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普之爭

粵普之爭

2010年7月5日,廣州市政協召開會議,政協常委會專題報告提交書面建議電視台改用國語。不少人以為要取消廣州電視台主頻道的粵語播出,廣州市政協立即回應並做出解釋,但激昂情緒依然涌動,“粵語淪陷”等種種“聳人聽聞”的字眼頻現媒體。

簡介

一條建議引發粵語存廢之辯一條建議引發粵語存廢之辯

語言文化的碰撞融合,族群話語的產生消
亡,是歷史發展、時代變遷的必然趨勢,無論是在全世界範圍之內,還是一國的不同區域,都概莫能外。如果說當漢語遭遇英語的“強勢入侵”,帶來的是文化顛覆與語言衝擊的焦慮,那么當粵語遭遇國語,隨之而來的注定也是白熱化的激辯以及口水化的紛爭。
時下,一場以是否應在粵語地區推廣國語的“粵普之爭”正激盪起網路風雲。只有你在谷歌中鍵入“粵普之爭”這四個關鍵字,用時0.06秒即可獲得約281,000條搜尋結果。這個數字隨著時間的變化也許還會更大,因為以往的經驗告訴我們,網路爭論就像滾雪球,從一開始就可對其發展趨勢做出基本預期。而愈演愈烈的“粵普之爭”實際上暴露了一些人缺乏寬容的狹隘心理,畢竟,粵語與國語是完全可以“和平共處”的。
作為地方方言中的一種,粵語從來就是漢語體系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粵普之爭”本身就是一個偽命題。粵語的產生髮展有著千百年的歷史,在此期間,它與國語的長期並存與交融,也說明二者之間並非水火不容、勢不兩立。擔心某種語言消失,是一個經久不衰的話題,我們的前輩也許曾經為漢語的消失憂心忡忡過,但如今在“英語熱”面前,漢語仍然抵住了衝擊。擔心粵語地位會被國語取而代之,其實就是語言版的“擔憂爺”,“國語,爺擔憂”,折射出來的是對國語在粵語地區推廣的過度恐慌。
人為放大粵語與國語的對立矛盾,過度解讀粵語的存亡去留,不僅僅是一種情緒化的媒體誤導,更是一種偽文化保護主義。粵語作為廣東、香港、澳門占有主流地位的語言,覆蓋近億的人口,有著深厚的現實土壤和生存空間。即使國語推廣程度再高,只要方言的需求尚在,方言就永遠不會消失,這是語言的發展規律所決定的。而以文化保護的名義抵制國語、加劇二者之間的裂痕,無論對於粵語的良性發展,還是國語的推廣普及,都不是一件好事。

現象

最近一段時間,“普粵之爭”及相關事件成為海外高度關注的中國熱點新聞之一。在改革開放的前沿廣東,有些人甚至喊出了“保衛廣州話”的口號。
廣東的很多人現在覺得粵語的地位和影響力岌岌可危,甚至擔心推廣國語勢必導致粵語的“削弱”乃至“廢除”。

那么應該如何看待當前持續發酵的所謂“普粵之爭”呢?
最近的粵語和國語之爭源起於廣州市政協就“加強亞運軟環境建設”的一份提案。
該提案說,考慮到亞運會期間有大量外賓和全國各地的遊客來訪,建議在本地電視台綜合頻道加大國語播報時長,以便營造一個好的語言環境,讓外地人更好地理解廣州。

應該說,這份提案的出發點無可厚非,為廣州創造一個方便各方人士溝通交流的語言環境,不能不說是亞運東道主應盡的一項義務。

退一步講,即使該提議被有關方面採納落實,也僅僅是加大國語的播報時長而已,並不能等同於“廢除粵語、弱化粵語”。
粵語作為廣州人及廣東省其他許多地方習慣使用的方言,在當地人的日常生活中有著旺盛的生命力和強大的影響力,並且是其引以為傲的嶺南文化的標誌之一。

可以說,粵語是在歷史文化的長河中形成並得到當地民眾深切認同的一種方言
但也應承認,粵語僅僅是中國眾多方言中的一種,它的使用群體也是相對有限的。即使在廣東省內,除了約3000萬人說粵語(廣州話)外,還有相當數量的人說潮汕話和客家話。
“聽不懂”,往往成為初到廣東的外地人遇到的最大困難,而“說不好國語”也給廣東人在外地工作生活帶來諸多不便。事實上,這也是中國每一種方言的現實困境。
據統計,中國56個民族使用著大約80種語言,而僅漢語就又分成七大方言、數十種次方言與無數種土語。

操不同方言的人之間往往無法正常地進行“口對口”的溝通交流
林獻堂與梁啓超的“接觸遭遇”莫過於此。1907年,台灣著名的愛國者林獻堂在日本拜訪大思想家梁啓超,兩人興奮之餘卻深為語言無法互通所苦,因林說閩南話而梁說廣東話,故雙方只能藉助紙墨,深夜筆談。
如今,筆談已成往事,但方言困境猶存。我們應當承認,不能以一種共通的語言進行交流,不僅會給雙方造成不便,還會使社會增加不必要的翻譯成本。尤其是在當代社會,人員交流、經濟交往與信息傳遞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頻繁密集,如果缺乏通用的語言,社會的正常運行將受到很大影響。
語言學家指出,普及民族共同語是任何國家在工業化和現代化進程中必須完成的歷史任務。民族共同語的意義不僅在於方便運用,它還是民族國家形成的重要標誌。歷史上,因為語言的不統一而削弱國家凝聚力、向心力和自信心的悲劇事例屢見不鮮。
早在20世紀上半葉,以“言文一致”和“國語統一”為口號的“國語運動”就已得到不同程度的開展。
新中國成立後,推廣國語成為國家的重要任務之一。1956年,國務院成立了以副總理陳毅為主任的中央推廣國語委員會,開始在全國大力推廣國語。
現行憲法更明確規定“國家推廣全國通用的國語”。
2000年,中國頒布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確立了國語是國家通用語言的法定地位,規定其為國家公務用語、教育教學用語和廣播電視基本用語。
“十一五”(2006年至2010年)規劃也明確提出,要在全社會大力推廣國語,推行規範漢字,嚴格控制廣播電視方言類節目的播出比例。
中國的推廣國語運動取得了巨大成績。2007年的一項統計顯示,全國已近60%人口會說國語,而在大中城市,該比例達80%。國語已經成為政府機關、學校教育、服務行業的通用語言,而且影響力與吸引力還正與日俱增。
以同是講粵語的香港為例,現在幾乎所有的大學都開設國語培訓課程,並成立國語培訓測試中心。截至去年底,接受國語水平測試的港人已接近5萬人次,約36%的香港人國語水平能夠達標。
香港理工大學的一項調查顯示,53%的受訪僱主要求應聘者寫明國語能力,超過85%的受訪僱主認為所有雇員均需提升國語聽說能力。
很多香港人認為,掌握國語有利於他們與內地人交往,從而開拓商機,創造雙贏。香港人對國語的學習態度值得讚賞和借鑑。
推廣國語並不意味著方言將會消失。多種方言並存是客觀存在的現實,在可預見的相當長時期內,這種局面會仍將延續。
每一種方言在日常套用之外,也承載著不同地域的悠久歷史與文化,是人們身份認同的重要標誌,這些都是值得珍視的文化遺產,不應輕視貶低。
然而,在語言套用中,我們應分清主流與支流,從而營造與社會發展相適應的和諧的語言生活,而不是人為挑起所謂“普粵之爭”。

引爭議

這個本來不是問題的問題,眼下卻成了廣州人爭議的大問題。
先是網路調查引發“誤傳”,接著是市政協的提案激起千層浪,而“學校封殺粵語”又添了一把火。
這是為什麼?這又意味著什麼?
幾天前,廣州市政協委員韓志鵬發了這樣一條微博:“今天獲得訊息,廣州市政協將正式建議廣州電視台新聞和綜合頻道全部或在主要時段改播國語,母語危矣!”這條微博所引發的反應,大大出乎韓志鵬的意料:短短几個小時,便有上千條評論和數千條轉載。
幾天來,此新聞的傳播率、影響力呈幾何式遞增,無論是網路、報紙還是電視,處處可聞激辯聲,眾多老廣一反往日“天塌下來當被蓋”的淡定,更有激烈者,將問題引向了粵語、嶺南文化的存亡。這不禁讓人想問:為什麼?
“粵普之爭”引廣泛關注
這場“粵語保衛戰”,廣州市政協發出的一份網路調查。當時該調查被網友誤傳為“廣州電視台取消粵語播音”,並引發了一場激烈爭論。市政協最後出面澄清:“是一個誤讀”。
事情很快再起波瀾。市政協提案委正式提出:“建議廣州電視台綜合頻道新聞頻道改為國語播出,另闢廣州電視台粵語頻道;或綜合頻道和新聞頻道在主時段用國語播出,適當時間安排粵語重播”。
訊息一出滿城譁然!一場“粵語保衛戰”吹響號角,各大網站、微博、論壇等馬上充滿了關於廣州電視台應該播粵語還是國語的辯論。
提案代表人物自稱“挺粵”
這場辯論,把建議在電視台推廣國語的代表人物、市政協提案委副主任紀可光推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
他現在已成了網友的“人肉”目標,被冠之“碎粵神偷”之類的名稱,更有甚者,稱要把他“推上文化的審判台”。原來以開放姿態歡迎廣大市民充分辯論,並接受媒體採訪的紀可光,後來似乎也對反對聲音的愈演愈烈有點準備不足。
日前,向市政協提出要採訪紀可光,政協工作人員告知:“他現不接受任何採訪,已經出差了。”記者最後通過發簡訊與紀可光取得了聯繫。紀可光向記者表示,這個問題並不是他一個人的意見,希望先放一放,婉拒了採訪。不過,紀可光也表示,他本身也是挺粵派,一直認為粵語與國語是共榮共存的關係。

爭論緣起

2010年7月5日,廣州市政協召開會議,政協常委會專題報告提交書面建議:“把廣州電視台綜合頻道或新聞頻道改為以國語為基本播音用語的節目頻道,或在其綜合頻道和新聞頻道的主時段中用國語播出”。
不少人以為要取消廣州電視台主頻道的粵語播出。廣州市政協立即回應並做出解釋。
但激昂情緒依然涌動,“粵語淪陷”,“保衛粵語”,“廣州人面臨集體失憶”……種種“聳人聽聞”的字眼頻現媒體,充斥著焦慮感。
日前,一批廣州本地“80後”來到市中心人民公園,以“快閃”方式齊唱粵語歌,以讓更多人關注粵語和廣州文化。
2010年7月11日晚8時,南方電視台“今日最新聞”節目設定投票“粵語真的岌岌可危嗎?”不到半小時,五千多觀眾投票說“是”。
爭論還波及整個粵港澳地區,以及粵語移民較多的加拿大和澳大利亞等地。其波及範圍之廣,論爭熱度之高,用市政協一位官員的話來說:幾乎超過以往任何一次建議或者提案。
粵語淪陷?
三把“火”燒熱“粵普之爭”
這條建議只是廣州市政協提交的《關於進一步加強亞運會軟環境建設的建議》35條中的一條。
廣州市政協委員韓志鵬2010年7月5日闡述事情並發微博:“母語告急!嶺南文化垂危!!粵語何去何從或許今天見分曉!!!”短短几個小時,這條微博便有上千條評論和數千條轉載。
事實上,此次粵語和國語之爭經過了三個階段,三把“火”讓論爭越演越烈。
第一把“火”燒在2010年6月,廣州市政協針對亞運軟環境相關問題開始進行調研、調查時,在其網站掛出了關於廣州電視台播音情況的調查。結果顯示:近八成觀眾希望廣州電視台繼續沿用粵語播報方式。
當時,曾因主持廣州台《新聞日日睇》欄目在本地頗有擁躉的傳媒人陳揚在微博上發出疾呼,呼籲市民前往市政協網站上參與該調查,捍衛粵語。帖子上寫道:粵語淪陷,廣州TV將出現“天坑”!
2010年7月5日,廣州市政協書面建議給這把“火”加了把勁兒。更多的廣州人似乎讀出了廣州電視台粵語播音要被弱化和取消的意思。儘管廣州市政協解釋,是建議在綜合頻道和主要頻道的主要時段改為國語播音,如中午12時至下午2時、晚上7時至10時。但市民還是質疑,“這樣的安排意味著黃金時段沒有粵語。”
2010年7月9日,當地媒體再添油加“火”,以《同聲同氣祖孫倆竟變“雞同鴨講”》為題報導了廣州越秀區執信南路國小“封殺”粵語一事,講述了老廣州祖孫語言不通、新廣州人想學粵語而無環境的經歷。
廣州電視台在市政協書面建議出來後,連續幾天在主要時段新聞以客觀報導形式表明觀點:“建議一出,就受到不少市民的質疑,覺得在一定程度上扼殺了廣州方言和嶺南文化的延續。”
22年前,作為毗鄰港澳的特殊地區,國家廣電總局批准廣州電視台用粵語播音。現在廣州台擁有8個頻道,但作為主頻道的綜合頻道除15分鐘含廣告的國語新聞和中國城市報導欄目外,沒有國語節目。伴隨新一代廣州人成長,廣州電視台也成為“新客家”學習粵語的去處。
廣州市民虞橋十多年前從老家江蘇到廣東工作。現在能說一口流利粵語的他,也不贊同廣州台改講國語:“廣州台當然要用廣州話,國語看中央台、衛視就可以。粵語台本來就少,改成國語就沒有了廣州特色。”
家住廣州荔灣區逢源街的廣州老市民黎阿伯說得更直接:“有好多外地人來廣東都想學講廣東話,只要電視台加上中文字幕就可以了,就算聽不懂但可以看字幕,還學番(粵語:學會)一兩句廣東話,你話幾好(粵語:你說多好)?”
推普必滅粵?
論爭是對文化保護的擔憂
在廣東,粵語主要包括廣府話、客家話和潮汕話,但一般認為,粵語主要是指在粵港澳地區通用的廣府話,也叫白話。
白話同時也是國際通行的語言,英文名為Cantonese。由於歷史原因,早期海外華人很大部分來自廣東,粵語也就成為幾百年來漂洋過海的嶺南人後裔,以及海外華人,同聲同氣、同根同源的一種文化。現在澳大利亞,粵語是繼英語、義大利語、希臘語之後的第四大語言,在美國是英語、西班牙語之後的第三大語言。目前全球粵語使用人口大約有6700萬,圍繞粵語文化形成一個強大經濟圈。粵語不僅在海外華人社區中被廣泛套用,而且支撐著粵港澳為中心的嶺南文化,有著頑強的影響力和生命力。
而這一次,粵語似乎“四面楚歌”,加劇了粵語圈的文化焦慮。一向低調淡泊、“天塌下來當被蓋”的老廣急了!
廣州電視台主播王燕連發微博:“一種語言代表一種文化,是廣州人都要撐粵語。”
廣州市政協提案委副主任紀可光也沒有想到,因為這份建議,他會成為網友人肉搜尋的對象,還被冠以“碎粵神偷”的稱號。於是,原來持開放姿態的紀可光,後來也開始謝絕採訪。
也有冷靜的市民質疑廣州台改播國語關係粵語存亡之說,廣州市民張潔敏問道:“推普當真就等於要滅亡白話,當真就是當盡滅廣府文化嗎?這裡面有必然的對立關係嗎?”
廣州市政協委員韓志鵬出生在廣州,他認為自己的感受有些代表性:“粵語與本地的生活方式息息相關,如果粵語沒落,生活方式也會隨之改變。我怕廣州人到時會集體失憶。”他建議應該對電視頻道播國語做“加法”:即加多一個國語頻道,而不是減掉粵語頻道。
在韓志鵬看來,“粵普之爭”的背後還有市民對嶺南文化保護不力的擔憂。
中山大學國際漢語學院粵語教師陳裕年表示,粵語保留了很多古漢語特色,很多優美的音樂都可以用粵語唱出,相比國語,粵語聲調比較豐富,九聲六調,說起話來更加抑揚頓挫。
代表著嶺南文化符號的騎樓、西關大屋逐漸被高樓大廈取代;粵曲、廣東音樂變成卡拉OK;一盅兩件的茶樓改造成不開茶市的酒店餐廳,一批百年老字號因捷運一號線而集體消失……除卻嶺南建築、曲藝、飲食文化逐漸淡出生活,嶺南畫派、嶺南工藝、嶺南盆景等也漸漸失去了傳承。華南理工大學新聞系一位教授說,粵語區的憤怒後面是對嶺南文化式微的集體發泄;力撐粵語的後面,是對傳統文化遺失的痛心。

博弈

粵普之爭粵普之爭

2010年7月以來,廣州市政協一份關於增加電視台國語播音時間的提案,引發了一場關於“粵語存亡”的大爭論。從政協委員到普通市民,“保衛粵語”成了重要話題。國語與粵語,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一份提案引發的“推普廢粵”之爭
2010年6月,廣州市政協針對亞運會軟環境相關問題進行調研時,在其網站上掛出了關於廣州電視台播音情況的調查。結果顯示:近八成觀眾希望廣州電視台繼續沿用粵語播報方式。
2010年7月5日,廣州市政協提案委副主任紀可光將一份《關於進一步加強亞運會軟環境建設的建議》提案交給廣州市市長萬慶良。其中一條是:亞運會今年11月要在廣州舉行,建議在廣州電視台綜合頻道和主要頻道黃金時段的新聞播音,由粵語改為國語,營造良好的語言環境,為辦好廣州亞運會創造條件。
隨即廣州市政協委員韓志鵬發出一條微博:“今天獲得訊息,廣州市政協將正式建議廣州電視台新聞和綜合頻道全部或在主要時段改播國語,母語危矣!”短短几個小時,便有上千條評論和數千條轉載。

幾天后,廣州當地媒體報導了廣州某國小“封殺”粵語一事,講述了老廣州祖孫語言不通、新廣州人想學粵語而無環境的經歷。這一訊息無疑令反對提案的廣州人鬱悶糾結。
一時間“保衛粵語”之聲四起。
《新周刊》執行主編封新城一條微博:“沒有方言的城市是可恥的。”成了轉發率最高的評論之一。
廣東著名媒體人陳揚嘆息:“粵語淪陷。被消失的方言後面必定是被弱勢的文化。”
更有網上無數的留言力撐“粵語”:“粵語是很多海外華僑華人維繫故土的根,不能砍斷。”“粵語、國語之爭實際上是南北文化衝突,嶺南文化垂危。”
值得注意的是,在反對提案、捍衛“粵語”的廣州人中,有眾多80後、90後的年輕人。7月11日,一批廣州本土的“80後”在廣州一家公園集會,利用“快閃黨”的方式齊唱粵語歌。

“保衛粵語”背後的文化焦慮
這場辯論,把建議在電視台推廣國語的代表人物、市政協提案委副主任紀可光推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網上謔稱他為“碎粵神偷”。
在廣州出生、長大、工作至今的紀可光,在接受廣州媒體採訪時表示:廣州不僅僅是廣州人的廣州,它還是國家中心城市之一的廣州,也是國際化的廣州,廣州應該有開放、包容的胸襟,讓在廣州學習、工作的外來人融入廣州,而這種融入首先是語言上的融合。我不是建議“取消粵語”,我只是呼籲主頻道應以國語為主。
其實,早在2009年,為迎接亞運會,廣州電視台就投資3000萬元,將原來用粵語播出的經濟頻道改為國語播出,另將粵語播出的“午間新聞”也改為國語。然而,改版後的經濟頻道收視率並不理想,今年初又改回粵語播出。不過,在紀可光看來,收視率與思想觀念、節目製作、播出質量有很大關係,為了追求收視率而改用粵語是“因噎廢食”。
令人不解的是,在廣州市政協提交的《關於進一步加強亞運會軟環境建設的建議》中,共有35條,為何這條增加電視台國語播音的建議令廣州人有如此大的反應?
力挺“粵語”的韓志鵬認為:廣東話是嶺南文化的重要載體,而且很多海外華僑華人只會說廣東話,這是維繫華僑華人的一個紐帶。粵語與本地的生活方式息息相關,如果粵語沒落,生活方式也會隨之改變。我怕廣州人到時會集體失憶。

粵語真的岌岌可危,到了“捍衛”的地步嗎?
一直關注“粵語存亡”之爭的一位中央駐粵媒體的劉先生表示,“粵語淪陷”純屬杞人憂天。在廣東,粵語主要包括廣府話、客家話和潮汕話,但一般人認為,粵語是指在粵港澳地區通用的廣府話,也叫白話,是保護情況最好的方言。目前全球粵語使用人口大約有6700萬,粵語不僅在海外華人社區中被廣泛套用,而且支撐著粵港澳為中心的嶺南文化,有著頑強的影響力和生命力。
一位政府公務人員認為,“一個城市要走向全國,就需要溝通。外地人都不明白電視裡講的是什麼,他怎么了解廣州?電視台不講廣東話,不等於就是扼殺了這門方言。”
其實,隨著廣州城市化進程的加速,新移民、“新客家”大量湧入,北方文化迅速滲透和浸染,使得嶺南文化的發展空間萎縮,無形中加劇了粵語圈的文化焦慮。
“粵普之爭”的文化博弈
對於“推普廢粵”之爭,廣州市政協有關人員回應道:廣州電視台要取消粵語播音,顯然是一個誤讀。廣州1400萬常住人口中,講粵語的只有700萬左右,其餘大多數還是國語客群。市政協的建議,只是希望綜合頻道等重要時段能夠增加國語播音。
據了解,近日廣州電視台對市政協提案委員會《關於廣州電視台綜合頻道應增加國語節目播出時段的建議》作出答覆,表示該台目前自辦的各頻道節目,國語和粵語兼容,這種播出的現狀有廣州這座城市歷史形成的原因以及現實發展的需要,並沒有變動的考慮。

廣州市市委副書記蘇志佳以接受媒體採訪的形式,對“推普廢粵”之爭給出了“官方說法”。蘇志佳表示,廣州市委、市政府從來就不曾有過“廢除粵語”、“弱化粵語”的想法。在建設國家中心城市以及弘揚嶺南文化的過程中,推廣國語與保護方言不但沒有矛盾,而且還可以相得益彰。
蘇志佳指出,我國是多民族、多語言、多方言的人口大國,推廣普及國語有利於增進各民族各地區的交流,有利於維護國家統一,增強中華民族凝聚力。粵語作為嶺南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與嶺南戲曲、音樂、飲食等息息相關,不僅不存在“廢粵”的可能,而且對於本土優秀文化的保護和弘揚向來是黨委和政府的重要工作內容。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廣東省委書記汪洋不久前也告誡:“嶺南文化不要斷送在我們手裡。”
有專家認為,近年來,隨著廣州經濟社會迅猛發展,越來越多的外省人在廣州定居,成為“新客家人”。而隨著廣州市中國小教育的普及與居民教育程度的提高,目前大部分廣州人都能通曉國語。國語和粵語並用,在不同場合使用不同語言,已經成為廣州人的生活方式。推廣國語與保衛粵語,不是“非此即彼”。推廣國語,是要實現的“語文現代化”;而“保衛”粵語,是保持文化的多樣性。國語和粵語播音時長之爭,背後是文化多樣性和統一性相融合的問題。
有網友一針見血地指出,這場“粵語存亡”之爭,人為放大了粵語與國語的矛盾對立,過度解讀粵語的存亡去留,不僅僅是一種情緒化的媒體誤導,更是一種偽文化保護主義。
其實,無論是“推廣國語”、還是“保衛粵語”,“粵普之爭”的背後是對嶺南文化式微的恐懼和對本土文化保護不力的擔憂。有學者認為,廣東作為經濟大省,但文化建設差強人意。隨著香港、澳門的回歸,北風南吹,粵語及其文化正逐漸退出主流,不再成為流行文化的風向標。年輕人不再以說粵語、帶港台腔為時髦。改革開放以來出現的文化優越感不復存在,這場爭論也就應運而生。
在正確看待這場爭論的同時,我們也需要看到,隨著現代化、城市化、工業化進程的加快,人員流動的頻繁,越來越多的方言正面對著退化甚至消亡的危險,地方傳統文化有離人們漸行漸遠的趨勢,這確實也值得人們深思。

引關注

經濟融合,語言互通
廣州1400萬常住人口中,講粵語的只有700萬左右,大多數還是國語客群。為迎接亞運會,廣州電視台去年曾投資3000萬元人民幣,將原來用廣東話播出的經濟頻道改為國語播出,另將粵語播出的“午間新聞”也改為國語。但改版後的經濟頻道,收視率一年內從0.34下降到0.09,午間國語新聞也因收視率大跌,今年初又悄悄改回以粵語播出。
這場“粵普之爭”,也吸引了很多同聲同氣的其他人士紛紛加入。
一位移民加拿大的廣州人在網上發帖:“今日我打開加拿大CBC電視台網頁準備睇(粵語:看)世界盃決賽時,發現連加拿大人都會尊重我的母語。”他說,今年春節加拿大總理給華人拜年時用的就是粵語。“共存、寬容、交流、融合,是粵語得以長久生存流行的重要元素。”在廣州經商的印尼華商妮娜祖輩是廣東南海人,她28歲時帶著一口標準的粵語回到從未謀面的故里經商,語言無障礙讓她感到親切和便利。
經濟的融合,人員的流動,語言出現融合互通之勢,對文化的影響是巨大的。這樣的情形從下南洋、闖美洲的廣東人開始,直到改革開放,廣東人腳步遍及海內外,普及著粵語,演繹粵語文化。
“有包容必有創新”
近年來,廣州經濟社會迅猛發展,外來人口在總人口當中所占比例逐年提升,其中不少人在廣州定居,成為“新客家人”。而隨著中國小教育的普及與居民教育程度的提高,目前大部分廣州人都能通曉國語。國語和粵語並用,在不同場合使用不同語言,已經成為廣州人的生活方式。外地人積極學說粵語,本地人用國語對外交流,在這個城市當中已經成為常態。
廣州市委副書記蘇志佳是土生土長的廣州人,一直在廣州生活、學習和工作。他說:“我既熱愛粵語,也從小就學講國語。這有助於我更好地學習中華文化。”
關於語言,很多人提到了包容共存與創新發展。
中山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黃天驥,是國家古籍整理出版規劃小組成員,也是中國戲曲學會副會長。說起包容,他認為,廣東人最根本的文化性格就是“包容”。“有包容必有創新”。
廣州等大城市屢屢遭遇“說話”風波,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語言之爭恐怕已經不能單單從語言學的角度來看。在城市化快速發展的今天,語言已經不可避免地事關文化多樣性、事關社會發展。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黃平認為,城市的整合就要面臨確保多樣性的問題。王蒙曾講到,文化現象是一種公共的資源,甚至是幾千年積澱下來,在生活中保護起來的。今天怎么確保文化的多樣性值得我們關注和深思。畢竟,語言是真實文化最重要的東西。

2010年年度新詞語

此詞經國家語言資源監測與研究中心等機構專家審定入選2010年年度新詞語,並收錄到《中國語言生活狀況報告》中。
提示性釋義:指針對廣東地區的電視節目應該使用國語還是粵語的爭論。
例句:針對目前人們熱議的“粵普之爭”,我國著名語言學家、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研究員鄭張尚芳今天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推廣國語和保存方言並不對立,電視台不僅要起到推廣國語的作用,也要承擔起保存方言的責任。(2010年7月20日《光明日報》)

2010年時政類年度新詞語

國家語言資源監測與研究中心、商務印書館日前發起2010年度詞語評選活動,年度詞語評選活動自2007年開始已舉辦三屆,是由教育部、國家語委指導,國家語言資源監測與研究中心、商務印書館主辦,由國家語言資源監測與研究中心等機構依據主流媒體10.4億字的語料,在機器自動提取的基礎上經人工審定。 這些新詞語將收入由教育部、國家語委發布的《中國語言生活狀況報告2010》一書,商務印書館同時出版《2010漢語新詞語》。
2010年年度新詞語 時政類
保證哥 | 彩衫軍 | 地板幹部 | 粉衫軍 | 兩手幹部 | 慢跑幹部 | 冒死爺 | 耐藥寶寶 | 樹官 | 天花板官員 | 偽農民 | 下井助理 | 鐘擺式移民 | 專拍哥 | 黑飛族 | 3Q大戰 | 隨身碟採購門 | 安胎假 | 巴比 | 巴比晚宴 | 保本菜 | 杯具門 | 被弟子 | 被第一 | 被明星 | 被上樓 | 擦汗門 | 茶杯門 | 撤辦令 | 沖涼死 | 打錯門 | 黨齡工資 | 鱷魚哥 | 發狂死 | 發言門 | 罰款套餐 | 翻牆 | 反腐碩士 | 封村 | 蓋被死 | 鴿你肉 | 公益存摺 | 官效工資 | 國十一條 | 黑燈率 | 黑燈照 | 黑飛 | 黑機 | 雞蛋門 | 激素門 | 姜你軍 | 接班門 | 錦旗哥 | 禁報令 | 禁網門 | 開水門 | 骷髏死 | 李剛門 | 連跳門 | 靈貓六國 | 六普 | 樓超超 | 蘿蔔招聘 | 裸賬 | 媒治 | 煤超瘋 | 棉花掌 | 民生名片 | 檸檬水起義 | 歐豬五國 | 跑京 | 苹什麼 | 去城市病 | 全裸政府 | 乳房炸彈 | 上廁所死 | 社會法官 | 社會牆 | 俗賄 | 檯曆門 | 淘凶 | 特招門 | 通緝門 | 微博問政 | 微博議政 | 微動力 | 維基揭秘 | 偽城鎮化 | 洗臉死 | 限宴令 | 新國十條 | 新國四條 | 袖珍公交 | 學歷造假門 | 血房地圖 | 一厘米主權 | 以善代刑 | 幼兒名片 | 鴛鴦名片 | 粵普之爭 | 早熟門 | 張悟本現象 | 趙作海案 | 震網 | 中國答卷 | 中國獨秀論 | 中國服務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