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米族搓蹉

普米族搓蹉

“搓蹉”漢語意為跳舞,其伴奏樂器為“比柏”(四弦)和打擊節奏的羊皮鼓,因此又叫“羊皮舞”和“四弦舞”。

舞蹈簡介

普米族搓蹉普米族搓蹉

“搓蹉”分為兩個大的舞種,即開放式的和封閉式的“搓蹉”。開放式的“搓蹉”屬自娛性的舞蹈在長期的生產生活中不斷得到發展久跳不衰,成為日常自娛自樂、交際喜慶以至大型活動中必不可少的主要舞種;不受時間、空間人物道具的限制,傳播面較廣,參與的人從幾十人至上萬人皆可。傳襲至今的開放式“搓蹉”有十二套舞步,在蘭坪縣境內還有無伴奏的“搓蹉”,在白族傈僳族漢族聚居地還有發展變異的普米族“搓蹉”,足可見普米族“搓蹉”的吸引力和受歡迎的程度。

舞蹈特點

普米族搓蹉普米族搓蹉

“撮蹉”保留了古代的歌、舞、樂三位一體的特點,以四弦琴為伴奏,羊皮包作節奏型打擊樂領舞,在四弦彈奏和羊皮包擊打的引導下,人們圍成一圈或數圈同舞,舞步變化豐富。有單圈隊型、雙圈隊型。在舞曲的變換空擋進行歌唱,也是一領眾合;唱罷則物;舞罷則唱,有張有弛。達到悅愉身心,活躍氣氛的目的。

“搓蹉”中的經典舞段“龍跳舞”、“碰胯舞”經專業團體改編演出,在國內的大型藝術活動中表演並獲大獎。上世紀八十年代經雲南省歌舞團加工改編成為保留節目。在國內、歐美演出頗受歡迎。同時“搓蹉”在各民族的文化交流及經濟建設中有很高的價值。

表演形式

搓磋舞,傳說原有十二套,但經過長期流傳,各地的舞步都有發展,不同的舞步日趨增多。不過表現手法大同小異,音型、節奏基本固定。現介紹的是六十年代以前,通甸龍塘、水俸一帶跳的十二套舞步。其主要特徵是:踏跺的力向為縱的關係(力點在重心腳前腳掌),跨步(走步)的力向為橫的關係(力點在胯部),退步時前俯,上身和下身力向相反,上前時(自然)後仰,上下身力向亦相反(力點在小腹部位)。力向為縱向關係的代表性節目有“登呸楞拉”(一邊兩腳);力向為橫向關係的代表性節目有“陡拜需徐蹉”(臀部相接舞),力向(上下身)相反的代表性節目有“綜蹉”(團聚舞)的第一種跳法。

速度,一般為中速。速度慢時,舞步輕盈、飄灑,仿佛微風有節奏地牽動著衣裙。速度加快時,舞步粗獷、有力。

隊形,主要有(手牽手的)單圓圈、雙圓圈及半圓圈,一般習慣逆時針方向跳,也可順時針方向跳。若圍成雙圓圈時,同方向和不同方向跳均可。舞時不受時間、地點和人數的限制,參加跳舞的人可隨時介入,也可先後起步,也可部分人舞,另一部分人邊走邊唱(民歌)。待唱完後,又隨之起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