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民黨人民解放軍第一兵團

”毛主席說:“我們擬把你的一兵團正式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21兵團,仍由你當司令員。 據此,1949年9月29日,第四野戰軍提出了將陳明仁部整編為一個兵團兩個軍六個師,正式番號定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21兵團。 自1949年11月1日起,中國國民黨人民解放軍第一兵團正式改稱中國人民解放軍第21兵團,司令員陳明仁,政委唐天際,轄第五十二、第五十三軍。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21兵團前身,參加長沙起義(1949)的國民革命軍第1兵團接受整編後的曾用名。司令員陳明仁
1949年8月4日,國民革命軍第1兵團司令官陳明仁與國民黨長沙綏靖公署主任程潛銜發出起義通電,宣布正式脫離“廣州政府”,站在人民的立場,加入中共領導的人民民主政權,與人民軍隊為伍。
中共代表與程潛、陳明仁在協商起義部隊整編過程中,遇到最大的難題是起義部隊改編後的名稱問題。陳明仁考慮到照顧部分官兵的情緒和習慣,提出改用“中國國民黨人民解放軍”這個名稱,當時有人不同意陳明仁的看法,認為起義部隊既已棄暗投明歸向人民,就應當與人民解放軍一視同仁,用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名稱,佩戴人民解放軍的胸章和帽徽。有的人則認為陳明仁的看法合情合理,目前就改稱人民解放軍,時機尚未成熟。商談到最後,中共代表負責人作總結髮言指出:陳明仁司令員的意見是正確的,他積極要求和支持整編,這也是大家一致的認識,但是,根據目前部隊人員複雜、思想混亂的具體情況,必須有步驟地進行。第一步採用中國國民黨人民解放軍的名稱,佩戴符號。其所以採用這個名稱,表示既不同於起義前的舊部隊,又與中國人民解放軍有所區別。因為當前有部分官兵對國民黨軍隊的反動本質沒有充分認識,如果現在就改用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名稱,在他們腦子裡不容易轉過彎來,所以暫時保留國民黨的名稱較為適宜。等到將來大家的思想轉變了,他們一定會要求拋棄國民黨的名稱。
中共代表經請示毛主席,同意可以暫時使用“中國國民黨人民解放軍”這個名稱。8月8日,雙方和談代表在長沙舉行第一次會議,商定將起義部隊編成一個兵團,番號為“中國國民黨人民解放軍第一兵團”,下轄第1、第2、第3軍,共九個師,3.6萬餘人,由陳明仁任司令員,先集中整訓,以後再改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
9月3日,陳明仁應毛澤東主席電請赴北平,到北京後受到毛澤東主席、朱德總司令、周恩來副主席分別接見。9月21日第一屆全國政協會議隆重開幕,陳明仁參加會議並發言。政協會議期間,毛澤東主席先後兩次接見陳明仁,第一次談話時,陳明仁對主席說:“我那個部隊還叫國民黨人民解放軍,據官兵反映,老百姓見了這個符號,就當著罵國民黨的兵,大家感到不光彩,還是改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吧。”毛主席說:“我們擬把你的一兵團正式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21兵團,仍由你當司令員。你要求什麼條件,只管說吧!”
陳明仁的部隊起義後,經過宣傳教育和耐心細緻的思想政治工作,廣大官兵的政治覺悟逐步提高,對起義後仍佩戴有“國民黨”字樣的符號,感到是莫大的恥辱。因為這個不倫不類的符號,給這些指戰員帶來不少麻煩,到處受到盤問,大家感到既煩惱又苦悶。甚至兵團副司令員李覺戴著這樣的符號和帽徽第一次去接洽公務時,也先要對這個番號加以說明,才能把身份講清楚。還出現有些官兵把“中國國民黨人民解放軍”的符號扔到廁所里的現象。廣大官兵強烈要求將部隊改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據此,1949年9月29日,第四野戰軍提出了將陳明仁部整編為一個兵團兩個軍六個師,正式番號定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21兵團。根據毛主席的指示和軍委電令,第四野戰軍發布命令,將陳明仁部隊改編之正式番號予以頒布。起義官兵獲悉這一喜訊,無不歡欣鼓舞,強烈要求儘早改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參加人民軍隊的序列。自1949年11月1日起,中國國民黨人民解放軍第一兵團正式改稱中國人民解放軍第21兵團,司令員陳明仁,政委唐天際,轄第五十二、第五十三軍。
1949年12月2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第21兵團在駐地湖南瀏陽縣城舉行隆重的成立大會。兵團司令員陳明仁容光煥發,穿著筆挺的人民解放軍軍裝,主持成立大會,並宣布軍委命令。他在大會上發言時,特別高昂激揚地講了三個“從今天起”:從今天起,我兵團已經踏上光明之路,開始新生了!從今天起,我兵團已經成為中國人民子弟兵,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之下,努力改造,一切都向其他兵團的解放軍看齊!從今天起,我兵團將要成為一支既具有高度政治素質,又具有近代的軍事技術的強大軍隊了!
1950年12月這支部隊進駐廣西擔任剿匪任務,經過兩個半月的進剿,共殲匪六萬四千餘人,收繳各種槍枝九萬六千餘支。1952年1月,第21兵團改組為水利工程部隊司令部,領導荊江分洪工程建設。1952年10月,根據中央軍委的部署,全軍的兵團番號一律取消,21兵團與其他一部分部隊合併,編成55軍,陳明仁婉言謝絕到上級機關任職,自願任55軍軍長,率部開赴廣東湛江,擔負守衛祖國“南大門”的光榮任務。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