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靈芝[植物生態學家]

陳靈芝[植物生態學家]
陳靈芝[植物生態學家]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陳靈芝,植物生態學家。長期從事植被生態學、森林生態系統和生物多樣性保護及其恢復研究。定量地闡明不同氣候帶中國森林多樣性及其與氣候因子關係。對人工油松林、側柏林、刺槐林,特別對天然遼東櫟林的第一性生產力、能量固定和分配、水分和養分循環的研究做出了重要貢獻。

基本信息

個人履歷

1950-1954年 上海復旦大學生物系。

陳靈芝和非洲小朋友合影 陳靈芝和非洲小朋友合影

1954-1963年 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實習員。

1963-1979年 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1979-1981年 英國陸地生態研究所Merlewood研究站,訪問學者。

1981-1986年 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副研究員。

1986年 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1990-1998年 中國科學院北京森林生態系統定位研究站站長。

1983-1998年 中國植物學會第三屆常務理事,前二屆還兼任植物生態學與地植物學專業委員會主任。

學習之路

陳靈芝,女,祖籍浙江省寧波市,1933年1月20日生於上海市。3歲喪父,由母親撫養成人。陳靈芝從小就讀於教會學校,從國中至高中一直在法國教會學校——震旦女中就讀,使她在英語聽力和口語方面打下了較好的基礎。中學畢業,在長兄的鼓勵下,她毅然選擇了生物學專業,於1950年考上了上海復旦大學生物系,這是決定她一生命運的開端。陳靈芝在大學期間各方面的成績優秀,深受曲仲湘教授和焦啟源教授的器重。畢業分配時,曲仲湘向學校建議她去中國科學院北京植物研究所從事科學研究。這是她所嚮往的最高研究機構,但在感情上要離開優越舒適的家庭、養育自己的慈母和關心自己成長的兄長,很是難捨難分。但為了科學事業,她一切服從祖國的安排,下決心愿意為事業奮鬥終生。

研究所工作

1954年陳靈芝來到中國科學院北京植物研究所,分配在植物生態學與地植物學研究室工作。室主任是著名植被生態學家侯學煜。向大自然學習,探索大自然規律,是她一生治學的座右銘。50年代中期,陳靈芝被派送到中國科學院俄語培訓班突擊培訓8個月。回所後,她閱讀了大量蘇聯著名地植物學家的著作。1956年在林業部組織下,隨同導師侯學煜陪同蘇聯科學院院士B.H.蘇卡喬夫對四川峨眉山、江西廬山等地進行植被考察。其後她又隨中國科學院副院長竺可楨陪同蘇卡喬夫院士以及他的同事著名土壤學家C.B.卓恩和地植物學家H.B.德里斯對海南島和雲南的普洱、思茅、西雙版納進行考察,為建立熱帶森林生物地理群落定位研究站選點。隨後,她又陪同蘇聯通訊院士E.M.拉甫連科考察了內蒙古海拉爾的呼倫貝爾大草原、甘肅蘭州附近山地,經天祝、張掖直到酒泉,繼而又去浙江天目山和海南考察。E.M.拉夫連在離華時提出派陳靈芝去蘇聯學習的建議,中國科學院予以批准,後因中蘇關係緊張最終未能成行。

綜合考察隊

50年代末,她參加了由吳征鎰教授任隊長的中蘇西南綜合考察隊,兼任翻譯,對雲南省西南部的金平、屏邊和河口等地區進行深入調查。在吳征鎰教授的精心指導下,她對熱帶森林有了感性認識。陳靈芝1979年去英國陸地生態所Merlewood研究站作為訪問學者進修兩年。她利用一年半的時間獨立完成蕨菜草地生態系統結構與功能的研究。研究中的模型建立及各方面的計算均由她獨立完成,她為Merlewood研究站同仁們樹立了榜樣。陳靈芝從事森林生態學研究長達45年之久,共發表論文80 余篇,專著7部。並從1992年10月起享受政府特殊津貼。

主要著作

1 陳靈芝,長白山西南坡魚鱗雲杉林結構的初步研究.植物生態學與地植物學叢刊,1963,1(1~2):69~80.

2 陳靈芝,鮑顯誠,李才貴.吉林省長白山北坡各垂直帶內植物群落的某些結構特徵.植物生態學與地植物學叢刊,1964,2(2):207~225.

3 陳靈芝,鮑顯誠,李才貴等.北京市懷柔縣山區植被的基本特點及有關林、副業的發展問題.植物生態學與地植物學叢刊,1965,3(1):75~96.

4 陳靈芝,黃銀曉,鄭慧瑩.環境污染與植物.北京:科學出版社,1978.

5 陳靈芝,Lindley DK.英國Hampsfell蕨菜草地第一性生產量的研究.植物生態學植物與地植物學叢刊,1982,6(2):105~119.

6 陳靈芝,Lindley D K.英國Hampsfell的蕨菜草地生態系統的營養元素循環.植物學報,1983,25(1):67~74.

7 陳靈芝,任繼凱,鮑顯誠.北京西山(臥佛寺附近)人工油松林群落學特性及生物量的研究.植物生態學與地植物學叢刊,1984,8(3):173~181.

8 陳靈芝,鮑顯誠,陳晴朗.北京山區的櫟林.植物生態學與地植物學叢刊,1985,9(2):93~101.

9 陳靈芝,繆有貴,孔繁志等.北京人工側柏林的化學元素含量特徵.植物學報,1988,30(5):530~548.

10 Chen L Z The Oak Forest in North China Braun-Blanquetia,1992,(8):33~37.

11 陳靈芝主編.中國的生物多樣性——現狀及其保護對策.北京:科學出版社,1993.

12 陳靈芝,孫世洲,鮑顯誠等.從生態學觀點談山西大農業發展的某些問題.見:姜恕,陳昌篤主編.植被生態學研究.北京:科學出版社,1994,338~351.

16 陳靈芝,陳偉烈.中國退化生態系統研究.北京: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1995.

17 陳靈芝,錢迎倩.生物多樣性科學前沿.生態學報,1997,17(6):565~572.

18 陳靈芝,陳清朗,劉文華.中國森林的多樣性及其地理分布.北京:科學出版社,1997.

19 陳靈芝,暖溫帶森林生態系統結構與功能的研究.北京:科學出版社,1997.

20 陳靈芝,黃建輝,嚴昌榮.中國森林生態系統養分循環.北京:科學出版社,1997.

技術成就

自1956年開始,除了陪同蘇聯專家考察外,她常任隊長,帶小分隊到北亞熱帶、暖溫帶和溫帶森林地區考察,到河南的伏牛山到桐柏山、大別山、吉林長白山、北京北部的燕山山脈和西部太行山脈的各山區進行過深入的考察。1956-1966年期間,對中國北方森林的群落學特點、各類山地植被垂直分布規律,做了較深入的研究,揭示了溫帶和暖溫帶森林分布與緯度、海拔高度的關係。1982年後又繼續在山西五台山、太行山和晉西黃土高原等地考察。在考察中她看到山區農民生活的困苦,提出必須因地制宜地發展農、林、牧、副業生產。80年代,在黃土高原考察中,她發現農業區發展多種經營之間的種種矛盾,針對這些問題她提出以下觀點:對華北低山應發展林、果為主,並結合合理利用和保護有經濟價值的灌叢;農業應在坡度20度以下的平緩坡地上發展,並應以集約經營為主;牧業應以圈養為主,或利用灌叢進行劃區輪牧,不能隨意放養,更不能發展大型牧場;華北中山山地主要發展林業。首次提出“萌生叢”這一術語,指的是喬木被砍伐後再生枝條所形成的灌木狀態。對喬木“萌生叢”通過封山育林和適當撫育,就可能很快恢復成林。可選擇森林破壞後退化而形成的灌叢、草地再造林,而不宜在“萌生叢”中造林;她特彆強調華北森林應以保護為主,不能以次生林改造為名,砍伐殘存不多的天然次生林。

為了推動中國植被生態學與國際交流,1986年在她任第十屆植物學會常務理事兼任植物生態學和地植物學專業委員會主任期間,她邀請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侯學煜和日本著名生態學家沼田真(M.Numata)教授任共同主席,她任秘書長,在北京召開了“國際山地植被學術討論會”。學術論文在義大利的《BraunBlanquet》刊物上正式發表。

70年代初,官廳水庫發現有死魚。周恩來總理十分關注,責令中國科學院、中國農業科學院和中國醫學科學院等單位派遣專家開展“官廳水庫水源保護研究”。中國科學院指定陳靈芝參加此項研究,並任課題負責人,後來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生態室成立了環境保護組,陳靈芝任副組長。她與同事們一起從官廳水庫的上游直到北京市,進行了大量調查和取樣分析,證明當時的官廳水庫沒有受到污染。她與同事們的研究證實,未經工廠處理的污水灌溉農田,在短期內似乎能增產,然而長期灌溉會造成污染物積累在土壤中為害農作物。並認為工廠的廢氣、廢水必須由工廠處理後才能排放,不然污染無法控制。當時正值發展污水灌田的高潮,她的觀點並未被接受。在“文化大革命”中她頂著壓力提出環境污染研究必須以多種方式進行,而試驗研究是必不可少的手段。由她執筆發表了官廳水庫上游(大同市、張家口市)污水灌溉對土壤、農作物污染的調查報告及污水中砷對農作物影響等多篇論文。她的工作獲全國科技大會二等獎2項,中國科學院科技成果獎三等獎1項。她與兩位同事合作編寫了《環境污染與植物》一書,於1978年出版,1983年再版。陳靈芝任“京津地區生態系統及污染防治”國家攻關項目的二級課題負責人,其成果“京津地區不同城郊類型的生態學對策”被評為國內領先、國際同類研究的先進水平,獲中國科學院科技進步二等獎,並主編出版《京津地區生物生態學》一書。攻關項目“京津地區生態系統及污染防治”獲中國科學院科技進步一等獎。

陳靈芝在英國完成學業回國後,根據華北低山丘陵綠化的需要,對北京山區主要人工林和灌叢生態系統結構與功能,開展了深入的研究,目的是選擇具有良好的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的喬木和灌木來綠化低山,為改善環境提出定量數據。她發表的《蕨菜草地凋落物分解作用》是中國第一篇有關這一問題的論文。

年過花甲的陳靈芝通過多方努力,於1990年3月21日正式成立了中國科學院北京森林生態系統定位研究站並任站長。她提出的以北京西部太行山余脈東靈山作為暖溫帶山地生態系統的研究對象,以生態系統結構與功能、生物多樣性、恢復生態學為該站的研究方向,填補了暖溫帶森林生態系統研究的空白。她與學生一起對暖溫帶幾種主要森林和灌叢的能量生態、水分和養分循環、植被動態、主要植物的光合、呼吸和蒸騰作用的生理生態特徵等方面進行全面設計和長期綜合研究,並與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和微生物研究所的生態學家合作,進一步闡明系統中生物之間相互關係,為生態系統的生態功能及其管理提供理論依據。她與同事們合作發表專著及幾十篇論文。《暖溫帶森林生態系統結構與功能的研究》一書已被評為中國科學院重要成果。為了進一步深化森林生態系統養分循環研究,陳靈芝與青年同事共同總結了1981-1996年以來國內已發表的不同氣候帶森林養分循環特點,提出中國森林生態系統養分循環的區域分異規律。根據國際上養分循環研究的發展趨勢,結合中國研究之不足,提出今後發展方向。

陳靈芝還是退化生態系統研究的積極倡導者之一。生態系統的恢復,首先要恢復不同氣候帶的地帶性植被和營造合適的人工植被,植被演替理論是依據。通過各方面的研究,她組織全國同行們撰寫了《中國退化生態系統研究》一書,推動了恢復生態學的研究。

陳姓名人盤點(二)

盤點陳姓當中一些在各行各業有著突出成績的人物,包括教師,研究員,科研人員以及機關幹部等名人。
陳進良
陳錦旺
陳金石
陳金聲
陳和興
陳惟時
陳為霖
陳為匡
陳金典
陳威烈
陳萬勛
陳萬雄
陳和鈞
陳同蕙
陳通謨
陳庭金
陳金本
陳天柱
陳天石
陳潔清
陳天朗
陳天高
陳天彪
陳將熙
陳健琦
陳特鑾
陳劍儒
陳劍林
陳四海
陳四川
陳思渠
陳舜娥
陳順先
陳順清
陳帥民
陳合明
陳冠洲
陳樹實
陳樹培
陳樹蘭
陳述榮
陳廣真
陳曙霞
陳暑庭
陳淑英
陳漢興
陳淑身
陳淑榮
陳光楹
陳光曄
陳叔瑾
陳書章
陳守川
陳守常
陳甲申
陳世元
陳世鈺
陳世瑜
陳世宜
陳世修
陳世坤
陳世高
陳世澄
陳士平
陳嘉明
陳家琦
陳盛祿
陳聖源
陳省山
陳申生
陳申寬
陳社保
陳紹智
陳家琅
陳家驥
陳漢輝
陳漢東
陳少宗
陳少毅
陳少純
陳善卿
陳山林
陳森強
陳三陽
陳潤政
陳瑞賢
陳繼蘭
陳瑞璘
陳瑞娣
陳汝翼
陳汝活
陳如意
陳如燕
陳吉清
陳如泉
陳榕星
陳榮鍾
陳冠茂
陳榮清
陳榮廉
陳吉琛
陳榮海
陳榮峰
陳國虞
陳任昭
陳仁物
陳仁績
陳人蔣
陳權盛
陳全友
陳光松
陳秋乾
陳瓊花
陳慶佑
陳國香
陳惠國
陳清炮
陳青良
陳欽豪
陳謙海
陳琪明
陳其統
陳其明
陳其華
陳其恩
陳丕基
陳國樹
陳佩惠
陳沛生
陳培中
陳培生
陳培堅
陳國倫
陳國榘
陳南村
陳木喜
陳謨有
陳煥林
陳明揚
陳懷濤
陳懷嵩
陳明慈
陳華信
陳華山
陳厚傑
陳梅梅
陳茂松
陳光山
陳祿生
陳陸均
陳隆勛
陳龍玄
陳留根
陳令生
陳洪霄
陳國海
陳洪達
陳林俊
陳林峰
陳林長
陳梁棟
陳良猷
陳連亭
陳宏溪
陳紅勝
陳麗堂
陳紅路
陳弘道
陳立奇
陳立龍
陳立宏
陳科文
陳康全
陳開周
陳開運
陳國敦
陳開本
陳浚泉
陳峻青
陳俊文
陳均祝
陳君勝
陳君德
陳覺凝
陳恆昌
陳菊齡
陳居堂
陳冠初
陳鏡合
陳國呈
陳貴揚
陳進莊
陳金明
陳洛生
陳煥玲
陳林祥
陳南雲
陳明儀
陳聽寬
陳恆華
陳和毓
陳基生
陳瑞文
陳立平[教授]
陳開勛
陳巨鎖
陳榮華
陳慧敏
陳敬忠
陳慶宣
陳天寶
陳晃明
陳塑寰
陳佩薰
陳漢生
陳建業
陳鴻德
陳建偉
陳淑範
陳洪光
陳國階
陳鶴鳴
陳林森
陳利銘
陳浩然
陳漢源
陳國英
陳松齡[京劇丑角]
陳日新
陳建勛[教師]
陳漢欣
陳慶華
陳建新
陳天麒
陳體漲
陳光庭
陳建定
陳敏華
陳家驊
陳淑儀
陳家福
陳吉紅
陳及霖
陳煥章
陳立群
陳紹宏
陳紹光
陳紹蕃
陳久金
陳鶴年
陳建華[文學家]
陳玲玲[崑曲演員]
陳為江
陳萬東
陳素榮
陳建中
陳樹勛
陳光斗
陳癸尊
陳世源
陳時理
陳石生
陳紹強
陳如松
陳立新[武漢大學教授]
陳全茂
陳能秀
陳金登
陳明強
陳民揚
陳靈芝
陳述彭
陳淑長
陳榮悌
陳建軍
陳夢熊
陳樹中
陳涵奎
陳利明
陳明仁
陳國達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