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株待兔

守株待兔

出自《韓非子·五蠹》記載:戰國時宋國有一個農民,看見一隻兔子撞在樹根上死了,便放下鋤頭在樹根旁等待,希望再得到撞死的兔子。結果自然再無所獲。相傳在戰國時代宋國,有一個農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遇到好年景,也不過剛剛吃飽穿暖;一遇災荒,可就要忍飢挨餓了.他想改善生活,但他太懶,膽子又特小,乾什麼都是又懶又怕,總想碰到送上門來的意外之財。奇蹟終於發生了。深秋的一天,他正在田裡耕地,周圍有人在打獵。吆喝之聲四處起伏,受驚的小野獸沒命的奔跑。突然,有一隻兔子,不偏不倚,一頭撞死在他田邊的樹根上。當天,他美美地飽餐了一頓。從此,他便不再種地。一天到晚,守著那神奇的樹根,等著奇蹟的出現。成語“守株待兔”,比喻亡想不勞而得,或死守狹隘的經驗,不知變通。

基本信息

成語

守株待兔守株待兔

【解釋】:株:露出地面的樹根。原比喻企圖不經過努力而得到成功的僥倖心理。現也比喻死守狹隘經驗,不知變通。
【出自】:《韓非子·五蠹》記載:戰國宋國有一個農民,看見一隻兔子撞在樹根上死了,便放下鋤頭在樹根旁等待,希望再得到撞死的兔子。
【示例】:吾料兄必定出身報國,豈是~之輩。
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九十四
【語法】:連動式;作賓語、定語;含貶義
近反義詞
【近義詞】刻舟求劍、緣木求魚、墨守成規、好逸惡勞、坐享其成
【反義詞】隨機應變、見風使舵、通權達變、除舊布新、標新立異

文言文

原文

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觸株,折頸而死。因釋其耒而守株,冀復得兔。兔不可復得,而身為宋國笑。今欲以先王之政,治當世之民,皆守株之類也。——出自《韓非子·五蠹》。

譯文

宋國有個農民,他的田地中有一截樹樁。一天,一隻跑得飛快的野兔撞在了樹樁上,扭斷了脖子死了。於是,農民便放下他的農具日日夜夜守在樹樁子旁邊,希望能再得到一隻兔子。然而野兔是不可能再次得到了,而他自己也被宋國人恥笑。而今居然想用過去的治國方略來治理當今的百姓,這都是在犯守株待兔一樣的錯誤呀!

注釋
守株待兔
耕:耕田的人。
耕者:指農民。
株:露在地面上樹木的根和莖。
觸:撞到。
走:跑。
折:折斷。
因:於是,就。
釋:放,放下。
耒(lěi):古代耕田用的農具,形狀像木叉,就是犁耙。
冀:希望。
復:又,再。
得:得到。
為:被,表被動。
而身為宋國笑:而他自己卻被宋國人所恥笑。
身:自己。
為:被。
政:政策。
治:管理。
以:用。
欲:想要。
身:自己。
者:……的人。
幾個“而”的意思:
第一個“而”:折頸而死:表示承接。
第二個“而”:因釋其耒而守株:表示因果關係。
第三個“而”:表示轉折。

特殊句子

因釋其耒而守株——省略句
而身為宋國笑——被動句、省略句

文言知識

“頸”與頁部的字。“頸”指頭頸,它是個形聲字,左邊為聲,右邊屬部首。“頁”本指人的臉,是個象形字。凡屬頁部的字都與人的臉部、頸部有關。如:顏——臉上的神色,額——人的額頭,頰——人的臉頰,頷——人的下巴,等等。

啟示

不要存有僥倖心理,不要想著不勞而獲,如果不付出努力,而寄希望於意外,結果只能是一事無成,不能死守狹隘經驗、墨守成規。
主要批評
不勞而獲的人,天上掉餡餅的事情是絕對不可能發生的。把偶然的事件當成必然性的事件是十分愚蠢的。主要是諷刺那些不通過自己的勞動、努力,卻想有回報的人。同時也說明當時政策的腐敗,諷刺官員的愚笨。
揭示道理
這個成語故事比喻不主動努力,而存萬一的僥倖心理,希望得到意外的收穫。主要告訴我們的道理是:只有通過自己的勞動,才能有所收穫,否則終將一無所獲,留下終身遺憾。

成語資料

守株待兔
【英文】StayingbyaStumpWaitingforMoreHaresToComeandDashThemselvesAgainstIt
例句
1.Nobodysucceedsbysittingaroundwaitingforthingstohappen.沒有人能靠守株待兔取得成功。
2.Atthistimewhetherinvestorsbepassivebeforebuyingagain?這時投資者是否先買入再守株待兔呢?

辨析

【正音】待:不能讀作“dǎi”,要讀作“dài”。
【辨形】待:不能寫作“侍”。
【辨字】株:不能寫作“豬”。
【辨析】“守株待兔”和“刻舟求劍”,都含有“不知變通”之意。但“守株待兔”重在“守”和“待”,形容人不作主觀努力,只是存在僥倖心理,想獲得意外成功;而“刻舟求劍”偏重於“刻”和“求”,強調雖然主觀上努力,但不了解情況變化,不知變通而採取錯誤方法。
守株待兔能用於褒義,只要掌握了規律,在兔子必經之道上栽幾棵樹等兔子撞,也是可以的。比如某地是日軍必經之地,我們只要在此做好準備,守株待兔即可。

成語示例

◎吾料兄必定出身報國,豈是守株待兔之輩。(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九十四回)
◎美好的生活要靠自己去創造,這樣如同守株待兔,能有好日子過嗎?
◎他們哪裡知道,有位醫術不高但神通廣大的醫生,利用給她常年患病的母親上門治病的機會,早已博得她父母喜愛,正在守株待兔。
◎在學習中不可有守株待兔的心理,沒有什麼是可以不勞而獲的,要自己爭取。
◎守株待兔只會讓機會擦身而過,只有不斷主動爭取,成功才屬於自己。
◎比喻不主動努力,而存萬一的僥倖心理,希望得到意外的收穫。
◎不勞而獲,天上掉餡餅的事情是不可能發生的。
◎如果同雨燕中的主人公一樣把偶然事件當成必然性事件,那定是十分愚蠢的。
◎守株待兔比喻不想努力,就希望獲得成功的僥倖心理。
◎守株待兔說明當時政策的腐敗,官員的愚笨。

拓展

【造句】
1我們要主動出擊,不能守株待兔,否則會讓敵人跑掉。
2思想不能太保守,要勇於探索,守株待兔是不會有收穫的。
3要是人人都守株待兔,那么這個社會就不會有創造發明了。
【燈謎】柳(打一成語)
【釋義】比喻不主動地努力,而存萬一的僥倖心理,希望得到意外的收穫。

作者簡介

韓非,雖然不善言談,但是善於著述。韓非與李斯都是荀子的學生,韓非子博學多能,才學超人,思維敏捷,李斯自以為不如。韓非子寫起文章來氣勢逼人,堪稱當時的大手筆。凡是讀過他的文章的人,幾乎沒有不佩服他的才學的。著作有《韓非子》等。
韓非對韓王講述這個寓言故事的目的是勸誡韓王不要死守陳規,要變法、改革。

韓非子

韓非子是韓國的貴族。當時韓國很弱,常受鄰國的欺凌,他多次向韓王提出富強的計策,但未被韓王採納。韓非寫了《孤憤》等一系列的文章,這些作品後[2]來集為《韓非子》一書。秦王嬴政讀了韓非的文章,極為讚賞。公元前234年,秦國出兵逼迫韓非來秦,韓非在秦王問計時勸其先伐趙而緩伐韓。因不滿姚賈進為上卿,誹謗於嬴政,姚賈知道後懷恨在心,進讒加以陷害,後韓非被迫服毒自殺。

人物

中文名:韓非
別名:韓非子
國籍:中國
民族:漢族
出生地:河南新鄭
出生日期:公元前281年
逝世日期:公元前233年
職業:思想家、哲學家、政論家、道家
信仰:唯物主義與功利主義思想
主要成就: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君主專制主義理論
代表作品:《孤憤》、《說難
所處時代;戰國
學派:法家思想

生平

韓非師從荀卿,但思想的觀念卻與荀卿大不相同,他沒有承襲儒家的思想,卻“喜刑名法術之學”(申不害主張君主當執術無刑,因循以督責臣下,其責深刻,所以申不害的理論稱為“術”。商鞅的理論稱為“法”。這兩種理論統稱“刑名”,所以稱為“刑名法術之學”),“歸本於黃老”(指韓非的理論與黃老之法相似,都不尚繁華,清簡無為,君臣自正),繼承並發展了法家思想,成為戰國末年法家之集大成者。韓國在戰國七雄中是最弱小的國家,韓非身為韓國公子,目睹韓國日趨衰弱,曾多次向韓王上書進諫,希望韓王安勵精圖治,變法圖強,但韓王置若罔聞,始終都未採納。這使他非常悲憤和失望。他從“觀往者得失之變”之中探索變弱為強的道路,寫了《孤憤》、《五蠹》、《內外儲》、《說林》、《說難》等十餘萬言的著作,全面、系統地闡述了他的法治思想,抒發了憂憤孤直而不容於時的憤懣。
後來這些著作流傳到秦國,秦王嬴政讀了《孤憤》、《五蠹》之後,大加讚賞,發出“嗟乎!寡人得見此人與之游,死不恨矣”的感嘆。可謂推崇備至,仰慕已極。秦王政不知這兩篇文章是誰所寫,於是便問李斯,李斯告訴他是韓非的著作。秦始皇為了見到韓非,便馬上下令攻打韓國。韓王安原本不重用韓非,但此時形勢緊迫,於是便派韓非出使秦國。秦王政見到韓非,非常高興,然而卻未被信任和重用。韓非曾上書勸秦始皇先伐趙緩伐韓,由此遭到李斯和姚賈的讒害,他們詆毀地說:“韓非,韓之諸公子也。今王欲並諸侯,非終為韓不為秦,此人之情也。今王不用,久留而歸之,此自遣患也,不如以過法誅之。”秦王政認可了他們的說法,下令將韓非入獄審訊。李斯派人給韓非送去毒藥,讓他自殺。韓非想向秦始皇自陳心跡,卻又不能進見。秦王嬴政在韓非入獄之後後悔了,便下令赦免韓非,然而為時已晚。(見《史記·老子韓非列傳》)

文學特點

韓非子的文章說理精密,文鋒犀利,議論透闢,推證事理,切中要害。比如《亡征》一篇,分析國家可亡之道達47條之多,實屬罕見。《難言》、《說難》二篇,無微不至地揣摩所說者的心理,以及如何趨避投合,周密細緻,無以復加。 韓非子的文章構思精巧,描寫大膽,語言幽默,於平實中見奇妙,具有耐人尋味、警策世人的藝術效果。韓非子還善於用大量淺顯的寓言故事和豐富的歷史知識作為論證資料,說明抽象的道理,形象化地體現他的法家思想和他對社會人生的深刻認識。在他文章中出現的很多寓言故事,因其豐富的內涵,生動的故事,成為膾炙人口的成語典故,至今為人們廣泛運用了。
改革和法治
對於政治,韓非主張改革和實行法治,要求“廢先王之教”(《韓非子·問田》),“以法為教”(《韓非子·五蠹》)。他強調製定了“法”,就要嚴格執行,任何人也不能例外,做到“法不阿貴”“刑過不避大臣,賞善不遺匹夫”(《韓非子·有度》)。
對於臣下,他認為要去“五蠹”,防“八奸”。(《韓非子·八奸》《韓非子·五蠹》)所謂五蠹,就是指:1、學者(指儒家);2、言談者(指縱橫家);3、帶劍者(指遊俠);4、患御者(指依附貴族並且逃避兵役的人);5、商工之民。他認為這些人會擾亂法制,是無益於耕戰的“邦之蟲”,必須剷除。所謂“八奸”,就是指:1、“同床”,指君主妻妾;2、“在旁”,指俳優、侏儒等君主親信侍從;3、“父兄”,指君主的叔侄兄弟;4、“養殃”,指有意討好君主的人;5、“民萌”,指私自散發公財取悅民眾的臣下;6、“流行”,指搜尋說客辯士收買人心,製造輿論的臣下;7、“威強”,指豢養亡命之徒,帶劍門客炫耀自己威風的臣下;8、“四方”,指用國庫財力結交大國培養個人勢力的臣下。這些人都有良好的條件威脅國家安危,要像防賊一樣防備他們。 守株待兔沿用過去的方法,守在樹旁,等待撞樹而死的兔子,最後終一無所得。比喻拘泥守成。典出《韓非子.五蠹》。後亦用「守株待兔」比喻妄想不勞而獲或等著目標自己送上門來。

守株待兔
拼音:shǒuzhūdàitù
解釋:
株:露出地面的樹根。原比喻希圖不經過努力而得到成功的僥倖心理。現也比喻不主動努力,而存萬一的僥倖心理,希望得到意外的收穫。死守狹隘經驗,不知變通。

釋義

沿用過去的方法,守在樹旁,等待撞樹而死的兔子,最後終一無所得。比喻拘泥守成。典出《韓非子.五蠹》。後亦用「守株待兔」比喻妄想不勞而獲或等著目標自己送上門來。刻舟求劍、膠柱鼓瑟。

出處:

戰國•韓•韓非《韓非子•五蠹》:“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也,觸柱折頸而死。”

典源

《韓非子.五蠹》
是以聖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論世之事,因為之備。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觸株,折頸而死。因釋其耒而守株,冀復得兔,兔不可復得,而身為宋國笑。今欲以先王之政,治當世之民,皆守株之類也。
註解
宋:周朝分封殷遺族微子啟之地,在今河南省商邱縣南,後為齊所滅。
株:樹幹。
兔走觸株:兔子慌忙奔跑而撞樹。走,跑。觸,撞。
釋其耒:扔下耕具。釋,放下。耒,用手推耕的木製農具,形狀似犁。
冀:希望。

典故說明

戰國時代的思想家韓非子,闡述君王治理人民要合時宜,來建立適當的政策與設施。不可一味地遵循古法,認為古代聖人的政策就是好的,而不管適不適合當前社會。他舉了一個例子來說明這個道理:宋國有個農夫,有天在耕作時,看見一隻兔子跑過來。那隻兔子可能太驚慌了,沒注意前方,就撞上一棵樹,把脖子撞斷死了,農夫便不勞而獲地得到那隻兔子。他想以後如果都可以這樣得到兔子,就不需要再辛苦耕作了。於是扔掉手中的耕具,天天守在樹旁等兔子送上門來。結果從此以後再也沒得到任何一隻兔子,反而讓自己成為全宋國的笑柄。所以,用舊法來治理國家,就像這個守兔之人,根本會徒勞無功。後來這個故事被濃縮成「守株待兔」,用來比喻拘泥守成,也用來比喻妄想不勞而獲,或等著目標自己送上門來。

書證

漢.王充《論衡.宣漢》:「以已至之瑞,效方來之應,猶守株待兔之蹊,繚鰣破罝之路也。」
《五燈會元.卷一三.欽山文邃禪師》:「師曰:『汝若特來,我須吐露。』曰:『便請。』師便打,僧無語。師曰:『守株待兔,枉用心神。』」
《佛果圜悟禪師碧岩錄.卷二》:「直須向這裡恁么會去,更莫守株待(兔)。」
明.朱權《卓文君.第三折》:「盼功名如守株待兔,要求進若緣木求魚。」
《封神演義.第九四回》:「吾料兄必定出身報國,豈是守株待兔之輩!」
《喻世明言.卷一八.楊八老越國奇逢》:「妾聞治家以勤儉為本,守株待兔,豈是良圖?」
清.袁於令《西樓記.第三四出》:「入海撈針費尋求,守株待兔空僝。」
飛龍全傳.第二回》:「倘若有人犯我,管教他一家兒頭腦都痛,方顯得大丈夫的行蹤,不似那怕事的懦夫俗子,守株待兔。」
清.茂苑惜秋生〈胡塗世界序〉:「守株待兔之舉,視若不二法門;覆蕉尋鹿之徒,尊為無上妙品。」
《醒世姻緣傳.第二四回》:「若依了那世人的識見看將起來,這等守株待兔的,個個都不該餓死么?」
用法:連動式;作賓語定語;含貶義
例子:吾料兄必定出身報國,豈是~之輩。(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九十四回)

用法說明

一、
語義說明比喻拘泥守成,不知變通。貶義。
使用類別用在「頑固守舊」的表述上。
例句
經驗固然重要,但卻不能守株待兔,不知變通。
我們要積極創造機會,而不是只會守株待兔而已。
現在社會何等競爭,你若只管守株待兔,遲早會被淘汰的。
要應付這瞬息萬變的世界,抱持守株待兔的心態是不行的。
二、
語義說明比喻妄想不勞而獲。貶義。
使用類別用在「不切實際」的表述上。
例句
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守株待兔終究不可靠。
守株待兔可一不可再,人不會永遠那么幸運的。
你要守株待兔你去守,我可要出去尋找機會了。
想靠樂透彩發財,就像守株待兔,終究不是正常的生活態度。
三、
語義說明等著目標自己送上門來。
使用類別用在「埋伏等待」的表述上。
例句
警方守株待兔,歹徒自行落網。
現在我們就來個守株待兔,讓歹徒自投羅網。
教官躲在後門守株待兔,犯規的同學根本不知道。
警方守株待兔,埋伏了幾天,歹徒始終沒有出現。
你每天在這兒等她出現,這種守株待兔的做法未免太笨了。
這時代做生意,單靠開店守株待兔,等顧客自行上門已不夠了。
辨識
近義詞刻舟求劍、墨守成規、食古不化、膠柱鼓瑟、不勞而獲、坐享其成
反義詞通達權變、見風使舵、見機行事、通權達變、隨機應變
「守株待兔」及「刻舟求劍」都有拘泥、不知變通的意思。
經驗固然重要,但卻不能~,不知變通。
「守株待兔」側重於死守過去的經驗;「刻舟求劍」側重於忽略環境的變化。
今非昔比,你老是想用老方法解決問題,和~有何不同?
參考詞語守株伺兔
釋義猶「守株待兔」。
書證
《後漢書.卷五九.張衡列傳》:「世易俗異,事舛殊,不能通其變,而一度以揆之,斯契船而求劍,守株而伺兔也。
參考詞語待兔守株
釋義猶「守株待兔」。
書證
宋.張君房〈雲笈七籤序〉:「刻舟求劍,體貌何殊;待兔守株,旨意寧遠?
清.趙翼〈舟發 陽詩〉:「試與順風人,回看風力矯。嗟彼阻風者,待兔守株老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