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省民族學會

雲南省民族學會於1988年報經雲南省人民政府同意籌備,由雲南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業務主管,雲南省民政廳註冊登記(社團登記號碼為滇社證字第0403號,社團代碼:51835813-8),秘書處設雲南省社會科學院民族研究所,於1989年9月1日掛牌成立。是全省性、民眾性、非營利性的民眾組織。

學會簡介

雲南省民族學會於1988年報經雲南省人民政府同意籌備,由雲南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業務主管,雲南省民政廳註冊登記(社團登記號碼為滇社證字第0403號,社團代碼:51835813-8),秘書處設雲南省社會科學院民族研究所,於1989年9月1日掛牌成立。
雲南省民族學會是全省性、民眾性、非營利性的民眾組織,由熱心於民族研究的政府幹部、專家學者和從事民族工作者共同自願發起組成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非營利學術團體。是雲南民族26個民族研究工作者與國內外民族工作者的橋樑和紐帶,是黨和政府民族學術研究的實踐者。

學會歷史

雲南省民族學會是由民族工作前輩王連芳、劉樹生、馬曜、趙廷光等倡導下成立,下屬23個民族研究委員會,會員約有5000人,覆蓋了全省16個州市,形成了一支專業的民族研究人員與民族工作者,實現了少數民族與漢族,各民族老、中、青三結合的梯形研究隊伍。
雲南省民族學會成立20年來,在中共雲南省委省政府的指導和幫助下,在雲南社會各界人士、專家、學者的努力下,在中共雲南省委宣傳部、統戰部、省民委的長期支持下,在雲南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雲南省民政廳、雲南省社會科學院的直接支持下,經過五次換屆,逐步形成以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科學理論和科學發展觀為指針,堅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民族學核心研究宗旨。
20年來,雲南省民族學團結全省有志於獻身於民族事業的研究人員和工作者,開展多學科的民族研究、學術交流,在全省開展了各民族學術活動,組織各族同胞舉辦民族節日,長期和國內外進行學術交流活動,日益發揮出民間社團的作用。雲南省民族學會多年來被南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評為先進學會,優秀學會、十佳學會、雲南省先進社科單位等榮譽稱號,也被省民政廳稱為雲南最大的民間社團加以支持。
雲南省民族學會將以中共中央提出各民族“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的號召,遵守憲法、法律法規和國家民族政策,高舉各民族大團結旗幟。團結全省有志於獻身於民族事業的研究人員和工作者,開展多學科的民族研究。大力發揚各族幹部民眾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的優良傳統,鞏固和發展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係,推動各民族和睦相處、和衷共濟、和諧發展。

學會使命

守護精神家園,保護民族文化遺產,關注民族文化發展與進步,促進各民族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研究民族學科問題,建設民族節日文化,塑造民族品牌形象,積極推進雲南省民族學會標準化建設,努力發展民族文化,為建設雲南民族文化強省做出應有的貢獻,為中國面向西南開放的橋頭堡努力奮鬥。

學會信念

以各民族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為指針,牢固樹立漢族離不開少數民族、少數民族離不開漢族、各少數民族之間也相互離不開的思想,繼續為雲南各民族事業努力奮鬥。

服務對象

雲南省民族學會堅持各民族學術交流活動為主,服務於雲南26個民族和各民族地區的經濟、文化、旅遊、學術、藝術發展給予支持和幫助。繼續搞好民族自治地方關係,積極關心各民族事業發展,建立求同存異、多元一體文化關係,建構匯聚與共、和而不同的文化秩序,樹立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的包容心態,確立自知之明、文化自覺的主體意識。不干擾、不包辦,做事不謀利的社會學術團體職責。

學術成就

雲南省民族學成立20多年來,以各民族專業委員會為主,獨自主持和編輯了大量的學術圖書和刊物,各專業委員會還拍攝了具有各自民族特色的民族風情紀錄片、人物專訪、電視劇、電影等影視資料,根據各民族藝術風格,還推出了多套民族歌舞節目和晚會。
雲南省民族學依據26個世居民族信息資源,創辦了《雲南民族》雜誌和《雲南書畫》雜誌,背靠雲南民族大舞台成立了“雲南民族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和建設了“雲南少數民族網”,還承擔了政府慶祝60年國慶的重大圖書出版項目。由學會編輯、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大型圖書《雲南民族》還被列入黨和國家促進民族團結重點出版物。目前,學會還承擔了“滇雲文化工程之雲南民族文化叢書”30卷的編輯任務,大型圖書“中國面向西南開放的橋頭堡”項目也由學會主導編輯。

領導介紹

總顧問:
黃 毅 中共雲南省委常委、統戰部部長(景頗族)
顧 問:
李桂英 雲南省人大常委會原主任(彝族)
馬子龍 中國人民解放軍成都軍區原副政委、中將(回族)
令狐安 中央紀委常委,審計署副審計長、黨組副書記
徐榮凱 全國人大教科文衛委員會副主任
祁 山 雲南省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
朱 奎 雲南省人民政府原常務副省長
趙廷光 雲南省政協原常務副主席(瑤族)
丹 增 全國文聯副主席(藏族)
李漢柏 中共雲南省委常委、紀委書記(白族)
羅正富 中共雲南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彝族)
黃 毅 中共雲南省委常委、統戰部部長(景頗族)
齊扎拉 中共西藏自治區委常委、統戰部部長(藏族)
楊崇勇 中共河北省委常委、副省長(滿族)
和段琪 雲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長(納西族)
趙廷光 雲南省政協原常務副主席(瑤族)
張寶三 雲南省人大常委會原常務副主任
戴光祿 雲南省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壯族)
白佐光 雲南省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哈尼族)
牛紹堯 雲南省人大常委會原常務副主任
刀國棟 雲南省人民政府原副省長(傣族)
項朝宗 雲南省政協原副主席(苗族)
刀世勛 雲南省政協原副主席(傣族)
孟繼堯 雲南省政協原常務副主席
陶昌廉 雲南省軍區原政委、少將
黃光漢 雲南省軍區原司令員、少將
楊健強 全國政協提案委員會副主任(白族)
終身名譽會長:
劉樹生 雲南省政協原主席(回族)
名譽會長:
白成亮 雲南省政協副主席(哈尼族)
會 長:郭大烈(納西族)
副會長:
李 森 中共雲南省委副秘書長(白族)
楊 振 雲南民族商會秘書長、研究生(回族)
保明虎 雲南省投資控股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回族)
陶國相 雲南省文化產業集團總經理(哈尼族)
趙德光 昆明市副市長(彝族)
秘書長:
饒 琨 雲南省社會科學院民族學所副所長(拉祜族)

組織結構

雲南省民族學會現已成立了23個民族研究委員會,基諾族、水族待成立。學會下設辦公室,秘書處,雲南民族編輯委員會,雲南書畫研究中心,雲南民族圖片中心,東南亞南亞研究中心,雲南民族編輯部等直屬機構。23個民族研究委員會是“彝學專業委員會、白族研究委員會、哈尼族研究委員會、壯學研究委員會、傣學研究委員會、苗學研究委員會、傈僳族研究委員會、回族研究委員會、拉祜族研究委員會、佤族研究委員會、納西學研究委員會、瑤族研究委員會、藏學研究委員會、景頗族研究委員會、怒族學專業委員會、德昂族研究委員會、蒙古族研究委員會、布依學研究委員會、滿族研究委員會、普米族研究委員會、獨龍族研究委員會、布朗族研究委員會、阿昌族研究委員會等分支機構。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