政府主席、中南軍政委員會委員、率部進軍湘西、廣西剿匪。
1955年陳明仁被授予上將軍銜和一級解放勳章。陳明仁是第一、二、三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委員會委員,第一、二、三屆全國人大代表,第一屆全國政協委員,第三、四屆全國政協常委。1968年陳明仁因病離職休養。1974年5月21日在北京病逝。

履歷年表

陳明仁陳明仁
1903年4月7日出生於湖南省醴陵市洪源鄉一個農民家庭。7歲入私塾,10歲進新式學堂,13歲娶妻謝芳如。
1920年考入長沙兌澤中學,畢業後回鄉擔任國小教員
1924年春,陳明仁投筆從戎,考入軍政部講武學校不久,講武學校與黃埔軍校合併,陳明仁任軍校教導二團第五營見習排長,因戰功逐漸升至少將旅長。
1931年,陳明仁率部在河北巨鹿與石友三部主力作戰,大敗石友三部,被升為第80師副師長兼第238旅旅長。
1933年9月,升任第80師中將師長。
1935年,到陸軍大學第13期學習。
1936年2月7日授少將軍銜。
抗戰開始後,陳明仁調任預備第二師師長。隨後移駐湖南,先擔任長沙地區的警備、後兼任芷江警備司令,湘潭、株洲警備司令,衡陽、衡山、耒陽警備司令。
1939年秋,移駐湖北松滋、枝江。次年春,開赴廣西參加桂南會戰。
1941年冬,陳明仁改任第71軍副軍長。
1943年冬,日軍渡過怒江,開始進攻滇西。陳明仁以副軍長名義指揮71軍,主攻龍陵,經過大小几十次激烈戰鬥,龍陵守敵2000敵人大部被殲。戰後,陳明仁接任第71軍軍長。
1945年1月,率部主攻回龍山,殲守敵八百多人。隨後,協助友軍攻克了中緬邊界重鎮畹町。
日軍投降後,陳明仁部被調往無錫,擔任南京、上海的衛戍任務。
1947年1月,第71軍奉命開往東北進攻解放軍,多次被解放軍擊敗。6月,該部退守四平,抵抗解放軍的圍攻,30日,解放軍主動撤圍;陳明仁以少數兵力堅守四平,巷戰19晝夜,被蔣介石擢升為第7兵團司令官。
1947年11月19日晉升中將軍銜。
1948年10月,陳明仁就任華中“剿總”副總司令兼武漢警備司令,鏇又兼任第29軍軍長。不久,新恢復的71軍與29軍合編為第一兵團,陳明仁為司令官。
1949年2月,陳明仁率部回湖南,兼任長沙警備司令。
6月,人民解放軍進軍湖南,解放了平江、醴陵等十餘縣,包圍長沙。
陳明仁代理湖南省主席、湖南省綏靖總司令兼省保全司令。
程潛、陳明仁領銜通電起義,將第一兵團改中國國民黨人民解放軍第一兵團,陳明仁任兵團司令官,併兼湖南省政府臨時主席。9月應邀赴北京參加中國人民政協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
陳明仁所部7萬餘人整編為兩個軍6個師,改稱中國人民解放軍第21兵團。
1950年2月初,陳明仁率兵團司令部從瀏陽移駐醴陵,12月中旬,奉中南軍區命令,率部進駐桂南,擔負小瑤山及周圍的四十八弄、同正、隆安、百色等地的剿匪任務,經過5個月的戰爭,共殲滅土匪3萬多人。
1952年1月,21兵團司令部改組為水利工程部隊司令部,10月,陳明仁改任第55軍軍長。不久,他率部開赴廣東湛江,擔負守衛祖國南大門的光榮任務。
1955年,陳明仁被授予上將軍銜,獲一級解放勳章。曾先後擔任中南軍政委員會委員,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委員會委員,當選為第一屆、三屆全國人民代且和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和第一屆全國委員會委員,第三屆、四屆常務委員會委員,首屆、二屆湖南各界人民代表會議協商會常務委員,第一屆、二屆、三屆湖南省人大代表。
1974年5月21日,陳明仁因患癌症與世長辭,終年71歲。

家庭情況

陳明仁陳明仁
陳明仁前妻謝芳如與他甘苦與共生活了三十多年,夫妻恩愛逾恆,不幸謝芳如身患癌症於1950年4月間去世。謝芳如生有兩子:陳揚釗、陳揚銓。繼配肖毅,系湖南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的主治醫師,為前妻謝芳如住院期間的主治醫師,謝芳如去世後,陳明仁續娶肖毅為妻。肖毅從未生育,無兒無女。1972年夏天,陳明仁突然身患不治之症,陳明仁患病期間,肖毅形影不離,日夜守候在丈夫的病床前細心照料。陳明仁現有8個孫子孫女。

軍旅生涯

早年出身

陳明仁,1903年4月7日出生於湖南省醴陵縣北部山區洪源鄉洪源沖的一戶普通農民家庭。陳明仁作為長子,7歲就讀於家鄉私塾,考入高小讀了一年後休學,在家自修。13歲時結婚,妻子長他一歲。少時受岳飛、文天祥、于謙的事跡影響,立志長大成人後愛國愛民,有所作為。五四運動時,他撰文演講,積極參加反帝愛國運動,受到民主思想的啟蒙。1920年,在父親和妻子的支持下,到湖南省會長沙,考入兌澤中學,開拓了眼界,滋長了愛國強兵的心志。他和同學談論反袁護國的主將蔡鍔和瀘州納溪之戰的英雄朱德團長,確立了報國志向。1924年春,他奔赴廣州,考入陸軍講武學校。1924年9月,孫中山決定將講武學校合併於黃埔軍校。陳明仁得到黃埔軍校校長蔣介石的幫助,於11月19日轉入黃埔軍校第一期六隊學習。

參與革命

陳明仁陳明仁
1925年1月,他從黃埔軍校第一期畢業後,任黃埔軍校教導團見習排長,接連參加了第一、二次東征等重大戰役,征討過威脅廣東國民政府的粵軍陳炯明、滇軍楊希閔、桂軍劉震寰等反動武裝。在東莞一役,他患病在身,副營長張際春準備了擔架要把他送回後方,他堅決不肯。他在戰鬥中身先士卒,勇奪制高點,以一排人繳獲對方一營人的槍,立了大功。1925年10月,在第二次東征攻打惠州戰役中,劉堯宸團被蔣介石指定為主攻團進行強攻。攻城部隊傷亡慘重,劉堯宸團長不幸陣亡。受命攻城之後,陳明仁置生死於度外,繼續帶病衝鋒在前,擔任敢死隊長。他腰纏數枚手榴彈,手持駁殼槍,冒著炮火爬雲梯攻上易守難攻的惠州城牆,將國民黨旗幟插上城樓。惠州戰役獲勝後,蔣介石、周恩來、何應欽和蘇聯顧問鮑羅廷出席慶功儀式,蔣介石命令全體官兵向陳明仁致敬,嘉獎他的戰功,並宣布晉升他為營長。1949年9月周恩來在第一屆全國政協會議上見到他時曾說:你還認識我嗎?打惠州的時候,我還向你舉槍致過敬哩。
1926年6月,國民革命軍開始北伐。打到南昌時,在南昌城外牛行車站北伐軍總司令部所在地,蔣介石、白崇禧陷入軍閥孫傳芳部的重圍,情形十分危急。陳明仁奉命率部解圍,他以急行軍速度輕裝上陣,殺進孫傳芳部包圍之中,緩解了總部的危局,此役當場俘虜孫傳芳部一個團長。因為指揮這次救護行動,他得到蔣介石、白崇禧的稱讚。隨後,他建議利用被俘的團長為國民革命軍引路攻打南昌城,得到總部採納而奏效,初步顯露其軍事才幹。蔣介石升調他任黃埔軍校學生隊的上校隊長。

十年內戰

1927年4月12日,蔣介石在上海發動反革命政變,屠殺共產黨人和革命民眾。陳明仁在軍校任職,未參加反革命大屠殺,但他盲目信仰蔣介石,追隨其走上反對人民革命的道路。蔣介石1927年秋被迫下野之時,他還和黃埔同事一道到浙江寧波溪口晉見蔣介石,接受蔣介石向部下灌輸的反共反人民的精神教育。1927年7月國共分裂以後,陳明仁追隨國民黨、蔣介石參加反革命內戰。1928年升任陸軍第十師上校團長。1930年在蔣介石、馮玉祥、閻錫山軍閥混戰中,他又升任陸軍第三師獨立旅旅長兼鄭州警備司令,竭力為蔣介石征戰效勞。但因他生性執拗,打仗時獨斷專行,固執己見,經常不買頂頭上司的賬,所以官運並不太佳。鏖戰於河北巨鹿,居然以一旅兵力擊潰石友三部兩個步兵師和一個騎兵師,石部前敵總指揮以下許多官兵陣前請降。但陳繼承反而向蔣介石告狀,說他驕傲犯上不聽指揮。蔣介石便改變提升他為第八十九師師長的原議,只任命他為第八十師副師長兼二三八旅旅長。有功無賞,使他在仕途上又遭受一次打擊,這是他第三次被任命為旅長。1933年9月,他晉升為第八十八師中將師長。升職後,他率部在鄂豫皖蘇區的中心地區七里坪、新集等地“進剿”紅軍,依仗優勢兵力和精銳武器,占領了新集、商城等地。接著,他又在東路“剿匪”總司令蔣鼎文麾下,兼福建蒲城警備司令,對陳銘樞、李濟深等在福建成立的“中華共和國人民革命政府”作戰,參加對福建人民政府和閩贛工農紅軍的圍攻。
1934年夏,因陳明仁所部第二三八旅在福建沙縣被紅軍擊潰,88師移駐龍巖,他又未奉命全部處決本部200餘名被紅軍俘虜後教育釋放的士兵,同上司蔣鼎文發生衝突,被蔣介石免除師長職務,召他上廬山晉見。陳明仁牢騷滿腹地上了廬山,見蔣介石時匯報了自己讀蔣介石頒發的《剿匪手本》、《曾(國藩)胡(林翼)治兵語錄》的心得,對軍隊的政治訓導和軍事訓練作了一番發揮,得到蔣的賞識,讓他在廬山軍官訓練團學習,任第一大隊副大隊長兼中隊長,並發給他特支費5000元。但學習幾個月結業後卻被降職使用,先後任第二師參謀長、軍事委員會參議等職。
1935年入陸軍大學第13期學習,學期3年。

投身抗日

1937年7月7日日本製造盧溝橋事變,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陳明仁心中的愛國主義和民族主義感情高漲。他感到終於有了用武之地,於是積極要求參與對日作戰。1938年春從陸軍大學第13期畢業後,國民政府軍政部長何應欽很賞識他,把他分到軍政部當中將部附,作為點驗主任負責點驗湘、贛、浙三省國民黨軍部隊。6月擔任陸軍第二預備師中將師長。該師編練不久,戰鬥力本來很差,經他加緊訓練後,於1938年7月奉命參加武漢會戰中的九江防禦戰。面對中國軍隊連續喪師失地的奇恥大辱,陳明仁決心在九江之戰中,為民族雪恥,為國家立功。他召集排長以上軍官開會作動員,富有鼓動力地發出號召:“日本侵略者毀我中華,踐踏河山,我們豈能坐視?我們要為黨國爭氣,與九江共存亡!”平時,他抓緊部隊訓練,穿著士兵服和草鞋,親自為部隊做劈刺、射擊、投彈的示範,使全師官兵敬服。他要求部下平時多流汗,戰時少流血,不打無準備之仗。1938年7月下旬,日本侵略軍憑藉海陸空軍的優勢,加強對九江的攻擊,飛機轟炸,軍艦炮擊,掩護登入部隊向九江沿岸陣地輪番衝擊。陳明仁率預二師抓緊構築工事,居高臨下,同日軍展開生死搏鬥。激戰之中,預二師6000將士,傷亡2000多人,仍堅守陣地。九江之戰,國民黨軍有8個師在戰鬥中被打垮了,惟第二預備師作戰受到蔣介石的嘉獎。但由於國民黨軍隊內部派系傾軋,英勇作戰的預二師卻被撤銷了番號。經過他多次據理力爭,上級才新成立一個預二師,交由他率領開赴湖南,參加對長沙地區的警備任務。
1939年冬,陳明仁奉命率部參加廣西桂南會戰。11月中旬,日軍第五師團等部從廣西欽州灣登入,24日攻陷南寧,進擊柳州、桂林,企圖切斷湘桂黔交通線,扼殺中國軍隊的後援線。杜聿明的第五軍及兩广部隊,集結在崑崙關一帶阻擊日軍北進,激戰多日,各有傷亡。12月,全軍急從廣東調第十八師團等部增援,蔣介石也從內地調兵馳援。陳明仁奉命率預二師從衡陽、株洲分乘火車趕赴桂林,再急行軍開往崑崙關戰場。
陳明仁率預二師進入陣地後,迅速確定作戰方案,命令兩位湘籍團長洪行、戴堅從左翼和正面攻擊日軍一個聯隊固守的324高地。他親率官兵連續作戰,亮出戰刀和刺刀,同日本兵肉搏,付出血的代價,終於殺得日軍屍橫遍野,奪取了324高地,為中國軍隊占領了一個重要的制高點。日軍惱羞成怒,增援一個聯隊,動用飛機助戰,並憑藉迫擊炮、機槍火力進行反撲。陳明仁因勢利導,改變打法,組織小型突擊隊,與日軍近戰爭奪,反覆拼殺。預二師的防線曾被日軍突破,師指揮所危急,他以輸送營官兵充當戰鬥部隊增援,帶領部屬甩手榴彈,猛轟蜂擁上來的日軍,終於扭轉危局。陳明仁身先士卒,在戰場上冒著槍林彈雨,指揮官兵同日軍進行生死搏鬥,為中國軍隊奪取崑崙關戰役的大勝做出了貢獻。

血戰緬甸

為支援英國盟軍在緬甸抗擊日軍的攻勢,1942年3月至9月,中國遠征軍進入緬甸作戰。陳明仁任副軍長的第七十一軍及預二師奉命準備加入中國遠征軍序列,開赴滇緬區參戰。後因戰局情況發生變化,陳明仁此次未能率部入緬甸作戰。1943年,盟軍為提高中國遠征軍的裝備水準和作戰能力,提供了大批美式武器,並在印度加爾各答建立高級軍事訓練班。陳明仁率領首批受訓軍官參訓。回國後,他被任命為駐滇幹部訓練團副教育長,參與主持遠征軍基層軍官的訓練工作,為參加大反攻做準備,加強軍官教育和部隊的技戰術訓練。1943年10月和1944年5月,中國駐印軍和遠征軍先後對侵占緬甸北部和中國雲南西部的日軍展開反攻作戰。陳明仁所在的第七十一軍編入中國遠征軍第十一集團軍,奉命在滇西反攻,以打通滇緬公路。1944年9月陳明仁率部參加了滇西中緬邊境的松山、龍陵、回龍山諸戰役,越戰越勇。在松山攻堅戰中,他督率部隊拚死作戰,並嚴懲了動搖軍心的第八十七師師長,有力地振奮軍心士氣,給予日軍以重創,被晉升為第七十一軍軍長。晉升軍長之後,他對日作戰更加勇敢頑強,奮力承擔棘手的作戰任務。位於怒江西岸滇緬公路上的龍陵城,戰略地位十分顯要。他奉命率第七十一軍主攻龍陵。在盟軍航空兵炮火掩護下,在友鄰部隊配合下,經過輪番苦戰,殲日第五十六、第二師各一部,於11月6日攻克龍陵城。
1945年1月,國民黨軍第二〇〇師、第九師會攻回龍山,激戰一個星期,仍未能奏效。司令長官衛立煌、集團軍總司令黃杰急如星火,敦請陳明仁統一指揮各攻擊部隊進行回龍山攻擊戰。陳明仁當著美國聯絡官的面立下軍令狀:三天攻下回龍山。他針對日軍崇尚武士道、機械地頑固死守的特點,命令第七十一軍各部隊實行包圍作戰,以各個擊破敵陣、消滅守軍。首先,他調集全軍火炮和盟軍助戰的飛機、大炮,以密集的火力殲滅日軍有生力量,重挫其銳氣,然後鞭策擔任主攻的第八十八師將士奮勇攻堅,在預定時間內拿下了回龍山,把軍旗插上主峰。中國軍隊奏捷滇緬邊境。盟軍指揮官,稱讚陳明仁不愧為中國軍隊的名將。
緬甸方面戰事結束,中國遠征軍實現在中國畹町和緬甸芒友會師。隨後,他揮軍雲貴高原,進軍廣西,反攻湘桂,收復柳州、桂林。不久,便迎來了日本投降、中國抗日戰爭取得完全勝利。第七十一軍一路兼程,進至無錫,接受日軍渡邊師團的投降。受降後,他的軍部移駐上海閘北,奉命擔任南京、上海的衛戍任務。

四平之戰

從1947年6月15日開始,林彪手下的兵與陳明仁手下的兵在進行巷戰。71軍每被逐出一個街區,就立刻縱火燒毀街區內所有的民房,不給民主聯軍做屏障。6月16日,民主聯軍占領了四平市內中山公園內國民黨軍的榴彈炮陣地,陳明仁手下兩名營長一個被擊斃,一名被俘虜,被殲400餘人。民主聯軍已將陳明仁71軍指揮部團團圍住,前哨陣地距離陳明仁的核心工事只有500米之遙。
1947年6月20日,東北民主聯軍6縱17師對國民黨軍第71軍軍部發起總攻,陳明仁下令用吉普車堵死房門,用糧食袋當沙袋壘作工事,同時嚴令手持衝鋒鎗的督戰隊,凡有後退者掃射打死勿論。陳明仁在傍晚時分,民主聯軍迫近的時候,被衛士們半推半架著離開了軍部,轉移到路東的預備指揮所。留下他的兄弟——特務團長陳明信堅守。20分鐘後,陳明仁的第71軍軍部被攻陷,陳明信被俘虜。陳明仁已經無可選擇了。四平城鐵路線以西已全部被民主聯軍占領,他把殘餘部隊收縮到道東繼續頑抗,憑屋死守,死不交槍。四平城內到處是槍炮聲,到處是白刃肉搏的場面,兩軍的屍體堆滿了街巷。71軍的直屬隊打光了,陳明仁把身邊的衛隊都派了上去,孤注一擲。自己也頭戴鋼盔,手持衝鋒鎗,在後面督戰。陳明仁本人電告杜聿明,要“以身殉國,壯志成仁”,並將一支二號勃郎寧手槍頂上了子彈,裝在衣兜里,準備隨時自戕。正在戰事正酣,陳明仁做困獸之鬥的當口,四平前線的槍炮聲反而稀疏下來,慢慢地,陣地恢復了平靜——出乎陳明仁意料的事發生了,民主聯軍竟然撤圍而去!東北保全副司令長官鄭洞國率軍擊退東北民主聯軍,解除了四平的包圍。陳明仁的死守為四平戰役的勝利奠定了基礎,以此戰功,升任第七兵團中將司令,獲青天白日勳章。但不久後因縱兵搶糧被陳誠論罪處以撤職,閒居南京。以此與陳誠不和

棄暗投明

解放戰爭中的關鍵時刻,陳明仁棄舊圖新,走入了人民的陣營。遼瀋戰役前,陳明仁被蔣介石調到武漢,任華中“剿總”副司令。此時,他受到程潛的影響,傾向和平,二人在兩湖地區相互策應。中共湖南地下黨的同志抓住有利時機,對陳明仁展開統戰工作。深受陳明仁尊重和愛戴的章士釗先生寫信給陳明仁,要他看清局勢,認清前途,投靠人民。他在信中還特別引用了毛澤東對陳明仁評價的話──“當年,陳明仁是坐在他(指蔣介石)的船上,各劃各的槳,都想劃贏,各為其主嗎,我們會諒解他,只要他過來就行了,我們還要重用他。”章世釗轉達的毛澤東的話,對陳明仁轉變起決定作用,使其堅定了背叛國民黨反動派的決心。不久,他與程潛秘密決定在湖南舉行和平起義。陳明仁是胸懷大略的人,雖然進程加快,但表面上卻不動聲色。為迷惑蔣介石,他甚至以反共的面目出現。陳明仁召集市政府的官員講話,聲稱要與共軍打到底,堅決按國民黨政府的旨意從事。可私下,他對身邊人說,我保證長沙聽不到槍聲炮聲。曾與陳明仁在四平血戰的人民解放軍四野部隊及時派出以金明、唐天際、袁任遠等,到湖南平江縣,與程潛、陳明仁的代表和平談判,相互協商有關長沙起義的具體事宜。關鍵時刻,蔣介石有些不放心,派人到湖南活動。他們企圖收買和賄賂陳明仁,要陳明仁為即將傾履的蔣家王朝效勞。對此,陳明仁胸有成竹。他表面一口答應蔣介石派來的親信黃杰等人,可暗中卻加緊了起義的行動。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前兩個月,程潛和陳明仁宣布在湖南和平起義。這一重大舉動,沉重打擊了國民黨反動派,對加快解放中國的進程,特別是迅速解放西南和華南,有著重大意義。

造福桑梓

陳明仁對家鄉的感情很深。他先後在老家創辦了5所國小,對窮苦孩子一律免收學費;籌設施藥局,聘醫生為農民看病,窮人免費。1947年,因守四平時用美援糧食做工事,被素有嫌隙的陳誠告了御狀,他受到蔣介石“撤職查辦”,回到家鄉後,他決定將田產捐獻給地方,只給妻子兒女留下一部分。起義後,他將房子和車子全都交了公。村裡的老百姓是從心裡愛戴他,直到現在村民仍很崇敬他。

建國初期

1950年4月,經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批准,湖南省人民政府正式成立。陳明仁為臨時省政府主席。抗美援朝戰爭爆發後,陳明仁秣馬厲兵,曾要求率部入朝參加抗美戰爭,保家衛國。中共中央、毛澤東給予他和起義部隊以充分的信任,下達了第二十一兵團投入剿匪戰鬥的命令。1950年底,他奉命指揮第二十一兵團進軍廣西山區剿匪,擔負桂南小瑤山及周圍地區的作戰任務。經過5個月艱巨戰鬥,殲匪3萬餘人,繳槍3萬餘支,勝利地完成了剿匪任務。由於作戰英勇,保境安民,功勳卓著,陳明仁和第二十一兵團受到中央軍委和毛澤東的讚揚。1952年3月,第二十一兵團部奉中央軍委之命,改為水利工程部隊司令部,並抽調兩個師改為荊江分洪工程部隊,由唐天際率領兩萬指戰員參加荊江分洪工程施工,為國家建設創立新功。1952年人民解放軍全軍整編,兵團領導機構大部撤銷,第二十一兵團改編為第五十五軍。上級有意調陳明仁到大軍區任職,但他自願擔任第五十五軍軍長,1953年2月率軍由廣西桂林移防廣東湛江。
陳明仁率軍駐防湛江沿海十多年,治軍有方,威信很高。朱德、鄧小平、彭德懷、葉劍英、陳毅等領導人多次到湛江視察工作,給予他很多好評。1958年初夏,粵西、桂南開始進行國防工程施工,按蘇聯專家提出的一線防禦思想進行設計。陳明仁根據長期戰爭實踐經驗和中國現代化國防建設的要求,對蘇聯專家的意見表示異議,堅持應該搞縱深工事、梯次防禦。實踐證明他的意見是正確的。1961年冬天,蔣介石陰謀反攻大陸,沿海防禦工程要求確保桂林的安全,在蒙山縣設點防禦。陳明仁在抗日戰爭中曾在廣西作戰,熟悉地形,他提出防守桂林必守荔浦,因為荔浦是廣西交通要衝、歷代兵家必爭之地,在荔浦設點可以堵住入侵之敵。他在國防建設中提出了很多很好的建議,顯示了將軍的智慧和風範。

奉獻國家

在社會主義全面建設開始以後,他率部積極參加生產勞動。他曾擔任廣東湛江地區綠化委員會主任、植樹造林總指揮,像指揮打仗一樣指揮城鄉人民大搞植樹造林,綠化山河,幾年中植樹420萬株。20世紀50年代末,他還抽調大批官兵參加修建雷州青年運河和鶴地水庫工程,為當地人民生產生活造福。朱德到此視察時,對陳明仁稱讚說:“上將也上陣了,為人民立了大功,真是老將不減當年勇啊!”朱德對他的工作和生活十分關心,每次到第五十五軍駐地視察時,都要接見陳明仁,互相坦誠相見,交誼深厚。
1955年9月27日,陳明仁被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上將軍銜,榮獲一級解放勳章,評定行政五級。授銜之際,他感慨萬分。他從軍30年,還是第一次榮獲上將軍銜,他十分感激共產黨和解放軍對他的信任和關懷。
他不負黨和軍隊的信任和厚望,努力工作,在駐守海防、軍事訓練、地方建設和部隊日常工作中,都竭誠盡力,善始善終,做出了顯著的成績。部隊規定,上將和大軍區一級幹部,可以配專職秘書和小汽車,但是他自動放棄,不願意享受太高的待遇。全國解放前他在南京、醴陵、衡陽自建的幾棟房子,參加人民解放軍以後,也全部交給了國家,不要分文代價。

因病離休

1969年,66歲的陳明仁因慢性風濕病一再發作,提出申請,得到中央軍委批准後,離職休養回湘安度晚年。周恩來批示湖南省人民政府,在陳明仁的定居地長沙市麻園嶺,撥給一棟花園樓房居住,一切政治待遇、生活待遇照舊,使他晚年過著安靜平淡的生活。他的兒孫們在他的長期教育下,在新社會裡努力學習和工作,不斷有所進步,使他十分欣慰。
1972年以後,陳明仁身患癌症,周恩來、葉劍英等中央領導對他的病情十分關心,安排他到北京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住院治療。周恩來親自審閱他的治療方案,並指示醫院會診時要請其夫人肖毅參加。其間,葉劍英還派人陪同他到杭州休息、遊覽。當時周恩來身患不治之症,但仍多次關心詢問他的病情和治療工作。他病危時,葉劍英、聶榮臻和原國民黨高級起義將領陶峙岳、董其武等都到病房探望。

人物評價

“諸公率三湘健兒,脫離反動陣營,參加人民革命,義聲昭著,全國歡迎。”——毛澤東、朱德評價程潛、陳明仁起義。
中國遠征軍在抗日戰爭時期支援英軍在緬甸抗擊日本法西斯、保衛中國西南大後方的作戰中。陳明仁立下赫赫戰功,被譽為“能戰之將”,輿論稱其“不愧中國名將,難得之將才。”
“是員悍將,是頭獅子”——四平攻堅戰後東北民主聯軍將領評價陳明仁
“創造了人世間的奇蹟,不愧為難得將才”——蔣介石評陳明仁
“林彪打仗不如你”——毛澤東對四平攻堅戰中雙方將領(林與陳)的評價[3]。

紀念設施

陳明仁將軍紀念館

“陳明仁將軍紀念館”位於廣東省湛江市赤坎區興華路30號。
占地面積1420平方米,建築面積1110平方米,分1號和2號兩棟兩層高的小洋樓,建築為磚混結構,俯視平面造型猶如兩架飛機,因此當地老街坊也稱之為“飛機樓”。這兩棟法式建築建於1903年,雖然歷經百多年的風雨洗禮,但仍然保持特色,上個世紀50年代的時候,陳明仁將軍就是在2號樓居住。

民國十大戰將

在南京國民政府存在的二十二年間,中國大地硝煙瀰漫,征戰不斷,蔣介石麾下也出現了一批為他所倚重的戰將,他們或打擊軍閥,或互相廝殺,或圍剿紅軍及進攻解放區,或抗擊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
戰功赫赫的李宗仁 | 戰火中崛起的將星陳誠 |“小諸葛”白崇禧 |“海歸”將領孫立人 | 亦儒亦將的張治中 | “常勝將軍”衛立煌 | 四守長沙名將薛岳 | 著名將領胡宗南 | “國際名將”杜聿明 | “吾之名將”陳明仁

安葬在八寶山的著名人物

八寶山革命公墓位於北京西郊石景山區八寶山南麓,長安街西延長線北側,距離北京市中心13公里。面積約10公頃。眾多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人和知名人士等安葬於此。

開國上將

他們馳騁疆場、屢建戰功、叱吒風雲的英姿已經存留在了中國人民解放軍的歷史畫卷之中。他們每個人的戰鬥歷程,都是這個共和國經歷的一部分;他們的功績,已經融入中華民族的歷史豐碑。本任務將完善12位上將的內容。

陳姓名人盤點(二)

盤點陳姓當中一些在各行各業有著突出成績的人物,包括教師,研究員,科研人員以及機關幹部等名人。
陳進良
陳錦旺
陳金石
陳金聲
陳和興
陳惟時
陳為霖
陳為匡
陳金典
陳威烈
陳萬勛
陳萬雄
陳和鈞
陳同蕙
陳通謨
陳庭金
陳金本
陳天柱
陳天石
陳潔清
陳天朗
陳天高
陳天彪
陳將熙
陳健琦
陳特鑾
陳劍儒
陳劍林
陳四海
陳四川
陳思渠
陳舜娥
陳順先
陳順清
陳帥民
陳合明
陳冠洲
陳樹實
陳樹培
陳樹蘭
陳述榮
陳廣真
陳曙霞
陳暑庭
陳淑英
陳漢興
陳淑身
陳淑榮
陳光楹
陳光曄
陳叔瑾
陳書章
陳守川
陳守常
陳甲申
陳世元
陳世鈺
陳世瑜
陳世宜
陳世修
陳世坤
陳世高
陳世澄
陳士平
陳嘉明
陳家琦
陳盛祿
陳聖源
陳省山
陳申生
陳申寬
陳社保
陳紹智
陳家琅
陳家驥
陳漢輝
陳漢東
陳少宗
陳少毅
陳少純
陳善卿
陳山林
陳森強
陳三陽
陳潤政
陳瑞賢
陳繼蘭
陳瑞璘
陳瑞娣
陳汝翼
陳汝活
陳如意
陳如燕
陳吉清
陳如泉
陳榕星
陳榮鍾
陳冠茂
陳榮清
陳榮廉
陳吉琛
陳榮海
陳榮峰
陳國虞
陳任昭
陳仁物
陳仁績
陳人蔣
陳權盛
陳全友
陳光松
陳秋乾
陳瓊花
陳慶佑
陳國香
陳惠國
陳清炮
陳青良
陳欽豪
陳謙海
陳琪明
陳其統
陳其明
陳其華
陳其恩
陳丕基
陳國樹
陳佩惠
陳沛生
陳培中
陳培生
陳培堅
陳國倫
陳國榘
陳南村
陳木喜
陳謨有
陳煥林
陳明揚
陳懷濤
陳懷嵩
陳明慈
陳華信
陳華山
陳厚傑
陳梅梅
陳茂松
陳光山
陳祿生
陳陸均
陳隆勛
陳龍玄
陳留根
陳令生
陳洪霄
陳國海
陳洪達
陳林俊
陳林峰
陳林長
陳梁棟
陳良猷
陳連亭
陳宏溪
陳紅勝
陳麗堂
陳紅路
陳弘道
陳立奇
陳立龍
陳立宏
陳科文
陳康全
陳開周
陳開運
陳國敦
陳開本
陳浚泉
陳峻青
陳俊文
陳均祝
陳君勝
陳君德
陳覺凝
陳恆昌
陳菊齡
陳居堂
陳冠初
陳鏡合
陳國呈
陳貴揚
陳進莊
陳金明
陳洛生
陳煥玲
陳林祥
陳南雲
陳明儀
陳聽寬
陳恆華
陳和毓
陳基生
陳瑞文
陳立平[教授]
陳開勛
陳巨鎖
陳榮華
陳慧敏
陳敬忠
陳慶宣
陳天寶
陳晃明
陳塑寰
陳佩薰
陳漢生
陳建業
陳鴻德
陳建偉
陳淑範
陳洪光
陳國階
陳鶴鳴
陳林森
陳利銘
陳浩然
陳漢源
陳國英
陳松齡[京劇丑角]
陳日新
陳建勛[教師]
陳漢欣
陳慶華
陳建新
陳天麒
陳體漲
陳光庭
陳建定
陳敏華
陳家驊
陳淑儀
陳家福
陳吉紅
陳及霖
陳煥章
陳立群
陳紹宏
陳紹光
陳紹蕃
陳久金
陳鶴年
陳建華[文學家]
陳玲玲[崑曲演員]
陳為江
陳萬東
陳素榮
陳建中
陳樹勛
陳光斗
陳癸尊
陳世源
陳時理
陳石生
陳紹強
陳如松
陳立新[武漢大學教授]
陳全茂
陳能秀
陳金登
陳明強
陳民揚
陳靈芝
陳述彭
陳淑長
陳榮悌
陳建軍
陳夢熊
陳樹中
陳涵奎
陳利明
陳明仁
陳國達

1955年授銜名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