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龍縣

玉龍縣

玉龍納西族自治縣,即玉龍縣。位於麗江市西北部。

基本信息

玉龍縣玉龍縣
玉龍納西族自治縣,即玉龍縣。位於麗江市西北部,轄16個鄉鎮,幅員面積6392平方公里,人口21.1人。有納西、漢、白、傈傈、彝、藏、普米等十多個世居民族,其中納西族人口11.93萬人,占全縣總人口的56%,是全國唯一的納西族自治縣。境內山區、平壩、河谷等多種地貌並存。最高海拔5596米,最低海拔1219米。兼有亞熱、溫、寒等氣候類型,具有典型的立體氣候特徵。縣人民政府駐黃山鎮郵編:674100。代碼:530721。區號:0888。拼音:Yulong Naxizu Zizhixian。

●概況介紹

玉龍縣玉龍縣
玉龍納西族自治縣成立於2003年4月,是原麗江納西族自治縣的傳承和延續,是全國唯一的納西族自治縣。全縣轄16個),一個辦事處,97個村委會,3個居委會,913個村民小組,幅員面積6,392.6平方公里,總人口21.1萬人,其中農業人口有19.6萬人,占全縣總人口的92.9%,耕地面積39.3萬畝,是一個典型的農業縣,2004年被列為省級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我縣是一個多民族聚居的縣份,有納西、漢、白、傈僳、彝、藏、普米等10多個世居民族,少數民族人口有17.9萬人,占全總人口的84.9%。

其中,納西族11.82萬人,占56%;白族2萬人,占9.5%;傈僳族2.57萬人,占12.2%;彝族0.65萬人,占3.1%;普米族0.54萬人,占2.6%;其他少數民族人口0.35萬人,占1.6%。全縣幅員面積廣闊,資源富集,有玉龍雪山虎跳峽長江第一灣老君山萬朵山茶王拉市海寶山石頭城東巴文化白沙壁畫納西古樂白沙細樂等豐富的旅遊資源人文資源;還有滇金絲猴、中華秋沙鴨、南方紅豆杉、滇山茶等野生動植物資源;境內水能資源豐富,金沙江流經我縣364公里,可建一個大型調節水庫和5個大型梯級電站。

【人口民族】

玉龍納西族自治縣是以納西族白族藏族漢族彝族傈僳族普米族等九個世居民族組成的貧困縣,全縣有18個鄉鎮,其中有四個民族鄉:九河白族鄉、黎明傈僳族鄉、石頭白族鄉、仁和傈僳族鄉。全縣人口有209,710人,其中:納西族人口有118,474人,全縣均有分布,占全縣總人口的56%;傈僳族人口有24,904人,主要分布在仁和、黎明、石鼓、魯甸、石頭、仁和、巨甸,占全縣總人口的12%;白族人口有20,040人,主要分布在九河、石頭鄉,占全縣總人口的10%。

彝族人口有6,371人,主要分布在太安、寶山、魯甸等鄉鎮,占全縣總人口的3%;普米族人口有4,785人,主要分布在九河、寶山、仁和、魯甸等鄉鎮,占全縣總人口的2%;苗族有1,525人,主要分布在大具、金莊、鳴音鄉,占全縣總人口的0.7%;藏族人口有1,482人,主要分布在魯甸、塔城鄉,占全縣人口的0.7%;漢族人口有3,140人,占全縣總人口的14.9%。少數民族占總人口的95%,而且大部分少數民族居住在山區、半山區,貧困面大,貧困人口比重大。全縣年人均純收入在620元以下、人均有糧在365公斤以下絕對貧困人口有57,200人,占全縣總人口的27%。

納西族

玉龍縣玉龍縣
納西族是我國居住在金沙江上游地帶的少數民族,除四川、西藏有少量分布外,主要聚居在雲南省西北部麗江市古城、玉龍納西族自治縣及其周邊的中甸、寧蒗、維西、永勝、德欽等縣。據2000年人口普查,全國納西族有278009人,其中雲南省有納西族260388人,麗江市有231057人。納西族淵源於我國古代西北的氐羌族群,古時稱“耗牛夷 ”、“摩沙夷”,唐宋以來稱“麽些”,建國以後統稱“納西族”。納西族的自稱因方言不同而有所區別:麗江等地多自稱“納西”,寧蒗、四川鹽源等地自稱“納日”、“納汝”或“納恆”。按納西語分析,“納”有“大”或“尊貴”的意思,“西”、“汝”、“恆”等意為“人”或“族”。1954年,根據本民族意願,經國務院批准,以“納西”作為共同族稱。

納西族有自己的語言,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彝語支,大致以金沙江為界分東西兩個方言,方言之間相互不能通話,而納西語的標準語則以納西語西部方言為基礎方言,以麗江古城大研鎮的語音為標準音。傳統節日有三朵節、東巴會、七月馬交流會、火把節等。納西族一般居住在壩區、河谷和半山區。壩區民間住房多系土木結構的瓦房,格局多為“三房一照壁”,山區多是低矮的木楞房,以木板覆頂。納西族人民早在一千多年前創造的象形文字和用象形文字書寫的東巴經籍,使納西族文化享譽世界。流傳至今的兩萬餘冊“東巴”經典,記載了古代納西社會生產生活的各個方面。“東巴”文化對研究比較文字學和人類文化史學等都有很高的學術價值。納西族十分重視接受其他民族的先進文化,今天我們可以從納西族的建築、音樂、壁畫等看到具有漢、藏、白、納西文化相互融合的特點,

納西族一般居信在壩區、河谷和半山區。壩區民間住房多系土木結構瓦房,格局多為“三房一照壁”,山區多是低矮的木楞房,以木板覆頂。納西族的婚姻家庭,多數地區實行一夫一妻制,舊時婚姻由父母作主,婚前社交自由。寧蒗瀘沽湖周圍的摩梭人則還保留著母系家庭和對偶婚的殘餘。隨著婚姻法的貫徹,一些古老的婚俗正在逐漸改變。
納西族能歌善舞,在生產勞動和民族節日中常有民眾性的歌舞活動。古老的傳統歌舞曲調有“餵麥達”(麗江)、“火搓圭”(永寧)、“呀號里”(白地)、“喔熱熱”(麗江大東)等;民間樂器以葫蘆笙、竹口弦和直笛為主。

【行政區劃】

玉龍納西族自治縣轄3個鎮、13個鄉(其中3個民族鄉):黃山鎮石鼓鎮巨甸鎮、白沙鄉、拉市鄉、太安鄉、龍蟠鄉、魯甸鄉、塔城鄉、大具鄉、寶山鄉、奉科鄉、鳴音鄉、石頭白族鄉、黎明傈僳族鄉、九河白族鄉。

●歷史文化

玉龍縣白沙壁畫
區縣分設後,玉龍納西族自治縣基本上繼承了原麗江納西族自治縣的歷史文脈。玉龍縣現有人21.1萬人,面積6,392平方公里,納西族人口11.82萬人,占總人口的56%。原麗江縣近三分之二的自然資源、人力資源和歷史文化資源都分布在玉龍縣。除麗江古城、黑龍潭等文化景點外,原麗江縣豐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資源如白沙壁畫、五大寺、北嶽廟、寶山石頭城等都在玉龍縣境內,現玉龍縣境內有11項國家、省、縣級文物保護單位(麗江縣有34項各級文保單位),東巴文化博物館收藏有1萬餘件文物資料,其中國家一級文物42件,圖書館收藏有近6萬冊圖書資料。

古老的東巴文化、音樂活化石納西古樂和多教合一的白沙壁畫,是多元文化相融合的藝術結晶。古老神奇、多元多樣、開放包容、存活創新就是玉龍文化的特點。這些燦若星辰的多元文化,構成了玉龍縣民族文化資源的豐富寶庫。

【民族歷史文化】

玉龍縣境是古代吐蕃文化白文化彝文化納西文化漢文化的交匯帶,多種文化在這裡交匯、融合、發展,形成了以東巴文化、 白沙壁畫、納西古樂等為傑出代表的古代民族歷史文化積澱, 同時也形成了我縣民族文化的主流。

燦爛的納西族東巴文化

玉龍縣《神路圖》
東巴文化是人們對一千多年來納西人創造的東巴教文化的總稱,是納西族傳統文化的主體。它既是本民族社會生活、宗教哲學歷史演變、民俗事象、科技醫學、文學藝術的百科全書,同時也融匯了苯教藏傳佛教道教乃至古波斯古印度的文化因素,成為世界文化史上的一頁奇觀。“東巴”即東巴教的“經師”,平時從事生產,受請即外出進行祭祀、婚喪、除病攘災等宗教活動。他們是納西族古文化的創造者和傳承者,東巴又稱為“智者”,是納西族中有知識的勞動者。東巴教的經書是用一種納西族稱為“斯究魯究”的圖畫象形文字寫成的。東巴經書如今尚存2萬多卷,分別收藏在中國和美、英、德、法、義大利荷蘭等國的圖書館和博物館中。

納西先民創造的這種圖畫象形文字,是當今世界唯一活著的象形文字,在人類文字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東巴經中用象形文字記錄了數十種古典舞蹈的舞譜“磋姆”,不僅是國內少數民族古文字中迄今僅見的舞蹈專著,也是世界上最早用文字記錄的舞譜。東巴文化中最見納西先民心靈睿智的一個內容是人與自然是兄弟的思想。人與自然和諧共處,便是納西文化的核心理念,人們正是遵循了東巴文化所倡導的“適度”原則,對物質取之有度,才使周圍的壯麗雪山,豐茂草地,茫茫林海,無不蘊藏著豐富的物種,維繫著人類與居住地的一種和諧關係,體現出人與自然的天然親情。萬物有靈、善待生命、關愛自然成為納西東巴文化的重要積澱特徵。

東巴文化中的木牌畫、紙牌畫和長達十多米的《神路圖》,具有古劑、拙稚,粗獷率真的風格,有不少作品是原始文字與繪畫相結合的傑作。
東巴文化融匯的多元文化豐富博大, 因此被國際上很多學者視為解開喜瑪拉雅周邊地區各民族的文化傳播、原始宗教的發展演變、藏傳佛教、前苯教文化之謎的一把鑰匙

音樂的活化石一一納西古樂

玉龍縣納西古樂
納西古樂是納西族在長期勞動和實踐中創造和吸收外來音樂,充實豐富逐步形成並傳承至今的民間音樂。它主要由原始歌舞《熱美蹉》、東巴音樂、《白沙細樂》和納西化了的麗江洞經音樂組成。
《熱美蹉》是產生於氏族社會時期的原始舞蹈音樂,它是廣泛流行於納西族民間的喪葬歌舞,無樂器伴奏,無音階、無音列法則,是模仿獸步的舞蹈,是人類原始音樂的活標本。

東巴音樂保存著民間古老而質利、的大量樂章,這些樂章長期在納西東巴當中以口傳心授的形式進行傳承,保存在納西東巴經典中。納西族民間又俗稱“東巴調”或“東巴唱腔”,它是產生並且迄今仍然保留、傳承於納西族古老的東巴教法事儀式和道場儀式之中的音樂。東巴音樂包含有唱腔音樂、器樂音樂以及舞蹈音樂三個有機的組成部分,是納西族保留傳承至今的古老音樂文化,在國內外音樂界均享有一定的聲譽。

《白沙細樂》是迄今保留並傳承於納西民族民間的大型喪葬歌舞器樂組曲。包括舞曲、歌曲以及器樂曲牌三個有機的組成部分。樂曲由八個樂章有序組成, 以部落戰爭悲劇故事貫穿始終,是中國至少有700年歷史的有樂章、有哲理、有和聲的大型管弦樂套曲,其鏇律與“和聲”的獨特是全國所僅見的。它在我國乃至世界音樂學領域裡具有重大的研究價值,被譽為“活的音樂化石”。

麗江洞經音樂是明清以來從中原逐漸引進植根於納西族的文化階層中,至今仍然在納西族地區廣泛流傳的一組民間器樂,其中所包含曲牌名稱具有較為久遠的歷史內涵,如《浪淘沙》《八卦》等,是近年來國內外具有較高影響的中國少數民族樂種之一。納西人在長期的洞經音樂演奏過程中,將一些本土的民間音樂風格和演奏方法融進其中,使之有了“納西之韻”。如今,無數遍及鄉村城鎮的古樂隊,使“洞經音樂”走進民間,融入大眾,並在海內外產生一定影響。應邀赴英國法國德國義大利挪威瑞士日本美國等演出的以納西族音樂民族學家宣科為代表的“大研古樂會”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藝術瑰寶一一麗江白沙壁畫 

玉龍縣白沙壁畫

麗江壁畫是明代麗江納西族社會大開放的產物,它的繪製從明初到清初,先後延續了300多年。麗江壁畫原來有200 多幅,現存的55幅壁畫分布在宗教建築群大寶積宮,琉璃殿、大定閣等寺廟裡。其中白沙壁畫於1996年被國家公布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麗江壁畫最突出的特點是題材上的多種宗教和同種宗教中的各教派內容相互融合併存, 以多民族的繪畫技法揉為一體的現象。大寶積宮下壁的“無量壽如來會”是麗江壁畫的代表作。該畫面積18.29平方米,中央繪釋迦牟尼坐像,兩側繪道教群神,下端正中繪密宗三金剛,外側兩邊繪四大天王,共有大小神佛像100尊。它把漢傳佛教、藏傳佛教、道教的神佛繪於一幅畫中,這突出地反映了納西族在歷史上善於吸納多元的異民族文化,不執迷於一種宗教文化的特點。

【文人文化】

玉龍縣各族人民,在不斷創造自己的本土文化的同時,積極吸納各種先進文化的因素,特別是文化的先進因素。從元、明時期開始,漢、藏、白等兄弟民族的先進文化對我縣影響日益增多,形成了玉龍文化兼收並蓄,但又獨具特色的文化現象。文人文化從明代開始,就有了自己的作家群體、畫家群體、音樂家群體等既弘揚本土文化、又傳播外來文化的文化人,使玉龍的文人文化在全省乃至全國的邊疆少數民族地區均顯得出類拔萃。

明至初,由於麗江木氏土司不因循守舊,在文化上不閉關自守,樹各種文化實行兼收並蓄的開放親和的政策,努力學習漢文化,逐漸培養了一批用漢文寫作並有較高造詣的木氏土司漢文作家群,其中木泰、木公、木高、木青、木增、木靖等六人,被後人稱之為明代六公。僅木公、木青、木增三人就共創作了十四部詩文集,並全部付梓刊行,對後世影響較大,成為納西族文學史上一個里程碑。明朝錢牧齋的《列朝詩集》、清代紀曉嵐編的《四庫全書》,民國年間趙藩編的《雲南叢書》以及《滇南詩略》《滇文叢錄》等都選了木氏土司作家群的作品。

玉龍縣范義田
雍正元年(1723年),麗江實行“改土流”,推進了該縣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納西族地區寸丁破了木氏土司壟斷文化的局面,先後創辦書院、義學,納西族平民子弟開始有了讀書, 出現了大批中下階層乃至貧寒出身苦讀的人畫家。周之松李洋桑映斗牛燾馬子云楊竹廬木正源妙明和尚楊品碩李玉湛張文湛王源楊慶遠、和庚吉等是其中的代表。到現代出現了中國著名歷史學家方國瑜、學者范義田、作家李寒谷、畫家周霖、納西族第一位女作家詩人趙銀棠、國學大師、書法家周善甫等。

在當代出現了學者志士書法家李群傑、百部長篇小說作者王丕震、音樂民族學家宣科、無臂書法奇人和志剛等。博大精深的文化,曾經吸引了地理學家徐霞客元朝麗江宣慰副使李京、美籍植物學家、人類學家約瑟夫·洛克,俄國學者.顧彼得、學者李霖燦、文豪郭沫若、畫家吳冠中等名士,留下了深情的足跡和引人入勝的文章佳話。
今天,在玉龍縣這片美麗神奇的土地上,一代又一代納西族和各民族新人不斷成長,在學術和文化藝術各個領域裡,更是人才濟濟,碩果纍纍,使多元文化交相輝映的玉龍文化更加充滿生機、魅力不衰。

【民風民俗文化】

長期以來,納西、漢、白、傈僳、彝、普米等少數民族在這塊土地上和睦相處,在共同創造麗江文化的同時,各民族自己,甚至是同一民族的不同居住區都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風民俗,在服飾、飲食、節慶日、婚喪嫁娶、祭祀等日常生活方方面面,形成了豐富多彩的民風民俗文化。

玉龍縣三朵節
納西族是我縣主體民族,因地域的不同其服飾、方言略有區別。納西女王女的羊皮披肩被稱作“披星戴月”,披肩綴有七星和日月圖案象徵光明、吉祥和納西婦女的勤勞能幹。節日上,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與漢族同俗,麗江各民族多有祭天傳統習俗,納西族尤為流行,是納西族古老而最隆重的節慶。農曆二月八“三朵節”是納西族法定的民族節日。另外還有正月十五棒棒會、一年二度的騾馬會(三月會與七月會),農曆六月二十四至二十七的火把節。納西族很早實行一夫一妻制,過去婚姻由父母包辦,禮節繁多,如今自由戀愛婚禮更加喜慶。

喪葬習俗上,納西族古老習俗為火葬,但大部分地區自清代改土歸流後,改為土葬,部分地區(主要是一些山區的納西族)則一直保‘持著火葬習俗。
玉龍縣民族民間歌舞內容廣泛,形式多樣,鏇律古樸,源遠流長,富有濃烈的民族風格和鄉土氣息,有的含蓄委婉,憂鬱纏綿,有的熱情奔放,明快舒展,粗獷豪爽。如納西族民間歌舞,有民歌、兒歌、小調、谷氣、 口弦調、打跳、窩熱熱、餵默達、阿里里等。

【革命歷史文化】

玉龍縣雖然地處偏遠,但因各族人民具有學習優秀文化的優良傳統,自元朝開始往往得風氣之先。明代麗江木氏土司忠君愛國,拓邊守城,自覺維護國這種忠君愛國思想,豐富充實了納西族民族文化內容,影響到納西族心理素質及民族性格的形成,孕育了納西族強烈的愛國精神,增強了納西族的內聚力。禁毒先驅馬子云參加歲試的文章中首次提出禁菸主張。1905年,麗江廢科舉、興學堂,創立了滇西最早的新式學堂一一麗江府中學堂。早在1905年到日本留學的周冠南,是早期的同盟會會員,在辛亥革命中是優秀的活動分子。1907年,麗江府知府創辦了《麗江白話報》,是國內繼上海《中國白話報》後的第一份白話報,宣傳維新變法和富國強兵的思想。

玉龍縣石鼓渡口
1936年,賀龍任弼時肖克等率領的中國工農紅軍第二方面軍北上抗日,長徵到達麗江,播下革命的火種。
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在國家和民族處於生死存亡的危機關頭,數百名納西族子弟,隨滇軍奔赴抗日前線,參加了著名的台兒莊等重大戰役,少修建了“抗日陣亡將士紀念碑”。1938年,李群傑方國瑜等在昆明創辦了《麗江旅省學會會刊》,大力宣傳抗日,為抗日救國吶喊助威。二十世紀四十年代初,湧現了第一批中共黨員。各族人民在共產黨領導下,推翻反動統治,建立起人民政權,書寫了革命歷史文化的絢爛篇章。

玉龍縣革命紀念地有紅軍長征石鼓渡口巨甸渡口。1983年1月,石鼓紅軍長征渡口被公布為雲南省第二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石鼓鎮建有“中國工農紅軍第二方面軍長征渡江紀念碑和紅軍渡江青銅雕像石鼓鎮被列入雲南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東巴文化博物館被列為雲南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旅遊景點

玉龍縣旅遊資源多姿多彩。境內山河交錯、峰奇谷秀,自然景觀眾多。除海洋沙漠外,地球上幾乎所有的地形地貌都可以在玉龍縣境內找到。這裡有北半球離赤道最近,被稱為“現代冰川博物館”和“植物王國”的玉龍雪山;有集險、奇、絕、秀為一體的世界大峽谷虎跳峽,有風光如畫的萬里長江第一灣;世界自然遺產的“三江併流”主體部分,被稱為“地球原貌”的老君山;有被國內外學者稱為橫斷山植物基因庫的新主天然植物園;有一天能夠見三次日出的黎明赤壁紅石林風光;有環球第一樹之稱的“萬朵山茶”;有高原濕地省級自然保護區“候鳥樂園”拉市海等。

玉龍縣玉龍雪山
因此,歷史上曾有元朝的雲南宣撫副使李京發出了“麗江雪山天下絕”的由衷讚嘆;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為見玉龍雪山真面目居住半月未能遂願,只得留下千古遺憾而去。當代著名畫家吳冠中於1978年5月到麗江痴痴等了10天,雪山顯現,大喜若狂,畫下了“月下玉龍山”名卷,並破例題詩:“崎嶇千里訪玉龍,不見真形誓不還……”。
千百年來,以納西族為主的各兄弟民族,在這片雄奇秀麗的山川懷抱中和睦相處,共同努力,把自己的聰明才智與獨特的山水靈氣完美的融合在一起,形成了獨具特色的以納西文化為代表的民族文化結晶,具有享譽世界的人文景觀。有碎石建成,鑿石為家,百戶人家一巨石的寶山石頭城;有漢、藏、納西文化結晶的玉峰寺福國寺文峰寺、普濟寺等古建築。有博大精深,以人類至今唯一存活著的圖畫象形文字為載體的東巴文化;有集多種宗教為一體,象徵民族宗教文化融合與民族團結經典之作的國家級重點保護文物白沙壁畫;有保存了唐宋音樂原形而又自成風格,先後赴英國挪威香港北京等國內外演出而被譽為“音樂活化石”的納西古樂。此外,還有“吃納西農家飯、住納西農家院、做納西農家活、享納西農家樂、買納西土特產”的黃山民俗旅遊。

【玉龍雪山國家級旅遊風景區】

束河沿柏油路繼續北走,約五公里後左轉,進入一段約一公里長的碎石路,路盡頭處為一古老的村落,這就是白沙村,村前有一個草場。四周分布著一座座古老的殿宇建築群落,在古柏的映襯之下,顯得蒼然壯觀。這些建築是明代木土司政權在其鼎勝時期興建的,你可觀賞明代納西原建築藝術。以草場為中心,這些明代殿宇建築群方位如下:這是一個三進式院落,前門入院,第一個是琉璃殿,過琉璃殿,裡面另有一個大寶積宮,二重檐,氣勢宏敞。東面是文昌宮,遠看像一個戲台,文昌宮為二進式院落,殿宇規模壯觀,院內多樹木花草。北面是定閣及金剛殿,入門處有雕花石柱,殿上有攢尖頂,殿中四壁鑲有大理石。

玉龍縣白沙壁畫正門
白沙是麗江壁畫的主要聚集點,明洪武十五年,納西族首領阿甲阿得率眾歸附明朝,得明太祖“ 欽賜姓木 ”,木氏土司乘“納百川精神”、“窺中原之脈”的思想,積極引進內地先進文化和技藝,在白沙大肆修建廟宇二十餘處,並邀請漢、藏、納西族畫師在這些殿宇四壁作畫,而大寶積宮和琉璃殿及大定閣是保存明代壁畫較集中之處。白沙明代壁畫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其中規模較大的是大寶積宮壁畫。走入其中,你會看到有壁畫12幅,上面繪有167個形象,內容全是宗教題材,如來佛圖,四大天王及四佛子圖、喇嘛教三金剛圖等,他們形態各異,繪製精細,色調柔和,表現了明代佛、道、喇嘛教在麗江的融合,這種多種宗教文化的兼收並蓄是白沙壁畫的一個特點。

你注意看,壁畫中有當時民眾的狩獵、捕魚、打鐵、砍柴、紡織等勞動場景,有跑動的駿馬、盛開的花、還有山林、田舍、花草鳥蟲等,即使是畫中的宗教世界和宗教人物,也嫵媚動人,富於人情味。世俗化生活的反映是白沙壁畫的第二個特點。壁畫是從明代到清初二百年間,先後由漢、藏、納西等民族畫師陸續完成的,畫師們根據各自對佛陀世界的理解,在不同的時間,不斷在壁畫上表現,層層相繼,它既有納西族東巴教的粗擴,又有藏族喇嘛教的鮮艷,還有漢族佛教的莊嚴寶相,各民族藝術交流與匯集是白沙壁畫的第三個特點。白沙細樂為納西族著名的古典音樂,旅遊在白沙,你千萬不要錯過聆聽的機會。 在草場旁的大寶積宮和琉璃殿,常有民間藝人組織的白沙細樂演奏會,你可在觀看壁畫之餘欣賞白沙細樂。

進大寶積宮和琉璃殿,耳旁一片絲竹之聲,你會發現聽白沙細樂有幾個特點。第一、演奏者全部是田間的農民,他們自娛自樂,撫弄樂器的手指間還沾滿了泥土煙塵。他們演奏嫻熟,隨意樸素,聽樂者無拘無束,音樂交流親切自然。第二、樂曲古老,白沙細樂據傳是從忽必烈南征大理過麗江時,贈送給木氏土司的樂曲發展而來,故有“元人遺樂”之說,樂曲現存八大調,以器樂全奏為主,並伴有歌和舞,是納西族民間一種風俗性音樂。第三,因為演奏者近在咫尺,有些古老樂器難得一見,如直笛口弦蘆笛、音鑼等,都值得你細細觀賞辨。

束河

玉龍縣束河
出大研城北走,眼前是一片綿延遼闊的原野,一叢叢樹前,掩映著一個古老的村舍,納西族先民跨過金沙江,從大雪山南下進入麗江壩子,就是在曠野上創建了他們早期的文明。束河、白沙一帶是納西族先民最早的聚居點,也是木氏上司的發祥地。這裡古蹟薈萃,你可感受更古樸的納西民俗。束河位於麗江城北,沿柏油馬路向雪山方向行駛,約五公里處左轉, 進入一碎石路段,再前行約2公里,你便可以見到一個古老的村落,這就是束河,又名龍泉村。

進入束河村,你可直抵束河中心集市,在這裡你會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這是一個類似大研鎮古城四方街的廣場,面積約250平方米,亦稱束河四方街,趕集的日子裡異常熱鬧,曾是麗江皮毛交易集散之地。廣場四周均為店鋪,古老的木板門面,暗紅色油漆。還有店前黑亮的青石,腳下斑駁的石坡路面,以及閒坐的老人,勾勒出束河古樸自然本色。站在廣場中心,你細細觀察體會,大研古城四方街完全是束河的翻版,納西民族由遊牧向農耕,再走向城市,從這裡你可找出一些痕跡。

沿束河街北走100米,便可找到溪流的源頭“九鼎龍潭 ”,潭水透明清澈,日夜湧泉,束河人奉為神泉,於是建有北泉寺。寺內陳設與古城其它寺院沒有什麼區別,倒是源邊臨水一角,有一個“三聖宮”樓閣,為傳統四合院,裡面供奉的皮匠祖師。因為是束河人的驕傲,這裡有很多制皮的能工巧匠,同時也是重要皮毛集散之地。

萬朵山茶

玉龍縣萬朵山茶
玉峰寺位於玉龍山南麓,系清朝康熙末年建,是麗江五大紅教喇嘛寺之一。玉峰寺共有3個院落,著名的“萬朵山茶” 就在西北面偏院中。這棵山茶樹何時種植,地方史書沒有記載。相傳此樹植於明永樂年間(公元1403—1424年)。據記載,玉峰寺建於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 年),山茶樹已是“一座大花棚”。可見“先有樹,後有寺”的說法是可靠的。

我國大旅行家徐霞客(1586—1641年)於明崇禎十二年( 1639年)二月十日游麗江,曾觀賞過這裡的山茶樹,在其《遊記》中寫道:“樓前茶樹,盤蔭數畝,高與樓齊。……疑為數百年物”。寺內喇嘛一代傳一代,對這棵山茶樹精心護養。他們在每年冬季施入花肥,還用菜籽油擦抹樹幹和澆灌根部,增加養分,使這棵500多年高齡的古樹老而不衰,樹幹光滑,枝繁葉茂,茶花應時怒放而久開不敗。

這株山茶,有幾個特點:一是花開萬朵,花期長。每年立春初放,立夏花盡, 7個節令共100 多天中,先後分20餘批開放,一批未蔫而一批又含苞待放,每批乾余朵,總共要開2萬餘朵,每朵有5~7寸盤子那么大。“萬朵山茶”,因此得名。二是立地可賞。一般的方山茶,多為樹千高疏,宜遠觀,不宜近賞,遠望一樹紅,近看凌雲中;玉峰山茶,主幹雖有水桶般粗細,卻僅3米多高,其茂盛的枝幹不是沖天凌空,而是被園藝師精心培育,巧妙地編織成三坊一蓋、兩丈見方的花棚。

步入庭院,花枝拂袖牽衣,花朵在眼前頭上竟相開放,人在花樹旁,花在人群中,令人目眩神迷。三是鴛鴦並列,賞花人若是細心,就會發現樹若一棵,花開兩樣,一種是“九蕊十八瓣”,酥嫩艷瑩,每朵花都有七寸盤大;另一種是“單蕊山花”,噴雪吐焰,花朵只有五寸盤大,有的單花綴枝,有的並蒂開放,枝條交錯,難解難分,令人驚奇。原來,這是兩株不同品種的山茶並肩長在一起,天長日久,變得密不可分,儼然是一株了。

玉龍縣萬朵山茶
北面偏院中,有一座十里香編成的牌坊。十里香也是名貴花種,以清香取勝,俗傳花香可傳 10里,故名。花朵呈月白色,花體不大,但朵數密集,每到花放,院裡院外,清香洋溢。玉峰寺大殿為四合院布局,由門樓、大殿及兩虎組成。布局和諧對稱。大殿坐西向東,重檐歇山頂,正脊飾寶頂,兩端飾獸吻。大殿總面寬 16.3米,總進深12.6米。上檐作三桃如意斗拱承托,下檐作弧形軒棚裝飾,具有較強的清代建築風格。室內4棵金柱作壘金盤龍浮雕。頂八角藻井繪密宗佛祖坐宮,橫樑裙板繪20個像,畫面線條簡潔,具有藏族“唐卡”風格。

踏入麗江壩子,出大研古城,往白沙繼續北行,玉龍雪山就橫峙在前方。終年積雪的山峰由北向南排列成十三個高峰,在蔚藍的天幕襯托下,宛如一條玉凌空飛舞。當你沿此旅遊線深入其中,雪山會展現給你奇花、異樹、雪海、冰川、草甸、溪流等無限風光,還有那美麗動人的神話傳說,會讓你一路留連忘返。“郡北無雙岳,南滇第一峰。四時光皎潔,萬古勢龍從。絕頂星河轉,危巔日月通。寒威千里望,玉立雪山崇。”這首五言八句詩是明朝麗江第八代土知府木公(公元1494--1553年)土司寫的《題雪山》,詩句豪邁。

麗江玉龍雪山自古就是一座壯美的風景雪山,唐朝南詔國異牟尋時代,南詔國主異牟尋封岳拜山,曾封贈玉龍雪山為北嶽,至今白沙村北北嶽廟尚存,仍然庭院幽深,佛面生輝。拜山朝聖者不絕於途。“主品須立最高品,登山須登最高頂”,到麗江遊覽,玉龍雪山是必選項目。玉龍雪山,位於麗江壩北邊,距麗江縣城15公里,山北麓直抵金沙江。整座雪山由十三峰組成,由北向南呈縱向排列,延綿近50公里,東西寬約13公里。十三峰,峰峰終年積雪不化,似一排玉柱立地擎天,主峰扇子陡,海拔5596米,是世界上北半球緯度最低、海拔最高的山峰。

玉龍縣雲杉坪
玉龍雪山不僅氣勢磅礴,而且秀麗挺拔,造型玲瓏,皎潔如晶瑩的玉石,燦爛如十三把利劍,在碧藍天幕的映襯下,像一條銀色的玉龍在作永恆的飛舞,故名玉龍山。玉龍雪山隨著時令和明暗的交替,景觀也變幻無常。時而雲蒸霧涌,玉龍乍隱乍現,時而碧天如水,萬里無雲,群峰像被玉液清洗過一樣,晶瑩的雪光耀目晃眼,具有“白雪無古今,乾坤失曉昏”的光輝;東方初曉,晨曦罩峰頂,多彩的霞光映染雪峰,白雪呈緋紅狀與彩霞掩映閃爍;傍晚,斜輝把雪峰染抹得像披上紅紗,雲朵磐硐跡曬櫸間谷壑;入夜,月光溶溶,雪峰朗朗,顯得溫柔,恬靜?

玉龍雪山上植物資源非常豐富。從海拔1800米的金沙江河谷到海拔4500多米的永久積雪地帶之間,有著亞熱帶到寒帶的多種氣候,種類繁多的植物,按不同的氣候帶生長在山體的不同高度上,組成了非常明顯而完整的山地植物分帶譜。成為滇西北橫斷山脈植物區的縮影。玉龍雪山是最早被列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和省級自然保護區的其中之一。玉龍雪山具有重要的風景旅遊價值,具有重要的自然科學考察研究價值,特別是在氣象、地質、動物、植物方面,玉龍雪山是一座植物寶庫,很多植物具有珍貴的藥用價值,玉龍雪山至今還是一座處女峰,還在等待著勇敢的攀登者去征服它。

雲杉坪又名錦繡谷,它是一塊隱藏在原始杉林中的巨大草坪。位於玉龍雪山東麓的山箐里,在雪山主峰的右下方。它被視為納西族神話傳說中的“玉龍第三國”的入口處。在這裡,雄偉的玉龍雪山近在咫尺,千年冰川清晰可見,除了觀賞玉龍雪山,分領略原始森林額的奇異和幽靜,還可以欣賞到納西等少數民族的歌舞。 到雲杉坪,您可在麗江城內的汽車站乘專線車,北行15公里到白水河,然後乘15分鐘的空中索道即可到達。

氂牛坪

玉龍縣氂牛坪
氂牛坪位於麗江玉龍雪山景區北端,是玉龍雪山景區的重要組成部分,東起麗鳴公路,南臨黑水河,西依玉龍雪山東麓,北達雪花村上部,面積16.6平方公里,景區內生活著彝族,藏族村落。
村民以牧業為生,民風古補,民族文化氣氛較為濃厚。

氂牛坪景觀為典型的草甸牧場,高山雪原風光與黑水河溪流作伴,與天然幽靜古補的原始森林景觀為群,層次分明,多姿多彩。氂牛坪草甸春季繁花似錦;夏季綠草如茵;秋季草坪豐茂;冬季銀裝素裹。一年四季風景如畫,是無可比擬的旅遊觀光、休閒渡假的聖地。氂牛坪景點主要分為:氂牛雪原、氂牛雪谷、黑水幽谷、黑水瀑布冰橋、雪花湖、瑤池、氂牛溪、錦繡草甸、爛漫山花、麗江鐵杉林、大果紅杉林、黃背櫟林、雪花村落、藏家民風等諸多景點。

杜鵑園
杜鵑是世界三大名花之一,也是我國的十大名花之一,共有125屬,3500多種。比較著名的有杜鵑屬、越桔屬、吊中花屬、馬醉木屬等。俗稱的杜鵑花主要指杜鵑屬,全世界約有900多種,中國約有650多種。雲南約有杜鵑250餘種,占全世界的27.7%,占全國的38.4%。杜鵑花種類繁多,每年春夏之交,花蕾怒放,千姿百態,有山林美容師之稱。 杜鵑花耐嚴寒,喜氣候冷涼、空氣潮濕、雲霧繚繞、雨量充沛的高山地區,適宜在富乏腐殖質和排水良好的酸性砂質土壤生長。杜鵑花生命力極強,從低海拔直至4500米的高海拔地區均有生長,並主要分布在2000米至4500米的高海拔山區,均能蔚然成林、成片。

由於玉龍雪山具有典型的高海拔氣候和極佳的土壤條件,為高山杜鵑的生長、繁殖提供了較好的生存環境。據有關專家考察,玉龍雪山杜鵑花有80多個種類。玉龍雪山高山杜鵑園選址在玉龍雪山東麓針葉林內的天然杜鵑林帶內,項目規劃總面積約160畝。該園分杜鵑展覽園和杜鵑醉魚湖兩個遊覽區,中間以游路相隔,而杜鵑展覽園的溪流源頭與杜鵑醉魚湖的水面相接。形成了形式上獨立,而內容上緊密連線且相輔相成的獨特格局。杜鵑展覽園內成片的植被和花卉與杜鵑醉魚湖的水面景觀相應成趣,增加了整個高山杜鵑園景觀的生動性和自然性。

玉龍縣玉龍雪山
杜鵑展覽園建設面積約110畝,園內種植玉龍雪山特有的杜鵑花及其它種類珍貴稀有的杜鵑花。該園在規劃上將歐洲造園的幾何形方式和傳統中式含蓄委婉的造園手法相結合,以一條直的南北主幹道和一條與醉魚湖相接的東西走向的小溪將園區串聯起來,形成用地的兩條主軸線。軸線的交點為杜鵑展覽園的中心景區棗杜鵑博物館,館內集中展示各種具有典型特徵的杜鵑花及有關資料。

展覽園以杜鵑博物館為核心,藉助博物館向整個園區輻射的內部游路,將展覽園分成7個小園,並按杜鵑的不同種類,每個小園種植一類具有代表性的杜鵑花。依次分為喬木杜鵑園、灌木杜鵑園、岩生杜鵑園、草原杜鵑園、矮杜鵑園、雲南杜鵑園、大葉杜鵑園,以上7個小園與杜鵑博物館共同構成了杜鵑展覽園的整體框架,因每個小園的杜鵑種類不同,呈現出豐富多采、各具特色的植被景觀,使整個園區形成了一個科學合理、新穎獨特的布局。杜鵑醉魚湖位於杜鵑展覽園的東部,總面積約50畝,成為整個高山杜鵑園的又一遊覽區。杜鵑醉魚湖寬闊潔淨的水面景觀,不但映襯了杜鵑展覽園豐富多采的植被、花卉,也以其鮮明的高原湖泊景觀,賦予整個園區以生命和活力。

甘海子
離開玉峰寺萬朵山茶,東行至雪山公路,繼續向北行駛,公路隨著海拔變化,你也明顯感覺在爬高,翻越了一個山戀,便進入了開闊的高山草甸,這就是甘海子,距大研鎮約25公里,這裡有地毯般的草地,它從西面玉龍雪山腳一直鋪到很遠的天邊。甘海子是你看到的第一個雪山草甸,它海拔在3000米以上,在這裡你可能觀賞到以下內容:一是甘海子位於玉龍雪山東簏,在這樣高的海撥仰視玉龍雪山全貌,可以說是最近的、也是最佳之地。玉龍雪山的十三個高峰由北向南依次排開。巍峨壯觀,銀興閃爍,尤其是主峰扇子陡,像一把打開的扇子,切入雲天,氣勢磅礴。

玉龍縣甘海子
你還能遙看雪線 以上蜓蜿下行的呈雪綠色的冰川,藉助望遠鏡領略這一“ 綠色奇峰 ”的現代冰川奇觀。二是甘海子為一個天然草甸牧場,地勢平緩起伏,遼闊的草甸上散落有一棵棵低矮的松樹,你腳下是延綿的草場,草木掩映,不時眼前還有氂牛走過,一派高原牧場 風光。襯著雪山遠景,這裡是觀景拍照的理想之地。三是甘海子星羅棋布著眾多的旅遊設施,為過往遊人提供方便,在這裡你可參加滑雪、滑沙、滑草、滑翔、賽車、賽馬、牽引降落等運動。

黑白水河
離開甘海子繼續北走,前行約5公里左右,拐過一個彎道,便能看到山下有一條從雪山流出的河水,經北向東流去,這就是白水河,經過白水河橋,你可在此停留,沿橋旁右邊的道路下行,就可直抵白水河邊。白水河首先給你的是清冽明淨的印象。河水系雪山積雪融化後又經岩層過濾,在泉水湧出而最終匯成此河。即使是夏季,你赤足涉河,那刺骨的感覺總會讓你銘記這雪山泉水的品質。白水河水質,未受任何污染,河水沖涮的卵石,清澈明晰,因為白石為底,水流其上,水的顏色更加明淨,白水河也因此得名。

白水河給你的第二個印象是秀麗神奇。沿河溪水瀑布層疊,近處兩岸植被繁茂,遠處雪峰北襯。白水河蜓蜿自雪山深處流出,你可步行或騎馬逆流而上,觀賞兩岸風光,探尋雪山之下河水形成的初始情況,並可親口嘗一嘗這天然的純淨水,帶上這份清爽的感覺。白水河從橋下流過一直往東,在不遠處與雪山流過的另一條河水交匯。這條河水也是雪山積雪融化成泉,最終匯成溪水的,水質明淨,因水下的卵石黑色層多,水流其上,水的顏色相映成黑色,故名黑水河。白水河與黑水河交匯,便成了黑白水河。

雪山以萬年古雪才孕育出的黑白水,納西民族對它有著特殊的情感, 東巴經《魯般魯饒》卷中以黑白來解釋世間萬物,指出陰陽調和,黑白不分開,世間就和諧有序,眼前的黑白水河,是一條自然之河,愛情之河,對你來講,黑白水寓意著行路無阻攔、過河沒障礙、旅途保平安。 

冰川公園

玉龍縣冰川公園
從甘海子雪花山莊西行約5公里。便來到了雪山腳下的下部站,這裡是 雪山大索道的起點站,一片茂密的原始森林,這裡海拔3356米,索道由此往上運行,直至雪山主峰扇子陡正下方的上部站,那裡海拔4506米。索道全長2914米,垂直高差1150米。是我國海拔最高的旅遊客運索道。索道採用6人座豪華脫抱式全封閉吊箱,安全舒適,你的行程由下部站的茫茫林海,到上部站的白雪皚皚,中間運行時間僅為半小時,而你卻有經歷四季之感。強烈的季節變化,冷暖的差異,景物的轉換,會使你興奮不已,因為玉龍雪山是雲南亞熱帶的極高山地。從山腳河谷到峰頂具備亞熱帶,溫帶到寒帶完整的垂直自然景觀,而你在極短時間裡旅遊體驗到。

乘坐露天索道,你可盡覽雪山植物的垂直分布情況,從海拔3000米的草甸出發,穿越高大挺撥的各種松林杉樹,隨索道上升,森林漸漸遠去,繼而灌木叢生,還有叢叢杜鵑林,到海拔4000米以上則只能見到附著在山岩上的苔蘚植物,最後就是茫茫白雪。到了索道上部站,走出索道站的站房,就步入了玉龍雪山冰川公園,玉龍雪山是歐亞大陸緯度最低的一座有現代冰川的分布的雪山。在其東麓,有四期更新世古冰川作用的遺蹟分布在南北長15-16公里,東西寬4-5公里的冰川公園範圍內,在這樣一個離城較近的區域,卻有一個面積不大但類型十分齊全多樣的現代冰川和古冰川遺蹟,可說是濃縮了全球中低緯度山嶽冰川的主要精華,在我國是十分罕見的,其對冰川研究,生態環境保護及旅遊、科學考察研究都具有極為重要的作用。

在玉龍雪山中段海拔4000-4200米以上的高山區域,發育有19條現代冰川,總面積達11.61平方公里,其中東坡15條,西坡4條。玉龍雪山的現代冰川的類型可分為山谷冰川、冰斗冰川和懸冰川以及它們之間的過渡類型--冰斗山谷冰川和冰斗懸冰川。玉龍雪山的現代冰川屬海洋性冰川,即溫冰川,其溫度內涵是除受季節氣候因素影響的活動層外,所有的冰溫都處於融點。冰內含有一定量的液相水。但在消融區表面一定深度範圍內,由於凍的透水率低,冰內含水量小,冬季冷卻至一定深度,使之溫度低於融點;夏季雖然冰面吸收大量的熱量,但大都以冰面消融、融水流失的方式帶走熱量,通過傳導和融水下滲未必能使一定範圍內的冰完全升到融點。

玉龍縣冰川公園
因此表冷里融是玉龍雪山現代海洋性冰川的基本特徵。 冰川的形成是長期的地質及氣候條件作用的結果,而氣候則是現代冰川發育最主要的條件之一。氣溫降低,將引起雪線下降,雪線以上山體面積增加,從而增加了冰雪的積累量,促使了冰川的發育。相反,氣溫升高,將引起雪線上升,雪線以上的山體面積減少,從而減少了冰雪積累量,造成了冰川的衰退。同樣,降水增加,將引起冰雪積累增加,有利於冰川發育。相反,降水減少,將減少冰雪積累量,從而引起冰川的退縮。玉龍雪山現代雪線高度為海拔4800-5000米,雪線附近的年平均氣溫為-3.3℃-4.7℃,年降水量為1500-2000毫米,雪線以上的山體面積公18-8平方公里。因此,產生現有19條冰川的冰雪積累區的面積是很小的,現代冰川是十分危弱的,經不起任何氣候或局部地區由於人為原因所引起的氣溫上升等。

然而,近年來全球性氣候變暖是一個不可迴避的現實問題。根據聯合教科文組織與國際氣象組織預測,當全球CO2與其它具有溫室效應的氣體濃度倍增時(估計將於2030年左右達到),全球年平均氣溫將上升1.5℃-4.5℃。這對玉龍雪山現代冰川的破壞將是非常致命的,因為玉龍雪山的氣溫如上升1.5℃-4.5℃,按當地的氣溫垂直遞減率0.84℃/100米計算,則玉龍雪山的雪線將上升180-350米。為此,雪線以上的玉龍山體的面積將降低到2-8平方公里,以至衰退到不足2平方公里,那么玉龍雪山的現代冰川將難以保存以至完全消失。

由於玉龍雪山離城區只有25公里,城區建設等人為原因造成的熱島效應將對現代冰川造成一定的不利影響。這就使得玉龍雪山的冰川資源將受到氣候變化及人為原因雙重不利因素的影響和破壞,將對玉龍雪山的生態環境、旅遊產生極為嚴重的後果。為使冰川資源得到合理、有效、長遠的保護,就必須有科學的理論依據作指導,玉龍雪山旅遊開發區管委會、總公司在九七年初即與中科院地質研究所合作,組織有關冰川專家對冰川的保護和開發利用課題進行了實地的考察和全面的評論,並已形成了集"資源環境評估、冰川開發規劃、冰川資源保護"幾個保護和開發規劃內容為一體的研究報告,根據有關專家的權威論證,為保護現代冰川,可設法通過增加當地降水量的方法調節氣候對冰川的影響。

為此,玉龍雪山旅遊區管委會、總公司將採取以下環保措施:一是在玉龍雪山及周圍地區大量植樹造林,一方面能綠化環境,保持水土;另一方面可以加速當地的水循環,從而增加降水量,這就是所謂的"綠洲效應"。二是在玉龍雪山的合適地點修建人工湖泊(在開發區規劃中已有項目),它既是較好的景點,又能增加附近地區的降水量,這即所謂的"冷湖效應"。通過以上科學的環保手段來加強對冰川區域植被、水土的保護,就能夠促使冰川資源得到全面的保護。只有這樣,才是保護玉龍雪山現代冰川的長久之計。

寶山石頭城

玉龍縣寶山石頭城
石頭城,不是用石頭壘砌的城堡,而是建築於一塊巨石之上的村寨。大自然鬼 斧神工造就了巨石,而納西民族用智慧和勞動利用這塊巨石,並使之成為天下一大奇觀。從雲杉坪山腳的黑白水河出發,沿盤山公路向北走,前行約100公里,就到了寶山鄉府所在地。在此下車,稍作休息,便要開始步行,沿山間小道前行約3小時,便可看到石頭城。從路邊的山樑上看寶山石頭城,它全然是一個巨大的石頭聳立於金沙江峽谷的陡峭山坡上,雄峙四周,東面是滾滾的金沙江,北方是雄險的太子關,西邊是逶迤的氂牛嶺,南側是岩石渡絕壁。因為巨石的獨特地理優勢,形勢險要,兼備攻守,所以古代納西族先民選擇了它。

據史書記載,寶山石頭城建於元朝到元年間(公元1277——1294的),當時為麗江路宣撫司所轄的七州之一——寶山州治所,納西語叫“刺伯魯盤塢”,意為“寶山白石寨”,而“ 刺伯 ”即寶山。納西族先民大約在五六世紀的南北朝時期遷徙到這裡,那時寶山州內山脈縱橫,河谷深切,有茂密的原始森林和豐富的動植物資源。《 元史.地理志》載寶山州情況說:“其先自樓頭( 寧蒗縣永寧)徙居此二十餘世。”石頭城是一個天生岩石城,整座城建在一塊獨立的蘑菇狀岩石上,四壁陡峭,勢如刀削,猿猴也難攀爬上來。

岩石上的居民在四周加築了一圈五尺高的石牆,使石城更易防禦和掩護,整個石頭城只有前後兩道門可以出入,關上城門就成了萬無一失的安全島。沿石城南面小道,拾級而上進入石城,你會看到城內房屋井然,巷道縱橫,宅院相鄰,有近百戶人家。往來居民祥和,與你閒坐聊談城外之事,如家人一般。石城裡街巷狹窄,但並不閉塞,也無礙交通,人們順勢就地建城,地面不平坦,卻是天然石路。石城裡民居群落,全部隨岩就勢,有的柱磉桌凳等均得用天生岩石稍加修琢而成,有的鑿廚中巨石為灶,有的把庭院中的巨石鑿成水缸,有的甚至將房中拒石修鑿成石床,所製作的很多生活用品可謂巧奪天工,支配和利用自然的科學水平,令人嘆為觀止。

玉龍縣寶山石頭城
住在石城裡的居民善於農耕,他們把家園建在巨石上,把生活開墾到了巨石之外的土地上,他們壘造梯田,興建水利,種植水稻、小麥、玉米等,形成層層梯田環繞著巨石。5月麥熟,10月稻黃,碧綠金黃的麥海稻浪托舉著巨輪般的石城,是石頭城最美的季節。石頭城北面的陡峭岩峰,納西人稱為“刺伯太子關”,是為紀念忽必烈率領蒙古軍隊過此險關而取名的,當年千軍萬馬的蒙古軍隊就是從寶山石頭城下的金沙江對岩革囊渡江,南征大理國。

宋理宗淳祜十二年(公元1252年),元太祖成吉思汗遣太子忽必烈攻打大理國,忽必烈率元軍由甘肅臨洮翻越康藏高原,兵分三路進逼麗江,忽必烈率中路軍,經寧蒗永寧直抵金沙江邊,隔江與石頭城相望 。當時納西族首領麥良審時度勢,毅然選擇了歸附蒙古軍的戰略,他親赴石頭城金沙江邊的刺伯渡口,打開寨門,援引蒙古軍革囊渡筏。蒙古軍隊進入寶山,經過一座陡峭的岩峰,據傳此岩峰是玉龍雪山的尾巴,雄奇險要,蒙古軍順利俞越後,麥良便將此岩峰取名為“刺伯太子關”,以志元太子忽必烈經過此岩峰。

【老君山景區】

麗老君山景區位於麗江西部,北緯26度38分至27度15分,東經99度70分至100度0分之間,景區總面積為715平方公里,由九十九龍潭片區、金絲廠片區、黎明丹霞地貌片區、利增滇金絲猴保護區、白崖寺片區和新主天然植物園及金沙江遊覽線“六片一線”組成。景區相傳因太上老君在此架爐煉丹而得名,金沙江環其左,瀾滄江繞其右,是世界自然遺產“三江併流” 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的重要組成部分,被譽為“滇山之太祖”(清·趙元祚《滇南山水綱目》)、“地球原貌的再現”(美國大自然保護協會主席語)。

玉龍縣老君山
老君山景區具有特殊的區位優勢,它北接“三江併流”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迪慶片區;西部與“三江併流”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怒江片區蘭坪縣的羅古箐景區相連;東北部有主幹道與玉龍山風景名勝區連線,南部與大理蒼山洱海國家風景名勝區的劍川石寶山風景區、劍川劍湖景區相毗鄰。玉龍雪山、蒼山洱海、“三江併流”三個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在這一帶交匯。老君山以特殊的區位優勢成為實現省委、省政府把麗江建成世界級精品旅遊勝地的關鍵地帶。

老君山景區以錯落有致的高山湖泊,神奇壯麗的丹霞地貌,良好的生態系統和多種珍稀動植物資源,充分體現出“三江併流”的地質多樣性、生物多樣性和景觀多樣性。老君山景區旅遊資源十分豐富,特色突出:
“地球原貌” ——老君山。老君山因地處橫斷山系,其嶺脊走向圍成半環狀,似一個馬蹄形的老君煉丹爐而得名。在“三江併流”區域中,老君山系因地殼運動形成獨有特色的多元地貌及生物多樣性引起世界矚目,被植物學家稱為被北半球物種最富集的地區之一,北半球物珍稀瀕危物種的避難所。

老君山主峰太上峰海拔4247.2米,南部次主峰太乙峰海拔4212.8米,山脈主脊線海拔4000米左右。遊人可登主峰嶺脊,北眺玉龍雄姿,東瞰劍湖明鏡,西覽碧羅諸峰,感受滇西北地區山脈橫斷、江河並流、重山疊嶺的恢弘氣勢。在老君山主脊線北東側海拔3800米以上的山坳里,有湖泊、沼澤數十個,沿溪流成串分布,黑龍潭、月湖、姊妹湖、三才湖等二十多個高山湖泊猶如鑲嵌于山林中的珍珠,組成罕見的冰蝕湖群,民間稱為“九十九龍潭”。湖群周圍,每到春夏之際,百里杜鵑次第怒放,滿山遍野紅紫黃白各種花團錦簇,湖沼水溢,草甸花滿,可謂杜鵑花的王國。另外,從海拔2400米到4000米的地帶,生長著眾多的名貴野生花卉,如綠絨蒿、鳶尾花、高山百合、龍膽等雲南名花。

老君山具有典型的立體氣候特徵,從金沙江河谷到山頂,氣候特徵從亞熱帶乾熱河谷——溫帶——寒帶,形成完整的垂直氣候分帶及相應的自然景觀,雲南松林、高山棟林、西南樺樹林、小果垂枝柏林、雲杉、冷杉、高山灌叢、山頂杜鵑矮曲林、石灘凍荒漠植物帶、高山草甸,構成了老君山景區旅遊環境的綠色基調。老君山的高等植物有145種,785屬,3200餘種,其中瀕危孑遺植物十分豐富,有香杉、紅豆杉、三尖杉、水青樹、黃杉等。老君山還是雲南最著名的“藥材之鄉”,盛產雲木鄉、當歸天麻貝母、大黃、蟲草、蟲樓等上百種藥材。

玉龍縣老君山
“地貌奇觀”——黎明丹霞地貌。在2003年7月2日第27屆聯合國遺產年會上,國際自然聯盟(IUCN)具有極高國際威望的吉姆·桑塞爾博士在關於中國“三江併流”的陳述報告中特別提到“三江併流有中國第一的丹霞地貌區——麗江黎明,無疑它也是世界一流的”。黎明丹霞地貌區主要分布在黎明傈僳族鄉境內,包括黎明、黎光、美樂、堆美4個行政村片區,總面積達250平方公里,占全鄉面積的43%,是國內面積最大、發育最完整的丹霞地貌。黎明丹霞風光不僅分布廣、面積大,而且山體壯觀、景色絢麗、發育典型,具有頂平、身陡、麓緩的明顯特點。

黎明丹霞地貌以其高海拔(達到4200米)而著名,由於高海拔的原因,形成極端的“凍融”氣候,從而造就了神奇的丹霞地貌特徵,其中包括了“龜甲”地表分布類型,最為典型有千龜山,因紅砂岩表面發生乾裂,乾裂的縫隙里發生了風化和侵蝕作用,於是就形成一系列有縫隙的凸形地形,形如烏龜,其景觀的規模和質量在國內最具代表性,堪稱中國一絕,加之,成因至今尚不清楚,具有極高的科考價值。同時,黎明丹霞地貌的相對高度、絕對高度以及壯觀程度,色彩絢麗程度均屬全國之首,發育完整,景觀質量高,神鳥彩屏、睡、五指山、情人柱、自然佛、煉丹爐、石棺山等景觀極具代表性和獨特性。另外,

由於黎明丹霞地貌景觀相對集中,空間距離小,造就了一天太陽三起三落的天象奇觀。人們自豪地稱黎明是太陽永遠照耀的地方。黎明丹霞地貌景區還有以傈僳族動人的蘆笙戀歌,火熱的民族打跳,浪漫而刺激的情人節——“刀桿節”,盛大的“闊時節”等豐富多彩的民族文化風情組成的豐厚的人文旅遊資源。“立體基因庫”——新主天然植物園。新主天然植物園是老君山山系的一個重要部分,在麗江市玉龍縣魯甸鄉新主村後雲嶺東麓,距麗江城165公里。這裡地形地貌獨特,海拔2350米一直上升到3850米,陽坡、陰坡、篝溝、草坪均有分布。園內山巒起伏,碧潭幽深,溪澗縱橫,水土豐潤,有適宜於各種植物生長的自然環境。

在不到10平方公里的地域裡,幾乎匯集了橫斷山中所有植物種類,因而被譽為“植物避難所”、“天然植物園”。據調查,園內有國家稀有珍貴的一類保護植物10餘種,有種子植物79科167屬280多種。其中一棵鐵杉王,樹高約37米,胸徑達3.7米,胸圍11.7米,樹冠像一把巨傘,覆蓋面積約100平方米,樹齡已逾千年,堪稱“鐵杉王”。這裡也有株高僅2厘米的微型木本植物微金腰,還有質輕紋細耐久的檻木,以及可以提取抗癌藥物紫杉醇的紅豆杉。毛良、薔薇、杜鵑、百合、延齡、木蘭等多種植物類群也在此生長繁衍,僅杜鵑就有5屬30種。由於保持有完好的生態環境,景區內生活著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滇金絲猴、小熊貓等眾多國家重點保護動物。

玉龍縣老君山
隨著金沙江沿岸生態環境得到進一步保護,麗江新主天然植物園不僅會成為旅遊勝地,也是從事植物考察、科研的理想場所。老君山以特殊的地理位置、完好的生態植被、獨特的地質構造使之成為“地球原貌的再現”,成為“三江併流”最具代表的景觀之一和最壯美的地方。另外,老君山景區還有以納西族白族傈僳族等少數民族文化和風情積澱而成的豐厚的人文旅遊資源。進入新世紀,麗江縣委、政府提出要充分發揮資源優勢並保持發展的連續性,繼續實施旅遊先導戰略,把旅遊業做大、做優、做強,把麗江建設成名副其實的旅遊強縣,並向世界級的精品旅遊勝地的目標邁進。

為加大老君山景區旅遊資源的保護和管理力度,高起點、高標準地規劃和建設景區,縣人民政府結合“三江併流”申報世界自然遺產,成立老君山保護管理委員會,加強對景區的保護管理和建設。依據《雲南省“三江併流”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管理規定》等有關法規,完成《老君山景區開發總體規劃》、《麗江老君山景區規劃》、《麗江老君山景區黎明和九十九龍潭片區主要旅遊地詳細規劃》、《麗江老君山景區黎明片區旅遊開發可行性研究報告》、以及《麗江老君山景區黎明片區給排水工程可行性報告》、《麗江老君山景區黎明片區生態旅遊開發建設項目可行性報告》等景區的詳細規劃。

通過合理規劃,實施保護前提下適度利用,因地制宜,科學而具有特色地規劃設計景區,努力做到保護自然和生態旅遊協調發展,先後投資近2.3億元,完成景區公路石鼓至金莊二級柏油路、老君山九十九龍潭、黎明丹霞地貌片區遊客服務中心、黎明千龜山棧道、九十九龍潭棧道,九十九龍潭和黎明片區旅遊公廁、停車場、收費站、供排水系統等工程建設,使景區基礎設施得到了極大的改善。2003年4月,根據國務院和省政府的批覆,麗江納西族自治縣分設為古城區和玉龍納西族自治縣,玉龍納西族自治縣是原麗江納西族自治縣的傳承和延續。

玉龍納西族自治縣享有原有的眾多物質成果、工作基礎、品牌優勢,玉龍縣玉龍雪山老君山、虎跳峽、長江第一灣等重要的著名旅遊景區、景點,以及蘊藏豐富的水能資源和豐富多樣的森林、花卉、藥材、動植物等生物資源,玉龍縣仍是全省的一個資源大縣、旅遊大縣、民族文化大縣。為加快玉龍縣的發展步伐,變資源優勢為經濟優勢,縣委、政府提出了跨越式、超常規的發展思路,提出要不斷提高和壯大旅遊產業,把玉龍縣建設成為世界級精品旅遊勝地。申報世界遺產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創世界名牌工作。

玉龍縣老君山
“三江併流”申報世界自然遺產是一項社會效益、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巨大的利國利民工程。老君山景區作為玉龍縣正在著手開闢的旅遊主戰場,加快老君山景區的開發建設,對於實現縣委、縣政府提出的不斷提高和壯大旅遊產業,把玉龍縣建設成為世界級精品旅遊勝地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三江併流”申報世界自然遺產成功,不僅將為把老君山景區創建成為獨具特色的世界級精品風景名勝區提供可靠的保證,而且,也為玉龍縣旅遊業在國際競爭中立穩足、創品牌、出效益打下堅實的基礎,將極大地推動玉龍縣跨越式、超常規地發展。“三江併流天下勝,世界遺產耀千秋”。世界自然遺產是自然環境領域的“諾貝爾獎”。

雲南省世界遺產委員會辦公室已指出老君山和梅里雪山兩個片區濃縮了“三江併流”保護區的精華,具有高度的代表性;雲南省將打算用3—5年的時間,通過精雕細刻,把它們打造成為“三江併流”的名片和世界遺產地的形象大使。游“三江併流”,先訪“形象大使”。這為加快玉龍縣旅遊產業的發展迎來了千載難逢的機遇。目前,全縣上下正統一思想,提高認識,緊緊抓住機遇,順勢而謀,乘勢而上,認真處理好保護與開發的關係,加快老君山景區的開發建設,全力以赴,精心打造,切實做好老君山景區的保護管理和開發建設,使老君山景區早日成為“三江併流”風景名勝區的“名片”、“皇冠”,成為世界遺產的“形象大使”,成為滇西北旅遊的一顆明珠。

【虎跳峽溫泉度假村】

虎跳峽溫泉距離麗江古城80公里,地處金沙江畔的玉龍縣龍蟠鄉魯南行政村熱水塘自然村,該溫泉鐵質略偏高, 並有輕微硫磺氣和輕微澀味,不能直接作生活飲用水,也不宜作飲料礦泉水,它是一種單純地下熱水,可供沐浴,作清潔身體和醫療保健用。虎跳峽溫泉渡假村主要以旅遊服務、溫泉浴和休閒為主。

【黃山民俗旅遊區 】

黃山鄉村民俗旅遊區黃山納西民俗旅遊村位於麗江市西南郊區,距離麗江古城僅有3000米。是體驗納西族民俗風情,領略“香格里拉”式田園風光的旅遊勝地。黃山納西民俗旅遊村,以田鄉村為背景,以民俗文化為主線,以農戶接待基礎,通過“吃納西農家飯、住納西農家院、觀納西田園景、做納西農家活、享納西農家樂”的系列活動,讓客人從各個方面充分體驗納西族的風土人情,真正“做一天納西人”

【東巴萬神園】

玉龍縣東巴萬神園

融入人與自然的哲學理念、人生與世界的精彩想像,讓你領略世界獨一精妙東巴文化的魅力,感悟人類崇尚和敬畏自然的真諦。東巴神園位於玉龍雪山南麓,是以弘揚和展現納西族古老神奇的東巴文化,再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為主題的人文、自然旅遊景點。園內主要展示了東巴教藝術中傑出的輝煌巨著——“神路圖”充分表現了納西族哲學觀念中的“神界”,“人間”,“鬼域”所構成的世界。“神路圖”被譽為“環球宗教第一繪畫”,它長240米,寬6米,在園內直指扇子陡主峰,氣勢恢宏壯觀。

整個園內還聳立著近千樽神情莊嚴自在,選形怪異奇特的納西木雕神祗、精靈以及木牌畫,圖騰柱等。其神靈形貌往往是人與自然界各種動物的結合體,生動形象地表現了人類文明童年時期詭怪陸離的精神世界,和對大自然深遂的觀察力和思索,並由此迸發的神奇想像力振撼心靈,給予人們奇妙的力與美的享受。在“東巴萬神園”,遊人還可以領略世界上唯一存活的並使用的古老象形文字,感受神秘的東巴祭祀和舞蹈等,使靈魂得以洗滌與升華。整個園區文化內涵豐富,是納西文化立體化、形象化展示的景點。遊客在這裡往往流連忘返、深深喚起對文化與自然的思索和感悟,喚起對納西先民的敬仰、對麗江的摯愛、對生活的熱愛。

遊客可在民俗觀光區內參與性了解納西先民的生產生活。從小孩起名、穿成年褲、婚娶、喪事等儀式舉行以及祭天、祭署、祭  風等東巴教儀式;可欣賞納西先民“二牛梨田”等農耕生活;可目睹納西東巴紙的生產過程,老東巴為遊客寫上吉祥的祝福;可品嘗古老傳統方法釀製的東巴神灑;可實踐參與麻線的紡織、毛革的製作;穿上羊皮褂、肩挎獵槍、當一回馬鍋頭。休閒度假區以玉湖村為核心,以獨特的建築風格——石頭壘牆、石頭圍欄的木結構房屋,是納西建築藝術的一個縮影。改建後泉水直貫全村,給納西小村形成了“石橋、流水、人家”的寫意,使遊客在這“古納西王國”里流連忘返,在世外桃園中盡情享受、自然、享受生活。

【玉水寨】

玉龍縣玉水寨
玉水寨是納西族祭祀自然神“署”的聖地之一。20世紀50年代,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曾在這一帶建立過麗江植物園。目前英國愛丁堡皇家植物園與麗江合作復建了麗江高山植物園,神泉和東巴村是玉水寨最具魅力的兩處景點,神泉是古城水系的源頭,也是東巴祭自然神和玉龍山的祭場。東巴壁畫,生動形象地講述和展現了納西人的故事和智慧。東巴村是東巴們生產、生活和文化傳習的家園。玉水寨位於麗江白沙,面向美麗的麗江壩,背靠雄偉的玉龍大雪山,是系統全面、生動展示納西文化的旅遊勝地,國家首批AA旅遊景區。玉水寨是納西族傳統的“風水寶地,是納西文化的發源地之一。”

寨內的神泉碧綠純淨,清潺、透亮,隨山奔流而下,形成著名的“出龍瀑”、“戲龍瀑”、“送龍瀑”之“神龍三疊水”。由於“三疊水”在納西人文化體系中具有重要的象徵意義,從納西人生活用水泉眼到建築結構、慶宴、服飾都貫穿了“神龍三疊水”的文化象徵涵義。玉水寨自古就有東巴聖地的美譽,是麗江當代唯一的東巴文化傳習與展示基地。東巴傳人依然延續著傳統的生活、學習方式。東巴意為“智者”,是納西族傳統宗教——東巴教的傳承者、祭師以及人神之媒。東巴們在這裡每年舉行數次盛大的祭“署古”(自然神)儀式,祭風儀式以及祭天儀式,這些祭祀活動集中表達了納西先民的自然觀念、哲學思想,生動體現出納西人執著追求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精神樂園。

【東巴文化博物館】

黑龍潭公園後門處。是研究東巴文化的專家學者和文物愛好者流連忘返之所。館內收藏有唐卡畫及唐伯虎、張大千、徐悲鴻等數十位大師的繪畫珍品和楊升庵、林則徐等著名人物的書法珍品。東巴文化博物館成立於1984年,是雲南省第一個縣級博物館,該館利用玉泉水源和象山西麓的自然景觀,開闢人類洞穴、巢居、窩棚居、乾欄居,以至木楞房、土坯房、三房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等民居系列,向世人展示納西族不同階段的民居文化,同時恢復了納西族祭天、祭署 、祭風等古老儀式,先後收藏了一萬多件珍貴文物,建成了動態展演與靜態展覽相結合的新型博物館。

●名優特產

玉龍雪山山珍--雪茶
源自玉龍雪山的山珍雪茶是一種地衣類地茶科植物。雪茶潔白如雪,加工後狀似茶葉,它只生長在高海拔的雪山上,因而被稱為雪茶。
雪茶氣味清香,可以單獨泡飲,也可以與各種茶葉或菊花、甘草等物一同泡製。
生長習性:生長於玉龍雪山海拔4000-4200米雪線附近陰濕岩石和苔地上,為麗江傳統地道野生藥材。
性味功能:氣清香、味微苦、有清心、清熱、明目、生津、除煩之功效。
主治:咽喉腫痛口腔潰瘍有明顯療效,減肥降脂降血壓,長期飲用對人體無副作用,而且有益無害,是理想的天然保健飲料。
服法:適量用開水泡飲或同茶葉一起泡飲。

玉龍縣玉龍雪山山珍--雪茶

綠色果品“多利九補”
多利九補是納西語,是曬班幹了的海棠果的意思,是麗江用海棠果曬制而成的一種風味食品。海棠果,果實近球形,稍大於葡萄;三月開花,八月成熟;果皮呈黃色。加工時需將果實一剖為二。多利九補吃起來酸甜可口,味道獨特。巨觀世界還具有利尿、消渴、健胃等功能。在納西民間藥方中,多利九補是治療泌尿疾病的主藥之一。到了海棠果成熟的季節,麗江人幾乎家家都要曬制一些多利九補,以備常用。
玉龍縣盛產的名貴藥材

麗江有經營藥材的悠久歷史,出產許多名貴藥材,素有“藥材之鄉”的美稱。玉龍縣就是這些名貴藥材的主產地,其中產自玉龍雪山的名貴藥材冬蟲夏草、貝母、雪蓮和產自玉龍縣魯甸鄉的當歸、人參、天麻、雲木香、三七等,質量純正,藥用價值很高,廣銷海內外。

蟲草
生態產地:生長於海拔3000米以上的雪山草甸。
採挖季節:僅每年5---7月融雪後的晴朗天氣。蟲草寄生於雪山特有的蝙蝠昆蟲的子座肉,形成幼蟲的乾燥複合體。
藥用功效:補血補氣,養肺益,溫中化疾。療陽痿遺精、腰膝酸痛等,能明目安神。

玉龍縣蟲草

當歸
藥用功效: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燥滑腸等功能。
主治:月經不調、經閉腹痛、血虛頭痛、眩暈。

玉龍縣當歸

貝母:
藥用功效:具有清熱潤肺、止咳化痰功能。
主治:肺熱咳嗽,心腦鬱結、吐痰咯止。

野生天麻:
生長習性:生於玉龍雪山海拔100-2500米的高山叢林中。
藥物功效:性甘味平,有平肝潛陽,熄風止疼,祛風通絡之功效。
主治:治療眩暈眼黑,頭風頭痛,神經衰弱、失眠、肢體麻木、手足不遂、口眼歪斜、小兒癲癇、驚厥症。
用法與用量:5-10g煎服,或研粉入丸、散、亦可取適量與雞蛋及動物腦髓調勻蒸食,或與豬蹄及雞肉同燉作藥膳食用,亦可泡酒服用。

三七:
藥用功效:具有止血化淤,消腫定痛功能
主治:外傷腫痛、吐血、血崩、痛腫瘡毒等症。
納西土司的朝貢珍品--高原野生羊肚菌

羊肚菌春末至秋初生長於海拔2000-3000米左右的針葉闊葉林混交林中。
羊肚菌是著名的世界性美味食用珍品。菌質脆嫩,鮮美可口,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胺基酸、維生素和多種礦物質等營養成份。被譽為"食用菌皇后"。歷史上麗江納西土司把羊肚菌作為向皇帝朝貢的珍品,現在歐美各國享有極高的聲譽。
食用方法:將肉末拌好放入菌體中蒸食、或與雞、鴨燉食。

●地圖

玉龍縣地圖

點擊看大圖

●參考資料

中國古鎮網
http://www.sozhen.com/default/townarticlecon_9_17136.html

玉龍政務信息網
http://www.ynyl.gov.cn
中國麗江旅遊網
http://www.ljta.gov.cn/readnews.asp?newsid=132

行政區劃網
http://www.xzqh.org/quhua/53yn/0721yl.htm

雲南行政區劃(1)

桂林山水甲天下雲南美景人人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