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文明發展史

1293年,酋長奧斯曼一世擊敗附近的部落和東羅馬帝國,自稱埃米爾,獨立建國。 其時在阿拉伯帝國的周邊,有著兩個大國,這就是東羅馬帝國,和龐大的薩珊帝國。 13世紀時暹羅的泰族興起,1238年打敗吳哥王國的軍隊,建立素可泰王國,倡導佛教,統一文字。

基本信息

簡史(1):現代智人的遷移路線圖

人類從動物大家庭中衍生並脫離出來,始於800萬年前的東部非洲,非洲猿的一部分,由於東非大裂谷的出現,被留在了其東至沿海的地帶,當森林退化為草原,這部分猿隨著環境的變化,逐漸進化為類人猿、猿人、人類,這些人類的多個分支,在漫長得令人窒息的年代裡,曾經到過世界上的許多地方,但因為地球環境、氣候、天敵等各種因素的侵害,大多成了散落各處的零星化石,只有非洲的一支人類得以繁衍,這就是當今人類共同的祖先――現代智人。
大約十萬年前,地球氣候變得異常寒冷,陸地上冰川廣布,海平面比現在低得多,使得非洲與歐洲、亞洲陸地相連,亞洲與美洲、與澳洲相連,現代智人就從自然界取了雷火,有的拿火把,有的持棍棒,開始了走出非洲、征服地球的偉大曆程。在漫長的幾萬年里,他們主要向著太陽升起的東方,順著海岸線或者河流,追逐著某些獸群,先是來到了南歐和中東,一部分留下來;一部分繼續東進,從南北陸、海兩路,到達伊朗、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東南亞,再分作三線,一線經西藏、青海進入中國西北,一線經太平洋西岸進入中國東北,一線經東南亞群島進入澳洲;從中東又有一部分,北上到達南高加索地區,再一直向北後分作兩路,一路向西到達北歐,一路向東經西伯利亞分作兩線,一線跨過現在的白令海峽登入美洲,一線南下與沿太平洋西岸北上的人群相遇,並擴散到朝鮮、日本。至此約在2.5萬年前,人類的足跡已經遍及五大洲,由於歷經的年代過於久遠,且處於原始的採集食物時期,散布各地的人類彼此失去聯繫,各選自然條件相對好些的地方生存,慢慢地,外貌隨環境產生了明顯分別,有了後來的黑色、黃色、白色、棕色等人種。
事實上,人類遷移的腳步,從來就不曾停止。後邊以歐洲人為主的探險,向美洲、澳洲的殖民等等,就對今天的世界格局,有著相當大的影響。具體到一國內部,比如說中國疆域內的移民浪潮,史上較大規模的也有多次,當然現在也沒有停止。總之人類的遷移歷程,對於人類發展史,具有非同尋常的意義。

簡史(2):史前大洪水開啟了人類文明的源頭

到了大約1萬年前,地球氣候逐漸變暖,空中雷電交加,陸地冰川融化,大小河流泛濫,海平面急劇上升,非洲與歐洲之間出現了地中海,亞洲與美洲之間被海峽截斷,亞洲與澳洲之間為大海阻隔,非洲大陸則被後來出現的撒哈拉沙漠分野,渺小的人類七零八落,以至於同宗同源卻彼此不相知了。
這次1萬年前開始的氣候變暖,而帶來的災難性的大洪水,將恐懼深埋於人類的靈魂,這從各地關於大洪水的諸多傳說,都可以得到印證。但正是由於這些大洪水,在毀滅了許多人類生靈的同時,使倖存下來的人類,突然之間加速發展,最早是在中東伊拉克的兩河流域,人們在河流沖積出來的肥沃土地上,發現了植物從種子到發芽,再到成長、結果、得種的循環規律,從而開啟了有意識種植農作物的歷史,智力得到開發的人類,又逐漸學會了對某些動物的馴養,後來這裡產生了古兩河文明,再後來文明出現在東北非尼羅河三角洲地區的古埃及,南亞印度河、恆河流域的古印度,東亞長江、黃河流域的古中國。除了這四大文明古國,其他地方的文明也慢慢地產生,如南歐的古希臘、古羅馬文明,源於中東巴基斯坦地區的猶太、基督、伊斯蘭文明,南亞的波斯文明,美洲地區的瑪雅文明、阿茲特克文明,以及南部非洲的一些文明,唯獨澳洲缺乏有影響的古文明,當歐洲白人探險“發現”澳洲的時候,其土著仍處在採集食物的石器時代,被描述為僅具有人形的、世上最可憐的人。
據研究者發現,人類古文明的產生及發展軌跡,與當地自然條件密切相關,也與後來各地之間的交流有關,那些自然條件差、難以與外界交流的地方,文明發展速度慢、程度低,相反,那些自然條件優越、與外界交流順暢的地方,文明發展速度快、程度高,這是比較容易理解的一個現象。但正由於後來的文明可以交流,文明之間的碰撞和競爭也很激烈,導致了史上許多文明的失落,乃至某些族群的滅絕,只有那些強勢或者運氣好的部分,得以存活下來,並且有機會發揚光大。在這個過程裡邊,各文明創造的經濟、軍事、政治實力,往往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因此談經濟經常會涉及文明,現在通常也稱為文化。

簡史(3):淹沒於史的古兩河與古埃及文明

細數四大文明古國,以及其他的一些曾經有影響的古文明,現在看來只有中華文明連綿不絕,其他的要么失落於歷史的迷霧,要么被後起之秀征服並吸收。這裡選取古兩河與古埃及文明,放在一起描述,一則因為它們作為整體,已經在歷史的長河中湮滅,還因為其地現在均屬伊斯蘭文明的範疇。
古代兩河流域,公元8000年前,已出現農牧業,公元前4000年前,已產生世上最早的文明,南部靠近波斯灣口的蘇美爾和北鄰阿卡德組成古巴比倫尼亞,古巴比倫尼亞再往北是古西里西亞(亞述),首先是蘇美爾人發明楔形文字,激發了高度發達的古兩河文明,其鼎盛期持續到公元前2250年;古巴比倫原為阿卡德治下的一個小城,公元前2025年,來自敘利亞草原的一支閃族阿摩利人,攻占這座小城並建立國家,此後南征北戰,最終統一了除亞述北部之外的兩河流域,建立起強大的“古巴比倫王國”,產生過偉大的漢謨拉比法典,卻在公元前1595年被來自小亞細亞(今土耳其地區)的西臺所滅;西臺洗劫巴比倫城退走後,來自東北方的加喜特人,占領巴比倫並建立王朝,公元前1157年喀西特王朝滅亡,此後亞述在這一帶稱霸,至公元前689年吞併巴比倫;公元前2000年左右自南高加索地區,遊牧到波斯灣地帶的一支叫做迦勒底人的部族,在公元前626—539年間突然崛起,建立新巴比倫王國,演繹過空中花園與“巴比倫之囚”的傳說,該國並於公元前612年消滅亞述,公元前539年新巴比倫王國又被波斯消滅,公元前331年,波斯帝國又被亞歷山大帝國消滅,公元前325年亞歷山大定都巴比倫,公元前323年亞歷山大病逝,其部將塞琉古建立的王朝統治小亞細亞、敘利亞、兩河流域、波斯和中亞的部分地區;公元前141年,兩河流域又被波斯遊牧民族帕提亞建立的帝國(安息,公元前247~公元224)吞併;公元前64年羅馬帝國消滅塞琉古王國,統治兩河流域;632年-638年,伊斯蘭教創始人穆斯默德的繼續人、“安拉使者的代理人”第一任哈里發阿布·伯克爾占領兩河流域,兩河流域成為阿拉伯王朝的領土; 762年,阿拉伯的阿拔斯王朝遷都底格里斯河畔的巴格達,建圓形都城;1055年,來自吉爾吉斯草原突厥烏古斯聯盟的一支部落,即塞爾柱人建立的帝國,突然入侵併占領巴格達,蘇丹掌權,哈里發成為傀儡;1096年,歐洲十字軍東征,兩河流域上游成為十字軍教國-愛德薩伯國的領土;1258年,蒙古帝國大汗蒙哥之弟旭烈兀,攻占巴格達並在西亞建立伊爾汗國;16-17世紀,兩河流域成為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橫跨亞、非、歐版圖中的一部分;1917-1918年,英軍占領兩河流域;1921年費薩爾親王建立伊拉克王國,1958年,伊拉克推翻君主制,建立共和國,由“遜尼派”統治,1979年薩達姆掌權伊拉克,此後這裡戰火不斷,薩達姆已被絞死,伊拉克直到今天還是一副爛攤。古兩河流域的文明曾經是世上最輝煌的文明,在其之後的古埃及文明和古印度文明,都是在古兩河流域文明的促進下發展起來,此外,希臘人從那裡學到了數學、物理學和哲學,猶太人從那裡學到了神學並傳播於世,阿拉伯人從那裡學到了建築學,以及很多的學問並曾教化中世紀野蠻的歐洲。可如今呢?
古埃及在公元前6000年農業已發達,公元前5000年出現塔薩文化,公元前4245年南北王國首次聯合,公元前3200年第一王朝開啟文明史,公元前525年、343年兩次被波斯帝國征服,公元前332 年被希臘馬其頓大帝亞歷山大征服並終結其文明史,公元前30年被古羅馬帝國征服,公元395年成為東羅馬帝國一個行省,公元640年被阿拉伯帝國征服,公元1517年被奧斯曼帝國征服,公元1798年被法國征服,公元1869年被英國征服,公元1922年取得獨立、1953年建立阿拉伯共和國,曾經多么久遠,令人神往的古埃及文明,早已被埋沒於歷史的沙漠。
這兩大古文明的失落,足讓人唏噓不已!

簡史(4):近現代西方文明的源頭―古希臘文明

近現代西方文明崛起後,隨著不斷的殖民擴張,對世界格局產生了重大影響。這裡回顧一下其文明的源頭,也就是古希臘文明了。
古希臘的地理範圍,包括現在的希臘半島、愛琴海區域、馬其頓和色雷斯,以及亞平寧半島和小亞細亞部分地區。所謂古希臘人是一個泛稱,其間有著許多的族群,一般認為來自歐亞草原,操印歐語系。受古兩河、古埃及文明等影響,那裡產生了歐洲最早的古代文明,發展出了自己的特點。
先是地中海東部島嶼的克里特文明,公元前3000年出現象形文字,進入銅器時代,公元前1600年左右,該文明可能遭到火山毀滅,抑或邁錫尼入侵摧毀;公元前1550年左右,伯羅奔尼撒半島的邁錫尼等地,接過了克里特文明的火炬。
公元前1200年,一支叫做多利亞人的部族入侵,並完全毀滅了邁錫尼文明,此後300年間,希臘陷入封閉貧窮的“黑暗時代”,再以後隨著“大移民時代”的到來,這裡的文明重新興起,出現了若干城邦,比較強大的是雅典與斯巴達,各城邦之間混戰不休,人口多的就向外殖民。
公元前5世紀,波斯帝國開始入侵小亞細亞的希臘城邦,公元前490年入侵雅典,經馬拉松戰役雅典獲勝,十年後波斯帝國再次進攻,希臘城邦聯合抗敵,經溫泉關戰役、薩拉米灣海戰擊退波斯。希臘城邦繼續混戰,先是雅典稱霸,後來典雅與斯巴達爆發伯羅奔尼撒戰爭,最終斯巴達戰勝,但稱霸時間也不長。
期間希臘北部的馬其頓興起。公元前338年,馬其頓大敗希臘聯軍,取得對整個希臘的控制權。公元前336年,馬其頓帝國亞歷山大即位,迅速平定希臘城邦反抗,兩年後率軍渡海東征。公元前331年,亞歷山大攻克巴比倫,滅亡波斯帝國,繼續東進到印度河流域,因部下要求折返,公元前323年,亞歷山大病死,其龐大帝國陷入分裂,古希臘歷史結束,不過,希臘文明隨亞歷山大征程,進入對外傳播的希臘化時代。
古希臘文明比較發達,哲學、文學、建築、民主、殖民、體育等成就較大,後來古希臘地區被古羅馬帝國征服,其文明被破壞性地吸收到古羅馬文明當中,即古羅馬一方面毀滅了許多古希臘文明,另一方面又學習吸收了一部分。及至古羅馬帝國衰落,後起的阿拉伯帝國、奧斯曼帝國等,相繼統治過一些古希臘地區,伊斯蘭文明一度取而代之。
所幸東羅馬帝國在西羅馬帝國滅亡後,頑強地延續了近1000年,從而繼承了部分古希臘、古羅馬文明。到了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留存下來的一些古希臘、古羅馬典籍,重新受到人們的重視,促進了當時歐洲的精神啟蒙,為近現代西方文明的興起,可以說作出了巨大貢獻。

簡史(5):古羅馬帝國的歷史及其文明

古羅馬帝國發端於義大利半島中部,泰伯河谷一個叫做羅馬的小城邦。
公元前2000年左右,來自中亞印歐語系的薩賓人、翁布里亞人和拉丁人,從北部和東部的阿爾卑斯山和亞得里亞海,到達義大利中部定居下來,形成古義大利人,過著農耕生活。公元前1000年,進入鐵器時代,開始建立許多城邦。這一時期,又從安那托利亞遷入埃特魯斯坎人,占據義大利北部;處於鼎盛時期的古希臘人,殖民到義大利南部,這兩個文明程度均高於中部地區。
公元前753年,拉丁人中的一支始建羅馬城,鄰近埃特魯斯坎人的地盤,其文化深受埃特魯斯坎人和希臘人影響,比如埃特魯斯坎人學來希臘字母,又被拉丁人學來發展為拉丁字母。羅馬城邦先是實行王政,七任國王中前4任是羅馬人和薩賓人,後3任是埃特魯斯坎人,就是說羅馬城曾被埃特魯斯坎人占領,羅馬人在公元前509年奮起反抗,奪回了政權,埃特魯斯坎人的勢力走向衰落。奪回政權的羅馬人改行共和制,實行對外擴張,元前396年攻陷埃特魯斯坎人的維愛城,將領土擴大1倍,但在公元前387年,凱爾特人的一支遊牧部族高盧人,突然侵入義大利半島,將羅馬城夷為平地,幸因疫病流行撤離,羅馬人對城邦進行了重建。
公元前 343—280年,羅馬與埃特魯斯坎人之間,進行了艱苦的薩莫奈戰爭,先後打了三次,最終羅馬獲勝,控制了義大利中部。公元前 282—265年,羅馬人對南部希臘人征戰,並取得勝利,征服了除波河流域以外的全部義大利,但未組成統一國家,而是“分而治之”的政策。公元前264-146年,為爭奪西地中海控制權,與當時北非的強國迦太基,先後進行了3次“布匿戰爭”,最終迦太基被消滅。為控制東地中海,公元前 215—168年,羅馬通過3次馬其頓戰爭,征服了馬其頓王國及其統轄下的希臘;公元前192—188年,繼續東進發動敘利亞戰爭,兼併小亞細亞等地區。
隨著對被征服地區實施霸權,以及統治階級內部矛盾激化,奴隸起義和內戰頻繁,羅馬共和國走向末路。公元前31年,屋大維打敗安東尼和埃及女王克利奧帕特拉,羅馬占領埃及。公元前27年,屋大維獲得 “奧古斯都”稱號,建立元首制羅馬帝國,並繼續對外征戰,帝國版圖擴大到多瑙河以北。14年提比略繼位,開創朱里亞·克勞狄王朝,克勞狄一世(41年-54年)時,對外發動戰爭,攻占不列顛南部、日耳曼尼亞、敘利亞和非洲北部地區。69年韋斯巴薌建立弗拉維王朝。96年涅爾瓦於繼位,開創安扥尼烏斯王朝,羅馬帝國進入最強盛時期,但到了奧列里烏斯(161年-180年)在位時,帕提亞帝國屢犯邊疆,北方蠻族乘虛而入,帝國開始出現頹勢,192年安扥尼烏斯王朝告終。
193年 - 284年間,隨著叛亂事件增加,軍隊勢力不斷增強,威脅到皇帝施政,3世紀危機時期,有26位軍人篡位,史稱“三十僭主”。259年-273年,在西方形成包括高盧、西班牙和不列顛在內的高盧帝國,262年-272年,在東方形成敘利亞和美索不達米亞之間的帕爾米拉帝國。284年-305年,戴克里先把皇帝權力和整個帝國,一分為四,分別由兩位正帝、兩位副帝共同治理,成為後來羅馬帝國分裂的淵源。306-337年,戴克里先之子君士坦丁一世,重新統一帝國,廢除四帝共治制,於313年公布米蘭敕令,將基督教定為國教,國都遷往東部拜占庭,改國都名為君士坦丁堡(今土耳其伊斯坦堡)。君士坦丁一世死後,其三個兒子和兩個侄子分治帝國。
379年-395年,狄奧多西一世恢復帝國的統一,但他死後,兩個兒子實行分治,395年帝國正式分裂,阿卡狄奧斯統治東部,定都於君士坦丁堡,霍諾里烏斯統治西部,定都米蘭。分裂的原因是:帝國內外交困,龐大的疆域難以有效治理,加之皇室內訌,兩部分治希望抵禦危機;另外,當時基督教羅馬國教,該教又分兩派,西部主要信奉天主教,東部主要信奉東正教,內部有矛盾;語言文化方面西部拉丁語為主,東部希臘語為主,也有所不同。總之,諸多深層次因素,最終導致了羅馬帝國的分裂。
北方蠻族繼續入侵,西羅馬帝國日益衰落。410年,西哥特人洗劫羅馬城,後於418年在高盧西南部建立西哥特王國;439年,汪達爾人在北非建立汪達爾-阿蘭王國;452年,匈奴人入侵義大利, 457年在高盧東南部建立勃艮第王國;476年,日耳曼人僱傭軍長官奧多亞克,廢黜最後一個西羅馬帝國皇帝羅慕盧斯·奧古斯圖盧斯,西羅馬帝國滅亡。
東羅馬帝國與西羅馬帝國分野後,逐漸以希臘文化、希臘語和東正教立國,政治上實行君主制,歷經12個王朝、93位皇帝。最初的疆域包括歐洲東部、亞洲西部和非洲北部,核心地區色雷斯、希臘和小亞細亞西部,其他的有亞美尼亞、敘利亞、巴勒斯坦、美索不達米亞和埃及,之後1000多年的時間裡,其領土不斷變動,總體講越來越小,直到1453年為奧斯曼帝國所滅。
西羅馬帝國的財富被蠻族洗劫,文明成果付之一炬,476-1453年被人稱為歐洲的“中世紀”,其實主要指西歐地區,期間陷入文明的“失落”,前有古羅馬文明,後有文藝復興,中間這段便成了“中世紀”。古羅馬、古希臘文明主要被東羅馬帝國留存於世,其古典希臘和羅馬史料、著作和思想,涉及政治、軍事、法律、宗教、哲學、文學、史學、建築以及自然科學等諸多領域,對現在的東歐國家影響甚大。東羅馬帝國滅亡後,其又流散歐洲各地,成為“文藝復興”的精神源泉。
 “中世紀”的歐洲建立了許多蠻族國家,相互爭戰不休,最終也未能統一。後來,這些蠻族搞起“文藝復興”,通過學習、吸收、創新古羅馬、古希臘文明,發展出所謂的西方文明,成為“後起之秀”,並走上四處擴張、全球掠奪的道路,這就是近現代的那些歐美列強了。

簡史(6):關於猶太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

在關於古羅馬帝國的歷史及其文明中,一個影響後世西方的重大因素,就是關於基督教的傳承,東羅馬帝國則為信奉伊斯蘭教的奧斯曼帝國所滅;在關於古兩河、古埃及文明部分,其地現在歸屬伊斯蘭文明。基督教與伊斯蘭教在歷史上既有淵源,在今天的現實中依然碰撞,因此,有必要對這些宗教問題作一番梳理。這還得先從猶太教說起,因為基督教和伊斯蘭教都是源自猶太教。
(一)關於猶太人和他們的猶太教
公元前2000-1800年間,從最早產生人類文明的兩河流域,一支遊牧部族跨越幼發拉底河,來到現在的巴基斯坦地區,當時一個叫做迦南的地方,這支部族稱為希伯來人,意思是從河那邊過來的遊牧民。部族的首領名叫亞伯蘭,後來更名亞伯拉罕,他的兒子名叫以撒,以撒的兒子名叫雅各,雅各有12個兒子,日後發展成12個部落,並稱以色列人。
亞伯拉罕的故鄉大多信奉薩比教,崇拜日月星辰多神,太陽是主神。亞伯拉罕可能想到,日月星辰從哪裡來,應該有個造物主的神,於是聲稱比太陽更偉大的造物主,才值得人們敬拜,為此,他曾遭到反對、關押和流放。當他移居迦南後,就徹底放棄了多神教,以唯一的神即上帝為崇拜對象。據說他之所以遷移迦南,正是受了上帝的指使,上帝允諾在迦南那裡,給他們的族人以大國和福祉。但此處系既有大國爭雄之地,哪裡輪得到他們建立大國?結果為了躲避戰亂和饑荒,約公元前1720年,以色列人從迦南來到埃及,開始了長達430年之久,寄人籬下並受奴役的苦難史。
直到約公元前1290年,以色列人中出了個人物叫摩西,率領他的同胞逃脫法老控制,出埃及、越紅海,到達西乃曠野,並在那裡遊蕩了40年。傳說期間上帝賜予他們法律,與他們有個約定,上帝選擇以色列人做子民,通過摩西這箇中間人,用牛羊的血,要求以色列人單單敬拜耶和華上帝,除此之外不可有別的神,如果以色列人遵守此約,上帝便世世代代賜福給他們,而作為個人,死後則可以進入天國,活時享受平安與富有。摩西把有關內容進行錄述,形成“摩西律法”,核心即著名的“摩西十誡”,摩西並編撰《摩西五經》,至此猶太教正式形成。關於上帝與以色列人的這個約定,後來被基督教稱為舊約,因為傳說後來有了新的約定
摩西去世前傳位給約書亞,約書亞帶領以色列人返戰迦南,獲得相當於現在以色列和約旦的土地。約書亞死後200年間,以色列人和周邊民族繼續爭戰。公元前1028-1013年,首領掃羅建立以色列王國,掃羅之後大衛繼任國王(公元前1013-973年),定都耶路撒冷(大衛城)。大衛的兒子名叫所羅門,即位後在耶路撒冷建造聖殿,史稱第一聖殿。所羅門去世以後,以色列王國分裂為兩個小國,南方2個部落組成猶太國,北方10個部落的仍叫以色列國。公元前721年,亞述帝國攻克以色列國,10個部落被擄往亞述,後逐漸被同化消失。公元前586年,南方的猶太國被新巴比倫帝國攻滅,2個部落被掠到巴比倫50年,史稱“巴比倫之囚”,這部分自稱猶太人,以顯示其血統的純正。公元前539年,波斯帝國消滅新巴比倫帝國,波斯王居魯士特發敕令,允許猶太人返回家園,後重建聖殿,史稱第二聖殿。
公元前333年,馬其頓帝國的亞歷山大掃平迦南,取代了波斯帝國在此處的統治。公元前198年以後,統治者強迫猶太人放棄猶太教,接受希臘文化,猶太人奮起反抗,分別於公元前161、142年兩戰獲勝,暫時獲得了自由與和平。公元前63年,羅馬帝國的龐培開進巴勒斯坦,取代了希臘人對猶太人的統治。後親羅馬帝國的猶太人希律,控制了巴勒斯坦大部,建立起一個傀儡政權,希律死後其三個兒子內訌,以色列人陷入內亂,民眾大量外逃,流亡到世界各地。公元70年,羅馬軍隊燒毀第二聖殿。1948年,世界各地的猶太復國主義者,建立了現在的以色列國。
猶太人不是一個大的族群,卻長於記憶和錄述族史,形成了《聖經·舊約》、《塔木德》和《米德拉什》三部典籍。他們始終信奉猶太教,儘管內部也有4個派別,但對上帝的信仰不變,堅守與上帝之約,使得猶太人及其猶太教合二為一,族群的堅韌性之強,經受了歷史的考驗。猶太人中多有聰明者,我們熟知的有馬克思、愛因斯坦等人,善於賺錢的更是不少,直到今天,美國的經濟金融就是被猶太財團掌控。
簡史(6):關於猶太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續)
(二)關於基督教的源起與傳播
基督教是以信仰耶穌基督為救主的宗教,也是當今世界第一大宗教。
傳說,公元元年之際,上帝耶和華選中一個女子,名叫瑪利亞,就使她受孕,以產下上帝之子,這個孩子出生後,取名叫耶穌。瑪利亞嫁給凡人約瑟前,約瑟因其不明懷孕,就不想要她,當聽說是上帝所為,就欣然接受了。據稱耶穌出生在巴勒斯坦北部的加利利的拿撒勒,其如何成長沒人清楚,到了30歲左右的時候,突然出現在巴勒斯坦地區傳教。
當時羅馬帝國統治這一地區,猶太教高層親羅馬,享有一定的權利,他們支持羅馬帝國的統治,卻無法向底層民眾解釋,上帝耶和華為什麼不來,將民眾從羅馬的殘酷統治下解救,只是堅稱,上帝許諾的先知彌賽亞(復國救世主)還沒有到來,應繼續等待。在這種背景下,耶穌順應民眾盼望解救的心意,聲稱自己就是上帝之子,上帝派他來解救受苦受難者,他的使命,不是要取代舊約聖經的律法,而是要成全它,於是宣講天國的福音,要求人們“盡心盡意盡力愛上帝”,以及“愛人如己”,則天國將降臨到他的子民。自稱上帝之子的耶穌的出現,讓猶太教的祭司團深感地位不保,欲除之而後快,因耶穌的門徒猶大告密,羅馬帝國總督彼拉多將耶穌逮捕,釘死在十字架上。據說,耶穌早就知道猶大所為,只是為了贖世人的罪,甘願流自己的血,還復活給門徒們顯現,復活日成為後來的復活節,於是門徒們奉耶穌為基督,基督的意思是“受膏者”,指上帝選出來完成其特殊使命的人。後來,基督的信徒們宣揚耶穌的教誨,組成基督教會。
當時有一位叫聖·保羅的人,是猶太血統的羅馬公民。在耶穌死後,保羅參加了對基督教的迫害,但據說有一次在迷津之中,仿佛感到耶穌同他講話,從此由基督教的反對者,搖身變成基督教最強有力、最有影響的支持者。保羅進行了大量傳教活動,顯然遭到了猶太教的反對,以及羅馬帝國的迫害,但卻在非猶太人當中,獲得了極大的成功。他的主要思想包括如下內容:耶穌不僅是一位開明的人類先知,而且實際上還是一位神;人是有原罪的,耶穌由於人們犯了罪行,而甘願捐軀獻身,他的受難挽救了人們的生命;人們不能通過按照聖經上的訓諭辦事,而得到解救,只能通過接受耶穌,而得到解救;反過來說,如果一個人接受了耶穌,他的罪行就會得到寬恕;由於只遵守法規並不能得到解救,所以改信基督教的人們,沒有必要接受猶太教的飲食限制,沒有必要遵循“摩西律法”的禮拜式,甚至也沒有必要行割禮。信奉這些觀點的人越來越多,基督教迅速地傳遍整個羅馬帝國。
起初,羅馬帝國把基督教看作猶太人的教派,與猶太教差不多,都對帝國的統治不利,都要進行鎮壓。但由於基督教教義是不分種族,不分社會地位貧富貴賤,甚至是奴隸,只要承認基督信仰,加入教會都可以平等相處,稱兄道弟,這樣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基督教會,在教會的組織下進行集體活動。隨著基督教廣泛傳播,教義中加進一些新內容,如:強調服從和維護現存的社會制度,提倡人們忍辱負重;把追求幸福的希望,寄託於死後進天國,寄託於基督再臨人世,等等,就對羅馬帝國減少了威脅,帝國也慢慢地改變了策略。313年,羅馬皇帝君士坦丁大帝頒布米蘭詔書,使基督教成為政府所允許的宗教;325年,尼西亞信經在第一次尼西亞公會議上通過,成為基督教的最基礎的原則;392年,羅馬皇帝狄奧多西一世宣布基督教為國教,基督教得到了更加迅速地發展。
總體來看,基督教原屬猶太教的一個教派,相對比較異端而已。後來,基督教從猶太教中分離出來,並一度成為羅馬帝國的國教,信仰人數遠高出猶太教不知多少倍。基督教最終形成完備的典籍,也就是《新約·聖經》全書,是耶穌基督,及其使徒言行和故事的紀錄,由福音書(馬太福音、馬可福音、路加福音、約翰福音)、使徒行傳、使徒書信和啟示錄組成。
簡單來說,基督教與猶太教之間,一方面存在傳承關係,基督教繼承猶太教關於對上帝耶和華,這個唯一之神的信仰和拜敬,相信先知會奉上帝之命拯救世人。另一方面,二者教義有所不同:猶太教堅持上帝與摩西之約,猶太人是上帝的唯一選民,而基督教認為上帝與摩西之約為舊約,已經不能體現正義,上帝與耶穌之約則是新約,已經取代舊約;猶太教堅持先知尚未奉上帝之命,來兌現向以色列人的允諾,基督教則宣稱先知已經降臨,他就是上帝之子耶穌,耶穌捐軀拯救犯下原罪的世人,因此不論是什麼人,只要信仰耶穌基督,都會得到拯救;猶太教的宗教儀式多而嚴格,猶太人始終認真去做,基督教則大為簡化,主要保留了洗禮和聖餐,洗禮就是加入基督教的時候,舉行個儀式洗去原先的罪行,聖餐就是以酒代表耶穌的血、以餅代表耶穌的肉,食用後信徒的靈魂就屬於耶穌了。
基督教在傳播的過程中,後來出現了分裂。根源是基督教在羅馬帝國的西部和東部地區,宗教語言、教義、儀式等諸多方面,產生了一些分歧。語言方面,西部以拉丁語和日耳曼語為主,受拉丁文化和日耳曼文化的影響較多;東部以希臘語為主,受希臘文化的影響較多;宗教理論方面,西部具有倫理化、法律化和講求實際的特點,東部具有偏重神學理論和神秘主義化的特點;教義方面,西部把“聖靈”改為“聖靈出自聖父和聖子”,體現了“三位一體”的信條,東部則強調耶穌基督是人,不是神,品級低於上帝,反對“三位一體”的信條;修道制度方面,西部注重自食其力,認為懶惰是罪惡之母,認為體力勞動可以消除罪惡,拯救靈魂,東部注重神秘主義和玄虛思考,其宗教隱士不願勞動,追求苦行,靠施捨捐贈維持生活;舉行聖餐儀式方面,西部用未經發酵的餅,東部則用發酵的餅;政權與教權關係方面,西方部形成了教皇,統治教皇國,壟斷宗教文化教育,教權一度高於政權,東部教會由皇帝控制,皇帝被神化為最高權威,政權高於教權;教階制度方面,西部實行教皇制,東部實行牧首制
上述差異,最終導致了1054年的基督教分裂,西部天主教與東部東正教對峙,不過,他們都稱自己是基督教的正統,而指責對方違背了耶穌的一些教誨,天主教徒組織“十字軍”,進行東征的時候,將東正教、猶太教、伊斯蘭教,統統視作敵人,對東羅馬帝國造成的打擊,加速了東羅馬帝國的滅亡。東正教亦為斯拉夫人接受,當東羅馬帝國被伊斯蘭的奧斯曼帝國滅亡之後,東斯拉夫的俄羅斯,接過了東正教的大旗,曾宣稱自己是羅馬帝國的合法繼承人,負有拯救人類的歷史責任。
自14世紀開始,天主教內部產生了一些改革派,最終形成了新教。當時西歐許多新興的民族國家,確立了以王權為中心的中央集權制度,王權與教權進行鬥爭,而且資本主義萌芽已經出現,“文藝復興”衝擊人們的思想觀念,以人為本位的新思想,逐漸壓制以神為本位的舊思想。1520年代,馬丁·路德在德國發起宗教改革運動,產生了深遠影響,之後經過宗教戰爭,1555年簽訂的奧格斯堡和約,1648年簽訂的威斯伐倫和約,等等,確立了教隨國定的原則,逐步奠定了新教在歐洲的布局。
新教的教義方面,主要表現為強調“因信稱義”,即主張得救既因蒙恩,也可以憑著信,以信心蒙恩稱義,因信稱義的信條,否定了天主教關於世人得救,必須以教會、神職人員、聖事為中介的主張,因此信徒皆可為祭司,不僅可以相互代禱,還可宣傳福音。同時新教認為《聖經》具有最高的權威,信徒可以藉助聖靈的指引直接與上帝相遇,接受對啟示的光照,從而否定了天主教堅持的教會釋經權,為此新教各派都注重用民族語言誦經,取消了拉丁語聖經的壟斷地位。新教反對聖母及聖徒崇拜,一般也不贊同煉獄之說。
目前,基督教在全球的信徒近22億,其中,信奉天主教的約二分之一,信奉新教的約三分之一,信奉東正教的約六分之一。目前,以信奉天主教和新教的北美、西歐國家,即平常所講的美、歐,依然是世界的強者,在其維繫國際霸權方面,既有妥協的方面,亦有內斗的方面,主要還是國家利益為主。
值得注意的是,美國知名的國際政治理論家亨廷頓·塞繆爾,在1996 年出版了《文明衝突和世界秩序重建》一書,系統提出了所謂“文明衝突論”,認為冷戰之後的世界格局,決定因素表現為七大或八大文明,即中華文明、日本文明、印度文明、伊斯蘭文明、西方文明、東正教文明、拉美文明,還有可能存在的非洲文明,他認為當今世界的衝突,基本根源不再是意識形態,而是文化方面的差異,主宰全球的將是“文明的衝突”。

簡史(6):關於猶太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續)

(三)關於伊斯蘭教的淵源及有關國家民族簡史
當今世上的人類,本是同宗同源,但在漫長的遷移與發展過程中,形成了6000左右的語種。根據語言發生學分類法,人類語言分為若干語系,語系之下分出若干語族,語族之下分出若干語支,語支之下分出若干語種。主要是:(1)漢藏語系,包括漢語、藏緬、壯侗、苗瑤4語族;(2)印歐語系,包括印度、伊朗、斯拉夫、波羅的、拉丁、日耳曼、凱爾特、希臘、阿爾巴尼亞、亞美尼亞、吐火羅11語族;(3)烏拉爾語系,包括芬蘭·烏戈爾、撒莫狄2語族(4)阿爾泰語系,包括突厥、蒙古、通古斯·滿洲3語族;(5)閃-含語系,包括閃、含2語族;(6)伊比利亞·高加索語系,包括伊比利亞、阿布哈茲-阿第蓋、巴茨比-斯梯、達格斯坦4語族;(7)達羅毗荼語系,只有達羅毗荼1個語族;(8)馬來-玻里尼西亞語系,包括印度尼西亞、美拉尼西亞、密克羅尼西亞3語族;(9)澳斯特羅-亞細亞語系,包括孟·高棉、蒙達諸語族、澳洲土著等語族;(10)非洲語系,包括班圖、尼羅·撒哈拉、科伊桑3語族;(11)美洲語系,包括愛斯基摩·阿留申、北美印第安土著、南美印第安土著3語族。
阿拉伯人和以色列人的語言,同屬閃-含語系中的閃語族,他們都是閃族人,即閃米特人,傳說其祖先是諾亞的兒子閃,故得名。古閃米特人原來生活在撒哈拉北部地區,屬於遊牧族群,這個族群共同體有許多分支,約在公元前5000年,陸續遷到兩河流域和敘利亞草原。現在生活在中東、北非的居民,多是古閃米特人的後裔。有記載的史上第一次遊牧民族對定居農業文明的大規模入侵,就是古兩河流域閃米特人建立的阿卡德,對南部蘇美爾人的入侵,當時的首領薩爾貢和他的閃米特聯軍,在征服蘇美爾以後,全盤接受了先進的蘇美爾文明,此次事件發生於公元前2350年左右。幾百年後,以色列人的前輩就是從兩河流域,又遷移到了巴基斯坦的迦南地。
創建伊斯蘭教的阿拉伯人穆罕默德,於570年出生於阿拉伯半島上,麥加城邦古來什部落的哈希姆家族,屬於閃米特人的分支。無論是猶太教的聖經,還是伊斯蘭教的古蘭經,都記載阿拉伯人和以色列人具有同一個先祖,即聖經中所稱的亞伯拉罕,在古蘭經中稱為易卜拉欣,所指實為一人,傳說阿拉伯人這一族系,出自亞伯拉罕(易卜拉欣)與其婢女所生之子,亞伯拉罕(易卜拉欣)遷居去的巴基斯坦,遂成為猶太教、基督教、伊斯蘭教共同的“聖地”。另據傳說,麥加城原本就是當年,亞伯拉罕(易卜拉欣)親手創建。
穆罕默德童年替人放牧,12歲開始隨伯父外出經商,曾到過敘利亞、巴勒斯坦等地。當時猶太人四處流散,有的也來到阿拉伯半島,帶來猶太教,而基督教也傳到了這些地方,穆罕默德通過學習,受到很深的啟發,認同了只有一個神即上帝的理念。聖經中所稱的耶和華,和穆罕默德所稱的真主安拉,指的都是上帝這個唯一的神。穆罕默德25歲時,與麥加40歲的寡婦海迪徹結婚,婚後常到麥加郊區希拉山洞內深思。傳說到了610年穆罕默德40歲時,某天又到希拉山洞內冥思,就接到了安拉通過天使傳達的啟示,命令他作為人間的使者傳教。穆罕默德托安拉天使之名,是因為當時當地的阿拉伯人,主要信仰原始宗教,相信萬物有靈、靈魂不死,流行對大自然、動植物、祖先、精靈和偶像崇拜等多神信仰,要周圍的這些民眾改信一神的宗教,自稱神的天使才有分量。
穆罕默德開始傳教後,有了越來越多的信徒。他也曾想在猶太教那裡得到認可,因為有著共同的先祖,都信仰唯一之神的上帝,結果遭到猶太教徒的嘲笑,這使得穆罕默德與猶太教決裂,自然也與基督教決裂。其實雖然三者同根,基督教、伊斯蘭教源自猶太教,不過還是產生了衝突。這個衝突的大意如此:上帝授權讓誰轉達上帝的旨意,以及上帝選誰做子民?關於這些問題,猶太教早就明確,上帝賜予摩西權力轉達上帝的旨意,並與摩西有個約定,選以色列人做上帝的子民,給以色列人以大國和福祉;基督教說上帝與摩西的約定是舊約,後來與上帝之子耶穌有了新的約定,由耶穌布道並捐軀,挽救犯有原罪的世人,世人只要信耶穌,人人都可以贖罪,成為上帝的子民;伊斯蘭教稱穆罕默德是上帝的天使,代表上帝在人間傳教,上帝以前與摩西的舊約、與耶穌的新約,寫在聖經里的那些也承認,但都是以前的事了,現在上帝指派穆罕默德傳的教,才是世人行事時應當遵循的依據,凡信徒都是兄弟,都是上帝的子民。
為了說明伊斯蘭教與猶太教、基督教的異同,不妨看看伊斯蘭教的主要教義。主要有5個方面:(1)信安拉。要相信除安拉之外別無神靈,安拉是宇宙間至高無上的主宰。[註:安拉其實就是指上帝,猶太教、基督教也是這么講的];(2)信使者。穆罕默德是安拉使者中的最後一位,也是最偉大的先知,是安拉“封印”的使者,是至聖的使者,負有傳布“安拉之道”的重大使命,信安拉的人應服從他的使者。[註:這是三者之間最關鍵的分歧];(3)信天使。4位天使是安拉用“光”創造的無形妙體,受安拉的差遣管理天國和地獄,並向人間傳達安拉的旨意,記錄人間的功過。[註:猶太教、基督教中也有天使,只是數量有所不同。他們把“天”分為九層,每層有1位天使,共有9位天使,據說熾天使存在於最內層,是純粹光的存在,最接近神,愈往外圈,光的力量愈弱,漸次物質化];(4)信經典。《古蘭經》是安拉啟示的一部天經,教徒必須信仰和遵奉,不得詆毀和篡改。伊斯蘭教也承認《古蘭經》之前,安拉曾降示的經典《聖經》,但《古蘭經》降世之後,信徒即應依它而行事。[註:這是又一個關鍵分歧,按伊斯蘭的說法,聖經是以前的作廢了];(5)信末日審判和死後復活。在今世和後世之間有一個世界末日,在世界末日來臨之際,現世界要毀滅,真主將作“末日審判”,屆時,所有的死人都要復活接受審判,罪人將下地獄,而義人將升入天堂。[註:“末日審判”說,猶太教和基督教中早就有了]。
伊斯蘭教與猶太教、基督教同源,但最終作了決裂以後,穆罕默德帶領他的信徒,走上了統一阿拉伯世界的道路。622年,穆罕默德為躲避迫害出走麥加,與信徒分批秘密遷往麥地那,並在那裡取得成功,建立起以伊斯蘭教信仰為共同基礎的政教合一的穆斯林政權。630年,穆罕默德率10萬大軍奪取麥加城。 631年,半島各部落紛紛派代表團,到麥地那表示願意接受伊斯蘭教,阿拉伯半島基本統一,建立起阿拉伯帝國。
632年,穆罕默德在麥地那去世,由於他沒有預先指定繼承人(哈里發),也未明確如何推選哈里發,後經協商,先後推舉伯克爾、歐麥爾、奧斯曼為前3任哈里發,第4任是阿里。在哈里發問題上,造成伊斯蘭教出現了兩個教派,即“遜尼派” 和“什葉派”。區別是:“遜尼派”接受上述四大哈里發所確立的行為規範和準則;“什葉派”認為只有出身於哈希姆家族(即聖族)的阿里,及其直系後裔才是穆罕默德的合法繼承人,而否認前3任哈里發的合法性。
661年,敘利亞總督穆阿維亞即位哈里發,以大馬士革為首都,建立倭馬亞王朝,哈里發改為世襲。前4任哈里發和倭馬亞王朝大規模擴張疆土,到8世紀前半葉,其版圖東起印度河和帕米爾高原,西至大西洋的比斯開灣,南自尼羅河下游,北達裏海南緣,橫跨亞、歐、非三大洲的土地,成為當時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帝國。750年,阿拔斯推翻倭馬亞家族的統治,建立了阿拔斯王朝。762年,哈里發曼蘇爾遷都巴格達。
阿拉伯商人的足跡遍及世界廣大地區,在繼承發展古代文明、溝通東西方文化上作出了一定貢獻,後因民族矛盾和內部分裂等原因衰弱。1055年,塞爾柱突厥人攻陷巴格達,攝取阿拔斯政權,哈里發僅是象徵性的宗教領袖。1258年,蒙古人入侵,阿拉伯帝國滅亡,被併入蒙古帝國的伊兒汗國(其疆域東起阿姆河,西瀕地中海、直至埃及,北自高加索,南抵波斯灣,包括小亞細亞大部分地區),伊斯蘭教為國教。1388年,伊兒汗國被帖木兒消滅,1405年帖木兒病死,其帝國在眾多子孫內訌中分裂並衰落。後來,原阿拉伯帝國疆域為奧斯曼帝國占領。
奧斯曼土耳其人為突厥人之一支,原居中亞,信奉伊斯蘭教。十三世紀初遷居小亞細亞,附屬於塞爾柱帝國,在薩卡利亞河畔得到一塊封地。1293年,酋長奧斯曼一世擊敗附近的部落和東羅馬帝國,自稱埃米爾,獨立建國。此後不斷擴張,極盛時勢力達歐亞非三大洲,領有南歐、中東及北非之大部,西達直布羅陀海峽,東抵裏海及波斯灣,北及奧地利和斯洛維尼亞,南極蘇丹與葉門。1453年滅亡東羅馬帝國後,定都君士坦丁堡。奧斯曼帝國是十五至十九世紀,一些歐洲國家崛起時期,惟一能對其構成挑戰的伊斯蘭勢力,但於十九世紀初趨於末落。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奧斯曼敗於協約國之手,帝國四分五裂,今土耳其國父凱末爾領導國民起義,擊退西方勢力,於1923年建立共和國,更國號為土耳其,1924年廢哈里發,實行政教分離,當今想加入歐盟未如願。奧斯曼帝國消亡後,再經二戰所形成的格局,其原有疆域上獨立出諸多國家,阿拉伯世界也是如此。
在歷史的長河中,伊斯蘭教主要傳播於亞洲和非洲,以西亞、北非、中亞、南亞次大陸和東南亞最為盛行。其國家民族與猶太教、基督教的國家民族,在歷史上充滿恩怨情仇,而以仇怨居多,到今天依然剪不斷、理還亂,還真有些“文明的衝突”的意思在裡面。

簡史(7):中世紀歐洲的主要國家及其發展

公元初年時,歐洲人口約3200萬,其中,半數以上分布於南歐,而東歐、北歐及不列顛群島,合計所占比例不足1/10。羅馬帝國陷入衰落和分裂時期,當時屬於文明落後的蠻族,原先居住在北歐的日耳曼人,以及居住在東歐的斯拉夫人,相繼大量入侵,羅馬城曾數次被日爾曼人攻破。 475年西羅馬帝國最後一個皇帝被廢,西羅馬帝國滅亡,從這一年起算,到1453年東羅馬帝國被奧斯曼帝國消滅,因處於古羅馬文明被毀,與歐洲“文藝復興”之間,文明陷入失落與停滯的近千年,就是所謂歐洲的“中世紀”。後來隨著人口的遷徙和數量變化,到“中世紀”結束的時候,歐洲人口達到8100萬,東歐、北歐及不列顛群島的人口比重上升了2/3,而南歐人口的比重則降到了1/3,歐洲的歷史被改寫。
西羅馬帝國滅亡後,日爾曼人在西羅馬帝國的廢墟上建立了一些小王國,其中,比較重要的有:伊比利亞半島的西哥特王國,西歐地區的法蘭克王國,渡海到達大不列顛島的盎格魯-薩克森人建立的幾個王國等等。這裡順著先歐洲大陸、再西北群島、再西南半島的順序,簡單作一介紹。
在西歐大陸,法蘭克王國經歷了早期的發展後,法蘭克王國加洛林王朝逐漸興起。768年查理即位,與其弟卡洛曼共治;771年卡洛曼死後,查理成為全法蘭克國王,對外實行擴張政策;772-804年間,經多次戰爭,征了薩克森和其他中歐地區;774年兼併義大利北部的倫巴德王國,並進軍羅馬,控制義大利半島大部分地區;778-801年間,與統治伊比利亞半島的阿拉伯人多次交戰,奪得埃布羅河以北的土地,在半島北部建立了西班牙邊防區;788年合併巴戈利亞;796年打敗遊牧部落阿瓦爾人,占領多瑙河下游;查理還曾打退諾曼人的入侵,控制弗里西亞和布列塔尼,並進攻易北河地區的斯拉夫人部落,迫其臣服。這樣法蘭克王國控制了西歐大部分地區,帝國疆域西臨大西洋,東至易北河及波希米亞,北達北海,南抵埃布羅河及義大利中部。800年聖誕節,查理被羅馬教皇加冕為“羅馬大帝”,史稱查理大帝,他以亞琛為統治中心,將法蘭克王國變成查理帝國。814 年查理大帝去世,死後不久他的三個孫子在亞琛訂立和約,將帝國三分,即西法蘭克王國、東法蘭克王國、義大利王國。後來西部發展成為法蘭西,東部發展為德意志,南部發展成為義大利。
987年,統治西法蘭克王國的加洛林王朝絕嗣,大貴族推舉巴黎伯爵休·卡佩做國王,建立卡佩王朝,卡佩王朝之後,是瓦盧瓦王朝、波旁王朝,波旁王朝在法國大革命時被推翻,拿破崙被流放時曾短暫復辟,1830年再次被推翻。962年,東法蘭克(德意志)的國王奧托二世,在羅馬被加冕為“全羅馬人的皇帝”,建立“神聖羅馬帝國”,即德意志第一帝國,帝國境內比較重要的諸侯有:哈布斯堡家族以維也納為中心統治的奧地利,和霍亨索倫家族從布蘭登堡起家的普魯士,帝國長期處於諸侯林立的分裂狀態,帝位最終落在奧地利的哈布斯堡家族並被長期把持,1804年,與古羅馬帝國不沾邊的“神聖羅馬帝國”,被法國的拿破崙大帝廢除。
歐洲大陸方面,主要還有四個國家:(1)波蘭。斯拉夫人建立的王國,中世紀早期的中歐強國,因國內貴族勢力過於強大,王權分散而逐漸衰落,後三次被沙俄、普魯士、奧地利所瓜分。(2)匈牙利。馬扎爾人建立的王國,中世紀早期的中歐強國,曾與波蘭短暫合併。1526年,國王路易戰死,匈牙利王冠落入到哈布斯堡家族手中,成為當時的奧匈帝國。(3)俄羅斯。斯拉夫人中的羅斯人所建。中世紀早期,羅斯人曾陷入內部混戰,後從北歐請來一批維京人作領主,建立了一些羅斯王國。蒙古人西征時期,羅斯地區被蒙古人占領。後來,莫斯科公國逐漸發展起來,16世紀宣布繼承東羅馬帝國的王冠,成立沙皇俄國。俄國曾長期與北方的瑞典和南方的奧斯曼作戰,並向東擴張。經過彼得一世改革,到葉卡捷琳娜二世的時候達到最盛,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國家。(4)東羅馬帝國。中世紀早期,領地雖然有過短暫擴張,總體趨勢不斷減少,1453年被奧斯曼帝國所滅。
歐洲大陸的法蘭克王國興起時,西北歐不列顛島南部的英格蘭地區,處於七王國並立時期,不久走向統一,盎格魯-薩克森王朝一直持續到諾曼征服。1066年,法國的諾曼第公爵威廉,獲得了英格蘭國王的繼承權,但英格蘭貴族推舉哈良德為王,威廉率軍渡海,哈良德戰死,威廉做了英格蘭國王,開創了英格蘭的諾曼第王朝。在以後王朝更迭中,英格蘭歷經金雀花王朝、蘭開斯特王朝、約克王朝、多鐸王朝,多鐸王朝的伊莉莎白一世終身未嫁,她將王位傳給遠親蘇格蘭國王詹姆斯六世,稱英格蘭國王詹姆斯一世,後詹姆斯一世統一大不列顛,是為斯圖亞特王朝。詹姆斯一世死後,他的兒子查理一世即位,在英格蘭資產階級革命中被處刑,光榮革命後,英國歷經斯圖亞特王朝,漢諾瓦王朝,直到今天的溫莎王室。
再看西南歐的伊比利亞半島。隨著阿拉伯帝國興起,公元711年,阿拉伯軍隊渡過直布羅陀海峽,開始了對伊比利亞半島的征服,其意圖是以此為跳板,同時從東歐兩線進攻,最終占領和統治全歐洲,建立起屬於伊斯蘭的世界。歐洲基督教國家就進行抵抗,半島上不願被阿拉伯人統治的基督徒,退入到地形有利的北部山區,開始了長達七個世紀的收復運動,結果伊斯蘭勢力未能如願。基督徒抵抗力量經過整合,建立了卡斯提爾、雷昂、納瓦拉、阿拉貢等王國,等到伊斯蘭勢力衰落,伊比利亞半島西南形成葡萄牙王國,卡斯提爾和阿拉貢則合併為西班牙王國。1492年基督徒擊退穆斯林,取得復國運動的勝利以後,西班牙和葡萄牙立即謀求海外擴張。
1492年8月3日,哥倫布攜帶西班牙王室致中國皇帝的國書,率領“聖瑪麗亞”號、“平塔”號和“尼尼亞”號3艘船、船員90人,從西班牙西南海岸的帕洛斯港啟航,經加那利群島西駛,終於在10月12日,發現了中美洲巴哈馬群島中的華特林島,接著發現古巴的東北海岸,繼轉東航發現海地島,1493年4月15日返抵帕洛斯。此後的1493-1496年、1498-1500年、1502-1504年,哥倫布又進行了三次航行,發現了美洲更多的地方,但直到1506年哥倫布去世,仍然誤以為自己到的是傳說中的印度。隨著對美洲新航路的開闢,歐洲人加速向美洲殖民擴張,掠奪土地和財富,從事奴隸貿易等等,進而改寫了美洲的歷史。

簡史(8):基督教與伊斯蘭教的宗教戰爭

在猶太教、基督教、伊斯蘭教的信仰裡邊,萬能的造物主只有一個,那就是上帝耶和華(安拉),結果在由誰代表上帝,來管理世間、拯救人類、建立天國的問題上,卻出現了奪權的殘酷鬥爭。上帝是以色列人(猶太人)的發明,聲稱上帝早就和他們有了約定,許諾給以色列人以大國和福祉,只是猶太教與民族性合而為一,族群的規模又很弱小,在現實中難成大業,所以上帝的代理人彌賽亞,也就從來沒有降臨過。倒是從猶太教脫胎出來的基督教和伊斯蘭教,由於歷史性的原因,各自信仰的人群很多,規模比較的大,有了力量就想統治世界,於是宗教戰爭不可避免。
從伊斯蘭教產生,並迅速建立政教合一的阿拉伯帝國開始,與基督教之間的戰爭隨之而來。當時的阿拉伯半島荒蠻一片,不象現在知道開採地下的石油,為了信仰也為了獲得財富,在宗教熱情的鼓舞下,穆斯林們向著東羅馬帝國,向著基督徒占領的地方,以及不信奉安拉的地方,進行兵戎相見的“聖戰”,造就一個英雄輩出的時代,並取得了驚人的勝利,使阿拉伯帝國的疆域擴展到極限,所到之處均實行伊斯蘭化,掠奪的財富更是成倍地增長。

其時在阿拉伯帝國的周邊,有著兩個大國,這就是東羅馬帝國,和龐大的薩珊帝國。
薩珊帝國是古波斯的最後一個王朝。波斯人屬印歐語系的一支,約公元前2000年代末,從中亞一帶遷至伊朗高原西南部。公元前558年,居魯士率領波斯各部落,推翻統治他們的米堤亞王國,建立波斯帝國,以瑣羅亞斯德教(襖教)為國教,公元前330年,波斯帝國被馬其頓帝國亞歷山大征服,亞歷山大死後,其部將塞琉古繼承部分領土,於公元前312年建立塞琉古王朝(公元前64年被羅馬帝國龐培所滅)。公元前247年,從錫爾河流域遷徙到帕提亞,白匈奴人中的一支帕爾尼人,其首領阿薩息斯殺死塞琉西王朝的總督,以尼薩為都城建立帕提亞帝國(安息),後擴張占領波斯地區。224年,崛起于波斯西南部法爾斯的薩珊家族中,首領阿爾達希爾推翻帕提亞帝國,南征北戰建立了薩珊波斯帝國,仍以祆教為國教,史稱第二波斯帝國。
薩珊帝國在亞美尼亞、小亞細亞、敘利亞等地,與羅馬帝國及後來的東羅馬帝國,展開了長達400餘年的拉鋸戰爭,結果是兩敗俱傷,誰也沒占到便宜。待到阿拉伯帝國興起後,向東征服兩河流域、波斯腹地,於642年徹底擊敗波斯軍隊,651年滅亡薩珊帝國,一舉消滅祅教,改信伊斯蘭教至今;664年占領阿富汗地區,然後攻入印度河流域,征服了印度次大陸西北部。阿拉伯帝國向北征服中亞大部分地區,全部伊斯蘭化。阿拉伯的商人沿海路到達東南亞,也帶去伊斯蘭教,當今人口最多的伊斯蘭國家是印尼,概因通過海路的傳播。

早在穆罕默德去世後的第一任哈里發伯克爾執政時期,在迅速平定內部叛亂後,隨即向東羅馬帝國治下的敘利亞,發動了慘烈的擴張戰爭。第二任哈里發歐麥爾執政時期,被稱作“安拉之劍”的哈利德將軍,在636年率軍通過人跡罕至的敘利亞沙漠,到達雅穆克河畔,一舉殲滅東羅馬帝國5萬大軍,占領敘利亞首府大馬士革。耶路撒冷被穆斯林軍隊圍困兩年後,於638年請降歸順。面對阿拉伯人猛烈的攻擊,東羅馬帝國皇帝悲哀地說道:“敘利亞,如此美好的錦繡河山,還是歸於敵人了!”
640年,阿拉伯人攻入埃及,在科普特人支持下接連獲勝,642年哈里發成為亞歷山大的主人,整個埃及納入阿拉伯帝國的版圖。649年至654年,阿海軍攻占賽普勒斯等地中海島嶼。第三任哈里發奧斯曼繼續擴張戰爭,阿拉伯帝國的鐵騎征服非洲的利比亞等地區,並征服小亞細亞沿岸居民,建立了一支強大的海軍。
倭馬亞王朝時期,穆斯林軍消滅了東羅馬帝國在北洲最後的的駐軍,占領從突尼西亞直到摩洛哥的廣袤土地。阿拉伯帝國使非洲柏柏爾人歸依伊斯蘭教,並以他們為主力組成軍隊,於711年跨越直布羅陀海峽,進攻歐洲伊比利亞半島,征服了日耳曼人的西哥特王國。732年,穆斯林軍隊穿越庇里牛斯山,進攻法蘭克王國,在普瓦提埃附近被法蘭克人擊敗,退回伊比利亞半島,在那裡與基督徒相爭700年。
為了消滅東羅馬帝國,陸海軍先後占領卡爾西登、基齊庫斯半島、賽普勒斯島和羅得島等地,形成對君士坦丁堡的合圍態勢,自669年起至718年間,兵鋒多次直指君士坦丁堡,但由於東羅馬帝國的頑強抵抗,使用一種“希臘火”使穆斯林軍遭遇重創,才使東羅馬帝國得以延續。
東羅馬帝國獲得了喘息之機,後在馬其頓王朝皇帝的統治下,於9-11世紀初達到頂峰,期間獲得了亞得里亞海的制海權,占領了義大利的一部分和保加利亞的大部分,同時,基輔的俄羅斯國還為東羅馬帝國,提供了一支重要的僱傭軍。然而好景不長,新敵人開始出現:諾曼人征服了義大利,塞爾柱突厥進入了小亞細亞,1071年在曼齊刻爾特會戰中,戰敗的東羅馬帝國失去了小亞細亞,而塞爾柱突厥也是伊斯蘭軍。東羅馬帝國的皇帝亞歷克修斯一世,就向羅馬天主教教皇烏爾班二世求援,是為西歐天主教徒第一次十字軍東征的起源。

十字軍東征是指在1096年到1291年間,由西歐天主教國家主要針對伊斯蘭國家,發動的九次宗教性軍事行動的總稱。當時羅馬天主教所謂的聖城耶路撒冷,早已落入伊斯蘭教徒手中,於是號召從伊斯蘭教手中奪回耶路撒冷,背地裡也想到東方掠奪財富,東征時教會授予戰士們十字架,因此組成的軍隊稱為十字軍。
①1096—1099年第一次遠征:參加人數10萬,兵分4路,1097年在君士坦丁堡會合,渡海進入小亞細亞,占領塞爾柱突厥都城尼凱亞,一路上大肆擄掠,1099年7月15日占領耶路撒冷,在地中海沿岸占領區建立若乾封建國;
②1147—1149年第二次遠征:1144年塞爾柱突厥占領愛德沙,法蘭克國王路易七世和“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德意志國王康拉德三世率軍遠征,德意志十字軍在小亞細亞被擊潰。法蘭克十字軍未能攻占大馬士革,以失敗告終;
③1189—1192年第三次遠征:“神聖羅馬帝國”皇帝腓特烈一世率軍約10萬,沿陸路東行,傷亡慘重,衝過了整個小亞細亞,腓特烈一世渡河時溺死,軍隊瓦解。法蘭克國王奧古斯都腓力二世和英國國王理查一世率軍,由海路向巴勒斯坦挺進,途中占領西西里島。理查攻占賽普勒斯,建立賽普勒斯王國,後在1192年與埃及蘇丹撒拉丁簽約,從蘇爾到雅法的沿海狹長地帶,歸基督教耶路撒冷王國所有,但耶路撒冷城由穆斯林手控制。
④1202年-1204年第四次東征:由羅馬天主教皇英諾森三世發動,十字軍主要由法國和義大利貴族組成,因沒錢支付威尼斯人渡海到埃及的費用,十字軍轉而進攻扎拉城,並利用東羅馬帝國內訌之機,轉而攻克打君士坦丁堡,搶劫和破壞後,更血腥屠城三天,威尼斯占去東羅馬帝國八分之三的領土(包括愛琴海,亞得里亞海沿岸許多港口和克里特島),十字軍以君士坦丁堡為中心建立拉丁帝國和附屬的雅典公國、亞該亞公國;
⑤1214年—1221年第五次東征:由羅馬教皇英諾森三世發起,目標是占領埃及,先到達地中海東岸的基督教城市阿克開拔,一路擄掠到了達米埃塔,1219年11月攻克之,1221年9月穆斯林收復達米埃塔,十字軍東征再次失敗。此外,1212年羅馬教皇和封建主哄騙3-4萬兒童,組成一支兒童十字軍,從法國馬賽啟程渡海東征,結果不是因風暴葬身大海,就是被船主販賣到埃及。
⑥1228—1229年第六次十字軍遠征:由“神聖羅馬帝國”皇帝腓特烈二世率軍,於1229年占領耶路撒冷,1244年又被穆斯林奪回。
⑦ 1248—1254年第七次遠征:由法國國王路易九世發動,在埃及攻取達米埃塔,經受瘟疫後進攻開羅,被穆斯林奴隸騎兵打敗,路易九世被俘,其弟阿圖瓦伯爵被殺。1254年路易九世及其士兵被贖回。
⑧1270年第八次東征:法國國王路易九世率軍進攻突尼西亞,登入不久流行傳染病,路易九世喪命,其子腓力三世下令撤軍。
⑨1271年—1272年第九次十字軍東征:由英格蘭的愛德華王子領軍,前去救援路易九世,因回天無力,在阿卡簽定停戰協定後,1272年返回英格蘭繼承王位。
十字軍東征沒有達到戰略目的,使得基督教與伊斯蘭教的仇恨加劇;而東羅馬帝國加速衰敗,從天主教徒對東羅馬帝國都城的進攻,可見天主教與東正教雖同屬基督教,但相互之間也有很深的仇怨。這兩個方面的問題,直到今天還是如此。

基督教與伊斯蘭教的宗教戰爭正酣,未料,蒙古帝國興起,蒙古人的西征,一時打亂了那裡的局勢,西方所謂的“黃禍”是也。在展開這段歷史之前,其實更早還有一次“黃禍”,即北匈奴的西遷,正是這次匈奴人的西遷,沉重地打擊了羅馬帝國及其基督教,並迫使北歐、東歐原有蠻族南遷,最終導致了西羅馬帝國的滅亡,進而改寫了歐洲的歷史。因此,在這裡補上匈奴西遷這一重大的歷史事件。
匈奴原是蒙古草原上的古老遊牧民族,中國商朝時所稱的鬼方、混夷獯鬻,周朝時的獫狁,春秋時的戎、狄,戰國時的胡,概指此族,秦漢時則稱為匈奴。由於人類遷移頻繁,匈奴形成民族的起源,至今存在爭議。據《史記》與《山海經》記載,稱其為夏的後人,或與夏人同祖,是否成立不得而知。總之到了中國古代的戰國時期,匈奴一族已經發展起來,首領叫做單于,疆域東起遼河、西至蔥嶺、北起貝加爾湖、南抵長城,經常侵擾秦、趙、漢,三國修築長城防禦,趙國“胡服騎射”就是學習匈奴。秦統一六國後,繼續修築長城拒之,秦將蒙恬北擊匈奴,收河套,“卻匈奴七百餘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
西漢初,公元前201年,韓王劉信投降匈奴,次年,劉邦親率大軍征討,在白登被匈奴冒頓單于30餘萬騎兵圍困七晝夜,施計才得以逃脫,之後開始與匈奴和親。漢武帝時,對匈奴轉為戰略進攻,公元前127年派衛青占領河套地區,公元前121年派霍去病奪取河西走廊,公元前119年分兵兩路進攻漠北,西路軍霍去病把匈奴趕到現在蒙古國境內的狼居胥山,東路軍衛青消滅了匈奴王庭,單于逃走。公元前73年西漢與烏孫聯合,出兵20萬攻擊匈奴。公元前57年匈奴內訌,郅支單于占據漠北,呼韓邪單于南下投漢,後郅支單于退至中亞康居,呼韓邪單于占據漠北。公元前36年,漢將甘延壽、陳湯遠征康居匈奴,擊殺郅支單于。公元前33年呼韓邪單于娶王昭君與漢修好。
東漢初,公元48年匈奴分裂為兩部,呼韓邪單于的孫子日逐王比,率4萬多人南下投漢,稱為南匈奴,被安置在河套地區,後來被同化吸收;留居漠北的部分稱為北匈奴,89-91年,南匈奴與東漢聯合夾擊北匈奴,在漠北和阿爾泰山,先後將北匈奴打敗,北匈奴被迫西遷,以後就從中國史書中消失了,一時竟不知其所終。
其實,匈奴一路西遷,先是來到錫爾河上游東部的地方,繼續西行遇到了阿蘭國,這個時候已經是公元350年了。阿蘭人是古代占據黑海東北部草原的遊牧民族,其建立的阿蘭國在頓河流域,在大高加索山以北、黑海和亞速海以東的一帶,跨頓河兩岸的地方。匈奴騎兵猛攻阿蘭,阿蘭人以馬拉戰車作戰,無法戰勝精銳機動的匈奴騎兵,阿蘭國被匈奴人毀滅,小部分阿蘭人輾轉存活下來,成為高加索地區奧塞梯人的祖先。
原阿蘭國以西,東起頓河、西至德聶特河、南起黑海、北至普利派特河的地方,是日耳曼人建立不久的東哥特王國,374年首領巴蘭勃率領匈奴鐵騎,聯同阿蘭人降兵,揮師攻入東哥特王國,東哥特人內亂戰敗,於375年投降。匈奴繼續向西,攻入西哥特王國,匈奴軍從德聶斯特河上游乘夜偷渡,包抄在河岸構築工事的西哥特人,西哥特20餘萬人馬潰敗,乾脆渡過了多瑙河,逃入羅馬帝國境內。西哥特人於378年在阿德里雅堡,大敗西羅馬皇帝瓦倫斯,由此動搖了西羅馬帝國的根基。此時,匈奴人則回到喀爾巴阡山以東的地方,進行休整後準備再戰。
395年,匈奴攻入東羅馬帝國的色雷斯,大掠而返,次年再次攻入色雷斯,後迫使東羅馬帝國答應,每年向匈奴交納貢稅,並允許匈奴在東羅馬帝國境內互市。
400年,匈奴首領烏爾丁率領大軍,攻入今匈牙利地區追擊西哥特人,一直越過了阿爾卑斯山,進入了義大利,搶劫後返回。而這支西哥特人逃到法洛倫斯時,被西羅馬軍隊消滅。匈牙利地區的原住民凡達爾人、瑞維人,以及從匈奴那裡逃出的部分阿蘭人,為躲避匈奴人,經高盧,於409年越過庇里牛斯山,進入伊比利亞半島,建立起三個王國。408-410年,亞拉里克率領的一支哥特人,也為了逃避匈奴南下,三次圍攻羅馬,於410年攻入羅馬城洗劫了一番,但亞拉里克不久暴斃,西羅馬帝國奪回羅馬城。
烏爾丁死後,432年首領魯嘉統一匈奴各部。434年魯嘉死後,他的侄子阿提拉和布萊達,兩個人共同治國,436年,阿提拉殺掉布萊達,獨攬匈奴帝國大權。他在北歐打擊盎格魯-撒克遜人,最終迫其渡海,去到了大不列顛島,在東歐收納今俄羅斯南部草原的匈奴人,征服俄羅斯森林民族的斯拉夫人和芬人,斯拉夫人得以隨軍進入西歐。他還對波斯帝國發動突襲,並逼使東羅馬帝國繳納更多貢稅,同時插手西羅馬帝國外交事務。東羅馬帝國無法滿足貢稅要求,阿提拉於441年向東羅馬帝國宣戰,大肆洗劫巴爾幹半島,442年被東羅馬帝國的阿斯帕爾將軍,阻截於色雷斯地區才後撒。443年,阿提拉攻至東羅馬首都君士坦丁堡城外,東羅馬全軍覆沒,不得已簽城下之盟,與匈奴訂立和約繼續納貢。448-450年時,匈奴帝國的版圖到達到極盛:東起鹹海,西至大西洋海岸;南起自多瑙河,北至波羅的海,廣大區域的附屬國有自己的國王或酋長,平日向阿提拉稱臣納貢,戰時出兵參戰。
450年,阿提拉轉而進攻西羅馬帝國,率軍約10萬渡過萊茵河,洗劫了位於現今法國北部的大部分村莊,西羅馬帝國的將軍阿提紐斯,組織了一支高盧羅馬軍團,以抵抗正在圍困奧爾良城的阿提拉,451年,兩軍在查隆丕尼的大決戰中,阿提拉終於被打敗,該戰役被認為是史上最具決定性意義的重大戰役之一,它阻止了整個基督教的覆滅,以及匈奴可能控制歐洲的嚴重後果。 453年,阿提拉在迎娶一位哥德或勃艮第後裔的日爾曼少女伊笛可的婚宴後,在睡夢中鼻腔血管破裂,血液倒流引致窒息而死,原因可能是由於飲酒過多。曾放言“被我的馬踐踏過的地方,都不會再長出新草”的阿提拉終於死了,後世的西方把他稱作“上帝之鞭”,可見他曾經帶給西方的震動。
阿提拉死後,他的指定繼承人艾拉克、丹克玆克、艾內克三人,為了匈奴帝國的大權內訌,使匈奴帝國四分五裂。被征服的外族紛紛起義,組成反匈奴聯盟,並在468年的尼達歐之戰中擊敗匈奴人,殺死了艾拉克,匈奴帝國就此消失。而匈奴這個古老的民族,也在歷史的長河中逐漸消逝,或許他們的基因也有留傳,進入了不知何人的身體,但作為一個民族而言,在世上確實是再也找不到了。
匈奴差點摧毀過基督教,後來,同為黃種人的蒙古人西征,再次沉重地打擊過基督教,當然也打擊了伊斯蘭教。只是象匈奴、蒙古這種遊牧民族,沒有形成屬於自己的先進文明,單憑武力四處征服,即使一時建立龐大的帝國,最終還是會分崩離析,被別人拋在身後。所不同的是,蒙古民族沒有消亡而已。

蒙古人是鮮卑人的後裔。中國漢朝時期,匈奴以東的遊牧部落,被匈奴冒頓單于擊敗,退居遼東烏桓山、鮮卑山,形成烏桓族、鮮卑族。三國時期,烏桓族被曹操征伐後衰落消融,鮮卑族崛起,主要活動於遼東至內蒙東部哈古勒河附近。西晉時期,鮮卑族分裂為三支,即東、中、西鮮卑。東鮮卑主要有段部、慕容部、宇文部,段部被外族擊潰融入中原,後來大理段氏出自此部;南北朝五胡亂華時期,慕容部曾建立大燕國,後被中鮮卑拓跋部所滅;宇文部曾篡立北周,後為外戚楊堅篡立隋朝。中鮮卑有拓跋部、柔然部,拓跋部曾建立北魏並統一中國北方,後分裂為東、西魏,之後分別被北齊、北周取代,終被隋朝統一;柔然部曾與拓拔部多次交戰,後被突厥擊潰分成南北兩支,南支逃到遼河上游,系後來建立遼國的契丹人祖先之一,北支逃到雅布洛諾夫山脈以東、外興安嶺以南的地區,是後來室韋的祖先,而室韋是蒙古人的祖先。西鮮卑原系東鮮卑慕容部的一支,從東北遷至青海一帶,建立吐谷渾國,唐朝時被吐蕃攻滅。另,鮮卑與匈奴混血後代稱為匈奴鐵弗部,首領赫連勃勃曾建立夏國,為中鮮卑拓跋北魏所滅。
中鮮卑柔然部北支的後人是室韋,室韋的後人是蒙古。中國唐朝時,蒙古各部遷居蒙古高原。10-12世紀,蒙古先後臣服於中國北方的遼、金二朝。1206年,鐵木真統一蒙古各部,在斡難河源召開大會,即蒙古大汗位,號“成吉思汗”,國號“大蒙古國”,隨即西征。1205-1227年蒙古鐵騎滅西夏,1211-1234年滅金朝,1218年滅西遼,1219-1222年滅花剌子模(塞爾柱突厥人所建,中亞至伊朗一帶),1223年成吉思汗派速不台繼續西征,在現在的烏克蘭境內,戰勝基輔大公,後撤軍。1227年成吉思汗在賀蘭山病死。
成吉思汗之子窩闊台繼大汗位,1235年開始進攻欽察、俄羅斯,攻占莫斯科等城市。1240年成吉思汗之孫拔都攻占基輔,1241年入侵波蘭、匈牙利、斯洛伐克、捷克,一直打到多瑙河,但在奧地利的維也納附近,受阻於奧地利、波西米亞聯軍,1242年窩闊台死訊傳來,拔都率軍東歸爭奪汗位。
結果窩闊台之子貴由奪得汗位,不久生變,成吉思汗小兒子拖雷之子蒙哥繼位。1252年蒙哥汗派其弟旭烈兀西征,1258年攻占巴格達,滅阿拉伯帝國;1259年征敘利亞,次年攻克大馬士革,當年蒙哥汗進攻中國南宋,在四川合州的釣魚城,就被宋軍的亂箭給射死了,旭烈兀聞訊,立即回師爭奪汗位,留下的少量蒙古軍隊,被埃及在大馬士革戰敗,埃及占領敘利亞,蒙古帝國未能進攻非洲。
東亞戰局:窩闊台汗1231年進攻高麗王國,高麗王室退守江華島,1234年滅金朝。1235年派忽必烈率領10萬大軍,分兵三路進攻大理,次年滅亡延續300多年的段氏大理國。1258年蒙哥汗親率三路大軍進攻南宋,1259年戰死於四川合州的釣魚城。前進到湖北鄂州的蒙哥之弟弟忽必烈,匆忙回師奪位,自稱大汗,其阿里不哥也自稱大汗,被忽必烈攻殺,1267年忽必烈定都中都(今北京),後改稱大都。1271年忽必烈改國號為“大元”,1267-1279 年滅南宋,1275年高麗臣服元朝,成為元朝屬國。期間,蒙古對越南、緬甸、爪哇、日本,都曾進行過攻伐,因種種原因未能拿下。
自成吉思汗統一蒙古高原後,蒙古先後發動三次大規模西征,並占領中國疆域,在亞歐大陸上,從東到西,建立起一個極為龐大的帝國。不過,蒙古素有瓜分家族遺產的習慣法,因此,所謂“大蒙古帝國”很快就在內部分裂,形成了以大汗匆必烈建立的“大元”為宗主國,以四大汗國為名義藩屬國的鬆散結構,後來獨立發展。四大汗國分別是:窩闊台汗國,1225年大汗窩闊台所建,疆域包括原蒙古乃蠻部落屬地和原西遼部分領土,即額爾齊斯河上游和巴爾喀什湖以東地區,1309年被察合台汗國吞併;察合台汗國,1227年成吉思汗次子察合台所建,疆域最大時,東起吐魯番、南越興都庫什山、西至阿姆河、北達塔爾巴哈台山,內部爭權奪利,1369年被帖木爾帝國取代;欽察汗國,1219年拔都所建,疆域包括現在保加利亞、俄羅斯歐洲部分、北高加索,以及中亞、伊朗的一部分,羅斯諸公國為其藩屬國,內部不斷分裂,及到俄羅斯崛起,於1502年徹底消亡;伊兒汗國,1256年旭烈兀所建,疆域東起阿姆河,南抵波斯灣,西瀕地中海,北至高加索,包括小亞細亞大部,12世紀末定伊斯蘭教為國教,1388年亡於帖木爾帝國。
元朝為忽必烈於1271年所建,取《易經》中“大哉乾元”之意,是推行漢法的體現。疆域最強盛時東臨太平洋,東北至外興安嶺、鄂霍次克海,北達蒙古、西伯利亞,西北至新疆東部,西南包括今西藏、雲南,南臨南海。國內實行等級制,分蒙古人、色目人、漢人、南人四等,殘酷統治以至“一官二吏、九儒十丐”。1351年紅巾軍起義,朱元璋逐漸成為首領,統一江南半壁後,1367年派徐達、常遇春北伐,次年攻陷元大都(北京),朱元璋則在應天(南京)稱帝,國號大明。殘元餘孽逃至漠北,1372年明將徐達率軍進擊哈拉和林,直搗蒙古黃金家族本部,1388年明將藍玉率10萬再次北伐,在合勒卡河和克魯倫河之間,貝爾湖南岸,大敗殘元軍隊,殘元王侯或俘或亡,殘元去國號。此後,其他蒙古勢力仍據漠北,源起貝加爾湖西岸的衛拉特部,取代原蒙古黃金家族的地位,與大明時親時戰,1470年成吉思汗黃金家族僅存的達延復辟稱汗,其國直到1635年才被滿清收服。
1370年帖木爾自稱埃米爾(意為受命者、掌權者),建立帖木爾帝國,此人於1336年出生在西察合台汗國,現在的烏茲別克境內,據稱是突厥化的蒙古人,信奉伊斯蘭教,1362年搶劫時被阿富汗人打成跛子,故稱跛子帖木爾。他先將西察合台汗國據為己有,再將東察合台汗國收入囊中,後於1388年滅亡伊兒汗國;北上進攻欽察汗國時,聽聞今伊朗境內民族叛亂,遂改變進軍方向,將叛亂的撒拉伯卡屠城;1398年南下入侵印度,占領德乾地區;1399年西征小亞細亞,進攻當時在那裡的奧斯曼帝國,1402年俘虜奧斯曼帝國蘇丹。1405年,帖木爾意圖將伊斯蘭教普及到中國,率領20萬大軍隊進攻大明,途中因患感冒?而病死,其後帝國開始分裂,1500年終被烏茲別克人汗昔班尼滅亡。1526年,帖木爾的後裔巴布爾,南下印度建立莫臥兒王朝。
隨著蒙古高原的崛起,因夢想“藍天之下都成為蒙古人的牧場”,而實行急劇的擴張。兵法上注重騎兵高度機動,吸收中原攻城技術,所到之處劫掠屠城,雖然創造過戰爭史上的奇蹟,但毀滅了許多先進文明,造成這些地區歷史的倒退。其西征重創了基督教的歐洲,打擊了伊斯蘭教的阿拉伯勢力,部分蒙古人則接受和傳播伊斯蘭教。其西征還造成了另外一個後果,就是迫使突厥人西遷後,建立起一個龐大的奧斯曼帝國,而奧斯曼帝國信奉伊斯蘭教,日後繼續與基督教的歐洲進行戰爭,並最終滅亡了東羅馬帝國。

奧斯曼帝國是一個政教合一的伊斯蘭國家,最高統治者為蘇丹,意即真主安拉的代表。
奧斯曼土耳其人屬突厥人的一支,原居中亞,信奉伊斯蘭教。蒙古帝國西征時,戰亂迫其西遷,於十三世紀初到達小亞細亞,附屬於塞爾柱帝國,在薩卡利亞河畔得到一塊封地。塞爾柱帝國的世魯姆蘇丹國,後來亦受蒙古軍隊打擊,正處於瓦解之際,1293年,奧斯曼土耳其人的酋長奧斯曼一世,趁機擊敗附近的部落和東羅馬帝國,自稱埃米爾,獨立建國。1242年,羅姆蘇丹國在蒙古人的打擊下滅亡。1301年,奧斯曼侵占了富庶的卑斯尼亞平原。1324年奪取原屬東羅馬帝國的重鎮布魯薩,遂在這裡定都,控制了馬爾馬拉海峽。
奧斯曼一世之子奧爾汗在位期間(1326—1359年),帝國建立起常備軍,並且吞併了原塞爾柱帝國的大部分地區,又在1331年打傷東羅馬帝國皇帝,攻占了尼西亞城;1337年奪取尼科克米底亞,距離君士坦丁堡已經很近,使東羅馬帝國徹底喪失在小亞細亞的統治,奧爾汗改稱“總督”。1349年,奧爾汗率2萬騎兵,攻占了歐洲的塞爾維亞,占領哈德良堡,更名“埃迪爾內”,並遷都至此。1354年,烏爾汗率軍渡過達達尼爾海峽,占領了加里波利半島,作為進攻巴爾幹半島的橋頭堡。
奧爾汗之子穆拉德一世(1359—1389年)自號“蘇丹”,1362年攻陷亞得里亞堡,切斷了君士坦丁堡與巴爾幹半島其他地區的聯繫,並遷都至此。1389年占領科索沃,打敗巴爾幹諸國聯軍,征服塞爾維亞。1393年征服保加利亞。歐洲各國為了拯救東羅馬帝國,紛紛派出援軍,1396年,在多瑙河畔的尼科堡展開決戰,奧斯曼軍隊大敗匈牙利、法蘭西、德意志等國的聯軍,近萬名十字軍被俘,除了用巨款贖回300名貴族騎士外,其餘的幾乎全部被殺,歐洲人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奧斯曼帝國擴張,巴爾幹半島逐漸落入奧斯曼帝國的版圖。
恰在此時,中亞的帖木兒帝國強大起來,並開始向小亞細亞擴張,1402年,在安卡拉附近的一次大戰中,帖木兒軍大敗奧斯曼軍,奧斯曼蘇丹巴耶塞特(1389—1402 年)被俘,奧斯曼帝國一度衰落。
蘇拉德二世(1421—1451年)時,奧斯曼國力恢復,1453年,蘇丹親率大軍30萬,進攻東羅馬帝國首都君士坦丁堡,經過53天的激戰,於5月29日攻克君士坦丁堡,進城後大肆劫掠3天,許多居民被殺或被掠為奴隸,著名的聖索菲亞教堂也被改為清真寺。奧斯曼帝國遷都君士坦丁堡,並改名為伊斯坦堡,即伊斯蘭教的城市。土耳其人攻陷該東羅馬帝國滅亡是世界史上的重大事件,意味著曾經輝煌的羅馬帝國,在西羅馬帝國滅亡近1000年後,從此徹底地走進了歷史。
奧斯曼帝國繼續擴張,1463年征服波士尼亞,1478年征服克里米亞汗國,1479年征服阿爾巴尼亞,1514年東征打敗伊朗,1517年南征,消滅埃及的馬木留克王朝,隨後占領麥加、麥地那,蘇丹因而自稱為“兩個聖城之僕人”,成為穆斯林世界的首腦哈里發。
蘇萊曼一世“大帝”在位時,國力達到鼎盛,1521年占領貝爾格勒,1529年圍攻維也納,1555年進占兩河流域,1574年占領的黎波里、突尼西亞和阿爾及利亞。當時的疆域包括巴爾幹半島、小亞細亞、南高加索、庫爾德斯坦、敘利亞、巴勒斯坦、阿拉伯半島部分地區及北非大部,形成地跨亞、非、歐三洲的大帝國。但在1571年,奧斯曼帝國的海軍在勒班多戰役中被西班牙和威尼斯的聯合艦隊打敗,失去了對地中海的控制,這一事件標誌著奧斯曼帝國由盛轉衰。
奧斯曼帝國的不斷擴張,壓縮了基督教歐洲的生存空間,激發了歐洲的圖強和反抗。同時,奧斯曼帝國掌控東西方文明的陸上交通要衝,連年戰爭也使東西方貿易受阻。奧斯曼帝國對於過境商人,徵收高額賦稅,使得原產於東方的香料、茶葉等價格昂貴,極大地影響了歐洲人的生活。隨著歐洲中世紀結束和文藝復興大潮,地理、航海等知識大為提高,出於對東方財富的垂涎,和豐厚商業利潤的追逐,促使歐洲人從海上想辦法,尋找去往東方的新航路,進而促生了日後的地理大發現。
而伊斯蘭教與基督教之間的宗教戰爭,仍然沒有結束,直到……

簡史(9):關於印歐語系與雅利安人

在述及伊斯蘭教的淵源與傳播時,提到阿拉伯人與猶太人同祖,當時援引關於人類語系的劃分,除了說明阿拉伯人與猶太人,均源出閃·含語系中的閃族,還一併羅列了其他語系。這些語系中的印歐語系、高加索語系、烏拉爾語系,再加上閃·含語系,與此四大語系對應者,正是白色人種。這裡說明一下,現代人類都是非洲智人的後代,原本生而平等,故堅決反對種族主義。有時引用一些既有概念,只是為了說明有關問題的來龍去脈,請不要誤解。本帖內容關於印歐語系和雅利安人,系在即將展開的古印度文明史部分,不得不涉及雅利安人,因而先作鋪陳。
現代智人走出非洲,遍及亞歐大陸、美洲、澳洲,占領了除南極之後的五大洲。那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前後花了好幾萬年的時間,遠遠長於人類既有文明史的階段。當初散落各地的人類,尚處在原始採集食物時期,到了後來,彼此之間經常互不相知,特別是始於萬年前的氣候變暖,引發持續幾千年的洪荒,不曉得又毀去幾多生靈,待情況好轉且趨於穩定,倖存者只有為數不多的據點,或者說是幾片區域,演化出的黃、白、黑、棕四色族群,各自的規模也比較有限,好在後來逐漸壯大。
隨著文明的曙光照亮大地,人與人之間需要更多地交流,就在生產生活中產生了語言。總體看,人類的語言豐富多彩,語種繁多,最終卻也分出幾個大系。之所以需要分成大系,是因為在極為廣袤的世界上,人類事實上被分隔於幾大區域,各區域的人群最初只能獨立發展,在邁向文明時代的過程中,包括語言等難免造成明顯差異;之所以能夠分出大系,概因其先祖生存地域的臨近,以及血緣交流的融合,慢慢形成一種語言的根基,以後再怎么細化,還是會有相似之處。比如印歐語系中的11個語族,就有著某些相同及近似之處,從而組成一個大系,依此類推,就把人類現有語言,總計分出了11個大的語系。
白人族群的語言對應四大語系,以印歐語系、閃·含語系規模較大,其他兩個相對小些。閃·含語系又稱亞非語系,主要分布在中東地區和非洲北部,包括阿拉伯語、馬爾他語、亞述語、希伯來語、阿卡德語、阿姆哈拉語、豪薩語、塔馬舍克語、卡比勒語、希爾哈語、貝扎語、索馬里語、加拉語、克法語、姆布古語、姆布隆格語,以及埃及語族(已消失),其共同特徵是屬於一種屈折語,輔音除了有清輔音和濁輔音外,還有一種重輔音,動詞有人稱前綴,有格和性的區別,詞根基本由輔音組成。烏拉爾語系是指,分布於從斯堪的納維亞往東,越過烏拉爾山脈,直到亞洲西北部地區的一組語言,包括芬蘭語、匈牙利語、愛沙尼亞語等20多個語種,其語言系統的基礎,是名詞都有數和格之分,格的平均數目為12個。高加索語系分布於高加索山脈南北、黑海和裏海之間的高加索山區,包括喬治亞語、車臣語、印古什語、阿瓦爾語、萊茲金語等30多個語種,主要語言採用以基里爾字母為基礎的文字。
現在使用人數最多的是漢藏語系,而印歐語系則分布最廣。印歐語系的使用者,集中分布在歐洲、伊朗大部及印度部分地區。在美洲、澳洲、非洲的部分,是後來的歐洲殖民者直接帶去。印歐語系具體包括:(1)拉丁語族。北支包括拉丁語、義大利語、法語、西班牙語、葡萄牙語等,南支有羅馬尼亞語。(2)日耳曼語族。西支包括歐洲的英語、德語、荷蘭語,南非的阿非利堪斯語、弗里西亞語;北支包括瑞典語、丹麥語、挪威語、冰島語;東支哥特語已消失;(3)凱爾特語族。不列顛群島上的語言,北支包括愛爾蘭語、蘇格蘭蓋爾語,南支包括威爾斯語、布列塔尼語;(4)波羅的語族。包括立陶宛語和拉脫維亞語。(5)斯拉夫語族。主要在巴爾幹半島和東歐,西支包括波蘭語、捷克語、斯洛伐克語、卡舒比亞語、盧薩提亞語,東支包括俄羅斯語、烏克蘭語、白俄羅斯語;南支包括塞爾維亞-克羅埃西亞語、斯洛維尼亞語、馬其頓語、保加利亞語。(6)希臘語;(7)阿爾巴尼亞語;(8)亞美尼亞語;(9)吐火羅語族。包括東、西兩支方言,均已消失。(10)伊朗語族。包括波斯語、普什圖語、俾路支語、塔吉克語、庫爾德語、奧塞梯語;(11)印度語族。包括印地語、烏爾都語、孟加拉語、旁遮普語、馬拉提語、古吉拉特語、比哈爾語、奧里亞語和拉賈斯坦語、僧伽羅語、吉普賽語等。
早期階段的印歐語系語言,共同特徵比較明顯,後來出現了廣泛面而明顯的的差別,但共有的一些語言結構,還是能夠找到,比如:語音方面都有較多的塞音,並有清濁對立,而擦音較少;元音系統較為嚴密,也有的既作元音又作輔音;鼻元音不普遍;沒有聲調,等等。語法方面名詞有性、數、格的變化,區分自然性別;動詞有人稱、數、式、態的變化。辭彙方面許多農業方面用詞比較相似,大多來源於某個早期共同形式。至於印歐語所用的文字,因時間、地域的關係,就有很多種,歐洲部分多用拉丁字母、基里爾字母,是從古代腓尼基字母派生出來的;伊朗語族古代曾用過楔形文字,現在用阿拉伯文字;印度語族曾用梵文,等等。
使用印歐語系的白人群體,所源出的祖先部族統稱為雅利安人,原居於現在俄羅斯南部烏拉爾山及附近的草原地帶,不清楚具體從什麼時候開始,這個部族有了語言,發展成今天的印歐語系。後來其部族中南侵印度的一支,曾自稱“雅利安人”,意思是“高貴的人”。可能近現代印歐語系的白人,覺得這個名字實在不錯,就沿用來稱呼他們共同的祖先部族,而非僅限於南侵印度的那一支。姑且如此吧,為了行文方便,我們也把印歐語系之祖先部族,取廣義統稱為雅利安人。
當古兩河流域、古埃及早已進入文明時代的時候,雅利安人仍在烏拉爾山附近的歐亞草原地帶遊牧。我們知道,原本整個人類都在遊蕩,那些最先找到好地方並定居下來,從發展種植業、蓄牧業、手工業入手,經過世世代代積累,等到能夠建造城市、發明文字、創立邦國,進而開展各種科教活動,等等,才算正式進入自己的文明時代。
約在公元前2000年,雅利安人的遊牧部族,為了尋找新的水源和牧場,為了尋找更廣闊的生存和發展空間,開始分批分期地離開原居地向外遷移,形成了一次世界性的遷徙浪潮。其中,居住在黑海沿岸的一支,從俄羅斯南部的庫班地區越過高加索山脈,進入小亞細亞的安那托利亞高原,與當地原居民雜居、融合,被稱為盧維人、帕來人、西台人、呂底亞人;居於黑海沿岸的另一支,進入巴爾幹半島的東北部,接著陸續分批進入希臘,被稱為希臘人,有很多分支。稍後,居於東歐草原西部的一批雅利安人,沿多瑙河向西遷移,翻越阿爾卑斯山進入義大利,被稱為拉丁人、薩賓人、翁布里亞人;另有一些雅利安人繼續向西、向北兩個方向遷移,形成了西歐的塞爾特人和北歐的日耳曼人,也有很多分支。居於裏海西岸的一批雅利安人分批南下,進入伊朗高原,被統稱為伊朗雅利安人,分出兩支進入兩河流域,被稱為米坦尼人、加喜特人;進入伊朗高原西北部的被稱為米底人,進入西南部的被稱為波斯人。約公元前1800年,又有一批雅利安人進入古印度西北部,被稱為印度雅利安人。
在漫長的歷史年代裡,雅利安人部族所到之處,有許多與當地原有居民,或者其他外來部族混血,如最早進入南歐的兩批與伊比利亞人有所混血;進入東歐、北歐、西歐、小亞細亞的部分,與匈奴、蒙古、突厥等阿爾泰語系黃種人有所混血;進入兩河流域的部分與閃米特人有所混血,等等,因此,廣泛散布的雅利安人,到後來產生了比較明顯的區別,已不都是所謂的“金髮、碧眼”了。
以雅利安人後裔為主體創造的古希臘文明、古羅馬文明,以及其他一些古文明,是在吸收當時、當地既有先進文明的基礎上,融合其部族特性發展起來的,曾對所在地區文明發展做出過貢獻。但後來西方出現過一種所謂“雅利安主義”,鼓吹雅利安人優越於同為白種人的閃米特人,優越於黃種人、黑種人、棕種人,就屬於搞種族主義了。二戰時,希特勒把這種“雅利安主義”推上邪路,到處尋找所謂純種的雅利安人,甚至一度鼓吹說,雅利安人系“亞特蘭蒂斯”神族的後裔,滿世界尋找具有神力的絕對純種雅利安人,結果又在哪裡呢?

簡史(10)古印度文明的更迭與延續

綿長高聳的喜馬拉雅雪山,將南亞阻隔出一塊次大陸,包括現在的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構成古印度文明的地理範圍。事實上,在現代民族國家形成之前,所謂印度多指一種泛稱,那裡人種混雜,文明更迭,邦國叢生,象是大熔爐一般,翻騰著人類文明的光華和煉獄。
古印度地區北有喜馬拉雅雪山,西有興都庫什山,古代的次大陸相對較為封閉,興都庫什山的開伯爾等山口,則成為從中東、伊朗進入其境的要衝,無論是遠古人類,還是後來入侵古印度地區者,均利用過這一重要的通道。境內大致分為南北三大部分:北部山區,為喜馬拉雅雪山的南坡;中部是印度河、恆河流域兩大水系,所流經的平原;南部則是德乾高原。溫迪亞山脈東西橫亘,成為南北交通的障礙,沿此線可以劃分成北印度和南印度。
印度所處的地理位置,應是遠古人類遷徙過程中,從西亞向東那條路線上的一個集散地。約公元前8000年的時候,這裡已經分布有棕色人種,包括蒙達人、奧朗人、比爾人、傑糾人、霍德人、孔德人、維達人等等,算作最早的原住民;這時,從地中海一帶陸續又遷來一批人,他們中的許多與原住民混血,操達羅毗荼語系,統稱為達羅毗荼人,包括泰盧固人、泰米爾人、馬拉雅蘭人坎納拉人等等。新來的達羅毗荼人,首先通過開伯爾等山口,進入印度西北部印度河流域(現在巴基斯坦境內)的上游,既與原住民混血,又對原住民驅趕,逐漸占據了整個流域。
到了約公元前3000年,可能還早一些的時候,達羅毗荼人開始建造城鎮,約公元前2500年時,已經到了相當發達的程度,廣布在西起今伊朗邊境、東到德里、北至喜馬拉雅山麓、南臨阿拉伯海,面積約130萬平方公里的大三角範圍里。在已知的200多座城鎮中,尤以哈拉帕與摩亨佐·達羅兩處規模最大,故稱為哈拉帕文化。
現在知道,他們所建城鎮的街道布局整齊,縱橫相交,房屋一般用磚建造,有的包括許多大廳和房間,有的屬於兩層建築,特別是具有良好的排水設備,但基本上沒有防禦及宗教設施。生產生活方面,灌溉農業、蓄牧業、紡織業、青銅製造業、車船製造業及其他手工業,也都達到了很高的水平,其印章文字尚未解讀。該文明產生於古兩河、古埃及之後,但明顯與二者不同,完全是獨立創造的文明,後期則與西邊的文明區域有貿易往來。
流域內的印度河及其支流,也象其他地方的河流一樣,經常地泛濫、改道,毀壞農田和居所,他們進行過多次重建。由於城鎮建造能力已處於同時代最高,就沒有新的發展,而是不斷地複製。再後來,由於地理氣候發生變化,以及向自然過度索取的原因,慢慢地,印度河文明由盛轉衰,農業無法提供足夠的食物來源,人口不斷地萎縮,生產生活水平不斷地下降,為了生存相互爭鬥、搶掠,最終走向末路。
約公元前1750年,印度河文明終於到了盡頭。在今天看來,似乎消失得有些突然。從發掘情況來看,部分人是在瞬間,毫無準備地時候死亡,可能與某種高溫有關,其中的謎團尚未破譯。事實上,達羅毗荼人並沒有滅絕,而是存留下來相當數量的後裔,直到今天仍在繁衍。
相對於那個時代,面積廣大而水平極高的印度河文明,除了留下些許痕跡,作為整體來講是中斷了,沒有能夠獨立發展下去。假設達羅毗荼人遷出印度河流域,去到條件更好的恆河流域,再複製並發展其文明,這種情況也是有可能的。不過,他們沒有那么幸運,因為就在這個時候,好戰的雅利安人來了。

簡史(11):古印度文明的更迭與延續(續)

約公元前2000年,一些操印歐語系的人群,大致從歐亞中部草原和黑海、裏海沿岸,開始四處遷徙。向南一路劫掠的那部分部族,有的沿途留下,有的繼續前行。約公元前1800年,這些部族中自稱“雅利安人”的一支,從現在的伊朗、阿富汗,超過興都庫什山之開伯爾等山口,就來到了印度河流域西北部,在那裡,碰到了皮膚棕-黑、鼻子扁平的達羅毗荼人,雅利安人將這些與自己迥然不同的人,稱為“達薩”,認為他們樣貌醜陋,說著“邪惡”的語言,隨即,對他們進行激烈的征服和驅趕戰爭,一直持續了許多個世紀。
自從發現了印度這塊好地方,雅利安人帶著他們的馬拉戰車和牛羊畜群,一波接一波地湧進來,成為“城市摧毀者”,他們劫掠並占領達羅毗荼人的城鎮和村莊,“達薩”或遭殺戮、或被趕走、或被奴役。曾經創造過輝煌文明的達羅毗荼人,整體上講算是比較溫順的部族,從他們所建城鎮沒有防禦設施,可以看得出來,內部少有大規模的爭戰,當面對好戰而殘酷雅利安人的進攻,就遭遇到滅頂之災了,其本已趨向衰落的文明被毀,一部分成為雅利安人的奴隸,一部分被迫大逃亡,東部恆河流域的平原也不能立足,只好去到了德乾高原的東南部山區,那裡自然條件惡劣,且有溫迪亞山脈為屏障,這才得以生存下來,達羅毗荼人以外的部分“達薩”,就是那些棕色人種(也稱澳大利亞人種),印度最早原住民中的一部分,也逃到了那裡,有些則是很前早就在了。
雅利安人在征服與驅趕“達薩”的過程中,於公元前1000年左右進入恆河流域,發現恆河流域條件還要好於前者,就占據這塊平原地帶,開始了相對定居的生活。古代雅利安人一直沒有占領溫迪亞山脈以南,屬於德乾高原的南部印度,而只是在北部印度的恆河流域、印度河流域發展。他們最初以畜牧業為主,馴養的家畜有牛、馬、羊等,尤以牛最為重要,經常進行“為了得牛”的掠奪戰爭,馬主要用來拉車作戰,可能是從遷徙路上學來,得以輕易戰勝秉性溫順的“達薩”,對“達薩”的屠殺,則顯得有點過分了。同時,因達羅毗荼人曾經存在相當高度的農耕文明,某些部族爭取到與雅利安人平等關係,相互之間遂有種族和文化上的融合,達羅毗荼人所創文明中的諸多因素,後來被雅利安人所吸收。
雅利安人活動歷史的部分內容,記載於後來的吠陀聖典當中。“吠陀”的意思是“知識”、“啟示”,主要包括《梨俱吠陀》、《娑摩吠陀》、《耶柔吠陀》、《阿闥婆吠陀》四部,先是口口相傳,後用比印度梵語更為古老,稱做吠陀梵語的文字寫成,與“吠陀”對應的歷史時期,就是印度所謂的吠陀時代。其中,《梨俱吠陀》最古,有關內容在公元前1500年左右形成,全部編成於公元前900年左右,後來就把公元前1500-900年這段,稱為梨俱吠陀時代或早期吠陀時代。《沙摩吠陀》、《耶柔吠陀》和《阿闥婆吠陀》大體形成於公元前900年左右,《阿闥婆吠陀》最晚集結完成於公元前600年左右,就把公元前900-600年這段,稱為後期吠陀時代。
根據上述典籍的描繪,可見吠陀時代的主要特點,就是戰爭非常頻繁。早期吠陀時代的戰爭,剛開始主要在雅利安人與“達薩”之間進行,後來,在雅利安人各部落之間,也不斷發生掠奪財富和爭奪土地的戰爭,並且戰爭的規模越來越大。從前期吠陀時代的末葉,到後期吠陀時代之初,雅利安人陸續進入農耕社會,鐵的使用逐漸普及,除了種植大麥、小麥等農作物,水稻也逐漸得到栽培,蓄牧業繼續發展,牛仍然具有很高地位。而持續不斷的戰爭掠奪,給雅利安僧俗貴族帶來巨大財富,其權勢也相應地不斷增大,原先經濟上平均、政治上平等的氏族社會,慢慢地出現裂痕並走向終結。
在後期吠陀時代,隨著雅利安人在印度取得絕對統治地位,其在數量上卻屬於少數派,而要統治廣大的下層民眾,自然就需要是讓廣大民眾相信,人是生而不平等的,人在現世的社會地位、各種遭遇,都是前世注定、不可違背的事情,按照神的安排就行了,沒有必要與命運抗爭。那么神所安排的社會地位不同,就在現世中形成了嚴格區分等級的種姓制度。
種姓在梵語中稱為“瓦爾納”,意為色、種、質。種姓系統級制度具體如下:第一等級叫做“婆羅門”,是獨攬宗教事務的祭司階層,其在社會中的地位最高,有些可以參與政事;第二等級叫做“剎帝利”(羅惹尼亞),是以部落首領為首的武士集團,手中掌握著軍政大權;第三等級叫做“吠舍”,指的是有公民權的雅利安平民,從事農業、畜牧業和商業等;第四等級叫做“首陀羅”,包括被征服的土著居民,以及一些貧困的雅利安人,他們中的大多數屬於無公民權的奴隸。此外,還有進不了種姓的一種人,就是作為“不可接觸之人”的賤民(旃荼羅),多為印度最早原住民中的棕色人種,其他四個種姓的人不與他們交往,喝水不能共用一口井,賤民踩到其他種姓人的影子會被處死。
(種姓制度現已廢除,但殘餘影響仍在且深。)

“婆羅門”階層獨攬宗教事務,他們所奉行的宗教,稱作婆羅門教。婆羅門教源自雅利安人的原始宗教“吠陀教”,其經典即前面所提到的吠陀四書。
在吠陀教主張多神信仰,名義上地位最高的,是具有“天國統治者”之稱的伐樓那神,他是支配自然萬物、維護社會秩序的“大王”、“牧主”,但對此神並不看重。重要的大神主要有四位:(1)戰神兼雷神因陀羅。他是雅利安整個部落的保護神,具有絕對權威和最大職責,保護子民不受侵犯,而且四處征戰、開疆拓土,為子民們贏得牧場、牛羊和奴隸;(2)祭司和火神阿耆尼。他是雅利安人家庭的保護神,為家庭成員提供火種,用來做飯、取暖、燒荒、耕作,以及恐嚇和驅散野獸,家庭成員們要崇拜火神,圍坐在一堆堆祭火四周舉行儀式祈福;(3)酒神蘇摩。他是戰神因陀羅和火神阿耆尼的得力助手,因陀羅喝了蘇摩酒,就能勇氣倍增所向無敵打勝仗,阿耆尼喝了蘇摩酒,火勢會更旺招來各路神靈賜福;(4)童神雙馬。他也是戰神因陀羅和火神阿耆尼的得力助手,幫助因陀羅治療戰場上的傷兵,協助阿耆尼保護家庭成員免遭病痛折磨。
上述四位大神中,尤以戰神兼雷神因陀羅地位最高,能力最大,是他南征北戰、打敗敵人,而工藝神陀濕負責製造武器,三個利普神為他製造戰車,他還劈開他劈開大山,使被困在石頭裡的水噴涌而出,奔騰著流向大海,形成包括“聖河”恆河在內的七條大河,又用金剛杵掘開河岸,使七河之水隨意流淌,灌溉農田,滋潤牧場。除了上面這些神靈,雅利安人還崇拜太陽神、月亮神、風暴神、河流神等等。其宗教儀式中,吸收了達羅毗荼人的洗浴成分,通過淨身洗去髒物和雜念,這也與印度氣候炎熱有關;很多人圍著祭火膜拜神靈,祭司口中念念有詞,吟唱著歌頌神靈的詩篇。
婆羅門教在奉吠陀為“天啟的經典”的同時,後來又新創作了梵書、奧義書等,成為一個比較完備的宗教體系,其中,吠陀是用於祭祀歌頌神靈的詩篇;梵書是對祭祀儀式的規定,以及對祭祀儀式、頌神詩篇所作的解釋,奧義書原為梵書之一部份,因其思想卓越而獨立出來。
婆羅門教之初主要有三大教義:(1)“吠陀天啟”:即吠陀歌頌神靈的宗教詩篇,被看作是神的啟示,成為對神崇拜的理論基礎;(2)“婆羅門至上”:這也是神的啟示,把人們嚴格劃分為四大種姓和賤民,前三等級的主體為雅利安人,享有宗教的再生權,死後可以轉世,作為祭司階層的婆羅門,地位最為崇高;非雅利安人為主體的奴隸“首陀羅”和賤民,神只讓他們活一生,死後不再轉世,這些都是神的旨意;(3)“祭祀萬能”:是指在神與人的關係中,人對神祭祀系宗教第一目的,天神、人、世界皆因祭而存在,天神也不能不受祭祀的約束。婆羅門的宗教儀式,包括祈願、讚嘆、供牲、祀火、念誦等等,並可以通過修禪定(瑜伽功)的冥思式修行,以求得與神靈接觸、共住,因所修功力的深淺不同,死後所住的天界也不相同。
與新的社會發展形勢相適應,特別是宗教辯思不斷深入,婆羅門教也隨之創新發展,體現在奧義書中主要有兩點:(1)真心的梵我論:“梨俱吠陀”中具有一元傾向的創造宇宙之神,經同奧義書加以理論化,使之成為宇宙的本原,為神秘的大實在,稱之為“梵”,當其顯現為人格化的神,他就是梵天。而人的生命的本質稱為“我”,在生死輪迴的過程中,人在迷惘中敬神、修行和探索,就能夠體會到“我”與“梵”原是同一,故說“我者梵也”,達到了這種梵界,就是“最高的歸宿,最上的妙樂”。(2)業力的輪迴說:是人生死輪迴的歷程中,現世的“我”受到自身行為的限制,則“我”之未來的身分如何,取決於現世“我”的行為也就是“業力”。奧義書將業力說與真我論相結合時,就認為雅利安人、首陀羅人都不過如此,只要憑藉修行而悟到真“我”,都能進入到永世不死、無窮輪迴的梵界,反之現世的“我”因自身修為業力低下,都將失去永世不死、無窮輪迴的資格。這一點似乎吸收了佛教的某些觀點,為婆羅門教發展成為印度教提供了契機。
婆羅門教對原先吠陀教諸神及其地位,進行了一些變通和調整,主要崇拜三大神:(1)梵天。這是新創造的一個大神。吠陀教中對宇宙的創造者缺乏明確界定,婆羅教對這個問題作出了闡述,稱梵天是宇宙的創造者和最高主宰,世界萬物皆為梵天所創,而且只有梵天是實,其他一切皆為虛幻,現世“我”只有修行到最高境界,才能與梵天同住;(2)毗濕奴。原為吠陀教中的太陽神,到婆羅門教時地位提高,成為維護宇宙的大神。說大神毗濕奴躺在大蛇阿南塔盤繞如床的身上沉睡,在宇宙之海上漂浮,每當宇宙循環的周期一“劫”(相當於人間43億2千萬年)之始,毗濕奴一覺醒來,從他的肚臍里長出的一朵蓮花中誕生的梵天,就開始創造出世界,毗濕奴負責維護世界,但到了一劫之末時,大神濕婆將世界毀滅,大神毗濕奴反覆沉睡、甦醒,宇宙不斷循環、更新。(3)濕婆。前身是吠陀教中的風暴之神魯陀羅,吸收了達羅毗荼人原有生殖之神“獸主”的成分,在吠陀時代已成為天神樓陀羅,到婆羅門教中就演變成濕婆,兼具生殖與毀滅、破壞與創造雙重性格。他額上的第三隻眼能噴出毀滅一切的神火,世界一劫結束時,他毀滅世界,之後世界重生。他是苦行之神,終年在喜馬拉雅山上的吉婆娑山修煉苦行,通過最嚴格的苦行和最徹底的沉思獲得最深奧的知識和神奇力量。他也是妖魔鬼怪的統帥,妖魔鬼怪都受制於他。他還是舞蹈之神,創造剛柔兩種舞蹈,被譽為舞王。
婆羅門教屬於多神教,但有了一個創造宇宙的神。這些神讓宇宙輪迴,也可讓人的生命輪迴,人在現世的業力之因,又成為來世報應之果。神把現世的人分成不同的等級,規定了各自遵循的行為規範,也就是所謂的“法”(達摩),各個等級只有按照這種“法”行動,才能得到所謂的“善”報。為了表示對諸神的敬奉,婆羅門教主張殺生祭祀,甚至殺人祭祀,這體現了婆羅門教的野蠻性。

在古印度整個吠陀時代的9個世紀當中,相較於之前達羅毗荼人創造的印度河流域文明,顯然相差太遠,除了雅利安人對“達薩”的殺戮、驅趕、奴役,以及雅利安人之間相互爭戰,雅利安人的吠陀教、婆羅門教,同樣充滿原始與野蠻。印度河流域輝煌不再,次大陸的向恆河流域轉移,南部印度則仍然落後。公元前517,波斯帝國占領西北部,當地居民為外族所統治。
公元前600-400年,雅利安人主要在恆河流域,開始建造一些城鎮,創立一些奴隸制邦國,爭霸奪得混戰不堪,史稱列國時代。這些邦國中的“十六大國”分別是:鴦伽、摩竭陀、迦屍、居薩羅、跋祇、末羅、支提、跋沙、居樓、般闍羅、阿濕波、阿般提、婆蹉、蘇羅婆、乾陀羅、劍浮沙。其政體包括君主制和共和制兩種類型並存,君主制的象徵是世襲的王權,共和制的國家是貴族共治,在“十六大國”中,只有拔只和末羅兩國是貴族共和國,其餘都是王國,主要有迦屍、居薩羅、摩竭陀、跋沙和阿般提等國,迦屍很早被居薩羅吞併,後四個是當時所謂的“四大強國”,以摩竭陀的勢力最大,後來其他三強都被摩竭陀吞併了。除了這“十六大國”之外,還有一些小國或自治族,例如釋迦、毛利耶等,林林總總有二三十個。
當其亂世之際,婆羅門教橫行,廣大民眾陷入苦海,反對婆羅門教的派別開始出現,如耆那教等,但影響最大的當屬佛教。佛教的創立者是釋迦小國的太子,屬“剎帝利”種姓,姓喬達摩、名悉達多(公元前566年~公元前486年),成道後被尊稱為“釋迦牟尼”,意思是“釋迦族的聖人”。傳說釋迦牟尼在29歲,有感於人世生、老、病、死等諸多苦惱,捨棄王族生活,出家修行,35歲時在一棵菩提樹下大徹大悟,遂創立佛教,在印度北部、中部恆河流域一帶傳教。
佛教產生的社會基礎,是隨著一些城市的出現和商品貿易,“吠舍”階層積累起很多財富,雖然不是什麼貴族,在社會上的地位卻日益提高,特別是建立邦國後王權得以伸張,以王卿貴族為代表的“剎帝利”等級,更是極力反對“婆羅門至上”。無力改變苦難處境的廣大民眾,也希望在宗教領域找到一條出路,尋求一點安慰。因此,很多人對婆羅門教提出了質疑,為佛教的產生和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
佛教在反對婆羅門教的三條綱領方面,核心是反對“婆羅門至上”,把等級劃分重新調整,原居第二等級的“剎帝利”變成第一,原先第一等級的“婆羅門”變成老二,其他的不動,但常把“吠舍”稱為長者或居士。所謂“眾生平等”,是為了扳倒“婆羅門”,聯合其他力量時的宣傳而已。
佛教關於宇宙、眾神、劫數、輪迴、修行、業力、因果等,基本照搬婆羅門的那一套,沒什麼新鮮東西,唯一的區別就是反對“婆羅門至上”,重新排一下座次。為了維護“剎帝利至上”,佛教也跟婆羅門教一樣開始忽悠,形成所謂的“四諦說”:(1)苦諦。講人生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五蘊盛之苦,是為“八苦”;(2)集諦。講人生受苦的原因,都是由於“欲愛”而集起,有了欲愛的時候,一有表現就要造業,一造業就要產生果報,有了果報就要有輪迴,一輪迴就要重新受苦。(3)滅諦。講的就是涅槃了,說要解脫人生諸苦,證得“真理”(阿羅漢果),達到涅槃境界。涅槃境界就是現世的人死了後,既不再生也不再滅,超脫生死果報的一種境界。(4)道諦。講修行的方法,有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等“八正道”。佛教的“四諦說”是在對種姓等級重新排了座次之後,再要求人們各自認命,意思是:你的苦我佛是了解的,苦的根源是因為你有欲愛嘛,滅了自己的欲愛去修行,到時候一死百了,就不用再為後世操心了。佛教雖然打出過“眾生平等”的口號,其實是和婆羅門教一樣的混蛋邏輯,當後來伊斯蘭教徒在印度把佛教滅掉,反而是婆羅門教吸收佛教的騙子理論,然後換了個名字叫印度教了。

古印度列國時代,歷經爭霸兼併,後來摩揭陀獨大。該國建於公元前544年,勢力擴展到恆河流域,公元前450年定都華氏城,公元前413年被難陀難陀推翻。公元前325年,東征的馬其頓國王亞歷山大從印度河流域撤走,在旁遮普設總督並留下一支軍隊,旃陀羅笈多率領當地人民起義,驅逐馬其頓人。公元前321年,旃陀羅笈多攻占華氏城,廢掉難陀王,自立為摩揭陀國王,因旃陀羅笈多出身於養孔雀的家族,史稱孔雀王朝,共有9任國王。賓頭沙羅統治時期,孔雀王朝控制了印度河平原、恆河平原、孟加拉灣、德乾高原,成為古印度歷史上第一個大帝國。第三任阿育王在位(公元前273年-前232年)期間,他殺死99個兄弟奪得王位,發動戰爭使數十萬民眾喪命之後,選擇了皈依佛教,並將佛教定為國教,同時寬容耆那、婆羅門、阿耆昆伽等宗教,使印度出現了短暫的興盛局面。阿育王死後,印度重歸分裂。公元前230年,安達羅王朝在南部德乾高原建立,延續到公元225年,南印度還建立了羯陵迦等國;西北部則被波斯人、塞人占領。公元前185年,孔雀王朝的普西亞米陀將軍趁閱兵之機,殺掉了最後一位國王普里哈多拉達,次年創立巽加王朝,其一方面彈壓佛教,一方面致力復興婆羅門教,公元前73年,甘婆王朝取代巽伽王朝,公元28年,甘婆王朝被南部的安達羅王朝所滅。
屬突厥遊牧部落的大月氏,初居中國敦煌、祁連山一帶,因被匈奴擊敗西遷,公元前130年到了中亞阿姆河流域,公元前125年征服南面的巴克特利亞,統治整個阿姆河、錫爾河流域,大月氏人分為五部,公元45年,貴霜部的首領丘就卻,擊敗另外四部統一大月氏,定都今阿富汗的喀布爾,建立貴霜帝國。丘就卻之子閻膏珍(公元65-75年)南侵印度,占領到恆河上游地區。迦膩色伽一世(約公元78-102年)期間,向北吞併錫斯坦,向西打敗帕提亞,並繼續南征印度,占領到恆河中游地區。公元150年代,貴霜帝國的疆域西起鹹海,東至蔥嶺,南括印度河、恆河流域,統治了中亞和北印度。後因受波斯薩珊帝國打擊,境內紛紛起義,公元425年亡於新興的噠人(白匈奴)。貴霜帝國敬奉佛教,促進了佛教的傳播,此時亦傳入中國。
貴霜帝國衰落消亡後,印度地區又回到小國林立。其中的摩揭陀國王旃陀羅·笈多一世(約320-330年)定都華氏城,建立笈多王朝。沙摩陀羅·笈多(約330-380年)採取武力征服政策,基本統一了北印度。旃陀羅·笈多二世(超日王,380~415在位)時期,除西旁遮普和克什米爾外,北印度盡收笈多王朝版圖,在孟加拉灣和阿拉伯海沿岸也有外貿港口,笈多王朝達到鼎盛,之後日漸衰落,加上外族入侵,疆域越來越小。
嚈噠人即白匈奴,原居塞北的遊牧民族,後來向西跨過阿爾泰山,425年滅亡貴霜帝國,占據中亞地區,大月氏人的地方改稱“粟特”。白匈奴以現在的阿富汗為中心,四處擴張,南侵印度,約500年時占領印度北部和中部大部分地區。528年,北印度聯軍打敗了白匈奴,但笈多國家經啞噠人打擊後,內部各小邦紛紛獨立,陷入分裂混戰之中。570年笈多王朝的統治結束。笈多王朝分裂後,其中的一個小邦發展為戒日帝國(606-647年),戒日王驅逐白匈奴,統一了北印度,建都曲女城。戒日王統治期間,中國唐朝的玄奘來訪。戒日王死後,印度再次陷入分裂。8世紀時,拉齊普特人統治的各個小國混戰,拉齊普特人原系古吉羅人遊牧部落,後與當地貴族融合,種姓方面多以軍事為職業,8-10世紀期間,先後爭霸的國家有三個。
就在印度地區紛紛攘攘,城頭變幻大王旗的時候,伊斯蘭教的勢力正在迫近......

伊斯蘭阿拉伯帝國滅亡波斯薩珊帝國後,683年占領阿富汗地區,消滅那裡的佛教,實行伊斯蘭化。波斯巴爾赫貴族的一位後裔薩曼,原信祆教,後改信伊斯蘭教,874年,其重孫奈斯爾在阿富汗獨立建國,是為薩曼王朝(874-999年)。薩曼王朝的一位官員阿爾普特金,於962年自稱加茲尼(今阿富汗境內)國王,建立了加茲尼王朝(874-1160年),其女婿蘇布克提金(976~997年)在位期間,發動一系列遠征,攻入北部印度的平原,占領旁遮普地區。蘇布克提金的兒子馬哈茂德(997~1030年) 在位時,加大了對印度的征伐力度,他劫掠了比姆納格爾,屠殺所有居民,燒毀印度廟宇,搶劫財寶而歸,以後每年他都到印度屠殺劫掠,1001年,他在旁遮普設立伊斯蘭省;1026年,攻占位於阿西阿瓦爾的索那斯神廟並毀滅之,後來又占領了古吉拉特和曲女城,所到之處推行伊斯蘭教,印度的居民受到脅迫,加上伊斯蘭教不強調等級劃分,改信者較多。馬哈茂德死後,其兒子們陷入內訌,加茲尼王朝走向衰落。
此時,今阿富汗西部的古爾王朝(1148-1215年)興起。古爾王朝是波斯人購買突厥奴隸組成軍隊,逐步發展起來的伊斯蘭突厥王國,於1151年攻陷加茲尼王朝的都城。其統治者穆罕默德·戈里從1175年開始攻人印度,占領木爾坦,隨後繼續向南部進軍,攻占要塞烏齊和巴哈瓦爾普地區;1179年在白沙瓦建立軍事基地;1181年在旁遮普的錫爾科特建立要塞;1186年,擊敗了加茲尼王朝最後的軍隊,取代了馬哈茂德家族在旁遮普的統治;1192年在塔拉夫戰役中,打敗了德里的印度國王普里斯維,使德里成為穆斯林的統治區域;1194年,打敗印度的比納爾斯和卡諾沃王國。古爾王朝在進攻印度的過程中,同樣大開殺戒,甚至懸賞印度人的首級,有一次達18萬之多。而古爾王朝很快也陷入內憂外患,1215年被中亞的花刺子模所滅。
德里被攻陷以後,從1206-1526年的320年間,德里先後更迭的共有5個王朝,統稱為德里素丹國或德里素丹時期。1206年,古爾王朝素丹吉亞斯丁·穆罕默德在出征花刺子模時被殺,國家陷於分裂,古爾王朝駐德里的總督、突厥奴隸出身的庫特布丁·艾伊拜克(1206~1216)宣布獨立,自立為素丹,占有以德里為中心的廣大地區,建立印度歷史上第一個伊斯蘭教國家。德里素丹國經歷了5個朝代,即:奴隸王朝(1206~1290)、卡爾基王朝(1290~1320)、圖格魯克王朝(1321~1414)、賽義德王朝(1414~1451)、羅第王朝(1451~1526)。德里素丹國前130年間,不斷擴張版圖,最強盛時西起印度河流域,東至今孟加拉地區,北抵喜馬拉雅山下,南至科佛里河流域;後190年間社會矛盾突出,政治不太穩定,逐漸走向衰落。
1398年,帖木兒率大軍侵占德里,劫掠財富,殺死俘虜約10萬,便利圖格魯克王朝崩潰。1399年,帖木兒離開德里時,留下部將吉德爾汗鎮守印度北部新征服區。1414年,圖格魯克末代素丹馬哈茂德三世去世,吉德爾汗便自立為素丹。吉德爾汗宣稱自己是穆罕默德的後裔,因而他所建立的王朝被稱為賽義德王朝。後來北印度分裂為孟加拉、古吉拉特、馬爾瓦、克什米爾、拉其普坦等小國,彼此混戰;南印度的德乾高原也脫離了德里的控制。
伴隨著伊斯蘭教勢力的擴張,中亞、印度的佛教遭到沉重打擊,伊斯蘭軍隊對佛教實行滅教政策,屠殺佛教教徒,摧毀佛教寺廟,一些佛教徒改信伊斯蘭教或印度教,15世紀時,以伊斯蘭教軍隊摧毀印度最後一座佛教大寺廟超岩寺為標誌,佛教在其本土基本滅絕。而德里素丹國通過恐怖統治和推廣宣傳,奠定了伊斯蘭教在印度的地位,對後來的印度社會政治制度和社會生活產生過重要影響。伊斯蘭的滅佛行動,以及對其他異教徒的迫害,使得印度從那時起,就形成了至今難以化解的宗教和民族仇恨。

1504年,帖木兒的後裔巴布爾,一舉奪取阿富汗重鎮喀布爾、加茲尼等城市,在那裡統治了20餘年。1525年,他率軍越過開伯爾山口攻入印度;1526年,巴布爾趁羅第王朝內亂之機,在德里附近的帕尼帕特戰役中,率軍擊潰羅第王的朝軍隊,隨後占領德里,滅亡德里素丹國,建立起莫臥兒帝國(1526~1858年),推行伊斯蘭化。
1530年,巴布爾死去,其子胡馬雍年輕時沉湎於吸食鴉片,阿富汗酋長曬爾·沙趁機奪權,對德里進行了重建,實行了一些改革措施。胡馬雍不甘心失去王位,在波斯組織了一支軍隊,12年後殺回印度復辟,8個月後意外死亡,其在流放中生下的兒子穆罕默德即位,是為阿克巴大帝(1556-1605年在位),他曾使莫臥兒王朝達到全盛,占領了除麥瓦斯的拉其普特小王國以外的印度全部領土;阿克巴大帝完成印度統一後,僅保持一支精幹常備軍,減輕民眾的負擔,印度經濟出現繁榮局面,成為當時世上最富裕的國家之一。阿克巴在宗教方面持中立立場,希望化解印度諸多宗教之間的宿怨,結果遭到極端伊斯蘭教徒的反對。1600年,代表西方殖民勢力的東印度公司成立。阿克巴1605年死於兒子賈漢季的囚禁。
賈漢季在位期間(1605-1627年),帝國在其嚴厲統治下繼續發展。賈漢季死後,其子沙·賈汗(1627-1658年在位),立即殺死所有兄弟,廢除宗教和解政策,再次大規模迫害異教徒,他為皇后瑪梅塔茲·莫哈兒修建了泰姬陵,奢糜放縱揮金如土的生活,將阿克巴和賈漢季兩朝積累的財富揮霍殆盡。沙·賈汗也是死於兒子的囚禁,奧朗則布(1658-1707年在位)是一位虔誠的伊斯蘭教徒,他在位期間多次發動對異教徒的聖戰,強迫印度人皈依伊斯蘭教,奧朗則布死後僅七年,莫臥兒帝國分崩離析,印度陷入內亂。
1740~1761年期間,德里的莫臥兒皇帝先後成為入侵印度的波斯人、阿富汗人及馬拉特封建王公的傀儡,莫臥兒王朝名存實亡。1764年,莫臥兒皇帝阿拉姆沙布克薩爾戰役中,向英國東印度公司投降,莫臥兒王朝淪為英國殖民者的附庸,名義上存在到1858年。此後,印度成為西方國家的殖民地,1947年英國撤離時,將伊斯蘭教的巴基斯坦從印度分離出來,當時的巴基斯坦包括孟加拉,後印度於1971年將孟加拉從巴基斯坦分離出來;英國並留下克什米爾問題,由印度、巴基斯坦共治,至今仍未徹底解決。現印度國內人種、民族混雜,宗教派別林立,印度教、伊斯蘭教、基督教、錫克教、耆那教等難以和解,從而為印度發展造成極大的困擾。

簡史(12):東南亞國家相關歷史文化介紹

東南亞包括中南半島和南洋群島兩個組成部分,現在共有11個國家,中南半島5個:越南、泰國、寮國、緬甸、高棉;南洋群島6個:馬來西亞、新加坡、汶萊、印度尼西亞、菲律賓、東帝汶。除東帝汶以外的那10個國家,現均為東協成員國。廣義上的東亞包括東南亞、東北亞,現在的東北亞包括中國、日本、韓國、朝鮮、蒙古五國。東南亞是中國的近鄰,東協與中國聯繫日趨緊密,這裡對其簡史作一介紹。
從東南亞的地理位置來看,當是遠古人類遷徙的一處重要跳板,一是向南進入澳洲等地,二是向北進入東北亞。後來,由於大洪荒時代的到來,部分人群從現在中國南方地區,逃回到東南亞;中國秦漢時大舉南征,部分人群(時稱百越)為躲避戰亂,而去到了東南亞;中國唐宋以後海外貿易頻繁,部分人經商去到東南亞;後來又有戰亂等原因,一些人選擇闖南洋去到東南亞;古代印度對東南亞影響較大,從古印度地區有人遷居東南亞;大航海時代的西方殖民者,也陸續去過東南亞。由於歷史上的複雜原因,現在東南亞地方的人種,以黃色人種與棕-黑色人種的混血為多,此外,還有少數血統相對純正的黃色人種、棕-黑色人種,而白色人種的因素亦有少許。
東南亞語言語系方面,包括馬來-玻里尼西亞語系、澳斯特羅·亞細亞語系、漢藏語系、印歐語系四大部分:(1)馬來—玻里尼西亞語系。又稱“南島語系”,分布於印度洋、南太平洋、北太平洋南部地區,西至非洲東南的馬達加斯加島,南至紐西蘭,東至智利的復活節島,北至夏威夷和台灣,包括印度尼西亞、美拉尼西亞、密克羅尼西亞等語族。形成這一狀況的大致過程是,古代印度尼西亞的部族擅長航海,並且喜歡在海洋中漂流探險,到公元前4000年左右的時候,造船航海水平已然很高,陸續到達過這一廣闊海域的諸多島嶼。東南亞部分屬於印度尼西亞語族,包括印度尼西亞語、爪哇語、巽他語、米沙鄢語、菲律賓語、馬都拉語、馬來語等,現在主要分布在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菲律賓等國。(2)澳斯特羅·亞細亞語系。又稱“南亞語系”,包括孟·高棉、馬六甲、尼科巴、蒙達等語族。孟·高棉語族分布於從印度東北部,到高棉和越南等東南亞許多地方,主要語言有越南語、高棉語、孟語、巴拿語、帕科語、克木語、佤語、德昂語、塞當語、奇勞語、比爾語、布朗語等;馬六甲語族分布於馬來西亞的大陸地區和泰國的最南端,主要有塞芒語、薩凱語、雅昆語、塞諾語;尼科巴語族分布於安達曼群島南部的尼科巴群島和蘇門答臘西南部,主要有卡爾語、喬拉語、特雷薩語等;蒙達語族主要分布於印度中部和東北部,東南亞很少。(3)漢藏語系。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人群從中國分期分批帶去。(4)印歐語系。大航海時代以來,西方殖民者帶去。
東南亞的文化具有多樣性,系本土文化、印度文化、中國文化、伊斯蘭文化以及西方文化的複合體。其本土文化表現在本土建築等方面,歷史上這一地區曾經陸續建立一些邦國,相互有過征服戰爭,你來我往、更迭演化,各自文明發展程度不盡相同,古代文明西有印度、北有中國,相比之下東南亞難以超越,反而受外來影響非常突出。由於古代中國王朝的主要精力,在於抗擊北方遊牧民族入侵,對東南亞地區並不太在意,只有古代越南受中國文化影響較深,自中國秦漢至五代,大多時期納入中國王朝版圖,元朝時獨立但系中國王朝蕃屬國,直至1884年法國殖民者占領越南,現在越南實行社會主義制度,宗教以佛教和天主教影響最大,其次是基督新教和儒學。古代東南亞國家普遍受印度文化影響,體現在宗教方面,婆羅門教(後為印度教)、佛教先後傳入東南亞,產生的歷史影響較為深遠,現在緬甸、泰國、寮國、高棉的主要宗教都是佛教,基本沒有宗教衝突,泰國南部伊斯蘭教與佛教則有糾葛,曾經造成慘劇的發生。
伊斯蘭教概由阿拉伯商人帶去,首先在馬來半島紮根。據馬可·波羅遊記的記載,1292年他作為中國皇帝使臣到訪時,發現馬來西亞開始出現伊斯蘭教村莊。後伊斯蘭教在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汶萊和菲律賓,逐漸取得了宗教統治地位,但各有不同的發展特點:(1)印度尼西亞。已實行政教分離,現有80%的居民信奉伊斯蘭教,16世紀以來西方殖民者帶去基督教,目前在馬魯古群島安汶地區,穆斯林勢力與基督教勢力相當,雙方經常爆發衝突,引發宗教與政治事件。東帝汶地區天主教分離運動由來已久,於2002年得以獨立建國,因經濟發展不佳、社會矛盾突出,2006年曾爆發大規模騷亂;(2)馬來西亞。現在實行君主立憲制,伊斯蘭教為官方宗教,占人口比例57.6%的馬來人90%以上信奉伊斯蘭教。曾因排華分離出以華人為主體的新加坡,於1965年獨立建國;(3)汶萊。位於加里曼丹島北部,1363年建立的汶萊王朝傳承至今。15世紀伊斯蘭教傳入蘇丹,1888年淪為英國的保護國,1984年宣布完全獨立,奉行“馬來化、伊斯蘭化和君主制”政策;(4)菲律賓。現實行共和體制、政教分離。13世紀下半葉,伊斯蘭教隨阿拉伯商人傳入菲律賓,14-16世紀,在南部和馬尼拉相繼興起蘇祿、馬京達瑙、棉蘭老和馬尼拉4個伊斯蘭素丹國,16世紀下半葉,西班牙天主教殖民者入侵併迅速占領菲律賓中北部,扼阻了伊斯蘭教自南向北部的傳播勢頭,西方殖民者推廣天主教,壓制伊斯蘭教,目前菲律賓居民中85%信奉天主教,信奉伊斯蘭教的僅占5%,其勢力退守南部棉蘭老島等地區,卻意圖在菲律賓復興伊斯蘭教,使得宗教衝突至今不斷,為此先後造成十幾萬人喪生,給菲律賓經濟社會發展造成極大破壞。

簡史(11):東南亞國家相關歷史文化介紹(續)

關於東南亞各國簡史,順便也作一介紹。
(一)越南。最早居民為棕色人種和矮黑人,後被入侵的印度尼西亞人征服同化。公元前600-400年間,越人、泰人相繼遷來,與原住民廣泛混血,形成叫做“甌雒”的部落聯盟。公元前214年,中國秦朝南征後設定南海、桂林、象三郡,涵蓋越南地區。公元前207年建立的“南越國”,屬於中國王朝的一個地方割據政權,公元前111年,漢武帝派兵消滅之,包括越南地區在內,統一納入王朝直接管轄;679年唐朝設定安南都護府,至五代時期越南地區均屬中國郡縣,史稱“郡縣時代”。968年越南地區的丁部落首領,趁中國地方勢力割據之機建立丁朝,國號“大越”,973年宋太祖冊封丁部落首領為安南郡王,與中國王朝保持“藩屬關係”,後幾經改朝換代,存在過丁朝、前黎朝、李朝、陳朝、後黎朝、阮朝,1803年清朝改其為越南國,封阮福映為國王,越南之名由此確定。1858年法國以保護傳教士為由入侵越南,1884年使其淪為法國保護國。二戰時1940-1945年間,越南淪為日本殖民地。1945年越共首領胡志明發動“八月革命”,阮朝末代皇帝退位,越南民主共和國誕生。1945年法國軍隊再次入侵,1954年越南北方獲得解放,法國勢力撤出。1955年美國在越南南方扶植親美傀儡政權,1961年美國發動“特種戰爭”,1964年開始轟炸北方,次年美國海軍陸戰隊登入越南,全面發動局部戰爭,越共奮力抵抗,中國抗美援越,1973年美國戰敗簽約,1976年越南正式統一,建立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現實行社會主義制度。
(二)寮國。1-12世紀,寮國地區的主要居民為孟-吉蔑人,逐漸建立一些奴隸制小國。6世紀,中南半島上真臘興起,占領萬象以南的寮國地區。10世紀以後,相繼遷入寮國地區的泰佬人興起,建立許多小國,1353年孟斯瓦國王子法昂首次統一寮國全境,建立了以佬族為主體的瀾滄王國,奠定現代寮國的疆界。15世紀,由於內訌以及越南、暹羅(今泰國)、緬甸入侵,寮國一度衰落,1713年分裂為三國鼎立,1776年被暹羅控制。1860年代法國開始向寮國滲透,1893年武力脅迫寮國併入法屬印度支那聯邦(今越南、寮國、高棉)。1940-1945日本入侵占領寮國,1946年法國武力重返寮國,1953年法國承認寮國獨立,1954年,美國插足寮國扶植親美勢力,寮國陷入內戰, 1973年內戰各方停火,1975年廢除君主制,建立寮國人民民主共和國,現實行社會主義制度。
(三)高棉。公元前6-前5世紀,高棉人的祖先高棉人(又稱吉蔑人),由中國雲南一路南遷,到達今高棉和越南南部一帶,建立扶南國。68年,一個名叫混填的印度人,來到扶南娶女王柳葉為妻並成為國王,史稱混氏王朝。201年大將范蔓自稱“扶南大王”,史稱范氏王朝,對外實行兼併擴張,疆域包括現在高棉和越南的南圻,後陷入分裂。410年陳如成為扶南王,史稱跋摩王朝。550年剎利氏在扶南北方建立真臘,640年左右征服扶南,建立統一的高棉王朝,史稱真臘王國,710年前後分裂為水、陸真臘,802年重新統一,史稱吳哥王朝,中國明朝萬曆年間改稱高棉,1432年被暹羅(今泰國)征服控制大部,丟失吳哥後將都城遷往金邊續存,史稱金邊王朝並傳承至今。1863年高棉被迫成為法國的保護國,1940-1945年間被日本占領,同年法國武力重返,1954年高棉王國贏得獨立,現實行君主立憲制,佛教為其國教。
(四)泰國。古稱暹羅。6世紀,孟人在湄南河下游建立墮羅缽底國。10世紀時,高棉人吳哥王國崛起,征服墮羅缽底。13世紀時暹羅的泰族興起,1238年打敗吳哥王國的軍隊,建立素可泰王國,倡導佛教,統一文字。14世紀中葉,湄南河下游建立大城王朝,1378年征服素可泰,至17世紀時控制今泰國大部領土。1767年大城王朝的都城被緬甸軍隊攻破,1767年鄭信率軍殲滅緬甸守軍,建立吞武里王朝,1770年重新統一國家,後因其統治不穩定,1782年被民眾推翻,昭丕耶卻克里建立曼谷王朝。1896年曼谷王朝與英、法簽約,成為英屬緬甸和法屬印度支那之間的緩衝國,是東南亞唯一沒有淪為殖民地的國家。1932年泰國君主專制被推翻,改行君主立憲制,並延續至今。目前,宗教仍在泰國占據重要地位,佛教為其國教。
(五)緬甸。主要民族的祖先來自中國地區:公元前2000年始,原居中國華南和滇西一帶的孟·高棉語族人,包括孟人、崩龍人、佤人、克倫人等相繼遷入緬甸境內定居;公元前400年始,原居中國西北的藏緬語族人(氐羌部落),包括欽人阿拉乾人緬人、景頗人等陸續南遷,於公元100年前後進入中國雲南和緬甸境內定居;公元1世紀始,原居中國雲貴高原一帶的壯侗語族人,包括撣人、克耶人等進入緬甸境內定居。此外,印度雅利安人、達羅毗圖人也有遷入緬甸者。上述各路人群在緬甸境內形成135個民族,主要語言屬於漢藏語系。緬甸地區形成統一國家時間較晚,是1044年緬王阿奴律陀在蒲甘(今卑謬以北)創建,史稱蒲甘王朝,1287年元朝軍隊大舉入侵,撣人趁亂奪取政權,蒲甘王朝終結,進入撣族時期。1531年緬人莽應體再度統一緬甸,成立東吁王朝,後與泰族大城王國等發生戰爭,實力衰落陷入分裂,於1752年消亡。1752年緬人雍籍牙打敗孟人,在貢榜創建國家,史稱貢榜王朝,因爭奪泰國控制權與英國交惡,1824-1826年、1852年、1886年英國三次打敗緬甸,貢榜王朝滅亡,緬甸被英國設為印度一個省。1942-1945年間,緬甸被日本占為殖民地,二戰後英國重返控制緬甸,緬甸經過鬥爭,於1948贏得獨立並建立緬甸聯邦, 1974年改稱緬甸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1988年改回緬甸聯邦,政府由軍隊控制,佛教具有特殊地位。2008年緬甸通過新憲法,將更名為“緬甸聯邦共和國”,實行總統制,宣稱將於2010年舉行多黨制全國大選。
(六)馬來西亞。最早居民為棕色人、小黑人,多被同化於外來早期馬來人。約在公元前2500年,大批原始馬來人從今中國雲南一帶,一路遷徙來到馬來半島,公元前1500年左右與原住民混血成為早期馬來人。公元前300年開始,從雲貴高原又有移民不斷遷來,再度融合部分早期馬來人。1100年開始,從蘇門答臘和爪哇移居馬來半島和馬來人逐漸增多,其與先前的馬來人一起,在中國、印度兩種文化的薰陶下,逐漸形成獨立的馬來民族,現在占到馬來西亞總人口的58%。目前占馬來西亞總人口33%的華人,最早遷入始於公元1世紀,多數是從1840年左右開始大批遷入,當時主要是躲避戰亂,作為商人、勞工而去。占9%的印度人於公元前300年開始陸續遷至。約公元前2世紀下半葉,該地區出現最早的奴隸制葉調國,公元3-7世紀出現受印度佛教影響的一些奴隸制王國,如西爪哇的達魯曼、中爪哇的訶陵等,7世紀中期,出現以蘇門答臘巴鄰旁(巨港)為中心的三佛齊王國,長期向中國王朝進貢。阿拉伯商人傳來伊斯蘭教之後,三佛齊的一個王子拜里米蘇拉,於1400年建立了馬六甲蘇丹國,很快占領原三佛齊統治地區,伊斯蘭教得以迅速推廣。1511年,葡萄牙人從海上遠征而來,攻占了馬六甲並作為其東方領土的首府。1596年荷蘭人到來,經過爭奪,葡萄牙人的領地只剩下帝汶,其餘的歸屬荷蘭人統治,還有分裂後的數個小國。英國崛起後,於1824年取代荷蘭的在該地區的霸權。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日本取代英國的統治,至1945年日本戰敗撤離。二戰後英國重新控制該地區,直至1955年馬來亞獲得獨立,為對付印度尼西亞共產主義運動,1963年決定建立馬來西亞。
(七)新加坡。原屬馬來亞、馬來西亞,以華人為主體,1955年獲得自主權,1963年加入馬來西亞,1965年退出馬來西亞獨立建國。
(八)汶萊。8世紀開始有人定居,現在主要為馬來人、華人、印度人。該地區長期受中國文化影響,13世紀後逐漸伊斯蘭化。1383年建立蘇丹國並傳承至今,其國王麻那惹加那乃曾於1408年訪問中國,1425年逝世後安葬於南京。14世紀,汶萊伊斯蘭教蘇丹國擺脫爪哇的控制,至16世紀版圖曾包括今菲律賓南部以及今馬來西亞的沙撈越和沙巴。1888年汶萊淪為英國的保護國,1929年詩里亞市發現石油,使汶萊成為一個富國。1959年與英國簽訂條約,汶萊獲得半獨立,英國握有汶萊司法終審權)。1984年汶萊獲得完全獨立。
(九)印度尼西亞。古印度尼西亞人遷徙頻繁,現在人種、語系等與馬來西亞大致相同。一世紀佛教傳入印尼,五世紀開始出現最早的王國,如加里曼丹東部的古戴王國和西爪哇的達魯瑪王國,七世紀在蘇門達臘的巨港出現強大的三佛齊王國。8-9世紀,夏連特拉王朝統治爪哇大部地區,以佛教立國。1293年爪哇建立起麻喏巴歇王國,並把勢力擴展到巴利島、蘇門答臘、婆羅洲等地。13世紀末伊斯蘭教傳入印度尼西亞並廣泛傳播。1596年荷蘭人入侵後,於1602年成立 “聯合東印度公司”,對印度尼西亞進行長達350年的殖民統治。1942-1945年期間被日本占領。1945年印度尼西亞爆發八月革命,宣告獨立並成立印度尼西亞共和國。 1947年、1948年荷蘭先後發動兩次殖民戰爭,迫使印度尼西亞於1949年簽訂《圓桌會議協定》,印度尼西亞成為聯邦共和國,並參加荷印(尼)聯邦。1950年蘇加諾宣布成立統一的印度尼西亞共和國,1954年宣布取消荷印(尼)聯邦關係,1956年廢除《圓桌會議協定》,至此贏得完全獨立地位。
(十)東帝汶。1509年葡萄牙軍艦首次抵達帝汶島,後來荷蘭人逐漸控制印度尼西亞。1859年葡萄牙、荷蘭兩國簽訂協定,西帝汶由荷蘭統治,東帝汶由葡萄牙統治。1942年日軍侵占東帝汶,二戰後1945年葡萄牙重新統治東帝汶。1975 年葡萄牙放棄對東帝汶的管理,同年印度尼西亞軍隊占領東帝汶,1976年印度尼西亞宣布東帝汶為其第27個省。1991年在東帝汶首府帝力,發生印度尼西亞軍隊屠殺東帝汶民眾事件,1992年東帝汶爭取獨立的游擊隊領袖古斯芒被捕。1996年東帝汶天主教貝洛和獨立運動流亡領袖奧爾塔獲得當年的諾貝爾和平獎。1999年印度尼西亞和葡萄牙同意東帝汶就前途問題舉行全民公決,印度尼西亞軍警撤離。2002東帝汶正式獨立建國。
(十一)菲律賓。原住民為古印度尼西亞人,現在主要由馬來人、印度尼西亞人、華人、阿拉伯人、西班牙人組成。據中國史籍記載,10世紀以前,菲律賓民都洛島出現過一個麻逸國。據菲律賓史籍記載,12世紀班乃島上建立了最早的部落聯盟“馬迪亞斯”。1380年伊斯蘭教傳入菲律賓,自南至北建立過一些小的蘇丹國。1521年麥哲倫首次航行抵達菲律賓薩馬島,1565年西班牙人占領菲律賓宿務島,1571年占領馬尼拉,大力推廣天主教,自北向南壓制伊斯蘭教。1896年菲律賓人開始了抗西獨立戰爭。1898年美西戰爭爆發,西班牙戰敗,以2000萬美元將菲律賓賣給美國。1942年日本進攻菲律賓,駐菲律賓美軍投降,日本占領至1945年。1946年美國宣布給予菲律賓獨立地位。

簡史(12):東北亞文明的融合、傳承與發展

遠古人類進入東北亞地區,主要有三大路徑:(1)以南亞、東南亞為跳板北上,一條線途經青藏高原,來到現在中國西北地區;一條線沿西太平洋海岸,來到現在中國南部區域,一條線從海上進入台灣列島、日本列島、朝鮮半島;(2)以西伯利亞為為跳板南下,進入現在中國東北地區,從這裡再向西、向南遷徙,與(1)中北上的人群相遇;(3)以中亞為跳板,向東遷徙與其他人群相遇。其遠古遷徙歷經好幾萬年,受這一區域自然條件影響演化為黃種人,他們在漫長的歲月里四處遊蕩,長期處在原始的食物採集階段,直至文明曝光的到來。即使是在文明時代,與這一區域相關的遷徙也不曾停止,直到今天仍在繼續。
東北亞歷史上主要形成兩大語系:(1)漢藏語系。包括漢語語族、藏緬語族、苗瑤語族、壯侗語族(或稱侗台語族、侗泰語族、台語族),共約250個語種,各語種間既有許多共同的特徵,也有著許多共同的發展規律。語音方面,每個音節有固定的聲調是其重要特點,早期沒有聲調,後期普遍有聲調,這與其他語系明顯不同而自成一系;語法方面,以固定詞序和虛詞、量詞、助詞等,作為表達語法意義的重要手段;辭彙方面,大多由單音節的單純詞和多音節的複合詞組成。漢藏語系使用者眾多而集中,主要在現在中國地區,東南亞、南亞也有分布,這反映了漢藏語系族群間的歷史親緣關係,以及遷徙與交流。(2)阿爾泰語系。包括突厥語族、蒙古語族、通古斯語族,各語族間同出一源還是由於借用,而形成一些共同特點,這個仍有爭論。現在其共同特點是:語音方面,各語言都有元音和諧律,即元音分為陽性和陰性,這與原始阿爾泰語一致,故名。大多都有16個輔音;語法方面,都是粘著語,以在詞根之後加構詞附加成分作為派生新詞的主要手段,以在詞幹之後加語法粘附成分作為形態變化的主要手段;辭彙方面,共有一批常用詞,特別是第一、二人稱單、複數的人稱代詞。至於朝鮮半島、日本的語言,大致劃入通古斯語族,但歷史上受中國大陸和太平洋島嶼的影響較深,又都使用過漢字,其各自的特性如何定位尚存爭論,有主張劃分為韓日語族者,待定。現在阿爾泰語系在亞、歐均有分布,歐洲部分主要是突厥、蒙古語族,歷史上匈奴、突厥、蒙古先後西征歐洲,因此不難理解。
在包括中國、日本、韓國、朝鮮、蒙古所在的東北亞地區,古代文明以中國為中心,形成十分明顯的中國文明圈。因此,關於東北亞地區古文明的概述,當以中國古文明為主線,這是毫無疑問的事情。
公元前8000年左右,中國地區開始出現原始農業,大地灣、磁山、裴李崗、北辛、賈湖、龍虬莊、彭頭山、渠南、跨湖橋、河姆渡等遺址均有發現,栽培作物北方主要為粟類,南方主要是稻類。到了公元前5000-4000年時,原始農業已有相當發達,黃河流域為主形成北方粟作農業,黃淮地區為主形成粟、稻混作農業,長江流域為代表形成稻作農業,由此奠定中國傳統農業的大致格局。
中國新石器時代(約公元前6000-前2000年)的黃河中游,裴李崗文化(公元前5550-前4900年)、仰韶文化(公元前5000-前3000年)、中原諸龍山文化(公元前2900-前2000年)一脈相承;黃河下游有後李文化(公元前6300-前5600年)、青蓮崗·北辛文化(公元前5600-前4300年)、山東龍山文化(公元前2500-前2000年)前後互繼;長江中游有屈家嶺文化(公元前2550—前2195年)、石家河文化(公元前2600─前2000年),長江下游有河姆渡文化(公元前5000-前4000年)、以及馬家浜文化、良渚文化(公元前3300-前2200年);燕山以北、遼河上游流域有紅山文化(公元前4000~前3000年)。新石器時代中後期,上述三大文化區域相繼開始出現城市,凌家灘遺址(約公元前3500年)、丹土遺址(約公元前2000年)等,都是已經發掘的遠古城市。上述文化各有中心,具有一定的區域性,但有相同之處且非常顯著:
(1)玉文化。從北到南都推崇玉石,選擇石之美者,視作天地精華的結晶,製作成精美的玉器,用作溝通人神的聖物、祭祀神靈的禮器,從而開啟了中國玉文化的源頭,成為中國文化從一開始,就有別於世界其她文明的顯著標誌之一。
(2)龍圖騰。圖騰一詞源自印第安語“totem”,意為“親屬”、“標記”。古人比較原始,其宗教最初也比較原始,解釋“自己從哪裡來”(宗)時,普遍認為是神造,於是選擇某些事物,賦予其神力並加以崇拜,並形成作為部族的圖騰標誌。遠古時中國的圖騰崇拜很多,取自天上、陸地、水中的都有,後來龍圖騰地位上升,從南到北有了共性,例如在紅山文化區發現了玉豬龍。“龍”之一字,《說文解字》中說:“龍,鱗蟲之長,能幽能明,能大能小,能長能短,春分而登天,秋分而入淵。”由此推斷,遠古中國人因農事、觀天象,將天空分為28天宿,再劃作4個大區,即東方蒼龍、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北方玄武,概取形似命名,春分時東方蒼龍的角宿首現夜空(二月二、龍抬頭),秋分時沒於地平線以下,周而復始,對指導農業生產尤為重要,距今6000年左右的西水坡遺址45號墓中排放的星圖,顯示至少到那個時候,中國古人對於天象的觀念已經形成。這也不難理解為什麼逐漸尊崇龍圖騰,而使其他圖騰漸居其下或消亡。自古尊崇龍圖騰,自稱龍的傳人,是為中國人及其文化的根本標誌。
(3)祭祖先。遠古時期人類生產力低下,處境艱難,對於生命繁衍十分看重,因而產生生殖崇拜,這是一普遍現象。由母系氏族進入父系氏族社會後,家庭相對穩定,對父系祖先的崇拜日盛,而中國地區尤為強烈,可能在這片廣闊而缺乏屏障的區域裡,各部族規模較大而競爭激烈,出於維繫本族生存出發,對內凝聚、對外排斥,因而過度崇敬和祭祀祖先,並形成了揮之不去的一種文化,直至今天亦然。中國人的姓在前、名在後,先說你出自哪家,再談你叫個啥名,與一些國家和地區名在前、姓在後迥然不同。祭祖先也是中國文化的一個重要表征,這一現象曾阻礙古民族之間的融合,但也增強了中國民族的持久性和連續性,使得這些古老民族成為歷史長河中的強勢民族,傲立於世界的東方。
這裡僅列出三個方面的特點,以說明中國文化的獨特性,這在嚴格意義上的文明尚未出現之前,其源頭已經充分地顯現。
上面提到的諸文化的創造者們,不斷地拓展各自的活動區域,最終產生了碰撞與融合。黃河中游的仰韶文化早期,就出現了裂變的分支,一支是廟底溝類型,其繼承者後來稱作黃帝部落聯盟,從現在的甘肅東部、陝北一帶,沿黃河以北向東北拓展,在今河北石家莊一帶與紅山文化相遇;另一支為半坡類型,其繼承者後來稱作炎帝部落聯盟,從現在的陝南一帶,沿黃河以南向東南拓展,在今山東泰山一帶與後來被稱蚩尤九黎部落聯盟相遇,並南下與長江中游文化的繼承者後來稱作三苗部落聯盟相遇。相遇的結果一方面是相互影響與融合,另一方面是碰撞與戰爭。
傳說是在公元前2600年左右,當時蚩尤九黎部落聯盟聯合三苗部落聯盟,起初打敗炎帝部落聯盟,炎帝部落聯盟向黃帝部落聯盟求救,炎黃聯合抗擊追進的蚩尤部落聯盟,發生了著名的涿鹿之戰,結果是蚩尤戰敗被殺,蚩尤九黎部落聯盟與三苗部落聯盟被打散,有的加入到炎、黃部落聯盟,有的向南逃亡。炎帝部落聯盟發現黃帝部落聯盟是個威脅,隨即進攻黃帝部落聯盟,結果在阪泉之戰中被黃帝部落聯盟打敗,炎帝部落聯盟合併於黃帝部落聯盟,合稱炎黃部落聯盟,連同收服的周邊部族,成為後來華夏民族的共同先祖,後世“炎黃子孫”的說法由此而來,這種說法是一種高度的概括,事實上華夏民族的先祖並不僅限於此,而是一開始就是融合的產物,並且一直不斷地融合吸納,最終發展成為世上最為龐大的民族。再者,後世關於炎帝、黃帝、蚩尤的傳說,其實是對當時幾大部落聯盟及其首領的一種稱呼,而關於那些戰爭的史實部分,考古學上已獲取了一些證據,無論戰爭細節如何,古人們出於爭奪地盤的本能而戰,則是符合邏輯的。
通過不斷的戰爭和教化,逐漸形成的華夏民族占據中原之地,即以河南為中心的黃河中下游地區。所謂華夏之說,華的本意是服飾華美;夏的意思是大。夏最初作為一個民族的稱謂,是指黃帝直系後裔的部族,因其顯赫一時而自稱為夏,而部落聯盟中其他的部族,各有自己的名稱,如後來取代夏朝建立商朝的商族,取代商朝建立周朝的周族,等等。那時候,部落聯盟的首領稱為帝,意為天子,代表上天行使部落聯盟的一些管理職責。因處於原始氏族公社階段,部落聯盟也實行原始的民主制,帝的職位由加盟部落的首領輪流擔任,一般上一任提名,屆時開會正式推舉產生,上一任提名有通過的,也有通不過的,這種不成文的制度就是“禪讓”,一直實行到夏王朝的建立,絕非僅由黃帝的子孫擔任。
後來又輪到夏族的禹當上部落聯盟首領,已經是又一次大洪水泛濫,而禹治水的時代了。由於禹帶領人民治水有功,被尊稱為大禹,大禹也因此被推舉為部落聯盟首領。那時人們的條件簡陋,治水屬於了不起的大工程,在組織實施這項浩大的公共工程中,大禹自然被賦予比以往更大的權力,同時,為了征服仍不歸順的九黎、三苗部族,大禹率領其部落聯盟大舉征戰,更使其獲得集權並初具王權性質,表現就是為了懲罰不聽號令者,已經專門制定了刑罰措施,大禹曾在塗山大會諸侯,還把天下分為九州,這種集權為王朝的建立奠定了基礎。
中國遠古就有天下的概念,這一概念是不斷擴大的,首領稱為天子的傳統由來已久。原本天下為公,天子代表上天履行管理職責,憑藉實力與威望讓其他部族信服,依靠為其民眾謀取福祉贏得擁護,但隨著現實生活的需要,當原始公社制度解體,天子越來越集權,特別是設定了刑罰之後,天子的職責演化為職權,權力的比重越來越明顯,王權的產生實屬必然。大禹曾把天子之位讓於伯益,但又讓自己的兒子啟參與處理事務,結果啟也不是無能之輩,就把各項事務處理得很好,慢慢地架空了伯益,待大禹死後,啟利用大禹的聲望和自己的作為,獲得了大多部落的支持,再武力討伐不服者,從而當上了夏王,這樣就打破實行已久的禪讓制,代之以王位的世襲制,標誌著中原地區原始氏族公社制度的解體,和王朝國家的正式建立。
 夏朝實則始於大禹,從公元前2070-前1600年,總計470年;共傳14代,歷經禹、啟、太康、仲康、相、少康、予、槐、芒、泄、不降、扃、廑、孔甲、皋、發、癸17個王。其疆域最大時,包括現在長江以北的湖北、河南、安徽、山東、河北、山西、京津和陝西、江蘇的一部分,約210萬平方公里。夏王朝先後在陽城、酌鄩、安邑等地建都,二里頭遺址即酌鄩。夏朝統治中原地區,得交通往來、文化交流之便利,綜合實力較強,遂以天下中心自居,周邊部族除了臣服加盟者,一律稱為四夷:東有堣夷、萊夷、淮夷、風夷、黃夷、於夷、白夷、赤夷、玄夷陽夷、方夷,北有皮服島夷,西有崑崙、析支、渠搜,南有卉服島夷、三苗、和夷、裸國。夏(華)夷之辯也是由來已久,人們為此爭吵不休,其實後來隨著王朝更替,所統治的地理範圍不斷演變,文化上的同化、融合持續推進,華夷的範圍相應演變,直至失去本來的意義。
夏朝的統治家族成為王室,王室分封一些諸候方國,大多由原部落聯盟中的部族首領擔任,稱“伯”或“牧”,諸侯之下是大夫,即各大家族的族長,正所謂“夏王有天下、諸侯有國、大夫有家”。諸候和大夫比照夏王室實行世襲制,從而建立起一套等級制度,夏王室地位最高,其次是諸侯,再次是大夫。維持這種等級關係的核心是宗族關係,因而姓氏有著特別意義,夏王分封諸候時,除了保持其原來的姓,還以封國建立新氏,大夫以邑為氏。在各個等級之間,依姓氏的區別嚴格建立各自的宗族關係,並根據親屬關係的遠近,劃分出甸、侯、、要、荒五服流傳至今。夏王朝建立了行政、軍隊、監獄、司法等國家機器,對違反法令者處以刑罰的同時,也強調文治的重要性;其對曆法進行總結形成“夏小正”,後期使用乾支紀年,夏曆流傳發展至今。但無論如何,夏王朝並沒有萬世長存,一是因為王室中出現暴君,引發民眾的不滿與反抗;二是天下還有新的崛起者,完全有能力取而代之。
商族原系東夷中玄夷的一支,因當年追隨大禹治水有功,曾被封於商(今河南商丘南),故名。到了商族首領湯的時候,商已成為一個較強的方國,而夏王朝日益腐朽,夏王的暴政引發眾叛親離,畢竟王權也需要擁戴,否則天下不服。商湯看到機會來臨,遂以德立威,厲兵秣馬,臨近部落多有歸附,同時,不斷消滅夏王朝的一些方國,“十一征而無敵於天下”。1600年進攻夏王朝的都城,雙方在鳴條決戰,商滅夏,湯率軍回到都城亳邑,大會天下諸侯,正式建立商王朝。商王朝自公元前1600-前1046年,共歷554年,傳了17世、31個王。商朝的疆域南到湖北、北到遼寧、西到陝西、東到海濱,除了包括夏朝統治範圍,還包括現在的陝西、江蘇大部,以及遼寧,甘肅,湖南,浙江,四川的一部分,總面積約320萬平方公里。商朝注重祭祀,稱天有上帝、地有下帝,下帝為上帝之子,祭天與祭祖合一,多憑神的啟示做事,重占卜留下甲骨文,行政方面實行內、外服制度,內服是由商王直接統治的王畿地區,外服由諸候(邦伯)管轄;經濟上實行貢納制度,還有勞役租,商在夏的基礎上發展青銅器製造業,達到當時世界的頂峰。到了商紂王時統治殘暴,加征賦稅,導致國內反抗,周王朝趁機取而代之。
周族是夏族的近親,商滅夏以後,周族遠避西北渭河流域。周族逐漸強盛起來,商朝進行壓制,將周族的首領姬昌囚禁於羑里七年,姬昌在此推演八卦成64卦,後周族贖回姬昌,姬昌起用姜子牙,暗中積蓄力量推翻商朝,姬昌死後其子姬發接任首領,在盟津召集八百諸侯會師盟誓伐商,公元前1045年兵出潼關,公元前1046年與諸候聯軍攻打商都,在牧野之戰中擊敗商朝軍隊,商紂王自殺,商朝亡、周朝立。周朝始於公元前1046年,終於公元前256年,總計790年,號稱800年基業,系中國歷史上享祚最長的王朝,傳了30代、37個王。周期分作兩個階段,即西周(公元前1046-前771年)、東周(公元前771-前256年),東周又分為春秋(公元前770-前476年)、戰國(公元前475-前221年)兩個時期,最終秦建立起統一大帝國。
周朝在吸收夏、商發展成果的基礎上,積極加以探索創新,形成了治國的具有鮮明特點,主要有四大制度,即封建制、宗法制、井田制、禮樂制,對後世中國社會影響很大。
(1)分封制。就是周王室把統轄的疆土,分封給自己的同姓和有功之臣,在封地上建立諸侯國,以屏天子,並按天子、諸侯、大夫、士(軍人)、庶民的等級世襲爵位。周初分封71個諸候國,其中15個兄弟國、40個同姓國。夏、商時也封諸候,主要是對同盟部族建立方國的認可,其數量眾多、規模不大、各有己姓;周朝分封以同宗同姓為主,數量相對有限,諸候國有些實力,共同維護周王室、抵禦外部入侵。東周時期,周王室衰微、控制力下降,諸候國相互爭霸,後來諸候國相互兼併,開始了以統一為目標的戰國時代,結果秦國廢掉周王室,並統一當時其他六國,秦國實行郡縣制,天子直接管到各處基層,是為真正意義上的大一統。漢朝以後均以郡縣制為根本,並行類似周朝的分封制。
(2)宗法制。就是按照血統遠近以區別親疏的制度。這種觀念早在父系氏族時期已有萌芽,夏、商均予繼承發展,周朝使之趨於完備。宗法制的核心是嚴格嫡、庶之辨,實行嫡長子繼承制,從始祖的嫡長子開始傳宗繼統,並且依此類推、世代如此,宗法制依靠血緣親疏關係劃定等級地位,有利於規範王室、貴族內部秩序,防止爭權奪利。宗法制被以後各朝沿用,當然例外的情況時有發生,象有為有名的唐太宗李世民,就是通過政變奪得天子之位。
(3)井田制。周朝時道路和渠道縱橫交錯,把土地分隔成方塊形似“井”字,因此稱做“井田”。井田屬周王、諸候所有,分配給領主及其庶民使用,土地在一定範圍內實行定期平均分配,領主不得買賣和轉讓井田,還要交一定的貢賦,領主指揮庶民集體耕種井田,周邊為私田,中間為公田。夏、商時實行八家為井、同養公田,公有成分較多,周初與此類似。周朝公田之外也有私田,而且私田的成分越來越大,主要是新墾田多歸領主私有。戰國時期各國為了調動生產積極性,以增強本國實力與他國戰爭,紛紛變法實行土地私有制,秦漢以後確定下來。土地私有化之後有利於發展農業生產,但也造成土地周期性兼併過度,屢屢引發農民起義,成為改朝換代的一個重要原因。商之代夏、周之代商,則是奴隸制下方國之間爭奪宗主權,只不過周得天下以後,實行了更為可控的分封制。
(4)禮樂制。周朝制定禮制,詳細規定了吉禮(祭禮)、凶禮(喪禮)、軍禮(行軍,出征)、賓禮(朝覲,互聘)、嘉禮(婚宴,加冠)等,使貴賤有差、尊卑有別、長幼有序,實行所謂“刑不上大夫,禮不下庶人”。在以“禮”來區別宗法遠近等級秩序的同時,又以“樂”來和同共融“禮”的等級秩序,兩者相輔相成。
在東周的時局動盪中,周王室的文化典籍流入社會,特別是易的哲學思想,從不同側面啟發了眾多求知者,形成諸子百家爭鳴的文化爆炸,易因此被奉為中國文化之根。實際上易的形成,經歷了漫長的歷史時期,傳說最早為伏羲氏所創,具體過程不可考也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易反映了中國古人的智慧,它創立了中國的天文學概念,發明了數學上的二進位,概括了治理國家、管理團隊的有效模式,創立了表象與規律、變與不變的辯證唯物主義哲學。古時易的原理被用來占卜,以作行為處事的參考依據,雖然非常普遍,實際上事在人為,周武王伐紂前,姜子牙占卜時得了大凶卦,姜子牙信了嗎?沒有,姜子牙把龜殼摔在一邊,說討伐紂王事屬必然,是為蒼天百姓著想,豈能為了一個龜殼,而破壞這場聖戰?
春秋時的孔子有感於禮崩樂壞、倫理無常,以周朝禮樂制為基礎,加以系統地理論化,使之成為一門以社會倫理為主的儒,孔子還為作易傳,將易經納入儒學經書,這說明易是儒的啟蒙源頭,但儒主要側重於社會倫理部分,遠非易的博大精深可比。漢朝開始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雖有利於維護大一統,但不利於學術的全面發展,甚至會把中國文化引入歧途。因為易本身強調變與不變的辯證關係,豈能片面化、僵硬化、固定化?因此而言,當儒最終不能適應社會發展變化,並直接阻礙歷史發展潮流的時候,儒自然就被會人們所否定,時至今日,儒的社會、經濟基礎以至小到家庭結構的基礎,都已經不復存在了。同時,畢竟儒脫胎於易、禮,又歷經兩千年的浸潤,其關於如何做學問、如何為人等方面,還是深深地影響了中國人,特別是仁、義、禮、智、信的倫理哲學,並沒有也不會過時,也就是說。
對作為社會倫理學的儒,現在需要吸取其精華,剔除其糟粕。學說必須順應歷史發展潮流,這是規律性;學說不適應現實時就要改革,這就是變。另一方面,假設儒永遠徹底地、完完全全地被否定,也並不意味著中國文化的被否定,在儒產生之前,中國的歷史文化存在,根本就沒有儒的什麼事,以後沒有了儒的什麼事,中國文化照樣發展。儒之外的諸子百家,象法家、兵家、縱橫家,那一家也不比儒家差,儒之所以被統治者選中獨尊,是為了維護其統治,如此而已。有的人把儒等同於中國文化,認為儒被歷史否定的部分,意味著中國文化的衰亡,這個邏輯是極端錯誤的,也是非常可笑的,因為儒根本不能和中國文化劃等號。儒不但不能和中國文化劃等號,也不能和易的博大精深相比,易研究的問題是哲學問題,是關於道的問題,是戰略層次的問題,儒只是一種術或者器,與儒一個層次的社會倫理學說還有很多,自然科學也是一樣,屬於術或者器的層次。
易居上位,但不能完全代替下位,根本不是一回事,因為哲學雖然智慧,具體問題仍由相關學科解決。易被奉為中國文化的源頭,並非僅指周易,易最初只有代表陽(天)、陰(地)的符號,組合而成八卦,到了周朝疊加成為64卦,再疊加的話會產生更多卦,它本身有個發展過程。易雖被奉為中國文化的源頭,但也是中國文化的全部,因為任何一個國家、民族的哲學,都不代表其文化的全部,它只是文化當中的哲學部分。中國文化的內涵之豐富,實難一言以蔽之,就拿中國飲食文化來講,也難找出一個代表,不象韓國的泡菜。
公元前2070年夏王朝建立時算起,到公元前221年秦帝國完成真正意義上的統一,總共花了1849年的時間。從夏朝時的夏夷之辯,到東周春秋時各國自稱諸夏,到秦帝國完成統一時華夏民族的形成,可謂一個漫長的歷史過程。秦王嬴政將傳說三皇五帝中的皇、帝合併,以皇帝作為對自己的稱呼,夢想秦帝國千秋萬代,自稱始皇帝、史稱秦始皇。秦統一文字和度量衡,特別是統一文字對於促進民族及文化融合,歷史影響極為深遠,使各地能夠通過文字交流,不管你說的是什麼方言、什麼鳥語,用文字表達出來意思都是一樣,傳到越南、朝鮮、日本等國照樣可行。
只不過,秦統一戰國七雄中的其他六國之後,對征服地區實行暴政統治,以至發生焚書坑儒的事件,後陳勝、吳廣揭竿而起,留下“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千古絕響,其雖未得以成就大業,但漢高祖劉邦終滅秦帝國,並再次完成統一建立漢帝國。漢初奉行黃老之道休養生息,至漢武帝時獨尊儒術,傾力打擊北方入侵的遊牧民族匈奴,有關情節參見前面所述。漢帝國在抗擊匈奴的過程中,匈奴稱其漢兵為漢人、漢子,華夏民族自此又稱漢族,二者可以通用,到了近現代,漢民族與國內其他民族,為捍衛家園共融成為中華民族。漢朝當時為聯合月氏夾擊匈奴,漢武帝派張騫出使西域,了解當地風土人情。終以“犯我強漢者、雖遠必征”之志,降服逐走匈奴,統轄西域地區,開拓古代絲綢之路,通過中亞使歐亞大陸貿易相通,促進了中西經濟發展和文化交流。漢帝國的疆域進一步擴大,至於再以後又是王朝更迭、分合交替,具體歷史情節不必逐一細說,凡我中華民族、龍的傳人,必不忘本國本族歷史,無論自豪與自卑、快意與感傷,都須曉得青山依舊在!
話說周滅商後,商朝三賢之一的箕子,帶領5000族人遠去朝鮮,周武王封其朝鮮侯國,都城在今平壤,由此開啟了朝鮮半島的文明史。朝鮮人傳說天神桓雄與熊女結合而生的王儉,於公元前2333年在大同江以北、遼河以南的區域,建立了一個古國即檀君朝鮮,此系神話傳說;又稱箕子到來後,檀君朝鮮的首領主動迴避,把朝鮮讓給了箕子。箕子朝鮮期間,推行商時文化,至今仍然尚白,都是商時文化的遺存。箕子朝鮮延續了800年左右,到了漢高祖劉邦在位期間的公元前195年,原燕國亡民衛滿率軍千人攻入朝鮮半島,占領平壤滅亡箕子朝鮮,建立衛滿朝鮮,統治半島北部地區,公元前109年漢武帝派軍征討,滅亡衛滿朝鮮,在其地設樂浪、臨屯、玄菟、真番四郡,史稱“漢四郡”。
其時中國東北地區,尚有鮮卑(東胡)、扶餘(移貊)、肅慎三族。其中,鮮卑在西,有關情況見前面所述;肅慎在東,後來發展成為滿族,曾入主中原建立中國史上最後一個王朝;扶餘在中,公元前2世紀建立邦國,漢朝時置入玄菟郡,同時漢朝也對其冊封,史稱北扶餘;公元前86年,北扶餘內篡,其王向東遷移建立東扶餘;東扶餘的一位王子朱蒙因受排斥,南下去到卒本地區,於公元前37年建立卒本扶餘即高句麗,高句麗對外擴張,逐步蠶食漢四郡,擺脫漢朝控制,至313年完全吞併漢四郡,後滅亡北、東扶餘,向南抵達漢江流域;公元前18年,朱蒙的第三個兒子溫祚王帶領一批高句麗人南下,在漢江盆地建立起南扶餘即百濟,後占據朝鮮半島西南部;半島南部原有馬韓、辰韓、弁韓“三韓”,馬韓系北方南遷居民規模最大,辰(秦)韓自稱秦人後代,弁韓系原中國楚人後裔,三韓中部分被百濟統治,部分占據半島東南部建立新羅。高句麗、百濟、新羅並稱前三國。
各扶餘原為中國地方政權,唐朝時中央政府予以收復,唐朝與新羅聯合夾擊高句麗、百濟,唐朝派薛仁貴東征,於660年滅百濟,668年滅高句麗,設安東都護府統轄其地,將扶餘人部分遷入中原同化,部分由唐冊封的渤海國(698年—926年)統治,部分與突厥、新羅融合。676年唐朝撤離原百濟地區劃歸新羅,新羅統一半島大部。900年新羅境內建立後百濟國,918年建立高麗王朝,與新羅並稱“後三國”。高麗935年滅新羅,936年滅後百濟,再度統一朝鮮半島,建立高麗王朝。高麗王朝993年臣服中國北方政權遼國,1127年臣服金國。1273年被蒙古帝國吞併。1356年恭愍王恢復高麗王朝。1392年高麗大將李成桂發動政變自立為王,改國號為朝鮮,取“朝日鮮明”之意,定都漢陽,史稱李氏朝鮮。1443年,朝鮮世宗頒布訓民正音,半島始有漢字注音;1598年明朝與朝鮮聯合擊敗入侵的倭寇。1884年日清戰爭、1905年日俄戰爭中日本均勝,朝鮮徹底被日本控制,1910年朝鮮合併於日本。
1919年開始部分朝鮮人啟用“大韓民國”國號,在中國成立流亡政府,幾經遷徙1940年去到重慶。1932年部分朝鮮人成立朝共,在中國東北地區抗日。1945年日本二戰失敗投降,朝鮮半島以北緯三八線為界,北方由前蘇聯控制,1948年扶植金日成政權;南方由美國控制,1948扶植“大韓民國”政權。1950年北方政權發動統一戰爭,將南韓軍壓制到釜山一帶,美國組織聯合國軍在仁川登入,將北朝軍壓制到鴨綠江一帶。因危及中國安全,中國決意抗美援朝,經過激烈戰爭,中朝聯軍將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趕回南部。1953年交戰雙方以三八線為臨時分界線,簽定停戰協定。1958年中國軍隊班師回國,南韓至今仍由美國駐軍。

簡史(12):東北亞文明的融合、傳承與發展(續)

日本列島曾與亞洲大陸相連,遠古人類可以通過中國東北地區、朝鮮半島,直接進入日本地區,擅長航海的古印度尼西亞人也可以從海路到達,否則無法解釋日本地區人類的來源。約1萬多年前全球氣候變暖,海平面上升加上頻繁的地殼變動,使得日本列島與亞洲大陸隔絕。因此日本的石器時代一直延續到公元前3世紀,之前沒有邁進文明的門檻。日本的文明不是本土生長,而是外來文明的影響為主線。
公元前800-公元300年,是日本歷史的彌生時代,因陶器出土於東京都彌生町而得名。公元前3世紀時,中國大陸的水稻栽培技術和青銅器、鐵器等金屬文化,經由朝鮮傳入日本,先從南部的九州島開始,迅速向北擴散,社會生產力有了較大發展,原始社會開始向奴隸制社會過渡。據中國《漢書》記載,大約公元前1世紀下半葉,日本列島出現了100多個由村社首長統治的小部落,曾定期向漢朝在朝鮮半島設定的樂浪郡進貢。後經長期兼併,至公元2-3世紀形成了30多個規模較大的部落。據《後漢書》和《三國志》的《魏志·倭人傳》記載,公元2世紀末至3世紀初出現了邪馬台國,該國女王卑彌呼於 239年遣使到達中國洛陽,魏明帝封她為“親魏倭王”,授與金印紫綬,其後繼女王也曾遣使向西晉朝貢。
公元300-600年,是日本歷史的古墳時代,因當時統治階層大量建設“古墳”而得名。初期集中於大和地區,日本史稱“大和朝廷”。這一時期朝鮮半島處於前三國時代,因日本九州一帶出產少量的銅和鐵砂,逐漸被捲入朝鮮的勢力範圍,那裡是百濟、新羅戰略物資來源地,也是朝鮮避難者的目標地,大批來自朝鮮的人們渡海而去,使北九州成為朝鮮的附屬。北九州的朝鮮勢力和本土勢力,逐漸合二為一形成倭國。朝鮮半島的戰爭需要製造武器,對鐵的需求量持續增長,北九州倭國勢力開始進入吉備、出雲、伊予、丹波等地區,與近畿地區的大和勢力發生衝突,結果九州倭國勢力取得戰爭的勝利,原大和勢力逃往奧州的津輕,倭國遂以北九州和近畿兩地為中心,南九州則由隼人族控制。倭五王(贊、珍、濟、興、武)興盛時期,從413-502年間,先後13次向當時的中國南朝派遣使節,要求獲得王位和官職,中國南朝給予了相應的冊封。佛教在這一時期通過百濟傳來,倭國兩大勢力之一的蘇我氏支持佛教,另一勢力物部氏支持傳統的神道教, 587年,雙方爆發衣折戰役,蘇我馬子擊敗物部守屋,取得了對倭國的控制權。
公元592-710年,是日本歷史的飛鳥時代,因倭國政權的都城遷往飛鳥而得名。這一時期本土系野心急劇膨脹,實施擺脫朝鮮控制的政策,故意不從朝鮮系中選出國王,最終從本土系中選出女王推古,並將都城遷往飛鳥。推古女王既想獨立,卻在處理對中國、朝鮮關係問題上難以決斷,就讓了解中國、朝鮮的聖德太子攝政,聖德太子效仿中國的南朝梁的政治制度,制訂了17條憲法,編寫了《帝記》記錄國王的血統,還編寫了《國記》記錄國史,其國家稱為倭國,由於政權起源地在大和,因此也叫大和國,不同於之前的大和政權。中國隋朝建立後,聖德太子希望與中國交好,而蘇我氏想與百濟交好,雙方發生對立與衝突,恰逢610年隋朝跨台,聖德太子被推翻,隨後蘇我氏專權,打擊聖德太子的革新。645年革新派反動政變推翻蘇我氏,擁立新天皇孝德並遷都至大阪,實行“大化革新”,其仿照中國唐朝的律令制,實行了一系列政治改革,通過大化革新,倭國建立起以天皇為首的中央集權國家體制。另一方面,雖然倭國學習唐朝進行革新,卻與高句麗、百濟聯合,對抗唐朝、新羅聯盟,660年日本出兵援助百濟,被唐朝和新羅聯軍在白村江擊敗,此後近千年間不敢與中國爭戰。但唐朝勢力從朝鮮撤出後,倭國不但擺脫了朝鮮勢力控制,而且對新羅形成很大威脅,新羅被迫向倭國納貢,同時,倭國、新羅都向中國納貢。
公元710-794年,是日本歷史的奈良時代,因元明天皇遷都奈良而得名。710制定的《大寶令》中規定,倭國首領一律稱作天皇,本意加強天皇的權力,然而倭國貴族內部政治鬥爭不斷,經長屋王之變,藤原氏四卿、橘諸兄、僧玄昉等爭權,藤原廣嗣之亂,藤原仲麻呂排斥皇族,成為第一個非皇族的太政大臣,僧道鏡利用孝謙上皇復位誅藤原仲麻呂,進升法王,企圖以禪讓方式覬覦皇位等一系列事件,使天皇專政的絕對權威開始受到削弱。
公元794-1192年,是日本的平安時代,因桓武天皇遷都平安京(今京都市)而得名。由於奈良時代朝末期,朝廷與貴族勢力之間的矛盾激化,為了削弱權勢貴族和僧侶的力量,桓武天皇建設並遷至新都平安京。前期(794-967年)律令制有所鬆懈,但仍然繼續運用,894年後無力再向中國唐朝派遣史節,倭國發展出現更多的本土特色;中期(968-1068年)外戚藤原氏擅權,被稱為攝關政治的貴族政治體制確立,一時占據統治地位並發展到全盛時期;後期(1069-1190)以太上天皇為代表的皇室勢力伸張,以院政取代攝關政治。同時,伴隨莊園成長的新興武士勢力登上歷史舞台。武士勢力的核心是地方莊園領主階層,逐步演變成封建的軍事農奴主,號稱“武家棟樑”的源、平兩氏,經過為皇室貴族效力的階段,展開了爭奪國家權力的激烈鬥爭,其間形成武士階層及武士道。
公元1192-1333年,是日本歷史的鎌倉時代,因武士勢力源氏建立鎌倉幕府統治而得名。1192年源賴朝被朝廷任命為征夷大將軍,在鎌倉開創幕府實行專制,直接架空了天皇的權力。
公元1334-1392年,是日本的南北朝時代。1334年以“後醍醐天皇”為首的宮廷貴族,發動武力推翻鎌倉幕府。次年改元建武。史稱“建武中興”。 1336年武士巨頭足利尊氏攻入京都,開創室町幕府,後醍醐天皇逃至吉野。從此出現長達半個多世紀的南北朝時代。1392年南北朝議和,足利氏的室町幕府統一全國。
公元1392-1573年,是日本的室町時代。幕府集權統治逐漸走向封建分權割據,南北朝時代的莊園制趨於衰落,守護大名領國制形成。從1467年爆發應仁之亂開始,至1568年間出現一個長達百年的群雄割據時期,史稱戰國時代。守護大名領國制演變為戰國大名領國制。在大名領國制形成和演變的過程中,各種社會矛盾加劇,爆發了多種形式的暴動。戰國時代末期,在群雄中嶄露頭角的武將織田信長,於1573年推翻室町幕府並走向統一。
公元1573-1603年,是日本的織豐時代,因織田、豐臣兩氏統治而得名,亦稱 “安土桃山時代”。織田信長的繼承者豐臣秀吉於1590年完成國家統一。織田信長和豐臣秀吉建立的統治,是沒有幕府的武家政權,史稱“織豐政權”。豐臣秀吉妄圖征服中國明朝,為此假道朝鮮,於1592和1597年兩次發動侵略朝鮮的戰爭,均以失敗告終。1543年以後,葡萄牙人、西班牙人相繼到來,同日本進行貿易,向日本傳播基督教,織豐政權時與西方接觸更多,歐洲文化傳入日本。
公元1603-1867年,是日本的江戶時代,因德川氏開設江戶幕府統治而得名。1598年豐臣秀吉死後,倭國陷入混亂,大名德川家康控制大坂城的權力中心,招致多數大名與豐臣內部文官的不滿。1600年雙方爆發關原之戰,結果德川家康大獲全勝,成為全國實際的統治者。1603年,天皇封其為征夷大將軍,在江戶(今東京)開設幕府,亦稱“德川幕府”。江戶幕府為集中權力和控制諸侯,以及查禁天主教、防止西方殖民勢力入侵,自1630年代起頒行鎖國令,至1853年實行了長達兩個多世紀的鎖國政策。1853年美國東印度艦隊司令佩里率艦隊駛抵日本,以武力要挾日本開國,次年美國迫使德川幕府簽訂《日美和好條約》。1858年日本又被迫與美國、荷蘭、俄國、英國和法國分別簽訂了通商條約,總稱“安政條約”,德川幕府的鎖國政策宣告破產。
公元1868年以後,是日本的近現代。日本被迫向西方開國後,以下級武士改革派為中心掀起尊王攘夷運動,不久發展為倒幕維新運動。1868年倒幕維新派發動政變,推翻了德川幕府,成立明治天皇(1867-1912在位)為首的維新政府,史稱“明治維新”,尤為日本向資本主義社會過渡的重大歷史轉折點。明治政府在“富國強兵”、“文明開化”和“殖產興業”三大口號下,實行一系列改革,以圖徹底廢除幕藩封建割據體制,建立中央集權的統一國家,同時提倡向西方國家學習,發展資本主義,力圖擺脫不平等條約帶來的半殖民地危機。明治政權也向君主立憲政體演變。1885年廢除太政官制,實行內閣制。1889年頒布明治憲法(1890年實施),1890 年開設國會,日本式的君主立憲體制即近代天皇制從此確立。
日本在擺脫半殖民地危機的過程中,採取了“失之西方、取之東方”的政策,一方面向西方列強屈從妥協,另一方面對亞洲鄰國則實行侵略擴張。1894-1895年,日本軍國主義發動侵略中國和朝鮮的甲午戰爭,日本戰勝,從中國索取巨額賠款,並割取台灣及澎湖列島等地。1900 年日本參加了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甲午戰後歷經10年擴軍備戰,1905年日本發動以爭奪中國東北和朝鮮為目標的日俄戰爭,再次戰勝並割占庫頁島南部,攫取沙俄在中國東北的殖民特權,1910年吞併朝鮮。
1912年明治天皇死後,大正天皇即位。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利用歐洲內戰無暇東顧的機會,極力擴大對華侵略,1915年向中國提出“二十一條要求”,妄圖鯨吞整箇中國。日本向西方國家提供軍需物資,從中大發戰爭橫財,國內壟斷資本空前膨脹,由負債累累的債務國一躍變成債權國。1929-1933世界經濟危機席捲日本,日本帝國主義鋌而走險,於1931年挑起“九一八事變”,侵占中國東北,次年製造偽滿傀儡政權,在中國東北實施長期殖民統治;1937年發動“七七事變”,開始全面侵華戰爭,同年德、意、日法西斯軸心開始形成,1940年簽訂《德、意、日三國同盟條約》;1941年偷襲珍珠港發動太平洋戰爭。世界反法西斯盟國人民合力抗擊,1945年日本被迫宣布戰敗並無條件投降。戰後美國駐軍日本至今,日本制定新的憲法,保留僅具象徵意義的天皇,政治體制比照西方實行三權分立,經濟方面快速恢復和發展,目前是僅次於美國的第二經濟大國。
回顧日本的整個歷史,其開化是相當晚的,長期處於野蠻殘忍的時代,儘管後來佛教也傳入日本,並沒有從根子上得以教化。其本土神道教一直先於佛教存在,神道教最初崇拜自然靈,視各種自然界動植物為神祇,後來加上了人物神崇拜,大王(天皇)、幕府將軍、本國功臣均被作為膜拜對象。其首領原來稱做王或大王,大化革新年代本土勢力膨脹,當地王族、貴族勢力皆被神化,中國系、朝鮮系勢力受到排斥,由此產生人物神崇拜,其王始有天皇之稱,後來更把前代王也追稱天皇,以維持其所謂“萬世一系”,其實這是不符合歷史事實的,飛鳥時代之前的倭國系朝鮮的附庸,其王多有朝鮮系,日本天皇掌有實權的階段,主要是奈良時代、平安時代,以及明智維新至二戰期間。同時,大和民族的形成也是一種融合,各期外來人與本土原始人不斷混血,後經統治者刻意倡導,來得早的外來人時間長了,後裔也認為自己是本土人,如此不斷融合形成大和民族,現在日本除了大和民族,還有阿伊努少數民族,概屬未被融合的原住民後裔。
日本歷史中的重大事件,當屬大化革新、明智維新、戰後改革,其中,大化革新、明智維新都是在受到外來控制的情況下主動實施,大化革新出於擺脫朝鮮的控制,明智維新出於擺脫西方的控制,遂斷然採取學習先進的圖強措施,大化革新學習中國唐朝,明智維新學習西方列強,都是直接吸收當時最為發達的文明成果,使得日本出現兩次跳躍式發展;二戰後美國控制日本,主導了日本的戰後改革,這次改革對於日本而言是被動的,卻也從美國那裡學到不少東西。從日本歷史來看,其擺脫美國控制的傾向確定無疑,只是在未來如何實施而已。日本通過朝鮮半島、台灣列島踏上亞洲大陸,特別是占領中國地區的情結,可以說有著十幾個世紀的漫長時間了,只是一直無法實現罷了。

簡史(13):俄羅斯的歷史沿革與宗教情結

現在俄羅斯南部草原一帶,遠古時居住著印歐人和塞人,其實所謂塞人也是印歐語系的一個分支,後來遷到伊朗東部地區形成東伊朗語族,塞人到達過中國新疆地區,曾被大月氏驅逐和征服。後來這些古印歐人和塞人有的向外遷徙,接觸到已有文明並加以吸收發展,有關情況見前面所述;有的留下繼續遊蕩。到了8世紀的時候,匈奴人與突厥人混血後裔的可薩人,控制了裏海和黑海之間的伏爾加河下游盆地。
最初居住在森林茂密的平斯克沼澤地區的印歐人,被稱為斯拉夫人,後來分成三大支系:東斯拉夫人(俄羅斯人、烏克蘭人、白俄羅斯人)、西斯拉夫人(波蘭人、捷克人、斯洛伐克人、索布人)、南斯拉夫人(塞爾維亞人、克羅埃西亞人、斯洛維尼亞人、馬其頓人、保加利亞人)。當初東斯拉夫人還沒有分家,沿著兩條線路來到日耳曼人西遷後留出的空地,並逐漸在俄羅斯西部定居下來,一條是從基輔到蘇茲達爾和穆羅姆,一支是從波洛茨克到大諾夫哥羅德和羅斯托夫,到7世紀時逐漸成為俄羅斯西部人口最多的民族。
據俄羅斯編年史記載,862年一個名叫留里克的瓦蘭吉人,被選舉為大諾夫哥羅德的統治者,建立起留里克王朝(862-1598年),瓦蘭吉人是古斯堪的納維亞人中分出的一支,沿波羅的海東部到黑海和裏海的水路探險,而來到這裡成為東斯拉夫人的保護者。王朝的第二任大公奧列格於882年攻占基輔,建立基輔羅斯。988年弗拉基米爾大公宣布東正教為國教。1223年蒙古大軍西征,從中亞進入頓河草原,1236年再度侵入,1240年占領基輔,1243年以伏爾加河下游地區為中心,建立欽察汗國(金帳汗國)。基輔羅斯被蒙古人分割為三個部分,西北方是諾夫哥羅德,南方是烏克蘭,中、東北部森林區是羅斯公國,其屬於嚴格的封臣關係,均屬蒙古大汗的臣子。
1263年,諾夫哥羅德王公將莫斯科作為自己小兒子的領地,稱莫斯科大公。1378年莫斯科大公擊敗金帳汗國的軍隊,打破蒙古人不可戰勝的神話,但在大公伊凡三世時,才最終擺脫蒙古人的統治,並且基本完成了羅斯的統一。不久立陶宛入侵,羅斯在別兒迪別分裂為東、西兩部分,後來繼續分裂為俄羅斯、烏克蘭、白俄羅斯。烏克蘭占據了羅斯國發祥地。1547年俄羅斯大公伊凡四世正式加冕“沙皇”(俄語意為凱撒),因此俄羅斯也被稱為沙俄。1598年留里克王朝絕嗣終止,經過一段混亂後,米哈伊爾·羅曼諾夫繼任沙皇,建立羅曼諾夫王朝(1613——1917年)。
俄羅斯人因長期接受蒙古人統治,並且受西羅馬帝國的影響,認可了君權神授的觀念,建立起中央高度集權的體制,久而久之形成一種歷史傳統。15世紀俄羅斯的農奴制開始形成,在1649年頒布法典,將農奴身份變成永久性。俄羅斯人還從蒙古人那裡,學到了許多軍事戰略戰術,對日後大規模擴張有所幫助。羅曼諾夫王朝是一個強盛王朝,為了效法西方,沙皇彼得一世在1697年派遣使團赴西歐考察,自己也化名隨團出訪,回國後實行一系列改革,史稱彼得一世改革,在政治、軍事、經濟、科學文化諸方面提高俄羅斯實力,1721年,彼得一世宣布俄羅斯為帝國。到葉卡捷琳娜二世時期,領土空前膨脹,被稱為“帝國的黃金時期”,俄羅斯由東歐一個閉塞小國,變成疆域最大的世界強國之一。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期,1917年俄國爆發十月革命,滅亡羅曼諾夫王朝,布爾什維克(俄共)成立蘇維埃政府,宣布與德國停戰,引發了反對勢力與布爾什維克的戰爭,1 922年戰爭結束,勝利一方的布爾什維克建立了蘇聯,最初由俄羅斯、烏克蘭、白俄羅斯和外高加索四個加盟共和國組成,後來陸續加盟的分別是:1924年烏茲別克、土庫曼,1929年塔吉克,1936年外高加索分為亞美尼亞、亞塞拜然、喬治亞,1936年哈薩克、吉爾吉斯,1940年卡累利阿—芬蘭成、摩爾多瓦、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至此蘇聯有16個加盟共和國,1956年卡累利阿—芬蘭降為俄羅斯聯邦的一個自治共和國,15個加盟國體制維持到1991年蘇聯解體。
蘇聯解體後,俄羅斯一度被禁的東正教得以恢復。自從俄羅斯皈依東正教,除了蘇聯推行無神論時期,東正教一直都是俄羅斯的國教,即使在被蒙古統治期間,俄羅斯人依然保持著對東正教的信仰。東正教之於俄羅斯的價值,正如普京所說“如果沒有正教的信仰與文化,俄羅斯或許無法成為一個國家。”歷史上俄羅斯的所作所為,也是體現著其宗教理想,那就是“在靈魂統一的前提下實現全球精神的統一”,從這裡就可以比較容易地了解,為什麼在東羅馬帝國滅亡以後,俄羅斯自稱是“羅馬帝國的合法繼承者”,俄羅斯大公改稱沙皇即“凱撒”,以及俄羅斯將羅馬帝國的雙頭鷹徽章作為國幑,無不緣於此種宗教情結。
由於俄羅斯人具有此種宗教精神的追求,也就有了統治全球的想法,然而俄羅斯人是搖擺不定的,當它在19世紀無法實現自己的理想時,曾選擇共產主義這一替代物,以拯救全人類的名義,不惜侵略和控制其他國家,最終發現行不通的時候,於是又放棄共產主義,重新回到了東正教的懷抱。先不說統一全球的精神文化,實際上就是基督教內部也難統一,天主教、東正教、基督新教都稱自己才是正統,從而導致俄羅斯與美歐以及相互與伊斯蘭之間,產生髮自內心深處的裂痕,因此雖然俄羅斯放棄了共產主義道路,但美歐仍然對俄羅斯不依不饒,欲置俄羅斯死地而後快,俄羅斯則一旦恢復實力,便開始尋找機會予以反擊,圍繞北約東擴的問題,終於爆發了俄格之戰。烏克蘭是羅斯的發祥地,也是俄羅斯文化和靈魂的聖地,俄格戰爭無疑是對烏克蘭靠攏北約的警告,對於俄羅斯而言烏克蘭是不可或缺的軟腹部,這正是其勢力範圍要求的最後的底線。

簡史(14):非洲歷史文化情況概覽

非洲是人類的起源地,無論化石考古學,還是生物分子學,都證明了這一點,特別是經由基因樹的勾勒,指出現代人類同宗同源,人類基因的根確在非洲。
現在的非洲北部是撒哈拉沙漠,中部是熱帶雨林。過去北非並不是如此,撒哈拉沙漠中發現的岩畫有3萬幅左右,描繪的圖景說明以前那裡水草廣布,約在1萬年前氣候發生變化,到公元前3000年左右,形成地球上最大的撒哈拉沙漠,使得非洲南北之間阻隔,古時成為一道難以逾越的障礙,深刻地影響了非洲文明史。
平心而論,非洲古文明寫下了輝煌的一頁。北部非洲的尼羅河流域,就誕生過現偉大的古埃及文明,自不必細說。在尼羅河中游現在的蘇丹一帶,公元前16世紀曾興起一個庫施帝國(努比亞),其首都麥羅埃是當時地中海以南最大的煉鐵中心,被稱為“古代非洲的伯明罕”,該國曾入主古埃及建立第25王朝,後被埃及於公元350年征服。
古代非洲東北部、西地中海地區,曾存在過一個迦太基,系地中海東岸腓尼基人建立的殖民地國家,腓尼基人發明了腓尼基字母,古希臘人加以改進形成希臘字母,拉丁人再加以改進形成拉丁字母,拉丁字母是現在歐洲國家字母的來源。迦太基約在公元前814年左右建立,一度長期稱霸西地中海,後古羅馬帝國與其發生三次“布匿戰爭”,於公元前146年將迦太基消滅。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部分,由於以黑人為主,通常被稱作黑非洲,但不應當含有貶義。黑非洲的古文明存在,曾經被西方白人主義者所刻意忽視,直到大量的考古證據擺在面前,現在世界都坦然承認,黑非洲有著自己的文明史。
東非的衣索比亞地區,衣索比亞是一個具有3000年文明的古國,且是非洲唯一沒有被殖民化的國家:那裡有關於示巴女王與所羅門王的記載(見於舊約聖經),公元前975年孟利尼克一世稱王,公元前8世紀建立努比亞王國,公元前後在阿克蘇姆建立衣索比亞帝國,13世紀建立阿比西尼亞王國,在近現代抗住了殖民主義者入侵,該國的阿克蘇姆古城堡,特別是拉里貝拉巨型岩石教堂堪稱奇蹟。
西非奈及利亞地區,早在兩千多年前就有了比較發達的文化。著名的諾克文化(公元前700-前200年)、伊費文化(1000-1400年)和貝寧文化(1100-1897年),使奈及利亞享有“黑非洲文化搖籃”的美譽,古貝寧王國的阿波美王宮是世界著名旅遊景點。此外,那裡在公元前3世紀左右進入鐵器時代後,還建立過卡奈姆-博爾努帝國、馬里帝國、加納帝國、桑海帝國(700-1590),14-16世紀桑海帝國曾經盛極一時。
在中南部非洲也有古文明,那裡發現了許多鐵器時代的遺址,以及人工梯田和灌溉工程的遺址。建有數千幢房屋的恩加魯卡古城遺址、大辛巴威石頭建築物遺址等,都是中南非古代文明的重要標誌。那裡也先後出現過一些古國,如莫諾莫塔帕王國、、剛果王國、庫巴王國、布乾達王國、馬拉威王國等。
總的來看,北部非洲特別是靠近地中海、紅海地區,因地理位置相對優越,與外界交流比較方便,發展出的古文明程度更高一些;黑非洲地區由於被大沙漠阻隔,與外界交流雖然也有,卻不是那么容易,中部非洲又是熱帶雨林,黑非洲內部發展交流也受限制,從而影響了其文明發展進程。
相比世界上其他先進地區,非洲尤其是黑非洲文明的落後之處,主要是:儘管歷史上建立過一些國家,基層部落形態卻持續至今,古時創造文字的部族不多,缺乏政治、哲學、社會、科技等理論著述,這些都不利於促進自身文明發展,近現代又遭受西方殖民掠奪和奴隸貿易,使得各方面嚴重受損,二戰後轉型存在困難和不足,目前而言整體較為落後。其實非洲是個資源富饒的大陸,並非沒有前途可言。

簡史(15):古代美洲歷史文化狀況追述

美洲地理上分為為南、北美洲,原住民除了北極地區的愛基斯摩人,其餘統稱印第安人,當初哥倫布航海到達美洲時,誤以為見到的是印度和印度人,稱呼錯了卻沿襲下來。習慣上,美國以南的部分又稱作拉丁美洲(拉美),因受過拉丁語的葡萄牙、西班牙殖民統治得名。拉丁美洲地形複雜,北部地區基本上是墨西哥高原,中美洲山區的巴拿馬地峽僅寬48公里,西印度群島也以山地為主;南美洲西部聳立著安第斯山脈,安第斯山脈以東平原和高原相間,自北向南依次是奧里諾科平原、蓋亞那高原、亞馬遜平原、巴西高原、拉普拉塔平原、巴塔哥尼亞高原。在大航海時代到來以前,美洲古文明主要集中在拉美部分。現在北美的美國、加拿大地區,以及拉美的巴西地區,直到歐洲殖民者到來的時候,仍然處於原始部落的階段。
這裡主要介紹一下拉美部分地區的古文明。拉美古文明分為兩大區域,中部美洲地區先後存在奧爾梅克文明、瑪雅文明、特奧蒂瓦坎、托爾特克文明、瓦哈卡文明和阿茲特克文明,南面安第斯山脈地區有過查文文明、帕拉卡斯文明、莫奇卡文明、瓦里文明、奇穆文明和印加文明。最後的阿茲特克文明、印加文明毀於歐洲殖民者之手。已經發掘的眾多遺蹟顯示,這些文明曾達到一定的高度,有些方面存在未解之謎,近來引起廣泛的關注和推測,乃至出現某種神秘主義傾向,其實印第安人的後裔仍在,沒有什麼可神秘之處,未解部分可繼續研究破譯。不管怎么說,既然拉美古文明有著自己的特質,那么不妨了解一下,如若不然,世之不存的文明大可一筆帶過,說實在的對此比較感興趣,整理一下貼出來。
(一)中部美洲古文明情況
①奧爾梅克文明。遺址位於墨西哥的維拉克魯斯州和塔巴斯科州,西起帕怕洛阿潘河,東至托納拉河,面積約為1.8萬平方公里。奧爾梅克文明是中美洲最早的文明源頭,主要有三處遺址,即聖洛倫索文化(約公元前1800-前900年)、拉文塔文化(約公元前900-前600年)、特雷斯·薩波特斯文化遺址(約公元前500-前100年),在社會生活、建築藝術以及其他方面,三處發展和繁榮期前後相接、自成一系,體現出很強的相似性和繼承性。其代表作品有巨石頭像、玉石雕像、土墩房屋、象形文字,以及金字塔型神廟或祭台等,宗教方面崇拜美洲豹、火神、地神等,並且以活人獻祭。這三處文明最終都是毀於暴亂,野蠻殘酷的統治招致同樣的反抗,這是可以理解的事情。奧爾梅克文明的影響遍及整箇中部美洲地區,瑪雅文明、阿茲特克文明等都與奧爾梅克文明有很深的淵源關係。
②瑪雅文明。範圍在墨西哥尤卡坦半島、恰帕斯和塔帕斯科兩州,伯里茲、瓜地馬拉大部,宏都拉斯西部以及薩爾瓦、巴西的一些地方,區域總面積32.4萬平方公里。公元前2500年左右,瑪雅人逐漸定點群居,從採集、漁獵進入農耕時期,栽培了玉米、西紅柿、南瓜、甘薯、辣椒、可可、香蘭草和菸草等。大約公元前1500孕育出瑪雅文明,其主要特點是在城市石鋪廣場建立大型石碑,雕刻歷朝歷代統治者形象,公元1-2世紀出現象形文字,刻於石碑記述統治者;瑪雅人在宗教方面崇拜自然神特別是太陽神,建立了許多大型金字塔和神廟。瑪雅文明通常劃分為三個時期:前古典時期(公元前1500-公元317年),中心是中美洲的納克貝和埃爾米拉多爾;古典時期(公元317年-889年),中心在瓜地馬拉一帶的蒂卡爾、帕倫克、博南帕克(那裡的壁畫世界藝術寶庫)和科潘等地,文化特徵主要反映於建築、雕刻和繪畫,後來突然衰落;後古典時期(公元889-1697年),部分瑪雅人北遷到尤卡坦半島,有奇欽·伊察、烏斯馬爾和瑪雅潘三大中心,10世紀後托爾特克人侵入奇欽·伊察,瑪雅文化與托爾特克文化產生融合併發展到新的高度。除了建築、雕刻、文字,瑪雅人在手工業方面會製作陶器,以及金、銀、銅、錫等合金器;天文曆法方面知道十二星座,掌握日食周期和日、月、金星等運行規律,所推算金星運行周期1000多年差不到1天,把一年定為365天,一年18個月,每月20天,余出5天禁忌日;數學方面知道使用零,比歐洲還早800年,實行20進位制。最為弔詭的是另外兩個報導:1927年在貝里斯的一處瑪雅遺蹟中,發現一個水晶製成的頭顱骨,展現了成熟的解剖學與光學技術,不僅外觀十分逼真,而且內部結構都與人的顱骨骨骼構造完全相符;1952年在墨西哥高原的瑪雅古城帕倫克的一處神殿廢墟,發掘出了一塊刻有人物和花紋的石板,是一幅太空人駕駛著宇宙飛行器的圖畫,宇宙飛船的進氣口、排氣管、操縱桿、腳踏板、方向舵、天線、軟管及各種儀表清晰可見。完全以石英石加工研磨而成,大小几乎和人類的頭顱骨相同。對於諸如此類,有點玄學的味道了。
③特奧蒂瓦坎文明。存在時間約在公元前1世紀至公元7世紀中葉,遺址位於波波卡特佩爾火山和依斯塔西瓦特爾火山山坡谷底之間,在今墨西哥城東北40公里。特奧蒂瓦坎意為“眾神之城”,公元12世紀阿茲特克人發現這片廢墟時,認為是只有神才能建造而取名,阿茲特克人並根據自己的信仰給主要建築取名,如死亡大道、太陽神廟、月亮神廟、羽蛇神廟等。主區建築布局呈棋盤狀,面積250公頃,包括100多個金字塔型神廟,中心軸死亡大道南北長3公里、東西寬40米,南部是太陽金字塔型神廟這(建有地下宮殿),為世界第三高的金字塔,體積超過古埃及最大的胡夫金字塔,但特奧蒂瓦坎的塔屬於神廟而不是陵墓;北部是月亮金字塔型神廟,晚建並小於太陽神廟;死亡大道的南端東側是羽蛇神廟,廟基上刻有精美圖案和象形文字(不同於瑪雅象形文字),至今未能解讀;月亮廣場西側是蝴蝶宮殿,牆上的壁畫色彩鮮艷;當時他們掌握每年260天的聖年曆,和以每年 365天的太陽曆。公元5世紀後那裡達到極盛,人口估計超過15萬,規模超過當時的古羅馬城,但奧蒂瓦坎於7世紀中葉驟然衰落,原因不詳。
④托爾特克文明。特奧蒂瓦坎被廢棄後,其文明遷移到其他地區,並逐漸與當地文化結合,產生霍奇卡爾科、艾爾塔星、猛特奧爾凡、托爾特克等一系列文明,尤以托爾特克文明最具代表性。托爾特克文明興起的地方是圖拉城,位於今墨西哥城北83公里處的一處群山,面積約13平方公里,其人口最多時達6萬多人,山下的谷地里也有約6萬人,他們在吸收特奧蒂瓦坎文化的基礎上,在圖拉城創建並發展了自己的文明。公元967年托爾特克人進入奇欽·伊察,取代瑪雅人成為新的統治者,在發揚自己優良傳統的同時,吸取瑪雅文明精華,形成瑪雅-托爾特克文化,與瑪雅人一起興建了許多新城邦。奇欽·伊察城邦新建了武士殿、金字塔、觀象台、頭顱牆、球場、市場等建築,其中最著名的是武士廟,現在頂部已經沒了,只留下許多柱子稱為“千柱群”。
⑤阿茲特克文明。阿茲特克人屬於奇奇梅卡人的一支,11世紀下半葉離開故鄉阿茲台蘭向南遷徙,12世紀末進入墨西哥高原的中央谷地,自然條件優越。阿茲特克人所創造的文明,是古代中部美洲文化舞台最後出場的一個角色,西班牙殖民到來之後,那裡的古代文明就毀滅了。1325年阿茲特克人在特斯科科湖西部的島上,建造了特諾奇蒂特蘭城,以此為中心發展。1426年阿茲特克與特斯科科、特拉科潘結成了“阿茲特克聯盟”,由阿茲特克國王伊茲科亞特爾任首領,谷地建立了霸主地位。其繼承者不斷對外擴張,至16世紀初疆域東西兩面已抵墨西哥灣和太平洋沿岸,北與契契梅克為鄰,南至今日之瓜地馬拉,管轄人口最多時達1200萬。其農業、手工業興盛,會製造金、銀、銅、寶石、皮革、紡織、羽毛、陶器等日用品和工藝品,首都特諾奇蒂特蘭面積最大時約10平方公里,人口達30萬,城內街道、廣場設定整齊,兩條石槽從陸地引淡水入城,城內有神殿、王宮、行政官署、貴族邸宅、遊戲場、學校等建築,城北有國內貿易中心的大市場。阿茲特克文明吸收了托爾特克文化、瑪雅文明,自己又有所創新。其文字屬於圖畫文字,包含象形文字成分。天文曆法方面,使用太陽曆與聖年曆,已知一年為 365天,每逢閏年補加一天。醫學方面,知道利用各種草藥治病,會使用土法麻醉。建築和藝術達到較高水平,最大的一座金字塔台廟可與古埃及相媲美,1790年在墨西哥城中心廣場發現的“第五太陽石”,刻有阿茲特克宗教傳說中創世以來四個時代的圖像,是阿茲特克人石雕藝術的代表作品。阿茲特克人的宗教崇拜多自然神,相信靈魂永存,相信存在至高無上的主宰,主神是太陽神和戰爭之神,國王被看成神的化身,祭神時以戰俘為犧牲每年有數千人被祭神靈。1519年1西班牙殖民者埃爾南•科爾特斯,利用印第安人內部矛盾進攻阿茲特克帝國,國王蒙特蘇馬二世向入侵者投降,1520 年向民眾勸降時被打死,1521年科爾特斯將特諾奇蒂特蘭城燒成廢墟,現在的墨西哥城就建在這一處廢墟之上。
瑪雅等文明自身曾經有過衰落,具體原因推測較多版本,主要是中部美洲存在周期性乾旱,靠天吃飯的瑪雅人農業歉收、食不裹腹,特別是奴隸主統治殘酷,各部族矛盾劇烈,社會陷入暴動局面,天災人禍一起來就不行了。至於中部美洲文明集大成者的阿茲特克文明的毀滅,則要歸功於歐洲殖民者了。
(二)安第斯山地區古代文明的發展脈絡
原始人類大遷徙過程中,一條路線到達東亞包括東北亞,經過漫長年代的演化,逐漸形成黃種人。後來有些人們追逐著獵物,向東通過當時的白令陸橋,無意間進入美洲西北部,並繼續不斷遷徙,最終延伸到了南美地區。在1萬多年前開始的大洪荒時期,美洲與亞洲之間的陸橋消失,美洲與其他大陸相互隔絕,直到大航海時代的到來;在整個廣袤的美洲大陸,人們逐漸走散,後來也發生相互隔絕情況,從而導致發展程度各不不同,為數不多的文明有所差異。所謂印第安人是後來對美洲原住民的統稱。據估計在15-16世紀之交,美洲印第安人約有將近4000萬,語言和方言1700多種,其具體部族細分起來非常複雜。
眾所周知,南部美洲文明最後的集大成者是印加文明,同樣毀於西班牙殖民者之手。印加一詞意為“太陽之子”,是安第斯山區講克丘亞語的部族對其首領的尊稱,現在指代他們建立的帝國、人民及文明。實際上他們的帝國有自己的名號,叫做“塔萬廷蘇龍”,我們習慣上沿襲印加帝國的稱謂,並把他們所創造的文明稱為印加文明。印加文明與中部美洲的阿茲特克文明一樣,都是在既有文明的基礎上,通過兼併統一戰爭建立起帝國,並融合各種既有文明加以發展,而成為一種集大成者。在安第斯地區,從查文文明、帕拉卡斯文明、納斯卡文明、莫奇卡文明、瓦里文明、奇穆文明,到最後的印加文明,是源頭、繼承、融合、發展的關係,所處地理環境與中部美洲迥然不同,文明各自起源時處於隔絕狀態,分屬於兩種特質的大系。
大致說來,安第斯地區主要有克丘亞、阿伊馬拉、莫奇卡等眾多部族,約公元前8000年左右出現原始農業,約公元前3000-前2000年,西部沿海地區有的部族居下來,以種植的玉米、馬鈴薯為主要糧食,馴服當地的駝類動物為牲畜(那裡沒有馬、牛、羊、豬等),在農業發展的前提下開始進入文明,約到公元前2000年左右,中部安第斯山區出現文化中心,至於各中心的關係問題也很複雜,這裡採納各方面論據作一下梳理,但求有個大致的頭緒。
(1)查文文明時期(約公元前2000-公元500年)。

這是迄今發現的安第斯山區最早的文明,因在秘魯北部安卡什省的查文村發現而得名,故有“中安第斯山區文明之母”的稱謂。與查文文明聯繫緊密、比較近似者,包括帕拉卡斯、納斯卡、莫奇卡等文明,也被統稱為查文文明。查文文明分作前後兩期,以公元前1000年作為時間上的分水嶺。①查文文明前期。查文等遺址的發掘顯示,他們以玉米、馬鈴薯等為主要作物,會用石塊砌成引水渠,修築精巧的地下水道網,促使農業穩定興盛,人口增加,形成複雜政治與社會結構,掌控宗教的神官以神權統治,有獨特美洲虎、美洲山豹擬人化的雕像留存。②查文文明後期。主要有三個代表:一是秘魯南部海岸地區的帕拉卡斯文明(公元前1000-公元500年),他們以紡織工藝的不凡成就著名,從那裡出土的木乃伊服裝來看,織品色彩鮮艷絢麗,有190多種色彩,幾何圖案設計富含變化,作工精細,被譽為“世界紡織品的奇蹟”。二是當時秘魯南部海岸最燦爛的文明即納斯卡文明(公元前300-公元500年),其代表文物是陶器,底色以磚紅或橙黃為主,上面再以紅、黃、褐、灰、紫、黑、白等十一種不同顏色描繪鳥獸、草木和神怪圖案,顯得非常精美;納斯卡文明的另一個代表作,就是著名的納斯卡線條,他們在安第斯高原的一處地面上挖溝,留下直線、幾何圖形、蜘蛛、蜂鳥、猴子等動物圖案,圖案面積很大,從空中才能看到完整對稱的全貌,目前屬於未解之謎。三是秘魯北部沿海河谷地區出現莫奇卡文明(公元前300-公元500年),其特點是灌溉農業較為進步,種植玉米、甘番、花生等許多作物,會使用鳥糞、魚廢料等作肥料,崇拜多種自然神,用超過1億4千萬塊泥磚建造了金字塔,是目前世界最大的泥磚金字塔;統治者與祭司階級生活富足,有華麗的黃金與松綠石珠寶裝飾,以及炫麗的頭冠與長斗篷等,統治者死後的陪葬較為豐厚,甚至用人殉葬。
(2)蒂瓦納科文明時期(公元500-1400年)。

到了查文文明後期,各王國為爭奪勢力範圍,進行了殘酷的兼併戰爭,導致許多部族被整體消滅,或者部分融入新的部族當中。這一時期是安第斯地區由王國進入帝國階段,主要有三個:一是蒂瓦納科文明。興起於公元600-1000年間,最強盛時勢力範圍在秘魯北部高原、玻利維亞高原,以及沿海專區的厄瓜多南部、智利北部和阿根廷西北部。其文明中心在安第斯高原“的的喀喀湖”東南21公里處(今玻利維亞境內),蒂瓦納科古城遺址以許多巨石建築為代表性特徵,主要包括太陽門、地下神廟、亞卡帕納金字塔、卡拉薩薩雅廣場四部分。著名的太陽門由長3.75米、寬3米、重達百噸的完整巨石雕成,中央鑿出一個門洞,門楣正中雕刻有太陽神形象,據說每年秋分黎明時第一縷陽光,恰好從中央門洞中穿過。二是瓦里文明(公元600-1000年)。在西北方距離蒂瓦納科700公里遠的秘魯中部海岸,當時出現一個瓦里帝國,他們沿安第斯山脈與西邊的海岸向北擴張,建立起長達1000公里的勢力範圍,其首都瓦里的面積約15萬平方公里,興盛時居民多達7萬人,城內建有宏偉的神廟、中庭、皇室的陵墓和房屋。不過他們沒有文字,採用一種叫做“奇普”的結繩記事法,通過繁雜的繩網、長度、顏色記錄信息,有人稱之為三維文字。他們用太陽曬過的土磚建築房舍,繪製紅、黃、藍等各色圖案。約在公元800年後開始衰落,分裂成幾個互相爭戰的小王國,400年後崛起的印加即是其中之一。三是奇穆文明文明(約公元1100-1400年)。公元1100年左右,秘魯北部海岸莫奇卡人逐漸興盛起來,建立了莫奇卡帝國,其文明通常稱為奇穆文明,也有人稱為莫奇卡文明。莫奇卡帝國的首都是昌昌城,其面積18平方公里,人口多達5萬人左右。從城市遺蹟來看他們內部分工精細,城市中宮殿、金字塔神殿、蓄水池、倉庫、民居等,均以日曬的土磚或土壁建造,宮殿、金字塔神殿牆壁上製作浮雕,描繪海鳥、魚類與動物等裝飾,是目前世界最大的遺存土城。他們還建造過一條長達80公里的人工運河,用來引水灌溉農田。
  (3)印加文明時期(公元1243年-1532年)。

印加人原來生活在的的喀喀湖附近,10世紀後向北遷徙,1243年來到庫斯科定居下來,並以庫斯科為中心迅速擴張,建立起古代美洲最大的印加帝國,鼎盛時疆域北起哥倫比亞南部的安卡斯馬約河,南至智利中部的馬烏萊河,全長4800公里,大體包括現今厄瓜多爾山區部分、秘魯、玻利維亞高原地區、半個智利和阿根廷西北部,人口可能達到1500萬左右。印加人上述地區既有的農業成就,修建了大量水渠和梯田,培育了40多種農作物,飼養了駱馬和羊駝。印加人修築的道路非常有名,兩條主幹道自北向南縱貫全國,一條沿安第斯山脈,從哥倫比亞南部起,穿越厄瓜多和秘魯,進入玻利維亞並通向阿根廷,全長3200公里;另一條沿太平洋海岸線,北起秘魯西北的通貝斯地區,一直向南延伸了2300公里,路面寬4米左右。印加人掌握了鑄造、鍛打、模製、衝壓、鑲嵌、鉚接、焊接等許多種金屬加工工藝,會冶鍊金、銀、銅、鉛、錫、汞及各種合金,其金銀裝飾品加工技巧可與歐洲文藝復興時相比,卻與美洲其他印第安人一樣不知道冶鐵。印加人的紡織技術很高,製作精細毛織品和棉織品花色多樣而調和,有一幅地毯每英寸含絨紗500根,遠多於歐洲中世紀同類織物的100根,南部沿海皮斯科附近出土的木乃伊套服,更被稱作“世界紡織品的奇蹟之一”。印加人在醫藥學方面會做外科手術和麻醉術,會使用奎寧、可可等多種草藥,尤其是穿顱術處在當時世界先進行列。印加人在天文、曆法和數學領域成就非凡,首都庫斯科城東、城西建有四座天文觀象台,測出地球運行周期是365天零6小時,據此制定太陽曆。與阿茲特克人和瑪雅人不同,印加人的數學採用10進位制。印加人一直沒有創製文字,繼續沿用結繩記事法,文學多是口頭傳說和戲劇。
南美洲最大也是最後的印加帝國共傳12世、13個王,1533年末代王阿塔瓦爾帕被西班牙征服者皮薩羅處死,印加人的反抗鬥爭持續了40年後,終於銷聲匿跡。皮薩羅當時征服印加帝國時,其人數只有區區170人,配備有戰馬、刀劍、盔甲、火繩槍,這要比印加人強些。1532年11月15日,皮薩羅一夥到達了卡哈馬卡城,提出與印加王阿塔瓦爾帕談判,阿塔瓦爾帕當時有8萬軍隊在附近,率領5000人在城中接見皮薩羅一行,皮薩羅帶領的牧師要求印加信奉天主教,是為發出戰鬥的信號,阿塔瓦爾帕勃然大怒把聖經擲於地上,皮薩羅預先埋伏好的士兵立即進攻,阿塔瓦爾帕的士兵奮起反抗,但當他們看到皮薩羅士兵所騎的戰馬時,瞬間被一種不知為何的恐懼所籠罩,嚇得丟下武器四散逃跑,阿塔瓦爾帕被皮薩羅生擒,5000士兵被皮薩羅一夥斬殺3000多人,印加帝國就此崩潰。此後,皮薩羅哪怕只派出二三十人出戰,也是無往而不勝了,況且印加帝國內部本就矛盾重重,阿塔瓦爾帕之弟與其爭權,成為皮薩羅的幫凶,部分印加臣民為贖回阿塔瓦爾帕,共向皮薩羅送去6噸黃金和12噸白銀,但皮薩羅還是背信棄義地處死了阿塔瓦爾帕。平民皮薩羅成了暴發戶,更多的西班牙人峰涌而至,許多印加人逃往密林深處,其中就留下了400年後才被人發現的馬丘比丘山城。
印加人此後的命運與其他印地安人差不多,在戰爭、屠殺、瘟疫、天災、飢餓的重重打擊之下,原有人口迅速銳減,一度只剩下不到10%的樣子。歐洲殖民者為了彌補勞力的不足,採取從非洲販運奴隸的辦法,前後一直持續了400年,大約2000萬左右的黑人奴隸被販賣到美洲,非洲因此而死亡的總人數,則達到了驚人的2億1千萬左右。有時候,歷史是不堪回首的。

簡史(16):拉美國家近現代史有關情況概述

15世紀末、16世紀初,整個拉美地區先後遭受歐洲殖民者統治,其中,葡萄牙主要占領今巴西地區,西班牙主要占領中部美洲、南美洲安第斯以西地區;大致位於南美洲東北角的蓋亞那地區,則有西班牙、荷蘭、英國、法國等反覆爭奪,形成後來的蓋亞那、蘇利南、法屬蓋亞那。拉美地區現在共有34個國家,即:墨西哥、瓜地馬拉、宏都拉斯、薩爾瓦多、尼加拉瓜、哥斯大黎加、巴拿馬、古巴、海地、多米尼加、牙買加、特立尼達和多巴哥、巴貝多、格瑞那達、多米尼加聯邦、聖露西亞、聖文森特和格林納丁斯、巴哈馬、蓋亞那、法屬蓋亞那、蘇利南、委內瑞拉、哥倫比亞、巴西、厄瓜多、秘魯、聖基茨和尼維斯、玻利維亞、智利、阿根廷、巴拉圭、烏拉圭、貝里斯、安提瓜和巴布達。此外,還有仍處於美、英、法、荷統治下的十幾塊殖民地。拉美國家具有相似的近現代史,巴西是拉美地區最大的國家,近年來被列為“金磚四國”之一,這裡先貼一下巴西的情況。
巴西位於南美洲東部,面積 851.2萬平方公里,首都巴西利亞,人口1.9億左右,白人約占54%,印歐混血種人約占38%,其他為印第安人、黑人以及部分亞洲移民,居民多信奉天主教,官方語言為葡萄牙語。巴西古代的原住民印第安人,主要屬於圖皮-瓜拉尼、熱斯、加勒比、努阿魯亞克4個部落集團,長期處在原始公社階段,直到1500年,葡萄牙探險家卡布拉爾“發現”此地,並宣布為葡萄牙屬地。因當地盛產一種叫做“巴西”的紅木,從中可以提煉貴重染料,歐洲人便以“巴西”稱呼該地區,一直沿用至今。
1530年,葡萄牙王室派索薩率領移民來到巴西地區,1532年開始建立居留地,1534-1536年,將巴西沿海至《托德西利亞斯條約》劃定的界線以東地區,劃分成14塊“封地”,作為世襲領地分封給葡萄牙封建主統治。1549年王室委任索薩為第一任總督,統一管轄各“封地”,建造薩爾瓦多城作為首府。此後,葡萄牙移民逐漸增加。1580年葡萄牙王位被西班牙王室繼承,國土被合併於西班牙,巴西地區亦由西班牙負責管理。1624-1654年荷蘭人占領巴西東北部大片土地。1640年葡萄牙恢復獨立,另設海外事務院管理巴西。1763年葡萄牙政府將巴西總督的首府,從薩爾瓦多遷往裡約熱內盧。
在殖民統治初期,葡萄牙人為尋找黃金和捕捉印第安人為奴隸,不斷擴張疆土,封建領主將掠奪來的大批土地,賞給有功的軍官和移民,逐漸形成許多大莊園和大種植園。殖民者強迫印第安人從事奴役性的繁重勞動,大批印第安奴隸被殘酷折磨而死,或是逃亡叢林地帶。由於勞動力不足,1532年起殖民者開始從非洲運入黑奴,成為當地的主要生產者。巴西殖民地經濟以農業為主,咖啡、棉花和甘蔗種植業以及畜牧業都有較大發展;1694年在米納斯吉拉斯州發現大金礦,1729年又發現豐富的金剛石礦,採礦業隨之發展起來。期間,印第安人掀起過數次反抗鬥爭,1686年曾迫使葡萄牙殖民者求和;黑奴的反抗鬥爭也時有發生,1630-1697年曾宣布成立“帕爾馬雷斯共和國”;此外,作為殖民者後代的土生白人,同樣不滿宗主國的歧視,發動過數次較大規模的武裝起義。到了18世紀末,隨著種植園經濟和工商業的發展,巴西土生白人、印第安人、黑人奴隸等,都要求擺脫葡萄牙的統治和奴役,獨立的呼聲日益高漲。
1807年葡萄牙王室為躲避拿破崙一世入侵,逃往巴西的里約熱內盧。1815年若昂親王為緩和當地人民的反抗情緒,宣布巴西與葡萄牙處於平等地位,成立葡萄牙-巴西-阿爾加維聯合王國,1816年,若昂親王即位,任“聯合王國”國王,稱若昂六世。1820年葡萄牙本國爆發資產階級革命,1821年若昂六世將王室遷回葡萄牙,任命王子佩德羅為巴西攝政王;同年,葡萄牙議會向巴西下達各省直屬里斯本的命令,並讓佩德羅立即返回葡萄牙,此舉引發巴西當地人強烈不滿,激起了巴西的獨立建國運動。佩德羅一世為保持布拉乾薩王族的統治地位,於1822年宣布巴西獨立,成立巴西帝國,1824年巴西頒布憲法,1825年,葡萄牙承認巴西獨立的地位。
巴西帝國成立以後,沿用布拉乾薩王朝體制,葡萄牙系貴族勢力把持特權,大莊園制、奴隸制依然存在,巴西在經濟和政治上依附於英國。佩德羅一世的獨裁統治並不穩固,共和派時常發動起義。1825-1828年巴西與阿根廷發生爭奪烏拉圭的戰爭,結果巴西戰敗。1831年裡約熱內盧等地的居民發動起義,甚至軍隊也參與其中,迫使佩德羅一世提前讓位於5歲的兒子,即佩德羅二世。1833-1849年間,共和派在多個省份先後發動大規模起義,均被殘酷鎮壓。1840年佩德羅二世親政,期間巴西咖啡產量占到世界總產量的半數左右,橡膠在對外貿易中也占有重要地位,隨著巴西工農業進一步發展,歐洲移民大量增加,資本主義因素日益增長,產生了一定的歷史影響。
到了1870年代,巴西國內廢奴、共和運動再度興起,不斷爆發大規模起義,1888年帝國政府被迫宣布廢除奴隸制,1889年軍隊與共和黨人聯合推翻帝國,組建以豐塞卡為首的共和國臨時政府,國會制定新憲法,成立巴西合眾國,豐塞卡當選首屆總統。
巴西合眾國期間,大種植園經濟仍占主要地位,工農業生產有所增長。20世紀初巴西咖啡產量占到世界總產量的75%以上,資本主義因素進一步發展。1929年起受到世界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衝擊,巴西陷入嚴重的政治、經濟危機之中。1930年好幾個州同時發生反政府武裝暴動,以瓦加斯為首的自由主義者同盟發動政變,奪取政權,建立新興資產階級與自由派地主的聯合政權,1934年臨時政府頒布新憲法,瓦加斯當選正式總統,宣布將地下資源收歸國有,採取優先發展民族工業,即實行“進口替代”政策,促進了巴西的經濟發展。1937年瓦加斯解散所有立法機構和政黨,實行獨裁統治。第二次世界大戰初期,瓦加斯政府保持中立,1942年宣布對德、意宣戰,1945年瓦加斯辭職。1951年,瓦加斯再次當選總統,進一步推行發展民族經濟的政策,採取了一些抵制外資的措施,經濟有較大的發展。1954年巴西國內發生軍事政變,瓦加斯自殺。1956年起,庫比契克·德奧利韋拉、夸德羅斯、古拉特先後接任總統,基本繼承了瓦加斯關於發展民族經濟的政策。
1964年巴西軍方再次發動政變,推翻古拉特政府,建立了以布朗庫為總統的軍人政權,此後席爾瓦、梅迪西先後接任軍政府總統,1969年巴西將國名改為巴西聯邦共和國;軍政府在政治上實行獨裁統治,經濟上鼓勵利用外資,限制通貨膨脹,促進了巴西經濟發展,1967-1973年間國內生產總值年平均增長10.1%,1974-1980年間平均增長7.1%。上世紀80年代,巴西因受高通脹困擾,經濟出現停滯甚至嚴重衰退;90年代開始,巴西經濟實行轉軌,採取外向型經濟模式。盧拉政府上台後,採取較為穩健的經濟政策,金融形勢趨於穩定,外資流入加大,經濟一度強勁復甦。目前正值國際經濟金融危機期間,巴西同樣遭受到了嚴重的衝擊。
1492-1502年間,哥倫布四次橫渡大西洋,“發現”了美洲大陸,所到之處,均以西班牙王室的名義宣布占領。哥倫布第一次航行時登入的巴哈馬群島,屬於後來所稱的西印度群島(系誤稱)。西印度群島在地理上劃歸北美洲,位於墨西哥灣與加勒比海以東,包括現在巴哈馬群島的巴哈馬,大安地列斯群島的古巴、牙買加、多米尼加、波多黎各(美)、海地,小安地列斯群島的巴貝多、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安地卡及巴布達、多米尼克、聖露西亞、聖文森及格瑞那丁、格瑞那達、千里達、托巴哥等國,以及至今仍被英、美、法、荷等控制的10多個地區。
1511年奎利亞爾率領遠征隊占領古巴,此後,西班牙人以西印度群島為基地,進一步向美洲大陸殖民。1519年科爾蒂斯遠征隊入侵今墨西哥地區,1521年滅亡阿茲特克帝國;1532年皮薩羅遠征隊入侵今秘魯等地,1533年滅亡印加帝國,數十年間殖民者繼續擴張,在今智利、哥倫比亞、阿根廷、巴拉圭等地建立據點。當時除了被葡萄牙人占領的巴西,整個拉美其他地區,基本上變成了西班牙的殖民地。此外,西班牙殖民者於1565年起,還在現屬美國的佛羅里達建立了一些據點。
西班牙宣稱美洲殖民地屬於王室財產,所有印第安人都是國王的臣民,對殖民地實施大肆掠奪,他們強迫印第安人開採金礦、銀礦。1521-544年間,平均每年運回黃金2 .9噸、白銀30噸,1545-1560年,平均每年運回黃金5.5噸、白銀246噸,16世紀末,在世界貴重金屬的總開採量中,西班牙所占比例高達83%,主要就是來自拉美地區。西班牙殖民者還從拉美地區,販運可可、糖、菸草、棉花、寶石、珍珠等特產。由於殖民者過度殘殺印第安人,造成當地勞力嚴重不足,以古巴島為例,島上原有印第安居民30萬人,到1537年時僅剩下5000人,為了補充勞力而從非洲販運黑奴過去,每個黑奴可賣數百枚金幣。
西班牙在拉美實施殖民統治早期,主要是以封建貴族和天主教教士為主,憑藉軍事力量征服,建立王權性質的統治機構。西班牙把龐大殖民地劃為幾個總督轄區,總督由西班牙國王直接任命,在殖民地代行國王之權。國王還將大量土地分給貴族、官吏和教士管轄,使其類似於歐洲中世紀時的封建領主,殖民地很快遍布大種植園和大莊園、大牧場,由此形成拉美後來的大地產制。西班牙人在殖民地擴大甘蔗、棉花、菸葉等經濟作物種植,將相關產品輸往歐洲;為保護西班牙本土葡萄酒、橄欖油等產業,則禁止在美洲種植葡萄、橄欖等,由此造成殖民地的單一畸形產業制。
後來,隨著歐洲資本主義的發展,西班牙對美洲殖民地政策有所改變。1765年西班牙國王查理三世在帝國範圍內,對原有貿易壟斷政策進行改革,採取放寬貿易壟斷的措施,美洲殖民地資本主義因素日益增長,結果使得當地土生白人經濟地位上升,與宗主國特權集團及殖民地上層土生白人矛盾激化,同時,受歐洲資產階級自由化革命影響,西屬美洲地區相繼掀起獨立運動。1808-1810年,法國拿破崙一世出兵占領西班牙本土大部,訊息傳到美洲殖民地後,爭取獨立的鬥爭就普遍開展了起來,是為拉美獨立運動。
美洲中部地區:1790-1804年,海地的黑人奴隸和黑白混血種人,相繼爆發反對殖民統治和奴隸制度的起義,史稱海地革命,海地於1804年宣布獨立,揭開了拉美獨立運動的序幕。1810年在墨西哥的瓜納華托州,神甫科斯蒂利亞發動民眾起義,曾一度逼近墨西哥城,後被西班牙殖民軍打散。此後,莫雷洛斯在墨西哥南部領導武裝鬥爭,1813年宣布墨西哥獨立,1814年西班牙殖民軍進攻反撲,1815年莫雷洛斯被捕犧牲,剩餘隊伍轉入山區。1820年,西班牙發生資產階級革命的訊息傳來,墨西哥殖民當局、教會、軍隊和土生白人上層,再次掀起墨西哥獨立運動,1821年西班牙殖民軍官伊圖爾維德聲稱擁護獨立,率軍進入墨西哥城,宣布墨西哥獨立,1822年伊圖爾維德加冕稱帝,建立起墨西哥帝國,不到10個月即被推翻。1824年墨西哥建立起自由派地主和資產階級掌權的聯邦共和國。中美洲其他地區也於1821年相繼宣布脫離西班牙獨立,並加入墨西哥共和國,1823年建立獨立的聯邦共和國中美聯合省,1838年解體分為瓜地馬拉、薩爾瓦多、尼加拉瓜、宏都拉斯、哥斯大黎加5個國家。
南美洲北部地區:1808年委內瑞拉的加拉加斯城得悉法軍占領西班牙,獨立派土生白人鏇即驅逐西班牙殖民官吏,改組民團並建立執政委員會。1811年委內瑞拉新國會建立臨時政府,制定新憲法宣布成立委內瑞拉共和國,西班牙殖民軍與天主教勢力進行反撲,1812年第一共和國失敗。1813年第一共和國領導人之一的玻利瓦爾,率領隊伍重新組織戰鬥,解放加拉加斯,重建委內瑞拉共和國,即第二共和國,玻利瓦爾被授予“解放者”稱號,成為共和國最高執政者。西班牙殖民軍與天主教勢力繼續反撲,1814年玻利瓦爾在拉普埃爾塔戰役中失敗,第二共和國再次被扼殺。1816年玻利瓦爾前往海地,在那裡組織革命武裝鬥爭,宣布沒收西班牙王室財產,廢除奴隸制,應允戰後分配土地,大批黑人和混血種人加入隊伍,1818宣布成立第三共和國。1819年玻利瓦爾在博亞卡戰役中,擊敗西班牙殖民軍,隨後解放波哥大,建立哥倫比亞共和國,最初的疆域包括新格拉納達和委內瑞拉,玻利瓦爾被選為共和國總統。1821年革命軍在委內瑞拉的卡拉沃沃平原上,激戰西班牙殖民軍,並取得決定性勝利,解放加拉加斯。1822年在皮欽查戰役再次大捷,解放厄瓜多,加入玻利瓦爾領導的共和國,組成大哥倫比亞共和國。至此,南美北部地區的獨立戰爭基本結束。最盛時的大哥倫比亞共和國,包括今委內瑞拉、哥倫比亞、厄瓜多、巴拿馬全境,以及哥斯大黎加、秘魯、巴西、蓋亞那的小部分,大哥倫比亞共和國於1831年解體。
南美洲南部地區:包括今阿根廷、巴拉圭、烏拉圭和玻利維亞等地的拉普拉塔地區,是南美南部獨立戰爭的中心區域。1806-1807年,英國海軍兩次登入並占領布宜諾斯艾利斯,西班牙總督逃走。布宜諾斯艾利斯的居民自動組織民兵隊伍,兩次打敗並趕走英國軍隊。1810布宜諾斯艾利斯民眾推翻西班牙總督,獨立派土生白人組建臨時政府,是為阿根廷“五月革命”,附近各地紛紛回響,巴拉圭、烏拉圭相繼起義,布宜諾斯艾利斯多次派遣遠征軍,幫助各地開展獨立鬥爭。1813年聖馬丁率軍擊敗反撲布宜諾斯艾利斯的保王派,1816年各省代表宣布,成立獨立的拉普拉塔聯合省,脫離西班牙的殖民統治。為了徹底摧毀西班牙殖民軍,1817年聖馬丁率領約5000人組成的安第斯軍,翻越安第斯山隘並解放智利,1818年智利宣布獨立。1820年聖馬丁的軍隊組建海軍艦隊,從秘魯海岸登入,1821年解放秘魯首府利馬,秘魯宣布獨立。1822聖馬丁與玻利瓦爾在厄瓜多的瓜亞基爾秘密會談,但未能取得一致意見。聖馬丁回到利馬後,辭去秘魯政府首腦職務。1823年玻利瓦爾進軍秘魯,次年由蘇克雷統帥的聯軍在阿亞庫喬戰役大捷,摧毀西班牙殖民軍主力;1825年蘇克雷解放上秘魯並宣布獨立,新建的共和國以玻利瓦爾的名字,命名為玻利維亞。烏拉圭東岸因葡萄牙、英國等插手,直到1830年宣布建立烏拉圭共和國。至此,西屬拉美殖民地基本上全部獨立。
在當今國際政治經濟大格局中,存在“南北撕裂”、“南南合作”,以及“北方集團”內部微妙關係,中國欲從戰略高度,實施大手筆合縱連橫,以圖國家和民族的未來,則拉美地區不容忽視,故對其不曾吝惜著墨。
美洲地區的原住民除了愛基斯摩人,其餘統稱為印第安人,屬於黃種人美洲支。印第安人本有眾多民族,不過,由於印第安人被殖民統治的遭遇,通常將其作為一個整體看待,而對其民族劃分從略。自從歐洲白人踏上美洲土地,並實施殘酷的殖民統治以後,美洲的人種和民族等問題,就變得複雜起來。就拉美地區而言,不妨也作一番梳理,以增進對這一地區的了解。
從目前來看,拉美地區在人種構成上,既有相對純正的白種人、黑種人、黃種人,也有相互之間的混血種人。白種人系歐洲殖民者後裔,以及後來又去的白種人移民;黑種人系非洲黑奴的後裔,以及後來又去的黑種人移民;黃種人除了印第安人,還有後來從亞洲過去的移民,包括中國人、印度人、日本人等等。混血種人首先是白種人與印第安人的混血種人,稱印歐混血種人,不同於印歐語系;其次是白種人與黑種人的混血種人,也占有一定的比例;再次是印第安人與黑種人、印第安人與其他黃種人,以及其他不同人種之間的混血種人。在民族構成上,有保持歷史文化傳統的印第安土著民族,以及來自歐洲、非洲、亞洲等地的外來民族,還有殖民時期以來逐步形成的新興民族。人種是生理學概念,民族是社會學概念,同一人種可以歸屬不同民族,同一民族也可以包含不同人種,姑且將二者結合起來,對拉美地區有關情況略表。
(一)拉美新興民族和以新興民族為主體立國情況
拉美新興民族共有33個,大致分為以下4種主要類型:
①以印歐混血的梅斯蒂索人為主,融合部分被同化的白人、印第安人及少量黑人,而形成的新興民族,在拉美地區共有14個,約占新興民族總人口的83%,他們是:墨西哥民族、尼加拉瓜民族、瓜地馬拉民族、薩爾瓦多民族、巴拿馬民族、多米尼加民族、宏都拉斯民族、哥倫比亞民族、委內瑞拉民族、秘魯民族、玻利維亞民族、厄瓜多民族、智利民族、巴拉圭民族。
②以白人為主,吸收部分混血種人、少量被同化黑人、少量印第安人,而形成的新興民族。在拉美地區主要有5個,即新興的巴西民族、阿根廷民族、烏拉圭民族、古巴民族、哥斯大黎加民族。前4個主要是原印第安人部族及黑種人口被滅絕或銳減,白種人移民及其後裔人口不斷增加,部分混血種人得以繁衍所致;哥斯大黎加原本連印第安人也很少,其地多為白種人移民及其後裔占據。
③以黑人為主,融合少量的黑白混血種人,而形成的新興民族,主要有4個,分布於西印度群島的島國,即海地人、牙買加人、巴貝多人、多米尼加人,90%都是黑人奴隸後裔,黑白混血的穆拉托人僅占10%左右;或以黑白混血種人為主,融合部分黑人,而形成的新興民族,主要有6個,即巴哈馬人、聖克里斯多福—尼維斯人、安提瓜和巴布達人、聖露西亞人、聖文森特和格林納丁斯人、格瑞那達人,黑白混血的穆拉托人所占比例較大,但這些穆拉托人的血統又以黑人成分為主。
④民族構成複雜、無明顯主體的新興民族,主要有4個,即蘇利南民族、貝里斯民族、蓋亞那民族、特立尼達民族。形成原因是其地在歷史上,曾被西、英、法、荷等殖民者及海盜反覆爭奪,混血融合中缺乏穩定的主體,廢除奴隸制後又從亞洲招募契約勞工,主要是印度人、爪哇人和印尼人等,導致混血融合情況更為複雜。
現在拉美的新興民族,大多成為各自國家的主體民族,這樣情況在拉美地區占多數,而在秘魯、玻利維亞、厄瓜多、瓜地馬拉4國,新興民族與印第安民族同為主體民族。這些國家的新興民族,不但在人口數量上占有優勢,而且在國家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各個方面,也起著主導性的作用。拉美新興民族的語言,分屬印歐語系日耳曼語族和拉丁語族,其中,講西班牙語的有18個,講英語的有12個,而巴西民族講葡萄牙語,海地民族講法語,蘇利南民族講荷蘭語。
(二)當今拉美地區的印第安人及其分布情況
現在拉美的印第安人約有600個部落,人口約有4000萬,約占拉美總人口的8%,主要分布在墨西哥、秘魯、瓜地馬拉、玻利維亞、厄瓜多等22個國家和地區,其中,分布在秘魯、墨西哥的印第安人最多,接近印第安人總數的一半。超過百萬人以上的印第安民族,主要有克丘亞人(約1300多萬),主要分布在秘魯、厄瓜多、玻利維亞等國;艾馬拉人(約170多萬),分布在秘魯和玻利維亞;阿茲特克人(約130多萬),主要分布在墨西哥;基切人(約100萬)主要分布在瓜地馬拉。這些印第安人中的大多數,至今仍生活在內地森林、草原地區,從事著農、牧、林、漁業等簡單勞作,基本上游離於現代社會之外。
拉美國家以新興民族為主體,但也有4個國家,即秘魯、玻利維亞、厄瓜多和瓜地馬拉,其新興民族和印第安人都是主體民族。其中,秘魯、玻利維亞、厄瓜多3國,位於安第斯高原區,是克丘亞、艾馬拉等印第安人的故鄉,其後裔人口在這3國所占比重較大,在秘魯新興民族約占50%,印第安人約占49%;在玻利維亞新興民族約占42%,印第安人約占 54%;在厄瓜多新興民族約占41%,印第安人約占34%;在瓜地馬拉新興民族約占57%,印第安人約占43%。
(三)當今拉美地區外來移民分布情況
這部分外來移民,扣除已被各個新興民族融合其中的先期移民,而是指拉美各國獨立以後,從世界各地新近遷入拉美的這部分移民,主要有兩大來源,一是歐洲系,主要是來自德國、義大利、英國、法國、西班牙、葡萄牙等國的移民,遷入國主要是巴西、智利、阿根廷、烏拉圭等國。二是亞洲系,拉美廢除奴隸制以後,又出現勞動力不足現象,自19世紀下半葉開始,數以萬計、十萬計的華人、印度人、日本人等,相繼被西方國家以契約勞工等形式,拐騙到拉美做苦工。華人主要分布在墨西哥、巴拿馬、古巴、秘魯等國;印度人和印尼人主要集中在蘇利南、蓋亞那等地;日本人主要集中在巴西。二戰後,歐洲、亞洲有人繼續向拉美有關國家移民,同時,也有人從拉美地區向外移民,出現了雙向、多向移民的現象。
拉美各國於十九世紀初期獨立以後,直至二戰以來的政治經濟發展情況,其經驗教訓特別是“拉美化”等問題,對於中國而言有必要加以研究,有關這方面內容留待日後再述。

簡史(17):中世紀以來的歐洲崛起與列強爭霸

(一)伊比利亞半島的崛起、爭霸及衰落
以1453年東羅馬帝國亡於奧斯曼帝國為標誌,始於西羅馬亡國之476年的歐洲中世紀宣告結束。此時的基督教歐洲被伊斯蘭勢力所圍困,戰略空間局限於歐洲西部、北部地區,因瀕於絕境而設法圖強。在歐洲西南部的伊比利亞半島,到了1492年的時候,基督教勢力長達700多年的光復運動獲勝,也是在這一年,哥倫布橫渡大西洋發現“新大陸”。期間,伊比利亞半島首先在歐洲稱強,拉開了歐洲崛起與列強爭霸的大幕,從而深刻地影響到了世界歷史進程。
伊比利亞半島南隔直布羅陀海峽與非洲相望,東北部聳立著庇里牛斯山與法國為鄰。公元前4000年左右,非印歐語系的伊比利亞人,已經在半島東部、南部定居。從公元前11世紀到公元5世紀之間,伊貝洛人、塔爾提西奧人、腓尼基人、古希臘人、迦太基人、凱爾特人等相繼侵入。公元前218年,羅馬人開始占領伊比利亞半島,公元前202年羅馬人征服迦太基,伊比利亞半島併入羅馬帝國版圖,公元259年羅馬帝國將領波斯杜穆斯建立高盧帝國,統治高盧、不列顛、伊比利亞大部, 273年被羅馬帝國收復。後北歐日耳曼部落及東歐阿蘭人受到匈奴人打擊南遷,於409年開始侵入伊比利亞半島。西羅馬帝國滅亡後,公元490年西哥特人征服伊比利亞半島,建立西哥特王國,基督教為其國教。711年北非伊斯蘭教的阿拉伯人、柏柏爾人聯軍侵入,714年滅亡西哥特王國,718年征服整個伊比利亞半島。伊斯蘭勢力一度越過庇里牛斯山,欲占領整個歐洲,但被法蘭克王國的查理(後建立查理帝國)打敗。在伊比利亞半島,基督教勢力發起“光復運動”,與伊斯蘭勢力(泛稱摩爾人)進行了長達700多年的鬥爭。期間,伊斯蘭勢力出現分裂,伊比利亞半島上建立了許多小王國,有伊斯蘭教的,也有基督教的,長期相互混戰。
伊比利亞半島西部的葡萄牙,原本屬於基督教的卡斯提王國,也可以說本是西班牙的一部分。1093年卡斯提王國的公主特里薩下嫁波爾多凱爾伯爵,葡萄牙作為特里薩的陪嫁,第一次從西班牙分離出來。1112年特里薩3歲的兒子阿方索登基,由特里薩攝政;1128年阿方索正式主政,放逐其母特里薩,並在羅馬天主教勢力的幫助下,擊敗了卡斯提國的軍隊;1143年阿方索與卡斯提王國簽定薩莫拉條約,葡萄牙正式宣布獨立,1147年建都里斯本。1279年迪尼斯一世繼位,1297年與西班牙籤訂《奧卡尼塞許條約》明確國界。葡萄牙國土是一塊狹長的沿海土地,缺乏內陸縱深,國內資源稀缺。流行於14世紀的鼠疫“黑死病”,奪去歐洲2400萬人的性命,葡萄牙人由於免疫力超強,總算挺過了這次浩劫,但人口膨脹使得經濟衰敗、民眾窮苦,連鑄造錢幣的金銀也成問題,向外擴張的陸路又被強大的宿敵西班牙堵死,只得考慮從海路謀取生存發展之道,因此,葡萄牙成了中世紀後的歐洲列國中,最早開拓海外殖民地的海上霸權國家。
1394年葡萄牙王子亨利誕生。1415年,其父即葡萄牙國王若奧一世,攜王子亨利一起,出動戰船200艘、海軍1700人、陸軍19000名,渡過直布羅陀海峽海,突襲占領南岸的休達城,控制了地中海與大西洋的交通咽喉,此役令亨利王子一戰成名,標誌著葡萄牙向世界擴張的開始。同年亨利王子從休達回國,著手準備對非洲西北部的探險與侵占,在他親自主持下,葡萄牙人於1420年侵入馬德拉群島,1432年到達大西洋上的亞速爾群島,1441年葡萄牙人到達非洲,返航時運回10個黑奴,是為歐洲史上第一次奴隸貿易。1445年葡萄牙人繞過撒哈拉沙漠海岸,侵入出產金銀等物產的西非,1456年到達維德角群島,到1460年亨利逝世時,葡萄牙人已到達西非獅子山,在西非沿岸建立起大批貿易商站。之後,葡萄牙人分別於1471年、1438年、1488年到達幾內亞、剛果、南非等國,完成了非洲西部沿海地區的航行,並沿河侵入非洲內陸地區。葡萄牙人在非洲用小工業品如玻璃鏡等,來換取黃金、象牙、香料和奴隸等,幾十年間掠奪了大量財富,原以農業為主的小國葡萄牙,一躍成為西歐最為富有的國家。
1487年迪亞士受命於葡萄牙國王裘安二世,率3條航船沿非洲西海岸南下探險,到達非洲最南端的“風暴角”。1488年迪亞士回到里斯本報告情況,裘安二世分析認為繞過“風暴角”,就有希望向東航行進入印度洋,於是將“風暴角”改名為“好望角”,希望經此找到“黃金國度”印度。1497年達·伽馬率領探險隊再次出征,沿迪亞士開闢的航路南行,繞過“好望角”進入了印度洋,沿非洲東海岸向東北航行,經過東非的莫三比克,1498年抵達肯亞的馬林迪。達·迦馬騙來一位阿拉伯航海家馬傑德為嚮導,通過馬傑德的介紹,達·迦馬才知道,葡萄牙人自亨利時代積累的航海技術,在阿拉伯人面前根本不值一提。馬傑德帶領達·迦馬第一次橫穿印度洋,順利到達印度西南部的貿易中心卡里庫特,達·迦馬裝滿香料、寶石後返航,一年後回到里斯本。1502年,達·伽馬再次奉命,率領20條航船遠征印度,曾捕獲一條過路的阿拉伯航船,搶劫貨物後將其航船和船員全部燒毀燒死,到達卡里庫特又進行武力征服,返航時在東非建立了一些葡萄牙殖民地,1524年達·伽馬被任命為印度總督,同年到達印度後病死。
葡萄牙憑藉海上霸權和殖民掠奪迅速崛起,讓整個歐洲都急紅了眼。在伊比利亞半島的西班牙地區,1479年阿拉岡國王斐迪南與卡斯提爾女王伊莎貝拉結婚,夫婦二人稱為“天主教雙王”,1497年徹底戰勝半島伊斯蘭勢力,1512年完成西班牙統一。早在1492年,女王伊莎貝拉決定向西探險,授予哥倫布“海軍大將”軍銜,以及新發現土地“總督”的預封,派遣哥倫布分別於1492年、1493年、1498年、1502年,四次橫渡大西洋探險,結果“發現”了美洲“新大陸”,哥倫布當時誤以為到了印度。1519-1535年間,西班牙人征服了除巴西以外的拉美其它地區,也走上海外殖民掠奪的崛起之路,與葡萄牙展開了激烈而殘酷地競賽。
緊隨哥倫布之後,1500年葡萄牙人卡布奧橫渡大西洋,“發現”並占領了南美洲的巴西地區。1509年葡萄牙人在印度洋打敗阿拉伯人,封鎖紅海航路,終結了阿拉伯人對印度洋、紅海、地中海的控制權,完全掌握了印度洋的海上霸權。後葡萄牙人繼續向西太平洋進犯,於1511年占領馬六甲,打開通往西太平洋的通道,隨後占領並控制了科倫坡、爪哇、印尼等香料產地,基本壟斷印度洋和西太平洋的海上貿易。後於1535年到達中國澳門,1553年以賄賂和欺騙手段占據澳門,這一占竟然長達400多年。1519-1522年麥哲倫完成人類歷史上,首次從西向東的環球航行,證實地球確實是圓的,為避免勢力範圍因此交匯,1529年葡萄牙與西班牙談判簽訂“薩拉戈薩條約”,規定以通過摩鹿加群島東部17度的子午線為終止界線,界線向西地區屬葡萄牙,向東則屬西班牙,是為人類歷史上第一次 “全球化”。
隨著國內統一和大航海時代的到來,西班牙初期的崛起爭霸比較順利,通過迅速對外殖民擴張,第一個成為“日不落帝國”,是16世紀歐洲最強大的國家。在歐洲,西班牙通過與其他國家王室聯姻,逐步兼任其他國家土地,1519年具有奧地利哈布斯堡母系血統的卡洛斯登基,並被選為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其統治範圍包括歐洲的西班牙、那不勒斯、西西里、撒丁、奧地利、尼德蘭、盧森堡、佛朗士—康泰,以及其他大洲殖民地;在拉美,除了巴西基本上全被西班牙占領,從那裡運回大量的金銀及其他特產,在當時的歐洲可謂富甲一時;在非洲,占領了加那利群島突尼西亞、西迪伊夫尼、梅利利亞、錫茲內羅斯、奧蘭、阿爾及爾、貝賈亞、的黎波里、突尼西亞、和休達,進行殘酷的殖民統治和掠奪,並從非洲販賣黑奴到美洲。
儘管簽訂了一個“薩拉戈薩條約”,但宿敵西班牙的迅速跟進崛起,必然敲響了葡萄牙的喪鐘。葡萄牙是歐洲近現代海上霸權的先驅,卻依然熱衷於陸上擴張。1578年葡萄牙國王塞巴斯蒂昂以討伐異教徒為名,率領僱傭軍2.5萬人從丹吉爾登入,開始了對摩洛哥的征服戰爭,摩洛哥被廢國王穆泰瓦基勒率部投降,新國王馬利克率阿拉伯軍5萬人迎敵,決戰於馬哈贊河畔的凱比爾堡附近,史稱“三王之役”,結果以葡萄牙軍慘敗告終,國王塞巴斯蒂昂戰死,士兵陣亡8000人、被俘1.7萬人,基本上無一逃脫。西班牙抓住這個機會,國王菲利普二世強說他有一半葡萄牙皇室血統,乾脆於1580年兼併葡萄牙,葡萄牙的海上霸權就此旁落,西班牙取代葡萄牙成為海上霸權的統治者。兼任葡萄牙國王的西班牙國王腓力二世,於1580年組建起“無敵艦隊”,到印度進一步建立殖民據點,占領馬六甲,征服了菲律賓群島。
西班牙的財富主要通過殖民掠奪得來,自身生產能力並不強大,其兼併歐洲的做法亦樹敵太多,被迫四處作戰鎮壓,掠奪來的財富很快耗盡,或被別國經由貿易賺去,結果導致國庫空虛,負債累累。1588年其“無敵艦隊”慘敗於英國,從此失去海上強國地位;1648年對法國作戰再敗,從此失去陸上優勢地位。1700年法國國王路易十世的孫子菲利佩繼承西班牙王位,稱菲利佩五世,從此西班牙王位由奧地利哈布斯堡家族,轉到了法國波旁家族的手中。經過與奧地利的一場戰爭之後,於1713年簽訂“烏特雷奇條約”,奧地利得到了佛蘭德、米蘭、撒丁島和那不勒斯,英國得到了直布羅陀等地,荷蘭得到了佛蘭德的許多要塞,以換取各國對菲利佩五世的承認,西班牙在歐洲只保住了本土部分。1808年,拿破崙篡取法國政權後,以借路攻打葡萄牙為藉口,派出大軍占領西班牙,安排一個兄弟擔任西班牙國王,西班牙人奮起抗法,1814年終於收復主權,但以此為契機,拉美各殖民地相繼獨立。後西班牙爆發資產階級革命,1873-1874建立第一共和國。1898年美西戰爭又敗,被迫向美國割讓波多黎各,並以2000萬美元廉價出售菲律賓給美國,至此,西班牙喪失了所有海外殖民地,國際大國地位不復存在。1931-1939年,西班牙建立第二共和國;1939-1975年,佛朗哥實行獨裁統治;之後實行君主立憲制至今,其王室仍為源自法國的波旁家族。
葡萄牙被西班牙兼併後,直到1640年時的布拉剛薩王朝,反抗西班牙菲利普四世並宣布獨立,取代哈布斯堡家族對葡萄牙的統治,為此曾與英國修好尋求支持。國王裘奧五世(1706—1750年在位)期間,利用從巴西開採的黃金及鑽石振興經濟,使葡萄牙得以再次興盛。1807年葡萄牙王室為躲避拿破崙入侵逃往巴西,裘奧六世於1821年重返里斯本,其子佩德羅在巴西自立為王並宣布獨立。1826年裘奧六世死後,民主派與君主派爆發內戰,兩派對峙持續到1910年,因曼紐爾二世亡命英國,葡萄牙建立共和政府,後參加一戰使得經濟蕭條、政治動盪,1926年安東尼奧·卡莫那發動軍事政變,重新建立獨裁制。1974年左派軍隊發動康乃馨革命,宣布放棄非洲殖民地的管轄權,1976年實行選舉制度。1986年葡萄牙加入歐共體(今歐盟),同年索瑞茲贏得總統大選,成為葡萄牙第一位平民總統。1999年葡萄牙同意放棄最後一塊殖民地,終於將澳門歸還中國。

(二)歐洲的文藝復興、宗教改革、啟蒙運動及資本革命
西羅馬帝國滅亡以後,其原有文明結晶被日耳曼等蠻族付之一炬,天主教在這一地區人們的精神生活中,卻獲得了至高無上的權力,一切唯天主教義是從,否則就是異端,就要受到宗教法庭的審判乃至處死。基督教認為人類的祖先是亞當和夏娃,由於偷吃了伊甸園的禁果而生出人類,此即所謂“人類的原罪”,人類唯有全心敬奉上帝、終身受苦禁慾、世世代代贖罪,以求來世進入天堂。這些說教本是胡扯淡,他們卻相信了,基督教會就利用信徒們的愚昧,建立起一套嚴格的等級制度,禁止一切違背“聖經”的思想和行為,使得社會活力被凍結,從而陷入漫長而黑暗的中世紀。究其實質,歐洲在確立資本主義制度以前,一直實行的是奴隸制,當時的教會和所謂封建領主,根本上都是奴隸主。因此,後來歐洲各國建立海外殖民地時,無一不是推行奴隸制,包括後來的美國在建國初期也是實行奴隸制。
再說伊斯蘭教興起後,阿拉伯帝國在擴張的過程中,搶得了羅馬帝國在地中海南岸、東岸的一些文化典籍,並保存下來加以吸收利用,阿拉伯商人還從東方中國、印度學到許多先進知識,在伊斯蘭教與基督教進行戰爭的同時,一些歐洲人得以接觸這些知識並加以學習,特別是中國最先發明的印刷術的使用,極大地加快了知識的傳播速度;從中國學去的指南針,幫助歐洲改進了航海技術;從中國學去的火藥,給他們提供了製造殺人武器的便利(卻沒有支付過任何專利費用?)。當東羅馬帝國受到奧斯曼帝國的沉重打擊,東羅馬一些人帶著古希臘、古羅馬的文化,逃到西部歐洲去避難,並在那裡傳播古希臘、古羅馬的文化,西部歐洲的蠻族大開眼界,逐漸掀起了一場文藝復興運動,出現了許多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研究者。文藝復興從研究古希臘、古羅馬文化入手,隨著東羅馬帝國滅亡後大量典籍流入西歐,在15世紀時文藝復興漸成氣候,但在天主教會的眼裡,這些全是異端邪說,就採取極其殘忍的手段進行迫害,希柏提亞、維薩留斯、塞爾維特、布魯諾、伽利略、拉美特利、狄德羅等人亦未能逃脫厄運。
文藝復興之所以與基督教產生劇烈衝突,是由於文藝復興不僅接過古希臘、古羅馬研究自然科學的旗幟,而且在社會政治學領域提出人的價值,逐漸地樹立以人為本、爭取人權的思想,嚴重衝擊了基督教關於只能服從於神權的主張。文藝復興是一場思想文化的解放運動,把越來越多的歐洲人從神學下解放出來,針對基督教的迫害進行反擊,16世紀又引發了一場宗教改革運動,出現了馬丁路德、慈運理、加爾文等改革者。基督新教與天主教對立的地方,是在教義中強調“因信稱義”,主張得救既因蒙恩也因著信,憑著信心可以蒙恩稱義,因此信徒皆可為祭司,不僅可以相互代禱,還可宣傳福音,信徒可以藉助聖靈的指引直接與上帝相遇,接受對啟示的光照,因信稱義否定了天主教徒要想得救必須以教會、神職人員、聖事為中介的主張,動搖了天主教會的釋經權,取消了拉丁語解讀聖經的壟斷地位。基督新教的信仰者稱為清教徒,天主教徒與清教徒因觀念對立,直接導致了內部宗教戰爭,部分清教徒遠避美洲,其中就創立了後來的美國。歐洲本地首先是英國的清教徒,通過1640-1649年內戰,以及1685年未經流血的“光榮革命”,從而獲得了可以自由信仰基督新教的權利。
宗教改革將許多人從神權下解放出來,他們以其前所未有的貪婪,積聚起大量的知識與財富,並贏得很高的社會地位,與當時的世俗統治者進行爭權,得益於古希臘、古羅馬關於奴隸制民主理論的啟示,伴隨著歐洲資本主義因素的增長,又引發了一場旨在改革政治制度的思想啟蒙運動,逐漸統一到為資本革命提供輿論支持上來,出現了伏爾泰、孟德斯鳩、盧梭、狄德羅等代表人物,創立了三權分立、民主選舉等資本主義民主理論,受此影響,英法等國先後爆發資本主義革命,並與宗教戰爭糾合在一起,最終建立起資本主義社會制度,這是後話。
歐洲進入大航海時代以來,歷經文藝復興、宗教改革、啟蒙運動以及資本主義革命,使歐洲得以擺脫原來的落後狀態,迅速崛起並通過全球性擴張,對殖民地進行殘酷地奴役和掠奪,對伊斯蘭教繼續予以打壓,歐洲內部則爆發頻繁的爭霸戰爭,直至後來的兩次世界大戰。最早在伊比利亞半島上的葡萄牙、西班牙,先後稱霸、興盛再到衰落之後,下一個稱霸者輪到了尼德蘭(荷蘭)。
(三)尼德蘭(荷蘭)海上霸權的建立、發展與轉移

歐洲大陸西北部萊茵河、馬斯河、斯海爾德河下游及北海沿岸一帶,相當於今天的荷蘭、比利時、盧森堡和法國東北部的一部分,由於地勢低洼,在日耳曼語中被稱為尼德蘭,意為“低地之國”。約公元前11世紀,一些日耳曼部族、克爾特部族在尼德蘭定居,後淪為羅馬帝國的一個邊疆省份。4世紀時,基督教傳入尼德蘭地區,經濟也有初步發展,開始建設一些城鎮。5-9世紀期間,尼德蘭成為法蘭克王國的一部分,一些盎格魯-撒克遜人和法蘭克人分別在其北部和南部定居。10世紀末,這裡的人們開始大量建築海堤和河堤圍海造田,並為此設立專門機構。11-14世紀,該地被劃分為許多獨立領地,其中,占統治地位的是荷蘭伯爵領地,故我國古代稱尼德蘭地區為荷蘭並沿用至今,實際上這是一種不太準確的代稱。
1463年尼德蘭地區正式出現國家,被勃艮第王國(後並於法國)占領。1477年,德意志“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奧地利哈布斯堡家族的馬克西米連(1493-1519),與勃艮第公爵“大膽查理”的女兒瑪麗結婚,奧地利由此獲取勃艮第在尼德蘭的大片領地;16世紀“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查理五世(1519-1558)進一步征服尼德蘭東北部;1556年查理五世宣布退位後,其與伊莎貝拉(葡萄牙人)所生之子,即西班牙國王菲利普二世,繼承了帝國的西班牙、尼德蘭、西西里與那不勒斯、弗朗什孔泰、米蘭及全部西屬美洲和非洲殖民地,尼德蘭地區遂成為西班牙的一部分。
期間,尼德蘭地區大量使用風車和印刷術,農業、漁業、商業、文化等發展很快,出現了許多富有的當地貴族,經濟領域開始具有資本主義性質。尼德蘭貴族接受法國人加爾文創立的新教,同羅馬天主教教會對抗,由於西班牙國王菲利普二世對尼德蘭地區實行政治、經濟和宗教方面的奴役政策,束縛了當地資本主義關係進一步的發展,尼德蘭貴族也與之進行對抗,1566年爆發了爭取獨立的尼德革命起義,實際上也是基督新教反抗天主教壓迫的宗教戰爭,尼德蘭大貴族、奧蘭治親王,同時也是荷蘭、澤蘭、烏特勒支三省執政的威廉一世,逐漸成為這場運動的領導人,1581年尼德蘭各起義城市的代表就已在海牙宣布,廢除西班牙國王對尼德蘭各省的統治權,1582年推舉威廉一世為尼德蘭國王,由於西班牙國王重賞通緝威廉一世,威廉一世在就任尼德蘭國王前兩天被刺殺,威廉一世稱為尼德蘭國父,其子孫世代為尼德蘭執政,並於1815起成為尼德蘭世襲國王,一直延續至今。
1588年西班牙“無敵艦隊”被英國擊潰,趁此機會,尼德蘭地區北部的七個省份聯合起來,組成了尼德蘭聯省共和國,成為世界上第一個“賦予商人階層充分的政治權利的國家”,實際上脫離了西班牙的控制。尼德蘭加入海上打擊西班牙的戰爭,並取得了一系列勝利,其探險家們繼承西班牙的航海遺產,很快控制了通往世界各地的海運路線,並在亞洲、非洲、美洲建立自己的殖民地。1595年林斯霍特編著最早的航海志,記述大西洋的風系和海流;1596年巴倫支為探尋由北方通向中國和印度的航線,曾在北冰洋地區作了三次航行,併到達了新地島;1598年范·尼克遠征爪哇、摩鹿加群島,1603年在爪哇建立商站,1605年在摩鹿加群島擊敗葡萄牙艦隊;1602年尼德蘭成立聯合東印度公司,成為世界上第一家跨國公司;1619年尼德蘭建設巴達維亞城,現為印尼首都雅加達;1621年尼德蘭成立西印度公司,加強對美洲進行殖民統治;1622年尼德蘭在美洲東岸占領哈德孫河口,命名為“新尼德蘭”,建新阿姆斯特丹城,現為美國的紐約;1623年尼德蘭從葡萄牙手中奪取巴西控制權,直至1661年被葡萄牙奪回;1624年尼德蘭殖民者侵占中國台灣,直至1662年被鄭成功收復;1642年尼德蘭航海家塔斯曼出海遠征,抵達模里西斯和澳洲南部,發現塔斯馬尼亞島,命其名為“范迪門地”,之後又發現紐西蘭南島,1643年塔斯曼繼續航行並發現湯加和斐濟群島,1644年.塔斯曼抵達紐幾內亞西南海岸和澳洲北部;1648年尼德蘭擊敗葡萄牙奪取好望角,同年西班牙正式承認尼德蘭獨立。
尼德蘭東、西印度公司到處建立城堡和採購站,通過欺騙或收買當地首領,奴役和屠殺殖民地人民,確保了對國際貿易航線的壟斷,從而獲取了巨額利潤。隨著航海業和海外貿易的大發展,17世紀成為尼德蘭的“黃金世紀”,到這個世紀中葉時,阿姆斯特丹迅速成長成為歐洲的金融中心和“世界的倉庫”,其歐洲海上霸權盛行一時。其海外殖民地曾包括:亞洲的東印度群島,即現在的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巴布亞紐幾內亞;亞洲的錫蘭(今斯里蘭卡)、中國台灣;非洲的南非;北美的新阿姆斯特丹(今紐約);南美的巴西,蓋亞那部分(今蘇利南);西印度群島中的安的列斯、阿魯巴,以及澳洲一些地方等,成為繼西班牙之後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國家。
就在這時,曾經打敗西班牙“無敵艦隊”的英國,也逐漸變得強大起來,1652-1674年間,先後與尼德蘭進行了三次爭霸戰爭,尼德蘭總體處於下風,從此由盛轉衰,隨後失去了一些海外殖民地,如台灣(中國收復)、巴西(葡萄牙奪回)、新阿姆斯特丹(英國占領)等。18世紀後期尼德蘭殖民體系逐漸瓦解,1795年拿破崙法軍入侵,1806年拿破崙安排其弟擔任尼德蘭國王,尼德蘭被封為王國,1810年尼德蘭併入法國,1814年尼德蘭從法國獲得獨立後,成立尼德蘭王國,第一位國王即奧蘭治-拿騷親王,也稱威廉一世。1815年召開討論拿破崙戰敗後,歐洲領土劃分的維也那會議,決定尼德蘭“割讓”南非和錫蘭給英國,同時,奧地利所屬尼德蘭部分即比利時,劃歸尼德蘭所有,對此比利時強烈反對,經過鬥爭於1839年正式獲得獨立。尼德蘭於1848年修改憲法,實行世襲君主立憲制至今。尼德蘭在一戰期間保持中立;二戰初期宣布中立,1940年被希特勒德軍占領,王室和政府遷至英國,成立流亡政府,1945年恢復獨立,二戰後放棄中立政策,加入北約和歐共體(即現在的歐盟)。東印度群島二戰期間被日本占領,1945年尼德蘭恢復統治,1949年大部分獲得獨立,尼德蘭只保留了巴布亞島的西半,原準備讓其獨立建國,1961年印度尼西亞入侵,1969年正式併入印度尼西亞版圖。1973年尼德蘭所屬蓋亞那部分提出獨立要求,1975年正式獨立建國蘇利南。1986年尼德蘭所屬西印度群島之安的列斯群島部分,最富裕的阿魯巴島從中獨立出來,成為單獨的尼德蘭屬國;2007年庫拉索島和聖馬丁島也分離出來,也成為單獨的尼德蘭屬國;剩下3島組成“王國列島”,地位待定。歐洲大陸之外的尼德蘭屬國擁有事務自主權,與歐洲大陸部分地位平等,但由尼德蘭王國負責他們的防務和外交。
回到1672年,正值第三次英國與尼德蘭爭霸戰爭期間,英國聯合法國攻入尼德蘭,結果尼德蘭執政威廉二世與英國公主瑪麗的兒子,即威廉三世就任尼德蘭執政,他與德意志“神聖羅馬帝國”結盟,將法國人擊退;為與英國結盟,於1677年娶其表妹即英國公主瑪麗二世。1688年,英國發生基督新教反抗天主教的“光榮革命”,英國議會邀請尼德蘭執政威廉三世前往英國,去保護英國國民的“宗教自由和財產”,威廉三世率領2萬名士兵組成的一支龐大艦隊,從阿姆斯特丹港出發,離開尼德蘭到達英國,1689年威廉三世夫婦共同加冕成為英國國王。這一事件頗具有象徵意義,成為歐洲海上霸權轉移的預告,之後正是英國取代了尼德蘭的霸主地位。
(四)英吉利海峽歷史風雲錄之一
歐洲西北部的不列顛群島,包括大不列顛島、愛爾蘭島兩個主要島嶼,以及附近的赫布里底群島、奧克尼群島、設得蘭島、安格爾西島和馬思島等約5000個小島。總體位於北海與大西洋之間以西,東南隔英吉利海峽、多佛爾海峽與歐洲大陸相望,遠古時代曾與大陸相連,原始人類很早就遷徙到那裡活動,後來與世隔絕長期處於舊石器時代。
約公元前3000年開始,部分伊比利亞人陸續登入不列顛群島,征服和同化舊石器人原住民。伊比利亞人帶去新石器文化,留下了諸如埃夫伯里巨石建築遺址、圓形巨石陣之類的歷史遺蹟,約公元前1600年過渡到青銅器時代。伊比利亞人屬白種人地中海類型,其古語確定不屬印歐語系,可能自成一系(待定),古時主要活動於伊比利亞半島、今法國、英國地區,其僅存的直系後裔是巴斯克人,現主要分布在西班牙、法國、美國和拉美地區。除了巴斯克人頑強保持下來,其餘古伊比利亞人先後被外族消滅或吸收同化,包括到達不列顛的那些分支如比克人等,都沒有逃脫類似的厄運。
歐洲白種人的先祖族群主要有這么幾個,即古希臘人、古羅馬人、伊比利亞人、凱爾特人、日耳曼人、斯拉夫人、維京人。其中,凱爾特人的勢力也曾經很強大,約公元前2000年,凱爾特人已在法國東部塞納河、羅亞爾河上游、德國西南部萊茵河、多瑙河上游地區發源,他們的部落通常整體遷移,起先主要活動於中歐地區,在歐洲他們首先學會使用鐵器,實力逐漸上升。約公元前500年起,凱爾特人向全歐洲急劇擴散,先後征服了今德國、法國、伊比利亞半島、不列顛群島、今土耳其等地,現在英國的蘇格蘭人、愛爾蘭人、威爾斯人,基本上屬於凱爾特人後裔;西班牙人、葡萄牙人以凱爾特人為主體,融合部分伊比利亞人、古羅馬人、日耳曼人等形成。凱爾特人在歐洲其他地方,則被別的族群吸收融合。
古羅馬人將占據今法國、比利時、瑞士、尼德蘭、德國南部和義大利北部的凱爾特人統稱為高盧人,這些地方則稱為高盧。凱爾特人身材高大、皮膚白晰、喜歡鬥狠,對身材相對矮小、皮膚發暗的古羅馬人形成巨大威脅,公元前387年和279年,凱爾特人曾分別洗劫古羅馬和古希臘地區,但古羅馬人憑藉嚴明紀律和先進戰術,最終打敗凱爾特人,據稱斬殺百萬、奴役百萬,基本控制了歐洲大陸上的凱爾特人,對進入不列顛群島的凱爾特人,羅馬帝國一時鞭長莫及。
約公元前900年起,就有少量凱爾特人開始遷居不列顛。約公元前500年起,凱爾特人的高特爾、皮克特等部落,相繼大舉侵入大不列顛島,斯科特等部落則侵入愛爾蘭島,開始征服那裡的伊比利亞人,進行了殘酷的屠殺和奴役。約公元前300年,凱爾特人的不列顛部落進入大不列顛島,利用較為先進的鐵器技術,將仍在使用青銅技術的高特爾部落、皮克特部落等,驅趕到了大不列顛島北部地區。約公元前100年,凱爾特人的比爾蓋部落也進入大不列顛島,與不列顛部落在南部爭奪勢力範圍。這一時期凱爾特人占據著整個不列顛群島地區,包括被其統治的部分伊比利亞人,也被統稱為凱爾特人,以便與再後侵入的古羅馬人、日耳曼人、維京人相區別。
羅馬帝國征服了歐洲大陸的凱爾特人之後,並沒有忘記不列顛的凱爾特人。公元前55年凱撒曾經率軍發起進攻,但很長時間裡拿不下來,直至公元43年,羅馬人終於攻入不列顛島南部地區,將其變成羅馬帝國的一個行省。羅馬帝國向北推進的過程中,遭到凱爾特人的頑強抵抗,羅馬帝國的勢力達到了極限,只得修築哈德良長城進行防禦,戰爭時斷時續地相持了3個多世紀。公元407年,不列顛羅馬軍團統帥君士坦丁被軍隊推舉為羅馬皇帝,他率領羅馬軍團渡海回到歐洲大陸爭奪帝位,自此羅馬人再也沒有回到過不列顛。
羅馬人終於撤離,凱爾特人來不及鬆口氣,就來了新的入侵者。當時匈奴人在歐洲發動凌厲征服,原先曾與凱爾特人毗鄰而居的日耳曼人,被迫四處大逃亡,其中的盎格魯部落、薩克森部落、朱特部落等,一波接一波地渡海逃往大不列顛島南部,公元429年起這些日耳曼人開始深入內地,加上後來繼續湧入的日爾曼人,成為後來英格蘭人的主體,他們驅趕凱爾特人占據大不列顛島南部,從“盎格魯”一詞中化出“英格蘭”以自稱,並與蘇格蘭、威爾斯、愛爾蘭並列,英格蘭之外的那三個地區,均由先到的凱爾特人所占據。這4個地區,慢慢地都接受了天主教。
在英格蘭地區,日耳曼人建立了眾多小王國,經過相互混戰兼併,公元600年後逐漸形成“英格蘭七小國”,再經過長達200多年的混戰與兼併,到了829年,威塞克斯國王愛格伯特終於統一了英格蘭,建立起威塞克斯王朝(826-1016年),後為丹麥維京人所滅。
北方凱爾特人聚居區也是小國林立,九世紀初,愛爾蘭島上凱爾特人的斯科特部落渡海而至,征服和同化了當地的皮克特等部落,將這塊土地以他們部落的名字命名,並於843年建立了蘇格蘭王國,開國者名叫肯尼斯·麥卡賓,是為蘇格蘭王國的麥卡賓朝,又稱阿爾班王國,在蘇格蘭地區與不列顛和一個盎格魯小國並存,稱“蘇格蘭三小國”,統一進程較為緩慢,麥卡賓朝馬爾科姆二世(1005-1034年)期間,於1018年征服該地的盎格魯小國,並繼承不列顛小國王位,在歷史上首次統一全蘇格蘭地區。
期間,不列顛地區的族群戰爭,主要在英格蘭地區與蘇格蘭地區進行,而且一直不曾間斷。關於亞瑟王的傳說,即是羅馬人撤離後,凱爾特人在反抗日耳曼人入侵過程中,出現的覬爾特人“民族英雄”,應是融合了眾多人物原型的一種虛構。
威爾斯地區凱爾特人的聯合統一與獨立自主,也於1039年首次完成,開國者叫德魯福特奧萊溫利。愛爾蘭島上的覬爾特人形成統一的宗教和文化,但沒有組成統一國家,有時會聯合抵抗外來入侵者。
(五)英吉利海峽歷史風雲錄之二

英格蘭統一不長時間後,約從793年開始,來自斯堪的那維亞的維京人頻繁入侵。維京是他們的自稱,意為旅行、搶劫。維京人也比較強悍,6世紀以來,部分維京人沿波羅的海、大河,深入今俄羅斯等地貿易,並成為東斯拉夫人的保護者,創立了基輔羅斯。8世紀末期開始,維京人突然沿歐洲西海岸,組織海盜四處劫掠,三四百年間先後征服過今英國、德國、法國、西班牙等許多地區,甚至遠達地中海東岸。
關於維京人的其他情況是:985 年維京人形成統一的丹麥王國,1397年成立以丹麥女王瑪格麗特一世為盟主的卡爾馬聯盟,疆土包括今丹麥、挪威、瑞典、冰島、格陵蘭、法羅群島以及芬蘭的一部分,1523 年瑞典脫離聯盟獨立;芬蘭於1581年起成為瑞典的一個公國,1809年俄瑞戰爭後併入俄國,1917年芬蘭獨立;1814 年丹麥將挪威割讓給瑞典,1905年挪威脫離瑞典獨立;1944年冰島脫離丹麥獨立。
自從丹麥維京人入侵以來,英格蘭威塞克斯王朝進行抵抗,但最終失敗,1013年維京人斯韋恩就任英格蘭國王,威塞克斯王朝末代王埃塞雷德再次抵抗,收復倫敦但很快死去。1016年英格蘭教界的貴族們在南安普頓宣布,永遠廢黜埃塞雷德的後代,承認維京人斯韋恩之子卡紐特擔任英格蘭國王。1016-1042年間,英格蘭被併入丹麥海盜帝國版圖。1042年愛德華三世(1042-1066)以母系血統繼承英格蘭王位,因父系血統源自塞雷德,視為威塞克斯王朝復辟。之後的英格蘭王室血統,就完全歸於外國人以及外族人了。
909年維京人中的一支諾曼人入侵法國,圍困巴黎長達2年之久,911年法國國王查理三世(昏庸者)為求和平,被迫割讓一塊領土給諾曼人,此地後來叫做諾曼第,其領主授予法國公爵稱號,諾曼人則按照協定皈依基督教。1066年,英格蘭國王愛德華死後無嗣,諾曼第公爵威廉(吉約姆二世),以愛德華曾面許繼位為由,要求獲得英格蘭王位,但英格蘭推舉哈羅德為國王,威廉遂率兵入侵英格蘭,在黑斯廷斯會戰中大敗英軍,國王哈羅德陣亡,倫敦城不戰而降,威廉加冕英格蘭國王,即征服者威廉一世,開始了諾曼王朝(1066-1153年)對英格蘭的統治。
諾曼征服的後果,是英格蘭長期被來自法國的外族王室所統治,英格蘭的國王同時也是法國的貴族,或者說法國的貴族之一擔任英格蘭的國王,其在英格蘭當然至高無上,但在法國就只是臣民了,卻又經常不服從法國王室,形成一種君不君、臣不臣的關係,自此英法之間糾纏著恩怨情仇。
在躲避威廉征服的過程中,許多英格蘭人被迫逃亡蘇格蘭,其中,就包括前英格蘭國王哈羅德的大女兒瑪格麗特公主,她很快與蘇格蘭國王馬爾科姆三世結婚,從而成為蘇格蘭王后,通過這次聯姻,蘇格蘭地區一度推行英格蘭化。
1154年亨利二世開創了英格蘭的金雀花王朝(即安茹王朝,1154-1399年)。亨利二世是諾曼王朝亨利一世的外甥,出生於法國的勒芒,是法國的諾曼第公爵(1150年起)、安茹伯爵(1151年起)和阿基坦公爵(1152年起),在法國屬於最大的貴族領主。1154年他又加冕成為英格蘭國王,1171年亨利二世首次侵入愛爾蘭,在愛爾蘭控制了一塊領地,直至1541年。
金雀花王朝初期,與諾曼王朝一樣,英格蘭地區只是其龐大領地的一部分,英格蘭國王是法國人,一般常住法國,但到了失地王約翰(1199-1216年在位)期間,因與法國交惡、武功又差,其在歐洲大陸的領地全被法國收回,至1206年僅剩下英格蘭部分;逃到英格蘭後又與貴族、天主教會交惡,結果戰事不利,被迫於1215年接受了貴族們限制其王權的《自由大憲章》。其子亨利三世即位後(1216-1272年),對蘇格蘭戰爭失利,1237年簽訂《約克和約》,確定蘇格蘭和英格蘭的邊界;英格蘭貴族不滿,1258年迫其接受《牛津條例》,成立貴族議會以限制王權,貴族議會取得對政府事務的領導權。
亨利三世死後,其長子愛德華一世即位(1272—1307年),於1282年征服全部威爾斯,1301封其出生於威爾斯的兒子(後來的愛德華二世)為威爾斯親王,自此威爾斯失去獨立地位;隨後,愛德華一世進攻蘇格蘭,蘇格蘭人華萊士、布魯斯等奮起反抗,有關華萊士的故事被拍成電影《勇敢的心》。愛德華一世雖然取得過一些勝利,最終未能統一蘇格蘭。
愛德華一世死於征途,長子愛德華二世即位(1307—1327年),他是個同性戀者,受寵臣和貴族擺布,1314年率軍討伐蘇格蘭國王羅伯特一世(蘇格蘭布魯瓦王朝的創立者),結果在班諾克本戰役中慘敗,羅伯特一世帶兵進入英格蘭境內,並派其弟征服英格蘭屬地愛爾蘭,1323年英格蘭承認蘇格蘭為獨立王國。1325年愛德華二世之妻、法國公主伊莎貝拉帶兒子回到法國,1326年在法國支持下,伊莎貝拉與情夫莫蒂默率流亡貴族殺回英格蘭,1327年廢黜愛德華二世,因對愛德華二世搞同性戀充滿怨恨,讓人用一根燒紅的鐵條插入愛德華二世的肛門,愛德華二世在慘叫聲中死去。
愛德華二世與伊莎貝拉之子,愛德華三世(1327-1377年)即位後,於1330年親政,處死伊莎貝拉的情夫莫蒂默,軟禁其母伊莎貝拉。1328年法國國王查理四世死後無嗣,其堂兄菲利浦六世被法國貴族擁立為王,英格蘭國王愛德華三世以外甥身份,主張有權繼承法國王位,遂於1337年發動入侵法國的戰爭,史稱英法百年戰爭,一直打到1453年才結束,初期英格蘭經常獲勝,後來法國出了個聖女貞德,戰爭以英格蘭失敗告終。1348年起“黑死病”傳入英格蘭,正值英法百年戰爭期間,兩國都是損失巨大,民不聊生。
愛德華三世死後,他的一個孫子理查二世即位(1377-1399年),實權落於叔父蘭開斯特公爵約翰·岡特之手,蘭開斯特公爵亨利四世於1399年廢黜理查二世,亨利四世當上英格蘭國王,開始了蘭開斯特王朝(1399-1471年)的統治。
蘭開斯特王朝的亨利四世(1399-1413年在位)由於受議會擁戴而即位,開創了國王尊重議會意見的先河。其養子亨利五世(1413-1422年在位)短暫的9年統治期間,在入侵法國的戰爭中取得了許多重大勝利,娶了法國公主凱薩琳,並成為法國王位的繼承者。其獨子亨利六世(1422-1461年;1470-1471年)是蘭開斯特王朝最後一位英格蘭國王,期間英格蘭在法國喪失了所有領地,在英格蘭內部則陷入血腥的玫瑰戰爭,1471年亨利六世被約克家族處死於倫敦塔,約克王朝開始。
(六)英吉利海峽歷史風雲錄之三
蘇格蘭地區建立統一王國,始於麥卡賓王朝(843-1058年),共有19王;第二個是鄧凱爾德王朝(1058-1290年),共有12個王;第三個是巴里奧王朝(1292-1296年),只有1個王;第四個是布魯斯王朝(1306-1371年),共有2個王;最後一個是斯圖亞特王朝(1371-1714年)。這裡從斯圖亞特王朝續講。斯圖亞特家族原系法國布列塔尼半島的地方貴族,英格蘭諾曼王朝亨利一世(1068年—1135年在位)期間,斯圖亞特家族遷往英格蘭以支持亨利一世,並活躍於英格蘭宮廷。亨利一世死後,斯圖亞特家族支持其指定的繼承人瑪蒂爾達王后繼位,但英格蘭王位落入亨利一世的外甥布盧瓦伯爵史蒂芬手中,斯圖亞特家族為免遭報復,於1141年北遷蘇格蘭,投奔英格蘭馬蒂爾達王后的舅舅,即蘇格蘭國王大衛一世,此後斯圖亞特家族的族長,一直世襲擔任蘇格蘭王室大管家。1371年蘇格蘭布魯斯王朝的大衛二世死後無嗣,斯圖亞特家族的羅伯特二世以母系血統繼承蘇格蘭王位,開創了蘇格蘭的斯圖亞特王朝。
英格蘭的蘭開斯特王朝(1399-1471年)期間,末代王亨利六世(1422-1461年;1470-1471年)在位,因無能導致對法戰爭失利,英格蘭金雀花王朝愛德華三世(1327-1377年在位)的另一支後裔約克家族,欲趁機奪取王位,雙方爆發了一場殘酷的內戰,因蘭開斯特家族的族徽是紅玫瑰,約克家族的族徽是白玫瑰,故而稱為“玫瑰戰爭”(1455-1485年)。此時蘇格蘭介入英格蘭內戰,幫助英格蘭王后瑪格麗特,揮軍直入殺死約克公爵理查,在逼近倫敦時受到英格蘭人抵制,結果約克家族的愛德華四世得以進入倫敦,並就任英格蘭國王,瑪格麗特又爭取法國支持進行反撲,但愛德華四世於1471年成功復位,開創了英格蘭的約克王朝(1471-1485年)。1483年愛德華四世死去,其子愛德華五世即位,愛德華五世的叔叔理查三世,卻把愛德華五世和他的弟弟害於倫敦塔,理查三世當上英格蘭國王,1485年理查三世陣亡,玫瑰戰爭結束,約克王朝結束。
1485年母系血統來自蘭開斯特家族的亨利·都鐸,就任英格蘭國王並開創都鐸王朝(1485-1603年)。為了鞏其王位,利·都鐸與約克王朝的女繼承人、愛德華四世的長女伊莉莎白結婚,終於消除了雙方的爭鬥,但英格蘭舊貴族在玫瑰戰爭中相互殘殺,為新貴族的崛起留出了空間,加之都鐸王朝實行重商政策,有利於國內資本主義的萌芽和發展。都鐸王朝時期,英格蘭數次擊敗蘇格蘭軍隊,蘇格蘭方面曾遭受重創。1500年英格蘭開始關注火器,率先製造出火繩槍,1513年英、蘇雙方血戰於伏洛登菲爾德,蘇格蘭慘敗,英格蘭軍的大弓發揮很大作用,但此後進入火器時代,標誌著大弓時代的結束。1541年雙方戰事又起,1542年蘇格蘭再次戰敗,時年30歲的國王詹姆士五世羞憤而死,出生7天的女兒瑪麗·斯圖亞特即位,她的祖母系英格蘭國王亨利八世的姐姐瑪格麗特,她的母親是法國公主瑪麗·吉斯。1547年英格蘭又一次入侵蘇格蘭,瑪麗·吉斯將瑪麗·斯圖亞特嫁給法國太子,法國出兵6000人保護蘇格蘭,英格蘭未能實現作戰計畫。瑪麗·斯圖亞特被送到法國宮廷長大,1560年回到蘇格蘭正式行使王權。此時蘇格蘭已是基督新教國家,而瑪麗·斯圖亞特是天主教徒,加之婚事屢生風波,受到國內貴族的排擠,1568年瑪麗·斯圖亞特只得逃亡,去投奔英格蘭國王伊莉莎白一世,瑪麗·斯圖亞特剛出生的兒子詹姆士六世成為蘇格蘭國王。
伊莉莎白一世(1558—1603年在位)是都鐸王朝的最後一任國王。她與1553年奪取英格蘭王位的血腥瑪麗一樣都是私生女,3歲時其母即以通姦罪被處死。兩人的根本不同之處在於,瑪麗是天主教徒,伊莉莎白則是新教徒,為了防止英格蘭成為新教國家,瑪麗不但殘殺新教徒,而且對擁有王位繼承權的伊莉莎白多有迫害,但未能如願以償致其死地。1558年血腥瑪麗在遺憾中離開人世,25歲的伊莉莎白在舉國歡慶中登上王位。伊莉莎白首先解決宗教問題,重新確定英王為英國教會領袖,不承認羅馬天主教廷權威,要求一切教職人員和所有官員,都必須宣誓效忠英王,這樣國內宗教矛盾暫時有所緩和。
當時英格蘭屬於偏遠窮國,歐洲的富國霸主屬於西班牙。伊莉莎白為了解決財政債務問題,乾脆實行海盜政策,大力支持和投資海盜事業,從非洲販運黑奴到美洲,因觸犯西班牙貿易壟斷法令而遭到打擊,英格蘭海盜懷恨在心,轉而直接搶劫西班牙運貨船,結果獲得了豐厚回報,出了霍金斯、德雷克這樣的著名海盜頭子,從此與西班牙結仇並處於戰爭狀態。更為重要的是,西班牙是天主教國家,而且是天主教世界的保護者,而伊莉莎白則是新教徒,雙方的鬥爭你死我活。早在新教尼德蘭革命期間,英格蘭就曾援助尼德蘭反抗西班牙。蘇格蘭前國王瑪麗·斯圖亞特被推翻後,慌不擇路投奔伊莉莎白,結果被伊莉莎白長期軟禁,並於1587年被伊莉莎白處死。瑪麗·斯圖亞特之死震動了歐洲天主教,使其扶持瑪麗·斯圖亞特奪位、恢復天主教英格蘭的希望徹底破滅,當時的西班牙國王菲利浦三世忍無可忍,於1588年派遣其“無敵艦隊”出征,意圖推翻伊莉莎白,結果伊莉莎白啟用海盜頭子霍金斯、德雷克,在整體實力與西班牙相差甚遠的情況下,憑藉靈活機動的戰術,特別是改良後的大口徑遠射火炮快船,使西班牙無法繼續實施中世紀式的接舷戰,結果西班牙“無敵艦隊”戰敗,英格蘭海軍一戰成名,自此開始奪取歐洲海上霸權,走上爭霸世界之路。
西班牙在尼德蘭、英格蘭的連續打擊下,逐步陷入衰落。尼德蘭搶先於英格蘭崛起,稱霸於17世紀。英格蘭的海外殖民活動也逐漸發展,於1600年成立了東印度公司,開始在印度設立貿易據點,其時印度處於莫臥兒帝國時期。
伊莉莎白在處死瑪麗·斯圖亞特之後,由於自己終身不嫁無後,遂將英格蘭王位的繼承權,給予信奉新教的蘇格蘭國王詹姆士六世,詹姆士六世喜出望外,對於殺母之事閉口不提。1603年伊莉莎白死去,蘇格蘭國王詹姆士六世加冕英格蘭國王,並繼承愛爾蘭王位,成為史上英倫三島第一個同時擁有三個王位的統治者,雖然三個王國仍然相對獨立(1536年威爾斯並於英格蘭)。詹姆士六世在英格蘭稱為詹姆士一世,英格蘭進入斯圖亞特王朝時期。

(七)英吉利海峽歷史風雲錄之四

英格蘭都鐸王朝的第一任國王亨利七世,為巴結當時強大的西班牙,為長子亞瑟娶來西班牙公主凱薩琳,亞瑟婚後不久去世,為繼續交好西班牙,又讓次子亨利八世(1491—1547年在位),娶其寡嫂凱薩琳,此事經由羅馬天主教皇批准。亨利八世18歲時與凱薩琳結婚,凱薩琳生下一個女兒瑪麗(曾被認定為私生女,後成為英格蘭女王),其他孩子全都早夭,此前英國尚未有過女王,且有說法是弟娶兄嫂不吉利,亨利八世遂與女侍官安妮·博林發生婚外情,並通過自己的主教宰相向教皇申請離婚,原因是天主教認為夫妻結合是上帝的旨意,不允許離婚再嫁娶,喪偶再嫁也需要教皇批准。一方面天主教義規定如此,另一方面教皇不敢得罪西班牙,就遲遲不批准亨利八世的申請。
亨利八世為離婚得不到教皇批准,一怒之下將自己的主教宰相撤職拘禁,下令停止向羅馬教廷交納教稅,並沒收本國教會財產,教皇則怒而開除了其天主教籍。亨利八世在當時宗教改革思潮的影響下,乾脆宣布英國教會脫離羅馬教廷,自任英國教會最高權威,英國教會稱為聖公會,也算是基督新教的一個教派,亨利八世定為英格蘭國教,實行政教合一。這一改革遭到國內天主教徒的強烈反對,為此亨利八世下令處死7萬多人,約占當時英格蘭人口的7%。後來血腥瑪麗在英格蘭恢復天主教,殘酷鎮壓基督新教包括加爾文教。之後伊莉莎白就任國王,恢復英格蘭國教,排斥天主教、加爾文教。加爾文教是著名的基督新教派別,信徒們認為伊莉莎白的中間道路,使英格蘭國教中保留了過多的天主教教義、儀式等等,要求按加爾文教對此進行清理,故英格蘭的加爾文教徒被稱為清教徒。
到了英格蘭斯圖亞特王朝時期,宗教衝突愈發激烈。詹姆士一世(1603-1625年在位)改做聖公會信徒,利用英格蘭國教政教合一的特點,大力鼓吹君權神授,一度解散貴族議會,並對清教徒進行嚴厲鎮壓,迫使許多清教徒流亡國外,其中許多人逃到了北美大陸。其子查理一世(1625-1649年在位)期間,模仿法國、西班牙等歐洲大陸君主制,力圖建立不依靠議會的常備軍,用逮捕、監禁和大量罰金,進一步向反對派清教徒進行迫害。查理一世還在蘇格蘭王國推行英格蘭宗教法規和祈禱書,蘇格蘭人進行抵制發動起義,到1639年時攻入英格蘭境內,查理一世為籌措軍費進行鎮壓,被迫於1640年召集中斷了的貴族議會,但貴族議會拒絕通過經費法案,反而提出議會權利等問題,查理一世隨即怒而解散議會。蘇格蘭起義不斷擴大,引發倫敦等地區發生騷亂。查理一世無力抵禦蘇格蘭人進攻,只得簽訂賠款停戰協定,為籌措戰爭賠款重新召集貴族議會,貴族議會藉機限制王權,查理一世於1642年組織保王軍討伐議會,議會組織議會軍進行抵抗,英格蘭內戰爆發,因議會軍主要成員為清教徒,故稱清教徒革命。清教徒克倫威爾成為議會軍首領,扭轉戰局並生擒查理一世,1649年國王查理一世被處死。
克倫威爾征服蘇格蘭,控制英格蘭議會,對議會持不同政見者進行清洗,實行獨裁統治,1653年宣布為護國公,1658年死去後,高級軍官和議會之間展開奪權鬥爭,國內政局動盪。駐紮在蘇格蘭的蒙克將軍率軍回到倫敦,並與亡命法國的查理·斯圖亞特達成復辟協定,1660年查理回到倫敦即位,是為查理二世,斯圖亞特王朝復辟。1679年英格蘭貴族議會圍繞詹姆士能否繼承王位,曾展開過激烈辯論,一批議員因詹姆士具有天主教背景反對其繼承王位,這一派稱為輝格黨,贊成詹姆士可以繼承王位的一派則稱為托利黨。1685年查理二世死後,其弟詹姆士二世即位,詹姆士二世系天主教徒,因擴大天主教勢力,遭到國內普遍反對。
1688年輝格黨和部分托利黨人,為避免信奉天主教的詹姆士二世傳位給剛出生的兒子,而將詹姆士二世廢絀,請求詹姆士二世之女瑪麗及其丈夫,即時任尼德蘭執政的威廉前去英格蘭,以保護英格蘭人的“宗教自由和財產”,信奉基督新教的威廉夫婦率軍渡海進入英格蘭,未發一槍,詹姆士二世倉惶出逃。因這次事變沒有流血,故稱“光榮革命”。議會為威廉夫婦同時加冕英格蘭王位,即威廉三世和瑪麗二世。同時,議會向威廉提出一個《權利宣言》,要求以後國王未經議會同意不能停止任何法律效力;不經議會同意不能徵收賦稅;天主教徒不能擔任國王,國王不能與天主教徒結婚等等。威廉三世接受宣言要求,該宣言於當年10月由議會正式批准為法律,即《權利法案》。此後,英格蘭逐步確立起君主立憲政體。
(八)英吉利海峽歷史風雲錄之五
英格蘭崛起與稱霸的基礎由都鐸王朝奠定,標誌性事件是1588年戰勝西班牙“無敵艦隊”。英格蘭大規模海外殖民,則從斯圖亞特王朝(1603-1714)開始。1688年“光榮革命”後,清教徒獲得自由信仰權利。1702年英格蘭、蘇格蘭議會合併,1707年兩個王國完全合併。1714年斯圖亞特王朝女王安妮(1702-1714年在位)絕嗣,死前對王位繼承問題有所安排,1714年姻親關係最近的德意志漢諾瓦選帝侯喬治(德語讀作“佐爾根”),在安妮死後應邀做了英格蘭國王,是為喬治一世,開創漢諾瓦王朝至今。1801年英格蘭與愛爾蘭合併,成為“大不列顛及愛爾蘭聯合王國”。1917年以來所謂的溫莎王朝,是由於一戰期間反德情結強烈,順應民意改了個名而已,實為漢諾瓦王朝。1923年愛爾蘭大部獨立,北愛爾蘭獨立運動被鎮壓,改名“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現在的英國實行君主立憲制,王室仍具有崇高地位,首相從選舉獲勝的議會黨派中產生,由國王任命。我們通常所稱的英國,應當是先指英格蘭王國,後指聯合王國(屢有變動)。
葡萄牙、西班牙、尼德蘭先後殖民、稱霸、衰落,在其各自的殖民地獲得獨立以前,大多分別繼續占領,象葡萄牙對於巴西地區,西班牙對於拉美其他地區、亞洲菲律賓群島地區,尼德蘭對於南非、東印度群島地區,等等。到了英格蘭開始建立海外殖民地的時候,只能從北美大陸(指格蘭德河上游以北)入手,那裡的印第安人處於原始狀態,地廣人稀最為有利。早在1584年,英格蘭女王伊莉莎白一世為侵占北美土地,令寵臣羅利爵士派遣探險隊考察北美東部沿海一帶,羅利將北卡羅來納以北之地命名為維吉尼亞;1607年英格蘭有3艘船隻行駛到北美,殖民者史密斯等在維吉尼亞亨利角登入並定居下來,在北美建立起第一個殖民地維吉尼亞,這也是英格蘭在海外的第一塊殖民地;之後的100多年間,英格蘭共在北美大西洋沿岸建立了13個殖民地。1600年英格蘭成立東印度公司,在印度開拓貿易據點且步步深入;1616年以後,英格蘭以非洲黃金海岸為主要基地,修築堡壘和商店,公開進行有組織、大規模的奴隸貿易。歐洲列強對於黑非洲的全面探險和瓜分,還要等到兩個世紀以後。
1588年英格蘭戰勝西班牙“無敵艦隊”後,逐步加快了爭奪殖民霸權的競爭,但由於國內紛爭不斷,尼德蘭得以迅速崛起,搶先取代西班牙稱霸。在這種形勢下,1651年英格蘭議會頒布《航海條例》,規定一切在歐洲、非洲和美洲生產的商品,只有在英格蘭船員管理的英格蘭船上,才能運入格蘭領土。這項政策主要針對尼德蘭制定,對專營海上轉運貿易的尼德蘭是一個沉重打擊,兩國之間的矛盾空前激化,最終不可避免地訴諸於武力解決。從1652年至1674年相繼發生了三次戰爭。①第一次英尼戰爭(1652-1654年)期間,雙方進行了一系列大規模的海戰,如1652年的普利茅斯海戰,1652年和1653年的紐波特海戰,1653年的波特蘭海戰。由於英格蘭軍艦裝備有較為先進的火炮,而且在數量和質量上均占優勢,因而擊潰了尼德蘭海軍,並對尼德蘭海岸施行封鎖,迫使尼德蘭於1654年締結《威斯敏斯特和約》,實際上承認了英格蘭的《航海條例》。② 第二次英尼戰爭(1665-1667年)期間,雙方繼續激戰,在1666年敦刻爾克海戰中,尼德蘭艦隊獲勝,但未能鞏固既得結果,在北福倫角再度交戰時,則是英格蘭獲勝。1667年尼德蘭海軍封鎖泰晤士河口,摧毀英格蘭部分艦船,由於倫敦直接面臨威脅,英格蘭被迫締結和約。根據1667達成的《布雷達和約》,英格蘭占據新阿姆斯特丹(後於1686年改名為紐約),但將英格蘭在戰爭期間占領的蘇利南(位於南美東北部)歸還尼德蘭。 ③第三次英尼戰爭(1672-1674年)期間,英格蘭聯合法國對尼德蘭開戰,在1673特克塞爾海戰中,尼德蘭艦隊擊潰英法聯合艦隊,英格蘭單獨與尼德蘭講和,於1674年再次訂立《威斯敏斯特和約》,尼德蘭付給英格蘭80萬克倉,承認英格蘭在歐洲以外奪取的尼德蘭領地歸英格蘭所有。三次戰爭嚴重削弱了尼德蘭的軍事、商業實力,尼德蘭默認了英格蘭《航海條例》的限制和束縛,大大削弱了其“海上馬車夫”的作用。到18世紀初,尼德蘭已喪失海上優勢和貿易壟斷地位,從商業大國降為一個依附於英國的二等國家。英格蘭則是戰爭的獲益者,由於《航海條例》的順利推行,使英格蘭的對外貿易發展很快,並逐步增強了它的海上實力。
英格蘭對岸的法國地區,歷史上進入那裡的,有古羅馬人,有凱爾特人的巴黎西、阿基坦、布列頓(從不列顛遷來)等部族,日耳曼人的法蘭克、西哥特、勃艮第、瓦斯孔、阿勒曼等部族,還有維京人的諾曼部族,共同成為近現代法蘭西民族的種族來源。西羅馬帝國滅亡以後,以法蘭克部族實力最強,其建立的法蘭克王國,在查理統治期間擴張為龐大帝國。843年查理帝國分裂,查理大帝的三個孫子在凡爾登簽訂條約,同意將查理曼帝國分成法蘭西、德意志、義大利,成為現在法國、德國、義大利的起源。這三部分曾經進一步分裂,到了瓦盧瓦王朝路易十一(1461~1483年在位)期間,除了布列塔尼公國相對獨立,加來港及其附近地區仍被英格蘭控制,法蘭克的統一基本得以完成,逐步建立起中央集權政體。法國歷史階段如下:墨洛溫王朝(481-751年)、加洛林王朝(751-987年)、卡佩王朝(987-1328年)、瓦盧瓦王朝(1328-1589)、波旁王朝(1589-1792年)、法蘭西第一共和國(1789-1804年)、法蘭西第一帝國(1804-1815年)、波旁王朝復辟(1814-1830年)、七月王朝(1830-1848年)、法蘭西第二共和國(1748-1852年)、法蘭西第二帝國(1852-1871年)、法蘭西第三共和國(1871-1940年)、德國占領期(1940-1945年)、法蘭西第四共和國(1945-1958年)、法蘭西第五共和國(1958- )。為方便起見,各階段一律簡稱法國,
就在英格蘭在北美建立殖民地的同時,法國也開始到北美探險殖民,以聖勞倫斯河流域為主要根據地,於1605年、1608年、1642年,分別在阿卡迪亞(即新斯科會)、魁北克、蒙特婁建立殖民地。法國人利用內陸水系向西推進到蘇必利爾湖,向南推進至俄亥俄河。1682年,法國貴族拉薩爾划船沿密西西比河而下,聲稱整個密西西比河流域為法國所有,並命名為路易斯安那。由於法國人選取有利戰略要地,在很短時間裡就侵入北美大陸的中心區域,並沿著從聖勞倫斯河到路易斯安那的路線修築堡塞,大西洋沿海的英屬殖民地,則被從聖勞倫斯灣到墨西哥灣的巨大弧形地帶所包圍。每當雙方殖民勢力在阿巴拉契亞山脈相遇,衝突便不可避免。在非洲,法國人在馬達加斯加島、戈雷島和塞內加爾河口建立貿易據點。在印度,1604年法國人也組織了自己的東印度公司,在加爾各答附近的金德訥格爾,和馬德拉斯附近的本地治里建立了據點,與英格蘭的東印度公司展開競爭。1707年起印度莫臥兒帝國墜入衰落分裂,英、法殖民者趁機擴張,不再僅限於從事貿易,而且涉足政治和軍事征服。總之,在北美、在非洲、在印度,英、法同時進行殖民並發生衝突,最終通過武力解決,不可避免地爆發了新一輪爭霸戰爭。
(九)英法爭霸戰爭及世界大戰之預演

在前面交待英格蘭及後來“聯合王國”情況下,為了行文方便起見,下文以英國相稱。
回到歐洲1618-1648年的“三十年戰爭”,實際上,這是歐洲眾多勢力針對哈布斯堡家族的一次圍剿,當時其家族在歐洲的勢力很大,曾統治西班牙王國、神聖羅馬帝國、奧地利大公國,全部疆域包括中歐、尼德蘭、南義大利、地中海、西班牙及其拉美殖民地。戰爭的結果卻是哈布斯堡家族失敗,被迫簽訂《威斯特伐利亞和約》,基督新教獲得合法地位,德意志地區進一步分裂,西班牙在歐洲僅保住本土,尼德蘭獨立並取代西班牙海上霸主地位,法國崛起並成為歐洲大陸霸主。後來英國通過戰爭取代尼德蘭成為新的海上霸主,到了與法國爆發爭霸戰爭的時候,集中體現為海上霸主與陸上霸主的較量。以英法爭霸戰爭為主線,有關國家參與其中,時而結盟,時而敵對,堪稱後來兩次世界大戰的預演。
①英國王位繼承戰爭(1689-1697年)。英國發生“光榮革命”後,英、尼(德蘭)因共主聯合起來,均成為基督新教國家。其時天主教法國的路易十四自稱“太陽王”,想借扶被廢黜的前國王詹姆士復位,以圖謀取歐洲霸權,於是對英發起戰爭。法國海軍組建時間不長,初期作戰卻頗為勇猛,在1690年俾赤岬戰役中重創英、尼聯合艦隊,法國暫時掌握制海權。英國為擺脫困境,與尼德蘭加入西班牙、奧地利、德意志等組織的反法聯盟,在歐洲大陸牽制法國軍力,並想方設法阻止法國大西洋、地中海兩支艦隊會合,實施分而制之,於1692年在巴夫勒爾戰役中大敗法國艦隊。法國感到難以同時保持強大的陸軍和海軍,最終選擇將重心放在爭霸歐洲大陸,法國失去制海權,反法同盟海軍對法國實行貿易封鎖,法國經濟遭受重創。戰爭使得各方筋疲力盡,於1697年簽訂《里斯維克和約》,法國交還所占領之地,承認英王位現狀及其繼承。
②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 (1700-1714年)。1700年西班牙國王查理二世死去,遺囑將帝國交由法王路易十四的孫子菲利浦·安爵繼承。英、尼擔心法國與西班牙聯合起來,將會控制地中海乃至大西洋貿易航線,歐洲大陸有關國家則擔心法、西聯合威脅其安全,於是組成奧格斯堡反法聯盟,法國則與俄羅斯建立同盟,雙方展開陸海大戰。陸戰主要有布侖漢戰役、拉米伊戰役、奧德納德戰役、馬爾普拉凱戰役等,法國接連失敗,被迫退出義大利、西班牙。海戰集中在地中海區域,1704年英尼聯合艦隊攻占直布羅陀海峽,法國土倫艦隊、布勒斯特艦隊被分割無法照應,法國陸海作戰均陷入窘境。1709年俄軍大破瑞典軍,英國不想看到俄羅斯強大,於1711年與法國秘密談判,希望提前結束戰爭,最終交戰各方簽約了事。英國從西班牙得到直布羅陀、米諾卡島和美洲大陸貿易特許權,從法國得到聖克利朵佛島、紐芬蘭島、新斯科舍並奪回哈得遜海灣。
③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1740-1748年)。1740年奧地利君主查理六世死去,按各國事先承認的 “國事詔書”,其長女特蕾西亞具有合法繼承權,普魯士、法國、巴伐利亞、薩克森、西班牙、撒丁等國卻翻臉不認人,要求瓜分奧地利版圖。英國、尼德蘭、俄羅斯、捷克、匈牙利則支持特蕾西亞即位,兩大陣營戰事再起。英國藉機參戰係為了爭奪法國殖民地,重點在美洲和印度打擊法國。總的來看兩大陣營互有勝負,打夠了就在1748年簽訂《亞琛和約》,各國承認特蕾西亞繼承奧地利王位,奧地利割讓西里西亞給普魯士,法國在印度占領馬德拉斯,英國維持現狀,反法聯盟解散。
 ④七年戰爭(1756-1763)。《亞琛和約》簽訂8年後,奧地利、普魯士重啟戰爭。歐洲大國又是形成兩個敵對同盟,即英普同盟與法奧俄同盟。七年戰爭在人類歷史上首次具有世界級規模,戰線從歐洲、地中海一直延伸到美洲、非洲、印度、菲律賓。雙方在歐洲陸上戰鬥相持不下,1762年俄羅斯新沙皇登基後退出戰爭。圍繞爭奪海上霸權和海外殖民地,英法之間展開激烈戰鬥,初期法國占有主動權,1756年在梅諾卡島戰役中大敗英軍,但後來法國深陷歐洲戰場,無力抵禦英國海軍的進攻,法國與海外殖民地之間的聯繫被英國海軍截斷,結果只能是全面失敗,接連失去加拿大(魁北克戰役)、印度、西印度群島等重要殖民地。英國成為這次戰爭的最大受益者,取得了最為重要的兩大殖民地即印度、加拿大;法國則是這次戰爭的最大失敗者,不但在歐洲的威信一落千丈,而且幾乎失去了全部海外殖民地。以1763年“七年戰爭”的結束為標誌,英國正式成為歐洲霸主,並為登上世界霸主地位奠定了基礎。
⑤美國獨立戰爭(1775-1783年)。英屬北美13塊殖民地為了擺脫宗主國控制,掀起獨立戰爭,最初具有內戰性質,但1778年法國參戰以支持英屬殖民地獨立,使戰爭性質和規模發生明顯改變,戰場擴大至西印度群島、大西洋、直布羅陀海峽、地中海、印度附近水域,西班牙也涉入其中。這場戰爭的結果是1783年簽署《巴黎條約》,英國承認美國獨立,但保留直布羅陀和在加拿大、印度的殖民地;西班牙得到佛羅里達和梅諾卡島;法國歸還西印度群島中的大部分英屬島嶼,但保留多巴哥並收回聖露西亞和在非洲的殖民地塞內加爾。美國獨立對英國構成沉重打擊,不過英國以印度、加拿大殖民地為基礎,後在亞洲、美洲、澳洲、非洲建立一系列殖民地,號稱“日不落帝國”,在人類歷史上第一個成為全球性霸主,此為後話。
⑥法國拿破崙帝國之戰(1799-1815)。法國對外戰爭失敗激化了國內矛盾,1789年法國大革命爆發,波旁王朝被推翻,法王路易十六被送上斷頭台。英國成為干預法國大革命和反拿破崙的急先鋒,聯合奧地利、普魯士、俄羅斯、葡萄牙等國締結反法同盟,法國先後與西班牙、尼德蘭、丹麥等國結盟。在1793年土倫戰役中,法國軍隊戰勝反法軍事聯盟,年僅24歲的法軍少校拿破崙一戰成名,很快成為法國領袖,一度建立起龐大帝國稱雄歐洲,卻是曇花一現。在1794年西印度群島海戰中法軍戰勝,英國失去了除牙買加和巴貝多以外的全部安的列斯群島。1797年在聖文森特角海戰中,英國納爾遜將軍戰勝西班牙艦隊;在坎珀當海戰中英國海軍戰勝尼德蘭海軍。1798年法國攻打埃及,在尼羅河海戰中被英國艦隊擊敗,1801年在亞歷山大戰役中法國最終失敗。1805年英國在特拉法加海戰中擊敗法西聯合艦隊,將拿破崙徹底趕離海洋,法國完全失去制海權。1807英國侵占丹麥哥本哈根,丹麥與法國結盟,俄羅斯作為丹麥盟友參戰,1814年丹麥戰敗後割讓挪威給瑞典,並割讓領土給英國。1808年法國侵占盟國西班牙,英國聯合葡萄牙援助西班牙,在1813年大會戰中擊敗法軍,1814年法軍退出西班牙。1812年拿破崙進攻俄羅斯,占領燒毀的空城莫斯科,俄羅斯人在冬季發起反擊,拿破崙一路敗退,60萬大軍只剩下2萬。1813年第六次反法同盟與拿破崙在萊比錫大決戰,法國方面戰敗,失去許多征服地,1814年拿破崙被迫退位。反法同盟為分取戰爭紅利爭吵不休,1815年拿破崙從流放地厄爾巴島返回巴黎,推翻波旁王朝復辟,與第七次反法同盟軍作戰,結果拿破崙遭遇滑鐵盧,同年死於流放地聖赫拿島,拿破崙帝國覆亡。
1814-1815年,反法同盟在奧地利召開維也那會議,討論拿破崙戰敗後如何劃分歐洲版圖。主要內容是:不再恢復被拿破崙解散的神聖羅馬帝國,而是組成德意志邦聯,由奧地利任主席,之前的300多個邦國合併為39個;奧地利取得波蘭人居住的加里西亞,取得義大利的倫巴底及威尼斯,取得達爾馬提亞,割讓比利時給尼德蘭;普魯士擔任德意志邦聯副主席,取得波蘭人居住的波茲南,取得五分之二薩克森的領土,取得西發利亞地區及萊茵河地區,取得瑞典屬波美拉亞納;教皇重掌教皇國,割讓義大利的倫巴底及威尼斯給奧地利,摩德那、帕爾馬、都斯加尼由奧地利的哈布斯堡王室人員統治;俄羅斯取得之前由瑞典統治的的芬蘭,取得大部份的波蘭;瑞士取得法國3個州,組成由22個州合成的獨立國家,由列強保證中立;西班牙的波旁王朝復辟,保有歐洲本土;瑞典取得原由丹麥統治的挪威;會議禁止奴隸販賣,要求改善人權,並建立了一個歐洲協調會議系統。在這次會議上,英國取得的多數是海外貿易及補給據點,包括地中海的馬爾他島及愛奧尼亞群島,西半球的千里達島,印度洋的模里西斯和錫蘭,南非的好望角、北海的設得蘭群島,其中南非與錫蘭由尼德蘭割讓。會議沒有討論法國安全問題。
至此,法國在與英國的爭霸戰爭中徹底失敗,再也無力發起挑戰,後曾追隨英國撈些便宜。法國失敗的根本原因:一是法國具有大陸傳統思維,不如英國更能理解海上霸權意義;二是英國對於歐洲大陸的策略早已成熟,就是維繫勢力均衡原則,防止歐洲大陸任何一國變得強大,不論是誰只要出現苗頭,都會聯合其敵對勢力加以圍剿;三是英國工業化程度高於法國,法國裝備水平稍遜;四是法國地理位置不如英國,英國有海峽作為天然屏障,善於挑動各國與法國糾纏,法國卻無法同時擁有強大的陸、海兩軍;五是法國事實上失去制海權,在當時情況下極端不利;六是法國樹敵太多,軍事強人拿破崙也是野心過大,不惜侵略盟國,導致法國眾叛親離。英國自1763年起確立歐洲霸權,19世紀確立全球霸權,到了維多利亞女王時期達到極盛。
(十)第一次工業革命及社會制度演進
工業革命也稱產業革命,指生產從工場手工業向機器大工業的演變過程,是以機器生產逐步取代手工勞動,以大規模工廠化生產取代個體工場手工生產的一場生產與科技革命,後來又擴充到其他行業。一般認為蒸汽機、焦炭、鐵和鋼,是促成工業革命技術加速發展的四項主要因素。其中,尤以蒸汽機的發明和改進為標誌。關於蒸汽的科學原理,早在古埃及、古希臘時代已經了解,但那時並沒有出現產業化的需求,對蒸汽的利用局限於開關廟宇大門。到了18世紀中葉,英國走上殖民大國道路,與之前的葡萄牙、西班牙熱衷於直接掠奪,以及尼德蘭陶醉於海上運輸不同,英國初期在北美殖民地沒有發現貴金屬,海外貿易需要自己的主打產品,更重要的是英國清教徒主張勞動和創造,這樣使得英國原有紡織產業加速發展,為此曾經導致“羊吃人”的圈地運動。
圍繞進一步開發紡織產業、解決機械動力問題,先是藉助水力驅動,後來有人利用蒸汽原理髮明蒸汽機。1712年英國人湯姆斯·鈕考門獲得稍加改進的蒸汽機的專利權;1765年詹姆斯·哈格里夫斯發明珍妮紡紗機,揭開了工業革命的序幕;1781年詹姆斯·瓦特改進了鈕考門蒸汽機,蒸汽機成型並於1785年投入使用;1797年亨利·莫茲萊發明螺絲切削工具機;1807年富爾頓造出用蒸汽機做動力的輪船;1812年特列維雪克發明科爾尼鍋爐;1825年史蒂芬森發明的蒸汽機車試車成功;1844年成廉·費阿柏恩發明蘭開夏鍋爐,等等,這些是主要的情況。紡織業製造機械和動力機械的發明改進,帶動了煤碳採掘業和鋼鐵製造業,進而帶動了餐飲業和建築業,依此類推形成許多先進產業,英國的工業革命領先世界。隨後,工業革命傳播到歐洲大陸,19世紀傳播到北美地區。通常把1765-1870年,作為第一次工業革命時期。
有人統計,到1800年即瓦特的基本專利權期滿終止時,已有500台左右的博爾頓-瓦特蒸汽機正在使用,其中38%的蒸汽機用於抽水,剩下的用於為紡織廠、煉鐵爐、麵粉廠和其他工業提供鏇轉式動力。到1800年時,英國生產的煤和鐵比世界其餘地區合在一起生產的還多,其煤產量從1770年的600萬噸上升到1800年的1200萬噸,進而上升到1861年的5700萬噸。同樣,英國的鐵產量從1770年的5萬噸增長到1800年的13萬噸,進而增長到1861年的380萬噸,鐵已豐富和便宜到足以用於一般的建設,因而,這標誌著人類不僅進入到蒸汽時代,也跨入了鋼鐵時代;人類經濟發展階段從農本社會,發展到工業社會;人類社會制度從奴隸制社會,演進到資本主義社會。
人類社會制度經過了漫長的原始社會時期,包括母系氏族社會和父系氏族社會兩個階段。直至約1萬年前開始,不同地區的人類相繼發明原始農業,利用新石器、骨器、陶器、繩索等生產工具,後來發展到利用青銅器、鐵器及其他金屬,當然還包括畜力,原始農業發展到成熟的農業生產,以此為基礎帶動手工業發展,並能夠藉助部分人口從事生產,養活其他人口從事政治、宗教、軍事、研究、文化等事項,使得人類社會總體不斷進步,但在工業革命以前,農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全部生產中所占比重最大,故稱農本社會。工業革命之後,慢慢地近現代工業生產居於經濟活動首位,占到支配地位,農業生產仍然重要,但在整體經濟中所占比重不斷下降,因此到了以工業為本的階段,可以稱之為工本社會或工業社會,當然工業革命也是不斷提升層次,工本社會隨之不斷深化。以生存生產能力為標準,人類姑且劃分為三個階段,即原始社會、農本社會、工業社會。
人類具有社會性,有人以階級為標準劃分社會形態,說原始人採集食物階段,為了爭奪地盤經常相互撕殺,不同部族爭戰中所有俘虜一律殺掉,但各氏族內部平等、民主、博愛,可以群居群婚,沒有階級壓迫和剝削,說來說去還是叫做原始社會,有的稱為原始公社,有的稱為原始氏族。後來有了原始農業,包括遊牧、種植、漁業等等,再後來生產力進一步提高,有了大量剩餘產品,於是有人利用暴力或宗教等多貪多占,人們產生私有觀念,一個集團占有另一個集團的勞動成果,階級和階級壓迫、階級剝削來到了世間,有權的是奴隸主,沒權的是奴隸,因此這個階段叫做奴隸社會。再後來地多的是地主,地少或沒地的是農民,相應的社會叫封建社會。這就搞不懂了,奴隸主地多,為什麼不叫地主?給奴隸主種地的為什麼不叫農民?地多的強迫別人給他耕種,為什麼前邊叫做奴隸主,後邊叫做地主?地少或沒地的被強迫給地多的耕種,為什麼前邊叫做奴隸,後邊叫做農民?奴隸社會也有平民,為什麼忽略不計偏,而以奴隸階級命名當時的社會?所謂封建社會也有大量奴隸,為什麼忽略不計,也不以“農民”階級命名當時的社會,而偏偏叫做封建社會?歐洲實行封建制時期,一層一層地分封,所以叫做封建社會,但這不是以階級為標準的劃分?中國夏商周時期也是實行封建制,秦朝統一後建立郡縣制,封建制基本上就被廢除了,為什麼反而夏商周是奴隸社會,秦朝以後是封建社會了?對於這些疑問,把人搞得一塌糊塗,後來俺有了自己的想法,覺得劃分必須明確標準,以階級劃分也行,與以生存生產能力為標準劃分的農本社會相對應,由於土地集中在少數人手裡,大多數人沒地或地少,那么少數人占據統治地位,強行占有大多數人的勞動,他們是奴隸主階級,下邊大多數被強迫為奴隸主耕作的都是奴隸,奴隸的境遇讓人同情,因此用奴隸階級命名當時的社會,即奴隸社會。奴隸有很多分工,專門從事農業勞動的是農業奴隸,簡稱農奴,這不就結了嗎?
因此,在俺的認識裡面,1萬年前開始,人類開始發明原始農業,逐步進入農業發達階段,人類生存生產以農業為本,故稱農本社會,這是以人類生存生產能力為標準所作的劃分。與這個農本社會相對應,因對農業生產基本資料的土地占有情況不同,主要產生兩大階級,占有土地多的是奴隸主階級,占有土地少的奴隸階級,奴隸主階級壓迫和剝削奴隸階級,奴隸階級經常反抗,以階級為標準界定這個社會時,便稱為奴隸社會,在奴隸社會中,專門為奴隸主從事耕種的奴隸稱為農奴。到了19世紀的時候,放眼整個世界,從最明顯的美洲、非洲、澳洲,先進的處於奴隸社會,落後的處於原始社會;亞歐大陸處於相對先進的奴隸社會階段,農奴大量存在。這一情況隨著歐洲工業革命的到來,由於機器工業生產需要高素質人才,需要人們普遍的自由流動,因此,在這一衝擊之下,人類奴隸社會開始解體,慢慢過渡到新的階段,在這個新的階段,占主導地位的工廠主等屬於資產階級,為工廠打工賣力的屬於工人階級,如果仍然象採取奴隸階級命名當時社會的方法,新的社會階段應當叫做工人制社會,這樣就都是以底層的階級名字命名,不過,人們習慣了把這樣的社會叫做資本主義社會,如此也不妨沿用。奴隸社會演進到資本主義社會,中間沒有什麼封建社會,如果非要說存在封建社會,那也是根據統治方式方法所作的劃分,而古羅馬帝國建立行省制度,中國秦朝後實行郡縣制,諸如此類是另外一種標準,不能與以階級為標準的劃分相混淆。
那么,奴隸制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明令廢除的呢?前面提到1814-1815年的維也那會議上,就有這么一條,說是禁止販運奴隸,促進人權。在英國,19世紀初期廢奴運動的高漲有兩方面原因,首先是英國於18世紀末期率先完成工業革命,這時英國發現奴隸制度和機器工業格格不入,因為機器工業需要的是大批自由勞動力,以及具有購買力的廣大市場;其次是英國的新教福音組織從道義的角度主張廢奴,他們將奴隸制度視為人道主義災難。1807年英國議會通過“廢除奴隸貿易法案”,禁止大英帝國子民從事奴隸販運;1833年英國又通過“廢除奴隸製法案”,解放大英帝國境內所有的奴隸,事實上是由英國政府出錢向奴隸主買斷奴隸們的自由。在前面還提到,拉美在獨立運動完成之後,才相繼廢除了奴隸制;而在美國,直到19世紀60年代美國內戰時期,才提出廢除奴隸制,等等,事實勝於雄辯,事實無可辯駁地證明,只有在歐洲發生工業革命以後,並且走上工業化道路的世界各地,才會真正地廢除奴隸制。這一切歸功於工業革命,工業革命改變了人類,因此得到極高的評價。
(十一)中世紀以來德意志、義大利地區的歷史沿革
476年西羅馬帝國滅亡以後,歐洲西部伊比利亞半島、尼德蘭地區、不列顛群島的情況,前面已經作了詳細描述。查理帝國三分,形成西法蘭克、東法蘭克和南部義大利,西法蘭克發展為後來的法蘭西即法國,有關情況前面也作了描述。東法蘭克後來發展為德意志,以及義大利地區的情況,下面簡要補充描述一下。
查理帝國之後的東法蘭克(德意志地區),主要居民是日耳曼人,之所以叫做德意志,是由於他們所使用的語言,屬於印歐語系日耳曼語族德意志語支,與英格蘭語、尼德蘭語同屬日耳曼語族西支,西支還包括猶太人遷入歐洲後使用的依地語即猶太德語,比利時東北半佛蘭德地區的尼德蘭語方言即佛蘭芒語,南非布爾人(尼德蘭人與原住民混血形成)所使用的南非尼德蘭語。而北歐古維京人所使用的語言,實際上是日耳曼語族的北支,包括現在的丹麥語、瑞典語、挪威語、冰島語,芬蘭語則屬於斯拉夫語族。日耳曼語族本來還有個東支,如東哥特語、汪達爾語等,都已經消亡失傳了。總之,從語言情況看,德意志與英格蘭、尼德蘭的族緣比較近。
在日耳曼人侵入的伊比利亞半島、今法國、義大利等地區,由於這些日耳曼人與大量原住民混血融合,語言方面形成新的語族即羅曼語族,也稱拉丁語族,包括現在的法語、西班牙語、葡萄牙語、義大利語、羅馬尼亞語,注意他們與古拉丁語並不相同,與日耳曼語也不相同,乃是古拉丁語與日耳曼語、凱爾特語等的融合語。從這一點也可以理解,為什麼歷史上法國、西班牙曾經結盟,英國、德國卻經常與之為敵。後來德國挑戰英國,英國女王維多利亞的孫子、德國皇帝威廉率軍與英國作戰,則是為了爭奪霸權,多少有點日耳曼語族內戰的意思;之前英格蘭從尼德蘭奪去海上霸權,也是同樣的道理,畢竟國家間還是有著自身的利益。
與日耳曼語族的三個分支相對應,日耳曼人也分為三個支系。北支系在北歐地區發展,這部分人認同自己屬於維京人,逐漸從日耳曼人當中分離出來,成為現在丹麥人、挪威人、瑞典人、冰島人的祖先;東支系包括哥特人、汪達爾人、勃艮第人等,後來為躲避匈奴人遠遷地中海沿岸地區,部族本身及其語言均被當地人所同化;西支系主要形成三個區域性集團:一是北海沿岸集團,其中的巴塔維人、佛里斯人成為後來尼德蘭人的祖先,盎格魯人、薩克森人、朱特人融合為盎格魯—薩克森人,渡海去到不列顛群島,成為後來英格蘭人的祖先;二是萊茵—威悉河集團,其中的卡狄人後來演化成為黑森人,其他部落到3世紀時融合成為法蘭克人;三是易北河集團,其中的斯維·比人後來演化為施瓦本人(奧地利的哈布斯堡家族、普魯士的霍亨索倫家族,均源於此),馬科曼尼人、夸迪人後來融合成為巴伐利亞人,等等。
在德意志地區的日耳曼人之中,除了施瓦本人、巴伐利亞人,還有萊茵蘭人、黑森人、梅克倫堡人、薩克森人、威斯伐倫人、哥特人、阿勒曼尼人等。德意志地區的日耳曼人,吸收融合了一些古羅馬人、凱爾特人,同時,還有少量維京人、斯拉夫人沒有被融合。馬扎爾人則是從烏拉爾山附近的草原遷來,一如匈奴人從東方突然殺至,於896年到達多瑙河盆地(今匈牙利地區)定居,以馬扎爾人為主體,吸收融合了一些匈奴人後裔、突厥人等,成為現在匈牙利人的祖先。1000年匈牙利建立統一王國,1526年奧斯曼帝國入侵,1699年全境被奧地利吞併。
大陸西支系的日耳曼人曾被法蘭克王國統一起來,就是多次提及的查理帝國,不僅如此,查理帝國當時還統治了義大利地區,但843年查理帝國分裂後,德意志、義大利地區也陷入分裂,並且這種分裂狀態延續了11個世紀,直到19世紀下半葉才分別再次統一,形成近現代的德國和義大利。
東法蘭克王國時期(843-919年)的版圖,大致包括現在的德國、奧地利、尼德蘭、瑞士,到了919年,東法蘭克的卡洛林王朝絕嗣,當時共有薩克森、法蘭克尼亞、巴伐利亞、施瓦本和圖林根5個公國,這5個公國決定不再從卡洛林王室近親中選王,而是推選法蘭克尼亞公爵康拉德一世擔任國王,建立法蘭康拉德王朝(919-918年),隨後改國名為德意志王國,德意志歷史從此開始。936年奧托一世即位後攻占義大利北部,於962年迫使羅馬教皇為其加冕,改國名為羅馬帝國。1155年國王腓特烈一世迫使教皇為其加冕,改國名為神聖羅馬帝國,全盛時統治德意志全境,義大利半島中、北部,西西里島,捷克、瑞士、愛沙尼亞,腓特烈一世於第三次十字軍東征時溺水而死,占領區紛紛獨立。
1356年,德皇查理四世發表黃金詔書,承認各帝侯有選擇皇帝的權利,形成非世襲的選帝侯制度,神聖羅馬帝國中央皇權名存實亡,德意志地區分裂為幾百個小國或政治集團,1618-1648年“三十年戰爭”中奧地利失敗,便得德意志地區繼續分裂下去,而不能形成統一局面。1806年法國拿破崙大帝廢除德意志神聖羅馬帝國名號,並一度吞併德意志地區,拿破崙戰敗後,根據1815年維也納會議,德意志地區組成了德意志邦聯,300多個小邦國合併為39個,奧地利王國任聯邦主席,普魯士王國任副主席,兩強對峙,不斷爭奪德意志領導權,最終導致德意志走向真正意義上的統一。
1864年,普魯士對丹麥發動戰爭,邀請奧地利參戰,結果丹麥慘敗,割讓霍爾斯坦給奧地利,割讓什列士維格給普魯士。1866年普魯士對奧地利發動“七星期戰爭”,結果奧地利慘敗,普魯士軍隊逼近奧地利首都,中立的法國出面調停,普奧締結布拉格和約,奧地利同意美因河以北諸邦,在普魯士領導下成立北德意志聯邦,普魯士取得霍爾斯坦、漢諾瓦、黑森、拿騷、黑森-洪堡及法蘭克福自由市,同時,普魯士承認南德意志各邦的獨立,奧地利支付一筆為數不多的賠款。法國要求獲得盧森堡,作為嚴守中立的報酬(之前普魯士的許諾),但因法國不希望出現強大近鄰,阻撓南部德意志加入統一聯邦,此時普魯士拒絕法國要求,雙方矛盾升級,1870年普法戰爭爆發,結果法國戰敗,德意志南部諸邦併入德意志聯邦,此聯邦非彼聯邦,乃是真正意義上的統一,結束了境內小邦割據的局面,有利於資本主義加快發展。在德意志的統一過程中,普魯士宰相俾斯麥居功甚偉,他由於發表鐵血政策演說,被人稱為“鐵血宰相”。從德意志統一建國開始,就形成了軍國主義傳統,後來德國發動兩次世界大戰,可以說與此直接相關。
統一後的德意志聯邦並不包括奧地利,或者說奧地利退出了德意志聯邦。1866年奧地利敗於普魯士之後,奧地利境內的非日耳曼人包括匈牙利人,紛紛要求取得自主權,奧地利鎮壓其他民族,但與匈牙利單獨達成協定,於1867年成立奧匈帝國(1867-1918年),它有一個屬於皇帝的中央政府,負責帝國的軍事、外交和對外貿易;中央政府之下設有奧地利、匈牙利兩個政府,各自具有除中央政府之外的其他權利。當時奧匈帝國的疆域在歐洲僅次於俄羅斯,包括現在的奧地利、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前南斯拉夫地區,以及現在的波蘭、羅馬尼亞、義大利各一部分。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戰敗的奧匈帝國解體,成立了一些新的國家(包括匈牙利),二戰後進一步演化,改變了中、東歐的政治版圖。
(十二)中世紀以來德意志、義大利地區的歷史沿革(續)
476年西羅馬帝國滅亡後,義大利的統治權實際上被奧多亞克掌握,但他並沒有稱王稱帝,他曾經期望恢復帝國的輝煌,但488年東哥特人狄奧多里克率軍入侵,493年奧多亞克被刺殺,義大利併入東哥特王國,狄奧多里克的統治帶給義大利30年的和平。當時在義大利地區,西羅馬帝國的遺民數量,遠多於包括東哥特人在內的日耳曼人,他們信奉基督教,但東哥特人的宗教屬於基督教的“異端”阿里烏教派,由此導致後來義大利地區的劇烈衝突。526年狄奧多里剋死去,527年東羅馬帝國查士丁尼一世即位後發起復興運動,於534年滅亡日耳曼人的汪達爾王國,使汪達爾人從此消失;536年東羅馬帝國基本收復義大利,到了553年以後,又使東哥特人及其王國消失。
從568年開始,日耳曼人中的倫巴底人侵入義大利,東羅馬帝國無力保護,倫巴底人隨後統治了義大利,773年受到進攻的羅馬教皇向法蘭克求救,法蘭克人滅亡倫巴底人建立的倫巴德王國,之後義大利中、北部成為查理帝國的一部分,843年三兄弟三分查理帝國,羅退爾得到中部法蘭克,稱中王國,北起北海,從萊因河下游以南包括隆河流域,直到義大利半島中部,870年東法蘭克國王路易和西法蘭克國王查理,共同爭奪羅退爾的領地,通過戰爭簽訂麥爾森條約,瓜分了位於東、西法蘭克之間的洛林,羅退爾的王國只剩下了義大利地區。950年義大利統治者羅退爾的寡妻阿德里根德,由於發生內訌逃到德意志國王鄂圖一世那裡求援,於951年鄂圖一世率軍越過阿爾卑斯山,占領倫巴底併兼任倫巴底國王,952 年娶了羅退爾的寡妻阿德里根德,962 年率軍開進羅馬,在聖彼得教堂接受教皇加冕,稱為“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將義大利中、北部併入帝國版圖。
“神聖羅馬帝國”的皇帝們與羅馬教皇經常發生矛盾,而且南部義大利一直處於分裂狀態,事實上中、北部義大利名義上屬於“神聖羅馬帝國”,卻與德意志地區一樣邦國割據,而羅馬教皇以羅馬為中心,早就建立了一個教皇國,實行政教合一的統治。1066年維京人中的諾曼人征服蘇格蘭前後,諾曼人也來到了南部義大利,其中就建立了西西里王國。這樣的分裂狀態愈演愈烈,到了14世紀初,教皇國像其他義大利邦國一樣,全都成為相對獨立的邦國。在文藝復興時期,倫巴底和托斯卡納地區的眾多義大利城市,紛紛脫離其主教和神聖羅馬皇帝,獨立成為較強大的城邦,包括佛羅倫斯、比薩、錫耶納、米蘭和熱那亞等等。
1556年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卡爾五世,將奧地利大公之位讓與其弟匈牙利及波希米亞國王費迪南一世,並立費迪南為神聖羅馬帝位的繼承人,建立起奧地利哈布斯堡皇朝(1556-1740年);但繼承西班牙國王的權利歸於菲利浦三世,建立起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1556-1700年),雙方各統治部分義大利公國,為此爭戰不休。歐洲各國為打擊哈布斯堡家族,1700年-1714年爆發了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1740-1748年爆發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最終各國承認特蕾西婭繼承奧地利王位,建立起奧地利哈布斯堡-洛林皇朝(1740-1806年),統治義大利眾多公國。1796-1797年法國拿破崙越過阿爾卑斯山,征服並洗劫了義大利,最終拿破崙戰敗後,義大利大部重歸奧地利帝國統治。
1848年義大利西西里爆發革命運動,揭開了義大利民族覺醒獨立的序幕。當時,奧地利統治著義大利中、北部大多數邦國,西班牙波旁王室控制著南部西西里王國,法國於1848年派兵幫助教皇國鎮壓革命後占據羅馬。北部的撒丁王國實力最強,是義大利唯一獨立的君主立憲制國家,越來越多的義大利人希望由撒丁王國領導統一義大利。1852年,加富爾出任撒丁王國的首相,他決定先取得法國支持,打擊主要敵人奧地利。1858年法、撒聯軍對奧戰爭爆發,奧地利戰敗,1859年義大利北部基本完成統一。1860年西西里爆發民眾起義,富有傳奇色彩的加里波第聞訊,率領一支千餘人的志願軍南下遠征西西里,所向披靡占領西西里王國首府那不勒斯,不久加里波第將政權移交給撒丁王國。1861年義大利王國成立,撒丁王國國王成為義大利國王。之後義大利借普奧戰爭和普法戰爭之機,將奧地利和法國勢力趕出義大利,1870年義大利軍隊進入教皇轄地,進攻羅馬城,根據公民投票,羅馬合併於義大利,教皇被剝奪世俗權力,避居梵蒂岡。至此,義大利最終完成了統一,結束了異族壓迫和分裂割劇的局面。
(十三)第二次工業革命及德國的迅速崛起

第一次工業革命源於英國,主要成果系英國人創造,極大地促進了英國綜合國力提升,對此,英國人自己心知肚明,為了保持本國優勢,曾經採取對外封鎖措施,但還是逐漸傳播出去。到了1870年前後的歐洲、北美、日本等地區,已經具備了工業革命換代升級的各種條件:一是政治條件方面,資本主義制度相繼確立並鞏固完善,資本主義世界體系初步形成;二是市場條件方面,除了資本主義國家的國內市場,殖民地半殖民地落後、封閉的經濟結構被摧毀,形成巨大的資源和產品市場,需要更加強勁的生產力才能滿足,第二次工業革命應運而生;三是科技條件方面,以電力的廣泛套用、石油資源的開發利用、內燃機和新交通工具的創製、新通訊手段的發明、化學工業的建立為主要標誌,各門自然科學的理論體系不斷完善,為新技術革命及其廣泛套用奠定了基礎;四是勞動力方面,隨著各國奴隸制先後廢止,自由勞動力的數量大量增加,並通過加強教育,使勞動者的素質得到本質提高,為第二次工業革命的興起提供了勞動力條件,等等。
第二次工業革命取得的主要成果:①電力的廣泛套用。19世紀早期電磁感應現象被發現,人們據此對電磁學進行深入研究。1866年德國科學家西門子製成一部發電機,870年比利時人格拉姆(Gelam)發明電動機,實現了電能和機械能互換,此後,電燈、電車、電鑽、電焊機等電氣產品不斷湧現出來。電力成為補充和取代蒸汽動力的新能源,隨著電力工業和電器製造業的迅速發展,人類從蒸汽時代,一舉跨入了電氣時代。②內燃機和新交通工具的研發。以煤氣和汽油、柴油為燃料的內燃機相繼誕生,解決了交通工具的發動機問題。1885年德國人卡爾·本茨製造出第一輛由內燃機驅動的汽車,內燃機車、遠洋輪船、飛機等也得到迅速發展,並推動了石油開採業的發展和石油化工工業的產生。③電訊產業的迅速發展。繼有線電報出現之後,電話、無線電報相繼問世,為快速地傳遞信息提供了方便,世界各地的經濟、政治和文化聯繫進一步加強。④化學工業的建立。1867年諾貝爾研製成功炸藥,1880年代改良為無煙炸藥,大大促進了軍事工業的發展。此外,科學家們提煉出氨、苯等化學產品,促進了農業、工業生產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⑤第二次工業革命推動了一些老工業部門,如冶金、造船、機器製造等產業的技術革新。
第二次工業革命具有如下特點:首先,在第一次工業革命時期,許多技術發明都來源於工匠的實踐經驗,科學和技術尚未真正結合;而在第二次工業革命期間,自然科學的新發展,開始同工業生產緊密地結合起來,科學地推動生產力發展方面發揮了更為重要的作用,它與技術的結合使第二次工業革命取得了巨大的成果;其次,第一次工業革命首先發生在英國,重要的新機器和新生產方法主要是在英國發明的,其他國家工業革命發展相對緩慢;而第二次工業革命幾乎同時發生在幾個先進的資本主義國家,新的技術和發明超出了一國的範圍,其規模更加廣泛,發展也比較迅速;第三,第二次工業革命開始時,有些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如日本尚未完成第一次工業革命,對它們來說,兩次工業革命是交叉進行的。它們既可以吸收第一次工業革命的技術成果,又可以直接利用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新技術,這些國家的經濟發展速度也比較快。
第二次工業革命的主要影響包括:一是大大發展了社會生產力,推動了世界經濟的迅速增長;二是進一步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使得社會生活豐富多彩,提高了人們的生活質量;三是勞動者文化素質大幅提高,勞動條件、生活待遇得到改善;四是生產和資本高度集中,逐漸產生了壟斷組織;五是進一步加劇了世界經濟發展的不平衡,落後國家地區與先進國家地區的差距越來越大。不管怎么說,第二次工業革命結出了累累碩果,很多方面直至今天仍然深刻影響著我們的生產生活。第二次工業革命以來,很大程度上改變了世界政治經濟版圖,一些國家後來居上,最突出的是美國、德國、日本。在歐洲,統一的德國剛剛出現在世人面前就是一個強國,從而引起人們的注目,德國統一過程本身,統一德國的迅速崛起,德國作為後來兩次世界大戰的策源地,等等,無不引發人們的深入思考,這裡重點分析一下德國迅速崛起的根源。主要有三個方面:
①重視科學教育。曾被拿破崙打敗並飽受屈辱的普魯士國王威廉三世說過:“正因為我們窮,所以要辦教育。我還沒聽說過哪個國家因為辦教育辦窮的,辦亡國的。”後來在普法戰爭中打敗法國皇帝的普魯士元帥毛奇,也曾經說過一句名言:“勝利,早在國小教師的講台上就已經決定了。”這些話是多么的深刻!我們知道,人類從農本社會進入工業社會以來,人的素質乃是第一位的,逆向思維來講,沒有高素質人才的普遍養成,就不會有高素質國民的面貌,自然也不會造就強大的綜合國力,改變這一切的根本唯有教育,先進的教育,而不是落後的教育。當時的德國是以強制教育聞名的國家,家長耽誤孩子上學要給予處罰,而學術研究獨立進行,不受政府干預,使學生可以接受最前沿知識,並且具有創造力。日耳曼人曾被古羅馬人稱為蠻族,日耳曼人的德國(英國也是)通過發展教育,摘掉了那頂不光彩的帽子,迅速躋身歐洲列強,直至今天仍是教育、科技大國。
②重視民族精神。對於民族意識的培養,對於民族傳統的保持,對於民族精神的發掘,德國人的做法具有典型性,以至於人們談到德國,往往在腦海里浮現出這一深刻印象。舊大陸不象新大陸那樣,由來自世界各地的移民們組建國家,舊大陸國家在對待民族自身問題上,無法迴避民族意識、民族傳統、民族精神,事實上新大陸也是如此,即使是移民也會組成新民族。俗話說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民族虛無主義要不得,民族自戕主義要不得,民族背叛主義要不得。缺乏民族意識,忽視民族傳統,沒有民族精神,必然會受到嚴厲懲罰。德國統一後更加注重民族意識、民族傳統、民族精神的養成、傳承與升華,是德國迅速崛起的重要原因。當然這其中有個度的問題,後來德國搞民族主義、種族主義過頭,這也是一個深刻的教訓。
③重視發展軍事。德國統一前後的周邊環境,可以說強敵環伺,境內各種勢力紛擾,在那種情況下,議會民主方式完不成國家統一大業,普魯士宰相、德意志帝國首任總理俾斯麥,曾發表著名的鐵血政策演講,說到底就是發展軍事、武力解決問題,這是一種治國的現實主義,而在完成德國統一後,他本人並不主張對外戰爭,以便讓德國休養生息,培養國力,只是後來德國還是策動了兩次世界大戰,對德國、其他國家都造成嚴重災難,這個教訓也值得重視。不過,發展軍事對於任何一個國家而言,起碼是自保的前提條件,用現在的眼光看,人家有航母,那么你也必須要造,否則你就永遠不行,在海上就得看人臉色,只有你也造了,才有可能具備海上實力,才會攻克有關技術難題,促進科技進步。
德國的經驗還有很多,當時德國實現統一,消除眾邦割據的混亂局面,有利於政治穩定、經濟發展、科技進步、民生改善;當時德國可以直接利用既有技術,又可以創新提高引領二次工業革命,綜合實力上升勢不可擋;當時德國還實行了世界上最早的福利制度,通過立法建立起工人養老金、健康和醫療保險以及社會保險制度。所有這些促成了德國的迅速崛起,誠然崛起後的德國也加入了列強爭霸,對有關國家地區的人民進行殖民奴役,但是在當時的情況下,要么殖民統治別人,要么被別人殖民統治,殖民統治別人是可恨的,被別人殖民統治則是可恥的,這就是那個時候的歷史。
日本在明智維新後的崛起之路,基本上與德國差不多,二者具有很大的相似性,這是日本學習德國的結果;美國的崛起由於是殖民者、移民者,在新大陸建立新國家,又有自己明顯的特色。德國崛起後武力擴張,直至策動兩次世界大戰,本質上仍屬於歐洲列強爭霸所引發的嚴重後果,但由於遠遠超出了歐洲的範圍,而是涉及到了全世界,因此單獨另述,歐洲列強爭霸部分到這裡結束。

簡史(18):美國的獨立、擴張與崛起(一戰前)

1607-1732年間,英國在北美先後建立了16個殖民地,合併為13個,分別是:1607年建立維吉尼亞(第一個殖民地),1620年建立麻薩諸塞,1623年建立的新罕布夏,1632年建立的馬里蘭,1636年建立的羅得島基普羅維登斯,1639年建立的康乃狄克,1662年建立的北卡羅來納,1662年建立的南卡羅來納,1664年建立的紐約(從尼德蘭奪取),1664年建立的新澤西,1681年建立的賓夕法尼亞,1701年建立的德拉瓦,1732年建立的喬治亞。建立殖民地的多屬日耳曼人,以英格蘭人、愛爾蘭人、德意志人和尼德蘭人最多,他們之中有貴族、奴隸主、資產階級,也有逃避戰禍和宗教迫害的,還有“契約奴”、乞丐、罪犯以及從非洲黑奴,當時從歐洲來的人當中80%左右屬於清教徒。
1620年一批清教徒乘坐“五月花號”,來到北美建立殖民地,船上41名自由成年男子簽署《五月花號公約》,內容是:為了國王的榮耀,基督教的進步,我們這些在此簽名的人揚帆出海,並即將在這塊土地上開拓我們的家園。我們在上帝面前莊嚴簽約,自願結為一民眾自治團體,為了使上述目的得以順利進行、維持和發展,亦為將來能隨時制定和實施有益於本殖民地的總體利益的一應公正法律、法規、條令、憲章和公職等,吾等全體保證遵守與服從。這一公約精神奠定了後來各殖民地自治政府的基礎,對美國歷史影響深遠。不過,當時將女人和奴隸排除在外。
英國政府對殖民地加強全面控制,七年戰爭後更宣告阿巴拉契亞山脈以西為英王室產業,禁止殖民地人民染指;對殖民地徵收重稅,嚴厲緝私,限制經濟活動,嚴重損害了殖民地各階層人民的經濟利益。從1619年維吉尼亞建立議會起,各殖民地相繼成立議會,與英國政府相抗衡,1765年9個殖民地舉行抗議印花稅大會,英國予以鎮壓,1770年發生波士頓慘案;1773年英國頒布茶稅法,引發波士頓傾茶事件;1774年又頒布封閉波士頓港、增派英國駐軍、取消麻薩諸塞自治權、確立英國對殖民地的司法權等5項法令,從政治、軍事方面加緊對殖民地的控制與鎮壓。1774年除喬治亞以外的各殖民地代表,在費城召開了第1屆大陸會議,通過與英國斷絕一切貿易關係的決議,隨後通過“關於殖民地權利和怨恨的宣言”,向英王呈遞請願書。1775年在波士頓附近的列剋星敦和康科德,殖民地民眾打響了反抗英國的第一槍,揭開了美國獨立戰爭的序幕,並組織召開第2屆大陸會議,1776年大陸會議通過獨立宣言,宣布13個殖民地脫離英國獨立。
美國獨立戰爭分為兩個階段。1775-1778年為戰爭的第一階段,主戰場在北部,英軍占據優勢。大陸軍力量薄弱,1775年6月17日,大陸軍民兵在波士頓外圍邦克山戰鬥中首戰告捷,當年聖誕節前夕和新年之夜,美國統帥華盛頓利用英軍疏於戒備之機,奇襲特倫頓和普林斯頓得手,9月英軍奪取了大陸會議的所在地費城;10月17日在薩拉托加戰役中英軍戰敗投降。成為戰爭的轉折點,促使法國、西班牙、尼德蘭先後對英宣戰,1778年2月法美簽訂軍事同盟條約,法國正式承認美國;1778年6月英軍被迫放棄費城。1779-1781年為戰爭的第二階段,主戰場轉到南部,,南方美軍先後於1781年1月和1月,在考彭斯和吉爾福德等地大勝英軍,迫使英軍從內地向沿海撤退,同年8月,英軍主力退守維吉尼亞半島上的約克敦,10月19日華盛頓統率美法聯軍16000餘人對約克敦實施圍攻,殲滅英軍主力7000餘人,取得獨立戰爭的決定性勝利,導致英國內閣倒台。1782年11月30日,英國新政府與美國達成停戰協定,1783年9月3日雙方在巴黎簽訂和約,英國被迫承認美國獨立,並先後把13個州以外大西洋沿岸的大部分土地劃歸美國,美國領土達到230萬平方公里,約占現在美國本土面積的30%。獨立戰爭統帥華盛頓成為美國第一任總統,奠定了後來的美國政治體制。
1789年美國聯邦政府成立,隨後採用戰爭加金錢的方式,很快就走上領土擴張道路。1800年法國拿破崙從西班牙手中奪得北美路易斯安那地區,相當於現在美國中西部的13個州,因法軍2萬人入侵海地全軍覆沒,急需資金重整旗鼓,並擔心美、英結盟對法開戰,1803年美法簽訂和約,拿破崙以8000萬法郎(當時約合1500萬美元)的低價,將215萬平方公里左右的路易斯安那賣給美國,平均每平方公里還不到5美元。美國又向西班牙提出購買佛羅里達,遭到嚴詞拒絕,1808年西班牙本土被法國拿破崙占領,大批美國人趁機遷入佛羅里達,1809年當地效忠於美國的居民已占總人口的90%,1814年美國大規模進軍佛羅里達,1819年美西簽訂條約,美國僅支付了500萬美元,獲得15萬多平方公里的佛羅里達。不到20年,美法、美西這兩項交易就使美國領土面積擴大1倍多。
1812年美國向加拿大擴張,被英國通過戰爭阻止,美國只好將目標轉向墨西哥。美國採取策反與威脅的方式,從墨西哥和英國手中得到德克薩斯和俄勒岡地區,1836年德克薩斯通過戰爭從墨西哥獨立後加入美國,1848年俄勒岡建州併入美國,美國領土從大西洋沿岸擴展到太平洋沿岸。1841年美國陸續向加利福尼亞移民,購買不成訴諸武力,1846年美國向墨西哥宣戰,墨西哥戰敗,1848年美、墨簽訂條約,美國象徵性地支付1500萬美元,得到包括加利福尼亞、新墨西哥地區在內的140萬平方公里土地。1853美國又以1000萬美元購得美墨邊境11萬平方公里土地即加茲登,這次戰爭使墨西哥喪失大半領土,美國領土比初建國時擴大了近2倍。
19世紀初,俄羅斯侵占印第安人世代居住的阿拉斯加, 1856年克里米亞戰爭後,俄羅斯元氣大傷,沙皇亞歷山大二世決心賣掉這塊不賺錢的土地,1867年美國以720萬美元的價格與俄羅斯簽訂購買協定,得到了面積達150多萬平方公里的阿拉斯加半島,以及周邊的阿留申群島。19世紀末,美國還通過戰爭等許多方式獲得了太平洋上的一些島嶼。這樣,美國在100多年中,只用5000多萬美元,就奪取到了相當於獨立初期3倍還多的領土。目前,美國領土面積居世界第4位,僅次俄羅斯、加拿大、中國。
在急劇擴張領土期間,1861年-1865年美國爆發南北戰爭。南北戰爭的根本原因是南方的30萬奴隸主,要把奴隸制擴展到整個北美大陸,北方部分自由州進行抵制,最終戰爭解決。1860年共和黨人林肯當選為總統,1861年有11個州組成“南部同盟”,宣布脫離聯邦,1862年林肯發表預備性的《解放黑人奴隸宣言》,扭轉戰局,1865年“南部同盟”戰敗,美國恢復統一,奴隸制被廢除,這些因素促進了美國資本主義大發展,藉助第二次工業革命,到19世紀末,美國已成為世界第一經濟強國。
此時的美國開始謀求海外殖民地,選擇向衰落不堪的西班牙下手,於1898年爆發美西戰爭,西班牙戰敗,美國獲得加勒比海的古巴和波多黎各、太平洋的關島及菲律賓群島,接著合併了夏威夷群島。1903年美國奪取了巴拿馬運河區。1912年民主黨人威爾遜選為美國總統,以“新自由”作為號召進行改革,降低關稅,建立聯邦儲備銀行制度,通過克萊頓反托拉斯法;對外政策方面加強控制拉美,對墨西哥、尼加拉瓜等國進行武裝干涉。
美國獨立後的迅速崛起,得益於領土的急劇擴張,地理位置與周邊環境的優異,先進資本主義制度的建立,以及廣泛運用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成果。美國是一個獨特的國家,是在新大陸建立的新型移民國家,具有自己鮮明的特色,它有著得天獨厚的有利條件,也與那時美國人的積極進取精神有關。

簡史(19):伊斯蘭世界(包括奧斯曼帝國)的衰落史

自誕生開始即實行政教合一的伊斯蘭教勢力,其崛起不但迅速,而且區域廣大,以中東為中心,拓展到北非、西南歐、中東歐、中亞、南亞、東南亞等地區,曾經輝煌一時。1492年伊斯蘭教勢力被逐出伊比利亞半島,此後,隨著葡萄牙、西班牙、尼德蘭、英格蘭等相繼稱霸海洋,人類開始進入大航海時代,歐洲基督教勢力不但發現並殖民新大陸,而且進入印度洋、太平洋,東南亞、南亞印度、西南亞伊朗地區相繼成為歐美基督教勢力的殖民地,相對而言也就導致了伊斯蘭教勢力的衰落。而海上新航路開闢以後,紅海-中東-地中海傳統貿易路線的重要性一落千丈,也是導致奧斯曼帝國衰落的重要原因。反超的歐洲列強針對如何處理奧斯曼帝國,從而產生所謂的“東方問題”。
到了19世紀的時候,能夠與歐洲基督教勢力相抗衡的伊斯蘭國家,實則只有突厥人所建立的奧斯曼帝國了。它曾是一個疆域廣闊、實力強大的帝國,其橫跨亞、非、歐三大洲,除了小亞細亞、中東、北非,還深入到中歐地區的匈牙利。奧斯曼帝國對匈牙利的進攻始於1526年,數次圍困維也那,但都沒有攻克,這標誌著奧斯曼帝國的實力達到極限。1683年最後一次圍攻維也那慘敗,成為奧斯曼帝國由盛轉衰的開端。1684年羅馬教廷組織第五次神聖聯盟,最終擊敗奧斯曼,1699年奧斯曼被迫簽訂《卡洛維茨條約》,開了割讓領土的先河,匈牙利全境歸併於奧地利。1718—1798年,先後在帕薩洛維茲、庫楚克·卡納克、克里米亞和埃及,奧斯曼又遭遇一連串戰敗,帝國頹勢已經不可逆轉。早在1570年勒班陀海戰中,以西班牙為首的基督教聯軍戰勝奧斯曼海軍,使得奧斯曼海上實力由此跌落。
奧斯曼帝國在東線遇到了急於擴張的俄羅斯,俄羅斯需要出海口,奧斯曼還想繼續稱霸,雙方為爭奪高加索、巴爾幹、克里米亞、黑海等,先後進行了十次戰爭,奧斯曼最終戰敗。第一次俄土戰爭(1676-1681)奧斯曼失敗,1681年簽訂《巴赫奇薩賴和約》,確定第聶伯河為兩國邊界,俄羅斯合併左岸烏克蘭;第二次俄土戰爭(1686—1700年)的結局是亞速劃歸俄國;第三次俄土戰爭(1710-1711年)俄羅斯失敗,亞速重歸奧斯曼;第四次俄土戰爭(1735-1739年)後亞速再次歸俄國所有;第五次俄土戰爭(1768-1774年)奧斯曼失敗,俄國獲得了第聶伯河和南布格河之間的地區和刻赤海峽,打通了黑海出海口,克里木汗國宣告“獨立”,並於1783年併入俄羅斯版圖;第六次俄土戰爭(1787-1792年)奧斯曼失敗,承認俄羅斯兼併克里木、喬治亞,俄羅斯獲得了黑海不凍的出海口;第七次俄土戰爭(1806-1812年)奧斯曼失敗,俄羅斯攫取羅馬尼亞的比薩拉比亞,把邊界推進到普魯特河;第八次俄土戰爭(1828-1829年)奧斯曼失敗,俄羅斯獲得多瑙河口及其附近島嶼、黑海東岸,奧斯曼承認喬治亞、伊梅列季亞、明格列利亞併入俄羅斯;第九次俄土戰爭(1853-1856年)又稱克里木戰爭,英、法、意加入對俄作戰,俄羅斯失敗,俄軍退出克里米亞半島,比薩拉比亞南部歸還摩爾多瓦,實行黑海中立化,禁止外國艦隊通過海峽,深刻影響了當時的歐洲格局;第十次俄土戰爭(1877-1878年)源自於俄羅斯希望打開通往地中海的通路,並將巴爾幹半島信仰東正教的斯拉夫人(保加利亞人、塞爾維亞人)從奧斯曼帝國獨立出來,由於英國干涉,俄羅斯未能占領君士坦丁堡和海峽,但俄羅斯重新獲得比薩拉比亞南部(今摩爾多瓦,1918年獨立),在亞洲獲得巴統、卡爾斯、阿達等地;保加利亞、塞爾維亞在戰後脫離奧斯曼控制,原先依附於奧斯曼的羅馬尼亞得以完全獨立。
巴爾幹半島位於歐洲大陸東南部,是歐洲的下腹部,扼黑海、地中海的咽喉,為歐、亞、非三洲的交通要衝,戰略位置十分重要,那裡的民族成份複雜、宗教多樣,自古以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半島南部系古希臘文明屬發祥地,後被羅馬帝國、東羅馬帝國、奧斯曼帝國統治,奧斯曼帝國對巴爾幹半島的入侵始於14世紀下半葉,統治那裡的時間長達500年。從19世紀起,俄羅斯渴望打通南下地中海的通道,奧地利企圖向南擴張通向亞得里亞海,英、法則要保護通往印度洋和遠東的交通命脈,因而半島成為俄、奧、英、法激烈爭奪的地區。半島上最先從奧斯曼帝國獲得獨立的是希臘,希臘地區1396年起被奧斯曼帝國占領,1829年成為自治公國,1830年宣布獨立(希臘王國),但遺留下賽普勒斯問題。後來俄羅斯打著“解放斯拉夫人”的旗號入侵,與奧斯曼發生了1828-1829年、1877-1878戰爭。之後到了1912的時候,半島上除了奧斯曼帝國占領區,共形成10個國家和地區,即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塞爾維亞、蒙德內哥羅(黑山)、斯洛維尼亞、克羅埃西亞、波士尼亞-黑塞哥維那、阿爾巴尼亞、馬其頓、希臘,當時這10個國家領土總面積近80萬平方公里,人口7000多萬;奧斯曼帝國在巴爾幹半島則占有土地78萬平方公里,人口6690萬。
隨著奧斯曼帝國走向衰落,巴爾幹各國圍繞爭奪其所占領土,爆發了1912-1913年、1913年兩次巴爾幹戰爭。第一次巴爾幹戰爭期間,保加利亞、塞爾維亞、蒙德內哥羅、希臘結成巴爾幹同盟,先後對奧斯曼宣戰,歐洲列強進行干預,戰爭的結果奧斯曼慘敗,經列強調停簽訂《倫敦條約》,奧斯曼喪失大片土地,埃內茲至黑海的米迪耶一線以西的奧斯曼屬地(除阿爾巴尼亞)和克里特島割讓給巴爾幹同盟國家;阿爾巴尼亞獨立,但受俄、英、法、德、奧、意6大國監督;愛琴海諸島問題則由德、奧、英、俄4國處理。第二次巴爾幹戰爭以保加利亞為一方,希臘、塞爾維亞、羅馬尼亞、蒙德內哥羅和奧斯曼為另一方的戰爭,起因是塞爾維亞要求保加利亞劃出馬其頓的一部分,給予塞爾維亞作為通往亞得里亞海的出海口,希臘要求領有馬其頓的南部和西色雷斯,羅馬尼亞要求占有南多布羅加,奧斯曼則想乘機收復失地。保加利亞戰敗乞和,被迫簽訂《布加勒斯特條約》,塞爾維亞取得馬其頓大部,希臘取得馬其頓南部、色雷斯西部和克里特島,羅馬尼亞取得南多布羅加,奧斯曼收回東色雷斯和亞得里亞堡,蒙得內哥羅領土也有擴充。通過兩次巴爾幹戰爭,塞爾維亞實力大為增強,從而加深了與奧匈帝國的矛盾,最終使得巴爾幹成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地,此為後話。
奧斯曼統治下的阿拉伯地區,1798年拿破崙率軍登入埃及,目標之一是打擊英國在東方的地位,拿破崙入侵埃及以失敗告終,但對埃及產生了深遠影響,阿爾巴尼亞冒險家穆罕默德·阿里趁機奪取埃及政權,名義上屬於奧斯曼帝國的埃及總督。穆罕默德·阿里大力推行學習西方政策,迅速強大起來,陸續侵占阿拉伯半島、蘇丹、克里特島,以及包括今以色列、巴勒斯坦、黎巴嫩、敘利亞在內的地中海東岸地區。穆罕默德·阿里的目標是統一阿拉伯世界,但歐洲列強不希望其阻斷通往伊朗、印度之路,不可避免地橫加干涉,使得穆罕默德·阿里統一阿拉伯世界的希望化為泡影。歐洲列強包括美國在經濟上控制了阿拉伯世界,埃及在內的阿拉伯地區被榨盡血汗,名義上屬於奧斯曼的埃及,實際上成了英國的殖民地;阿爾及利亞、突尼西亞、摩洛哥分別於1830年、1881年、1912年,相繼成為法國殖民地或保護國;1912年利比亞成為義大利的殖民地,這是義大利對奧斯曼發動戰爭的結果;西班牙則在摩洛哥只占有幾塊飛地。而在非阿拉伯的伊朗地區(當時包括阿富汗),19世紀初俄、英逐漸滲透進來,到了1907年劃定勢力範圍,北部成為俄羅斯的殖民地,南部成為英國的殖民地,中部為緩衝區。
曾經雄起並傲視歐洲基督教世界的伊斯蘭教勢力,終於在宗教戰爭、殖民戰爭中遭遇徹底失敗,直至今天看不到再次崛起的希望,其中分裂的阿拉伯世界,在內斗時象老虎那樣廝殺,對外時卻象老鼠那樣怯懦,如今一些人走上恐怖主義邪路,或許這也是他們無奈的選擇罷。

簡史(20):十九世紀末列強瓜分非洲殖民地狂潮

古代歐洲人對於非洲的認識有限,主要就是北非的古埃及、迦太基(今摩洛哥地區),均被古羅馬帝國征服。後來西羅馬帝國滅亡、伊斯蘭教勢力興起,北非成為伊斯蘭世界的一部分,歐洲人無力染指非洲,直到葡萄牙1415年占領摩洛哥之休達港,控制經休達港中轉的西非黃金及象牙進口貿易,又沿非洲海岸南下占領馬德拉、維德角等群島,在那裡首創了黑奴種植園制度;1498年以後開闢繞過南非好望角前往印度的航線,沿非洲海岸建立一些據點作為補給站。當時非洲主要是作為航海中轉站和黑奴來源地,而不是主要作為直接的殖民地存在;對於黑奴的獲得,主要是通過向非洲黑人酋長騙購,而不是歐洲人直接捕獵。當時歐洲人難以深入非洲的原因,是由於非洲大沙漠的阻隔,以及尼日河、剛果河、贊比西河、尼羅河四大水系艱險複雜(這也是古代黑非洲沒有創造出高度文明的重要原因)。
從1442年起,葡萄牙人就從北非購買奴隸用於本土,西班牙人從1502年起將非洲黑人運入美洲,此後,西班牙、葡萄牙、英格蘭、尼德蘭、法國、丹麥等國,相繼在西非沿海建設起許多商站,販賣奴隸、象牙、黃金和辣椒等。由於西非的海岸難以接近,加之地貌、氣候不適合歐洲人居住,在長達幾個世紀的時間裡,歐洲對非洲的殖民僅限於少數濱海據點,其小塊殖民地的命名有黃金海岸、象牙海岸、奴隸海岸等。尼德蘭崛起後占領南非地區,與當地原住民混血形成布爾人,建立了拓殖性的南非殖民地;受到美國獨立打擊的英國除了占領印度、緬甸、加拿大、加勒比島嶼、澳大利亞、紐西蘭等殖民地,1814年從尼德蘭搶去好望角、建立開普殖民地,布爾人遂向北方發展,建立起奧蘭治自由邦和德蘭士瓦共和國。
第一次工業革命後,英國於1807年宣布奴隸貿易為非法,隨後尼德蘭、法國、瑞典、丹麥等國跟進,尼德蘭、丹麥相繼賣掉了在西非沿海的商站,西班牙、葡萄牙因其美洲殖民地紛紛獨立,廢奴運動導致對奴隸需求銳減,其在非洲的殖民力量也迅速衰弱。為了打擊伊斯蘭教的奧斯曼帝國,法國以消滅海盜為由,向北非的阿爾及利亞、摩洛哥、突尼西亞等奧斯曼附屬國進行滲透,最終將它們變為自己的殖民地或保護國;在西非法國占領了塞內加爾、象牙海岸(象牙海岸)、達荷美殖民地。英國原在幾內亞灣沿岸的甘比亞和黃金海岸(今加納)兩小塊殖民地,商業稅收遠不及行政管理開銷,英國議會幾次建議縮小其規模或將其完全拋棄,卻因英國皇家海軍西非分艦隊需要據點禁止奴隸貿易,當時英國才保留了這兩塊殖民地;為了安置加勒比海諸島被解放的黑人奴隸,英國通過建立授權公司的形式開闢了獅子山、奈及利亞殖民地,美國殖民協會開闢了賴比瑞亞殖民地,法國開闢了利伯維爾(今加彭)殖民地,這些殖民地都被用來安置被釋放的黑人奴隸。葡萄牙趁機擴大了在莫三比克和安哥拉的占領區。到1876年時,歐洲殖民者在非洲的全部殖民地約占非洲總面積的10.8%,大都分布在非洲沿海地區。
後來的事實證明,歐美列強並沒有放過非洲。之前沒有大規模進行瓜分,甚至假惺惺地安置被釋放奴隸,只是因為他們對非洲的探險未獲大的進展,非洲的地貌和氣候對他們來說,曾是一種嚴峻的挑戰,使得他們無法深入非洲大陸內部。後來隨著第二次工業革命的到來,各方面的條件突飛猛進,他們對非洲的探險力度開始加大,資本主義需要資源和市場,非洲則是等待他們開發和掠奪的大陸。據統計,1791-1850年歐洲人對非洲只進行了24次考察,1851-1860年為21次,1861-1870年為29次,到1871-1880年迅速增至47次。在非洲黑人的大力幫助下,探險家們相繼探明了非洲四大水系,尼日河、剛果河、贊比西河、尼羅河整個流域,對於列強再沒有神秘可言了。早在1867-1870年南非就發現了鑽石,1869年蘇伊士運河也通航了,非洲在世界政治經濟和戰略地位的重要性很快凸顯出來,列強們按照“搶先占領”的殖民信條,迫不及待地展開了對非洲大陸的瓜分,只用了短短15年左右的時間,就把非洲大陸基本瓜分完了,只有衣索比亞、賴比瑞亞能夠保持獨立地位。
1884-1885年,英、法、德、比、美、俄、葡等15個國家,在德國總理俾斯麥主持下召開柏林會議,各方簽署了包括36條的總議定書,確認比利時國王利奧波德二世以個人名義領有“剛果自由邦”(今薩伊包括剛果河河口地帶),同時規定:貿易自由和剛果河航行自由;任何國家以後在非洲取得領土必須是“實際有效的占領”,而且要通知各締約國。這實際上確定了瓜分非洲的基本原則。列強們在非洲進行殘酷搶奪,通過武力或者妥協進行分配,最終形成了各自的勢力範圍。其中,英國侵占埃及、蘇丹、加納、奈及利亞、獅子山、甘比亞、巴蘇陀蘭(今賴索托)、貝專納(今波札那)、北羅得西亞(今尚比亞)、南羅得西亞(今辛巴威)、尼亞薩蘭(今馬拉威)、馬里蘭、南非、西南非洲(今納米比亞)、史瓦濟蘭、桑給巴爾、烏干達等許多國家和地區,面積880多萬平方公里,人口近5千萬;法國侵占包括突尼西亞、阿爾及利亞、摩洛哥、幾內亞、上沃爾特、馬里、達荷美、塞內加爾、尼日、馬達加斯加在內的廣大地區,面積1090多萬平方公里,人口約3千萬;比利時侵占薩伊,面積230多萬平方公里,人口1500多萬;德國侵占多哥、喀麥隆、坦噶尼喀和西南非洲(蒲隆地、盧安達等地),面積250多萬平方公里,人口1000萬;葡萄牙侵占安哥拉和莫三比克,面積208萬平方公里,人口500萬;義大利侵占利比亞等地,面積225萬平方公里,人口100萬;西班牙也在西非、北非侵占了一些地區。
列強們在瓜分非洲的同時,逐步建立了一整套統治和剝削非洲人民的奴役制度。英國起初實行的是直接統治制度(例如在開普殖民地),後來改為推行間接統治制度,即保持非洲居民部落管理形式,中央和省級政權由英國人掌握;基層則保留傳統的土著權力機構,由當地部落酋長和上層分子掌握,由英國總督委任,可以設定警察但不能組建軍隊,主要負責維持地方治安和徵稅。法國在其非洲殖民地主要推行直接統治制度,實行“同化政策”,由法國政府委派總督和各級行政官吏,推行法國的法令,統治殖民地人民;對突尼西亞、摩洛哥則實行保護國制度,與英國的間接統治類似,保護國的軍事、外交、財政、司法大權由宗主國掌握。德國也是實行的直接統治制度,多是任命軍事長官統治殖民地,後在喀麥隆北部、蒲隆地和盧安達也實行保護國制度,等等。
殖民者在經濟上奪占非洲土著居民的大片土地,開辦農場或者出租給當地人耕種,土著居民則被趕到貧瘠的沙漠地帶和山區;宗主國在各地推行單一作物制,以適應本國和世界市場的需要,如埃及、蘇丹、烏干達等國變成了棉花栽培區,桑給巴爾種植丁香,黃金海岸生產可可,奈及利亞、獅子山、達荷美和象牙海岸則成了棕櫚油的主要供應地,這些產品由宗主國資本家以低價強行收購,實行壟斷經營。非洲蘊藏著豐富的礦產資源,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已經著手開採的是鑽石、黃金、錳、錫、銅、煤等,礦產的開發都由壟斷資本家控制,例如以謝西爾·羅得斯為首的英國資本家控制著南非鑽石和黃金的生產,比利時和英國資本家組織的“上加丹加礦業聯合公司”控制著薩伊銅礦的開採。為了掠奪非洲的資源,歐洲資本家除投資採礦業外,還紛紛投資開辦銀行,修建鐵路,架設電報線路,興辦海上和內河航運,建立加工和修造工廠,非洲變成了各國壟斷資本一個新的重要投資場所。
列強們在瓜分和殖民統治非洲期間,強迫勞動制在非洲盛行一時,全然不顧廢除奴隸制的禁令,例如比利時殖民者規定,薩伊成年男子每月要交納一定數量的野生橡膠,有的地區高達9公斤,如不能按期完成定額,就要遭到鞭撻、截肢,甚至砍頭、槍斃,薩伊的人口就減少了近一半,這種在強迫勞動制下得到的橡膠被稱為“鮮血染紅的橡膠”;強迫勞動制也是葡萄牙剝削安哥拉和莫三比克人民的主要形式,1899年的法令規定:凡14歲至60歲的“土著人”,都有承擔強迫勞動的“責任”,每人每年必須至少服勞役六個月,他們還以“契約勞工”的形式,把安哥拉人送到聖多美種植園,把莫三比克人送到南非金礦勞動;就連英國也規定,每個非洲成年人每年必須無償勞動30天。“西方文明”引入了非洲,但非洲人被推進了苦海,後來一些非洲人開始覺悟,走上了爭取民族獨立的道路,最終在二戰後才紛紛擺脫了列強的殖民統治。

簡史(21):中國滿清王朝的愚昧統治及其崩潰

歐洲文藝復興、地理大發現、宗教改革、資本主義萌芽時期,中國正值大明王朝(1368年-1644年),明朝經濟實力雄據世界首位,末期卻是土地兼併嚴重,積累的社會矛盾爆發,人民起義,天下大亂。有些饑民流民到山西以北墾荒,導致鼠疫流行,明史云:“京師大疫,自二月至九月(註:1643年)。” 1644年春天,李自成起義軍攻克北京,明朝皇帝崇禎自縊身亡,其時鼠疫又在北京地區流行,明朝山海關守將吳三桂本已歸降李自成大順政權,向北京進發途中聞聽流行鼠疫,遂退回山海關反叛,李自成率部討伐,吳三桂向關外滿清求援,李自成軍隊因鼠疫陸續發作,戰鬥力急劇下降而戰敗,自此一蹶不振,敗退途中,據史書記載“凡賊(註:李自成軍隊)所經地方皆大疫,不經者不疫”,而滿清進入北京之時,當地鼠疫卻開始消退。可惜李自成大軍被鼠疫打垮,漢奸吳三桂等降清,使滿清八旗僅10萬之眾,竟得以入主中原戕害中華。並非滿清八旗有多么厲害,實在是造化弄人,當時的中原就象虛弱的產婦,被滿清鑽了空子。
滿清處於奴隸制初級階段,入關後對華夏子民肆意屠戮,“揚州十日”、“嘉定三屠”就是例證。滿清推行剔發、易服令,使華夏民族服裝從此失傳。滿清極其愚昧,乃學習吸收部分華夏文明成果,卻又毀之無數。滿清推行“文字獄”,喪命者不知幾多,被譽為“中國17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的《天工開物》,也由於滿清的文字獄而在國內長期失傳,直到1920年代才從日本再傳回來,其黑暗由此可見一斑。所謂“康乾盛世”純屬子虛烏有,較之當時的西方完全沒有可比性,事實上,正是從那個時候開始,中國與西方的距離急劇拉大,“康乾盛世”之說不以為恥、反以為榮罷了。入主中原後時間不長,滿清治下起義不斷,內憂外患,文官貪財,武將怕死,1840年鴉片戰爭之後,滿清推行赤裸裸的賣國政策,對國民極端殘暴、動輒屠殺,對洋人低三下四、乞食求饒,兩次鴉片戰爭、一次太平天國運動、一次甲午戰爭,就使滿清氣數將盡。慈禧“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此女賊是專門給滿清送葬來的。
滿清對世界大勢一無所知,皇帝也是如此。當1793年英國馬戛爾尼使團,帶著幾十大箱子裝滿各種儀器、速射炮和艦船模型禮物踏上中國土地,晉見滿清乾隆的時候,目的是想與中國建立外交、貿易關係,乾隆責令人家雙腿下跪、三拜九叩,馬戛爾尼一行不同意,為了儀式問題爭來吵去,結果馬戛爾尼按照西方習慣行單腿下跪禮,總算過關了事;實質性的外交、貿易問題,史載“五十八年(註:1793年),英國王雅治遣使臣馬戛爾尼等來朝貢,表請派人入京,及通事浙江寧波、珠山、天津、廣東等地,並求減關稅,不許。” 當時對西方一無所知的乾隆曾經說過:“天朝物產豐盈,無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貨物以通有無。” 馬戛爾尼的話則是:“如果清國禁止英國貿易或給他們造成重大的損失,那么只需幾艘三桅戰船就能摧毀其海岸艦隊。” 當時的馬戛爾尼已經清楚地看到,腐朽無能的乾隆滿清帝國其實不堪一擊,他隨後繪製了中國大運河走向以及天津大沽炮台的防禦圖,以備將來入侵之用,只是號稱“太平盛世”的乾隆之輩渾然不覺罷了。等過了半個多世紀,人家的堅船利炮真的開過來了,滿清一敗塗地,當初乾隆所謂“天朝物產豐盈,無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貨物以通有無”,也就變成了慈禧的“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滿清一朝的無知與卑鄙竟至於斯。
當日本進行明智維新、變法圖強之後,滿清發生了“百日維新”,結果很快便被慈禧撲滅了;當日本天皇為了進攻滿清而節衣縮食的時候,慈禧卻為了大辦壽禮而削減軍費。不比不知道,一比嚇一跳,無論將士們如何拚命,其實勝負早已注定,滿清只能接受可恥的失敗。1895年《馬關條約》規定,清國從朝鮮半島撤軍並承認朝鮮“獨立”,清國不再是朝鮮之宗主國;清國割讓台灣島及所有附屬各島嶼、澎湖列島和遼東半島給日本;清國賠償日本軍費二萬萬兩(2億兩);清國開放沙市、重慶、蘇州、杭州為商埠;允許日本人在清國通商口岸設立領事官和工廠及輸入各種機器;清國不得逮捕為日本軍隊服務的人員;台灣澎湖內清國居民,兩年之內任便變賣產業搬出界外,逾期未遷者,將被視為日本臣民;清國增闢通商口岸,等等。這早已不是第一份喪權辱國的條約了,“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土地還有的是,滿清可以繼續割讓,給俄國、給日本、給……可惜的是,滿清的末日到了。
1894年孫中山(1866-1925年)遞交《上李鴻章萬言書》,提出多項改革建議,李鴻章不予理會,孫中山自此走上革命道路,同年赴檀香山茂宜島,募款組織興中會。1895年興中會總會在香港成立,提出“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合眾政府”的口號;同年孫中山來到廣州,組織重陽節起義失敗。1903年孫中山將革命誓詞改為“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1905年孫中山的興中會、黃興與宋教仁等人的華興會、蔡元培與吳敬恆等人的愛國學社、張繼的青年會等,組織合併為中國同盟會,孫中山任同盟會總理,又提出“三民主義”學說,宣示進行國民革命,將創立中華民國。1907-1911年,革命黨人先後發動潮州黃岡起義、惠州七女湖起義、安慶起義、鎮南關起義、欽州起義雲南河口起義、廣州新軍起義、黃花崗起義等多次起義,結果均告失敗。期間同盟會的規模快速擴張,到了1911年10月10日(農曆八月十九日),武昌起義終於在危難中奮擊成功。孫中山趕赴上海並被推選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1912年1月1日(農曆十一月十三日)在南京宣誓就職,月底組成臨時參議院。1912年2月12日,滿清末代皇帝溥儀發布《退位詔書》,統治中原長達268年的滿清就此覆滅。後來溥儀甘心成為日本人的傀儡,又當了一陣子偽滿州國皇帝,滿清的賣國本質再一次表露無遺。
中華民國成立之前,孫中山方面因軍事實力不濟,遂與時任滿清內閣總理大臣的袁世凱(1859-1916年)達成秘密協定,由袁世凱逼迫清帝退位,則中華民國成立以後,舉薦袁世凱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袁世凱則確保“永不使君主政體再行於中國”。事後孫中山遵守秘密協定約定,立即宣布辭職,並舉薦袁世凱擔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1912年同盟會與統一共和黨國民共進會、國民公黨合併,改組為國民黨,受到袁世凱的壓制和排擠,孫中山組織的“二次革命”被鎮壓。袁世凱仍有皇帝夢,在1915年12月宣布恢復帝制,建立中華帝國,改元洪憲,妄想國祚400年,結果遭到國內強烈反彈,爆發了“護國運動”,各省紛紛起義並宣布獨立,1916年袁世凱被迫恢復中華民國,因尿毒症不治而亡,在舉國討伐聲中死去。1917年安徽督軍張勛借進京調停“府院之爭”的機會,發動擁護滿清廢帝溥儀在北京復辟的政變,前後總計十二天即告事敗,自此帝制在中國永遠成為了歷史。

簡史(22):二十世紀初三次影響世界的戰爭

第二次工業革命以來,到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為了爭奪資源、市場和勢力範圍,歐美日列強掀起新一輪瓜分世界的狂潮,利益衝突明顯加劇,碰撞日益激烈,戰爭頻發。進入二十世紀至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就爆發了三次影響世界格局的戰爭。
(一)布爾戰爭(1899-1902年)
1867年南非發現鑽研,英國和布爾人之間圍繞爭奪爭奪南非領土和地下資源,特別是對金伯利鑽石礦和德蘭士瓦金礦的壟斷權,進行了為期2年7個月的戰爭,史稱布爾戰爭,又稱英布戰爭、南非戰爭。
英國在奪取好望角之後,於1843年從布爾人手中奪取納塔爾,又於1867年占領巴蘇陀蘭,從北西南3面包圍布爾人。1895年12月-1896年1月,英國發動“詹姆森襲擊”,戰鬥中英國慘敗,雙方矛盾越發尖銳。此時德國支持布爾人對抗英國,加劇了英國的緊張程度。1896年布爾人的德蘭士瓦殖民政府,鼓吹“建立從林波波河到開普敦”的“布爾非洲”計畫,1899年10月10日英、布開始交戰,布爾人配備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德國產毛瑟步槍,先後參戰兵力8.8萬人,初期形成對英優勢;英國則藉助廣大殖民地進行戰爭總動員,參戰總兵力45萬人,運抵南非的軍事武器裝備達13.74億噸,動用了1027艘艦船,期間德國與英國妥協,英國扭轉戰局。
布爾戰爭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1899年10月-1900年1月),英國誤判形勢、低估布爾人,只派出2.2萬人參戰,結果節節失利,一敗塗地。布爾軍在東線、西線、南線接連獲勝,一度重創英軍,但未能攻克英軍的3個重要據點(萊迪史密斯、馬弗京和金伯利),沒有取得戰略上的決定性勝利,英國抓緊增兵,到1899年12月時已達15萬人,戰局處於相持狀態。第二階段(1900年2月-1900年9月),英軍繼續增兵至25萬人,不斷採取大規模軍事行動,首先解了金伯利城之圍,之後開始反攻,利用50門重炮和野戰炮打擊布爾軍的8門大炮,摧毀並突破了圖蓋拉防線,成為布爾戰爭的重要轉折點。在鐵道山和哈特山之間的咽喉地帶,雙方激戰後布爾軍慘敗,英軍解了萊迪史密斯之圍。英軍乘勝追擊,於3月13日占領了奧蘭治自由邦的首府布隆泉,6月5日占領德蘭士瓦首都比勒陀利亞。第三階段(1900年9月-1902年5 月),布爾軍退出城市後轉入游擊戰,堅持了2年,為應付這種曠日持久的消耗戰,英國被迫從殖民地調集援軍,總計達到了45萬人,超過布爾人武裝7倍以上,英軍採取集中營的辦法對付而爾人,被拘禁在集中營的布爾軍俘虜、婦女、兒童及其僱傭的班圖人總計26萬人之多,近2.8萬人死於集中營,布爾軍另有3990人死於戰場,除礦業城市外,其他所有地方在戰爭中變成荒漠和廢墟。
1902年5月,布爾人承認無力再戰,宣布向英國投降,5月31日深夜,英、布雙方簽訂《弗里尼欣和約》。布爾人承諾停止軍事抵抗,交出全部武器,承認奧蘭治自由邦和德蘭士瓦共和國併入大英帝國;英國則保證戰後軍事管制將儘速由民政代替,只要情況許可,就將成立導向自治的代議機構;在實行自治以前不給予非洲人選舉權,即使將來授予他們選舉權,也嚴加限制,以保證白人的絕對優勢,等等。通過戰爭,英國攫取了蘊藏豐富黃金和金剛石的奧蘭治和德蘭士瓦領土,布爾人則得到了繼續壓迫和剝削非洲黑人的地位保障。
這次布爾戰爭是英國在其歷次殖民戰爭中,動用兵力最多、耗費金錢最大、拖的時間最長、戰況最為慘烈的一次。其45萬兵力的投入,2.5億英鎊的花費,2年7個月的鏖戰,5800人的戰鬥死亡,讓英國付出了沉重的代價。英國雖然最終獲勝,卻由此走向了衰落。經濟實力方面,英國被美國、德國趕超,重新劃分世界格局的大戰如箭在弦,已經為時不遠。
(二)日俄戰爭(1904-1905年)
日清甲午戰爭之後,日本瘋狂推行侵略中國、吞併朝鮮的“大陸政策”,與俄羅斯推行的侵略中國、吞併朝鮮、獨占亞洲、稱霸太平洋的“遠東政策”發生尖銳矛盾。俄羅斯聯合法國、德國,迫使日本歸還遼東半島給中國,清朝政府補償日本白銀3000萬兩,日本懷恨在心、伺機報復。1900年中國爆發義和團運動,俄羅斯趁機占領中國東北全境,日本則與英國訂立反俄軍事同盟(英日同盟),依仗英國軍事支持及英美等國經濟援助,於1904年2月8日派遣海軍,偷襲停泊在旅順港外的俄羅斯太平洋艦隊,並擊沉在朝鮮仁川的俄羅斯軍艦,日、俄兩國於2月10日同時宣戰。
1904年2月,日本黑木第一軍6萬人,在仁川登入後迅速北上,5月初強渡鴨綠江,擊敗俄羅斯沿江守軍3萬餘人,攻入中國境內,占領重要據點九連城、鳳凰城。5月5日,日本奧保鞏第二軍5萬人在貔子窩附近登入,迅速奪取大連,遼陽俄軍奉命救援旅順,在瓦房溝被日軍打散。6月初,日本乃木希典率第三軍進攻旅順,7月占領營口。8月,日本海軍在旅順港附近摧毀俄羅斯太平洋艦隊主力,旅順俄軍陷入重圍。隨後日本野津第四軍在大孤山登入,與第二軍分道北上,會合第一軍,在總司令官大山岩指揮下會攻遼陽,二、四軍遭受重創,第一軍渡太子河包抄俄軍,俄軍統帥庫羅巴特金擔心被圍,命令全軍後撤。10月7日,俄軍渡沙河企圖包圍日軍,日軍全線反攻,至16日俄軍撤至奉天(今瀋陽)。
1905年1月1日,旅順被圍困的俄軍投降。乃木率第三軍北上參加奉天會戰,交戰雙方兵力約60萬人,俄羅斯33萬,日本27萬,日軍對俄軍實施大包圍,3月10日俄軍後撤,日軍占領奉天,乘勝進據鐵嶺、開原,俄軍退至四平街。5月27日至28日,趕來增援的俄羅斯波羅的海艦隊,在對馬海峽被日本海軍打得幾乎全軍覆沒,隨後日軍占領庫頁島的一部分。俄日精疲力盡,經美國調停,於1905年9月5日在美國簽訂《普次茅斯和約》,俄羅斯將過去霸占中國的庫頁島南半部(北緯50度以南)及附近一切島嶼割讓給日本,將旅順、大連及附近領土領海的租借權讓予日本,承認朝鮮為日本的“保護國”,等等。戰爭期間中國當地民眾慘遭橫禍,清朝政府保持“局外中立”,戰後的1905年12月,清朝政府全盤接受日俄和約內容,並額外給予日本經營安(東)奉(天)路、修築長春到吉林的鐵路以及在鴨綠江右岸伐木等權利,又開放東三省十六處為商埠。此後日本吞併朝鮮,加緊準備全面侵華戰爭。
(三)巴爾幹戰爭(1912-1913年)
戰爭過程見前述,此處從略。巴爾幹戰爭使得第一次世界大戰臨近,巴爾幹也成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地。

簡史(23):第一次世界大戰及凡爾賽體系

二十世紀初,世界主要大國之間因利益形成對立集團,德國、奧匈、義大利屬於後起列強,所得殖民地比老牌列強英國、法國等要少得多,因而強烈要求重新瓜分殖民地,先是1879德、奧結盟,後是1881年義大利加入組成“三國同盟”。德意志統一過程中發生過普法戰爭,法國割地賠款與德國結下舊恨,為爭奪北非摩洛哥殖民地又結新仇;1908年奧匈正式吞併波士尼亞-黑塞哥維那(簡稱波赫),因波赫地區有許多斯拉夫人,塞爾維亞(斯拉夫人為主體)本想統一波赫地區,因而對奧匈強烈不滿,塞爾維亞民族熱情高漲,俄羅斯更是自認斯拉夫人的保護者,自然站在塞爾維亞一邊,反對奧匈及德、奧結盟,同樣反對同盟國的法國支持俄羅斯工業化,兩國逐漸走近於1892年結盟,同盟國陣營要求重新瓜分殖民地嚴重威脅英國利益,1907年英國正式與法國、俄羅斯訂立“三國協約”。“三國同盟”與“三國協約”相對對立,衝突不斷加劇,軍備競賽激烈,英國與德國從1905年起就爭造無畏艦,各國加大擴軍力度,戰爭一觸即發。
偶然事件有時會成為導火索,並深刻影響歷史進程。1914年6月28日,奧匈皇儲弗蘭茲·斐迪南大公夫婦,到波赫首府塞拉耶佛視察巡遊,當天正值東正教聖·維托節,聖·維托節是東正教塞爾維亞人的宗教慶典和民族驕傲,斐迪南大公選擇這一天造訪塞拉耶佛,激起塞爾維亞狂熱民族主義分子的極端仇視,結果一個刺殺小組將弗蘭茲·斐迪南大公夫婦擊斃,史稱塞拉耶佛事件。奧匈在取得德國支持後,於7月23日向塞爾維亞發出最後通牒,隨後俄羅斯為保護塞爾維亞進行戰爭動員。談判無果而終,7月28日奧匈向塞爾維亞宣戰,7月30日俄羅斯出兵援助塞爾維亞,8月1日德國向俄羅斯宣戰,8月3日德國向法國宣戰,8月2-3日德國入侵盧森堡、比利時(掃除進軍通道),8月4日感到威脅的英國向德國宣戰,8月6日奧匈向俄羅斯宣戰,8月12日英國向奧匈宣戰,8月13日法國向奧匈宣戰,大戰全面爆發。
(一)西線戰況(主要是德軍與英法聯軍作戰,後來美國支援英法聯軍)
1914年8月21日,德軍兵分五路攻入法國北部,9月3日進逼巴黎,法國政府被迫撤至波爾多。9月5日—9月12日,德軍與英法聯軍在巴黎近郊馬恩河至凡爾登一線爆發馬恩河戰役,結果兩敗俱傷,巴黎得以保住,一個月之內英法聯軍損失50萬人,德軍損失30萬人,運動防禦戰告一段落,轉入持久的陣地防禦戰。隨後雙方企圖相互包抄,戰線不斷拉長,直至英吉利海峽,出現“奔向大海”的競賽,德軍發動伊普雷戰役以求突破,但被英軍擊潰,西線戰事呈膠著對峙狀態。
1915年主戰場轉移至東線,西線開展拉鋸戰,3月14日法軍發動聖埃盧瓦戰役,企圖突破德軍防線失敗;4月22日-5月25日在伊普爾戰役中,德軍首次大規模使用毒氣;5-7月英法聯軍發動“聖母洛雷特戰鬥”未果;德軍在香檳地區發動秋季進攻失敗。
1916年西線重新成為主戰場。2月21日凡爾登戰役爆發,在人類戰爭史上首次運用重炮轟炸模式,德軍集中前線所有大炮連續轟炸後,以6個師的兵力向前推進,法軍拚死抵抗。雙方出動飛機交戰,德軍首次使用光氣窒息彈,重創法軍卻未能取勝,僅占領幾個據點。6月24日索姆河會戰爆發,英法聯軍發動一輪攻勢,英軍首次使用新發明的36輛坦克,德軍頑強抵抗守住防線,會戰於11月18日結束,傷亡情況是英軍45萬餘人、法軍34萬餘人、德軍近54萬人。10月24日-12月18日,法軍在凡爾登發動反攻,奪回大部分陣地,德軍戰略進攻失敗。凡爾登戰役是典型的陣地戰、消耗戰,法軍損失54.3萬人,德軍損失43.3萬人,凡爾登戰場被稱為“絞肉機”、“屠場”和“地獄”。
1916年5月31日─6月1日,英國與德國海軍爆發日德蘭海戰,是為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最大規模的海戰,也是交戰雙方唯一全面出動的艦隊主力決戰。結果是德國大洋艦隊以相對較少噸位的艦隻,損壞擊沉了更多的英國艦隻;英國艦隊雖然損失較大些,但很快得到補充,並成功地將德國海軍封鎖在港內,使其在戰爭後期難有作為。總的看,德國海軍無法切斷英、法海上交通線,這在戰略上是失敗了,只能寄希望於潛艇戰,而英國一時消滅不了德國艦隊,也無法將波羅的海向俄羅斯開放。
1917年1月,德軍宣布開展“無限制潛艇戰”,企圖以此切斷英法海上交通線,結果擊沉更多的美國商船,雙方矛盾加深,美國以德國企圖與墨西哥結成反美聯盟為由,於 4月6日對德國宣戰,隨後美洲其他國家也對德國宣戰(多是名義上宣戰而未出兵)。4—5月法軍發動“尼維爾攻勢”,由於德軍早有準備,法軍在戰鬥中遭到慘敗,並引起法軍大規模騷亂。英軍發動的數次有限進攻也未獲重大進展。6月25日第一批美軍到達法國,11月6日加拿大軍隊攻占帕尚達埃爾山脊,11月20日—12月6日,英軍在康布雷戰役中首次運用密集隊形進行坦克突擊,結果勝負未分。
1918年,德國集中兵力於西線,意圖在美軍主力完成部署之前迫使英、法屈服,3月起德軍接連發動大規模攻勢,一度攻占距巴黎32英里的蒙迪迪埃,但前兩次攻勢在損兵14萬後被擊退;5月底德軍發動第三次攻勢,成功突破法軍防線,但在損兵13萬後未能殲滅英法聯軍主力;6月中旬德軍發動第四次攻勢,結果未能實現作戰目標;7月中旬德軍發動第五次攻勢,損兵15個師後一無所獲,只得撤至興登堡防線消極防禦。7—9月英法聯軍開始局部反攻,9月美軍主力完成戰鬥部署並發動聖米耶爾戰役,9月26日英法美聯軍發動總攻,很快德國的興登堡防線全面崩潰。
(二)東線戰況(主要是俄軍與德奧聯軍作戰,後來俄軍也與土耳其作戰)
開戰後,俄軍發起猛攻,8月17日進入東普魯士,德軍迅速調兵反擊,在科穆辛森林附近消滅俄軍數萬人,8月26日-30日,德軍在坦嫩貝格再次大敗俄軍,俄軍損失20餘萬人;9月7日-9日,德軍在馬祖里湖區又一次重創俄軍,德軍收復東普魯士;8月10日奧軍從加利西亞(奧屬波蘭)侵入俄屬波蘭,卻被俄軍數次擊敗,9月11日臘瓦—魯斯卡亞戰役後,奧軍被趕回喀爾巴阡防線,德軍只得增援奧軍,於11月11日至聖誕節期間實施反攻,俄軍在利馬諾瓦戰役中慘敗。德國為牽制俄軍,以提供一億法郎貸款為條件,換取奧斯曼(下稱土耳其)對協約國開戰,10月29日土耳其正式參戰,與俄羅斯交戰於高加索地區;11月 1日俄羅斯向土耳其宣戰,11月 5日英、法兩國分別向土耳其宣戰。
1915年,德國意圖迫降俄羅斯,再全力應對西線戰事,東線遂成為主戰場。2月4日—22日德軍發動馬祖里湖戰役並使用毒氣,俄軍慘敗被俘10萬餘人。5月奧軍在特爾諾沃戰役中擊敗俄軍,收復加里西亞、布克維納。與此同時,德軍繼續前進占領立陶宛,7月1日德奧聯軍全線進攻,占領普熱米什爾、萊姆堡、華沙、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和維爾紐斯等地,德軍占領全部波蘭並攻入俄羅斯境內,俄軍損失170多萬人,退到從里加灣至德涅斯特河一線,但德國迫使俄羅斯投降的戰略企圖落空。從年初開始,俄軍對土耳其發起反攻,消滅土耳其第九集團軍7萬餘人。
1916年春,俄羅斯調集3個方面軍約200萬人,對德奧聯軍發動反攻,在激戰一輪後,雙方各損失百萬兵力,6月4日起俄軍在普里皮亞特沼澤以南發動攻勢,逼退德奧聯軍並乘勝攻入加利西亞東部地區,9月20日德奧聯軍制止住了俄軍前進的步伐。
1917年奧德聯軍在東線取得一系列勝利,俄羅斯經濟崩潰、內訌四起,二月革命迫使沙皇尼古拉二世退位,克倫斯基領導的臨時政府繼續進行戰爭,但又被德奧聯軍擊敗,9-10月,奧德聯軍占領里加和波羅的海群島。俄羅斯國內矛盾加劇,十月革命爆發後,列寧領導的布爾什維克建立蘇維埃政府,1918年3月俄、德簽署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條約,俄羅斯退出戰爭。
(三)巴爾幹戰況(主要是奧匈與塞爾維亞作戰,後來多方加入混戰)
1914 年8月12日奧軍第一次侵入塞爾維亞,16日在亞達爾戰役中被擊潰; 9月8日奧軍第二次侵入塞爾維亞遭到失敗;11月11日奧軍第三次侵入塞爾維亞,12月2日進占貝爾格勒,次日塞軍反攻,迫使奧軍退回邊界。
1915年5月,因英、法承諾可於戰後分得阜姆和達爾馬提亞等地,義大利轉而投靠協約國陣營,於5月23日、8月21日分別對奧匈、土耳其宣戰,出兵30萬,整個戰爭期間主要打了13場戰役;保加利亞因在第二次巴爾幹戰爭中與塞爾維亞結仇,遂於9月加入同盟國陣營,10月14日對塞爾維亞宣戰,隨後塞爾維亞、英國、法國、義大利、俄羅斯分別對保加利亞宣戰;保加利亞出兵30萬,配合德奧聯軍攻擊塞爾維亞,很快塞爾維亞全境陷落,奧軍占領貝爾格勒、布達佩斯。英國、澳-新、法國等派出50萬士兵遠渡重洋,登入加里波利半島進攻土耳其,戰鬥進行了11個月,協約國士兵13.1萬人戰死、26.2萬人受傷,最終被迫撤退,意味著協約國此戰失敗。
1916年羅馬尼亞加入協約國陣營,8月27—28日羅馬尼亞對奧匈宣戰,德國對羅馬尼亞宣戰,義大利對德國宣戰;8月30日土耳其對羅馬尼亞宣戰, 9月1日保加利亞對羅馬尼亞宣戰。德奧聯軍決定攻取羅馬尼亞,以奪取石油和糧食補給,結果羅馬尼亞首都布加勒斯特很快失陷,德奧聯軍占領羅馬尼亞大部,12月6日德軍擊潰俄羅聯軍反撲,攻占布加勒斯特和普洛耶什蒂油田。
1917年 6月希臘內訌,親德的國王孔斯坦廷一世被迫退位,親協約國的韋尼澤洛斯擔任總理, 7月2日希臘對同盟國宣戰。12月7日美國對奧匈宣戰。12月9日羅馬尼亞與德國簽訂停戰條約。
到了1918年後期,同盟國各方因持續作戰,致使經濟崩潰,國內各民族紛紛起義,最終無力再戰,相繼向協約國求和,9月29日保加利亞宣布投降,10月30日土耳其宣布投降,11月30日奧匈宣布投降。德國先是發生基爾港水兵起義,迅速蔓延至全軍、全國,11月9日德國爆發十一月革命,德皇威廉二世退位並逃往尼德蘭,德國社會民主黨組建臨時政府,宣布成立共和國,11月11日簽訂《貢比涅森林停戰協定》,德國宣布投降。歷時4年零3個月的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協約國陣營的勝利而告終。
除上述戰場,在埃及和巴勒斯坦地區,1914年12月埃及成為英國保護國,1916年2月英軍攻占阿里什,1917年10月英軍占領比爾謝巴,11月占領加沙,12月攻占耶路撒冷。在美索不達米亞,1914年11月英軍攻占巴斯拉,1915年6月英軍攻占阿馬拉,並在庫特—伊馬拉反覆爭奪;1917年2月英軍控制庫特—伊馬拉,3月英軍占領巴格達。在東亞,與英國結盟的日本於1914年 8月23日對德國宣戰,目的是奪取德國在中國山東的權益,日本出兵占領了青島;1917年親英法的段祺瑞北洋政府加入協約國陣營,對同盟國宣戰,由此導致“府院之爭”、張勛復辟等事件,北洋政府派出了運輸隊而不是作戰部隊。
第一次世界大戰還波及到其他很多地方,總計39國(地區)、15億人口,參戰人員多達6500萬,戰爭導致約900萬士兵和700萬平民傷亡。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為了建立新秩序,1919年1月18日-1920年1月21日,戰勝國與戰敗國在巴黎凡爾賽宮召開“和平會議”、簽署條約,通稱凡爾賽和約,以此為基礎建立起所謂的凡爾賽體系。
1919年 6月28日《協約及參戰各國對德和約》簽訂,對德國的處置部分規定:①重新確定戰後德國的疆界。德國將阿爾薩斯和洛林歸還法國,恢復法國在普法戰爭前的疆界,薩爾煤礦區由法國代管15年,再公投決定其歸屬;北什勒斯維希經過公投,回歸丹麥;承認波蘭獨立,並給予波蘭海岸線,歸還原屬波蘭的領土,包括西普魯士、波森省、部分東普魯士及部分上西里西亞;上西里西亞東部地區割讓給新獨立的捷克斯洛伐克;尤本及薩爾梅迪割讓給比利時;克萊佩達地區割讓給立陶宛;但澤由國際聯盟管理,建立但澤自由市;德國承認奧地利獨立,永遠不得與它合併;承認盧森堡的獨立地位。據此,德國損失10%的領土和12.5%的人口,以及16%的煤產地及半數的鋼鐵工業。②德國放棄全部的海外殖民地及領地。其中,大部分以委任統治的形式,被日本、英國、法國等所瓜分。如德屬太平洋赤道以北的馬紹爾群島、加羅林群島及馬里亞納群島歸日本占有;赤道以南的紐幾內亞劃歸英國自治領澳大利亞,薩摩亞劃給紐西蘭;德屬西南非洲和東非坦噶尼喀歸英國;多哥和喀麥隆則由英、法兩國瓜分。③限制德國的軍備及確定德國的戰爭賠款。萊茵河西岸領土(萊茵蘭)由協約國軍隊占領15年,東岸50公里以內德軍不得設防;德國陸軍限制在10萬人員以下,不得擁有坦克或重型火炮,取消總參謀部設定;海軍限制在1.5萬人以下,只能有6艘輕量級戰列艦、6艘巡洋艦和12艘驅逐艦,不得擁有潛水艇;不得組織空軍;不得進出口武器;不得生產、儲存化學武器。同時,根據協約國賠償委員會決定,德國共需賠償2260億馬克(約合113億英鎊)後減至1320億馬克,以黃金支付。
此外,協約國方面與德國的盟國分別簽訂和約。1919年 9月10日與奧地利簽訂《聖日耳曼條約》,規定匈牙利脫離奧地利成為獨立國家,奧地利承認捷克斯洛伐克、塞爾維亞-克羅埃西亞-斯洛維尼亞王國(1929年改稱南斯拉夫)獨立,禁止德奧合併;1919年11月27日與保加利亞簽訂《訥伊條約》,保加利亞將大片領土分別割讓給羅馬尼亞、塞爾維亞 -克羅埃西亞-斯洛維尼亞王國和希臘,並喪失通往愛琴海的出口;1920年6月4日與匈牙利簽訂《特里亞農條約》,匈牙利將約2/3的領土分別劃給羅馬尼亞、塞爾維亞-克羅埃西亞-斯洛維尼亞王國、捷克斯洛伐克及奧地利;1920年8月10日與奧斯曼帝國簽訂《色佛爾條約》,奧斯曼帝國喪失大約 3/4的領土,大部分以委任統治形式被英、法等國瓜分。
德國原在中國山東的權益歸還中國,但日本以“二十一條”為由強占,中國政府全權代表、駐美公使顧維鈞(1888-1985年)據理力爭,以出色的辯論才能闡述中國對山東擁有不容爭辯的主權,拒絕在凡爾賽和約上籤字(參見電影《我的一九一九》),國內群情激憤,爆發了偉大的愛國的“五四運動”,中華民族開始覺悟,拿破崙所稱的“東方睡獅”醒來。
凡爾賽和約沒有解決遠東及太平洋問題。在美國人的眼裡,人類文明是一種海洋文明,分地中海時代、大西洋時代、太平洋時代,1903年美國的西奧多·羅斯福總統就曾說過:地中海時代隨著美洲的發現而結束了;大西洋時代正處於開發的頂峰,勢必很快就要耗盡它所控制的資源;唯有太平洋時代,這個注定成為二者之中最偉大的時代,僅僅初露曙光。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時,日本由債務國一躍成為債權國,企圖趁機獨霸西太平洋,美國對此不能容忍,決意拆散英日同盟。這樣到了1921年,中國北洋政府在美國授意下要求舉行和會,1921年11月12日-1922年 2月 6日,美國、英國、日本、中國、法國、義大利、比利時、葡萄牙、尼德蘭 9國,在美國召開華盛頓會議,就遠東及太平洋問題建立起華盛頓體系,與上述凡爾賽體系合稱凡爾賽-華盛頓體系,從而完成一戰後世界格局的暫時確立。
1921年12月13日,美、英、法、日簽訂《關於太平洋區域島嶼屬地和領地的條約》,通稱《四國條約》,以取代英日同盟。1922年 2月 6日,美、英、法、意、日簽訂《關於限制海軍軍備條約》,通稱《五國海軍條約》,規定5國的主力艦總噸位比例為(美)5、(英)5、(日)3、(法)1.75、(意)1.75;航空母艦總噸位依次為13.5:13.5:8.1:6.6:6.6。同一天,出席會議的 9國還簽署了有關中國問題的《九國關於中國事件適用各原則及政策之條約》,通稱《九國公約》,確定了美國提出的在中國實行“門戶開放,機會均等”政策的原則,中國收回山東主權,日本一時難以獨霸中國。
第一次世界大戰及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的建立,使得美國、日本成為最大受益國,兩國本土遠離歐洲主戰場,沒有遭到戰爭破壞;兩國都利用歐洲國家大戰之機,從事軍火貿易發了戰爭財,戰後都成為大債權國,美國尤甚,不過美國提出的“十四條”建議未能如願,也拒絕簽署凡爾賽和約。英國雖然成為戰勝國,不過,戰爭使其綜合實力下降,英國背上沉重債務,逐漸放棄在太平洋的海上霸權,被迫讓於美國、日本,三國之間矛盾加深;曾受德國支持的愛爾蘭大部獨立,對英國也構成沉重打擊。法國取得對德國的勝利,報了普法戰爭之仇,力主嚴懲德國的措施,卻使德國人產生強烈的復仇情結。義大利沒有得到多少好處,心懷不滿。德國損失慘重,帝國變成共和國,但本土未成戰場,戰犯未受懲處,實力有所保存。奧匈帝國解體,奧地利、匈牙利變為中歐小國,捷克斯洛伐克得以建國。曾被俄、德、奧三次瓜分,而消失了123年的波蘭得以復國;塞爾維亞-克羅埃西亞-斯洛維尼亞聯合組建新的王國,成為後來的南斯拉夫。俄羅斯帝國終結,建立了蘇維埃政府,芬蘭、拉脫維亞、愛沙尼亞等得以獨立。奧斯曼帝國解體,土耳其僅保有歐洲的伊斯坦堡地區和亞洲的小亞細亞地區,成為單一的民族國家並實行政教分離;中東阿拉伯地區分成埃及、敘利亞、約旦、黎巴嫩、巴勒斯坦、伊拉克等眾多地區,作為英、法等國的殖民地或保護國。中國的情況則是沒有擺脫列強的實際控制,卻也出現難得的發展的十年,特別是南方經濟有所繁榮,蔣介石為首的國民黨政府基本完成國家統一,同時內戰不斷。
總體上講,凡爾賽體系“不是和平,而是20年的休戰”(法國元帥福熙所說),這一體系隨著1929年經濟大蕭條的到來陷入崩潰,並引發了更為慘烈的第二次世界大戰。

簡史(24):第二次世界大戰及雅爾達體系

(一)中國抗日戰爭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不久,1920-1921年間,資本主義世界爆發了一次經濟危機。危機過後,作為火車頭的美國經濟開始復甦,之後逐漸趨於繁榮,一度創造了資本主義經濟史上的奇蹟。問題是農業沒有根本恢復,工業結構不合理,部分領域產能不足,部分領域產能過剩,同時,社會財富越來越集中,資本出現過剩,投機之風盛行,價格體系趨於混亂,終於在1929再次爆發危機,導致可怕的經濟大蕭條。當時美聯儲對銀行倒閉聽之任之,陷入倒閉-擠兌-倒閉的惡性循環,金融崩潰使得實體經濟崩潰,企業倒閉,工人失業,農民破產,社會動盪,各國為了自保,紛紛實行貿易保護主義,反而加劇危機蔓延。在這種情況下,美國實行羅斯福新政,英國帶頭放棄金本位制,法國大亂一籌莫展,日本加緊對外掠奪,德國希特勒上台,義大利等國也轉向極右,整個世界開始亂套。
當時日本的主要出口產品生絲以及其他產品,由於經濟危機銷路大減,國內經濟陷入衰退,日本無政府裁減軍隊,極其不滿的少壯派發動政變,軍國主義勢力抬頭,企圖憑藉武力掠奪財富,目標首選鎖定中國。1931年日本關東軍製造“九·一八”事變,中華民國東北軍派系張學良不抵抗(他1991年後多次公開承認是自己下令“不抵抗”,與蔣介石無關),退往關內,不到半年東北陷落,日本扶植傀儡偽滿洲國。民眾自發組織起東北抗日義勇軍、東北反日游擊隊、東北人民革命軍進行抗日,1936年後合併組建東北抗日聯軍,其軍服模仿前蘇聯紅軍,直接受前蘇聯共產國際領導,從此開始了“十四年抗日戰爭”。當時國際社會無力制止日本,實際上第二次世界大戰及中國抗日戰爭應當由此算起,中國應當堅持這一歷史觀,而不必相信二戰始於德國入侵波蘭,就算以歐洲戰場為標準,德國的侵略也不是從波蘭開始,西方認為二戰始於德國入侵波蘭,大致是因為隨後英國、法國對德國宣戰,這是西方自私狹隘的歷史觀所致,二戰確實從中國“十四年抗日戰爭”開始,是中國打響了反抗法西斯侵略的第一槍。
“九·一八”事變時,國、共兩黨仍在內戰。共產黨成立於1921年,國民黨孫中山實行“聯俄、聯共、扶助農工”的政策以後,共產黨員以個人身份加入國民黨,共同組成革命軍北伐,孫中山逝世後,蔣介石執掌國民黨,於革命即將成功之際,開始清洗國民黨內的共產黨員,兩黨為此發生內戰。日本侵略中國之際,蔣介石還在宣稱“攘外必先安內”,共產黨軍隊部分留在江南打游擊,大部經由長徵到達陝北,長征途中在遵義會議上恢復毛澤東領導權,到達陝北後於1935年發表《八一宣言》,主張建立統一陣線抗日,並與國民黨方面談判,此後毛澤東提出《抗日救國十大綱領》、《論持久戰》等主張,指導軍民開展抗日戰爭。
退往關內的張學良東北軍在陝北進攻共產黨軍隊失利,東北軍士兵思鄉心切、主張抗日,不想打內戰了,張學良後悔當初“不抵抗”,遂與主張“一致對外、共同抗日”的共產黨走近,蔣介石為督戰前往西安,張學良勸蔣抗日不成,遂與楊虎成實行兵諫,發動了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經共產黨方面調停,蔣介石同意停止內戰、聯共抗日,張學良陪蔣介石回南京後被長期軟禁;共產黨軍隊名義上接受中華民國政府統一領導,陝北部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江南部改編為國民革命軍陸軍新編第四軍。國共兩黨達成第二次合作,組成統一戰線共同抗日。1937年日本發動“七七事變”全面侵華,此後的抗日戰爭被稱為“八年抗日戰爭”,系“十四年抗日戰爭”的一部分。
日本軍隊占領東北後,於1933年1月1日進攻山海關,1月26日進攻山東,3月4日侵占熱河、潮陽後占承德,3月5日占領長城各口,3月16日進攻秦皇島,5月19日占領密雲、21日抵達香河,5月31日《塘沽停戰協定》簽訂。1934年日本外務省發表獨占中國的“四·一七”聲明,10月提出所謂“"對華三原則”,11月策動華北五省自治。1935年7月6日《何梅協定》簽訂。1936年11月日軍進攻綏遠,並在上海、青島製造暴行。1937年發動七七事變(亦稱蘆溝橋事變),蔣介石先後發表《對於蘆溝橋事件之嚴正表示》、《告全體將士書》等,表示“地無分南北,年不分老幼,皆有守土抗戰之責”,從而宣告戰爭已經全面爆發,中華民國接戰。
7月28日、30日,日本軍閥相繼占領北平、天津,第二十九軍退守保定一線。平津一帶的大學紛紛遷移。7月30日北平、天津失陷,8月進犯南口、張家口、保定、石家莊、邯鄲鐵路沿線地區,8月13日進攻上海,9月24日保定陷落,9月25-27日共產黨八路軍取得平型關戰役勝利,10月14日歸綏陷落,10月16日包頭陷落,11月8日太原陷落,11月12日上海陷落,11月圍攻晉察冀軍區部隊被粉碎,12月13日南京陷落後日軍進行“南京大屠殺”,12月24日濟南陷落。1938年4月日軍圍攻晉東南抗日根據地被粉碎,4月國民黨軍隊在台兒莊戰役苦戰失敗,5月19日徐州陷落,6月5日開封陷落,7月25日九江陷落,9月10日起日軍掃蕩茅山地區,10月21日廣州失陷,10月26日武漢失守,11月日軍對冀南區進行第一次全面掃蕩被粉碎,12月日本發表近衛聲明調整中日之原則,日本的閃電式進攻告一段落,隨著戰線越來越長,日本開始感到吃力。
1938年底日軍開始轟炸重慶(蔣介石政府之陪都)。1939年開展華北治安戰,2月再次對蘭州及西北地區大轟炸並侵占海南島,3月進攻南昌,5月在武漢西北棗陽地區進行大掃蕩,6月占領汕頭,7月25日封鎖珠江,9月進犯長沙以北地區,9月17日-10月18日進行湘北戰役,11月日軍攻陷欽州、南寧。1940年4月日軍掃蕩皖南被新四軍粉碎,5月1日-6月14日進行宜(昌)棗(陽)戰役,6月8日-7月6日日軍掃蕩晉西北被八路軍粉碎,8月1日日本首相近衛提出在日本領導下建立所謂“大東亞共榮圈”,8月20日起八路軍在華北發動“百團大戰”,10月4日起日軍掃蕩皖南被新四軍粉碎,11月30日南京汪精衛偽政權與日本簽訂《日本國與中華民國間關於基本關係的條約》及《日滿華共同宣言》。1941年1月進行豫南鄂北會戰,3月30日起日偽軍在華北開展所謂“治安強化運動”,5月7日-27日進行中條山戰役,7月7日起日偽軍在華北進行“二次治安強化運動”, 8月15日起日軍十萬餘人分十三路掃蕩晉察冀北嶽區受挫,9月27日長沙陷落,10月4日鄭州陷落,11月1日起日偽軍在華北進行“三次治安強化運動”,12月8日日軍偷襲珍珠港、太平洋戰爭爆發,日軍接管英、法等國在華租界與權益,對北平、天津、青島、煙臺、上海、九江、漢口、廈門、廣州等地實施接管。
1942年1月日軍再次占領長沙,5月起日軍五萬人全面掃蕩冀中區,5月14日日軍發動浙贛戰役,7月1日浙贛線被日軍掃通。1943年 1月汪偽政權與日本發表《共同作戰聯合宣言》,1月10日日軍攻占信陽、大別山戰役結束,2月日軍攻占雷州半島島及附近島嶼,8月16日-12月15日晉察冀北嶽區軍民粉碎日軍的“毀滅掃蕩”。
1944年4月日軍發起河南戰役,6月19日占領長沙,8月8日占領衡陽,8月29日開始湘桂戰役,9月27日日軍進犯福州,11月10日桂林陷落,11月11日柳州失陷,11月24日南寧失陷。 1945年1月17日起日軍發動奪取贛南空軍基地與粵漢路戰役,1月28日曲江陷落、日軍打通粵漢線,2月3日日軍侵至南雄,3月21日日軍發動豫南鄂北戰役,4月11日湖北老河口陷落,6月1日起日軍進攻粵北贛南,河源、新豐等地陷落,8月6日、9日美國先後在日本廣島、長崎投擲核子彈,8月8日前蘇聯對日宣戰出兵東北,8月10日日本政府向美、英、蘇、中發出乞降照會,8月14日日本天皇宣布無條件投降,9月2日日本政府代表在東京灣美國軍船密蘇里號上,向九個同盟國的代表簽署投降書,9月9日在南京陸軍總部舉行中國戰區受降儀式,接收投降日軍128萬餘人,接收投降偽軍146萬餘人,二戰就此結束。
以上系二戰期間中國抗日戰爭部分的簡要戰況。在國家民族危亡之際,國共兩黨第二次合作、建立統一戰線,領導各族人民共同抗日,以巨大的犧牲,粉碎了日本“三個月內滅亡中國”的幻想。“八年抗日戰爭”期間,蔣介石沒有投降而是堅持抗戰到底,國民黨軍隊承擔了正面戰場主要作戰任務,組織開展了淞滬會戰、太原會戰、徐州會戰、武漢會戰等22次大規模戰役,國民黨軍隊損失約400萬,師級以上將軍陣亡74人,消滅日軍約40萬,擊斃日本將官126名,殲滅偽軍90多萬。共產黨軍隊在毛澤東指揮下堅持抗日,主要採取靈活游擊戰術,發動廣大民眾,建立起19塊抗日根據地,總面積95萬平方公里,人口近1億,八路軍、新四軍發展到91萬(另有民兵200萬),承擔了大部分敵後作戰任務,組織了平型關戰役、“百團大戰”等,共產黨軍隊損失20多萬,消滅日偽軍30多萬,擊斃日本將官3名,牽制了大量日偽軍。還有一些自發武裝特別是東北抗日聯軍,以及海外華人華僑也作出了重大貢獻。中國軍民在敵強我弱的情況下,條件艱苦、百折不撓,最終迎來勝利。中國僅在“八年抗日戰爭”中就蒙受極大損失,據統計,軍民傷亡共3500多萬,難民超過1億,損失財產及戰爭消耗5600多億美元(按1945年貨幣折算)。
日本偷襲珍珠港後,美國對日宣戰,並且由於日本侵略亞洲其它國家,後期中國不再是單獨抗日,而是得到了國際援助,主要來自美國和前蘇聯。從實際戰況看,如果不是美國、前蘇聯加入對日作戰,中國的抗日戰爭不會那么快結束,還會付出更長的時間和更大的犧牲,但勝利一定屬於中國,中國當時出了一大批傑出人物,誓不投降、抗戰到底,加之日軍獸行不得人心,則日本無論如何吞不下中國,日本最終會被拖垮,這是最根本的原因;反之,如果都象汪精衛之流直接投降,或象韓復榘那樣臨陣脫逃,則中國必亡於日本。日本當年在中國攻勢迅猛,這是由於軍事實力相差很大,德國在歐洲戰場起初也是勢不可擋,後來消耗太多最終認輸,都是同樣的道理。
(註:有關數據可能存在爭議,原因不多說,來源不同則有差異,但並非個人捏造)
(二)歐洲法西斯主義的誕生及初期擴張
義大利在一戰中先是與德國、奧匈結成“三國同盟”,後來轉入協約國陣營,義大利雖作為戰勝國,但在戰後談判中所得無幾,國人普遍存在不滿情緒,墨索里尼(1883-1945年)更是如此。此君早年信仰社會主義和無神論,1900年加入義大利社會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使其從極左變為極右,轉向戰爭狂熱,1915年退出社會黨,1919年建立世界上第一個“戰鬥的法西斯黨”,發起一場“法西斯主義運動”,1922年奪取義大利政權,1925年起確立獨裁統治,成為法西斯主義的創始者。法西斯主義是一種高度集權團隊精神和狂熱民族主義,是否定自由主義的另一個極端,乃是自由資本主義釀成經濟危機後的產物,法西斯主義的另一根本特徵是對外侵略掠奪。1935-1936年義大利入侵衣索比亞,後干涉西班牙內戰、扶持佛郎哥政權,為此與當時的國際聯盟反目,並宣布退出這一脆弱組織。“元首”墨索里尼鼓吹復興古羅馬帝國榮耀,國內民眾對其個人崇拜,義大利一時成為歐洲強國。
一戰中戰敗的德國於1919年成立魏瑪共和國,因德國本土未成主戰場,工業體系未遭破壞,但戰勝國對德國進行制裁,使得德國貨幣貶值,形勢急轉直下,割地賠款之恥更形成民族仇恨。隨著經濟危機的到來,德國瀕臨破產邊緣,極端右翼勢力趁機興起,希特勒(1889-1945年)領導的德國國家社會主義工人黨就是其中之一,他宣稱德國陷入困境的根源,是由於戰後強加給德國的嚴厲條款、魏瑪共和國的懦弱,以及握有國家經濟命脈的猶太人所害。這一理論得到越來越多的德國人支持,1933年該黨一躍成為國會第一大黨,希特勒被任命為政府總理,1934年希特勒繼任總統,建立德意志第三帝國,成為真正擁有國家實權的“元首”。希特勒重建國內秩序,創造就業崗位,推行社會福利,德意志民族熱情高漲,加速生產、擴軍備戰,希特勒德國迅速變得非常強大。1936年德國舉辦了史無前例的奧運會,德國對希特勒的個人崇拜達到極端。
希特勒上台後撕毀凡爾賽和約,退出國際聯盟,1935年宣布重整軍備,實行徵兵制,隨後以統一德意志民族的名義,採取各種手段,將奧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的蘇台德地區併入帝國,不久又占領捷克全部地區、捷克斯洛伐克部分地區。1936年希特勒命令德軍開進萊茵蘭,結果英法兩國未作反應,希特勒下令疾速製造大量性能精良武器,建設機械化部隊,準備對外擴張。希特勒德國的行動早已破壞了凡爾賽和約,但此時英、法等國內問題成堆,無睱加以制止。面對希特勒德國的咄咄逼人,英、法兩國希望奧地利的盟友墨索里尼進行干預,但義大利因入侵衣索比亞、干涉西班牙內戰,英法批評致其退出國際聯盟,希特勒則支持墨索里尼的所作所為,這就使得墨索里尼與希特勒結盟,雙方於1936年10月簽署《柏林協定》,規定在重要國際問題上採取共同方針,形成所謂“柏林—羅馬軸心”。希特勒繼續尋找盟友,恰好日本因入侵中國也與國際聯盟鬧翻並退出,其理念相近、一拍即合,雙方於1936年11月簽署《反共產國際協定》,一年後義大利加入。在此情況下,英、法兩國只得妥協,英、法、德、意4國於1938年9月29日,在德國慕尼黑簽訂《關於捷克斯洛伐克割讓蘇台德領土給德國的協定》,希特勒答應到此為止,英、法、意誤以為實現了和平。
其實,希特勒早就預謀奪取英國“霸主”地位,為避免陷入一戰時東西兩線作戰的困境,遂與蘇聯談判,當時日本挑起“諾門坎事件”攻擊蘇聯,蘇聯不想分別與日本、德國在東西兩線作戰,1939年8月《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簽署,雙方之間建立廣泛的外交和貿易關係,蘇聯提供石油和原料給德國,德國提供高科技給蘇聯。這使得英、法兩國極為不滿,日本放棄重點進攻蘇聯(也對德國不滿),當時與蘇聯合作的中國蔣介石政權轉而投靠英、美,世界局勢大變。
在《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簽訂過程中,雙方秘密劃定了再次瓜分波蘭和在波羅的海沿岸的勢力範圍。條約簽訂後一周,希特勒德國於1939年9月1日,從西邊發起“閃電戰”,攻入毫無準備的波蘭,很快德軍兵臨華沙城下並於9月27日攻克;9月17日蘇聯從東邊攻入波蘭,迅速占領蘇德秘密協定中劃給蘇聯的波蘭東部20萬平方公里領土,之後併入蘇聯的烏克蘭和白俄羅斯。9月28日蘇聯與德國簽署《蘇德友好與邊界條約》,確認瓜分波蘭後“蘇德間的最終邊界”,並達成新的補充秘密協定,調整彼此間的“利益範圍”,隨後,雙方著手瓜分北歐。德國入侵波蘭兩天后,與波蘭簽有《互助協定》的英國和法國回過神來,不得不分別對德國宣戰,10天內,波蘭、法國、英國及其澳大利亞、紐西蘭、尼泊爾、紐芬蘭、湯加、南非、加拿大結成同盟國陣營。英國派出軍隊登入法國,但英法聯軍在四個星期中按兵不動,西線一時出現“靜坐戰”奇觀。
為保障德國海上戰略基地和瑞典鐵礦沙供應,1940年4月9日清晨,德軍對丹麥實施閃擊,長驅直入,未受任何抵抗,幾個小時後丹麥宣布投降;同時德軍進攻挪威,挪威軍隊及支援挪威的英法聯軍戰敗,6月10日挪威宣布投降。1940年5月10-28日,德軍繞過馬奇諾防線,吞併尼德蘭、比利時、盧森堡;5月13日起德軍大舉攻入法國,英法聯軍潰敗,5月26日-6月4日進行敦刻爾克大撤退,因德軍失誤,英軍約21.5萬人、法軍約9萬人、比利時軍約3.3萬人逃往英國。6月7日德軍突破法軍索姆河防線,法國軍民心理崩潰、四處逃散,10日法國政府棄守巴黎,14日德軍開進巴黎,隨後英軍再次撤離,法國宣布投降,6月22日,法國在一戰中德國向其簽署投降書的貢比涅車站,無奈地向德國簽署投降書,法國中、北部三分之二的領土併入德國,南部地區成立由貝當執政的附庸政權;法軍準將戴高樂被迫流亡英國,組織“自由法國”運動。
面對德國在法國的勝利,義大利於1940年6月10日對法國宣戰,進攻法國南部地區,6月24日意、法兩國簽署停戰協定,義大利占領了小部分法國東南部與之接壤的地區,吞併了尼斯和科西嘉島。在巴爾幹地區,早在1939年4月7日,義大利就開始入侵阿爾巴尼亞,又於1940年10月28日開始進攻希臘,結果反被希臘進入阿爾巴尼亞。此時德國介入巴爾幹戰事,1941年4月6日德軍對南斯拉夫、希臘發動攻勢,4月17日南斯拉夫戰敗投降,英國支援希臘無法取勝,德軍在4月27日占領雅典,6月1日奪取克里特島,希臘淪陷。至此,丹麥、挪威、比利時、盧森堡、尼德蘭、自由法國、希臘、南斯拉夫的抵抗力量加入同盟國陣營。而在1940年9月27日,德國、義大利接受日本加入軸心國,簽署《三國公約》,正式形成了羅馬-柏林-東京軸心國陣營,隨後匈牙利、羅馬尼亞、斯洛伐克、保加利亞、克羅埃西亞加入該陣營,芬蘭、西班牙、傀儡法國、泰國等則是其合作國。除了在歐洲、亞洲,兩大陣營在地中海和北非的戰鬥持續進行。
二戰初期蘇聯除了與德國瓜分波蘭,又於1939年11月30日入侵芬蘭,芬蘭進行抵抗並重創蘇軍,但最終不敵,被迫於1940年3月15日簽訂條約,將芬蘭10%的領土割讓給蘇聯;蘇聯除了與德國勾結,後來又與日本勾結,雙方於1941年4月13日簽訂《蘇日中立條約》,蘇聯承認日本在中國滿洲的利益,日本承認蘇聯在中國外蒙的利益,對此中華民國政府聲明無效。在歐洲,除了英國憑藉英吉利海峽,阻止德軍登入英國,而堅持與德國進行空戰、海戰以外,剩下蘇聯成為軸心國陣營的進攻目標,蘇軍在入侵芬蘭的戰鬥中表現不佳,希特勒嗤之以鼻,遂撕毀《蘇德互不侵犯條約》,於1941年6月22日開始進攻蘇聯,蘇德戰爭爆發。在亞洲,日本於1941年向東南亞發展,以奪取那裡的戰略資源,其預想在東南亞有利益的美國不會置之不理,便於1941年12月發動了偷襲珍珠港之戰,美國突然遭受沉重打擊,一怒之下對日宣戰。蘇聯和美國加入針對軸心國陣營的戰爭,世界局勢再次大變。
(三)盟國的勝利及法西斯的失敗
德、意、日三國最初走到一起,簽訂了《反共產國際協定》,爾後德國與蘇聯簽訂《互不侵犯條約》,因蘇聯支持中國東北抗日聯軍抗日,日本頗為不滿。因此,兩國雖然結成軸心,軍事協同性卻不強。日本原計畫趁中國內戰之機速勝,不料國共兩黨合作抗日,戰事一拖再拖,戰線越來越長,戰爭資源消耗很大,自然考慮南下掠奪,加之在“諾門坎事件”中吃了虧,便同意與蘇聯簽訂中立條約。這樣一來,日本南下無後顧之憂,德國閃擊數國後可以進攻蘇聯,戰爭狂人們各自為戰,德國進攻蘇聯,日本不幫德國,日本侵犯美國,德國不助日本,而德國、日本都以為自己能夠解決問題,結果恰恰相反。
德國集中兵力突然對蘇聯發動閃電戰,當時蘇聯領導人史達林不認為德國會進攻蘇聯,因為德國與英國的戰爭沒有決出勝負,結果德國北、中、南三個集團群潮水般殺來,蘇聯措手不及,被德國打得潰不成軍,開戰後18天之內,蘇聯損失2000列火車的軍火,3000門大炮,2000架飛機,1500輛坦克,以及30萬蘇軍被俘。到1940年7月15日,中路德軍已占領白俄羅斯首府明斯克,以及莫斯科的門戶斯摩棱斯克,距莫斯科僅380公里,此時中路德軍調兵到南路進攻烏克蘭,圍殲蘇軍66萬人並占領基輔,同時北路軍占領立陶宛、拉脫維亞和愛沙尼亞全部,並聯合芬蘭軍隊封鎖列寧格勒,卻圍而不攻長達900天。德軍如此部署,錯過了中路進攻莫斯科、一舉擊潰蘇聯的最佳機會,直到9月底德軍才圍攻莫斯科,蘇聯緩過神來誓死保衛莫斯科,1941年11月開始反攻德軍,嚴寒幫了蘇軍大忙,到了1942年4月德軍在莫斯科會戰中失敗。
隨後德軍重點進攻南線產油區,蘇軍節節敗退,德軍渡過頓河進占羅斯托夫,此時德軍次分兵,第六集團軍進攻史達林格勒,第四裝甲軍團進攻高加索油田。結果德軍攻入史達林格勒市區之後,史達林下死命令保衛以他命名的史達林格勒,蘇軍在嚴令下拚死抵抗,硬是粉碎了德軍的一次次進攻,是年11月19日蘇軍開始反攻,將德軍合圍,到了1943年2月將德國第六集團軍全殲。此戰中雙方約200萬人的屍體埋於瓦礫,普通士兵投入戰役後的平均壽命以分鐘計算,可見戰事之慘烈。
1943年1月德軍對列寧格勒的封鎖也被突破,城中半數人員死亡。史達林格勒戰役之後,蘇軍開始局部反攻,至4月初收復了北高加索大部分地區。1943年7月蘇德雙方進行庫爾斯克會戰,在名不見經傳的小村普羅霍羅夫卡,爆發了世界軍事史上最大的坦克對決戰,德軍在戰術上略勝蘇軍,但此役將德軍的進攻能量耗盡,8月23日庫爾斯克會戰以蘇軍勝利告終,德軍喪失約50萬士兵,1500多輛坦克,3000多門火炮,3700多架飛機,此後基本喪失進攻能力。從此,蘇軍取得戰略主動權,德軍轉入全面防禦。8月起蘇軍在大盧基到黑海之間,長達2000多公里的戰線上展開進攻,到11月為止收復近一半失地。德國兩次分兵造成重大失誤,列寧、史達林格勒戰略價值不大,希特勒因惡其名而糾纏,最終吃了苦果。
在北非戰場,義大利、德國起初占有優勢,與當地非洲人、英國及後來加入的美國,幾經拉鋸爭奪,後期因德意集中兵力於蘇聯戰場,其北非戰場兵力得不到及時補充和增援,而逐漸走向失敗,到了1943年5月13日,德意軍在突尼西亞投降。在地中海戰場,德意海軍與英美為首的同盟國之間,圍繞地中海交通線展開爭奪戰,結束於1943年9月10日義大利海軍艦隊在馬爾他島向英國投降。1943年7月,盟軍在西西里島登入,7月25日墨索里尼在國內被捕,其法西斯政府垮台,義大利新政府與美英展開秘密談判,9月3日義大利與盟國簽訂停戰協定。9月12日德軍營救出被軟禁的墨索里尼,在義大利北部建立“社會共和國”,9月17日墨索里尼任政府總理,與南部已被盟軍占領的義大利王國分庭抗禮,1945年盟軍消滅“義大利社會共和國”,是年4月28日墨索里尼被處死,一個曾經的強人如此下場。
1943年義大利投降後,德國基本上孤立作戰,由於未能戰勝蘇聯卻被反攻,又回到了一戰中兩線作戰的困境。在西線,盟軍與德軍展開激烈的空戰、海戰,德軍漸處下風。在東線,1943年8-11月蘇軍肅清了高加索地區的德軍,收復了基輔和斯摩棱斯克。1944年初蘇軍擁有635萬人,在兵員和重要武器裝備方面反超德軍,蘇軍開始戰略反攻,連續發動了10次重大進攻性作戰,收復甦聯全部領土,並推進到波蘭﹑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南斯拉夫等國作戰,到年底共消滅德軍約200萬人。1944年6月6日盟軍發起諾曼第登入戰役,獲得成功,隨後盟軍突破德軍防線,8月25日解放巴黎,次日戴高樂組建法國臨時政府,9月11日收復法國全境;10-11月戰線推向德國本土,希特勒命令發起阿登戰役反攻,給美軍、英軍造成重大損失。蘇軍為減輕西線壓力,1945年1月起對德軍發動攻勢,希特勒被迫東援對付蘇軍,英美盟軍趁機推進,德軍在阿登地區的反擊戰失敗。此後德軍士氣低落,而東、西對進的蘇、美軍隊會師於易北河。4月30日蘇軍攻克柏林,希特勒自殺。5月9日德國正式向盟軍投降,歐洲戰事結束。
1941年12月日本偷襲美國珍珠港後,9日美、英對日本宣戰,隨後20多個國家對日本宣戰,現大洋戰爭全面爆發。英、美太平洋海軍重創,日本先後占領香港、新加坡、菲律賓、馬來亞、緬甸等地。但在1942年6月的中途島戰役中,日本戰敗,損失四艘主力航空母艦,是為太平洋戰爭轉折點。1942年8月,日軍在瓜達爾卡納爾島戰役再次失敗,從此無法恢復元氣。1943年4月起美國太平洋艦隊展開“復仇行動”,1944年1-8月美軍進攻馬紹爾群島,1944年6月15日起美國對日本本土實施戰略轟炸。1944年10月23至25日,日軍雷伊泰灣海戰役中慘敗。1945年3月馬尼拉光復,5月中、英、美三國聯軍反攻緬甸獲勝,6月日本丟失沖繩島,7月16日美國成功試炸核子彈,8月6日、9日,美軍在廣島、長崎各投一顆核子彈, 8月8日蘇聯放棄蘇日中立條約,對日宣戰並出兵中國東北,日本在8月15日正式宣布投降,二戰到此結束。
二戰中先後有60多個國家和地區參戰,波及20億人口,占當時世界人口的80%,戰火燃及歐、亞、非、大洋洲和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北冰洋。作戰區域面積為2200萬平方公里,交戰雙方動員兵力達1.1億,因戰爭死亡的軍人和平民超過5500萬,直接軍費開支總計約1.3萬億美元,約占交戰國國民總收入的65%,參戰國物資總損失價值達4萬億美元。二戰是人類歷史上的一次大浩劫,充斥著禽獸不如的暴行,以及國家間的醜惡交易,但二戰教育了全人類,戰後至今再也沒有出現世界大戰。
(四)雅爾達體系的形成及演化情況
二戰中,反德意日法西斯的同盟國陣營為協同立場,確定戰略行動,先後組織召開了數次會議,發表會議宣言,簽署有關協定,最終形成一個解決戰爭和戰後問題的體系,因其中雅爾達會議的影響力,通稱雅爾達體系。
①華盛頓會議及《聯合國家宣言》。1942年1月1日,美國、英國、蘇聯、中國、澳大利亞、比利時、加拿大、哥斯大黎加、古巴、捷克斯洛伐克、多米尼加、薩爾瓦多、希臘、瓜地馬拉、海地、宏都拉斯、印度、盧森堡、尼德蘭、紐西蘭、尼加拉瓜、挪威、巴拿馬、波蘭、南非、南斯拉夫等26個國家,在美國華盛頓會議上發表《聯合國家宣言》,主要內容是盟國及其附從者使用全部資源抗擊法西斯侵略,盟國之間進行合作,不與敵人單獨締結停戰協定,號召其他國家和地區加入盟國。
②卡薩布蘭卡會議及“無條件投降”原則。1943年1月14-23日,美國總統羅斯福、英國首相邱吉爾率美英聯合參謀長委員會成員,在摩洛哥的卡薩布蘭卡舉行舉行會議,法國戴高樂將軍和吉羅將軍應邀與會。確定的主要內容是:在完全控制北非後進攻西西里島,以迫使義大利退出戰爭;加強對德國的戰略轟炸和反潛作戰;在日本控制區四周發動進攻,當年11月由中、美、英聯軍在緬北發起攻勢,重新打通滇緬路;力爭關於土耳其參加盟國對德作戰;英國對中東和巴爾幹的軍事和政治負完全責任,美國對遠東的軍事和政治負完全責任;討論交換核子彈研製工作情報等問題。羅斯福宣稱同盟國將把反對德意日的戰爭進行到三國無條件投降為止,是為“無條件投降”原則。會上,英國主張由其主導擴大地中海戰役,美國意欲打入英國在亞洲的勢力範圍,雙方為此產生矛盾,但為對付共同敵人進行了妥協。
③開羅會議及《開羅宣言》。1943年11月22-26日,美國、英國、中國三國政府首腦羅斯福、邱吉爾、蔣介石在埃及的開羅舉行會議,簽署《中美英三國開羅宣言》,經蘇聯首腦史達林同意後,於1943年12月1日公布於世,成為確定日本侵略罪行及戰後處理日本問題的重要國際檔案。宣言聲明:對日作戰的目的在於制止並懲罰日本侵略;剝奪日本自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始後在太平洋地區所奪得或占領之一切島嶼;日本攫取的中國的領土,如滿洲(中國東北)、台灣、澎湖列島等歸還中國;在相當期間,使朝鮮自由獨立;堅持長期作戰以迫使日本無條件投降。本次會議標誌著中國登上世界大國舞台,美國考慮到中國牽制日本70%兵力的重要性,遂聯合中國,排擠英國關於擴大地中海戰役的主張,使原本最次要的中國戰場問題變為首要議題,英國無奈只得妥協。
④德黑蘭會議及《德黑蘭宣言》。1943年11月28日-12月1日,史達林、羅斯福、邱吉爾在伊朗首都德黑蘭,召開首次三國會議,討論盟國戰略和戰後世界和平問題,簽署秘密作戰計畫,即《蘇美英三國德黑蘭總協定》,規定“霸王”行動(諾曼第登入)和進攻法國南部的戰役,於1944年5月同時發起;屆時,蘇軍將在東線發動攻勢,以阻止德軍由東線向西線調動。12月1日三國首腦發表《德黑蘭宣言》,指出蘇美英三國關於消滅德軍的計畫商得完全一致,號召所有國家積極參加對德作戰,並歡迎它們參加戰後維護和平的國際組織(聯合國)。會議還通過《關於伊朗的宣言》,承認伊朗在對德戰爭中所做貢獻,同意給予經濟援助,並贊成伊朗維持其獨立、主權和領土完整的願望。此外,會議就波蘭邊界、戰後處理德國的原則、建立國際組織等問題交換了意見,並討論了盟國對日作戰問題,蘇聯同意歐洲戰爭結束半年後參加對日作戰。本次會議上,蘇美聯合否決了英國的擴大地中海作戰計畫,標誌著世界局勢開始由蘇美主導,英國再次無奈妥協。
⑤雅爾達會議及《雅爾達協定》。1945年2月4-11日,蘇、美、英3國政府首腦在蘇聯克里木半島雅爾達,舉行第二次三國會議,史達林、羅斯福、邱吉爾簽訂《雅爾達議定書》和秘密的《雅爾達協定》,並發表了《克里米亞聲明》。三方一致同意德國必須無條件投降,進行非軍事化和去納粹化,對德國實行分割政策,戰後德國由蘇美英法分區占領,後來分區占領發展成為東西兩個德國,並且以東西德的分界為界限,東德劃入蘇聯勢力範圍,西德劃入美國勢力範圍;關於向德國索賠問題,建立一個賠償理事會,英美同意蘇聯提出的“戰爭賠償總額為290億美元,其中50%歸蘇聯”的建議。所有被解放的歐洲國家內應該舉行民主選舉;關於波蘭問題,三方同意重組當時的波蘭政府, 波蘭東部邊界將按照寇松線,波蘭將在西部從德國得到領土補償。蘇聯和南斯拉夫公民將被送回自己的國家,不管他們願不願意。成立的新國際組織(聯合國),取代已經失敗的國際聯盟,史達林承諾蘇聯將加入聯合國,而且同意聯合國安全理事會的五個常任理事國(美蘇中英法)均將享有否決權。史達林同意在擊敗德國以後90天內,加入對日本作戰,戰勝日本後,蘇聯將得到庫頁島南部、千島群島,以及對大連、旅順及其鐵路連線的控制作為報酬;維護中華民國在滿洲完整的主權。中蘇設立公司共同經營合辦中長鐵路、南滿鐵路並保障蘇聯的優先利益,維護蘇聯在大連商港的優先權益並使該港國際化,同時恢復旅順港口蘇聯海軍基地的租借權;維持外蒙古的現狀。雅爾達會議為戰後世界以美蘇兩極為主導的戰略格局奠定了基礎,英國、法國淪為二等國家,中國地位開始崛起,人們慣常稱這種格局為雅爾達格局或雅爾達體系。
⑥波茨坦會議及《波茨坦公告》。1945年7月7日-8月2日,史達林、杜魯門和邱吉爾(會議後期為新任首相艾德禮)在柏林西市的波茨坦,舉行二戰期間第三次也是最後一次三國首腦會議,討論德國問題、波蘭問題、奧地利問題、締結和約接納聯合國會員等一系列問題,簽署了《蘇美英三國柏林(波茨坦)會議議定書》,確定占領德國的基本原則,規定解除德國全部武裝,摧毀一切軍事工業和納粹組織,懲辦戰犯,實行政治生活民主化、經濟上分散化。關於波蘭西部疆界問題,規定德國原來的東部領土,以及不歸蘇聯管轄的一部分東普魯士及原但澤自由區,均由波蘭政府管轄。英美還同意將哥尼斯堡及附近地區割讓給蘇聯。會議決定儘快組織國際法庭,對戰犯進行審判。會議還討論了對日作戰、賠款等問題,蘇聯重申按時參加對日作戰,會議期間於7月26日發表《中美英三國促今日本投降之波茨坦公報》(後來蘇聯也簽字),促令“日本政府立即宣布所有日本武裝部隊無條件投降”,日本霸占中國的東北、台灣、澎湖列島等地要歸還中國。此次會議為建立國際新秩序產生了重大影響,最終確立了戰後雅爾達體系。
雅爾達體系是美國、蘇聯兩強對峙的戰後國際格局,由於意識形態的差異,而形成所謂資本主義陣營和社會主義陣營,兩強進行冷戰、爭霸,產生北太平洋公約和華沙公約兩大軍事集團,後來東歐劇變、蘇聯解體,雅爾達體系瓦解,只剩下美國一個所謂的“超級大國”,這種狀況持續至今。圍繞建立新的國際秩序,世界主要大國存在分歧,美國主張由其獨霸世界、領導全球,與之相對應的則是建立多極格局、和平共處。
二戰後的世界也發生了很多重大事件。中國在短暫而激烈的內戰之後,毛澤東領導的共產黨軍隊在人民支持下戰勝,建立了新中國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為世界公認唯一代表中國的合法政府;蔣介石為首的國民黨勢力退往台灣,後實行資本主義民主制,台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近年來,中國綜合實力上升很快,尤其是經濟方面異軍突起,正在改變著全球經濟格局。歐洲進行反思,法國、德國等實現和解,最終建立起歐共體、歐盟,發行了統一貨幣歐元;德國則再度實現統一,仍是科技經濟大國。日本在國際政治、軍事方面受限,同時,憑藉教育科技實力迅速恢復和發展經濟,自1960年代以來確立了經濟大國地位。蘇聯曾經與美國分庭抗禮,解體後俄羅斯繼承其聯合國地位,仍具有較強軍事實力,經濟方面一落千丈之後,近年來力圖再次崛起。原來的廣大殖民地紛紛獨立建國,殖民統治成為歷史。
二戰後的大國間較量,集中於科技、經濟為主的綜合實力,特別是第二次工業革命不斷演化,而第三次工業革命(技術革命)興起,極大地改變了人類生產生活方式。如今經濟列強當屬美、歐、日,而中國、印度、俄羅斯、巴西則列為新興“金磚四國”。對於中國來講,所謂崛起是由落後的農業國,向著先進的工業國主動進行戰略轉型,這是經濟社會領域的一場巨大變革,在全部中國文明史上,堪稱具有劃時代的意義;所謂復興是在工業化時代,取得象在農本時代那樣領先全球的地位,工業化後起的中國需要追趕,更需要超越。中國的目標是遠大的,而且正在為實現這一目標而努力,我們生活在一個偉大的時代,這絕非虛言。
關於簡史部分到這裡就結束了。歷史觀的問題因人而異,描述中體現了個人的歷史觀。對於歷史的描述,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說法,有的認定人類史上有過封建社會,俺認為不存在封建社會,封建社會純屬虛構;絕大多數中國人都知道日本侵略中國,犯下過不可饒恕的罪行,很多日本人說那不是侵略只是進入,南京大屠殺也不存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