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內眥穴

目內眥穴

目內眥穴,即為睛明穴,又名淚空穴、命名穴、淚腔穴、內眥外穴。是國家針灸穴位取穴標準中48個常用奇穴之一,位於人臉面部內眼角稍上方凹陷處,是治療眼部疾病常用的穴道之一。

〖取穴方法〗

人體睛明穴位於面部,目內眥角稍上方凹陷處。

〖解剖〗

在眶內緣瞼內側韌帶中,深部為眼內直肌;有內眥動、靜脈和滑車上下動、靜脈,深層上方有眼動、靜脈本乾;布有滑車上、下神經,深層為眼神經,上方為鼻睫神經。

〖主治疾病〗

目赤腫痛,流淚,視物不明,目眩,近視,夜盲,色盲。

〖人體穴位配伍〗

配球後穴、光明穴治視目不明。

〖刺灸法〗

囑患者閉目,醫者左手輕推眼球向外側固定,左手緩慢進針,緊靠眶緣直刺0.5~l寸。不捻轉,不提插(或只輕微地捻轉和提插)。出針後按壓針孔片刻,以防出血。本穴禁灸。

〖附註〗

手足太陽、足陽明、陰蹺、陽蹺五脈交會穴。(《素問·氣府論·注》)

〖別名〗

睛明穴目內眥淚孔穴淚空穴淚腔穴目眥外

〖穴義〗

膀胱經之血由此交於眼睛。

〖名解〗

(1)睛明。睛,指穴所在部位及穴內氣血的主要作用對象為眼睛也。明,光明穴之意。睛明名意指眼睛接受膀胱經的氣血而變得光明穴。本穴為太陽穴膀胱經之第一穴,其氣血來源為體內膀胱經的上行氣血,乃體內膀胱經吸熱上行的氣態物所化之液,亦即是血。膀胱經之血由本穴提供於眼睛,眼睛受血而能視,變得明亮清澈,故名睛明。

(2)目內眥。目內眥,乃言本穴所在的部位為目內框也,無它意。

(3)淚孔、淚空、淚腔。淚,淚水也。孔,孔隙也。空、腔,空腔也。穴名之意指本穴外輸的膀胱經氣血為濕潤眼睛液體的重要來源。本穴屬於膀胱經,氣血特性與上行頭面的它經氣血相比皆要寒冷,為促成氣態物向液態物轉化的重要根源,眼睛受之以液而能濕潤並轉動自如,故名淚孔、淚空、淚腔。

(4)目眥外。目眥,指穴所在的部位為目框內角。外,指本穴氣血作用於眼睛之外。目眥外名意指本穴的寒冷之氣使眼睛外部的陽氣冷降為液。理同淚孔名解。

(5)手足太陽足陽明陰陽蹺脈督脈之會。其一,本穴氣血為膀胱經經氣的冷降之液,性溫熱,且與太陽穴小腸經氣血處於同一層次,故為手足太陽之會。其二,本穴的冷降之液有部分下走足陽明承泣穴,故為足太陽陽明之會。其三,本穴的冷降之液(即血)還不斷地氣化上走督脈,故為足太陽督脈之會。其四,本穴的氣血物質中既有地部之液又有天部之氣,氣血特性同於陰陽蹺脈之性,故為陰陽蹺脈足太陽之會。

〖氣血特徵〗

穴內氣血為溫熱的天部水氣與地部經水(血)。

〖運行規律〗

氣血的運行分為三支,一是氣態物向上行於督脈及膀胱本經,二是地部經水下走足陽明經。

〖功能作用〗

降溫除濁。

〖治法〗

寒則瀉之或先瀉後補,熱則補之。

人體穴位大全(六)

中醫博大精深,其中針灸之術更是名揚中外,而針灸之術之基礎在於對於人體穴位的了解和掌握。現在就讓我們大家一起了解下人體中的各個穴位,旨在傳承文化,以揚國粹。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