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中穴

脊中穴

該穴位於背部,當後正中線上,第11胸椎棘突下凹陷中。脊中穴的主治疾病為:風濕痛、腰腿疼痛等疾病。〖人體穴位配伍〗 配足三里穴、中脘穴治腹脹胃痛;配上巨虛穴、下巨虛穴治腹瀉痢疾;配鳩尾穴、大椎穴、豐隆穴治癲癇;配腎俞穴、太溪穴治腰膝痛;配至陽穴、陽陵泉穴、膽俞穴治黃疸。一般情況下,取一穴在治療過程中腹痛即可消除或明顯減輕;效果不滿意者,可針另外一穴,並可辨證選用輔穴:如痛經配以關元、三陰交;胃腸炎、菌痢配以合谷、天樞;寒邪內積腹痛配以足三里、神闕等,隨證加減。

基本介紹

脊中穴脊中穴

脊中穴Jì zhōng(DU6)

〖取穴方法〗該穴位於背部,當後正中線上,第11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解剖〗在腰背筋膜、棘上韌帶及棘間韌帶中;有第十一肋間動脈後支,棘間皮下靜脈叢;布有第十一胸神經後支內側支。

〖主治疾病〗腰脊強痛,黃疸,腹瀉,痢疾,小兒疳積,痔疾,脫肛,便血,癲癇。

〖人體穴位配伍〗 配足三里穴、中脘穴治腹脹胃痛;配上巨虛穴、下巨虛穴治腹瀉痢疾;配鳩尾穴、大椎穴、豐隆穴治癲癇;配腎俞穴、太溪穴治腰膝痛;配至陽穴、陽陵泉穴、膽俞穴治黃疸。

〖刺灸法〗斜刺0.5~1寸。

〖別名〗神宗穴,脊俞穴。

〖穴義〗脊骨中外輸的高溫高壓水液在此急速氣化。

〖名解〗

(1)脊中。脊,穴內氣血來自脊骨也。中,與外相對,指穴內。脊中名意指脊骨中的高溫高壓水液外出體表後急速氣化為天部陽氣。本穴為人體重力場在背部體表的中心位置,穴內氣血為脊骨內外輸的高溫高壓水液,水液出體表後急速氣化為天部陽氣,故名脊中。脊俞名意與脊中同,俞同輸。

(2)神宗。神,與鬼相對,指天部陽氣也。宗,祖宗也,氣之源頭也,水也。神宗名意指穴內的天部陽氣為來自脊骨中的高溫高壓水液所化。理同脊中名解。

〖氣血特徵〗氣血物質為天部陽氣。

〖運行規律〗散熱後循督脈傳於中樞穴和懸樞穴。

〖功能作用〗壯陽益氣。

〖治法〗寒則補之灸之,熱則瀉之。

此穴的主治疾病為:風濕痛、腰腿疼痛等疾病。

治療腹痛臨床觀察

以針灸接脊、脊中穴治療腹痛患者57例(男17例,女40例),其中國家隊教練員、運動員48例。治法:取接脊、脊中穴,“以痛為俞”,指壓二穴,取疼痛明顯之穴針灸,或用雙手拇指指尖按壓。亦可辨證配穴,隨證加減。療效:針灸1次腹痛消除者32例,占56.14%;顯效17例,占29.83%;好轉5例,占8.77% 資料來源 :醫 學 教 育網 。總有效率94.74%。文中還總結了針感、運針法,探討了病因病機。

在體育運動中,運動員常因運動性腹痛、運動性胃腸道綜合徵、痛經、胃腸痙攣、細菌性痢疾等疾病發生腹痛,患者比較痛苦,對訓練比賽影響較大。在未確診之前,一般禁止使用止痛藥,以防掩蓋病情,延誤診斷治療,然而腹痛又影響訓練比賽,因而探索不用止痛藥,又不影響原疾病診斷的治療方法就非常重要。在臨床實踐中,作者發現,針灸接脊(經外奇穴)、脊中穴治療腹痛具有止痛迅速、療效確切之長。

臨床資料

適應症

臨床資料

共統計57例,其中男性17例,女性40例;國家隊教練員、運動員48例,其他工作者9例;年齡最大47歲,最小3歲;排球項目31人、游泳7人、田徑10人;1小時之內診治者39例、2小時之內診治者18例;病種有:運動性腹痛20例、運動性胃腸道綜合徵6例、痛經18例、胃腸痙攣6例、急性胃炎2例、細菌性痢疾2例、胃與十二指腸潰瘍2例、慢性闌尾炎1例。

適應症

運動性胃腸道綜合徵、運動性腹痛、痛經、胃腸痙攣、急慢性胃炎、細菌性痢疾、胃與十二指腸潰瘍等腹部疼痛病症。

操作方法

患者俯臥位,腹部墊一枕頭,使胸腰椎聯接處向上微凸,便於治療。

取接脊(T12~L1棘突之間凹陷處,經外奇穴)、脊中穴(T11~T12棘突之間凹陷處),“以痛為俞”,指壓二穴選取疼痛明顯之穴針灸,或用雙手拇指指尖按壓。穴位局部及雙手手指用0.5%碘伏、75%酒精常規消毒後,取0.5寸針直刺0.3~0.5寸,平補平瀉,捻轉提插“得氣”後繼續行針,使針感增強,針感明顯者效果較好。多數病例行針過程中(3分鐘內)疼痛消除或明顯減輕,如若症狀改善不明顯,可留針10~15分鐘,然後再行針(3分鐘)。行針時注意力要集中,提插幅度宜小,切記不可大幅度提插、亂搗亂刺。如果沒有針灸條件和經驗,可用雙手拇指指尖重掐二穴,同樣可取得良好效果。

一般情況下,取一穴在治療過程中腹痛即可消除或明顯減輕;效果不滿意者,可針另外一穴,並可辨證選用輔穴:如痛經配以關元、三陰交;胃腸炎、菌痢配以合谷、天樞;寒邪內積腹痛配以足三里、神闕等,隨證加減。

療效標準

痊癒:針灸1次腹痛消失,繼續訓練或工作,隨訪無復發;顯效:針灸1次腹痛明顯減輕,能堅持訓練;好轉:腹痛稍有改善,但難以正常訓練工作,用配穴治療後腹痛消除或減輕;無效:腹痛無明顯減輕,用配穴後腹痛消除或減輕。

腹痛之病因病機

“俯以通為用”,俯氣不通,運化受阻,濕熱蘊積,傳導失職,升降失調,氣機不暢,氣滯血瘀;或寒邪內積,寒凝氣滯;或情志不遂,肝氣不疏,肝鬱氣滯,橫逆犯胃;或肢體過勞,脾失健運,臟腑失養,拘急而痛;或氣血逆亂。病因病機雖不同,然不外乎陰陽失調,治之遵循<內經>中“陽病治陰,陰病治陽”、“從陽引陰”的法則。腹為陰,背為陽;任脈為“陰脈之海”,行走於腹中,與督脈前後、陰陽相對應,並且首尾相接,故取“陽脈之海”——督脈之穴,以通調周身陽氣,平衡陰陽,疏通經絡,調和氣血。脊中穴有溫陽健脾,寧神鎮痙之功;《針灸大成》:脊中穴“主風癇癲邪,黃疸,腹滿不能食,五痔便血,溫病,積聚,下利,小兒脫肛”;《針灸甲乙經》:“腹滿不能食,刺脊中”。接脊穴出自<太平聖惠方>:"小兒痢下赤白,秋末脫肛,每廁腹痛不可忍者,灸第十二椎下節間,名接脊穴”。接脊穴雖屬經外奇穴,但也位於督脈循行路線上,針二穴,可以振奮陽氣,平衡陰陽,溫煦經絡,健脾理氣和血。氣機暢,氣血調,俯氣通,則“通則不痛”。從現代醫學的觀點來看:“軀體感受的疼痛刺激從後根進入脊髓背角,更換神經元後上行,入內側丘繫到丘腦。針刺產生的衝動沿外周神經傳導入脊髓背角,上行到延腦同側楔束核”[1],針刺與疼痛刺激傳入通路上都通過脊髓背角,在此,兩種信號發生相互作用;而且“軀體感受的疼痛刺激是由較細的神經纖維傳導的,針刺的疼痛刺激是由較粗的Ⅱ、Ⅲ類纖維傳導的,粗纖維活動可抑制細纖維活動”[2],從而阻止了痛覺的傳遞;與此同時,“針刺衝動傳入腦內,激發了鎮痛系統,增加了腦內腦啡呔的釋放,達到鎮痛作用”[3]。另外,取脊中、接脊二穴效果優於其它穴位,與神經節段性分布有關。腹腔大部分臟器的痛覺由T9—L1節段神經支配。而脊中、接脊穴位分別位於T11~T12、T12~L1棘突之間,而且二穴位分別分布有“第十一胸神經後支內側支、第十二肋間神經後支內側支”[4],神經生理學基礎研究也表明:當針刺的神經和支配痛區的神屬於同一節段或相鄰時,其抑制效果就要強得多。

小結

針刺或指壓接脊、脊中二穴治療腹痛,大多數病例在5分鐘內腹痛消除或減輕,具有止痛迅速、療效確切、簡便易行、無副作用而又不影響進一步診治等優點,非常適宜於運動員,尤其是在重要比賽中使用更能體現出其優越性。

腹痛做為臨床急症之一,針治之,實為遵“急則治其標”之法,治標止痛,因而病情緩解後,仍須辨證論治,中西醫結合,以收全功。

人體穴位

頭部穴位(正面)頭維穴 | 髮際穴 | 陽白穴 | 印堂穴 | 攢竹穴 | 睛明穴 | 承泣穴 | 四白穴 | 迎香穴 | 水溝穴 | 瞳子髎穴
頭部穴位(背面)百會穴 | 後頂穴 | 風府穴 | 啞門穴 | 完骨穴 | 風池穴 | 天柱穴
頭部穴位(側面)太陽穴 | 下關穴 | 客主穴 | 耳門穴 | 聽宮穴 | 翳風穴 | 頰車穴 | 大迎穴 | 人迎穴
腹部胸部穴位天突穴 | 膻中穴 | 鳩尾穴 | 巨闕穴 | 中脘穴 | 水分穴 | 氣海穴 | 關元穴 | 中極穴 | 氣舍穴 | 俞府穴 | 或中穴 | 期門穴 | 日月穴 | 天樞穴 | 氣穴 | 大巨穴 | 大赫穴
人體背部穴位
大椎穴 | 陶道穴 | 身柱穴 | 神道穴 | 至陽穴 | 脊中穴 | 治喘穴 | 肩井穴 | 曲垣穴 | 天宗穴 | 命門穴 | 腰俞穴 | 腰陽關穴 | 上仙點穴 | 六華灸穴 | 風門穴 | 肺俞穴 | 心俞穴 | 膈俞穴 | 肝俞穴 | 膏肓穴 | 志室穴 | 肩外俞穴 | 厥陰俞穴 | 三焦俞穴 | 大腸俞穴 | 關元俞穴 | 小腸俞穴 | 膀胱俞穴
人體上肢穴位內關穴 | 外關穴 | 曲池穴 | 尺澤穴 | 治癢穴 | 孔最穴 | 列缺穴 | 陽池穴 | 神門穴 | 合谷穴 | 中渚穴 | 少沖穴 | 落枕穴 | 指間穴 | 太淵穴 | 口內穴 | 胃腸穴 | 手三里穴
人體下肢穴位膝眼穴 | 梁丘穴 | 復溜穴 | 陰谷穴 | 血海穴 | 承山穴 | 解溪穴 | 委中穴 | 足三里穴 | 陽陵泉穴 | 陰陵泉穴 | 三陰交穴 | 百里穴
人體足部穴位湧泉穴 | 大敦穴 | 太沖穴 | 太白穴 | 太溪穴 | 申脈穴 | 丘墟穴 | 崑崙穴 | 足臨穴 | 行間穴 | 里內庭穴 | 下痢穴 | 高血壓點穴 | 第二厲兌穴 | 第三厲兌穴 | 阿基里斯腱穴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