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米族

普米族

普米族是中國具有悠久歷史和古老文化的民族之一。雲南省怒江州的蘭坪縣、麗江地區的寧蒗縣、麗江縣和迪慶州的維西縣是主要聚居地。其餘分布在雲縣、風慶、中甸以及四川省的木里、鹽源等縣。

基本信息

簡介

(圖)普米族普米族標誌

普米族主要聚居的滇西北地區,屬橫斷山脈縱谷區中部山原地帶。金沙江和瀾滄江由北向南貫穿全境,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山脈多南北走向,形成高山峽谷、小盆地交叉相間的地形。著名大山有老君山、玉龍雪山、雪邦山等,沖江河、巨甸河、白角河、通甸河等河流分別注入金沙江和瀾滄江。此外,還有著名的瀘沽湖、程海、玉湖等高原湖泊,水資源極為豐富。該地區主要屬溫帶季風氣候,山區屬中溫帶半濕潤氣候。各地氣候變化較大,高山終年積雪氣候嚴寒,江邊河谷地帶較為炎熱,半山區丘陵地帶涼爽,具有立體氣候的特徵。雨量充沛、土質肥沃,適宜玉米、小麥、青稞、馬鈴薯、蕎麥、燕麥等農作物的生長。部分溫濕地區還可以種植水稻、棉花、甘蔗等作物。在50年代,森林覆蓋面積達50-70%,盛產雲南松、冷杉、鐵杉、香樟、漆樹、花椒等優質木材及經濟林木。崇山峻岭是虎、豹、熊、野牛、金絲猴等稀有動物的樂園。鉛、、鐵、銻、金、銀、水銀、石棉等礦產資源極為豐富。

普米族有“西番”、“巴苴”、“普英米”、“培米”等稱呼,後統稱為普米族。

普米族有自己的語言,普米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現在大多使用漢文

普米族信仰多種神,崇拜祖先,也有信仰藏傳佛教的。

普米族的村落大多建在半山腰上,房屋一般採用木結構,牆壁用圓木重疊壘成,再用木板蓋頂,四角豎圓柱,中央立一大方柱,普米族人稱之為“擎天柱”,認為這是神靈所在的地方。普米族人居室的布局,一般是門朝東方,進門靠右邊是火塘,火塘後面有神龕,火塘四周設臥鋪。屋外門邊,懸掛著牛頭牛骨,這是家庭財富的象徵。

歷史

先秦時代,槃木共同體的大部分遊牧遷入到現在的川西北線一帶,與自甘南南下進入川西的“白狼”結合成更大的族體,稱“白狼槃木;

1253年,忽必烈進軍大理國;

1936年,寧蒗發生大規模反土司的鬥爭;

1950年,解放軍進駐麗江地區;

1960年,正式定名為普米族。

起源

(圖)普米族普米族人民

普米族與中國古代氐羌族系有淵源關係。根據本民族的傳說和歷史文獻記載,普米族先民是原來居住在今青海、甘肅和四川交匯地帶的遊牧部落,後來從高寒地帶沿橫斷山脈逐漸向溫暖、低濕的川西南移。公元13世紀中葉,一部分人被徵召入元軍,隨忽必烈遠征雲南。從此,普米族的先民逐漸結束了“逐水草而遷徙”的遊牧狀態,開始了農耕生活。

千百年過去了,然而,代代普米人始終懷念著北方。時至今日,在普米族的生活習俗及民族文化中,仍能看到遠古遊牧民族的遺風,能夠體味到他們對民族發源地──北方草原的孜孜眷戀。

按照古老的習俗,普米族兒童只能穿長袍大褂,13歲以後才改穿衣褲、衣裙式短裝;成年男女無論衣式如何,均外著羊皮坎肩或披肩,系腰帶;婦女還以髮辮粗大為美,喜歡用氂牛尾和絲線編入髮辮之中,盤於頭頂;寧蒗地區的普米族婦女多穿束腰、多褶的長裙,在裙子的中間,通常都橫繡一道紅色彩線。她們說這是祖先遷移的路線,人死了以後需沿這條路線去尋找自己的歸宿,否則就回不了老家。

在普米族的喪葬活動中,要舉行給死者指路的“給羊子”儀式。儀式開始,巫師先為死者指點祖先的名字,交待歸家路線,並牽來一隻羊為其引路。先在羊耳朵上撒點酒和糌粑,如羊搖頭,就表示死者喜歡領受,全家吉祥平安。隨後死者家屬跪著請羊喝酒,向它磕頭。這時,巫師一刀刺入羊體,迅速取出羊心,放在靈桌上,然後為死者念“開路經”:“快收拾行裝吧,由這隻牡羊為你領路,回到我們祖先居住的北方。那裡有厚厚的白雪,有祖先安息的崩崩木扎瓦山。這隻牡羊是祖先獵獲的野羊的後代,它一定對你忠誠,聽你的話,把你帶回老家”,“只有北方才是安樂的故土。快快活活地去吧,跳跳蹦蹦地去吧,唱唱笑笑地去吧”。最後,還要具體指點死者應走的路線。言語中包含著對死者的安慰,也透露著生者的希望。

傳說

據本民族傳說和歷史記載,普米族原聚居於青藏高原,是青海甘肅四川交界處的遊牧部落,以後他們從高寒地帶沿橫斷山脈逐漸向溫暖地區遷移,這個過程延續了上千年。一個民族,從大西北到大西南,跋山涉水,歷盡艱辛,不斷遷徙,歷時千年,然而民族的特色卻能保持至今,這在人類歷史上並不多見。現今生活在雲南雲嶺山區的普米族可以說是中國遷徙最遠的民族之一。

服飾

根據普米族古老的習俗,普米族兒童在十三歲以前不分性別,全穿一件右襟麻布長衫,女孩髮飾前留一辮,上拴紅綠料珠,男孩則在頭部的前邊和左右各留一辯,不佩珠。十三歲成丁禮以後才改穿衣褲、衣裙式短裝,轉為成年人裝束;普米族成年男子發服裝各地基本相同,上穿麻布短衣,下穿寬大長褲,外罩長衫,束腰帶。普米族婦女多留長髮並以髮辮粗大為美,喜歡用氂牛尾和絲線編入髮辮之中,盤於頭頂,外包黑布包頭;寧蒗地區的普米族婦女多穿束腰、多褶的長裙,在裙子的中間,通常都橫繡一道紅色彩線。她們說這是祖先遷移的路線,人死了以後需沿這條路線去尋找自己的歸宿,否則就回不了老家。男女無論衣式如何,均外著羊皮坎肩或披肩。

舞蹈

《普米族》 陳玉先《普米族》 陳玉先

根據來源的不同,普米族的舞蹈可以分為生活舞蹈和宗教舞蹈。

普米族的傳統舞蹈“打鍋莊”就屬於生活舞。一般是傍晚時分在院子或者場壩上舉行。跳舞時,在場地中央燃起一堆篝火,因與屋內的鍋莊相似,故被稱為打鍋莊。鍋莊舞舞蹈動作大多反映了耕作、狩獵、紡織、洗麻等方面的生產勞動形象。傳統的鍋莊舞有七十二凋,但是現在一般只能演奏十幾種曲調。鍋莊舞舞步剛健明快,熱情奔放,動作幅度有大有小,邊唱邊舞,保留了古代歌樂舞三位一體的特點。普米族舞蹈大都帶有集體舞的性質,無論男女老少都可加入到舞蹈的行列當中。同時普米族舞蹈的動作簡單易學,又經常到公共場地進行,因此很容易普及,幾乎每一個普米人都會跳鍋莊,普米族人聚居地區也因此成為歌舞之鄉。

宗教舞蹈是普米族舞蹈的另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喪葬儀式中為亡靈開路時跳的驅邪舞,進行“送替神”等巫術活動時巫師跳的“醒英嗟”等都屬於宗教舞蹈之列。巫舞大都伴以法器或刀劍等器械,通過舞者的舞蹈,力圖製造出一種威嚴而具震懾力的氣氛。

音樂

(圖)普米族普米族兒童

民歌民樂
普米族主要居住在雲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蘭坪白族普米族自治縣,麗江地區的麗江納西族自治縣、永勝縣和寧蒗彝族自治縣,“普米”意為白人。普米族的語言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羌語支。解放前曾使用一種藏文拼寫的文字,但流行不廣,後逐漸不用。現普米族大都使用漢文。

普米族民歌,分為時政歌、風俗歌(儀式歌)、生活歌和情歌等四大類。《出嫁歌》、《接親調》、《宴席歌》、《開門調》、《梳妝調》等風俗歌,反映了普米族的婚姻習俗。《送羊經歌》和《指路經歌》等喪歌,反映了普米族對死者的哀悼和對祖先的懷念。《祭山神》、《祭龍神》、《祭鍋莊》、《退口舌》等儀式歌表現了普米族的多神崇拜和祖先崇拜。此外,還有一些民歌歌頌了普米族人民勤勞勇敢的品質,表達了他們對舊社會剝削階級的不滿和反抗。

普米族民間歌謠有自身的嚴格劃分,以演唱形式和體裁內容等特點劃分為“哩哩”和“格黑”。“哩”是普米語,譯成漢語是“吟唱、輕唱或收聲唱”的意思,除此外還可以譯作名詞,指某一歌種的名稱。“哩哩”類民歌,演唱者一般是學識淵博的長者和專門的民間藝人,在節日禮儀中和在一些風俗儀式的祭典上演唱。 “格黑”(有些地方稱‘嘓’)譯作漢語即“唱”或放聲唱之意,也可以譯作歌名運用。蘭坪、永勝一帶的普米族稱這類民歌為“吉哩哩”。“哩哩”有漢族民歌中的小調含義。著名的民歌有《古利歌》、《柞樹葉子歌》、《貢嘎嶺歌》、《放氂牛歌》、《煮茶歌》、《辦酒歌》等。還有許多民間歌手。普米族同胞常常伴隨著民歌的演唱,吹奏起笛子和葫蘆笙,跳起傳統的“鍋莊”舞。普米族的民間歌謠還有《哄娃娃調》、《跳舞歌》等。

普米族音樂有各種曲調。例如“推磨歌”,“煮茶歌”,“撒麥歌”,是婦女們喜愛唱的歌,“在皇帝家裡”、“貢嘎嶺歌”、“外侄給舅舅拜年”等,則是老年男子常唱的歌子;青年人喜歡“阿利約利”的調子。這種曲調的唱詞,大多現編現唱,有短的,也有長的,可以表達哀怨憂傷的情感,也可以表達歡樂和愛情,可以獨唱,也可以兩人對唱。此外,還有 “扎尼籠跌”曲調,是專用於大合唱形式的;由一人領唱,眾人隨和。“客坦”曲調,是專在舉行宗教儀式時演唱的。
普米族的民歌音樂曲調主要有呀哈巴拉、阿遼遼、那布升洛等。

呀哈巴拉,是一種較古老的民間曲調,鏇律悠長委婉、節奏自由,高區一般用假聲唱,開頭常用一個弱起引子作為補充樂句,鏇律從低音樂向高音區行進,末尾又回到原來的起音上,前後呼應。

阿遼遼,這種曲調一般不帶引子,而是以一個較高的主音作為開頭,一開始就給人以熱情奔放的感覺。阿遼遼一般用以唱情歌、山歌等抒情的民歌。

那布升洛,是人們對歌時常用的曲調,有鮮明的節奏規範,由一問一答上下關聯的兩句構成。

普米人能歌善舞,民歌豐富多彩,有著濃郁的民族風格和鄉土氣息,反映了普米人的生產、生活、歷史、倫理、思想感情和審美情趣。民歌中無論是聲樂還是器樂部分內容都可稱豐富多彩,普米族聲樂中各種曲調大多已經定型,並形成了各自的區域特色。在寧蒗以北各地區的音樂曲調中受到了藏族和彝族聲樂的影響,也保持了本民組的特色,蘭坪民歌的聲樂部分則既有藏族音樂的痕跡,也體現了普米民歌代代相傳的風格。

在聲樂方面,可以分為民歌(含情歌)、哭腔禮儀祭祀四個部分。其中民歌又可以分為山歌、老年凋、出門凋、獵歌、生活(生產)凋、敬老歌、牧歌等;哭腔屬於發自內心的聲音,不受節奏和音高的約束;禮儀歌則在特定的禮節和禮儀中才可以吟唱,因此流行面較窄;祭祀歌主要由原始宗教音樂為主要成分,內容豐富且風格各異,主要有拜龍凋、祭山神等。

在器樂方面,普米族器樂可以分為彈撥樂、吹奏樂、絲弦樂和打擊樂四類。其中彈撥樂又分為四弦、小三弦和口弦,四弦曲有十二種節奏類型,與十二種對應的舞步類型相結合就形成了普米鍋莊。此外,笛子、蘆笙胡琴、嗩吶等也是普米族人唱歌跳舞或進行各種其他活動中經常使用到的樂器。

語言

普米族有自己的語言,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羌語支。儘管普米族居住地分散,但各地方言差別不大,一般都能互相通話,這表明普米族歷史上曾經出現過一個句聚族而居、繁盛發展的時期。儘管擁有自己的語言,普米族人在與周圍民族和睦相處的交往過程中也掌握了多種民族的語言。普米男子普遍兼通漢、白、納西、藏等民族的語言。

普米族沒有流傳至今的文字,僅發現有一種處於文字前身狀態的刻劃符號,在寧蒗和木里的普米族曾經使用過簡單的圖畫文字,字數雖少,但已經堪稱萌芽狀態的原始文字。他們又曾用藏文字母來拼記普米語,用以記載本民族的歷史傳說、故事和歌謠等,但流傳不廣。後來多被巫師用以書寫經卷。現在,普米族地區大都普遍使用漢文。

飲食

(圖)普米族普米族舞蹈

普米族生產的糧食主要有玉米、青稞、大麥、燕麥蕎麥,主要食物就是這些糧食的製成品,糌粑面是普米族傳統食品,原料有大麥、燕麥、蕎麥、玉米等。

普米族麵食類食品的加工方式主要有烤制和煮製兩種,各種糧食都可以加工成粉,成年人常食用較硬的烤粑粑,老人和兒童常食用烤稀麵餅,普米人也常吃煮麵片。

普米族食用肉類食物的數量較大,主要是豬、牛、羊、雞肉,以豬肉為主。普米人大多集中在冬天殺豬,一方面便於貯藏,另一方面也是為大過年做準備。豬膘肉是普米人加工整豬的一種特殊方法,即將豬殺死後去毛、頭、內臟和四肢,加鹽進行醃製,再將腐部縫合成即成豬膘 ,豬膘一般可以放置數年不變質,食用時要一圈圈地切下來,一般每個普米家庭每年都要製作一至兩個豬膘,豬膘的多少也能反映一個家庭的富裕程度。

普米人食用牛肉則是隨殺隨吃,一般是煮牛肉、骨頭做牛排湯。普米人吃羊更為普遍,食用方法也與牛肉類似。

普米族已經廣泛開始種植蔬菜,主要有洋白菜、青菜、白菜、南瓜、蘿蔔、土豆等,做菜的方法比較簡單,多採取煮、炒、醃等方式。

普米人有喝茶的嗜好,每天起床後以及中午和晚飯前都各喝一次茶。酒也是普米人喜愛的飲料,有燒酒和水酒之分,在婚喪和集會時,使用牛角杯盛水酒,稱為牛角酒,主人以將客人灌醉為體面事。

除了通用的烹飪器具以外,許多普米族人家至今還使用著先輩留下來的烹飪器物,如銅羅鍋、銅盆、銅壺、土鍋、木碗、木指油鹽茶具等。

在普米家庭內,火塘是房屋的中心,是全家人活動的主要場所。平時可坐在旁邊烤火、聊天、唱歌、睡覺。吃飯時全家人也圍坐在它的周圍,由主婦分給飯菜,或大家邊吃邊在上面烤粑粑、烤肉,紅彤彤的火映照著全家人的臉龐。每遇親友來訪,好客的普米人也必先將客人導入火塘邊的上座,然後便奉茶獻酒,端上熱騰騰的牛羊肉、豬膘肉和一碗拌有蔥、蒜、辣椒、花椒香椿的酸辣湯,熱情款待,直到客人酒足飯飽,甚至酩酊大醉。

文學

普米族創造了很多想像豐富、優美絢麗的民間文學作品,長久以來,這些文學作品通過一代代普米族人的口傳身教傳遞至今。

在現代普米族文學之前的普米詩歌,主要是民間歌謠。普米歌謠中有敘述天地形成和人類起源金國的古歌,;有原始宗教祭祀活動中的儀式歌;還有反映普米人民社會生活的婚俗歌、喪葬歌、苦歌、勞動歌、情歌等生活歌謠。

普米族詩歌中有很多經典的作品保存至今,如早在東漢時期就已經開始流行的《白狼歌》 ,講述普米起源的神話《直呆喃木》等都可稱為普米詩歌中的經典之作。普米族詩歌中有一些關於宗教或歷史方面的被用丁巴文或藏問記錄下來,人們可以對照歌詞進行唱誦,如《古利歌》,是記載普米傳統習慣法規的詩歌,敘述了撲民族古代的歷史和生活,以及一些古代的傳說法規等。

在普米族內還流傳著許多民間故事,這些故事大多源於生活本身,經過提煉和發展,最終成為生動的故事,這些故事有些反映普米人的嚮往和追求,有些講述的是普米族的歷史傳說,有些則是宗教神話故事,還有一些反映了普米族人的現實生活,如以馬幫生活為題材的《趕馬歌》等。

神話在普米族民間文學中占有相當大的比例,包含田地開闢,人類起源、原始畜牧、遷徙活動以及圖騰崇拜等各個方面,展示了普米族先民以幻想的形式解釋自然,以大無畏精神征服自然的歷程。

居住環境

(圖)普米族普米族生活環境

擎天柱·木楞房

普米族的村落多分布於半山緩坡地帶,以血緣的親疏關係各自聚族而居。村寨之間距離很近,可以炊煙相望,雞犬相聞。各家又自成院落,互為鄰里。

房屋多為木結構。正房一般長6.5米、寬3米許,四角立有大柱,中央立一方柱,稱“擎天柱”(普米語稱“三瑪娃”),被認為是神靈所在的地方。屋脊架“人”字形橫樑,用木板或瓦蓋頂。四周牆壁均用圓木壘砌而成。這種房子俗稱“木楞房子”或“木壘子”。一般分上下兩層,上層住人,下層關牲畜或堆放雜物。居室的布局有一定格式:門朝東,靠門右方為火塘,用土石砌成,圍以木板,稱上火塘。兩邊搭寬約70厘米的木床,是接待客人的地方。在正對屋門的後牆下砌一與房屋等寬的大床,高約70厘米,上鋪木板。在大床的中央再砌一火塘,其上架起三角架,供取暖和燒水做飯之用,習慣上稱下火塘。周圍設鋪位,左為男鋪,右為女鋪,供全家人起居之用。

火塘是房屋的中心,是全家人活動的主要場所。平時可坐在旁邊烤火、聊天、唱歌、睡覺。吃飯時全家人也圍坐在它的周圍,由主婦分給飯菜,或大家邊吃邊在上面烤粑粑、烤肉,紅彤彤的火映照著全家人的臉龐。每遇親友來訪,好客的普米人也必先將客人導入火塘邊的上座,然後便奉茶獻酒,端上熱騰騰的牛羊肉豬膘肉和一碗拌有蔥、蒜、辣椒、花椒、香椿的酸辣湯,熱情款待,直到客人酒足飯飽,甚至酩酊大醉。

普米族的房門外都懸掛著牛羊的骨頭,據說這是家庭財富的象徵,同時也具有驅邪鎮鬼的作用。

成丁禮──人生的新起點
普米族少年兒童與成年人的年齡界限為13歲。13歲前,男女兒童均穿長衫。到了13歲,舉行完“穿褲子”、“穿裙子”儀式,即成丁禮後,才能改換裝束,步入成年人的行列。

普米族的成丁禮多於大過年(即春節)時舉行。儀式多由母親或舅父主持,簡樸而熱烈。屆時,全家人圍坐在烈火熊熊的火塘周圍,懷著喜悅的心情注視著這一場面:成年兒童走到火塘前的神柱旁,雙腳踩在豬膘和糧袋上。豬膘象徵財富,糧袋象徵豐收,意味著長大後有吃有穿,生活美滿幸福。如果是男孩,還要右手握尖刀,左手拿銀元。銀元象徵財富,尖刀象徵勇敢。如果是女孩,則要右手拿耳環、手鐲等裝飾品,左手拿麻紗、麻布等,象徵著可享受的家庭權力和應承擔的勞動義務。接著由巫師向灶神及祖先祈禱,由舅父或母親換下他(她)的長衫,給他(她)穿上短上衣、長褲(百褶裙)。換裝完畢,大家都要贈送給他(她)一點禮物,以示祝賀。小伙子(姑娘)也要向灶神和親友們一一叩頭、敬酒致謝,並希望在今後的人生旅途上繼續得到他們的保護與幫助。此後,成年的小伙子或姑娘就可以參加集體的生產勞動和各種社交活動了。

據說普米族為年滿13歲的孩子舉行“穿褲子”、“穿裙子”儀式的習俗由來已久。相傳當年忽必烈攻打雲南,路過川西時,有兩位年僅13歲的普米族少年隨軍南下,出生入死,英勇善戰,深得忽必烈的賞識。後來人們為了紀念他們,同時也為了教育後代,便於每年的新年為13歲的兒童舉行成丁禮,祝福他們健康成長,將來成為有志之士。從此,這種活動便相沿成習,流傳至今。

婚喪

婚姻習俗

依據傳統的習慣,普米族的婚禮多選擇在冬天農閒的季節舉行。具體的婚禮形式各地不一。

寧蒗地區保留著古老的“搶婚”習俗。“搶婚”是相愛的青年男女因婚姻受阻而採取的一種“生米做成熟飯”的結婚方式。男女雙方事先暗中商定婚期。結婚那天,姑娘仍若無其事的外出勞動。男方則派生辰屬相相合的人暗中跟蹤,看準時機後突然搶奪。搶得之後便高聲呼喊:“某某人家請你去吃茶!”姑娘佯裝反抗,早有準備的親友們聞訊後也迅速出擊,與迎親的人展開激烈爭奪,由於人多勢眾,終將姑娘奪回,然後簇擁她回家,舉行隆重的出嫁儀式。儘管女方家長不同意這門親事,但此時也無可奈何,只好默認,並準備豐盛的食物,為女兒出嫁進行慶祝。

(圖)普米族普米族習俗

蘭坪、維西等地普米族的婚禮則是在“對歌”聲中進行的。從新郎去女方家接親,到新娘步入洞房的整個過程中,《出嫁歌》、《梳妝調》、《認親調》、《開門調》、《送親調》、《聚會調》等歡樂的歌聲連綿不斷,整個婚禮喜慶、歡樂、吉祥。

在部分普米族的婚姻習俗中,還留存著“不落夫家”的習俗。從新婚之夜開始,新郎新娘可同居一室,但三年內不能發生性關係。婚後第三天,新娘便返娘家“回拜”,並長住於此,過起不落夫家的生活。隔一年後,男方要第二次去迎娶。可新娘在婆家住不上幾天,又偷偷地跑回娘家。一年後,男方再次派人接回新娘,此時,新郎新娘方開始真正的夫妻生活。新郎總是希望新娘早日受孕,而新娘卻仍要設法返回娘家。當她懷孕後,娘家便通知男方舉行坐家儀式,從此新娘才定居男家。按照舊的習俗,姑娘婚後起碼要三回三轉,甚至七回八轉。男家每迎娶一次,她就逃回一次。民間認為,如果一迎二娶後就坐夫家,那是一件不光彩的事。這種婚俗,當地人稱之為“三回九轉婚”。在這種傳統習俗的影響下,即使女方願意坐夫家,通常也要按四次迎娶的老規矩辦,否則,就會遭眾人恥笑。

普米族的繪畫主要是用於宗教活動,也只有喇嘛能畫一些簡單的圖畫,如畫老虎、豹子等掛在門上,作為避邪之物。供在鍋莊前的灶神“宗巴拉”,是喇嘛繪製的。有經堂的人家,往往在經堂內繪有壁畫;以白灰為底,在上面以黑線條作畫,有雷公、老虎、豹、牛等,所用顏料有白灰、黑色鍋灰和紅粉等;最簡單的是在牆上畫些白點,表示著天上的群星,象徵著吉星高照。

婚姻制度

1、一夫一妻制度。普米族實行一夫一妻制,但也由於過去生活艱難,經濟無法保障,存在過一夫多妻或一妻多夫的現象。

2、民族內婚制。普米族一般要求在族內開親,但不允許在親族之間或本村尋偶,特別是在姐妹兄弟之間嚴禁談及兩性問題。

3、嚴格外族通婚制。解放後,族外開親和實行婚姻自由的現象很普遍,與其它民族通婚,要有嚴格的選擇,要徵得家族長老及父母的同意。

4、自由婚戀制。如今,普米族地區實行婚姻自由,男女從小訂婚,父母包辦做主的現象逐漸減少,男女青年一般都通過自由戀愛,互訂終身,最終建立美滿幸福的家庭。

喪葬習俗

普米族有獨特的喪葬習俗。在人病危時,要通知近親來探視;死時,要鳴槍放炮,通知村內各家;在死者面前放置供品,點上青油燈。村鄰人聞喪後,便攜帶一個飯糰、一個雞蛋、半寸寬的一圈豬膘,前去弔喪,物品供死者。

人死以後,必須洗屍:把樟腦樹皮剝下,放入水中煮沸,加入香料,用其對死者渾身進行洗刷,並在面部、鼻、耳、眼等處抹上酥油,據說有防腐、防臭作用。同時在死者口中放入一塊銀元。洗屍完畢,將屍體擺成曲肢坐式,上肢交叉,男雙手扶肩,女則雙手交叉在胸前,以白麻布從上捆到下。捆屍緣由是將死者恢復成原來出生時的狀態,便於再生成人。

捆屍完畢,將其裝入白麻布袋中,然後再裝入一呈長方形的棺木中,棺上畫有圖畫,蓋上有圓形花紋,前後左右刻畫著死者歸宗的路線圖和生前飼養的牛馬家畜圖,供死者享用。停屍期間,親友鄰居都來弔喪,送上禮物。主家則將客人送來的衣物掛在室內,並懸掛死者子女送的名叫"達珠"的開路經,其上標明了死者尋找祖先的路線。

普米人死了實行火葬,火葬的日期由巫師選定。每個村寨都有一個火葬場,事前在火葬場準備好燒屍的木柴,將其搭成房屋的形狀,中間堆入松明。送葬那天的雞鳴時,就開始為死者舉行宗教儀式,請來的喇嘛和韓規首先要到火葬場念經。然後送葬的隊伍便出發,最前頭由一人牽馬引路,一人拿著火把,一人拿著送魂路線圖,四人抬著棺木跟隨其後,最後面是送喪的親屬。到了燒屍場把屍體從棺木中取出,架在柴堆上,棺木也拆散放在一起焚燒。燒屍時,首先由喇嘛從四角點燃,然後由燒屍人負責焚燒,母系制地區是由一母系血緣的兩個男子擔任,父系制地區是由男方家族中的兩個男子燒屍。他們以屍體燒得快為吉利,否則就認為死者留戀家裡的財產,遇到這個情況,家裡人就需不斷把衣服、糧食、豬肉、食油、酥油等投入火堆,認為這樣才能滿足死者的要求,加速焚化。

普米族火葬的破費很大,窮苦人家當時若無力舉辦火葬就將棺木存放在深山,幾年後再補行火葬儀式。焚屍時注意不使遺骨全化為灰燼,第二天由死者親人親自去收取十三根焚剩的骨頭裝入骨灰罐中,其餘的骨灰撒掉或就地掩埋。灰罐的形狀是小口凸肚,放進骨灰後,不封罐口,蓋上松毛,在罐的底下開一小孔,作死者靈魂出入的地方。

罐罐山是普米人的習慣稱呼,原意是埋骨灰罐的山,也即普米人的墳地。按普米人的習慣,同一氏族的骨灰罐都集中在一個墳山上。一般地說,每一個村寨都有一個罐罐山,選擇在陡峭的山坡上;這裡的森木茂密,人跡罕至,周圍的樹林是受到保護的,樹木長得好意味著吉祥,子孫興旺。

在罐罐山上,每家都有一塊掩埋骨灰罐的墳地。骨灰罐是按輩份的次序排列埋入土中的;長輩在上,晚輩在下,男在左女在右。

按比奇村的風俗,骨灰裝入骨灰罐以後,立即舉行將骨灰罐送往墳山的儀式:男屍是由家門親戚中的九個男子騎九匹馬送,女屍則用七人騎七匹馬送。骨灰罐要在頸部用紅白布紮好,請人背上。送行時,由喇嘛念經,村鄰每戶送一塊豬肉、一個雞蛋、一團飯和一瓶酒,喪家也帶著許多食品。在往墳山的途中,用樹枝搭成九座門和一座房子,象徵死者的住所,在行進過程中,韓規經常要念開路經。骨灰罐掩埋以後,再次由韓規念開路經。

有些地區的普米人,收死者的骨灰之後,並不立即將骨灰罐送往罐罐山,而是在密林深處找一無人之處存放,若干年以後再行二次葬才將骨灰罐送上罐罐山。

宗教信仰

普米族的宗教信仰,既有祖先崇拜,也有信仰藏傳佛教的,還殘存著對自然的崇拜。每逢節慶、婚嫁、生育、出行、收割等,都要請巫師(汗歸)殺牲祭獻,誦經祈禱,以便消災祛難,保佑安康。

普米族神明崇拜:普米族主伙天神創造了人類和萬物,山神給人以定居和耕種之地,灶神左右家人興衰,龍神釋風降雨,因而把吉凶禍福與神明的好惡緊緊聯繫起來,在普米族的潛意識裡和言行里無不表現出對神明的敬畏和虔誠。

普米族祭祀神明的儀式分為“祭山神”、“祭龍神”、“祭灶神”、三種。祭祀時首先向天神祈禱、禮拜、貢獻各種祭品。

普米族祖先崇拜:普米族相信靈魂不滅,認為人死後靈魂會回到祖先的發祥地或升入天堂,所以以各種方式進行祭祀活動,表明對祖先的崇敬。主要活動有:接祖(除夕)、送祖(從大年初三至十五)、清明上墳、中元節、祭房頭、祭中柱。

普米族送替神:普米族稱之為“缺青”或“缺代骨”。凡家庭不和睦,爭吵多、病多、即家運不好時,常常舉行這類祭祀活動,希望把惡神交給“替神”,讓好運歸自己。儀式一般在家中舉行,全家人參加,要用一整天的時間。

普米族凶吉兆預測:普米族一般都相信預兆,有時根據預兆行止,或採取某些防範措施。普遍相信的預兆有:夢兆,如孕婦夢見刀、槍、劍、矛、虎、豹要生男孩子,而夢見、蝦則要生女孩子:物兆,如喜鵲叫為報喜,烏鴉、貓頭鷹、狐狸夜間在房附近叫為報喪;人事活動兆,如上眼皮跳為凶兆,下眼皮跳為吉兆。

節日

普米族人民勤勞勇敢,有著自己悠久的歷史文化和風俗習慣,其節日活動也是多種多樣。

大過年,是普米族一年中最隆重的節日之一,一般從臘月二十九祭祖先、吃年飯到正月初七過完人的生日為止,要七八天時間。大年初一早上,老人要向宗巴拉(神台)燒香祈禱,祭祀祖先。凡年滿十三周歲的男女兒童,要舉行“穿褲子”、“穿裙子”成年禮儀式。除此外,還有上山打獵、繞山放牧、玩磨秋、祭山神、跳鍋莊等活動。

吃完除夕團圓飯後,年滿13歲的男孩子、女孩子,按性別各聚一處,通宵狂歡。待東方發白,各自回到自己家中,由家裡人為他們舉行“穿褲子”或“穿裙子”成丁儀式。瀾滄江畔的普米族在如果是女孩,她便走到火塘右前方的“女柱”旁,雙腳分別踩在豬膘和糧食袋上,豬膘象徵財富,糧袋象徵豐收;右手拿耳環、串珠等首飾,左手拿麻紗、麻布等日用品,象徵婦女有物質享受的權利和承擔家庭勞動的義務。接著母親把女孩的麻布長衫脫下,換上短衣,穿上百褶裙,繫上一條繡花腰帶。如果是男孩,他便走到火塘左前方的"男柱"旁,雙腳踩在豬膘和糧食袋上,右手握尖刀,左手拿銀元,銀元象徵財富,尖刀象徵勇敢。然後由舅父把男孩的麻布長衫脫下,換上短衣,穿上長褲,繫上一根腰帶。儀式過後,這些男孩、女孩才算長大成人,才有資格參加正式的社交活動。

每到農曆四月初五,普米家便打開用新麥釀就的酒罈,咂出蘇理瑪,過嘗新節。除自家暢飲外,還分別送給親友嘗新。

端陽節這天,孩子們穿著盛裝,到野外采來各種鮮花,插在屋裡屋外,顯得十分美麗。然後全家老少圍坐在火塘邊吃種類食品。

農曆五月五日,是蘭坪普米族傳統節日——“雪門檻游山節”。“雪門檻”是雪盤山脈第三大高山,海拔3600米,是境內唯一“一步望四鄉”的地方,自古就是四鄉客商和遊客往來的要塞。當春寒退盡,山花爛漫時,四鄉普米族民眾就會身挎四弦琴,攜帶黃酒和蛋肉,來雪門檻山頂草地過節。

雪門檻游山節是普米族節日中人數最多而宗教氣氛較淡的一個節日。不舉行宗教儀式,有病的可上山採挖草藥,愛武的人射箭摔跤,比試武藝;年輕人對唱情歌,互訴衷腸;有的人是來談生意。游山節的高潮是“跳羊皮舞”此舞屬於自娛和交際舞種,人群手拉手圍成圓圈,圈中一人以折迭的羊皮作“鼓”,另一人邊舞邊彈四弦琴,羊皮“鼓”伴著琴聲,加強了節奏和氣勢,跳一輪共需彈奏十二個舞曲。隊形變化豐富,有單圓、雙圓、半圓、對跳、開門、翻身、二龍吐水和滿天星等。

轉山節,是農曆七月十五進行的祭山神活動。普米男女老少以村寨為單位,成群結隊,到指定的山頭參加各種傳統活動。

小過年,又稱普米過年,在每年的臘月初六這天,據說這天是普米祖先的誕辰日,所以活動多是進行些祭祖先、驅病魔等的宗教活動。

普米族的天文曆法

遠古時期的普米族先民通過觀測日月星辰的運行規律來計算一年的時辰季節。他們用黃道、赤道附近的二十八宿辰作為“坐標”推算一年的時令和吉時,但一般是以觀測“處紫”星宿為主,這兩個星辰與月亮相遇之日過“吾昔”,即過新年。普米人以每年的臘月初六、初七為每年的最美好的日子,按這種曆法,每月定為36天。如今,普米人已逐漸採用與漢族同時過年的辦法,用以確定新年和歲首。正月確定以後,其餘的月份也按漢族的曆法類推。

普米族根據海拔地勢差異、氣溫和雨量的變化,結合觀察花開、鳥鳴、下雪等物候徵兆來判斷季節和氣候的變化,安排農事,並通過諺語代代相傳。例如,判斷季節就有好幾種方法,諺語曰:“鳥忙築巢,人忙種”、“包穀鳥叫,點苞谷時候到”、“銀子果鳥到來,春播插秧開始。”等等,春播是最重要的農活,因此,人們都密切注意春播時的物候,以判斷播種時日。銀子果鳥是一種候鳥,它以準確的季節路過普米族山區往北去,又以準確的時間從北方飛回南方路過該地;它們每次路過該地都要停留半個月左右。所以普米諺語曰:“銀子果鳥秋天來,開始翻地。”

他們根據時令農事將一年分為“花開月”、“燒山月”、“醉酒月”等等。春天來了,山花開放,叫“花開月”;上山砍木,開始刀耕火種,叫“燒山月”;“醉酒月”是收穫之後,釀酒狂飲的季節。

普米族人通過各種天象的變化來推斷陰晴、風雨、晦明,這些知識大多數保留在古老的諺語之中,如“東虹天要晴,西虹天下雨,南虹北虹漲大水”、“山雀叫聲變,天氣也要變”、“菸袋作響天下雨”、“河水出泡泡,大雨就要到、”“畫眉叫鬼鬼,雪花飄滿地”等。

禁忌及娛樂

普米族人有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完備必須尊敬長輩,不能和長輩開玩笑。在日常生活中,普米族人有很多禁忌,如不準摸別人的腦袋,晚上不能掃地,吃飯時不可以發出聲響,盛飯時不能反手舀飯,不可以食用狗肉、馬肉、青蛙肉和貓肉。不可以從火塘和神龕之間跨過,不能用手摸火塘上的三腳架。在家中落座時,男子要坐在火塘左邊,女子坐右邊,必須面向火塘而坐,不可以亂坐。

普米族的民間體育運動主要有打鞦韆、射箭、打磨秋、跳繩等。這些娛樂活動,常帶有普米族居住山區和半農半牧生活的民族特點。

打鞦韆:在形式上與其他民族類似,但是其鞦韆架很有特色。普米族人把六根長乾木料分成兩組,每組三根,並分別用竹篾繩栓住一頭,豎起來後叉開,形成兩個三角支架,中間橫搭一根木料,上面栓一根長篾繩套,人就站在繩套上,兩手抓住身體兩邊的篾繩開始盪鞦韆。打鞦韆這種運動一般在過大年時進行。

打磨秋:是在一根豎載的短木樁上橫扣一根光滑的粗木乾,桿兩頭分別壓上一人,鏇轉起來進行取樂的一種活動。打磨秋大多是節日期間在村邊舉行,參加者以青年男女和較大的孩子為主。

藝術文化

雕刻藝術,大多掌握在木工手中,他們經常在門窗和神龕上,雕刻各種花紋圖案,在經堂的門上,雕刻有花鳥等形狀。他們以黃泥、馬牙石子,海螺等物,塑成宗巴拉(灶神),在裡面放置銅錢,外面塗上白灰,供在火塘邊。

漆器也是普米族的傳統工藝品,遠近聞名,通常的製品有漆碗、酒壺酒杯、漆盒等。他們喜愛以黑色為底,配以紅白圖案,小巧玲瓏,光潔可愛。

四弦琴是普米族人民非常喜愛的傳統樂器。普米山村,無論田間地頭,還是幢幢木楞房裡,常常都能聽到純樸、悠揚的四弦琴聲。四弦琴既是普通的樂器,還是小伙子們向姑娘傳情示愛的武器。

相傳,很久以前,有一個名叫阿布的小伙子愛上了美麗的姑娘阿乃,但姑娘絲毫不為阿布的真情所打動。阿布憂傷地砍來木頭,將它的一端刻成人頭形狀,用羊皮蒙住“臉”。又把木頭的另一端削成人身形狀,把四根麻線繃在這根木頭上,製成了“四弦”琴。阿布整天憂鬱地彈著,彈出了美妙的樂聲。弦聲迴響在普米寨的上空。第四天,阿乃終於被阿布的真誠所打動,接受了阿布的愛情。從此,“四弦”便成了普米人吉祥幸福的象徵。

“四弦”音質優美,能彈奏出不同的曲調。當遊子歸鄉,家人團聚,朋友重逢,普米人都用“四弦”來抒發感情。

雖然有了現代化的樂器和音響設備,但普米人仍捨不得放下“四弦”琴。人們用它來讚美新的生活,抒發對家鄉的熱愛,向姑娘表達心中的愛慕。

音樂人陳哲建立“土風計畫”普米族傳承小組,為普米族文化傳承、環境保護與鄉村建設做了很多努力。陳哲說,”所有普米族的歌曲都跟森林有關。於是我開始進入山村去尋找大樹。在中國有許多地方,巨大的樹已經不存在了。我大概走了十幾年,也看到很多片林子,都沒有蘭坪縣的這么豐盛和原始。直徑2米、胸圍6米多的樹很常見。人站在樹下很小。而且這片森林是玉獅場的村民用血汗保存下來的,他們曾英勇地和砍樹集團作鬥爭。我們算了一下年輪,村民跟我介紹,這些樹很多都有1200到1500年了,唐宋時期就活著的。這種樹站到今天,在中國幾乎是絕無僅有了。站在樹下的時候,想著一件事:如果這樣的樹給我帶來一種震動的話,那么它們會給中國帶來什麼樣的喜悅?一個民族保護了罕見的原始森林,也守衛著他們的傳統。可惜的是,這個傳統正面臨斷裂、弱化。他們的作為沒有得到應有的尊重,他們的價值尚未被人們充分認識。我們就開始推動土風計畫,到今天,很多人參與進來。我們就想通過大樹的故事,告訴全世界,中國人還能保留一片完整的精神家園。”

名人

曹新華:是普米族有史以來第一位中外聞名的歌唱家,雲南省歌舞團一級演員。1975年春,曹新華從寧蒗彝族自治縣文工隊被選拔到雲南省歌舞團,到上海音樂學院進行深造,他先後參加過中國藝術節、上海藝術節、雲南省藝術節亞運會藝術節的演出,演唱了《遠方的朋友,請到普米族花床上坐一坐》等歌曲,在舞台上再現了普米族人民的生活形象。曹新華還曾到緬甸、泰國、新加坡等國家進行過演出,受到了各國人民的歡迎。還曾出現表現中國55個少數民族服飾藝術的《東方彩霞》一片,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雲南省文化廳命名為“尖子獨唱演員”。在少數民族青年歌曲大獎賽、首屆長江歌會民歌比賽、全國首屆海峽同樂優秀民歌大獎賽等賽事中獲獎。

楊照輝:普米族學者。1975年畢業於雲南民族學院漢語文學系,懂普米語、白、傈僳、那馬語,對納西、藏和彝族語也有一定了解。現為雲南省社科院少數民族文學研究所研究員,也是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雲南省民間文藝家分會、雲南省民族學會、雲南省宗教學會、雲南省倫理學會會員。楊照輝是普米族歷史上第一位民族學領域的高級學者,從1980年開始,他從田野考察入手,科學地研究普米族和其他相關民族歷史文化的異同,以及他們之間相互影響等課題,先後出版和發表了大量學術專著和論文,填補了普米族有史以來沒有由自己的學者撰寫的文學、宗教、歷史、民俗、語言等領域專著的空白。

茸芭莘那:歌手,《星光大道》獲獎者。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