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溪穴

解溪穴

解溪穴 Jiě Xī(ST41)足背踝關節橫紋中央凹陷處,當拇長伸肌踺與趾長伸肌腱之間。是五輸穴之經穴,五行屬火,取該穴道時候患者應正坐平放足底或仰臥伸直下肢的取穴姿勢,解溪穴位於小腿與足背交界處的橫紋中央凹陷處。或在足背與小腿交界處的橫紋中央凹陷處,當足拇長伸肌腱與趾長伸肌腱之間。解溪穴為人體足陽明胃經上的重要穴道之一,具有舒筋活絡,清胃化痰,鎮驚安神的作用。主治:精神神經系統疾病:癲癇,精神病,頭痛,腓神經麻痹;運動系統疾病:踝關節周圍組織扭傷,足下垂;.消化系統疾病:胃炎,腸炎;其它:高血壓。現代常用於治療足下垂、神經性頭痛、胃腸炎、踝關節及其周圍軟組織疾患等。配崑崙、太溪治療踝部痛;配商丘、血海治療腹張。

基本信息

簡介

解溪穴(圖2)解溪穴,足背踝關節橫紋中央凹陷處,當拇長伸肌踺與趾長伸肌腱之間。取該穴道時候患者應正坐平放足底或仰臥伸直下肢的取穴姿勢,解溪穴位於小腿與足背交界處的橫紋中央凹陷處。或在足背與小腿交界處的橫紋中央凹陷處,當足拇長伸肌腱與趾長伸肌腱之間。解溪穴為人體足陽明胃經上的重要穴道之一,主治疾病為:指壓解溪穴,對於腳腕扭傷等腳部疾病非常有效。

出處

出《靈樞·本輸》,別名草鞋帶

定位

在足背與小腿交界處的橫紋中央凹陷中,當(踇)長伸肌腱與趾長伸肌腱之間。

添加添加

取法

正坐垂足或仰臥位,平齊外踝高點,在足背與小腿交界處的橫紋中,(踇)長伸肌腱與趾長伸肌腱之間處取穴。

解剖

穴下為皮膚、皮下組織、小腿十字韌帶、脛腓韌帶聯合。皮膚由腓淺神經分布。小腿深筋膜緻密,在踝關節前方形成小腿十字韌帶。該韌帶由附著於跟骨外側前部的外側束,和附著在內踝及足內側緣的內側上下支組成。針由皮膚、皮下組織,在(踇)長伸肌(腱)和趾長伸肌(腱)之間,達脛、腓骨之間的脛腓韌帶聯合。

特異性

五輸穴之經穴,五行屬火。

功用

舒筋活絡,清胃化痰,鎮驚安神。

主治病症

1.精神神經系統疾病:癲癇,精神病,頭痛,腓神經麻痹; 
2.運動系統疾病:踝關節周圍組織扭傷,足下垂; 
3.消化系統疾病:胃炎腸炎
4.其它:高血壓

古代記述:頭痛,眩暈,眼疾,頭面浮腫,腹脹,便秘,足膝痛或痿痹,癲疾,霍亂,轉筋,熱病汗不出,善噫,胃熱譫語,瘧,驚悸,股膝重,筋痹,面目赤,口痛齧舌,足脛虛腫,氣逆。
近人報導:腎炎,臌脹,腸炎,足下垂,踝關節及周圍軟組織病,血栓閉塞性脈管炎血栓性靜脈炎

現代常用於治療足下垂、神經性頭痛、胃腸炎、踝關節及其周圍軟組織疾患等。配崑崙、太溪治療踝部痛;配商丘、血海治療腹張。

刺灸法

刺法:
1.直刺0.3~0.5寸;

2.平刺1.0~1.5寸;

3.可透丘墟或商丘,局部酸脹,有時可擴散至整個踝關節。 

灸法:艾炷灸3~5壯,艾條灸10~15分鐘。

配伍

1、配條口、丘墟、太白,有通經活絡止痛的作用,主治膝股腫痛,腳轉筋。

2、配血海、商丘,有和胃降逆的作用,主治腹脹

3、配商丘、丘墟、崑崙、太溪,有舒筋活絡的作用,主治踝部痛。

方例

膝股腫、轉筋:解溪、條口、丘墟、太白。

癲疾:解溪、陽蹺。

風眩頭痛嘔吐煩心:解溪、承光。

足趾腫爛:解溪、八風、湧泉。

腎炎:解溪、腎俞、復溜、陰陵泉。

踝部痛:解溪、商丘、丘墟、崑崙、太溪。

概述

(圖)解溪穴解溪穴

別名:草鞋帶穴,鞋帶穴。足陽明經所行為“經”。經穴,屬

穴義:胃經的地部經水在此散流四方。

氣血特徵:氣血物質大部分為地部經水,小部分為經水氣化之氣。

運行規律:經水散流足背各部,氣化之氣循胃經上行天部。

功能作用:分流胃經經水。

治法:寒則逆經而刺,熱則循經而刺。

運用:現代常用於治療足下垂、神經性頭痛胃腸炎踝關節及其周圍軟組織疾患等。配崑崙、太溪治療踝部痛;配商丘、血海治療腹張。

名解

(圖)人體穴點陣圖人體穴點陣圖

(1)解溪。解,散也。溪,地面流行的經水也。解溪名意指胃經的地部經水由本穴散解,流溢四方。本穴為豐隆穴傳來的地部經水,至本穴後,因本穴的通行渠道狹小,地部經水滿溢而流散經外,故名解溪。

(2)草鞋帶穴、鞋帶。穴名當為意解。本穴物質為豐隆穴流來的地部經水,至本穴後如鞋帶般散解,喻意經水流行無固定的路線,故名。

(3)胃經經穴。經,經過也。本穴物質為地部經水,從本穴經過而無大的變化,故為胃經經穴。

(4)本穴屬火。屬火,指穴內氣血物質運行變化表現出的五行屬性。本穴為胃經地部經水的外散之處,為胃經經水的輸配樞紐,由本穴回流胃經的經水多少能最快地改變胃經的火熱性狀,故而本穴屬火。

臨床運用舉隅

解溪屬足陽明胃經經穴,五行屬火火能生土,故又是足陽明經之母穴具有補益中氣,清降胃火,通潤腸腑,舒筋利節之功用

1:進針方向解溪穴進針的方向應根據病情之治疔需要而定,治療局部病症,多採用直刺法,可向關節腔刺5分左右;按經絡循行,治療本穴上病症,進針後,針尖宜向上斜刺,施小幅度捻轉,使針感沿足陽明之脈上行,行至病所為宜.針刺同時要了解本穴局部解剖有腔前動靜脈,淺部有腓淺神經,深部有腓深神經,行針時當避免損傷神經血管.

2:病案舉例

2.1腓總神經麻痹叢某,右小腿無力半月,行走時足尖拖地,輕度外展,小腿前外側及足背有麻木感,外院診為"腓總神經麻痹",遂來針受治療查右足下垂,伸足提足均受限,足趾不能背屈,肌肉無明顯萎縮.採用補益氣血,孺潤經筋之法取足陽明經解溪.足三里,配肝膽經太沖,陽陵泉,小幅度捻轉補法,並加用電針給予持續刺激,每是1次.每次留針40分鐘.連針5次,患者感右吱較前有力,揚趾力度有增.繼循原法,連針半,伸足揚趾明顯靈活,後改為隔日針治,共針40餘次,諸證消失,臨床告愈.0年後因它疾來我院,行走如常人.按:此案屬中醫"瘺症",系足陽明,足少陽,足厥陰經筋失於濡養所致據《素問-痿論'"治痿獨取陽明"的理論,首選足陽明胃經的母穴解溪,台穴足三里,陽明經為多氣多血之經,又主宗筋,其穴有補益氣血,強健經筋之效,解溪穴位於足脛之間,更起樞扭之用.取筋會陽陵泉,有主筋和絡之功,針刺時透脾之台穴陰陵泉,加胃之台穴,共調脾胃,協調陰陽,補後天之本.肝有主筋之用,取肝經原穴太沖,滋養肝陰,舒筋和絡.諸穴台用,選補益氣血,濡潤宗筋,通利關節之目的.

2.2咳嗽。陳某,咳嗽5天,頻頻乾咳,傍晚陣疇明顯,偶或咯少量自痰,咳甚牽胸脅作痛,稍受風寒則咳聲加劇,咽燥且癢,苔薄白,脈濡細.此系風寒外襲,肺失清肅.活擬疏風肅肺止咳.取穴解溪,列缺.予瀉法.翌日,咳嗽見緩,守原法又針3次,咳嗽諸證均除.按:此案所言咳嗽,是以單聲陣咳,咽癢痰少的乾咳之症,病位在肺因風寒外襲,肺失清肅,嬌髒氣逆.審因論治,依《難經)"經主喘咳寒熱"之理,選用足陽明之經穴解溪,有明顯鎮咳肅之功.配用肺絡列缺,清肺化痰.二穴樹配.共理肺氣.同治咳嗽.

2.3手腕挫傷周某.右手拇指及腕關節挫傷月余,屈伸欠利,局部噩痛,腫脹:甚.亦不能持重.此系筋脈挫傷,氣滯血瘀,絡脈失和冶擬理氣活血,通絡止痛.取患側魚際,陽溪連針3次,症減不顯.後改用"交叉刺",取對側解溪,公孫,手法取捻轉瀉法,同時囑患者活動腕關節,局部加艾灸翌日,腕關節活動較前靈活,連制5次症情明顯好轉,後又鞏固治療2次告愈.按:《素問.陰陽應象大論)雲:善用針者,從陰引陽,從陽引陰,以左冶右,以右治左"人之經絡是運行氣血,聯絡臟腑.溝通內外,貫串上下的通路.此案採用手足同名經交叉刺乃是左病右取,右病左取在臨床的具體套用但部位要對準,肩對髖,肘對膝,腕對踝,故取左側解溪,公孫同名經相對取穴乃是氣相交貫,同氣相求之理,採用此法,既可避免針刺所患之處,又可解除針刺患處病人恐懼之難題,可謂兩擅其功.

2.4頭痛戎某,3年來常感前額段兩顳部脹痛,遇熱時呈跳痛,在烈日下勞動頭痛加重,頭暈噁心,痛甚時納谷不香,口苦且乾苔薄微黃,脈濡.此系陽明鬱熱,循經上擾清空.治擬清瀉鬱熱,通絡止痛.取雙側解溪,太陽,頭維,手法取瀉法.針2次後,前額頭部脹痛見緩,故又循此法連針4次,陽明頭痛悉愈按:頭為諸陽之會,清陽之府,髓海之所在.足陽明之脈"循髮際,至額顱"《資生經)雲:"解溪,承光,治眩頭痛."採用"上病下取"之法.首取胃之經穴解溪,清泄陽明,和絡止痛:局部配印堂,太陽同止頭痛.在治療中辨證辨經準確,配穴合理,朴瀉適宜,手法嫻熟,均為取效之因素.

2.5梅核氣。趙某,近月感咽喉不適,似有物阻,經食道鋇透無特殊,心情不舒時症狀明顯,胸悶喜嘆息.苔薄,脈弦細.證屬肝氣不舒,郁久上逆,結於咽關.治擬疏肝理氣,解郁利咽.取雙側解溪,太沖,內關,在針刺解溪穴時,針尖宜向上,行針同時囑患者作吞咽動作,5分鐘行針1次.針畢病人即感咽喉舒適,痛苦減半.共針4次,咽阻之苦解腙.按:咽喉為多經交會之址,而足陽明胃經正"循喉嚨"梅核氣一症多為肝疏失司,氣機不暢所致,治取解溪清氣道,降逆氣.取太沖疏肝解郁.取內關寬胸理氣,諸穴相配,使氣機塌暢,咽阻自除.

文獻摘要

《甲乙經》:白膜覆珠,瞳子無所見;風水面腫,顏黑。解溪主之。

《千金方》:腹大下重;厥氣上柱腹大;膝重腳轉筋,濕痹。

《圖翼》:瀉胃熱。

《靈樞·本輸》:“上沖陽一寸半陷者中也”;

《太平聖惠方》:“在系鞋處”;

《針灸玉龍經》:“在足腕上大筋外宛宛中”;

《醫學入門》:“去內庭上六寸半”;

《針灸大成》:“足大指次指直上,跗上陷者宛宛中”;

《循經考穴編》:“正居{31}跗之間”;

《動功按摩秘訣》:“去陷谷四寸半”。

人體穴位大全(六)

中醫博大精深,其中針灸之術更是名揚中外,而針灸之術之基礎在於對於人體穴位的了解和掌握。現在就讓我們大家一起了解下人體中的各個穴位,旨在傳承文化,以揚國粹。

人體穴位

頭部穴位(正面)頭維穴 | 髮際穴 | 陽白穴 | 印堂穴 | 攢竹穴 | 睛明穴 | 承泣穴 | 四白穴 | 迎香穴 | 水溝穴 | 瞳子髎穴
頭部穴位(背面)百會穴 | 後頂穴 | 風府穴 | 啞門穴 | 完骨穴 | 風池穴 | 天柱穴
頭部穴位(側面)太陽穴 | 下關穴 | 客主穴 | 耳門穴 | 聽宮穴 | 翳風穴 | 頰車穴 | 大迎穴 | 人迎穴
腹部胸部穴位天突穴 | 膻中穴 | 鳩尾穴 | 巨闕穴 | 中脘穴 | 水分穴 | 氣海穴 | 關元穴 | 中極穴 | 氣舍穴 | 俞府穴 | 或中穴 | 期門穴 | 日月穴 | 天樞穴 | 氣穴 | 大巨穴 | 大赫穴
人體背部穴位
大椎穴 | 陶道穴 | 身柱穴 | 神道穴 | 至陽穴 | 脊中穴 | 治喘穴 | 肩井穴 | 曲垣穴 | 天宗穴 | 命門穴 | 腰俞穴 | 腰陽關穴 | 上仙點穴 | 六華灸穴 | 風門穴 | 肺俞穴 | 心俞穴 | 膈俞穴 | 肝俞穴 | 膏肓穴 | 志室穴 | 肩外俞穴 | 厥陰俞穴 | 三焦俞穴 | 大腸俞穴 | 關元俞穴 | 小腸俞穴 | 膀胱俞穴
人體上肢穴位內關穴 | 外關穴 | 曲池穴 | 尺澤穴 | 治癢穴 | 孔最穴 | 列缺穴 | 陽池穴 | 神門穴 | 合谷穴 | 中渚穴 | 少沖穴 | 落枕穴 | 指間穴 | 太淵穴 | 口內穴 | 胃腸穴 | 手三里穴
人體下肢穴位膝眼穴 | 梁丘穴 | 復溜穴 | 陰谷穴 | 血海穴 | 承山穴 | 解溪穴 | 委中穴 | 足三里穴 | 陽陵泉穴 | 陰陵泉穴 | 三陰交穴 | 百里穴
人體足部穴位湧泉穴 | 大敦穴 | 太沖穴 | 太白穴 | 太溪穴 | 申脈穴 | 丘墟穴 | 崑崙穴 | 足臨穴 | 行間穴 | 里內庭穴 | 下痢穴 | 高血壓點穴 | 第二厲兌穴 | 第三厲兌穴 | 阿基里斯腱穴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