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隆勛

陳隆勛

陳隆勛,現任職於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中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會的資助下對季風作了系統研究,取得很多重要成果,在國內外學術界產生了顯著影響。

基本信息

人物經歷

陳隆勛 陳隆勛

1955年畢業於南京大學氣象系,隨後工作於中國科學院地球物理研究所,1961年在中國科學院獲碩士學位。1983至1985年期間分別工作在美國科羅拉多州立大學和夏威夷大學,1986年到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工作至今。1983-1995年任中美政府間合作季風研究項目中方首席科學家,1991-1999年中日政府間亞洲季風機制合作研究項目聯絡員兼中方技術組組長。歷任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會大氣組和國家科技進步獎氣象組評審委員,中國氣象局科學技術委員會和高級職稱評審委員會委員,中國氣象學會熱帶氣象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和氣候學專業委員會委員,海洋學報和套用氣象學報編委。國家科委八五氣候攻關、973項目“第二次青藏高原科學試驗”和國家自然科學重大基金“長江三角洲低層大氣化學和物理過程”專家委員會委員和課題組長,現為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科學指導委員會委員,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和成都信息工程學院兼職教授,中國氣象學會天氣和極地專業委員會委員,“Advances of Atmospheric Sciences”、熱帶氣象學報和氣象科技編委。現任職於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任中美季風合作中方首席科學家,中日季風合作中方聯絡員和技術組組長。

研究方向

1970年前主要從事東亞大氣環流的研究。

1970年以後從事東亞季風研究。

致力於大氣環流、東亞季風、數值模式、青藏高原氣象學、氣候診斷及數值試驗等研究。

長期從事青藏高原氣象學研究。

主要貢獻

在長期的科學研究中他培養了許多博士和碩士,他們已經在國內外大氣科學和管理領域為國家做出了貢獻。他已發表過百餘篇學術論文,專著2部,編輯論文集6 部。

在東亞大氣環流研究中,在冬夏大氣環流結構,環流自冬向夏“季節突變”和大氣熱源分布等研究方面作出了貢獻。1987年獲得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上世紀八十年代直到九十年代,與美國和日本科學家合作長期領導我國東亞季風研究。他和合作者提出“東亞季風環流系統”存在的新概念並確定其成員,澄清了長期以來影響我國季風和天氣由印度夏季風延伸及控制的誤解。此外,他與合作者還提出應該區分副熱帶和熱帶季風的爆發所造成的不同雨季的開始,亞洲夏季最強大氣熱源位於孟加拉灣和南海、副熱低頻振盪主要來自西太平洋向西傳播到印度季風系統等一系列新概念。這些成果刷新了原有的概念並得到國際承認,成為1998年國際南海季風科學實驗的科學基礎,他組織國內外季風科學家撰寫了該科學試驗的科學報告,這些結果也在試驗中再一次得到證實。

1998年第二次科學試驗計畫設計的主要專家之一,並為專家委員會成員。他與合作者一起提出計算大氣熱源的新方法,並計算了1961-1995年逐月和1979和1998年逐日的青藏高原大氣熱源,提出冬季青藏高原冷源強(弱)可以激發繞高原低空異常反氣鏇(氣鏇),從而激發異常赤道西風(東風),引起El Niño(La Niña)事件,提出了青藏高原熱源變化影響全球氣候的一個物理過程。此外,高原的逐日熱源變化可以調整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南北向振盪,進而影響中國夏季旱澇。

上世紀七十年代,他與合作者一起設計了一個熱帶數值預報模式,用於廣東省氣象局的天氣預報業務,預報熱帶颱風和天氣系統長達10年之久。他與合作者一起設計了一個二維全球模式,用於青藏高原動力和熱力作用以及大氣化學影響的數值模擬,至今仍在套用。自上個世紀九十年代,他又開闢了一個新的研究領域,開始進行氣候診斷和數值模擬研究。他首次發現在全球變暖的情況下,我國35°N以南卻存在一個以四川盆地為中心的氣候變冷帶的新事實,這個事實為目前國內外進行的氣候研究提供了基礎。作為科委“八五期間”氣候變化攻關項目專家組成員之一,組織了全國各單位進行溫室效應對中國氣候影響的數值試驗。在長江三角洲氣候變化研究中提出,長江三角洲已經成為一個區域性熱島,形成降水和雲量增多、地面土壤溫度降低、能見度和日照減少。熱島強度和當地的經濟發展有關。提出該地區氣候變化是由於人類生產過程中加熱、氣候自然變化、氣溶膠致冷和溫室效應聯合造成的,這對各種人類活動在區域氣候形成中起到的不同作用提供了新的認識。

(1) Chen Longxun, Zhu Wenqin and Zhou Xiuji, 2000: Characteristics of environmental and climate change in ChangJiang Delta and its possible mechanism, Acta Meteorologica Sinica Vol. 14, No.2, 129-140。

(2) Chen Longxun, Liu Jiping and Zhou Xiuji, 2000: Impact of uplift of Tibetan Plateau and change of land-ocean distribution on climate over Asia, Acta Meteorologica Sinica Vol.14, No.4, 459-474。

(3) 陳隆勛, 趙平, 祝從文, 2000: 海陸氣相互作用的準四年振盪機制, 氣象科學, 第20卷, 第3期, 240-249。

(4) 陳隆勛, 李薇, 趙平, 陶詩言,2000: 東亞地區夏季風爆發過程, 氣候與環境研究, 第5卷, 第4期, 345-355。

陳隆勛 陳隆勛

(5) 趙平, 陳隆勛, 2000: 青藏高原大氣熱量源匯在海—地—氣相互作用準4年振盪中的作用, 科學通報, 第45卷,第15期, 1666—1671。

(6) Zhao Ping and Chen Longxun, 2000: The climate characteristics of surface turbulent exchange coefficient and surface heat source over the Qinghai-Tibetan plateau, Acta Meteorologica Sinica Vol.14, No.1, 13-29。

(7) Zhao Ping and Chen Longxun, 2000: The calculation of solar albedo and radiation balance and the analysis of their climate characteristics over the Qinghai-Tibetan plateau,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Vol.17, No.1, 140-156。

(8) Zhu Yanfeng and Chen Longxun, 2000: Study on the quasi-four year oscillation of Air-Sea interaction, Acta Meteorologica Sinica Vol.14, No.3, 293-306。

(9) 任小波, 陳隆勛, 2000: 海洋的季節變化及風應力異常對海洋影響的數值試驗, 海洋學報, 第22卷, 第6期, 3-20。

(10) Chen Longxun, Li Wei and Zhao Ping, 2001: Impact of winter thermal condition of the Tibetan Plateau on the zonal wind anomaly over equatorial Pacific, Science in China(Series D) Vol. 44 supp. p 400-409。

(11) Chen Longxun, Li Wei and Zhao Ping, 2001: On the process of summer monsoon onset over East Asia, Acta Meteorologica Sinica. Vol.15, No.4:436-449。

(12) Chen Longxun, Zhu Congwen and Wang Wen, 2001: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30-60 day low frequency Oscillation over Asia during 1998 SCSMEX,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Vol. 18 No. 4 : 623-638。

(13) Zhao Ping and Chen Longxun, 2001:Role of atmospheric heat source/sink over the Qinghai-xizang Plateau in Quasi-4 year oscillation of atmosphere-land-ocean interaction,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Vol. 46 N0. 3 : 241-245。

(14) Zhu Wenqin, Chen Longxun and Zhou Zijiang, 2001: Several characteristics of contemporary climate change in Tibetan Plateau,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D) Vol. 44 supp. p 410-420。

(15) Zhao Ping and Chen Longxun, 2001:Interannal variability of atmospheric heat source/sink over the Qinghai-Xizang (Tibetan) Plateau and its relation to circulation,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Vol. 18 No. 1: 106-112。

(16) Li Wei and Chen Longxun , 2001: Characteristics of seasonal variation of rainfall over the Tibetan Plateau during summer 1998 and its impact on East Asian weather, Acta Meteorological Sinica Vol. 15 No. 3: 293-309。

(17) Sun Xiurong, Chen Longxun and He Jinhai, 2001: Interannal variation of index of East Asian land-sea thermal difference and its relation to monsoon circulation and rainfall over China Acta Meteorological Sinica Vol. 15 No. 1:71-85。

(18) Zhao Ping and Chen Longxun, 2001:Climatic features of atmospheric heat source/sink over the Qinghai-Xizang Plateau in 35 years and its relation to rainfall in China, Science in China(Series D) Vol. 44 supp. p 858-864。

(19) Chen Longxun,LiWei,2002:Characteristics of the Seasonal variation of the Atmospheric Heat Sources and the Moisture Sinks over the Tibetan Plateau and its impact in 1998,The Second Plateau Experiment of Atmospheric Sciences(Tipex-Game/TIBET), China Meteorological Press, 183-186。

(20) 牛濤, 陳隆勛, 王文,2002:青藏高原氣候特徵的REOF 分析,套用氣象學報2002,13,5,560-570。

(21) Zhu Yanfeng, Chen Longxun,2002: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sian/Austrilian monsoon and ENSO on a Quasi-four –year Scale,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Vol.19,No.4,727-740。

(22) Li Wei,Chen Longxun 2002:Characteristics of the seasonal variation of rainy season over the Tibetan Plateau in 1998with its impact on East Asian weather,The Second Plateau Experiment of Atmospheric Sciences(Tipex-Game/TIBET), China Meteorological Press, 187-190。

(23) Chen Longxun, Zhu Wenqin, Zhou Xiuji, Zhou Zijiang, 2003: Characteristics of the heat island effect in Shanghia and its possible mechanism. Advances in Atmos. Sciences. 20(6),991-1001。

(24) Chen Longxun, Gao Hui, He Jinhai, Tao Shiyan and Jin Zuhui,2004: Zonal propagation of kinetic energy and convection in the South China Sea and Indian monsoon regions in boreal summer, Science in China Ser. D Earth Sciences ,47(12), 1076-1084。

(25) 陳隆勛,周秀驥,李維亮,羅雲峰和朱文琴,2004:中國近80年來氣候變化特徵及其形成機制,氣象學報,62(5):634-647。

(26) 朱艷峰,陳隆勛,宇如聰,2003:中國氣候異常變化與ENSO準四年循環的聯繫分析,熱帶氣象學報,19(4),345-356。

(27) 周秀驥,李維亮,陳隆勛和劉煜,2004:青藏高原地區大氣臭氧變化的研究,氣象學報,62(5):513-527。

(28) 丁一匯,李崇銀,何金海,陳隆勛,甘子鈞,錢永甫,閻俊岳,王東曉,施平,方文東,許建平和李立,2004:南海季風試驗與東亞夏季風,氣象學報,62(5):561-587。

(29) 高輝,陳隆勛,何金海,陶詩言和金祖輝,2005:亞洲赤道地區大氣動能的緯向傳播,氣象學報,63(1):1-8。

(30) L.X. Chen, W.L. Li,W.Q. Zhu,X. J. Zhou,Z. J. Zhou and H. L. Liu,2006,Seasonal trends of climate change in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and its adjacent regions and their formation mechanisms, Meteorology and Atmospheric Physics, 92(1-2),11-24。

(31) L.X. Chen, W. Q. Zhu, B. Zhang, X.J. Zhou, Y.F. Luo, Z.J. Zhou, 2006: Variation of atmospheric aerosol optical depth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climate change in China east of 100°E in recent 50 years. Accepted by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Climatology。

獲獎記錄

1987年因“東亞大氣環流研究”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第四名)、1995年因“東亞季風研究”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第一名)。

國家氣象局和國家教育委員會科學獎和科技進步獎二等獎各一次,三等獎一次。

1987年以“東亞大氣環流”研究獲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

1995獲匡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

陳姓名人盤點(二)

盤點陳姓當中一些在各行各業有著突出成績的人物,包括教師,研究員,科研人員以及機關幹部等名人。
陳進良
陳錦旺
陳金石
陳金聲
陳和興
陳惟時
陳為霖
陳為匡
陳金典
陳威烈
陳萬勛
陳萬雄
陳和鈞
陳同蕙
陳通謨
陳庭金
陳金本
陳天柱
陳天石
陳潔清
陳天朗
陳天高
陳天彪
陳將熙
陳健琦
陳特鑾
陳劍儒
陳劍林
陳四海
陳四川
陳思渠
陳舜娥
陳順先
陳順清
陳帥民
陳合明
陳冠洲
陳樹實
陳樹培
陳樹蘭
陳述榮
陳廣真
陳曙霞
陳暑庭
陳淑英
陳漢興
陳淑身
陳淑榮
陳光楹
陳光曄
陳叔瑾
陳書章
陳守川
陳守常
陳甲申
陳世元
陳世鈺
陳世瑜
陳世宜
陳世修
陳世坤
陳世高
陳世澄
陳士平
陳嘉明
陳家琦
陳盛祿
陳聖源
陳省山
陳申生
陳申寬
陳社保
陳紹智
陳家琅
陳家驥
陳漢輝
陳漢東
陳少宗
陳少毅
陳少純
陳善卿
陳山林
陳森強
陳三陽
陳潤政
陳瑞賢
陳繼蘭
陳瑞璘
陳瑞娣
陳汝翼
陳汝活
陳如意
陳如燕
陳吉清
陳如泉
陳榕星
陳榮鍾
陳冠茂
陳榮清
陳榮廉
陳吉琛
陳榮海
陳榮峰
陳國虞
陳任昭
陳仁物
陳仁績
陳人蔣
陳權盛
陳全友
陳光松
陳秋乾
陳瓊花
陳慶佑
陳國香
陳惠國
陳清炮
陳青良
陳欽豪
陳謙海
陳琪明
陳其統
陳其明
陳其華
陳其恩
陳丕基
陳國樹
陳佩惠
陳沛生
陳培中
陳培生
陳培堅
陳國倫
陳國榘
陳南村
陳木喜
陳謨有
陳煥林
陳明揚
陳懷濤
陳懷嵩
陳明慈
陳華信
陳華山
陳厚傑
陳梅梅
陳茂松
陳光山
陳祿生
陳陸均
陳隆勛
陳龍玄
陳留根
陳令生
陳洪霄
陳國海
陳洪達
陳林俊
陳林峰
陳林長
陳梁棟
陳良猷
陳連亭
陳宏溪
陳紅勝
陳麗堂
陳紅路
陳弘道
陳立奇
陳立龍
陳立宏
陳科文
陳康全
陳開周
陳開運
陳國敦
陳開本
陳浚泉
陳峻青
陳俊文
陳均祝
陳君勝
陳君德
陳覺凝
陳恆昌
陳菊齡
陳居堂
陳冠初
陳鏡合
陳國呈
陳貴揚
陳進莊
陳金明
陳洛生
陳煥玲
陳林祥
陳南雲
陳明儀
陳聽寬
陳恆華
陳和毓
陳基生
陳瑞文
陳立平[教授]
陳開勛
陳巨鎖
陳榮華
陳慧敏
陳敬忠
陳慶宣
陳天寶
陳晃明
陳塑寰
陳佩薰
陳漢生
陳建業
陳鴻德
陳建偉
陳淑範
陳洪光
陳國階
陳鶴鳴
陳林森
陳利銘
陳浩然
陳漢源
陳國英
陳松齡[京劇丑角]
陳日新
陳建勛[教師]
陳漢欣
陳慶華
陳建新
陳天麒
陳體漲
陳光庭
陳建定
陳敏華
陳家驊
陳淑儀
陳家福
陳吉紅
陳及霖
陳煥章
陳立群
陳紹宏
陳紹光
陳紹蕃
陳久金
陳鶴年
陳建華[文學家]
陳玲玲[崑曲演員]
陳為江
陳萬東
陳素榮
陳建中
陳樹勛
陳光斗
陳癸尊
陳世源
陳時理
陳石生
陳紹強
陳如松
陳立新[武漢大學教授]
陳全茂
陳能秀
陳金登
陳明強
陳民揚
陳靈芝
陳述彭
陳淑長
陳榮悌
陳建軍
陳夢熊
陳樹中
陳涵奎
陳利明
陳明仁
陳國達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