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佩薰

陳佩薰

陳佩薰 女,1927年7月生湖南龍山人。1950年畢業於華中大學生物系。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員。曾任白暨豚研究室主任、兼國際自然及自然資源保護聯盟鯨類專家組成員、國際熱帶雨林保護協會顧問委員會委員、湖北省環境科學學會自然保護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等。致力於動物生態學及保護研究,為我國魚類生態學開拓者之一。79年以來,主持長江珍稀動物白暨的生物學及保護的研究,開拓了我國淡水豚類學的新領域,培養了一支研究淡水豚類的專業科技人才,建立了一個研究淡水豚類的新型實驗室。

基本信息

所獲獎勵

分別於1979、1987、1988、1989、1994年獲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一個,中國科學院技術改進四等 獎一全。中國科學院科技進步二等獎一個。湖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有二個。

代表性著作

《長江魚類》《稀世珍寶--白暨豚》《白暨豚生物學及飼養與保護》等。

引言

2006年11月6日。天剛亮,兩艘480馬力的機船從武漢百威啤酒碼頭啟航。

人們聚集到了甲板最高層,這裡被改裝成了“觀察台”。站在最前方的是3名主觀察員,每人手持一隻高倍望遠鏡,分

別觀察左、中、右三個方向的水面。在他們身後,杵著一架外號“大眼”的炮筒望遠鏡,兩名富有經驗的觀察者輪流用它注視著江面的動靜。

他們一站便是90分鐘。

這些來自6個國家的30多名科學家,費時一個半月,行程3400公里,他們在觀察什麼?他們苦苦尋覓的究竟是何方神聖?

他們在尋找“長江女神”——白鱀豚。

最早有關白鱀豚的記載出現在《爾雅》中,晉朝學者郭璞為《爾雅》作注時進一步描述:,鰭屬也,體似鱘魚,尾如鯽魚,大腹,喙小,銳而長,齒羅生,上下相銜,鼻在額上,能作聲。少肉多膏,胎生,健啖細魚。大者長丈余,江中多有之。

江中多有之。如今,白鱀豚成為全球最瀕危的淡水豚,它們只生活於我國長江中下游幹流,延存至今約2500萬年,素有“活化石”之稱。據統計,20世紀80年代長江尚有400頭左右的白鱀豚,90年代末已不到100頭,如今則無法確切知道是否還有白鱀豚存活。

已經過去一個月了,人們依然沒有發現它的蹤跡。所有人都開始惴惴不安,在那些焦慮的眼神中,我們看到一位年長的女士,原中科院水生所白鱀豚研究室主任——陳佩薰。

意外的“來客”,一生的告別

陳佩薰今年79歲了,和長江為伴一生,如今的她雖雙鬢染白卻依然身形矯健,思維敏捷。陳老房間的窗微敞著,“北京的冬天,屋子裡太悶,外面又冷得刺骨,還是武漢的冬天比較舒服。”陳佩薰不無懷念地說。

我們的談話自然而然地從白鱀豚開始。

緣由

直到上個世紀70年代末,白鱀豚在世界生物學研究中仍是一個空白。外國專家多次表示希望能來中國開展調研,哪怕是獲取一些血液和肌肉樣本,而當時我國對這種比大熊貓更古老、更稀有的物種也是一無所知。因此,中科院當即決定,成立白鱀豚研究小組。

“很矛盾,有點被逼上梁山的感覺”,這是陳佩薰被“點將”擔任白鱀豚研究組組長時的心境,“當時在水生哺乳動物領域,即便是開展淡水生物研究最為權威的中科院水生所,也還是一片空白”。時值1978年秋,陳佩薰51歲。

陳佩薰明白,承擔起白鱀豚物種的保護和繁殖研究工作,是她義不容辭的責任。

坐言起行,研究組成立那年冬天,陳佩薰就帶著三名組員開始了野外考察,沿著長江不知疲倦地搜尋著白鱀豚的身影,走訪漁民,查詢資料,打聽那些久遠的傳說。

初探

1980年1月11日晚,陳佩薰接到了一個來自城陵磯水產收購站的電話:“有漁民誤捕了一頭白鱀豚。”研究組的三名同事立刻請所里派來一輛吉普車,連夜奔赴湖南,陳佩薰則趕緊在水生所做養豚準備工作。受傷的白鱀豚頸背部留了兩個連通的、直徑4厘米、深8厘米的大洞,大家不敢怠慢,風雪兼程,將它運回了水生所。它就是我們熟悉的“淇淇”。

“就像見到了自己的孩子,”陳佩薰形容自己第一次見到淇淇時的激動,但淇淇的意外到來對陳佩薰和她的研究組而言,很有些“趕鴨子上架”的窘境。

“淇淇跟我們一起吃了很多苦。”

陳佩薰突然感覺自己對白鱀豚的了解一下子被打回到了原點——“連它吃什麼都不知道”。青菜、饅頭、瓜果、蟲子,甚至雕成魚形的蘿蔔,“試了好多,最後才確定,它只吃魚。”

到水生所10天后,淇淇背部的傷開始惡化。陳佩薰急壞了,費盡周折找來著名外科學家裘法祖的學生,帶了進口的青黴素過來消炎,“誰也不知道該怎么治”。最後他們嘗試給淇淇的傷口塗抹雲南白藥,縫了個背心包紮傷口,半年後,傷口竟然奇蹟般癒合了。

傷好後,淇淇被移至離水生所6公里的研究基地,說是基地,其實就是一片魚池。陳佩薰和她的同事就在邊上的一間二三十平方米的工棚里工作,外面下大雨,裡面下小雨。她天天跟年輕小伙子們一起騎腳踏車往返於研究基地和水生所,6公里的土路,一趟至少大半個鐘頭。“天晴一身灰,天雨一身泥”,大家輪班,24小時守護淇淇。

“淇淇身邊不能缺人,”逢年過節,陳佩薰就留下來陪伴淇淇,“我很感激我的家人,尤其是我的先生,他很體諒我的工作,像我們這樣經常在野外工作的人,一走就是幾個月,他從無怨言。”

魚池是露天的,一到夏天,溫度高達30多攝氏度,淇淇的身上起了紫色的“疹子”。陳佩薰找人用卡車拖來冰塊倒進魚池,“一卡車冰丟進去,水溫才降了半度”,他們只能打開水池的進水管,不停地放水降溫。熬過酷暑又是寒冬,魚池在風口上,下雪颳風分外冷,陳佩薰從空軍購買了兩個大降落傘,給淇淇撐起了擋風棚……

名聲漸起

1980年,陳佩薰作為第一個被世界捕鯨委員會(IWC)邀請的中國專家赴英參加年會,會上她播放了淇淇的短片,震驚了世界,“受傷這么嚴重的白鱀豚能被救活太不可思議”。短短几分鐘的片子,被要求反覆放了三次。淇淇成了備受關注的明星。

“淇淇來的時候年紀小,體質好”,所以相對比較快地適應下來,成為人工飼養環境下成活時間超過1年、並不斷增長的唯一特例。這種唯一對淇淇而言,也意味著孤獨。

“淇淇對人的腳步、說話聲特別敏感,有人來了就顯得興奮,靠近人的位置快速遊動、翻騰,甚至用尾鰭打水。它會痴迷玩具,尤其是救生圈,它最喜歡把身體趴在救生圈上,或者鑽過去,玩瘋了連飯也不吃。”

4歲左右,淇淇開始進入青春期。1984年陳佩薰籌劃給淇淇尋找伴侶。在經過有關部門批准後,她找到自己信賴的學生,讓他立下“軍令狀”,帶領三個人組織漁民在三年時間內捕捉雌性白鱀豚。

備受關注

1986年,對於陳佩薰來說是“最好”的一年。中科院水生所首次採用科學方法成功捕捉到兩頭活體白鱀豚“珍珍”、“聯聯”;世界首屆“淡水豚類生物學及物種保護學術討論會”在武漢召開;白鱀豚被列入“瀕危種”,而在此之前僅列為“情況不明種”,專家們紛紛對陳佩薰所作的努力表達了敬意。

事與願違,用來和淇淇配對的珍珍在兩年半後突然死亡,這場費盡心機的“包辦婚姻”最終失敗,這也成為了陳佩薰心中最大的遺憾。

失去淇淇

2002年7月14日,這是陳佩薰永遠不願回憶的傷痛,“淇淇走了……”這位年近八旬的老人又一次熱淚盈眶,哽咽失聲。

“醫生來叫我的時候,我已經有預感了,可是還是感到突然……我親手把它接來,也要親自送它離開。二十二年了,它就像我自己的孩子一樣。淇淇性格很溫柔,像一個紳士,聰明,討人喜歡……”陳佩薰回憶說,她當時深情撫摸淇淇身上她最鍾愛的灰色皮膚,不一會兒,淇淇緩緩閉上了雙眼。

“淇淇對科學的貢獻最大,我們誰都比不上它。”陳佩薰真誠地說。

在與淇淇朝夕相處的二十二年里,陳佩薰完成了我國第一部鯨類生物學與保護生物學專著《白鱀豚生物學飼養與保護》,此外她還編寫了科普讀物《珍稀動物白鱀豚》,與漫畫家趙嘉俊合作以連環畫的形式出版了少兒讀物《白鱀豚淇淇的故事》。

陳佩薰以她的執著和專注,耗盡畢生心血,向淇淇和它的夥伴們作了一次一生的告別。

廿載江風江雨,痴心如故

接手白鱀豚研究伊始,陳佩薰顧慮重重。對她來說,在魚類學領域奮鬥了二十多年,突然要轉到幾乎完全陌生的鯨類學領域,這是一個壓力;自己也不再是當年梁子湖畔的年輕人,精力自不可同日而語,這又是一個壓力。

1950年

陳佩薰畢業於華中大學(今華中師範大學)生物學系。之後,她跟隨秉志、伍獻文、劉建康三位生物學研究領域的大師學習。陳佩薰非常認真,在學習魚類解剖時,熟練到一條魚在水中煮散了架,她都能將魚骨原封不動地拼回來。“那時候,流行學俄語,所能找到的文獻和資料都是俄文的。”她只能一邊學習語言,一邊了解魚類學的各種知識。

陳佩薰說:“我跟隨三位先生,不僅學習到紮實的科研業務知識,他們正直的為人、嚴謹的治學態度也一直是我的楷模。”

1955年

陳佩薰來到梁子湖。時任課題魚類組組長的劉建康告訴她,科學研究不要跟在別人後面走,要創新,要認真,要有頭有尾。

梁子鎮四面環水,僅有一艘機船作為交通工具維繫著島上與陸地間的交流。鎮上沒有電話,“所有的通訊都是靠著人的兩條腿跑出來的”。從鎮上到所里,必須先坐船,再搭車,輾轉幾十里。鎮上的歲月單調枯燥,沒有娛樂活動,唯一能做的便是工作。晚上,鎮上沒有電,黑漆漆的一片,陳佩薰和同事們每人守著一盞煤氣燈,在昏暗的燈光下繼續著科研課題。就這樣,陳佩薰一呆就是三年。

那會兒,劉建康先生髮動大家學游泳,“我們搞水生生物研究的不會游泳對工作不便”,陳佩薰原來是個旱鴨子,經老師這一說硬是咬牙學了起來。

劉先生教大家把褲腿的一頭打上結,從另一頭往褲管里吹氣,就像做羊皮筏子那樣,褲管鼓起來,兩頭都扎結實,一個自製的“救生圈”就做好了。陳佩薰就是抱著“褲子”,學會了游泳。

1956年

陳佩薰發表了她的第一篇論文《梁子湖鯉魚鱗片年輪的標誌及其形成的時期》。

結束了梁子湖的工作,陳佩薰馬不停蹄地趕往上海崇明,參與“長江魚類生態調查”的研究課題。

那是陳佩薰首次獨立負責一個小組,手下有五六個工作人員。為了弄清每一種魚的生活習性,陳佩薰帶領著工作小組的成員們,往來穿梭於長江上,觀察、採樣、測試……

可是,誰會想到,這樣一個有經驗的魚類學研究者,竟然暈船。

“二三級風還能勉強支撐,一旦颳起大風,加之當時調研的船隻小,人根本就站不起來,”陳佩薰回憶,“可是,我是負責人,總不能坐在家裡指揮吧。”

一次,觀察船駛進鄱陽湖,突然風浪大作,陳佩薰吐過好幾回,躺倒了,“連翻動身子的力氣也沒有”。暈船的陳佩薰在船上常常一呆就是一個月,還要一邊搞科研,做調查,此中辛苦不足為外人道。

結束了十多年的野外工作後,陳佩薰等人抓緊時間整理長江魚類資料,就在大家興奮地等待著作出版的時候,“文革”的迫近打亂了所有人的腳步,科研工作停下來,每個人緊繃著神經迎接一波接一波的運動。

1972年

陳佩薰回到了水生所,伍獻文先生希望她把魚類生態學的研究工作抓起來。陳佩薰卻有些心灰意冷,她毫不隱瞞地說:“我其實不想搞了,做我們這種生物研究工作是不能斷的,斷了,之前的努力就都付諸東流,白費了。”

不過,陳佩薰謹記著老師的教誨“做事情,有始有終”。四年後,《長江魚類》出版。

觀察船又啟航了,沒有人是滿懷絕望地上路。

雖然白鱀豚的聲音在一點點遠去,雖然尋找的過程大抵是痛苦的,但是,因為我們心中的那份希望,和正在進行的種種努力,至少可以讓糾結已久的心情平靜下來。

就像陳佩薰所說的,“不能就這樣輕率地宣布白鱀豚已經滅絕,一種生物要判斷它滅絕,至少要在二十年內再沒有關於它出現的任何記錄……”這不是一個科學家的偏執,而是人類對於自己所失去的東西的珍視,那畢竟是一種我們無法承受的失去。

千萬年前的那個史前時代的地球,曾經是白鱀豚們的樂園;千萬年後的這個地球,卻杳杳不見白鱀豚的蹤影。“悟以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此次組織尋找白鱀豚的更大意義,正是在於呼籲人類關注和保護像白鱀豚一樣瀕危的物種,為它們尋找一個最後的棲息地,也為人類尋找一個精神的棲息地。

陳姓名人盤點(二)

盤點陳姓當中一些在各行各業有著突出成績的人物,包括教師,研究員,科研人員以及機關幹部等名人。
陳進良
陳錦旺
陳金石
陳金聲
陳和興
陳惟時
陳為霖
陳為匡
陳金典
陳威烈
陳萬勛
陳萬雄
陳和鈞
陳同蕙
陳通謨
陳庭金
陳金本
陳天柱
陳天石
陳潔清
陳天朗
陳天高
陳天彪
陳將熙
陳健琦
陳特鑾
陳劍儒
陳劍林
陳四海
陳四川
陳思渠
陳舜娥
陳順先
陳順清
陳帥民
陳合明
陳冠洲
陳樹實
陳樹培
陳樹蘭
陳述榮
陳廣真
陳曙霞
陳暑庭
陳淑英
陳漢興
陳淑身
陳淑榮
陳光楹
陳光曄
陳叔瑾
陳書章
陳守川
陳守常
陳甲申
陳世元
陳世鈺
陳世瑜
陳世宜
陳世修
陳世坤
陳世高
陳世澄
陳士平
陳嘉明
陳家琦
陳盛祿
陳聖源
陳省山
陳申生
陳申寬
陳社保
陳紹智
陳家琅
陳家驥
陳漢輝
陳漢東
陳少宗
陳少毅
陳少純
陳善卿
陳山林
陳森強
陳三陽
陳潤政
陳瑞賢
陳繼蘭
陳瑞璘
陳瑞娣
陳汝翼
陳汝活
陳如意
陳如燕
陳吉清
陳如泉
陳榕星
陳榮鍾
陳冠茂
陳榮清
陳榮廉
陳吉琛
陳榮海
陳榮峰
陳國虞
陳任昭
陳仁物
陳仁績
陳人蔣
陳權盛
陳全友
陳光松
陳秋乾
陳瓊花
陳慶佑
陳國香
陳惠國
陳清炮
陳青良
陳欽豪
陳謙海
陳琪明
陳其統
陳其明
陳其華
陳其恩
陳丕基
陳國樹
陳佩惠
陳沛生
陳培中
陳培生
陳培堅
陳國倫
陳國榘
陳南村
陳木喜
陳謨有
陳煥林
陳明揚
陳懷濤
陳懷嵩
陳明慈
陳華信
陳華山
陳厚傑
陳梅梅
陳茂松
陳光山
陳祿生
陳陸均
陳隆勛
陳龍玄
陳留根
陳令生
陳洪霄
陳國海
陳洪達
陳林俊
陳林峰
陳林長
陳梁棟
陳良猷
陳連亭
陳宏溪
陳紅勝
陳麗堂
陳紅路
陳弘道
陳立奇
陳立龍
陳立宏
陳科文
陳康全
陳開周
陳開運
陳國敦
陳開本
陳浚泉
陳峻青
陳俊文
陳均祝
陳君勝
陳君德
陳覺凝
陳恆昌
陳菊齡
陳居堂
陳冠初
陳鏡合
陳國呈
陳貴揚
陳進莊
陳金明
陳洛生
陳煥玲
陳林祥
陳南雲
陳明儀
陳聽寬
陳恆華
陳和毓
陳基生
陳瑞文
陳立平[教授]
陳開勛
陳巨鎖
陳榮華
陳慧敏
陳敬忠
陳慶宣
陳天寶
陳晃明
陳塑寰
陳佩薰
陳漢生
陳建業
陳鴻德
陳建偉
陳淑範
陳洪光
陳國階
陳鶴鳴
陳林森
陳利銘
陳浩然
陳漢源
陳國英
陳松齡[京劇丑角]
陳日新
陳建勛[教師]
陳漢欣
陳慶華
陳建新
陳天麒
陳體漲
陳光庭
陳建定
陳敏華
陳家驊
陳淑儀
陳家福
陳吉紅
陳及霖
陳煥章
陳立群
陳紹宏
陳紹光
陳紹蕃
陳久金
陳鶴年
陳建華[文學家]
陳玲玲[崑曲演員]
陳為江
陳萬東
陳素榮
陳建中
陳樹勛
陳光斗
陳癸尊
陳世源
陳時理
陳石生
陳紹強
陳如松
陳立新[武漢大學教授]
陳全茂
陳能秀
陳金登
陳明強
陳民揚
陳靈芝
陳述彭
陳淑長
陳榮悌
陳建軍
陳夢熊
陳樹中
陳涵奎
陳利明
陳明仁
陳國達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