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府穴

氣府穴

氣府穴,又稱京門穴、氣俞穴、腎募穴。屬人體經絡足少陽膽經第二十五穴——腎之募穴。作用是益腎健脾,化氣利水,通絡止痛。

別名

京門穴氣俞穴腎募穴

釋義

京,與“原”通。穴為腎募,腎氣為人身之原氣,本穴為腎臟原氣募聚之處,故名京門。

解剖位置

位於側腰部,當第十二肋骨游離端的下方。 有腹內、外斜肌及腹橫肌,有第十一肋間動、靜脈;布有第十一肋間神經。

取穴及刺灸方法

側臥或俯臥位,於側腰部第十二肋骨游離端下方取穴(國家中醫針灸穴位取穴標準)。斜刺0.3~0.5寸;艾炷炙3~5壯,或艾條炙5~10分鐘。

功用及主治

益腎健脾,化氣利水,通絡止痛。 主治呃逆、嘔吐、腹脹、腸鳴、泄瀉、小便不利、尿黃面腫、小腹痛、惡寒發熱、脊強反折、肩胛內廉痛、腰肋痛。

配伍套用

腹脹不得息:配三里穴、章門穴厲兌穴內庭穴陰谷穴絡卻穴崑崙穴商丘穴陰陵泉穴曲泉穴(《備急千金要方》)。

洞泄體痛:配崑崙穴(《針灸資生經》)。

尿黃水道不通:配照海穴(《備急千金要方》)。

腰痛:配腎俞穴膀胱俞穴委中穴(《針灸學簡編》)。

脊強反折:配石關穴(《備急千金要方》)。

注意事項

此穴位不可深刺,以免傷及內臟。

現代套用

高血壓病、胃炎、腰痛、腎炎疝氣、肋間神經痛。

人體穴位大全(六)

中醫博大精深,其中針灸之術更是名揚中外,而針灸之術之基礎在於對於人體穴位的了解和掌握。現在就讓我們大家一起了解下人體中的各個穴位,旨在傳承文化,以揚國粹。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