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勇[開國上將]

楊勇[開國上將]

楊勇,原名楊世峻,湖南瀏陽縣人。1927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0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同年由團轉入中國共產黨。抗日戰爭時間,隨紅一方面軍主力長征,參加了在全縣、金沙江、大渡河、土城、婁山關、四渡赤水等的戰爭。解放戰爭時期,任晉冀魯豫野戰軍第1縱隊司令員,在魯西南戰役中創造了晉冀魯豫野戰軍單獨攻堅和全殲國民黨軍1個師又2個旅的先例。抗美援朝期間,任志願軍副司令員兼參謀長、司令員。回國後,任解放軍副總參謀長,中共中央軍委常委、副秘書長。1983年1月6日在北京病逝,終年70歲,葬於八寶山革命公墓 。

基本信息

概述

開國上將楊勇開國上將楊勇
楊勇,1913年生於湖南瀏陽,1930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紅軍團、師政委。參加中央蘇區歷次反“圍剿”和長征。後任八路軍第一一五師獨立旅旅長,魯西軍區司令員,冀魯豫軍區副司令員,晉冀魯豫野戰軍第七、第一縱隊和第二野戰軍第五兵團司令員。建國後,曾任志願軍副司令員、司令員,北京軍區司令員,新疆軍區司令員,解放軍副總參謀長,中央軍委副秘書長等。

主要經歷

1912年8月,楊勇出生在湖南省瀏陽縣文家市。童年時代,轟轟烈烈的北伐戰爭和湖南農民運動正蓬勃發展,楊勇的父親和幾個兄長都積極參加當地工農民主政府的工作。這樣的環境使楊勇從小就受到革命思想的薰陶,促使了他義無反顧地投身到如火如荼的革命運動之中。

楊勇和胡耀邦是姨表兄弟和同學。

1926年春天楊勇和胡耀邦從偏僻的山村來到文家市讀書,一起考入瀏陽中學,分在一個班,住上下鋪,胡耀邦在上鋪,楊勇在下鋪。胡耀邦個子矮,他站隊和他的語文數學成績一樣,總是名列第一。楊勇貪玩,忘了讀書,胡耀邦替他做作業。胡耀邦比楊勇矮了一頭,常受欺負,楊勇幫他打架。一次,兩兄弟不知為什麼也打起來,胡耀邦被楊勇摔到稻田裡去。

楊勇
楊勇
1926年00月,組織童子軍並擔任隊長,參加對土豪劣紳的鬥爭。

1927年04月,加入共產主義青年團。“馬日事變”後,參加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10萬農軍圍擊長沙的戰鬥。

入伍

1930年02月,轉為中國共產黨黨員。同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入伍後,在紅五軍隨營學校進行了為期半年的學習。學習期間楊勇擔任班長,並被選為黨支部青年委員。學習結束後,被分配到紅三軍團第八軍政治部宣傳隊任分隊長、副大隊長、大隊長,參加了攻占長沙等戰鬥。

1930年冬,部隊進入江西中央革命根據地後,楊勇先後調任紅三軍團第四師第一團一連副政委,紅二師二團三連政委,紅二師安遠獨立營營長兼政委,紅二師第五團政治處主任、紅二師政治部政務處長,紅三軍團第五師十四團政治處主任、黨總支書記,紅三軍團第四師十團政治委員等職。參加了中央根據地一、二、三、四、五次反“圍剿”的鬥爭。在第四次反“圍剿“的洵口作戰中,獲得了1934年1月第二次全國中華蘇維埃工農兵代表大會頒發的三等紅星獎章。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後,中央紅軍被迫進行長征。長征途中,楊勇率領十團與兄弟部隊一道連續突破國民黨軍隊的封鎖線,完成了掩護中央領導機關安全渡過湘江的任務。渡過湘江後,紅軍部隊轉向貴州前進,楊勇又率部衝鋒陷陣,英勇奮戰,大戰土城、婁山關、遵義、老鴉山,四渡赤水,不斷殲滅敵人,完成上級賦予的作戰任務。

在紅一、四方面軍北上途中,楊勇堅持北上,機智勇敢地率領部隊掩護中央領導機關迅速脫離險區,走出松潘草地,翻過岷山,勝利到達陝北。 中央紅軍走出草地後組成陝甘支隊,楊勇任第二縱隊第十大隊政委。

1935年11月,參加了直羅鎮戰役,粉碎了國民黨對陝甘邊區的第三次“圍剿”。

1936年01月,楊勇任紅一軍團第一師政治委員。參加了抗日先鋒軍渡河東征,

1936年05月,為迎接二、四方面軍北上,又進行西征。

1936年10月,攻克甘肅會寧,三大主力勝利會師。隨即又參加了山城堡戰役。

1937年01月,楊勇調任紅一軍團第四師政治委員。同年3月,率部由陝西三原開赴旬邑練兵。

抗日戰爭

1937年07月,抗日戰爭爆發後任第一一五師三四三旅六八六團副團長,隨後開赴抗日前線。

1937年09月下旬,參加了平型關大戰。在戰鬥中,楊勇負傷仍堅持指揮部隊直至戰鬥取得勝利。

1937年11月,楊勇傷口尚未癒合,便帶領部分幹部到武鄉等地擴軍。

1938年01月,回到部隊後任六八六團團長兼政委

1938年02月,日軍由太原大舉南犯後,楊勇指揮部隊在大寧公路一線連續進行了夜襲午城、伏擊井溝、激戰白兒里等戰鬥,粉碎了日軍西渡黃河威逼西北的狂妄計畫。

1938年11月,楊勇率部隨第一一五師師部東進晉東南。

楊勇
楊勇
1939年春,楊勇率部在遼縣(今左權縣)抗擊日軍的“掃蕩”,後到達山東鄄城,在樊壩戰鬥中,全殲偽軍一個團,俘獲團長劉玉勝以下官兵500餘人,開闢了運河以西之鄆城、鄄城地區。樊壩戰鬥後,楊勇率六八六團第三營和師直兩個連改編為第一一五師獨立第一團,留在魯西開闢抗日根據地。

1939年07月,任第一一五師獨立旅旅長兼政委。

1939年08月,日軍進犯梁山,指揮部隊殲滅進犯日軍日軍一個大隊600餘人,創造了在與敵兵力相等的情況下以劣勢裝備戰勝優勢裝備之敵的模範戰例, 受到八路軍總部嘉獎。

1939年09月,擔負統一領導魯西地區發展抗日武裝,開展平原游擊戰爭,擴大和鞏固根據地的任務。

1940年04月,楊勇兼任運西專署專員,直接領導鄆城、鄄城、巨野等縣的工作,使運西地區成為魯西根據地的中心區。

1940年05月,任第一一五師三四三旅旅長兼魯西軍區司令員。

1941年01月,指揮部隊在鄆城潘溪渡設伏,以“圍點打援”的戰術全殲日軍的一個中隊、偽軍一個大隊,再創魯西平原全殲日軍的光輝戰例。

1941年春,楊勇赴延安,任軍事高幹隊隊長。

1941年後,在任冀魯豫軍區副司令員、司令員期間,組織指揮軍區主力和地方武裝連續作戰,拔除日偽據點,收復城鎮,反擊頑軍,使運西、魯西南、湖西三塊根據地連成一片,鞏固、發展了冀魯豫抗日根據地。

1942年02月,高幹隊編入中央黨校,參加延安整風,任黨校一部支部書記。

1944年04月,到平原軍區任副司令員。

1945年,楊勇指揮各分區部隊協同作戰,發起南樂、東平、陽穀等戰鬥,攻克了敵偽盤踞多年的縣城。

1945年08月,冀魯豫軍區部隊組成三路大軍展開反攻,與宋任窮領導中路軍連克延津、陽武、封邱後,與南路軍形成包圍開封之勢。在日本宣布投降後,楊勇提出不打開封以免陷主力於城下的意見,與隨後中央的指示不謀而合。是年8月20日,任冀魯豫軍區司令員,先後從日寇手裡收復了清豐、東平、陽穀、菏澤等縣城。

解放戰爭

抗日戰爭勝利後,蔣介石公然挑起內戰,向解放區大舉進攻,解放區軍民被迫進行自衛戰爭。

1945年楊勇率軍區主力和第一縱隊組成東路軍參加平漢戰役。

1945年11月,第一縱隊奉命開赴東北後,冀魯豫軍區又組建第七縱隊,任司令員。隨即率部協同軍區部隊全力投入肅清根據地殘餘日偽據點的戰鬥。

1946年04月,楊勇率第七縱隊參加了隴海戰役、定陶戰役、滑縣等戰役。在劉伯承、鄧小平指揮下,率部與兄弟部隊並肩戰鬥,七戰魯西南,殲敵15萬,粉碎了國民黨妄圖占領冀魯豫、打通平漢線的計畫。

1947年03月16日,第七縱隊與從晉察冀熱遼區歸建的第一縱隊合編為新的第一縱隊,楊勇任司令員。

1947年07月,參加了豫北戰役後,率第一縱隊強渡黃河天險並組織指揮了鄆城戰役,僅用一夜時間全殲守敵國民黨軍1萬餘人,創造了一個兵團單獨攻堅和殲滅國民黨軍兩個旅的先例,為發起魯西南戰役創造了有利條件。因此,受到軍區首長通令嘉獎,榮立大功。在六營集作戰中,採用“圍三闕一”戰術,殲敵兩個整編師, 創造了平原運動戰的範例。

1947年08月,晉冀豫野戰軍兵分三路開始千里挺進大別山。楊勇指揮一縱隊和中原獨立旅為西路,經22天的艱苦跋涉和激烈戰鬥,於8月底到達大別山區, 其後,轉戰江淮,逐鹿中原,屢建戰功。

1947年10月,統一組織和指揮了高山鋪戰役。此役第一縱隊以傷亡9人的代價,殲國民黨軍5700餘人,擊落國民黨軍機一架。

1948年,楊勇率部先後參加了宛東戰役、鄭州戰役、淮海戰役,殲滅了大量的敵人。

1949年02月,楊勇任第二野戰軍第五兵團司令員。

1949年4月21日,楊勇指揮五兵團在安慶以西渡江,與兄弟部隊一道,突破了國民黨軍長江防線。隨後奉命追殲逃敵。

1949年09月,奉命向大西南進軍。

新中國成立

1949年10月底到達邵陽。

1949年11月初,揮師貴州,15日五兵團攻占貴陽。

1949年12月26日,又統一指揮五兵團的兩個軍和三兵團的三個軍,與兄弟部隊一起發起成都戰役。在解放軍的強大攻勢下,敵人迅速土崩瓦解。

1950年01月,楊勇就任貴州省人民政府主席兼貴州軍區司令員。

1950年底,楊勇進入南京軍事學院高級系學習,兼高級系主任。

1951年04月,調任總參謀部高級步兵學校副校長,

1951年10月,任第二高級步兵學校校長。

1953年04月,楊勇參加抗美援朝戰爭,先後任中國人民志願軍第二十兵團司令員、志願軍第三副司令員兼參謀長、志願軍司令員職務。在金城反擊戰中,給予美國侵略軍以沉重打擊。楊勇在朝期間,忠實地履行了國際主義義務,受到金日成和朝鮮人民的讚揚,榮獲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一級國旗勳章。

1955年,被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上將軍銜,榮獲一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

1958年10月,回國後被任命為中國人民解放軍北京軍區司令員。

1959年10月,任副總參謀長兼北京軍區司令員。

文化大革命”中,楊勇受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團誣陷和迫害,被無休止地揪斗和投入監獄達6年之久。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團後,1972年5月楊勇重新工作。

1972年05月,楊勇任瀋陽軍區副司令員。

1973年06月,任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革命委員會副主任、區黨委第二書記。

1973年08月,被選為中共第十屆中央委員會委員。

1975年08月,任新疆軍區司令員、軍區黨委第二書記。

1977年08月,被選為中共十一屆中央委員會委員。

1977年09月,調任副總參謀長、總參謀部黨委第三書記、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委員和列席常務委員。

1978年02月,被選為五屆人大常務委員會委員。同年,楊勇被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團誣陷的問題得到徹底平反。

1980年01月,任中央軍委常務委員、副秘書長。

1980年08月,任中共總參謀部委員會第二書記。

1982年09月,在中共十二屆全國代表大會上當選為十二屆中央委員會委員和中央書記處書記。

中共第八屆候補中央委員,第十屆、十一屆和十二屆中央委員,第十二屆中央書記處書記。

病逝

1983年1月6日北京病逝,終年70歲。

榮譽

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榮獲一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

兒子楊小平回憶父親

1946年,敵進逼延安,我軍大部隊轉移。那年我3歲,缺少營養,連路都不能走。按照當時的安排,孩子能帶走就帶走,帶不走就留下送給老鄉,不要了。”楊小平回憶說,他父親楊勇原本也有此打算,

上將楊勇上將楊勇
於是臨走之前,囑咐了一句胡耀邦,叫他能帶就帶上。胡耀邦湊足了身上所有的錢,向百姓買了一頭驢,放上兩個筐,一個筐裝了自己的大兒子,二兒子本來也要放上,但這樣的話就得把楊小平留下,胡耀邦想了一想,留下了自己的二兒子,把楊小平給帶上了。結果胡耀邦的二兒子(劉胡)在新中國成立後的上世紀60年代才找到。

平型關伏擊戰,楊勇當時是686團政委,“負責攻打並守住老爺廟的就是686團。老爺廟作為一個制高點,可以說是平型關戰役的關鍵。當時沒想到敵人並沒搶占這個制高點,等戰役開始後才派部隊去衝鋒。我父親在這次戰鬥中,被一槍打中腰眼。”在楊小平的記憶里,父親當時說起來的最大感慨就是這場戰鬥相當慘烈,都是不要命地往上沖,因為誰搶到了制高點誰就占據了主動。

“不過,我父親最得意的還是志願軍時的金城反擊戰,一戰打得敵人肯簽字。但是後來,他的一位老部下寫了一篇回憶金城戰役的文章,其中簡略地提到了楊勇指揮作戰的情況。當他把這篇稿子交來徵求意見時,我父親卻堅決不同意寫自己對戰役的指揮,而是強調說:‘金城以南地區進攻戰役的勝利,是因為上有英明領導,有正確指揮;下有全體指戰員的浴血奮戰,有人民民眾的大力配合和全力支援。在這裡你不要提我楊勇的名字,沒有楊勇,部隊照樣能打勝仗!’”楊小平回憶說,就這樣,在楊勇的一再堅持下,這篇文章中只好刪去了他的名字和事跡。

關於楊勇上將,還有這樣一件事:蒙哥馬利訪華時,檢閱軍隊,興致來了,自己要了一支步槍,臥姿,一槍擊中鋼板,頗為自得;楊勇拿過步槍,站姿,一連九槍,槍槍擊中鋼板;蒙哥馬利無言。楊小平回憶:“當時蒙帥要求參加射擊表演的中國士兵都摘下軍帽。一開始大家不解,後來才明白,蒙帥想知道每一位士兵的年齡。因為當時在他的部隊中只有40歲左右的老兵,槍法才會如此神準,但他沒想到,中國軍隊里的一些才20歲左右的士兵,卻已經能以各種姿勢百發百中。3天后,蒙帥抵香港,面對媒體說:‘中國軍隊從士兵到將軍都是最優秀的,我要告誡世界軍隊,切記不要和中國軍隊在地面上交手。’”

1955年授銜名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