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壩戰鬥

在茫茫夜色的掩護下,六八六團迅速到達樊壩以西,並占領了金堤。 八路軍乘勝進攻,迅速將前樊壩偽軍團部圍了個水泄不通。 八路軍戰士乘機勇猛衝殺,終於突破了偽軍前沿陣地,繼續向偽團部進攻。

背景

那是1938年末,日本侵略軍占領了鄆城,為了長期霸占,拚命地在城外設立據點,擴充勢力。樊壩南距縣城9公里,北通范縣、壽張,地勢開闊,可攻可守,戰略位置十分重要,偽縣長劉本功派劉玉勝帶團駐紮於此。這個團共500餘人,配備1門小炮、13挺機槍、400餘支步槍。偽軍在後樊壩和前樊壩南約1.5公里的團柳樹村各布防一個連,劉玉勝則率領其主力駐守前樊壩。他們在據點四周構築圍牆一道,挖掘壕溝兩條,圍牆四角又各修炮樓一座,可謂戒備森嚴。劉玉勝這伙漢奸要糧、要款,搶掠,無惡不作,當地百姓恨之入骨。1939年3月2日,八路軍一一五師代師長陳光、政委羅榮桓帶領師部和六八六團渡過黃河進入鄆城縣境,為解除人民倒懸之苦,擴大政治影響,創建魯西抗日根據地,決定拔除這個日偽據點。

經過

六八六團接受任務後,團長楊勇首先召開了戰前動員大會。3月4日晚,正是元宵節前夕,樊壩村正在演唱古裝戲,八路軍乘機向樊壩進發。在茫茫夜色的掩護下,六八六團迅速到達樊壩以西,並占領了金堤。其先頭部隊活捉了偽軍的一個哨兵,命令他帶路,悄悄地沿著敵人的交通溝,摸進了後樊壩,並包圍了團柳樹之敵。

戰鬥打響後,進入樊壩的八路軍戰士隨即發起衝擊,經過一陣猛烈的手榴彈攻勢,一連偽軍未及還擊,就全部被殲。八路軍乘勝進攻,迅速將前樊壩偽軍團部圍了個水泄不通。深夜11點,在炮火的掩護下,一營突擊隊在南面炸開一個缺口,隨即突入村內,但因遭偽軍炮樓火力的側射和深溝高壘的阻礙,衝擊一度受挫。此時,在村西大堤上的八路軍用迫擊炮向偽火力點和團部轟擊,打掉了西南角炮樓和側射點。八路軍戰士乘機勇猛衝殺,終於突破了偽軍前沿陣地,繼續向偽團部進攻。在猛烈的機槍炮火掩護下,戰士們架起雲梯,爬上圍牆,與敵人展開了白刃戰。

經過8個小時的激烈戰鬥,第二天拂曉,將前樊壩偽團部之敵全部殲滅。團柳樹的偽軍見大勢已去,也紛紛向八路軍投降。樊壩戰鬥共斃傷偽軍200餘人,活捉偽團長劉玉勝以下300多人,繳獲了敵人全部槍炮彈藥,並解救被抓去的農會幹部20餘人、婦女30餘人。這次戰鬥是八路軍一一五師六八六團進入魯西南後與日、偽軍作戰的第一仗,沉重地打擊了敵人的囂張氣焰,極大地鼓舞了當地民眾的抗日激情。此後,以鄆北為起點的魯西抗日根據地逐步建立起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